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勘查学复习题

合集下载

矿产资源勘查学复习题(2)

矿产资源勘查学复习题(2)

矿产资源勘查学复习题(2)勘查深度:整个勘查区估算资源/储量和评价的深度。

成煤作用阶段:泥炭化阶段和煤化作用(泥炭化、成岩作用、变质作用)煤的变质作用类型:深成变质作用、岩浆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

宏观煤岩成分:镜煤、丝炭、亮煤、暗煤煤的有机显微组分划分为三大组:镜质组、壳质组和惰性组含煤岩系的沉积体系类型:冲积扇沉积体系、湖泊()、三角洲、滨岸带三个分类轴分别为:①地质轴,分为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预测的等4级;②可行性轴,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等3级;③经济意义,分为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内蕴经济的等4级资源/储量分类: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煤炭工业建设过程中的阶段性:远景规划,矿区建设开发总体设计和矿井初步设计三个阶段。

煤炭地质勘查阶段的划分:预查、普查阶段、详查阶段、勘探阶段露天煤矿勘查的条件:煤层最低可采厚度、煤层的倾角小,埋藏浅、煤层上覆盖层薄,剥离物少,剥采比小勘查网的种类:正方形勘查网、矩形()网、菱形网“三边”工作:边勘探施工、边分析研究资料、边调整修改设计面积的测定方法:几何计算法、方格纸法、求积仪测定法地勘成果价格的构成: 成本、利润、风险费三、简答题和论述题1.我国聚煤作用基本特征1)成煤期多,聚煤作用的时空不均匀性2)聚煤作用和煤炭资源赋存受地壳运动和构造格局的3)聚煤模式与聚煤古地理演变4)煤层煤质特征由于含煤岩系形成以后的强烈沉降、岩浆活动显著等原因,煤变质作用类型多、变质程度较高、空间差异显著2.开采技术条件开采技术条件系指影响煤矿建设、生产与安全的各种地质因素;也包括:煤层的厚度、结构、煤的物理性质、煤层的产状及其变化,煤层顶底板及工程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瓦斯、煤尘、煤的自燃性和地温等。

3.勘查技术手段遥感地质调查特点:通过飞机和人造地球卫星运载的各种传感仪器,接收地面反射与辐射的电磁波信息,从而获得有关目标图象信息和数据信息,这就是通常称为遥感技术或被动遥感。

矿产勘查试题

矿产勘查试题

复习题1、床勘探的概念与任务是什么?2、什么是矿体变化性质?什么是矿体变化程度?3、为什么要取样?取样的核心问题是什么?4、钻探某回次进尺为4.5米,提取岩心长为4米并已知上次残留进尺为0.1米,本回次残留岩心进尺为0.1米,求该回次岩心采取率。

5、矿产工业指标的概念6、矿体地质研究的基本内容有哪些?7、什么是矿体变的化性质?简述矿体标志值的变化性质的特点。

8、简述矿床勘探类型的概念及划分依据9、坑探工程与钻探工程比较,它们各有何优缺点?10、化学分析取样的目的与任务是什么?11、地质编录工作有哪些基本要求?12、矿床勘探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3、试说明下图各工程的名称。

14、简要说明勘探线剖面图的编制方法与步骤。

15、矿产工业指标的种类16、影响勘查技术方法选择的因素17、控制矿体变化因素的研究18、根据矿体几何形态可矿体划分为哪几种基本形态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19、简述勘探线布置工程的特点及应用。

20、简述勘探网布置工程的特点及应用21、简述在矿床勘探中合理地确定勘探网密度22、简述钻孔按其角度和方位划分的各种类型及特点:23、如何进行地下坑探工程的设计24、简述勘探竖井布置的要求:25、简述化学取样和矿物取样26、简述物理取样及其目的27、简述刻槽取样的方法和布置原则28、什么是矿石体重?如何进行矿石小体重测定?29、简述制定工业指标的原则30、简述零点边界线及圈定方法31、简述平等断面法计算储量的基本方法32、简述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有哪些?33、简述工程地质条件各要素34、简述工程勘察中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勘察工作的任务35、工程勘察中如何确定测绘范围?36、什么是原位测试?它的特点及主要方法。

37、简述静力触探的原理、方法38、试述工程地质条件、39、简述静力触探及方法40、简述旁压试验的原理及适用对象41、简述软土的特点42、简述软土的工程地质性质43、简述黄土的基本特征44、简述工业及民用建筑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45、简述高层建筑的荷载特点46、简述高层建筑对地基勘察的基本要求47、简述引起地基变形的主要原因48、什么是建筑物的配置?如何进行建筑物的配置?49、简述地下水对建筑基础的侵蚀作用。

矿产勘查学总复习和考试题55页

矿产勘查学总复习和考试题55页

一、判断题1、某铜矿床矿石Cu平均品位1%,矿石中Pb含量达到0.2%,Zn含量达到了0.4%,则铅锌可称为该铜矿床的——A:共生矿产;B:伴生矿产;C:属于共生矿产的一部分;D:因为不够品位,所以既不能称共生矿产也不能称伴生矿产。

2、基础储量111b、121b和122b中的“b”的含义是——A:基础储量(以便同可采储量相区别);B: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C: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D:可采的基础储量。

3、基础储量是经过详查或勘探,达到控制的和探明的程度,在进行了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后,经济意义属于经济的或边际经济的那部分矿产资源。

基础储量包括以下6种类型——A:111、121、122和111b、121b、122b;B:111b、121b、122b和2M11、2M21、2M22;C:111b、121b、122b和2S11、2S21、2S22;D:2M11、2M21、2M22和2S11、2S21、2S22。

4、河流(水系)重砂测量法采样点的布置,一般是依照下述原则———A:只需采集小河的样品,且同一条水系则下游密上游稀;B:只需采集大河的样品,且同一条水系则上游密下游稀;C:大河密,小河稀,同一条水系则下游密上游稀;D:大河稀,小河密,同一条水系则上游密下游稀。

5、从已探明储量看,我国的储量居世界第一到第三位,并占世界基础储量的15%以上的优势矿产是——A:铁、铝土、铅、锌、汞,硫、硼、高岭土、珍珠岩及磷等;B:稀土、钽、铌、钛、钒、钨、锡、钼、锑、锂、铍、煤、芒硝、镁、重晶石、膨润土、耐火粘土、石棉、萤石、滑石、石膏及石墨等; C:石油、天然气、锰、铜、镍、金及银等;D:铬铁矿、Pb族金属、钾盐、天然碱、金刚石。

6、地质测量法在有些自然景观条件下效果是不佳的,或者是难以应用的——A:高寒山区和干旱戈壁区; B:干旱戈壁和森林地区;C:森林地区和厚覆盖平原区; D:厚覆盖平原和亚热带农作物区。

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复习题目-专升本

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复习题目-专升本

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复习题目一、判断题1 矿产勘查和找矿的含义是相同的 ( )2 矿产勘查的核心是预测 ( √ )3 矿化具有天然密度等级特点 ( )4 世界上的钨矿主要形成于古生代()5 为了不漏圈矿床,找矿远景区应圈定范围大一些()6 成矿的多旋回性与大地构造相对应(√)7 对于外生矿床,断裂构造主要起成矿和控矿的作用()8 穿脉是一种无直接地面出口,在矿体内沿矿体走向掘进的水平坑道。

()9 对于穿过矿体及其顶板、底板3~5m内的岩矿心采取率底于80%的工程可以认为该工程质量不合格(√)10确定矿床勘探类型时应综合考虑矿床所有矿体各种标志的变化性()二、填空题1.找矿技术方法按其原理可分为地质方法、地球化学方法、地球物理方法、遥感方法、工程技术方法。

(P131)2.矿床勘探类型划分的依据是矿体规模、主要矿体形态及内部结构、矿床构造影响程度、主矿体厚度稳定程度、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

(174)三、名词解释1 矿产普查在具有成矿远景的地区内,为寻找和评价矿床而进行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

又称普查找矿,简称找矿。

2 矿化信息是指从地质信息中提取出来的,能够指示、识别矿产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事实性信息和推测性信息的总和。

3 勘探工程间距是指沿矿体走向和倾斜方向相邻工程截矿点之间的实际距离乘积,也称“勘查网度”或工程密度。

4 矿床工业指标是指在现行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工业部门对矿石原料质量和矿床开采条件所提出的要求,即衡量矿体能否为工业开采利用的规定标准。

5 可采储量在现有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可从矿藏(或油气藏)中能采出的那一部分矿石量(或油气量)。

6. 成矿模式是以简明的图表、文字或数学公式对矿床组(或某一类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化标志进行的高度综合和理论概况。

7. 找矿标志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指示矿床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一切现象和线索。

8. 岩浆岩的成矿专属性是指一定类型的岩浆建造形成一定类型的矿床,两者存在着专属性的内在联系。

矿产勘查复习题

矿产勘查复习题

矿产勘查复习题一、矿产勘查的概念与任务矿产勘查,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寻找和查明具有工业价值的矿产资源,并对其进行评价和研究的过程。

其主要任务包括:1、发现矿产资源这是矿产勘查最基本的任务。

勘查人员需要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在广阔的区域内寻找可能存在矿产的线索。

2、查明矿产的质量和数量一旦发现了矿产的迹象,就要进一步查明其品质,如矿石的品位、化学成分等,同时还要估算出矿产的储量,也就是数量。

3、研究矿产的开采技术条件包括矿体的形态、产状、厚度、埋藏深度等,以及矿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等,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矿产开采至关重要。

4、评估矿产的经济价值综合考虑矿产的质量、数量、开采成本、市场需求等因素,评估该矿产的经济价值,为矿业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二、矿产勘查的阶段矿产勘查通常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四个阶段。

1、预查这是矿产勘查的初始阶段,主要通过区域地质调查、物探、化探等手段,对工作区进行初步的筛选和评价,圈定可能存在矿产的远景区。

2、普查在预查的基础上,对远景区进行更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勘查工作,大致查明矿产的分布范围、规模、矿石质量等,为进一步的勘查工作提供依据。

3、详查对普查圈定的矿体进行详细的勘查,查明矿体的形态、产状、内部结构等,计算出较为准确的储量,并对矿产的开采技术条件和经济价值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评价。

4、勘探这是矿产勘查的最后阶段,也是最详细、最深入的阶段。

要详细查明矿体的各项特征,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矿产勘查的方法1、地质调查法通过对地质现象的观察、测量和分析,了解地层、岩石、构造等地质特征,寻找与矿产有关的地质标志。

2、地球物理勘查法利用地球物理场的差异,如重力、磁力、电性、放射性等,来探测地下的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

3、地球化学勘查法通过分析土壤、岩石、水系沉积物等中的化学元素含量和分布特征,来发现异常,从而找到矿产。

4、遥感勘查法利用卫星遥感图像或航空遥感图像,获取工作区的地质、地貌、植被等信息,解译出与矿产有关的影像特征。

矿产勘查学总复习(含两份试题)

矿产勘查学总复习(含两份试题)

第一章绪论1.矿产勘查:在区调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地质科学理论,使用多种勘查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矿床地质和矿产资源所进行的系统调查研究工作。

2.矿产勘查学:研究矿产形成与分布的地质条件、矿床赋存规律、矿体变化特征和研究工业矿床最有效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内容:矿产预测、矿产勘查、矿产评价。

研究对象:工业矿体基本任务:研究矿体形成条件、赋存规律及矿体变化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合理有效地预测、勘查和评价矿床的理论和方法3.矿产勘查学的研究方法:地质观察研究法、勘查统计分析法、勘查模型类比法、技术经济评价法4.矿产勘查的基本原则:1.因地制宜: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2.循序渐进: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3.全面研究;4.综合评价;5.经济合理5.矿产勘查阶段划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目的与意义:减少勘查投资风险,确保后续勘查合理性,提高矿产勘查效益5.矿产资源:由地质作用形成于地壳内或地表的自然富集物,并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具有经济意义的物质根据地质可靠程度分为:查明矿产资源、潜在矿产资源6.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依据:1.地质可靠程度:预测的4、推断的3、控制的2、探明的12.可行性评价:概略研究3、预可行性研究2、可行性研究13.经济意义:经济的1、边际经济的2M、次边际经济的2S、内蕴经济的3、经济意义未定的7.储量: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基础储量中经济可采部分基础储量(b):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

第二章矿床类型1.矿床勘查类型:按矿床主要地质特点及勘查难易程度,将特点相似的矿床加以理论综合与概括划分的类型。

划分目的:总结实践经验,指导实际工作,为合理选择勘查手段、勘查程度、工程部署提供依据划分依据:矿体规模、主矿体形态变化程度、主矿体厚度的稳定性、受构造和脉岩影响程度、矿体中主要有用组分的分布均匀程度。

2.矿床勘查类型确定原则:1.追求最佳勘查效益原则;2.从实际出发原则;3.以主矿体为主原则;4.类型三分,允许过渡原则;5.在实践中验证并及时修正原则第三章矿产勘查技术方法1.矿产勘查技术方法根据原理可分为:1.地质测量法:小比例尺地质测量(1:100万~50万);中比例尺地质测量(1:20万~5万);大比例尺地质测量(1:1万以上)2.重砂测量法:水系法、水域法、测网法3.地球化学方法:岩石测量法、土壤测量法、水系沉积物测量法、水化学测量法、生物测量法4.地球物理方法:与围岩有明显物性差别;有一定体积。

矿产勘查学复习题

矿产勘查学复习题

填空题1.目前矿产勘查工作中应用最广、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地质观察研究法。

.矿产勘查学的研究内容是矿产预测、矿产勘查、矿产评价三个基本。

.矿产勘查学的研究对象是工业矿体。

2.湖南某铅锌矿体主矿体长456m,延伸255m,其矿床规模类型系数可确定为中型(0.6)。

铅锌矿品位变化系数是101-143%,其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粒度类型系数可确定为较均匀(0.4)。

3.矿产勘查技术手段的种类有:地质测量法、重砂测量法、地球化学测量法、地球物理测量法、遥感地质测量法、探矿工程法。

. 矿产勘查技术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是地质测定法。

.影响勘查技术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是:勘查工作阶段,工作区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和工作区自然地质条件。

4.根据矿产预测的相似类比理论,相似类比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①成矿背景(或环境)类比、②成矿条件(或控矿因素)类比、③矿化信息类比、④成矿规律类比。

.一般情况下,IV级成矿单元称为矿带,往往包括几个矿田,V级成矿单元称为矿田,往往包括几个矿床。

.矿产预测的基本准则:最小风险最大含矿带、循序渐进、综合预测、统一标准、尺度水平对等、优化评价。

.成矿模式从性质上可分为:矿床存在模式、矿床成因模式、矿床品位-数量模式。

.目前主要的成矿预测方法有:经验模式预测、理论模型预测、统计分析预测、综合方法预测。

6勘查工程总体布置形式有:勘探线、勘探网和水平勘探 3种。

.钻孔按其角度和方位有:自孔、斜孔和定向孔。

.勘查工程施工顺序一般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近及远、由浅到深、由稀而密的原则。

7.研究矿产质量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是矿产取样。

.矿产取样的核心问题是样品的代表性。

.取样的基本原则:完整性、均匀性、分别性。

.坑探工程中化学取样的方法有:①刻槽法,②剥层法,③全巷法,④方格法,⑤攫取法(拣块法)和⑥打眼法。

.矿石物理技术性质的测定一般包括:①矿石体积质量测定,②矿石湿度测定,③矿石松散系数测定和④矿(岩)石的抗压强度测定。

矿产勘查复习资料及答案

矿产勘查复习资料及答案

绪论1、矿产勘查的概念矿产勘查:是在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运用地质科学理论,使用多种地质勘探理论和方法,对矿床地质进行的系统调查研究工作。

2、矿产勘查的任务和意义基本任务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地质条件的可能,寻找和查明具有经济价值的工业矿床,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矿产资源依据,为矿山企业建设提供矿物原料基地和矿产储量。

矿产勘查的意义主要取决于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两个方面。

1)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矿产勘查工作是对地质、矿产资源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目的在于发现、探明矿产资源,保证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

2)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矿产勘查所服务的方向及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它既为基础产业服务又为基础建设服务,既为矿业、农业、工业也为高技术产业服务,它是基础产业的基础,也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先行。

3、矿产勘查的基本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2)循序渐进原则3)全面研究原则4)综台评价原则5)经济合理原则4、矿产勘查的基本程序立项论证、设计编审、组织实施和报告编审5、矿产勘查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主要是:1、地质观察研究2、勘查统计分析法3、勘查模型类比法4、技术经济评价法第一章矿产勘查的理论基础1、矿产勘查的理论基础?矿产勘查的地质基础包括哪些内容?矿产勘查的理论基础: 地质基础数学基础经济基础技术基础1、矿产与地质背景的关联性包括:1)裂谷环境2)海构环境3)岛弧环境4)大陆边缘海环境5)地缝合线型成矿环境6)板块内部环境2、矿产的共生性包括:1)矿种共生2)矿床类型共生3、矿产的分带性包括:1)全球分带2)区域分带3)矿区分带4、矿产分布的不均匀性包括:1)矿产时间分布的不均匀性2)矿产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5、矿化的不均一性2、什么是结构水平?矿化的不均一性,可以在不同的规模上表现出来,称为结构水平。

第二章矿产勘查程序和阶段划分1、与矿山建设程序相适应,矿产勘查一般划分为那几个阶段?矿产勘查分为资源勘查与开发勘探两大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勘查学试题一、选择题1、某铜矿床矿石Cu平均品位1%,矿石中Pb含量达到0.2%,Zn含量达到了0.4%,则铅锌可称为该铜矿床的BA:共生矿产; B:伴生矿产;C:属于共生矿产的一部分;D:因为不够品位,所以既不能称共生矿产也不能称伴生矿产。

2、基础储量111b、121b和122b中的“b”的含义是CA:基础储量(以便同可采储量相区别);B: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C: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D:可采的基础储量。

3、基础储量是经过详查或勘探,达到控制的和探明的程度,在进行了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后,经济意义属于经济的或边际经济的那部分矿产资源。

基础储量包括以下6种类型BA:111、121、122和111b、121b、122b;B:111b、121b、122b和2M11、2M21、2M22;C:111b、121b、122b和2S11、2S21、2S22;D:2M11、2M21、2M22和2S11、2S21、2S22。

4、河流(水系)重砂测量法采样点的布置,一般是依照下述原则DA:只需采集小河的样品,且同一条水系则下游密上游稀;B:只需采集大河的样品,且同一条水系则上游密下游稀;C:大河密,小河稀,同一条水系则下游密上游稀;D:大河稀,小河密,同一条水系则上游密下游稀。

5、从已探明储量看,我国的储量居世界第一到第三位,并占世界基础储量的15%以上的优势矿产是BA:铁、铝土、铅、锌、汞,硫、硼、高岭土、珍珠岩及磷等;B:稀土、钽、铌、钛、钒、钨、锡、钼、锑、锂、铍、煤、芒硝、镁、重晶石、膨润土、耐火粘土、石棉、萤石、滑石、石膏及石墨等;C:石油、天然气、锰、铜、镍、金及银等;D:铬铁矿、Pb族金属、钾盐、天然碱、金刚石。

6、地质测量法在有些自然景观条件下效果是不佳的,或者是难以应用的CA:高寒山区和干旱戈壁区; B:干旱戈壁和森林地区;C:森林地区和厚覆盖平原区; D:厚覆盖平原和亚热带农作物区。

7、矿产勘查的基本原则包括AA 因地制宜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全面研究原则、综合评价原则和经济合理原则。

B 系统规律原则、垂直矿体走向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和考虑今后开采原则;C 考虑矿体外部特征原则、矿体内部特征原则、开采技术条件原则和矿石选冶性能原则8、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包括AA 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地质条件;B 地质构造条件、围岩力学性质条件、矿体形态产状条件和矿石品位条件;C 最小可采厚度、最低工业米百分值、夹石剔除厚度和最低工业品位。

9、右图为一铅锌矿体勘探线剖面图,通过探槽、平窿、穿脉、沿脉和钻探等工程的揭露和取样分析,圈定了矿体的边界线。

该矿床仅开展过概略评价研究。

根据剖面图,确定矿体的A、B和C三个块段的资源量级别分别为CA:(111)、(121)、(122);B:(111b)、(121b)、(122b);C:(331)、(332)(333);10、矿产勘查的研究方法包括CA 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B 地质填图、重砂测量、地球化学测量、地球物理测量、遥感测量和探矿工程法;C 地质观察研究、勘查统计分析、勘查模型类比和技术经济评价;D 探槽工程、浅井工程、坑道工程和钻探工程。

11、矿产预测的理论主要包括DA:区域成矿预测理论、矿田成矿预测理论和隐伏矿预测理论;B:经验模式预测理论、理论模型预测理论和综合信息预测理论;C:小比例尺、中比例尺和大比例尺预测理论;D:相似类比理论、地质异常致矿理论和地质条件组合控矿理论。

12、一般情况下,Ⅳ级成矿单元BA 称为成矿区带,往往包括几个矿带;B 称为矿带,往往包括几个矿田;C 称为矿田,往往包括几个矿床;D 称为矿床,往往包括几个矿体。

13、有两个铅矿床,Ⅰ号矿床的厚度和品位变化系数分别是75%和100%;Ⅱ号矿床的厚度和品位变化系数分别是125%和215%,则两个矿床的勘查工程网度BA:Ⅰ号矿床勘查工程网度比Ⅱ号矿床要密;B:Ⅱ号矿床勘查工程网度比Ⅰ号矿床要密;C:Ⅰ号和Ⅱ号矿床勘查工程网度可以相同。

14、有两个铜矿体,Ⅰ号矿体Cu的品位变化性指数(t)为0.2;Ⅱ号矿体Cu的品位变化性指数为0.8,说明AA:Ⅰ号矿体沿某方向的变化是规则的;B:Ⅱ号矿体沿某方向的变化是规则的;C:虽然Ⅰ和Ⅱ号矿体的品位变化性指数有差别,但变化都是规则的。

15、某钨锡矿床,225、175、125、75、25和-25中段矿脉矿化强度指数分别是:0.75、0.87、1.06、1.14、1.21和1.37,说明该矿床的矿脉品位BA:向深部是逐渐降低的;B:向深部是逐渐增高的;C:只能说明矿脉品位向深部有规律的变化,不能说明向深部是逐渐降低的或逐渐增高的。

16、有A、B两个铅锌矿床,A矿矿体形态为层状、似层状,内部无夹石或很少夹石,基本无分枝复合;B矿矿体形态主要为不规整的脉状、复脉状,内部夹石多,分枝复合多且无规律。

A、B矿矿体形态复杂程度类型系数CA:A矿可确定为0.6,B矿可确定为0.4;B:A矿可确定为0.4,B矿可确定为0.2;C:A矿可确定为0.6,B矿可确定为0.2。

17、有两个铜矿体,Ⅰ号矿体的边界模数为0.35;Ⅱ号矿体边界模数为0.85,说明BA:Ⅰ号比Ⅱ号矿体形态简单;B:Ⅱ号比Ⅰ号矿体形态简单;C:Ⅰ号和Ⅱ号矿体形态都简单。

18、有A、B两个铅锌矿床,总类型系数分别为2.1和1.6,A、B两个矿床的勘探类型BA:A矿可确定为Ⅰ类型,B矿可确定为Ⅱ类型;B:A矿可确定为Ⅱ类型,B矿可确定为Ⅲ类型;C:A矿可确定为Ⅰ类型,B矿可确定为Ⅲ类型。

19、有两个锡矿体,Ⅰ号矿体厚度20m,品位变化系数为50%;Ⅱ号矿体厚度4m,品位变化系数为150%;则刻槽法取样断面的合理规格可设计为BA:Ⅰ号矿体10cm×5cm,Ⅱ号矿体10cm×3cm;B:Ⅰ号矿体10cm×3cm,Ⅱ号矿体10cm×5cm;C:Ⅰ号矿体和Ⅱ号矿体都为10cm×5cm;D:Ⅰ号矿体和Ⅱ号矿体都为10cm×3cm。

20、如右图,某钻孔钻孔倾角为80°,钻进一定深度后见矿层,在钻孔岩心上量得矿层的轴角为45°,则该矿层的倾角为CA:35° B:45° C:55°21、有两个铅矿床,Ⅰ号矿床的厚度和品位变化系数分别是75%和100%;Ⅱ号矿床的厚度和品位变化系数分别是125%和215%,则两个矿床的勘查工程网度BA:Ⅰ号矿床勘查工程网度比Ⅱ号矿床要密;BⅡ号矿床勘查工程网度比Ⅰ号矿床要密;C:Ⅰ号和Ⅱ号矿床勘查工程网度可以相同。

22、有两个矿床,Ⅰ号矿床矿体的倾角为35°;Ⅱ号矿床矿体的倾角为80°;则两个矿床水平坑道系统(中段)垂直间距的设计BA:Ⅰ号矿床垂直间距设计比Ⅱ号矿床要大;B:Ⅱ号矿床比Ⅰ号矿床垂直间距设计要大;C:Ⅰ号矿床和Ⅱ号矿床垂直间距设计一样。

23、如右图,某钻孔换层孔深为H,若:上回次孔深H1 为50m;本回次孔深H2 为75m;上回次孔底残余进S1为 0.5m;本回次孔底残余进尺S2为 0.5m;换层处上段岩心长M1 为8m ;换层处下段岩心长M2 为12m;岩心采取率n为80%。

则计算出换层孔深H为BA: 62.5m; B: 59.5m; C: 57.5m。

24、有两个金矿体,Ⅰ号矿体倾角<30°,Ⅱ号矿体倾角>60°,在掌子面刻槽取样时,应当是DA:Ⅰ号和Ⅱ号矿体都采用水平刻槽; B:Ⅰ号和Ⅱ号矿体都采用垂直刻槽;C:Ⅰ号矿体采用水平刻槽,Ⅱ号矿体采用垂直刻槽;D:Ⅰ号矿体采用垂直刻槽,Ⅱ号矿体采用水平刻槽。

25、有两个脉金矿床,Ⅰ号矿床矿石金颗粒的粒度0.02mm;Ⅱ号矿床矿石金颗粒的粒度0.2mm;则两矿床的矿石在加工样品缩分时,合理的缩分系数K值可取BA:Ⅰ号矿床K值取0.4,Ⅱ号矿床K值取0.2; B:Ⅰ号矿床K值取0.2,Ⅱ号矿床K值取0.4;C:Ⅰ号矿床和Ⅱ号矿床都都取0.4; D:Ⅰ号矿床和Ⅱ号矿床都都取0.2。

26、矿产取样的种类主要包括BA:探槽取样、浅井取样、穿脉取样、沿脉取样和钻孔取样等;B:化学取样、矿物取样(或称岩矿鉴定取样)、物理取样(或称技术取样)、工艺取样(又称加工技术取样);C:刻槽法取样、剥层法取样、全巷法取样、方格法取样、攫取法取样和打眼法取样等。

27、有Ⅰ、Ⅱ、Ⅲ 3个矿床矿石的品位变化系数分别为20~40 %、 40~100 %和100~150 %,则采样间距(m)AA:矿床Ⅰ>Ⅱ>Ⅲ; B:矿床Ⅱ>Ⅲ>Ⅰ; C:矿床Ⅲ>Ⅱ>Ⅰ。

28、用重叠刻槽法试验确定刻槽法断面理想规格如下图所示D若各种规格的样品分析的品位相差不大,则以(——)规格作为标准,选取(——)规格作为理想的取样规格。

A:以规格①作为标准,选取规格①+②+③+④作为理想的取样规格;B:以规格①+②作为标准,选取规格①+②+③作为理想的取样规格;C:以规格①+②+③作为标准,选取规格①+②+③+④作为理想的取样规格;D:以规格①+②+③+④作为标准,选取规格①作为理想的取样规格;29、硫铁矿矿石中Pb、Zn含量较高,可以回收利用时,则是有益伴生组分, Pb、Zn都可视为组合分析的对象。

但含量很少,不能回收利用时, Pb、Zn则AA: 仍可视为组合分析的对象; B:不能可视为组合分析的对象;C:既可视为组合分析的对象,也可不视为组合分析的对象,可灵活处理。

30、某铜矿石品位为0.5%~3.0%,现有一批基本分析样品,抽取100个样品作内检,用RE = [(∣C1-C2∣)/ (C1+C2)]×%计算相对误差,对比允许偶然误差标准发现:其中有35个样品是超标的,则这批样品是B A:合格的,分析结果可信;B:不合格的,要对超差的样品重新进行检查或扩大抽查样比例进行检查;C:基本是合格的,即不必对超差的样品重新进行检查或扩大抽查样比例进行检查了。

31、对一般的矿石而言,开展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CA:普查阶段才就要进行; B:详查阶段才要进行; C:勘探阶段才要进行。

32、某锡矿床工业指标为:边界品位0.2%、最低工业品位0.4%、可采厚度1m、夹石剔除厚度2m。

该矿床中有一钻孔见矿,经连续取样(采样长度1m),共取得12个样品,它们自上而下的品位是: 0.2%、 0.4%、0.6%、0.6%、0.3%、0.1%、0.1%、0.2%、0.5%、0.6%、0.4%、0.2%,则可圈出上下两层矿体,这两层矿体的厚度分别为CA:5m和3m; B:5m和4m;C:5m和5m; D:4m和3m。

33、矿体纵投影图是CA:垂直断面法储量估算的必要图件;B:水平断面法储量计算的主要图件;C:是地质块段法、开采块段法等估算储量的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