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人生的三重境界作文素材

合集下载

人生三境作文(精选3篇)

人生三境作文(精选3篇)

人生三境作文(精选3篇)人生三境作文篇一借用王国维先生将学问分为三重境界之思路,我也想将语文素养的提升途径分为三境,课堂上随名师以解惑,课堂外厚阅读以薄发,生活中重实践以体验,构建语文大厦,浸润精彩人生。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学与问,夯实语文素养大厦的基石,此第一境也。

课堂是提升语文素养的主要阵地,学生不能脱离课堂学习,单打独斗、闭门造车。

我们以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走入学堂,在心灵上写下拼音,写下汉字,连词成句,品咂江浪淘尽后留下的一篇篇字字珠玑的文化精华。

在课堂有限的学与问中,逐渐培养起对语文的最初兴趣,听老师传道授业解惑,通过背诵积累为建设语文素养的大厦铺上最原始的基石,在课堂有效交流中碰撞思想,升华素养。

“人读等身书,如将十万兵。

”课外进行大量阅读来竖起语文素养大厦的支柱,此第二境也。

相比浓缩有限的课堂学习,课外阅读是语文素养大厦的支柱,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阅读可以使我们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营养,让我们看到庄子的深邃、诸葛的妙计。

在《老人与海》人鱼相搏的精彩瞬间中,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坚韧顽强;在《琥珀》尔虞我诈的社会里,我们懂得了女性的独立解放。

在街边的旧书店里、在高大静肃的图书馆里,我们心接千载,视通万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何异于将率十万雄兵冲锋陷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通过丰富的生活实践来铺就语文素养大厦的华盖,此第三境也。

社会实践能将众多积累的知识沉淀下来,在反复的揣摩与思索中,在切实的理解与运用中,融会贯通,更上高层,受益终生。

司马迁壮游九州,故能多知放佚之事,采以入笔,便为独绝佳作;唐玄藏西行万里,方获得无边智慧,诸法空相,终成一代高僧;孔仲尼东游列国同弟子辩理,《论语》开创儒学大境;苏东坡被贬黄州与赤壁结缘,前后赤壁赋尽显其时代风流。

此三境,步步相生,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只有潜心课堂夯实基础,大量阅读撑起支柱,实践体验铺就华盖,才能一步步提高语文素养,建成语文乃至社会文明的自信大厦。

人生三境界作文800字

人生三境界作文800字

人生三境界作文800字人生三境界作文800字 1人生是一种境界,要达到他的最高处;只要当你像李白那样明了失败只是短暂的,而不是整个人生,昨天在昨夜结束,而明天是崭新的开始时,你就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处,达到另一种境界。

佛说,只要你明白别人带给你快乐,而真正的快乐是帮助别人,你就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生是一种境界,只有知道自己的真实位置,才能站在顶端。

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境界。

”“昨夜西风凋敝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第一境界;没有独上高楼的寂寞,哪来鲜花与掌声?大凡事业有所成就的人,都必须经历一段痛苦的寂寞心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境界;别人娱乐我学习,别人休闲我思考,埋身案牍,青衣无眠,方才能站得高、站得远。

在这样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更要活到老、学到老,才不至于跟不上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替时代。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最终境界;只有历经无数个痛苦的无眠之夜,才能在灯火阑珊处寻找到人生的真谛,这种真谛的获得需要正义的精神和人生经验感悟才行,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没有登高望远,无以确定有价值的探索目标;没有对寻求的迫切愿望和自信,难以面对征程的漫长和艰辛;没有千百度的求索,不会有瞬间的感悟。

三者词道破人生之路。

迷茫,执着,顿悟。

没有其他成功的方法。

人生境界不同阶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童年天真无邪。

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甚么就是甚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

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迷惘困惑。

一番经历苦难磨砺,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休止和满足的一天。

从俗眼到智眼作文人生的三境界

从俗眼到智眼作文人生的三境界

从俗眼到智眼作文人生的三境界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奔跑。

但是,有些人跑得快,有些人跑得慢,还有些人跑得累。

那么,如何才能跑得更快、更远呢?这就需要我们从俗眼到智眼,迈向人生的三境界。

第一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这是我们刚踏入社会时的状态。

我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眼中只有大大小小的事物。

我们会为一颗小石头而欢呼雀跃,也会为一朵小花而感动不已。

这个时候,我们的心是纯净的,没有太多的杂念和负担。

但是,这个境界也是最容易被迷惑的。

因为我们的见识还不够广博,很容易被表面的现象所蒙蔽。

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才能走出这个境界。

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当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后,我们会发现世界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我们开始思考问题的本质,开始关注事物背后的规律。

这个时候,我们的心变得更加深沉和复杂。

我们不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是学会了去发现问题的本质。

但是,这个境界也是最容易陷入迷茫的。

因为我们开始怀疑自己的看法和价值观,开始寻找真理的方向。

所以,我们需要保持一颗谦卑的心,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第三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当我们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后,我们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世界本来就是如此简单而又复杂。

我们开始接受自己的局限性,开始珍惜眼前的一切。

这个时候,我们的心变得宽广而豁达。

我们不再为小事而烦恼,不再为大事而焦虑。

因为我们知道,一切都是有意义的。

所以,我们需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从俗眼到智眼是一个不断成长和进化的过程。

我们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反思和实践。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这个世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语文人三境界类作文素材

语文人三境界类作文素材

语文人三境界类作文素材
今天,语文课上老师讲了“语文人三境界”,我听得津津有味,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第一境界说的是“识字”。

那就像小鸟刚刚学会飞翔,飞出鸟巢,一眼就看到了蓝天白云,这估计是能认识字带来的快乐。

我记得刚开始学识字练字的时候,一本厚厚的拼音字典,我经常会拿起来,一个一个字母,一个一个字地认,那时候不仅得意,还像个探索者一样,发现新大陆。

当时我就开始读书,发现自己能读懂很多词语和句子,就像以前和小伙伴们玩游戏一样,一起一路深入、一起突然发现惊喜。

第二境界是“知义”。

就像小鸟在蓝天白云中自由翱翔,看到美丽的风景,这便是知义带来的感动。

老师说,读书要能读懂意思,要解释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比如,我读《水浒传》,里面的故事、人物、情节,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很清楚地明白了忠义、坚强、义薄云天的重要性,也清楚地明白了友谊、信任、紧密团结的重要性。

第三境界是“悟道”。

外表看来像小鸟在蓝天白云中自由翱翔,感受风,感受阳光,这是修心养性的启迪。

老师说,读书要用心去体会,去认真思考,
去深刻体会,才能顿悟作者的思想。

我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
察金的勇敢和坚强,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在于无私付出,勇敢追求理想。

语文人三境界,就像一架梯子,一步一步地引导着我们不断攀登高峰。

我希望自己也能像小鸟一样,自由地翱翔在书海里,体会到阅读的快乐,参悟出人生的真谛。

人生三境界作文(通用7篇)

人生三境界作文(通用7篇)

人生三境界作文(通用7篇)人生三境界作文篇1古往今来,多少人渴望成功,却终究一事无成;多少人接近成功,却终究没有成功。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说:古之成大事者必达到三重境界——理想、奋斗、成功。

——题记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理想。

古往今来,多少成功人士不是立下豪云壮志,才有成功的希望。

青莲居士曾赋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此等豪情,何以比拟?正是因为这份自信,这份理想,这份壮志,李白才登上诗仙的宝座。

昔日魏武帝东征袁绍,凯旋之时,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发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壮志雄心,正因为这份雄心,他才可以,挟持天子以令诸侯,剿灭袁绍一统中原。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门应从小树立理想,不管它是暗淡还是光辉,也不论它是渺小还是伟大,努力达到人生之第一境界。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奋斗。

古往今来,多少人原本可以成功,却失败一生;多少人已经接近成功,却失之交臂。

人生应是拿起奋斗的斧劈开理想的石,卷起千层浪来比万丈豪情。

昔日秦始皇定下一统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制百越收为象郡,奋斗的脚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终于待得麾灭六国,横扫中原的壮观场面。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用奋斗让理想熠熠生辉,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承起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潇洒自由,踌躇满志,擎起人生一片艳阳天,用心达到人生之第二境界。

第三层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成功。

当奋斗之泉浇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成功的季节。

这一篇金黄色的麦田,折射出一段闪亮的人生之路。

记得老师说过初三是炼狱,经过了锤炼,你们就可以轻松了。

还记得老师说过,没有上过高中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所以,好多人在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奋斗着,想起课堂上老师卖力讲课的时候,想起堆满课桌的课本,想起我们用“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决战中考。

三境人生作文(6篇)

三境人生作文(6篇)

三境人生作文三境人生作文(6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境人生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境人生作文1宋代禅宗将修行分为三个境界。

第一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第二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第三个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三个境界中都有“空”字,三个境界就是对“空”的三种不同的理解。

第一境界中的“寻”,表明人向上天追问自身起源,追问所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三个千古难题。

第二境界中的“无”,表明人已经从自然中剥离出来,与外在的“水流花开”自成一独立世界。

而第三境界中的“万古”与“一朝”的融合同一,则说明人对有限时空的超越,经过否定之否定之后达到天人合一之境。

受禅宗思想的影响,南宋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学诗的三境:“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也。

”就诗人的主体而言,心灵最初是自由自在的,不辨美丑,处于童贞状态;当认识到规矩和成法之后,就陷入束缚和捆绑之中;最后摆脱一切外在的桎梏,获得了主体与客体的契合,也获得了真正的、纯粹的自由。

这时,方能“行住坐卧,无非是道,纵横自在,无非是法”。

严羽之后,诗人潘德兴又云:“诗有三境,学诗亦有三境。

先取清通,次宜警炼,终尚自然,诗之三境也。

”潘氏是在说诗,其实何尝不是在说人生呢?返璞归真的人生,就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最终将禅学、诗学与人生哲学融会贯通,铸为一体的,是晚清一代宗师王国维。

王氏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界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界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人生的三重境界》高三议论文

《人生的三重境界》高三议论文

《人生的三重境界》高三议论文人生如茶,有清香亦有苦涩。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历三重境界,就像品味一杯茶的过程。

第一重境界,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这是人生的初始阶段,我们懵懵懂懂地来到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我们看到山,就认为是山;看到水,就认为是水。

我们用纯真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简单的思维去理解世界。

在这个阶段,我们的心灵是纯洁的,没有被世俗的尘埃所污染。

我们相信童话,相信美好,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真诚。

这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我们无忧无虑,快乐地成长。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进入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这时,我们已经经历了一些世事,看到了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我们发现,山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巍峨,水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清澈。

社会上有黑暗,有不公,有虚伪,有欺骗。

我们曾经坚信的美好事物,在现实中往往会被打破。

我们开始怀疑,开始迷茫,开始失落。

这时的我们,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平,对社会的不满和对人性的失望。

我们努力地去抗争,去改变,但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

这是人生中最艰难的阶段,我们在痛苦中挣扎,在困惑中徘徊。

但是,经过长时间的磨砺和思考,我们终于能够进入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时,我们已经看透了人生的本质,明白了世界的本来面目。

我们知道,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它们不会因为我们的主观感受而改变。

我们也明白了,社会上的黑暗和不公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能改变整个世界,但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

我们学会了接受现实,接受不完美,接受自己的失败和不足。

我们不再抱怨,不再愤世嫉俗,而是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一切。

这时的我们,心中充满了智慧和淡定,我们能够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

人生的三重境界,就像一杯茶的三个阶段。

第一重境界是茶的清香,第二重境界是茶的苦涩,第三重境界是茶的回甘。

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会经历种种挫折和磨难,但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平常心,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一切,就能够在苦涩中品味到甘甜,在挫折中收获成长。

高中语文 人生的三重境界作文素材

高中语文 人生的三重境界作文素材

人生的三重境界有人说人生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第三重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第一重在人生的初始阶段,可以是咿呀学语的孩童,也可以是情絮初发的少年。

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一个人在他或她情窦初开的年纪,对爱情的纯洁是那么的坚信不移。

说爱就是爱,说恨就是恨,爱憎分明。

随着年龄渐长,经事渐多,这个世界的复杂就显在眼前。

社会上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圣洁爱情屡遭践踏,社会伦理常刚不在。

进人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

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

人到了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山不是原先的巍峨了;看水也叹息,水也不是那么清澈了。

借古讽今,指桑骂槐。

愤世嫉俗油然而生。

原本纯洁的心灵遭受玷污。

用被污染的心灵来看世界,就像一副被玷污的眼镜看事物,一切都是污浊不堪的。

这是人生的第二重境界。

周围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

此时的人没有精神上的目标,一切行为以私利出发。

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功利熏心,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休止和满足的一天。

什么道德,什么人伦常刚,皆抛在脑后。

唯私利是生活的准绳。

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

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

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若人没有精神支柱,整日为物质财富而拼命,拼命后又花天酒地,醉生梦死。

何苦之有呢?!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

追求一生,劳碌一生,愤世嫉俗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理想,也谈不上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

但是有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练,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

茅塞顿开,回归自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生的三重境界
有人说人生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第三重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第一重在人生的初始阶段,可以是咿呀学语的孩童,也可以是情絮初发的少年。

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一个人在他或她情窦初开的年纪,对爱情的纯洁是那么的坚信不移。

说爱就是爱,说恨就是恨,爱憎分明。

随着年龄渐长,经事渐多,这个世界的复杂就显在眼前。

社会上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圣洁爱情屡遭践踏,社会伦理常刚不在。

进人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

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

人到了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山不是原先的巍峨了;看水也叹息,水也不是那么清澈了。

借古讽今,指桑骂槐。

愤世嫉俗油然而生。

原本纯洁的心灵遭受玷污。

用被污染的心灵来看世界,就像一副被玷污的眼镜看事物,一切都是污浊不堪的。

这是人生的第二重境界。

周围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

此时的人没有精神上的目标,一切行为以私利出发。

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功利熏心,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休止和满足的一天。

什么道德,什么人伦常刚,皆抛在脑后。

唯私利是生活的准绳。

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

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

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若人没有精神支柱,整日为物质财富而拼命,拼命后又花天酒地,醉生梦死。

何苦之有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

追求一生,劳碌一生,愤世嫉俗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理想,也谈不上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

但是有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练,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

茅塞顿开,回归自然。

正确认识了这个世界,认识了人生。

认识到人不是生存在一个无菌真空的环境。

这个社会与自然界一样有鸟语花香,也有猛兽毒草。

人生事事不能随意遂心,完美仅仅是个词语定义。

人这个时候便会放下心态,接受原本所不能接受的事实。

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

任你红
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

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仍然巍峨雄壮,只是偶尔会有山洪爆发,碎石坠落;看水又是水了,只是偶尔风起浪涌,泥沙涣起。

少年时,对人生,理想和爱情充满着美好的想象。

埋头读书,认真考试。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国人刚从文革的禁锢中解放,对国家的未来和自身的前途充满着满好的憧憬。

此时的男女老少的心态也象少年初识社会,一切都是美好的。

那时的老师才是真正的灵魂工程师,全心全意为学生,不计报酬加班加点。

当时的社会在这些莘莘学子眼里是公平的,公正的。

有多好的成绩,就能上什么样的学校。

即使落榜,也不会怨天尤人。

正如圣人所言的“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的精神。

情感上也是如此,清纯若水,完美至上。

想必也是正统教育的结果。

人生情感亦不过如此。

最早的朋友就是最终的朋友。

少时的伙伴,志趣相同也罢,臭气相投也罢,无关利益的友谊是最长久的。

成年人的脑子里有着利益驱动的下意识,成年后的交友容易带上利益置换意图。

这些朋友也不过是人生中利益相助的朋友,不是情感与思想相扶的朋友。

对于情感,也渐渐懂得没有完美的世界,也没有完美的人。

人生在世,五谷杂粮,七情六欲。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但要做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不能苛刻别人,也不能苛刻自己。

苛刻别人,伤自己。

苛刻自己,伤父母。

爱你的人,只会希望你快乐,而不是希望你成为圣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