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出版社一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7

合集下载

部颁教材一年级上册传统文化1-8课

部颁教材一年级上册传统文化1-8课

一知礼守规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读典明理”中的句子,并能熟练背诵。

2、通过“绘本启智”提出问题讨论、合作探究,开展探究活动。

3、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4、通过整理信息,能有条理地介绍自己身边人物事迹,从而懂得知礼守规。

5、培养学生发自内心对美的追求,懂得知礼守规,我们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教学方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1正衣冠重礼仪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体会原文含义,初步感受儒学经典的魅力,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3、懂得衣着得体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小组讨论时的资料。

学生准备:1、自己搜集有关衣着的诗词、文章资料。

2、水彩笔、小镜子、梳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观察图片,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生:喜欢衣着整齐的孩子。

……板书课题:正衣冠重礼仪二、诵读感悟。

1、朗读感悟,读准读顺。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

——《论语·尧曰》师范读,生读。

2、质疑释义。

教师出示课件,为生解读句意:君子衣冠整齐,目不斜视,庄严地使人望而有所畏惧。

3、背诵原文,诵出节奏韵律。

三、绘本启智:1、读故事《刘琎束带》说一说,你受到什么启发?生:因为他心中对哥哥敬重,所以很重视礼节。

2、出示容止格言:南开中学的容止格言:并进行讨论:面必净:不仅是说脸要洗干净,主要是讲究卫生的习惯。

发必理:指头发必须梳理整齐,长了要理,乱了要理。

衣必整:指一个人的着装要整齐,着装要得体。

钮必结:指一个人穿衣时要系扣子。

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

指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健康向上的体态形象是美的。

气象:勿傲,勿暴,勿怠。

指人的气色表象。

我们常看到人生气时,气色难看,表象也难看,如果人经常生气,气色表象不好看,人也容易变得丑陋,轻者伤身体,重者危及生命。

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最新(最新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

最新(最新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教学设计一年级第一单元尚德修身一、教学目的1、学习先贤为人处世之道,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

2、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二、重点难点:保持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1《厚德载物》一、教学目标:1、了解《厚德载物》的由来2、明白做人的道理,培养孝顺、友爱品德二、重点难点: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的道理三、课前准备:听相关故事。

四、教学过程:(一)、说文解字1、厚德载物2、解字:(二)、故事引导1、讲关于舜的故事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舜的故事(三)、熟读成诵1、开火车读文2、小组读文3、开展小组背诵比赛(四)、情景明理1、情景表演,辨析:(1)爸爸妈妈工作一天很累地回到家里(2)妹妹向我要一支铅笔2、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做3、如果发生这样的事会有什么后果:(1)小明在教室里捡到一块很漂亮的橡皮,他看没人发现,就放在了自己的铅笔盒里。

(2)小华答应借给晓红一本漫画书,可是到了第二天他却不带来4、小结道理:一个人只有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言语行为中小心谨慎,讲信用,才会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的品质。

二、重点难点:能结合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的品质。

三、课前准备:在家借助拼音读文。

四、教学过程: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2、范读课文。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3、教读课文。

朗读课文,边学习边指名学生朗读。

4、明道喻理:周处改过自新5、拓展活动:出示知行合一(1)引领学生读文。

(2)说说这种做法的正误及判断理由。

6、自我评价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相应的评判3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背诵。

最新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

最新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教学设计一年级第一单元尚德修身一、教学目的1、学习先贤为人处世之道,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

2、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二、重点难点:保持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1《厚德载物》一、教学目标:1、了解《厚德载物》的由来2、明白做人的道理,培养孝顺、友爱品德二、重点难点: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的道理三、课前准备:听相关故事。

四、教学过程:(一)、说文解字1、厚德载物2、解字:(二)、故事引导1、讲关于舜的故事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舜的故事(三)、熟读成诵1、开火车读文2、小组读文3、开展小组背诵比赛(四)、情景明理1、情景表演,辨析:(1)爸爸妈妈工作一天很累地回到家里(2)妹妹向我要一支铅笔2、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做3、如果发生这样的事会有什么后果:(1)小明在教室里捡到一块很漂亮的橡皮,他看没人发现,就放在了自己的铅笔盒里。

(2)小华答应借给晓红一本漫画书,可是到了第二天他却不带来4、小结道理:一个人只有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言语行为中小心谨慎,讲信用,才会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的品质。

二、重点难点:能结合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的品质。

三、课前准备:在家借助拼音读文。

四、教学过程: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2、范读课文。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3、教读课文。

朗读课文,边学习边指名学生朗读。

4、明道喻理:周处改过自新5、拓展活动:出示知行合一(1)引领学生读文。

(2)说说这种做法的正误及判断理由。

6、自我评价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相应的评判3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背诵。

最新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

最新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教设计一年级第一单元尚德修身一、教学目的1、学习先贤为人处世之道,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

2、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二、重点难点:保持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1《厚德载物》一、教学目标:1、了解《厚德载物》的由来2、明白做人的道理,培养孝顺、友爱品德二、重点难点: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的道理三、课前准备:听相关故事。

四、教学过程:(一)、说文解字1、厚德载物2、解字:(二)、故事引导1、讲关于舜的故事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舜的故事3、讲帝舜。

舜:是中国历史中的著名人物,虽是部落联盟首领,因其杰出而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

《史记》中说他姓姚,名重华,生于姚墟(今属山东荷泽);建都于先秦的蒲阪(今山西永济)。

舜为四方部落联盟首领,以受尧的禅让'而号令天下。

其尊号有:帝舜、大舜、虞帝舜、舜帝。

是颛顼的六世孙,自五世祖穷蝉起都是平民。

他的父亲瞽叟是个盲人。

瞽叟的妻子握登在姚墟生下了舜。

尧把他的两个女儿女英和娥皇都嫁给了舜。

三皇,指燧人氏(燧皇)、伏羲氏(羲皇)、神农氏(农皇);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指的是原始社会中后期出现的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追尊他们为皇”或帝”。

道教则把他们奉为神灵,以各种美丽的神话传说来宣扬他们的伟大业绩。

(三)、熟读成诵1、开火车读文2、小组读文3、开展小组背诵比赛(四)、情景明理1、情景表演,辨析:(1)爸爸妈妈工作一天很累地回到家里(2)妹妹向我要一支铅笔2、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做3、如果发生这样的事会有什么后果:(1)小明在教室里捡到一块很漂亮的橡皮,他看没人发现,就放在了自己的铅笔盒里。

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优质传统文化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优质传统文化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山东教育出版社小学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第一单元尚德修身一、教学目的1、学习先贤为人处世之道,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

2、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二、重点难点:保持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1《厚德载物》一、教学目标:1、了解《厚德载物》的由来2、明白做人的道理,培养孝顺、友爱品德二、重点难点: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的道理三、课前准备:听相关故事。

四、教学过程:(一)、说文解字1、厚德载物2、解字:(二)、故事引导1、讲关于舜的故事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舜的故事(三)、熟读成诵1、开火车读文2、小组读文3、开展小组背诵比赛(四)、情景明理1、情景表演,辨析:(1)爸爸妈妈工作一天很累地回到家里(2)妹妹向我要一支铅笔2、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做3、如果发生这样的事会有什么后果:(1)小明在教室里捡到一块很漂亮的橡皮,他看没人发现,就放在了自己的铅笔盒里。

(2)小华答应借给晓红一本漫画书,可是到了第二天他却不带来4、小结道理:一个人只有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言语行为中小心谨慎,讲信用,才会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的品质。

二、重点难点:能结合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的品质。

三、课前准备:在家借助拼音读文。

四、教学过程: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2、范读课文。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3、教读课文。

朗读课文,边学习边指名学生朗读。

4、明道喻理:周处改过自新5、拓展活动:出示知行合一(1)引领学生读文。

(2)说说这种做法的正误及判断理由。

6、自我评价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相应的评判3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背诵。

(最新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

(最新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教学设计一年级第一单元尚德修身一、教学目的1、学习先贤为人处世之道,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

2、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二、重点难点:保持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1《厚德载物》一、教学目标:1、了解《厚德载物》的由来2、明白做人的道理,培养孝顺、友爱品德二、重点难点: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的道理三、课前准备:听相关故事。

四、教学过程:(一)、说文解字1、厚德载物2、解字:(二)、故事引导1、讲关于舜的故事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舜的故事(三)、熟读成诵1、开火车读文2、小组读文3、开展小组背诵比赛(四)、情景明理1、情景表演,辨析:(1)爸爸妈妈工作一天很累地回到家里(2)妹妹向我要一支铅笔2、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做3、如果发生这样的事会有什么后果:(1)小明在教室里捡到一块很漂亮的橡皮,他看没人发现,就放在了自己的铅笔盒里。

(2)小华答应借给晓红一本漫画书,可是到了第二天他却不带来4、小结道理:一个人只有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言语行为中小心谨慎,讲信用,才会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的品质。

二、重点难点:能结合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的品质。

三、课前准备:在家借助拼音读文。

四、教学过程: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2、范读课文。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3、教读课文。

朗读课文,边学习边指名学生朗读。

4、明道喻理:周处改过自新5、拓展活动:出示知行合一(1)引领学生读文。

(2)说说这种做法的正误及判断理由。

6、自我评价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相应的评判3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背诵。

鲁教版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地方)教案

鲁教版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地方)教案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弟子规》,作者是清代 李毓秀。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古诗: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 指名读,正音。 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 说完整话) 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板书设计: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教后 小结
领导签字 __________ 时间______
杨寨中心小学
一年级 1——10 班 地方学科教案
课 《弟子规》(九)

主备人 执教人
王延松 王延松
NO. 上课 时间
教 学 目 标 重点 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二次备课
教后 小结
领导签字 __________ 时间______
杨寨中心小学
课 《弟子规》(二)

主备人 执教人
一年级 1——10
王延松 王延松
班 地方学科教案
NO. 上课 时间
教 学 目 标 重点 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一年级传统文化新上学期1-8课

一年级传统文化新上学期1-8课

一年级传统文化新上学期1-8课一知礼守规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读典明理”中的句子,并能熟练背诵。

2通过“绘本启智”提出问题讨论、合作探究,开展探究活动。

3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4通过整理信息,能有条理地介绍自己身边人物事迹,从而懂得知礼守规。

5培养学生发自内心对美的追求,懂得知礼守规,我们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教学方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1正衣冠重礼仪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体会原文含义,初步感受儒学经典的魅力,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3懂得衣着得体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小组讨论时的资料。

学生准备:1自己搜集有关衣着的诗词、文章资料。

2水彩笔、小镜子、梳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观察图片,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生:喜欢衣着整齐的孩子。

……板书课题:正衣冠重礼仪二、诵读感悟。

1朗读感悟,读准读顺。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

——《论语·尧曰》师范读,生读。

2质疑释义。

教师出示课件,为生解读句意:君子衣冠整齐,目不斜视,庄严地使人望而有所畏惧。

3背诵原文,诵出节奏韵律。

三、绘本启智:1读故事《刘琎束带》说一说,你受到什么启发?生:因为他心中对哥哥敬重,所以很重视礼节。

2出示容止格言:南开中学的容止格言:并进行讨论:面必净:不仅是说脸要洗干净,主要是讲究卫生的习惯。

发必理:指头发必须梳理整齐,长了要理,乱了要理。

衣必整:指一个人的着装要整齐,着装要得体。

钮必结:指一个人穿衣时要系扣子。

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

指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健康向上的体态形象是美的。

气象:勿傲,勿暴,勿怠。

指人的气色表象。

我们常看到人生气时,气色难看,表象也难看,如果人经常生气,气色表象不好看,人也容易变得丑陋,轻者伤身体,重者危及生命。

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完了这节课你能做到哪一项,就给哪项中的尊师花涂上喜欢的颜色吧。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尊师敬学
教案序号
3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 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点难点教学重
1、熟读成诵。
2、理解文意。
教学准备
图片
个性化设计
一、导课。
二、诵读古文并理解含义。
三、温馨点击
四、活动广角
五、成长阶梯
今天我们要学习孔子。知道孔子有什么贡献吗?那咱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吧。
二、范读、带读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点难点教学重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君子尊师。”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板书设计
君子尊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集体备课(师生活动)
个性化设计
一、导击
四、活动广角
五、成长阶梯
今天我们要学习君子尊师。知道君子尊师作何解释吗?那咱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吧。
课题
贵师兴国
教案序号
2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点难点教学重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贵师兴国。”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板书设计
贵师兴国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 大略》
板书设计
尊师敬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集体备课(师生活动)
个性化设计
一、导课。
二、诵读古文并理解含义。
三、温馨点击
四、活动广角
五、成长阶梯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老师培育了我们的品德,增长了我们的才智,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今天我们来学习《尊师敬学》。
1、师读: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2、师讲解文意
1、师读:古之学者必有师。————唐韩愈《师说》
师讲解大意
2、学生一起讨论说文意。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老师培育了我们的品德,增长了我们的才智,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你在学校里认识了哪些老师?向爸爸妈妈介绍一下他们吧。
学完了这节课你能做到哪一项,就给哪项中的尊师花涂上喜欢的颜色吧。




课时教学设计
二、范读、带读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1、师读: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师讲解大意
2、学生一起讨论说文意。
我们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尊敬老师,亲近朋友,才能养成更多的好品行,成为一名品德高尚的少年君子。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事师如父”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板书设计
事师如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集体备课(师生活动)
个性化设计
一、导课。
二、诵读古文并理解含义。
三、温馨点击
四、活动广角
五、成长阶梯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事师如父。
1、范读、带读
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 劝学》
我们班哪位同学可以称为“少年君子”?我们来说一说吧。
学完了这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能做到哪一项,就给哪项小旗子涂上喜欢的颜色吧。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事师如父
教案序号
5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2、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点难点教学重
1、师读:《论语学而》
师讲解大意
2、学生一起讨论说文意。
教师介绍《论语学而》。
向爸爸妈妈介绍一下孔子和有关孔子的事迹吧。
学完了这节课你能做到哪一项,就给哪项中的尊师花涂上喜欢的颜色吧。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2、释读:师讲解文意
(2) 学生一起讨论说文意。
课本14页温馨点击。
课文这句话我已经能背下来了,你也试一试吧。
与你喜欢的老师合个影吧。
学完了这节课你能做到哪一项,就给哪项中的尊师花涂上喜欢的颜色吧。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子贡尊师
教案序号
6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集体备课(师生活动)
个性化设计
一、导课。
二、诵读古文并理解含义。
三、温馨点击
四、活动广角
五、成长阶梯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贵师兴国。
1、范读、带读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 大略》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2、释读:师讲解文意
(2) 学生一起说文意。
教师介绍教师节。
搜集赞美教师的诗或者歌谣。
教案序号
7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点难点教学重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孔子。”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板书设计
孔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集体备课(师生活动)
3、学生讨论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你能熟练的背诵课文中的这个句子吗?
学完了这节课你能做到哪一项,就给哪项中的尊师花涂上喜欢的颜色吧。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君子尊师
教案序号
4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1、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 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点难点教学重
1、熟读成诵。
2、理解文意。
教学准备
图片
板书设计
子贡尊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集体备课(师生活动)
个性化设计
一、导课。
二、诵读古文并理解含义。
三、温馨点击
四、活动广角
五、成长阶梯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老师培育了我们的品德,增长了我们的才智,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今天我们来学习《子贡尊师》。看看我们老师的老师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集体备课(师生活动)
个性化设计
一、导课。
二、诵读古文并理解含义。
三、温馨点击
四、活动广角
五、成长阶梯
今天我们要学习学必有师。知道学必有师作何解释吗?那咱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吧。
二、范读、带读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1.师读: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2、师讲解文意
3、学生讨论
子贡的才能很高,还如此尊敬老师,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从文中我们能看出子贡对老师发自内心的尊敬。
你还知道哪些尊师的故事呢?我们一起开个故事会吧。
学完了这节课你能做到哪一项,就给哪项中的尊师花涂上喜欢的颜色吧。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孔子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学必有师
教案序号
1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点难点教学重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学必有师。”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板书设计
学必有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唐韩愈《师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