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额跨行汇款清算失败引发的风险事件
大额跨行汇款业务引发风险事件的案例

大额跨行汇款业务引发风险事件的案例大额跨行汇款业务引发风险事件的案例一、案例经过近日,银行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系统展现风险事件,经调阅凭证影像发现,某网点柜员于15:15为客户办理一笔金额为13090元的汇款,16:49该客户再次办理一笔相同金额的汇款,两笔汇款的收款人账户户名一致,汇入行行名不同。
经核实,该笔业务的汇入行应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XX分行”,柜员汇往“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XX分行”,由于当日柜员汇入行汇错,故退回入客户账,并与客户沟通后重新汇款。
上述业务已被确认为一类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一)由于柜员工作疏忽,在办理跨行汇款业务录入汇入行名关键字不准确,造成汇入行有误,引发后续退汇重新汇款的风险事件的发生。
(二)柜员录入收款人账号、户名、汇入行行名的要素后没有再次与客户填写的要素进行仔细核对,也是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另一主要原因。
(三)由于柜员操作失误,导致客户间隔一个半小时以后重新来行办理汇款业务,不仅耽误客户的宝贵时间,而且影响客户资金的正常使用,易给银行带来声誉风险。
三、案例启示(一)跨行汇款属于高风险业务,柜员在办理过程中,应对录入的收款人户名、账号、汇入行行名等关键要素进行认真审核,避免因自身的工作疏忽,形成风险事件。
(二)各二级行应加强柜员业务知识的培训与学习,如跨行12位行号的组成规则等常识,以提高柜员业务素质,确保工作质量。
上述业务中,如柜员业务知识全面,在输入汇入行名后对于系统反馈的跨行行号能准确判定出不属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完全可以避免汇入行错误,进而杜绝此笔因柜员工作疏忽引发的操作风险。
(三)柜员应时刻替客户着想,对于客户办理的大额业务,更要细上加细,确保办理的业务正确性和准确性,让客户满意在银行。
客户回执与记帐金额不符引发的风险事件

客户回执与记帐金额不符引发的风险事件
一、案例情况
网点柜员办理跨行大额汇兑业务,事中影像显示委托凭证金额***万元,客户回执金额**万元。
经过与客户核实:某公司向银行提交***万元业务委托书,由于工作人员疏忽,将业务委托书回执联金额误写为**万元。
确属填写错误,后已将业务委托书回执金额更正为***万元。
二、案例分析
柜员和审核人员受理客户提交的业务委托书时,只做到了对凭证要素的审核,忽略了对凭证与客户回执要素的核对。
票据和银行结算凭证是办理支付结算的工具,是银行、单位和个人凭以记载账务的会计凭证,是记载经济业务和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
银行加盖结算印章的回执是证明款项已按客户申请处理的依据,帐务记载与客户回执不符,一旦发生风险损失,银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由于柜员的疏忽大意,将银行置于风险隐患中,而柜员也将面临违规操作的处罚。
三、案例启示
(一)柜员应该增强工作责任心,在日常业务操作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审慎合规的操作思路,重视操作细节,认真、严谨、精准地审核每一笔业务,养成事事按操作流程办理业务的良好习惯,克服粗心大意、随意操作的弊端,避免因工作疏忽引发错误,降低主观因素引发风险事件的机率。
(二)切实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履职能力,发挥自控、互控环节的防堵能力,强化对柜员办理业务的审核和监督力度。
审核内容要全面、审核过程要认真,确保所办业务的正确性,切实把好事中控制关,杜绝风险事件发生。
大额跨行汇款金额记错引发的风险事件

大额跨行汇款金额记错引发的风险事件
一、案例经过
近日,分行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系统展现一笔监督模型为“反交易”的风险事件,监督员发现某网点柜员在9:00办理了一笔金额为10万元的跨行汇款业务,10:10对此笔发报业务进行反交易,10:12办理了一笔金额为9万多元的跨行汇款业务。
监督员对间隔时间过长反交易且凭证上未注明原因下发查询。
经核实:由于该笔业务金额大,柜员录入金额错误,待复核柜员发现后,由于修改画面不支持对金额进行修改,故反交易处理,重新发报。
该业务需要在录入柜员、复核柜员之间传递,又因两柜员当时需要处理业务较多,所以反交易延迟。
该业务最终被定性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一)这是一起柜员对凭证要素未认真审核录入形成的风险事件。
该问题反映出柜员办理业务不认真,对大额录入错误引发的风险认识不足。
(二)复核柜员认真审核,发现了金额录入错误,堵住了录入柜员的操作风险。
同时,审核柜员应督促录入柜员及时进行更正,防止延误企业资金的往来和使用。
三、案例启示
(一)柜员受理业务一定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时刻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
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操作对待每一笔业务,按照操作流程正确把控风险点。
(二)复核人员更应提高风险防控意识,对大额汇款业务应优先处理、严格审核把关,有效控制风险。
(三)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办理业务,做到事前和事中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以防范风险事件的发生。
因个人网银金额超限不能转账引发风险事件的案例

因个人网银金额超限不能转账引发风险事件的案例一、案例简介某网点一单位客户需要增资开立临时账户,将实收资金由***万元调增至****万元,三名股东分别注资,股东杨**、张**和王**,其资金均由杨**提供,因其中两股东外出将身份证带走,故委托客户杨**持两人网银U盾前来办理。
后因个人网银金额受限于100万元,导致不能成功转出,又恰逢长假,为不影响该单位资金调度和正常营运,网点考虑单位资金实际情况,应客户要求主动撤销该笔交易***万元,导致触动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系统监督模型“反交易”,此笔业务因金额大,被直接认定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此次风险事件的产生,是由于员工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对有可能产生的风险事件环节缺乏警惕性造成的。
柜员在办理个人转账业务时,未能做到主动与客户沟通,对常规的业务操作流程及客户网银转账金额上限疏于提醒告之,忽略了业务的逻辑关联性,导致客户通过网银不能及时转出资金。
而柜面调整个人网银限额又需要客户本人亲自上柜并提供身份证原件,但客户外出带走身份证又不符合条件,从而认定此笔业务因柜员一时疏忽引发了风险事件。
三、案例启示(一)强化风险意识,杜绝麻痹思想。
柜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克服麻痹思想,自觉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操作习惯,切实把握业务流程的每个环节,将风险防范意识贯穿业务始终,严格把控风险点,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风险防范水平。
(二)强化制度学习,防范风险几率。
现场管理要加强对网点柜员的业务督导和学习力度,通过学习,使每位员工都能更加熟练地掌握业务操作技能,把控风险点,杜绝无知性违规,达到压降风险的目的。
(三)强化履职管控,遏制风险苗头。
现场管理要加强履职管理,除了业务培训外,在日常工作中要留意柜员业务处理细节,及时进行风险提示,遏制风险苗头,引导柜员重视客户大额转账业务原因等细节,避免因一时疏忽引发风险事件,有效防范类似问题的发生。
现金退汇业务处理不当引发风险隐患的案例

现金退汇业务处理不当引发风险隐患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某日,客户柳﹡跨行现金汇款1.3万元,因客户提供收款人账号有误当日退汇入内部户。
次日,网点柜员在办理应解汇款内部户取现1.3万元退汇时,未收回客户柳﹡原交易回单原件且未要求客户提供书面说明,内部记账凭证交易记录未经客户签名确认,产生风险隐患。
二、案例分析
一是柜员在办理应解汇款内部户取现1.3万元退汇时,未收回原回单且未要求客户提供说明,内部记账凭证记录未经客户签名确认。
一旦客户日后凭原交易回单索要未达账汇款资金,因现场监控录像资料不是永久保存,银行将无法举证客户已领取1.3万元现金,由此会产生纠纷风险,直至败诉、赔款。
二是应解汇款内部户取现交易是严控交易,风险度较高。
该交易需经现场主管审核后,经远程授权才能完成。
形成本案事实,说明现场主管、远程授权人未起到事中风险控制作用,是导致本案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风险防范技能有待提高。
三、案例启示
一是网点现场主管、柜员、远程授权人员应加强学习《会计核算规程》。
熟练掌握退汇业务操作流程,深度理解制度规定,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防范风险的所以然,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和履职能力。
二是现金退汇业务在客户因故不能交回原汇款回单原件时,应要求客户提供书面说明,相关交易记录必需经客户本人签名确认,防堵外部欺诈风险冲击。
无效大额转账支票引发的风险事件

无效大额转账支票引发的风险事件
一、案例经过
网点柜员办理一笔大额转账业务,触发了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系统“日累计异常支付”风险模型。
调阅相关影像发现,客户提交的转账支票金额为XX万元,支付密码明显划线涂改,为无效支票。
该笔业务被评定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一)根据《银行支付密码管理实施细则》,存款人在支付凭证上填写支付密码时,应使用碳素墨水或墨水汁填写或打印。
支付密码应填写在支付凭证的支付密码框内,不得涂改。
支付密码错误的凭证视同单位签章与预留印鉴不符处理。
该笔大额转账支票支付密码涂改,属于无效支票,易导致银行与客户之间纠纷,产生风险隐患。
(二)柜员对相关制度了解不够,风险意识淡薄,因为是存款大户,碍于情面而违规操作。
(三)网点现场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对业务事中控制把关不严,形同虚设,风险隐患极大。
三、案例启发
(一)加强各项制度规定培训和学习,严格按照流程办理业务,不断提高柜员自身素质和风险防范能力,杜绝因违规操作而导致风险。
(二)现场管理人员要提高工作责任心,充分发挥事中控制作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
汇款业务险些造成逆向操作风险的案例

汇款业务险些造成逆向操作风险的案例
一、案例介绍
某客户在柜面办理转账汇款,柜员使用交易受理。
根据客户填写的填单凭证,输入汇款信息。
现转标志选“现金”,输汇款人身份证号,进入核查画面。
此时柜员恍惚觉得前一个画面标志选错,客户并没有拿现金来。
等到核查结果打印出来,就返回查看画面信息,发现果然选错。
然而交易画面的现金或转账交易并无区别。
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操作失误,风险也就随之而来了。
二、案例分析
交易在确认前发觉选错,要更改当然好办,只要返回画面,重新操作就行。
还好发现得早,不然转账汇款办成现金汇款,而客户此前也没有现金来,就是逆向操作的交易了。
加强风险意识教育,提高风险防控水平,要时时刻刻紧绷这根弦不放松。
此外,要从系统硬件方面下功夫,通过交易不断优化达到堵塞漏洞、杜绝风险的目的。
三、案例启示
(一)增加区别提示。
交易的现金和转账方式画面没有区别,虽然第一个画面的现转标志可以直观看出,但到第二个画面就看不到。
要是选择失误的话,就会造成逆向操作的风险。
(二)加强风险防控。
柜面受理的业务多种多样,稍有不慎就可能形成风险事件,因此加强风险意识教育非常重要。
要以真实案例为教材,开展分析讨论会,切实提高安全风险防控水平。
(三)集中精力办理。
受理业务要做到集中注意力,了解客户的需求,熟悉所办的业务,那么操作就能做到忙中不乱,熟能生巧。
办理准、快、好,既是业务的要求,也是服务的规范。
大额现金收款业务未按规定一笔一清的案例

大额现金收款业务未按规定一笔一清的案例一、案例简介抽查录像发现网点一柜员清点大额现金后,输入存款金额后遂将存款凭条递给客户签字,同时也将银行卡一起还给客户,之后才将大额现金递给旁边的柜员卡把复点,并且未等客户在存款凭条上签字确认就已将现金放入抽屉。
显然这是一起典型的大额现金业务未按规定做到一笔一清的案例。
二、案例分析(一)该笔业务存在严重的操作风险。
柜员未按流程办理业务,存在的操作风险:第一是未等客户在存款凭条上签字确认就将输入存款信息的银行卡递还给客户;第二是未经现场管理人员授权、复点现金的情况下,将存款凭条递给客户签字;第三是未等客户对存款凭条上的金额签字确认就将现金放入抽屉。
而对如上的三处不规范操作,如果客户在签字前表示存款金额有误,对我们银行就可能会产生潜在风险:第一,客户提出的存款金额有误情况,柜员在现场只能空口无凭,解释不清;第二,在现场柜员解释不清的情况下,只能现场盘库清点现金,同时还要通过查看网点的监控录像,在影像清楚明了的情况下,才能给客户一个清楚满意的结果;第三,现场柜员解释、盘库清点现金、查看录像如此多的流程对柜员、客户及我们银行都会造成很多不良影响。
(二)柜员风险意识淡薄。
当前银行网点人员流动较大,临柜中以新柜员居多。
而很多新柜员业务风险意识淡薄,因此造成其在业务操作时的随意性,没有严格按照制度来执行操作步骤,从而导致不规范操作,引发大量操作风险。
三、案例启示(一)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严禁有章不循违规操作,随意简化、颠倒操作流程。
(二)柜员要增强案件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
既要做到业务准确无差错,又要做好自我保护。
(三)加强业务培训,提升柜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业务素质。
首先从思想上堵塞违章操作漏洞,有效遏制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的现象;其次网点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业务学习,加强员工对《银行会计核算规程》规章制度、操作流程的学习,提高业务技能和素质,自觉抵制违规行为,树立良好的风险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额跨行汇款清算失败引发的风险事件
一、案例经过
营业网点柜员办理了一笔个人客户跨行汇款业务,金额为**万元。
次日该客户到网点询问未到帐原因,柜员在查询报文后答复客户,该笔业务已正常处理并发送成功,让客户等待。
隔日,客户因此笔汇款仍未到帐来网点,说影响了使用,客户非常不满,网点负责人再次对此笔业务进行核对,此笔汇款由于系统故障清算失败造成挂账,状态为“我行发送成功,人行清算失败”,后使用跨行发报隔日冲正交易处理,将资金退回客户账户,并进行了善后处理。
此笔业务被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一)当日大额跨行汇款时,由于客户急用款在已超过人行发送时间的情况下,柜员汇款时无异常提示,不是因为柜员操作或系统原因造成挂账。
客户于次日来网点查询时,柜员只对发送报文进行查询,未对前台业务报表进行核对,致使未能及时发现挂账。
(二)网点业务管理人员未及时对前台业务报表进行核对,未及时发现清算失败报文。
实行业务集中处理后,跨行资金挂账金额已不在网点余额表中反映,根据业务管理要求,网点需要每天核对跨行清算报表,确认报文已处理成功并完成清算,对异常状态报文及时采取措施完成后续账务处理。
由于柜员和现场管理人员从思想上不重视,疏于核对,未能认真地履行岗位职责,延长了挂账处理时间,影响了客户资金到位和使用,极易引起客户不满而投诉。
三、案例启示
(一)进一步加强柜员培训,随着柜面业务种类的增多,柜员需要全面地掌握各类业务的处理流程和核对要求,对于客户的业务咨询,应在查询和核对账务后再答复客户。
所以既要加强业务方面的培训,也要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急客户所急,全面提高柜面人员综合素质,才能真正地促进业务的发展。
(二)认真做好人员履职教育,强化履职监督。
现行制度已明确了业务管理人员每天的账务核对事项和内容,尤其对于日常不经常办理的业务种类,更是核对的重点,履职意识不强,存在履职不到位的问题,或流于形式而核对不细致,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而形成风险隐患,这都需要在业务管理中加强对此环节的监督,加大查处和处罚的力度,提高自觉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