最新火灾危险性分类

合集下载

生产类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

生产类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

生产类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生产类火灾危险性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仓储类火灾:主要是指发生在仓库、库房、仓储设施等储存大量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的火灾。

食品、化工、危险品等各类物品在仓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可能引发严重火灾事故。

例如,化工厂的储罐爆炸、粮食库的静电火灾等。

2. 机械制造类火灾:这类火灾主要可能发生在金属加工、机械制造、电子制造等行业,常见的火灾危险源包括机械设备故障、电线电缆短路、电气设备过载等。

例如,机械设备起火、电缆着火等。

3. 化工类火灾:化工厂、化工仓储场所等容器内的易燃易爆化学物质可能引发的火灾。

这类火灾危险性高,燃烧剧烈,容易产生爆炸。

例如,化学反应不当、化工装置泄漏引发的火灾等。

4. 食品类火灾:主要指发生在食品加工、存储、餐饮等环节的火灾。

这类火灾的危害性较高,一旦发生火灾,往往容易引发恶劣后果,包括人员伤亡、食品受损等。

例如,油锅起火、燃气泄漏引发的火灾等。

5. 建筑类火灾:这类火灾主要发生在建筑工地、建筑物、住宅区等场所。

主要原因包括电气线路故障、明火施工引发的火灾等。

例如,建筑工地起火、商业楼宇内部电线着火等。

6. 办公类火灾:主要指发生在办公室、写字楼、邮政通讯等场所的火灾。

这类火灾的危害性相对较低,但仍然可能对人员和物品造成一定的损失。

例如,电器设备故障引发的火灾、办公室用电设备短路引发的火灾等。

7. 船舶类火灾:这类火灾主要发生在船舶上,包括商船、油轮、渡船等。

船舶上的火灾由于相对封闭的环境,容易引发火势蔓延,并可能导致人员无法逃生。

例如,油轮舱口漏油引发的火灾、船上电器设备故障引发的火灾等。

8. 交通类火灾:这类火灾主要发生在道路交通、铁路交通、航空交通等场所。

主要原因包括车辆故障、短路引发的火灾等。

例如,汽车发动机着火、列车电缆起火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常见的生产类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并不包括所有可能发生的火灾。

对于不同行业、不同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仍需具体分析和研究。

火灾危险性分几级

火灾危险性分几级

火灾危险性分几级摘要:火灾危险性分级是指根据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和对人员、财产造成的威胁程度,将火灾划分为不同级别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本文将对火灾危险性分级进行介绍,包括不同级别的定义、评估标准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引言:火灾危险性分级是对火灾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的基础,通过对火灾风险的分类,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火灾的发生概率和对人员、财产的危害程度。

火灾危险性分级在消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火灾危险性分级进行系统的介绍。

一、火灾危险性分级的定义火灾危险性分级是根据火灾的可能性和对人员、财产的威胁程度,将火灾划分为不同级别的分类方法。

根据国际标准和相关法规,一般将火灾分为四个级别,分别是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每个级别代表了不同的火灾风险和威胁程度。

1. 一级火灾:一级火灾是指火势较小、扩散速度较慢、对人员和财产威胁较小的火灾。

一般来说,一级火灾可以迅速得到控制,火灾扑灭难度较低。

2. 二级火灾:二级火灾是指火势较中等、扩散速度适中、对人员和财产造成一定威胁的火灾。

二级火灾相对于一级火灾来说,扑灭难度较高,需要较大的力量和专业装备才能将火势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3. 三级火灾:三级火灾是指火势较大、扩散速度快、对人员和财产造成较大威胁的火灾。

三级火灾难以迅速控制,需要大规模的灭火装备和专业人员的支援,扑灭工作相对困难。

4. 四级火灾:四级火灾是指火势极大、扩散速度极快、对人员和财产造成重大威胁的火灾。

四级火灾是最为严重和危险的火灾级别,往往需要调动多个单位和大量人力物力来扑灭。

二、火灾危险性分级的评估标准火灾危险性分级的评估标准基于对火灾的可能性和威胁程度进行综合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1. 火灾可能性:评估火灾发生的概率和频率,包括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场所条件和人为因素等。

2. 火灾扩散速度:评估火灾蔓延的速度和范围,包括火势的快速扩散和火势受控的困难程度。

3. 人员威胁程度:评估火灾对人员安全的威胁程度,包括可能出现的人员伤亡和逃生的困难程度。

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危险等级

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危险等级

火灾危险性分类可分为生产、储存物品、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四种。

其中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分为甲、乙、丙、丁、戊级。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分为甲、乙、丙、丁、戊级。

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分为甲、乙级。

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分为甲、乙、丙级。

火灾危险等级分为轻危险级、中危险级、严重危险级和仓库危险级。

轻危险级指建筑高度为24m以下的办公楼、旅馆等。

中危险等级指高层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含单、多高层)、文化遗产建筑、工业建筑等。

严重危险级指印刷厂、酒精制品、可燃液体制品等工厂的备料与车间等。

仓库危险级指食品、烟酒、木箱、纸箱包装的不燃难燃物品、仓储式商场的货架区等。

火灾分类四大类ABCDE

火灾分类四大类ABCDE

火灾分类四大类ABCDE 火灾是一种极为恐怖的事件,它不仅仅会造成财产损失,更会危及人的生命安全。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对抗火灾,人们将火灾根据不同的特点和性质进行分类。目前,最常见的火灾分类方式是ABCDE五大类。

A类火灾,是指固体物质的燃烧,如:木材、纸张、棉花等易燃物。这种火灾的特点是燃烧后会剧烈扩散,火势猛烈,火光较亮,产生较大的热量和大量的浓烟。通常,A类火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燃烧物质表面积大,燃烧时间长,同时,火势扩散迅速。

B类火灾,是指液体物质的燃烧,如汽油、煤油、涂料等易燃液体。此类火灾特点是燃烧物表面积较小,燃烧后的温度极高,火势较猛烈,火焰呈蓝色,火光较红,同时会产生很多的蒸汽和毒烟,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C类火灾,是指气体的燃烧,如天然气、液化气等。这种火灾的特点是燃烧后的火焰不易看到,并且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热气和毒烟,对人体造成危害巨大。

D类火灾,是指金属燃烧,如镁、锂、锌等。这种火灾的特点是燃烧时火光较亮,热量很大,同时会发出剧烈的爆炸声,对人员和消防员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E类火灾,是指带有电器设备的火灾,如电线、插头、开关等。这种火灾的特点是燃烧时带有电流,很难用传统的方法扑灭,会出现火花和电弧,对救援人员和群众造成极大的危害。

以上五大类火灾不仅具有分类的特点,也对火灾的扑救、防范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实际应用中,人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火灾扑救措施。例如,对于A类火灾需要灭火器、泡沫和水等消防装备进行扑灭;对于B类火灾,需要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扑灭,避免使用水浇灭,因为这样可能会加剧火势;对于C类火灾,可以采用抑制剂、二氧化碳等进行扑灭,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使用水进行扑灭,以免引发更大的火灾。

总之,火灾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灾害,分门别类地进行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火灾的特点和性质,从而采取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遵守消防规定,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共同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

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表2.1 甲类物品火灾危险性的特征及举例表2.2 甲类生产工艺火灾危险性的特征及举例表3.1 乙类物品火灾危险性的特征及举例表3.2 乙类生产工艺火灾危险性的特征及举例表4.1 丙类物品火灾危险性的特征及举例表4.2 丙类生产工艺火灾危险性的特征及举例表5.1 丁类物品火灾危险性的特征及举例表5.2 丁类生产工艺火灾危险性的特征及举例表6.1 戊类物品火灾危险性的特征及举例表6.2 戊类物品火灾危险性的特征及举例表7 液化烃、可燃液体、气体、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表8重整装置、制氢装置、环己烷装置、当厂房或实验室内存放的甲、乙类危险品量与建筑物的单位容积比值过小时,其火灾危险性类别可按较小的确定,但必须满足表1-1所限定的条件:注:单位容积的最大允许量是指非甲、乙类生产厂房或实验室内使用甲、乙类物品的两个控制指标之一。

厂房或实验室内使用甲、乙类物品的总量同其室内容积之比,应小于此值。

即:[甲、乙类物品的总量(L、kg) /厂房或实验室的容积(m3)]<单位容积的最大允许量甲、乙类危险品按气、液、固三态分别说明其确定的数值。

1.气态甲、乙类危险品。

当生产厂房及实验室内使用的可燃气体与空气所形成的混合性气体低于爆炸下限的5%,则可不按甲、乙类火灾危险性予以确定。

这是考虑一般可燃气体浓度报警器的控制指标是爆炸下限的25%。

当达到这个值时就发出报警也就认为是不安全的。

这里采用5%这个数值是考虑在一个较大的厂房及实验室内,可燃气体的扩散是不均匀的,可能会形成局部爆炸的危险。

拟定这个局部占整个空间的20%,则有:25%×20%=5%由于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甲、乙类可燃气体的种类较多,在本表中不可能一一列出,故对于爆炸下限<10%的甲类可燃气体取1L/m3为单位容积最大允许量。

这是采取了几种甲类可燃气体计算结果的平均值(如,乙炔的计算结果是0.75L/m3,甲烷的计算结果为25L/m3)。

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

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

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背景介绍火灾是一种常见、又危险的生产安全事故,经常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安全水平,必须对不同类型的生产场所进行火灾危险性评估和分类管理。

火灾危险性分类等级一、常规火灾危险场所常规火灾危险场所主要指运用常规燃烧物料、人员密集度较低的生产区域,如普通小规模加工厂房、仓库、中型建筑,主要火灾风险来源为电气、静电、烈性溶剂等。

分类等级:•一级场所(低)包括办公区、生活区、用电设施间、储存室等。

不易导致火灾事故发生的场所,火灾风险系数低,对人员和财产的影响较小。

•二级场所(中)包括一些低风险场所,如轻型储存室、规模较小的工厂房等。

火灾风险中等,对人员和财产的影响较大。

•三级场所(高)包括一些稍有风险的场所,如危险品储存区、较大型的工厂房等。

火灾风险高,对人员和财产的影响巨大。

二、危险品生产场所危险品生产场所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一定数量的危险品,在危险品的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中都存在着一定的火灾危险性风险。

分类等级:•一级场所(低)包括危险品储存场所。

该等场所为危险品的存放场所,一般情况下危险品处于密闭状态,火灾风险系数较低。

•二级场所(中)包括危险品配制/储存/转运等环节,对常规生产区域风险较高,对于人员和财产造成的危险性较大。

•三级场所(高)主要包括危险品直接生产区域,火灾风险巨大,对人员和财产的影响极大。

三、人员聚集场所人员聚集场所指的是因为特殊的生产需要,需要聚集大量人员进行操作、管理和生产的场所。

分类等级:•一级场所(低)包括学校、保健场所、公共活动楼房等生产场所。

其中,学校、保健场所、公共活动楼房等不易发生火灾事故。

但是,这些场所人员密集,需要特别维护。

•二级场所(中)包括大型商超、大型体育馆等人员聚集场所,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也受自然灾害因素影响。

•三级场所(高)包括典型的人员聚集场所,如演唱会、互联网大型博物馆、剧院等。

火灾危险性分类

火灾危险性分类

《火灾危险性分类》本规范对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作了定性或定量的分类原则规定,有关行业,如石油化工、石油及天然气工程、医药等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

本规范中的“厂房(仓库)”均表示“厂房或仓库”。

3.1.1本条规定了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原则。

1表中“使用的物质”主要指所用物质为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或原料,用量相对较多或对其需要进行加工等。

2划分甲、乙、丙类液体闪点的基准。

为了比较切合实际地确定划分闪点的基准,原规范编制组曾对596种易燃、可燃液体的闪点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情况如下:1)常见易燃液体的闪点多数小于28℃;2)国产煤油的闪点在28~40℃之间;3)国产16种规格的柴油闪点大多数为60~90℃(其中仅“—35#”柴油为50℃);4)闪点在60~120℃的73个品种的可燃液体,绝大多数危险性不大;5)常见的煤焦油闪点为65~100℃。

因此,可以认为:凡是在常温环境下遇火源能引起闪燃的液体属于易燃液体,可列入甲类火灾危险性范围。

我国南方城市的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8℃左右,而厂房的设计温度在冬季一般采用12~25℃。

根据上述情况,将甲类火灾危险性的液体闪点基准定为小于28℃,乙类定为大于等于28℃至小于60℃,丙类定为大于等于60℃。

这样划分甲、乙、丙类液体是以汽油、煤油和柴油的闪点为基准的。

3火灾危险性分类中可燃气体爆炸下限的确定基准。

由于绝大多数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均小于10%,一旦设备泄漏,在空气中很容易达到爆炸浓度而造成危险,所以将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划为甲类;少数气体的爆炸下限大于10%,在空气中较难达到爆炸浓度,所以将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0%的气体划为乙类。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划分可行。

因此,本规范仍采用此数值。

但任何一种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不仅与其爆炸下限有关,而且还与其爆炸极限范围值、点火能量、混合气体的相对湿度等有关,使用时应加注意。

4火灾危险性分类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21年最新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21年最新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21年最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21年最新版)目录:3.1 火灾危险性分类3.2 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3.3 厂房或仓库的层数、面积和平面布置3.4 厂房的防火间距3.5 仓库的防火间距3.6 厂房和仓库的防爆3.7 厂房的安全疏散3.8 仓库的安全疏散3.1 火灾危险性分类3.1.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划分,可分为甲、乙、丙、丁、戊类,并应符合表3.1.1的规定。

3.2 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高度、面积、结构形式、墙体材料、屋面材料、防火隔离等因素确定。

3.3 厂房或仓库的层数、面积和平面布置厂房或仓库的层数、面积和平面布置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生产工艺、物流要求等因素确定。

3.4 厂房的防火间距厂房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面积、结构形式、墙体材料、屋面材料、防火隔离等因素确定。

3.5 仓库的防火间距仓库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面积、结构形式、墙体材料、屋面材料、防火隔离等因素确定。

3.6 厂房和仓库的防爆厂房和仓库的防爆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应根据生产工艺、使用物质的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确定。

3.7 厂房的安全疏散厂房的安全疏散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面积、人员数量等因素确定。

3.8 仓库的安全疏散仓库的安全疏散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面积、人员数量等因素确定。

3.1.2 当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的生产时,应按照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来确定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

如果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但如果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可以按照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来确定:1.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者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至其他部位,或者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2.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所在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大于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灾危险性分类
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GB50016-2006)
表3.1.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生产类别
火灾危险性特征
项别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的生产
甲1
2
3
4
5
6
7
闪点小于28℃的液体
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
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大于等于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
乙1
2
3
4
5
6
闪点大于等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
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0% 的气体
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助燃气体
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雾滴
丙1
2
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
可燃固体
丁1
2
3
对不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温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强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
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它用的各种生产
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

戊常温下使用或加工不燃烧物质的生产
注:1 在生产过程中,如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质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以按实际情况确定其火灾危险性的类别。

2 一座厂房内或防火分区内有不同性质的生产时,其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但火灾危险性大的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丁、戊类生产厂房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采取防火设施能防止火灾蔓延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2.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GB50016-2006)
表3.1.3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仓库
类别
项别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
甲1
2
3
4
5
6
闪点小于28℃的液体
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以及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小于10%气体的固体物质
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乙1
2
3
4
5
6
闪点大于等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
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0% 的气体
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
助燃气体
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能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自燃的物品
丙1
2
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
可燃固体
丁难燃烧物品
戊不燃烧物品
注:难燃物品、非燃物品的可燃包装质量超过物品本身质量的四分之一时,其火灾危险性应为丙类。

3.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GB50160-2008)
表3.0.1 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类别
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 甲
<10%(体积) 乙
≥10%(体积)
4.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GB50160-2008)
表3.0.2 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名称
类别 液化烃 甲
A 15℃时的蒸气压力>0.1MPa 的烃类液体及其他类似的液体 可燃液体
B 甲A 类以外,闪点<28℃ 乙
A 28℃≤闪点≤45℃
B 45℃<闪点<60℃ 丙 A
60℃≤闪点≤120℃ B 闪点>1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