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营销分析
超全王老吉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THANKS
感谢观看
产品质量保障
超全王老吉注重产品品质,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持续的产品研发, 确保了产品的独特口感和营养价值。
渠道拓展能力
超全王老吉具备强大的渠道拓展能力,能够快速覆盖市场,提高产品 覆盖率。
对其他企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重视品牌建设 企业应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品 牌价值的提升,通过精准的品牌 定位和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提高 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05
超全王老吉市场营销的挑战与对策
面临的挑战
市场竞争激烈
品牌形象老化
在饮料市场中,王老吉面临众多竞争对手 ,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国际品牌,以 及国内的其他饮料品牌。
随着时代的变化,王老吉原有的品牌形象 可能不再符合年轻消费者的审美和价值观 。
营销渠道有限
数字化转型困难
在某些地区或特定群体中,王老吉的营销 渠道可能不够完善,导致市场份额较低。
面临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加多宝、和 其正等品牌。
03
超全王老吉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产品策略
01
02
03
定位明确
超全王老吉以“草本植物 饮料”定位,区别于其他 碳酸饮料,强调健康、天 然的特点。
品质保证
采用优质草本植物原料, 确保产品质量和口感,满 足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
创新研发
不断研发新口味、新包装, 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提高产品竞争力。
重点市场布局
针对不同地区市场需求,制定不同的销售策略, 重点开拓潜力市场。
合作伙伴关系
与经销商、零售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开 拓市场,提高销售效率。
促销策略
01
广告宣传
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 广告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 誉度。
王老吉营销策略分析

王老吉企业营销策略分析摘要:当前,随着营销时代的来临,市场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品牌推广己成为企业占领市场的重要工具。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品牌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企业要在全球范围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必须在战略的高度上重视品牌战略,国内很多企业在品牌经营上仍有很多问题,存在着许多重大失误,如宣传策略不当、合资或联营不当、缺乏创新、丧失特色、规模过小等。
而作为传统行业的饮料行业,在努力应对国际饮料巨头的情况下,与时俱进的发展自己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王老吉的品牌营销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针对其在实施品牌战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Pick to: at present, with the coming of the era of marketing, market environment has changed greatly, brand promo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ol of the enterprise marke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he importance of brand is more and more big。
In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oday, China’s enterprises in the global range of competition to survive, must be in the height of the strategic importance to brand strategy, many domestic enterprises in the brand operation still has manyproblems,there are many important lapses,such as publicity strategy of undeserved, improper joining or cooperation, lack of innovation, loss characteristics,such as small scale。
关于王老吉的市场营销方案(共5篇)

关于王老吉的市场营销方案(共5篇)第一篇:关于王老吉的市场营销方案关于王老吉的市场营销方案一王老吉的定价策略王老吉的作用就是“ 预防上火”,这就避免红色王老吉与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为代表的碳酸饮料和以康师傅、统一为代表的茶饮料、果汁饮料等国内外饮料巨头产品的直接竞争,形成独特区隔,相比较而言,红色王老吉的“凉茶始祖”身份、神秘中草药配方、175年的历史等,显然是有能力占据“预防上火的饮料”。
而且红色王老吉的直接竞争对手,如菊花茶、清凉茶等由于缺乏品牌推广,仅仅是低价渗透市场,并未占据“预防上火”的饮料的定位。
王老吉进行了成功的产品定位和品牌定位后,3.5元的零售价格,因为“预防上火的功能”,不再“高不可攀”。
制定了推广主题“怕上火,喝王老吉”,在传播上尽量凸现红色王老吉作为饮料的性质。
为更好地唤起消费者的需求,电视广告选用了消费者认为日常生活中最易上火的五个场景:吃火锅、通宵看球赛、吃油炸食品薯条、烧烤和夏日阳光浴,画面中人们在开心地享受上述活动的同时,纷纷畅饮红色王老吉。
结合时尚、动感十足的广告歌反复吟唱“不用害怕什么,尽情享受生活,怕上火,喝王老吉”,促使消费者在吃火锅、烧烤时,自然联想到红色王老吉,从而购买。
二王老吉的产品策略这样定位红色王老吉,是出于现实格局通盘的考虑,主要益处有四;其一,利于红色王老吉的推广走出广东、浙南由于“ 上火” 是一个全国普遍性的中医概念,而不再像“ 凉茶” 那样局限于两广地区,这就为红色王老吉走向全国彻底扫除了障碍。
其二,避免红色王老吉与国内外饮料巨头产品的直接竞争,形成独特区隔其三,成功地将红色王老吉产品的劣势转化为优势· 淡淡的中药味,成功转变为“ 预防上火” 的有力支撑· 3.5 元的零售价格,因为“ 预防上火的功能”,不再“ 高不可攀”· “ 王老吉” 的品牌名、悠久的历史,成为预防上火“ 正宗” 的有力的支撑其四,利于加多宝企业与国内王老吉药业合作正由于加多宝的红色王老吉定位在功能饮料,区别于王老吉药业的“ 药品”、“ 凉茶”,因此能更好促成两家合作共建“ 王老吉” 品牌。
王老吉营销分析

王老吉的营销分析怕上火喝王老吉,这是一句很常见的广告语。
在王老吉推广之前,却没有这么清晰的市场定位。
接下来就对王老吉的营销策划进行分析。
一、整体分析市场特征:王老吉的市场定位是能预防上火的饮料,在国内市场上是独一无二的。
竞争对手分析:作为饮料来说,却存在一些竞争者,比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娃哈哈、营养快线等一些知名品牌饮料的竞争。
但是对于王老吉独特的市场定位,没有那一种饮料能够代替,只是不排除后来跟进者的可能。
消费趋势分析:王老吉本身是一种凉茶,在国内两广地区有凉茶的概念,在全国范围内王老吉以预防上火的饮料独特定位取得了全国消费者的认可。
销售状况分析: 2002年 1.8亿元2003年 6亿元2004年 14.3亿元2005年 25亿元(含盒装)2006年近40亿元(含盒装)2007年近90亿元(含盒装)2008年近120亿元(含盒装)二、本产品分析优势:在中国因为中医的影响,上火是一种异常状态,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很多人不吃或者是少吃能上火的食物,比如四川的火锅。
王老吉的独特定位,给人一种健康的感受,弥补了中国凉茶饮料的空白(所谓的凉茶就是在两广地区能够降火的饮品,而不是很多人理解的凉白开水。
王老吉选择能预防上火的独特定位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概念推广的难度)劣势:王老吉的独特定位也存在有不合适的地方,能预防上火的饮料,就说明了王老吉的局限,它不可能像可口可乐那样广泛推广,也不可能像娃哈哈那样成为营养的代名词。
此外,每瓶4元的定价不是很多消费者都能接受的高价。
在一定程度上,王老吉的定位和价格限定了它的发展。
机会:王老吉在城市地区的推广已经很充分了,但是在农村地区却还没有开发,市场空间还是很大的。
威胁:就在于看得到竞争对手如可口可乐、娃哈哈的饮料,还在于看不见的未来跟进者的威胁。
三、营销战略规划市场引爆点:能预防上火的饮料,一句经典的广告语:怕上火和王老吉。
带动了广大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和对王老吉的喜爱。
浅析王老吉的营销战略(5篇)

浅析王老吉的营销战略(5篇)第一篇:浅析王老吉的营销战略浅析王老吉的营销战略摘要: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道光年间(1828年),至今已有184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有“凉茶王”之称。
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的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去湿等功效的“药茶”。
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
到了近代,王老吉凉茶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2008年5月18日,中央电视台为汶川大地震举行赈灾晚会,东莞加多宝公司(凉茶王老吉的生产商)捐出了高达1亿元的善款,使这家原本默默无闻的公司“一举成名天下知”。
就在加多宝公司出人意料的以巨款捐助行为感动社会公众的当下,次日晚,国内知名网络论坛天涯上出现了一个叫嚣要“封杀王老吉”的帖子,帖子标题为《让王老吉从中国的货架上消失!封杀它!》帖子内容为:王老吉你够狠~捐一个亿!为了整治这个嚣张的企业,买光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买一罐!帖子只有不多的字,却马上引来了许多支持者,到6月2日,这个帖子的浏览量已经超过52万,回帖多达5000多条。
加多宝公司一时成为“爱心企业”的模板,“封杀王老吉”的帖子也会多次转载,引起众多传媒对这一事件的关注和跟进报道。
数日后,网上出现了王老吉在一些地方卖断货的传言。
王老吉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红色王老吉的巨大成功,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借助了行销广告公司的力量,发现了红色王老吉自身产品的特性,寻找到了一个有价值的特性阶梯,从而成功地完成了王老吉的品牌定位。
对中国企业而言,没有什么比建立品牌更重要的了。
而要建立一个品牌,首要任务就是品牌的定位,它是一个品牌能否长久生存和腾飞的基石。
结合现代企业网络各种宣传手段的推广,使得企业获得成。
关键词:王老吉营销宣传1王老吉凉茶的产品定位:红色王老吉拥有凉茶始祖王老吉的品牌,却长着一副饮料化的面孔,让消费者觉得“它好像是凉茶,又好像是饮料”——这种认知混乱,是阻碍消费者进一步接受的心理屏障。
而解决方案是,明确告知它的定义、功能和价值。
王老吉的营销分析

三、产品分析
1、现有饮料产品分析
现有饮料产品的不足:
调查显示,现有饮料产品的不足主要有:1.产品太多,分不清好坏;2.共性太强,项目策划,个性太少;3品牌杂乱;4.营养成分缺乏;5.碳酸饮料太多;6.补充体力的饮料很少; 7.功能单一。
2、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各种饮料类型在市场所处阶段不同,市场空间和拓展策略也表现很大差异。碳酸饮料已经进入产品成熟期,品牌集中度非常高,企业可以通过扩大分销渠道和市场覆盖率来实现效益增长;果汁饮料和茶饮料均还处于产品成长期,市场空间仍然很大。现在很多地方的茶饮料消费还属于培育期,相信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同时一些新兴成长的饮料类型如保健和运动功能性饮料等也有望成为下一个饮料业经济增长点,目前市场上这类饮料还没有主打产品,消费需求也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
威胁:在两广以外,人们并没有凉茶的概念,而且,内地的消费者 “ 降火 ” 的需求已经被填补,大多是通过服用牛黄解毒片之类的药物来解决。作凉茶困难重重,做饮料同样危机四伏。如果放眼到整个饮料行业,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为代表的碳酸饮料,以康师傅、统一为代表的茶饮料、果汁饮料更是处在难以撼动的市场领先地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开始更多关注自我发展,主要表现为对饮料产品的营养成分以及是否天然健康、绿色环保和时尚品位等更高层面的心理需求。
(3)、日益细分化的消费群体为饮料企业开展目标营销提供机会
不同饮料群体有着不同的饮料消费需求,这些差异表现在对口味、品牌、价格、包装、促销和广告风格等一切消费者接触产品及信息的领域,高度细分化的市场为饮料企业进行市场拓展提供无限空间。
主要问题点
王老吉的核心问题是没有品牌定位。
第四部分:营销组合策略
王老吉饮料营销方案

王老吉饮料营销方案一、市场背景分析在当今饮料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王老吉饮料作为一款具有悠久历史和良好口碑的中华传统饮品,仍然面临着市场份额不断被挑战的压力。
竞争对手纷纷推出新品,花样百出的营销手段也让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二、SWOT分析优势1.浓缩的中草药配方,独特的独具特色。
2.优良的口感和草本香味,符合现代健康饮食的追求。
3.品牌历史悠久,深受消费者喜爱。
劣势1.饮料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份额有所下降。
2.缺乏针对年轻消费群体的推广和宣传。
3.饮料类别日益丰富,市场渠道单一。
机会1.健康饮食概念逐渐普及,王老吉饮料可获得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2.开拓线上销售渠道,拓展市场占有率。
威胁1.竞争对手在产品创新和营销方面的投入较大。
2.消费者口味多元化,对传统饮料的需求下降。
三、营销目标1.提升王老吉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中的占有率。
2.稳固现有市场份额,争取市场增长。
四、营销策略产品策略1.加大研发力度,推出符合年轻人口味的新品。
2.强化产品包装设计,提升产品视觉冲击力。
价格策略1.灵活的价格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试饮。
2.推出限时优惠活动,增加产品吸引力。
渠道策略1.拓展线上渠道,开设官方电商平台。
2.建立更多线下销售点,提高产品的可获得性。
促销策略1.举办线上线下联动的促销活动,增加产品曝光度。
2.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开展粉丝互动,提升品牌知名度。
五、执行计划第一季度1.推出新品尝试活动,吸引年轻消费者试饮。
2.开展线上新品发布会,加强产品曝光。
第二季度1.扩大线下销售点覆盖范围,提高产品可获得性。
2.举办王老吉品牌月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
第三季度1.推出独家限时促销,促进产品销量增长。
2.开展地方性市场活动,拓展地区市场。
第四季度1.加强品牌与消费者互动,建立较好的品牌口碑。
2.评估前三季度销售情况,调整后续营销策略。
六、预算分配1.产品研发与推广:30%2.市场推广与广告费用:25%3.渠道建设与维护费用:20%4.促销活动费用:15%5.品牌活动与公关费用:10%七、效果评估1.销售额增长率。
浅析王老吉凉茶营销策略

浅析王老吉凉茶营销策略作为中国最知名的凉茶品牌之一,王老吉的营销策略一直备受关注。
在过去的几年里,王老吉成功地利用了各种传统和数字媒体手段来扩大品牌知名度、增加销售额,提高市场份额。
本文将对王老吉的几种营销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1.传统媒体广告王老吉广告曲的音乐、元素使人难以忘怀,并且轻松愉悦的旋律也让人难以忘记。
广告曲已经成为一个标志性的营销元素,号召力强。
不断在各主流媒体中进行播放,不仅能够满足品牌知名度的提高,也能够增加消费者对该品牌和产品的印象和认知。
2.代言明星营销一直以来,王老吉在明星代言这一方面也做得很好。
选择代言明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利用明星的形象、个性和知名度来传达品牌的价值观和信仰。
王老吉选择了一些传统文化意义上的知名艺人或运动员作为代言人,如廖凡、姚明等,特别在2014年世界杯期间,选择国脚蒿俊闵作为代言人。
这样可以满足消费者对该品牌的信任和认同。
3.社交媒体策略社交媒体已成为现代营销的必要手段。
王老吉通过建立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账号和文章的发布,传达品牌价值和新闻动态,成为大众了解新鲜资讯的主要来源之一。
除此之外,王老吉还定期进行粉丝互动、微信红包活动等营销活动,这些互动能够增加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互动以及消费者彼此之间的社群感。
4.创意包装设计除了不断创新营销策略,王老吉凉茶在产品本身的包装上也下了很多功夫。
从最初的传统的玻璃瓶到现在的彩色玻璃瓶或铝罐纸包装,一直都贯彻着中国传统文化与时尚简约主义的设计理念。
这不仅让产品本身的外观更加吸引人,而且也可以让消费者在购买时更容易识别该品牌。
总的来说,王老吉凉茶在建立自己的品牌同时,通过不断创新营销策略、代言明星、社交媒体策略和创意包装设计等手段,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市场地位和品牌认知度,这些策略对于其他品牌的品牌建设和品牌营销也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老吉营销分析——广告08-1班马娅200806003090 在2002年以前,王老吉已经不温不火地经营了7年多,虽说小日子过得也还滋润,但却一直是名不见经传。
2002年,专业品牌公司成美(广州)行销广告公司在为其做品牌诊断时发现,王老吉不温不火的最根本的原因不在于市场推广,而在于品牌诉求。
王老吉虽然经营多年,但其品牌缺乏一个清晰明确的诉求,其原来的广告语“健康永恒,永远相伴”其实是一个较模糊的概念,企业无法回答王老吉是什么,消费者更无法回答。
经过细致的市场调查,成美公司发现,消费者在饮食时(特别是在享受煎炸、烧烤、香辣美食时),特别希望能够预防上火,而目前市场上的可乐、茶饮料、矿泉水、果汁等显然不具备“预防上火”的功能,而王老吉的“凉茶始祖”的身份、中草药配方、125年历史等要素为其成功打造“预防上火”形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最终王老吉明确了自己品牌定位——“预防上火”,这一关键性的一步棋改变了王老吉的命运,随着“防上火,喝王老吉”的系列广告等品牌推广活动的展开,王老吉的销售量直线上升。
可见,王老吉的成功,关键在于确定了自己独特且能打动消费者的品牌核心价值——“预防上火”,这一核心价值具有高度差异性,同时避开了同可乐等国内外饮料巨头的直接碰撞竞争,开辟了自己的生存空间,为王老吉迅速引爆凉茶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除了以上的关键因素,王老吉的成功,还有以下的几方面的关键因素:1、成功的文化营销凉茶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中国传统文化最深厚的根蒂,代表了中华民族千年以来沉淀的养生文化。
凉茶正式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有着数百年发展历史的“纯中国式”饮料,凉茶的发展虽然经历了无数的波折起伏,但始终长盛不衰。
“申遗”成功使得凉茶正式从一种物质性的消费品,变成了凝聚着中华传统养生智慧的文化遗产。
当国学兴起、汉服复出引发学术界、舆论以及普通民众的关注和热议时,甚至有不少狂热的拥趸提出要复兴传统农历节日。
近年来,中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重塑运动将这种趋势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官方的鼎力支持态度也使得沉沦了一个多世纪的中华文化首次迎来新发展的契机。
作为凉茶始祖和行业的领军者,一百八十年的经营历程使王老吉意识到,物质实体的生命力是有限的,而文化的生命力才是无限的。
王老吉把握住凉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整合行业力量,通过赞助世界杯转播、开办论坛、与其他行业结盟等方式,大力突出凉茶的独特功效,将作为饮料的凉茶与文化的饮料成功地融合,从而在推广消费认知上取得重大的成功,2003年,红罐王老吉销量6亿元,2005年销量超过25亿元,2007年更是达到70亿元,几何级的增长体现出王老吉在业内龙头地位,已迅速跃升为中国饮料行业销量最高、品牌影响力最大的品牌。
中国式文化营销加上出色的商业化运作,王老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如果说联想、海尔向世界输出了中国制造力,华为、中兴则代表着中国的技术创造力,有着180多年历史王老吉则向外输出中国最本土、最传统、最有文化沉淀的饮料文化。
同样是在中国市场卖凉茶,饮料巨头可口可乐的“健康工坊”却在意犹未尽的落寞声中败走麦城。
可口可乐这个全球最大的饮料生产商,一直以来,在全世界出售的不只是一罐小小的饮料,更是一种美式的消费文化和生活方式。
然而,可口可乐横扫全世界的文化基因在中国,则遭遇了王老吉这罐从概念到包装,从配方到卖点完全中国式的凉茶所狙击,其“防上火”的诉求点在外国人看来甚至是无法理解的。
然而,他们无法理解的诉求,和一个并不怎么现代的红色罐子,其来势之猛烈,发展之迅速,则完全超出了这些跨国的饮料生产商对于中国市场的想象力。
在凉茶这个特殊的市场领域,有着比资金更重要的底蕴:那就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既有中国人生活习惯的诉求,也有中华民族的养生理念,更凝聚了前人代代相传的努力。
与其说凉茶是一个市场,不如说它是一种文化。
所以,王老吉在中国市场上能够战胜品牌、资金实力远胜于己的可口可乐,其背后其实是文化的推动力而非商业推动力。
哈德逊河上游弋的那艘载着巨大王老吉红罐的船在告诉世人:许多年前屹立在上海外滩的巨型可口可乐广告牌和今天这一次热邀海外友人访华看奥运的举动,相同的是一个品牌对于自己市场疆域的延伸的欲望,不同的是,前者只是纯粹的商业展示,后者则以商业的力量在进行一次礼仪之邦的中国式的文化微笑。
产品是同质的,文化的感受是不同的没有一种营销方式比文化营销更能深刻把握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文化营销将目标对象内心深处最珍贵的、最难以忘怀的那份情、那份人生体验和感受,或将目标对象所追求、所向往的生活行为,通过大众熟知的生活形态表现出来,同时赋予品牌特定的内涵和象征意义,建立目标对象对产品的品牌联想,从而达到与消费者产生共鸣的效果,使产品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从许多成功的品牌身上我们看到,当一个品牌捆绑上某种文化时,品牌的影响力就会与文化的生命力一样长远流传。
在一个越来越理智消费的时代,文化营销以其独特的渗透性、长远的影响力,在营销战中显示出重要作用。
文化的多元化、丰富化决定了不同的文化在内涵与表现形式有着很大的差别,成功的文化营销必然要顾及到营销群体的心理特征、地域文化、对文化接受方式——王老吉在哈德逊河传递北京奥运的文化理念、可口可乐在中国用春联来传达喜庆,这些都是营销本土化的表现。
产品是同质的,而没有一种文化带传递的感受是相同的。
王老吉用软文化打造出强大的硬实力给我们上一堂深刻的文化营销课:在市场营销中,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拥有于竞争对手更多的资源,而在于对文化的深刻把握以及对营销方式的创新性运用。
独特有效的推广模式,不仅使王老吉从最初偏居一隅的区域性饮料,迅速成长为行业富有影响力的商业新势力。
而其所开创的运营模式及所制订的商业策略,也给中国其他传统产业一个很好的启示: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以文化为根基、以品牌为拉力、以市场策略为导向,传统产业同样可以获得强大的生命力。
2.成功的牌战略一个好的品牌名称是品牌成功的第一步。
“王老吉”的品牌名称看似士里土气,但从品牌传播角度考量,这个名称有独特性,而且好念、好写、好记,很容易传播。
凉茶作为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及岭南养生文化的衍生品,两广地区的老百姓当做清热止渴解暑湿的保健养生饮品流传了千百年,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道地的本土文化特征。
“王老吉”颇有返璞归真意味的品牌名称与“凉茶”的产品属性无疑是相当匹配的。
也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虽然王老吉这一品牌名称已经沿用一百多年,当时的命名谈不上营销战略意图,但以现在的营销眼光审视,“王老吉”的品牌名称却在几方面体显出策略性:第一、区隔竞争对手,凉茶品牌众多,王老吉因其品牌名称独特而与其他品牌形成鲜明的区隔,在消费者的记忆中抢先占位;不以“凉茶”两字作品牌名的后缀,在两广以外的市场推广中节省了“凉茶是什么”的传播成本。
第二、品牌名称也是产品创始人名称,创始人品称与品牌名称的无缝对接赋予品牌历史感和文化感,尤其是王老吉不遗余力地把创始人“王老吉”塑造成凉茶始祖,更是使王老吉成为“凉茶”的代名词,这种品牌印记的形成成为其他品牌难以跨越的壁垒。
第三、“王老吉”三个字无论拆开还是合在一起,都非常吉祥,迎合了中国人讲意头的嗜好,从这点上看也就不难解释王老吉为什么在浙江地区能够与中华烟、茅台酒一道,成为婚宴筵席上的“三小件”。
3.成功的功效定位凉茶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保健饮品,有“预防上火”和“降火”的作用,这种实实在在的功效是凉茶与其他饮料相比的核心优势。
“上火”是人们可以真实感知的一种亚健康状态,通过中医和现代媒体的传播,消费者对“上火”的认知相对清晰,而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预防上火”和“降火”的市场需求日益宠大。
作为凉茶市场的执牛耳者,王老吉的功效正好满足了这个未被切割的饮料市场,这为王老吉的井喷提供了机会。
王老吉的配料是蛋花、布渣叶、菊花、金银花、甘草、仙草、夏枯草。
蛋花是广东著名“五花凉茶”中的五花之一,具有清热去湿,润肺止咳,消暑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布渣叶有清热消食的功能;菊花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的功效;金银花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调节免疫等作用;甘草有补脾、润肺、解毒的功能;仙草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暑,解毒的作用;夏枯草有清肝明目、消肿散结等功效。
用中医的观点来看王老吉的组方,其“预防上火”和“降火”的功效是经得起考验的。
当消费者感觉到要上火或者已经上火时,一般情况下喝两罐王老吉能够感觉到效果,这种真实存在的功效足以支撑王老吉在饮料市场中闯出一条阳关大道。
4.特殊时期的广告效应解构今日王老吉的成功,2003年那场让人惊魂不定,如临末日的“非典”当记一功。
非典之前的王老吉知名度仅限于广东,年销售额不到1亿元,企业发展不温不火。
在与非典抗战的非常时候,人们的神经紧绷,所有的注意力聚焦于关非典的电视新闻报道上,以钟南山为代表的权威专家成为焦虑不安的人们惟一的慰藉。
钟南山在接受电视采访时的一句话为凉茶做了一次价值不可估量的广告——“广东人自古以来就有喝凉茶的习惯,喝凉茶对抵抗SARS病毒有良好效果。
”当年全国防治“非典”的用药目录也是由广东制定,一些清热解毒类的药品名列其中,王老吉的“广东凉茶颗粒”也被列入,这为凉茶在全国的普及提供了一个契机。
而经过“非典”的洗礼,人们的保健意识空前增强,同时也让人们对中药有了全新的认识。
冥冥之中的天灾人祸成为王老吉快速启动全国市场的按钮。
按照非典前王老吉的市场增长态势保守估计,如果没有“非典”,王老吉的发展至少要放慢四年。
客观地讲,当时的广东凉茶市场,并非王老吉一家独大,其中的黄振龙凉茶甚至可以与其平分秋色,但为什么偏偏非典造就的是王老吉一个品牌呢?如果当时的黄振龙不是只固守于传统的凉茶铺渠道,卖着新鲜熬制的苦口凉茶,而是借势而动,在巩固凉茶铺这一优势渠道的同时切入罐装凉茶市场,以黄振龙凉茶的实力,绝不是今日王老吉高歌猛进、将90%以上的市场收归囊中,而黄振龙只是“稳中有升”的竞争局面。
5.成功的道终端管理用王老吉管理层的话来说,广告是王老吉的空中部队,终端则是陆战队。
事实上,王老吉短短几年间迅速上位,终端是其成功的“两把斧”之一。
可以说,在全国饮料市场,王老吉在终端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执行力度可以排到前几位。
在终端建设和管理方面,王老吉将“精耕”和“创新”两种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
6.成功的危机公关2005年,职业打假人以王老吉配料含有的夏枯草“没有列入国家110种药食同源名录”将其告上法庭,紧接着又以“作为普通饮料,违规在广告中宣传功效”向广东省卫生监督所投诉其他六个凉茶,有关部门按照相关法规让上述品牌停止了“清热解毒”的宣传。
这两个危机事件对于王老吉凉茶来说不啻于当头一击。
事实上,职业打假人状告王老吉的是一次有商业竞争目的的行动,在这件事情上,王老吉处理得相当圆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