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色或三基色
三原色混色原理理论

三原色混色原理理论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三原色混色原理理论三原色,所谓三原色,就是指这三种色中的任意一色都不能由另外两种原色混合产生,而其它色可由这三色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出来,色彩学上将这三个独立的色称为三原色。
混色理论色彩的混合分为加法混合和减法混合,色彩还可以在进入视觉之后才发生混合,称为中性混合。
(一)加法混合加法混合是指色光的混合,两种以上的光混合在一起,光亮度会提高,混合色的光的总亮度等于相混各色光亮度之和。
色光混合中,三原色是朱红、翠绿、蓝紫。
这三色光是不能用其它别的色光相混而产生的。
而:朱红光+翠绿光=黄色光翠绿光+蓝紫光=蓝色光蓝紫光+朱红光=紫红色光黄色光、蓝色光、紫色光为间色光。
如果只通过两种色光混合就能产生白色光,那么这两种光就是互为补色。
例如:朱红色光与蓝色光;翠绿色光与紫色光;蓝紫色光与黄色光。
(二)减法混合减法混合主要是指的色料的混合。
白色光线透过有色滤光片之后,一部分光线被反射而吸收其余的光线,减少掉一部分辐射功率,最后透过的光是两次减光的结果,这样的色彩混合称为减法混合。
一般说来,透明性强的染料,混合后具有明显的减光作用。
减法混合的三原色是加法混合的三原色的补色,即:翠绿的补色红(品红)、蓝紫的补色黄(淡黄)、朱红的补色蓝(天蓝)。
用两种原色相混,产生的颜色为间色:红色+蓝色=紫色黄色+红色=橙色黄色+蓝色=绿色如果两种颜色能产生灰色或黑色,这两种色就是互补色。
三原色按一定的比例相混,所得的色可以是黑色或黑灰色。
在减法混合中,混合的色越多,明度越低,纯度也会有所下降。
(三)中性混合中性混合是基于人的视觉生理特征所产生的视觉色彩混合,而并不变化色光或发光材料本身,混色效果的亮度既不增加也不减低,所以称为中性混合。
有两种视觉混合方式:A:颜色旋转混合:把两种或多种色并置于一个圆盘上,通过动力令其快速旋转,而看到的新的色彩。
光源三原色和反射光三原色

原理不一样。
对于光源,其颜色叠加的效果是同时显示出各光源的颜色效果,如红+绿,结果就是黄色。
对于物体,其颜色叠加效果是显示出各个颜色所共同反射的颜色。
如,黄色的物体,反射红光和绿光较多,而蓝色的物体,反射绿光、蓝光和紫光较多,加在一起,就是他们共同反射的颜色,也就是绿色了。
所以说,光源的颜色叠加,会越来越亮,颜料的颜色叠加是越加越暗。
另外,光源的颜色是纯色,只与光源本身有关。
如,红色的光源,它的颜色就是红色,不管你把它放到什么环境下,都不改变它的颜色。
但是颜料的颜色不是纯色,还与周围的环境有关。
(学过美术的人就知道这是“固有色”与“环境色”。
)三原色和三基色实际上是一个意思。
就是说用从理论上讲,如果有三种颜色可以组合成其它任何一种颜色,那么这三种颜色就是三原色或三基色。
从颜色混合原理上讲,一般分为光学三原色(遵循颜色加法原理)和印刷三原色(遵循颜色减法原理)光学三原色:红(Red)、绿(Green)、蓝(Blue)组合的颜色:红+绿=黄(Yellow);绿+蓝=青(Cyan);红+蓝=品红(Magenta);红+绿+蓝=白(White)这里所写的颜色都是100%颜色的叠加。
随着它们叠加比例的不同,则产生不同的色彩印刷三原色:青(Cyan)、品红(Magenta)、黄(Yellow)组合的颜色:青+品红=蓝;品红+黄=红;黄+青=绿;青+黄+品红=黑。
这里所写的颜色都是100%颜色的叠加。
随着它们叠加比例的不同,则产生不同的色彩。
由于印刷是通过油墨反射光的原理产生颜色,所以反应出的颜色的纯度与所用油墨有很大关系,特别是青品黄三色叠加成黑色在实际应用用无法达到纯黑,所以在印刷上会添加一种黑色,形成青品黄黑四色。
电视机,显示器就是光学原理的三原色,颜色是通过三色的不同量的叠加产生的。
书,宣传画等印刷品则是利用颜色的减法原理产生的。
由于光学上的颜色与印刷上的颜色成色原理不同,所以它们所表达的色彩范围(色域)也不同,一般说光学的色域包含印刷的色域。
三原色概念

三原色概念三原色是指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三种基本颜色。
什么是不能分解呢。
简单点就是调配不出来的。
比如我们可以用黄色和红色调配出橙色,但是无法用已经有的几种颜色调配出红色。
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原色,有色彩三原色以及光学三原色。
(其他更深入的分类先不做解释)那么色彩三原色和光学三原色有什么区别呢?光学三原色人的眼睛是根据所看见的光的频率来识别颜色的。
可见光谱中的大部分颜色可以由三种基本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这三种基本色光的颜色就是红(Red)、绿(Green)、蓝(Blue)三原色光。
它们是光学的三原色。
这三种光以相同的比例混合、且达到一定的强度,就呈现白色(白光);若三种光的强度均为零,就是黑色(黑暗)。
光线会越加越亮,两两混合可以得到更亮的中间色:大红,中绿,群青(紫蓝),三种等量组合可以得到白色。
例如太阳,我们看到的太阳光是刺眼的白色。
其实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组合成的颜色。
也就是白光由水滴折射形成彩虹的道理。
当白光照射在有色物体上时,这些物体对白光有选择的吸收和反射,反射出来的光谱成分也各不相同,这时人们就会看到不同色彩的物体。
例如红花吸收白光中的黄、青、绿、蓝、紫等色光,而反射红光,所以看起来是红色,所以说人们看到的物体色,就是物体不吸收或少吸收而反射出来的不同颜色。
电脑、手机、彩色电视屏幕等就是由这红、绿、蓝三种发光的颜色小点组成的。
颜料三原色彩色印刷的油墨调配、彩色照片的原理及生产、彩色打印机设计以及实际应用,都是黄、品红、青为三原色。
颜料的三原色也普遍运用在学习美术的调色中。
三原色可混合出所有的颜色,同时相加为黑色,黑白灰属于无色系。
这是由于美术素来就以舒适的视觉感受为核心目的,红色、黄色、蓝色都是非常饱满的色彩,能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将它们当成基本色彩也比较符合客观实际,因而在美术领域,这样定义三原色自然是无可厚非的。
然而,从科学的层面来说,红黄蓝的定义其实并不精确,真正的颜料三原色应该是“青品黄”。
色彩有六种规范标准色

色彩有六种标准色:红橙黄绿青紫这六种色中,又有细分:(1)三原色:红黄青(2)间色:橙(红加黄)绿(黄加青)紫(青加红)大家可以发现,上述六色的排列中,原色总是间隔着一个间色,因此,只需将标准色背熟,对于原色及间色我们就可以分清了。
事实上,还有一些颜色没有包括在以上色彩中。
金、银、灰、黑、白是五种中性色。
一般来说,除非染上一定的感情色彩,我们的背景都采用灰、黑、白这三种颜色,因为金银太耀眼了,而灰、黑、白由于是中性色,比较容易与其它颜色搭配。
一般的颜色的明度者不同,因此产生的距离感也不同。
按明度顺序排列:1黄、2橙、3红、4绿、5青、6紫。
我们可以发现,按照16、25、34的顺序,就可以得到对比色。
善于运用对比色,对我们的设计是很有好处的。
如:万绿丛中一点红。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黑色背景上,黄最近。
而在白色背景上,则紫最近。
因此,距离感只是相对而言,与我们的背景的对比。
在设计中,有明度、纯度和冷暖的对比,而色彩的冷暖是设计问题的主要攻坚项目。
这时我们需要《康定斯基定律》,其主要内容:将色彩分成角度:红90度,橙60度,黄80度,蓝190度,紫120度。
其中钝角:钝拙、柔弱、冷色锐角:敏锐、强烈、暖色这样就可以比较清楚的掌握了。
我们来看看怎样调和色彩。
调和色彩的基本法则是:页面各部分色彩一定要构成适当的色彩关系。
组成统一的色调,表达某种情绪。
这才会有自己的风格。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1)确立主调统率页面的色彩关系。
当页面上有几个色块时,必须以其中一块颜色为主,而且其面积,明度,位置大于其它色块。
(2)不但要善于运用原色,而且还要善于运用金、银、黑、白和灰这些中性色进行缓解,中和,以烘托出主题。
(3)增加共同点,会使设计更趋向协调。
(4)拉开距离,目的是为了主次分开,不要堆成一堆,别人看了都觉得讨厌。
可有方法:或者从平面拉开,或者从纯度和明度削弱。
①两色一深一浅。
②同时变化原有明度③纯度对比,使一色鲜艳而一色朦胧④同时变化原有纯度再来说说色彩均衡问题:要打动别人的视知觉,色彩要均衡。
初中美术色彩学知识点汇总

初中美术色彩学知识点汇总色彩是美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要素之一,它能够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和表现力。
在初中美术学习中,了解色彩学知识是提高绘画水平的关键。
下面是一些初中美术色彩学的知识点汇总:1. 基本色彩基本色彩指的是红、黄、蓝这三种最基本的颜色。
它们是其他色彩的基础,可以通过调配它们来产生其他的中间色。
在绘画中,基本色彩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鲜明明亮。
2. 三原色三原色是指红、黄、蓝这三种色彩,它们是无法由其他颜色混合而成的。
三原色在色彩学中非常重要,它们的相互组合可以得到所有的色彩。
3. 三基色三基色是指红、绿、蓝这三种光的颜色,也被称为RGB三基色,它们是电子器材和计算机显示器中色彩的基础。
4. 互补色互补色是指在色轮上相对的两种颜色,它们放在一起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比如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等。
在绘画中,互补色的运用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
5. 冷暖色冷暖色指的是基本色彩中的红、黄、橙为暖色调,而绿、蓝、紫为冷色调。
冷暖色的运用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6. 分色彩分色彩是指在某个主色彩上通过添加黑色、白色或灰色来调节色调的方法。
通过分色彩的运用,可以使画面具有更好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7. 同色彩同色彩是指在画面中使用相同色系的颜色,通过不同的明暗度来使画面更加和谐统一。
同色彩的运用可以创造出一种安静、和谐的视觉效果。
8.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是指颜色之间的明暗、冷暖、明度、饱和度等方面的对比。
通过色彩的对比,可以增强画面的吸引力和表现力,使绘画更加丰富多样。
9. 色彩情感不同的色彩会激起人们不同的情绪和感受。
比如红色常常代表热情和活力,蓝色常常代表冷静和宁静。
了解色彩情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色彩来表达主题和情感。
10. 色彩搭配色彩搭配是指在绘画中合理地组合使用不同的色彩。
通过正确地搭配色彩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效果,使画面更加有吸引力和和谐统一。
11. 色彩层次色彩的层次感是指在绘画中通过运用明暗对比来表现不同的距离、空间和立体感。
色彩有六种规范标准色

色彩有六种标准色:红橙黄绿青紫这六种色中,又有细分:(1)三原色:红黄青(2)间色:橙(红加黄)绿(黄加青)紫(青加红)大家可以发现,上述六色的排列中,原色总是间隔着一个间色,因此,只需将标准色背熟,对于原色及间色我们就可以分清了。
事实上,还有一些颜色没有包括在以上色彩中。
金、银、灰、黑、白是五种中性色。
一般来说,除非染上一定的感情色彩,我们的背景都采用灰、黑、白这三种颜色,因为金银太耀眼了,而灰、黑、白由于是中性色,比较容易与其它颜色搭配。
一般的颜色的明度者不同,因此产生的距离感也不同。
按明度顺序排列:1黄、2橙、3红、4绿、5青、6紫。
我们可以发现,按照16、25、34的顺序,就可以得到对比色。
善于运用对比色,对我们的设计是很有好处的。
如:万绿丛中一点红。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黑色背景上,黄最近。
而在白色背景上,则紫最近。
因此,距离感只是相对而言,与我们的背景的对比。
在设计中,有明度、纯度和冷暖的对比,而色彩的冷暖是设计问题的主要攻坚项目。
这时我们需要《康定斯基定律》,其主要内容:将色彩分成角度:红90度,橙60度,黄80度,蓝190度,紫120度。
其中钝角:钝拙、柔弱、冷色锐角:敏锐、强烈、暖色这样就可以比较清楚的掌握了。
我们来看看怎样调和色彩。
调和色彩的基本法则是:页面各部分色彩一定要构成适当的色彩关系。
组成统一的色调,表达某种情绪。
这才会有自己的风格。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1)确立主调统率页面的色彩关系。
当页面上有几个色块时,必须以其中一块颜色为主,而且其面积,明度,位置大于其它色块。
(2)不但要善于运用原色,而且还要善于运用金、银、黑、白和灰这些中性色进行缓解,中和,以烘托出主题。
(3)增加共同点,会使设计更趋向协调。
(4)拉开距离,目的是为了主次分开,不要堆成一堆,别人看了都觉得讨厌。
可有方法:或者从平面拉开,或者从纯度和明度削弱。
①两色一深一浅。
②同时变化原有明度③纯度对比,使一色鲜艳而一色朦胧④同时变化原有纯度再来说说色彩均衡问题:要打动别人的视知觉,色彩要均衡。
光的三基色原理

光的三原色为Red、Green、Blue,利用光的三原色作不同比例混合时,可配出不同的颜色是加法性的混色。
颜料的三原色是magenta(洋红)、cran(青)、及yellow(黄)。
利用m、c、y三种颜料,虽也可调出其它不同的颜色,但两者的观念不同。
须特别提醒的是:颜料的magenta不等于光的red;颜料的cran也不等于光的green,这是很多人的误会所在。
但颜料的三原色(c、m、y)与光的三原色(r、g、b)之间却具有如下的互补关系:yellow+blue=whitecyan+red=whitemagenta+green=white我们要能看到颜料,首先须有外来的光源,这个光源通常以白光居多。
颜料在白光的照射下,颜料的粒子,先吸收某一特定的原色光后,再将其对应的互补色反射至观察者,所以观察者所看到颜料的原色,已是自白光中除去某一原色光后所剩下的互补色,例如呈magenta色的颜料是因其自白色光中将green吸收后再反射给观察者的颜色,同理黄色颜料是将白光减掉blue,所以颜料的magenta、cyan 及yellow三原色的特征分别是白光少了green、red及blue三原色。
既然利用光的三原色r、g及b可调配出所有其它光的颜色,利用其对应的互补色m、c、y当然也同样可调配出所有其它颜料的颜色,这种颜料调色的方法称为减法混色;而光的调色方法叫做加法调色。
颜色综述何为三原色?配色原理?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涂料在线点击数:1303 更新时间:2005-8-5何为三原色?三原色(Three Primary Colours):任何色光可以通过不多于三个适当的原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三原色是相互独立的,即其中任一原色不能由另两个原色混合产生。
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
物体颜色是光作用于物体上面,物体选择性吸收后,剩余的光反射到人眼,人眼视觉神经受到这一定波长和强度的可见光刺激而引起的心理反映。
在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中吸收一种颜色,如红,则蓝、绿二色光合成为颜色三原色中的青色,如吸收绿光,则红、蓝二色光合成颜色三原色中的枚红,吸收蓝光则红绿色光合成为黄光。
色光的三原色-调色知识

色光的三原色调色知识色光的三原色与调色知识一、三原色原理三原色是指红、绿、蓝三种基本色光。
这三种色光是不能再通过混合色光来得到的。
原则上,这三种颜色可以覆盖所有可见光谱的颜色。
二、调色板调色板是绘画过程中用来混合和调整颜色的工具。
调色板通常是由木板或塑料制成,上面有一层涂料,可以混合和调整颜料。
三、混合与叠加在绘画中,颜色的混合是通过将两种或多种颜料混合在一起,以产生新的颜色。
混合方式有两种:减色混合和加色混合。
减色混合是指通过将两种或多种颜色反射的光线混合在一起,以产生新的颜色。
这种混合方式是通过在颜料中加入黑色来实现的。
加色混合是指通过将两种或多种颜色的光线叠加在一起,以产生新的颜色。
这种混合方式是通过在颜料中加入白色来实现的。
四、色彩理论色彩理论是一种研究颜色如何影响人类感知和情感的理论。
它包括色彩的分类、色彩的配合、色彩的运用等。
五、调色技巧调色技巧是指通过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来调整颜色,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调色技巧:1. 调整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通过添加白色或黑色来调整色彩的明度,通过添加更多的颜料来增加色彩的饱和度。
2. 调整色彩的对比度:通过添加更多的白色或黑色来增加或减少色彩的对比度。
3. 调整色彩的色调:通过添加不同的颜色来改变色彩的色调。
六、颜色搭配颜色搭配是指将不同的颜色组合在一起,以产生特定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颜色搭配:1. 冷暖搭配:将冷色调和暖色调搭配在一起,以产生对比和冲突的效果。
2. 相似色搭配:将相似颜色的不同色调搭配在一起,以产生和谐和统一的效果。
3. 补色搭配:将互补色的不同色调搭配在一起,以产生鲜明和生动的效果。
七、艺术表现颜色在艺术表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1. 用颜色表达情感:通过使用不同的颜色来表达不同的情感,例如红色可以表达热情、蓝色可以表达冷静。
2. 用颜色创造氛围:通过使用不同的颜色来创造不同的氛围,例如暗色调可以创造沉重、明亮色调可以创造轻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原色或三基色
三原色,又称为基色,即用以调配其他色彩的基本色。
原色的色纯度最高,最纯净、最鲜艳。
可以调配出绝大多数色彩,而其他颜色不能调配出三原色。
三原色分为两类,一类是色光三原色,另一类是颜料三原色
三基色原理
在中学的物理课中我们可能做过棱镜的试验,白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多种颜色逐渐过渡的色谱,颜色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这就是可见光谱。
其中人眼对红、绿、蓝最为敏感,人的眼睛就像一个三色接收器的体系,大多数的颜色可以通过红、绿、蓝三色按照不同的比例合成产生。
同样绝大多数单色光也可以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
这是色度学的最基本原理,即三基色原理。
三种基色是相互独立的,任何一种基色都不能有其它两种颜色合成。
红绿蓝是三基色,这三种颜色合成的颜色范围最为广泛。
红绿蓝三基色按照不同的比例相加合成混色称为相加混色。
原色的加减性质
原色以不同比例混合时,会产生其他颜色。
在不同的色彩空间系统中,有不同的原色组合。
可以分为“叠加型”和“消减型”两种系统。
色光三原色——加色法原理
人的眼睛是根据所看见的光的波长来识别颜色的。
可见光谱中的大部分颜色可以由三种基本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这三种基本色光的颜色就是红(Red)、绿(Green)、蓝(Blue)三原色光。
这三种光以相同的比例混合、且达到一定的强度,就呈现白色(白光);若三种光的强度均为零,就是黑色(黑暗)。
这就是加色法原理,加色法原理被广泛应用于电视机、监视器等主动发光的产品中。
颜料三原色——减色法原理
而在打印、印刷、油漆、绘画等靠介质表面的反射被动发光的场合,物体所呈现的颜色是光源中被颜料吸收后所剩余的部分,所以其成色的原理叫做减色法原理。
减色法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被动发光的场合。
在减色法原理中的三原色颜料分别是青(Cyan)、品红(Magenta)和黄(Yellow)。
应用与实践
美术教科书讲的是绘画颜料的使用,由于美术教材编写年代久远的缘故,目前绝大多数教材及论著中仍称红、黄、蓝为三原色。
一般电视光色等光色是红、蓝、绿,色彩调色是红、黄、蓝,在美术实践中和生产操作中的情况与教科书上说的并不一致。
彩色印刷的油墨调配、彩色照片的原理及生产、彩色打印机设计以及实际应用,都是黄、品红、青为三原色。
彩色印刷品是以黄、品红、青三种油墨加黑油墨印刷的,四色彩色印刷机的印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在彩色照片的成像中,三层乳剂层分别为:底层为黄色、中层为品红,上层为青色。
各品牌彩色喷墨打印机也都是以黄、品红、青加黑墨盒打印彩色图片的。
按照定义,原色应该能调制出绝大部分的其他色,而其他色都调不出原色。
美术实践证明,品红加少量黄可以调出大红(红=M100+Y100),而大红却无法调出品红;青加少量品红可以得到蓝(蓝=C100+M100),而蓝加白得到的却是不鲜艳的青;用黄、品红、青三色能调配出更多的颜色,而且纯正并鲜艳。
用青加黄调出的绿(绿=Y100+C100),比蓝加黄调出的绿更加纯正与鲜艳,而后者调出的却较为灰暗;品红加青调出的紫是很纯正的(紫=C20+M80),而大红加蓝只能得到灰紫等等。
此外,从调配其他颜色的情况来看,都是以黄、品红、青为其原色,色彩更为丰富、色光更为纯正而鲜艳。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原色的定义出发,还是以实际应用的结果验证都足以说明,美术教材仍把红、黄、蓝称为三原色已经明显过时了。
红色+绿色=黄色
绿色+蓝色=青色
红色+蓝色=品红
红色+绿色+蓝色=白色
黄色、青色、品红都是由两种及色相混合而成,所以它们又称相加二次色。
另外:红色+青色=白色
绿色+品红=白色
蓝色+黄色=白色
所以青色、黄色、品红分别又是红色、蓝色、绿色的补色。
由于每个人的眼睛对于相同的单色的感受有不同,所以,如果我们用相同强度的三基色混合时,假设得到白光的强度为100%,这时候人的主观感受是,绿光最亮,红光次之,蓝光最弱。
除了相加混色法之外还有相减混色法。
在白光照射下,青色颜料能吸收红色而反射青色,黄色颜料吸收蓝色而反射黄色,品红颜料吸收绿色而反射品红。
也就是:白色-红色=青色
白色-绿色=品红
白色-蓝色=黄色
另外,如果把青色和黄色两种颜料混合,在白光照射下,由于颜料吸收了红色和蓝色,而反射了绿色,对于颜料的混合我们表示如下:
颜料(黄色+青色)=白色-红色-蓝色=绿色
颜料(品红+青色)=白色-红色-绿色=蓝色
颜料(黄色+品红)=白色-绿色-蓝色=红色
以上的都是相减混色,相减混色就是以吸收三基色比例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颜色的。
所以有把青色、品红、黄色称为颜料三基色。
颜料三基色的混色在绘画、印刷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颜料三基色中,红绿蓝三色被称为相减二次色或颜料二次色。
在相减二次色中有:
(青色+黄色+品红)=白色-红色-蓝色-绿色=黑色
用以上的相加混色三基色所表示的颜色模式称为RGB模式,而用相减混色三基色原理所表示的颜色模式称为CMYK模式,它们广泛运用于绘画和印刷领域。
RGB模式是绘图软件最常用的一种颜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处理图像比较方便,而且,RGB存储的图像要比CMYK图像要小,可以节省内存和空间。
CMYK模式是一种颜料模式,所以它属于印刷模式,但本质上与RGB模式没有区别,只是产生颜色的方式不同。
RGB为相加混色模式,CMYK为相减混色模式。
例如,显示器采用RGB模式,就是因为显示器是电子光束轰击荧光屏上的荧光材料发出亮光从而产生颜色。
当没有光的时候为黑色,光线加到最大时为白色。
而打印机呢?它的油墨不会自己发出光线。
因而只有采用吸收特定光波而反射其它光的颜色,所以需要用减色法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