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保障制度和应急预案

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保障制度和应急预案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保障制度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是现代医疗救援、急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有效保障危急重症患者得到全面、及时、安全、有效的抢救,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特制定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保障制度。

一、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主要包括:呼吸机、麻醉机、除颤起搏监护仪、心电监护仪、便携式监护仪、注射泵、输液泵、心肺复苏仪、心脏按压泵、血滤机、血液透析机、喉镜、支气管镜、供氧装置、简易呼吸器、洗胃机、电动吸引器等。

二、使用科室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管理:1.需做到专人管理、定位放置、定期检查消毒,保证设备始终处在待用状态。

2.应加强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使用人员的操作应用培训,熟练掌握操作规程,保证急救工作的效率。

三、设备科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管理:1.开展院内各科室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情况调查,摸清装备分布情况、装备状态、装备数量等,统计制作全院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分布表,遇突发事件时能做到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紧急调配。

2.医学工程人员按计划对重点科室、重点设备展开巡检监测,进行风险分析评估、整合信息资源,建立预测预警系统。

3.制定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定期巡检计划(每月一次),填写巡检表,实时掌握医学装备状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潜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改进措施,保证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保持待用状态,完好率达到100%。

4.维修保障技术人员应加强学习,提高医学装备应急维修能力,及时维修处理,保障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处于待用状态。

5.应合理储备应急备用的医学装备,仓库管理人员应每月一次对储备的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和耗材进行巡查、检测,确保储备医学装备物质处于完好待用状态,完好率达到100%,并做好定期巡查检测记录。

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预案为有效保障医院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正常使用,提高救援的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保障广大患者和装备操作者的生命安全,根据国务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医院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应急调配预案

医院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应急调配预案

医院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应急调配预案
(一)总则
1.为满足处置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伤害事故和急危患者抢救需要,科学高效调配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2.医院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主要包括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心电图机微量泵等。

医学工程部门负责组织应急调配。

(二)应急准备
医学工程部门定期了解掌握医院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分布和数质量状况,适时修订完善应急调配预案。

日常配备到位,附件配置齐全,处于待用状态。

医院与供应商签订《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应急供应协议》。

(三)响应流程
1.医学工程部门收到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需求后,迅速制订和启动医疗设备应急调配预案,实行专人24小时值班。

2.根据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规格、型号数量等基础信息,安排工程师从备用仓库领取调配,迅速补充配发到位。

3.如库存紧张或已发放完毕,先从医院内相关科室进行内部紧急调配,再协调厂家邻近医院紧急采购和临时租借。

4.工程师对设备进行调试、安装和检测,向操作使用人员交代注意事项。

(四)相关措施
1.急诊科、监护室等重点科室各类急救、生命支持设备至少始终保持1台备用。

2.定期组织不同品牌和型号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原理、临床应用使用操作等内容培训,确保急诊科、监护室和设备工程师熟练掌握运用。

3.医学工程部门与使用科室加强对接沟通确保应急状态下快速调配到位。

4.每年组织相关部门和科室模拟训练演练,开展效果评价,持续整改提高。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设备应急预案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设备应急预案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设备应急预案一、使用期间设备发生故障处理1.此类设备突发故障,立即在本科室使用同类设备替代。

2.此类设备突发故障且本科室无空闲同类设备,立即报告医生,配合其它方法处理患者(如呼吸机故障可先分离呼吸机用呼吸囊、除颤仪故障立即行心脏按压、吸痰机故障暂用注射器接吸痰管抽吸、IABP故障暂停止应用、微量泵故障暂用手缓慢推注等),同时其他值班人员在第一时间向就近科室借用,并报告设备科值班人员立即到现场检修及在全院协调调用。

3.如果由于客观原因院内设备确实无法满足抢救工作的需要时,医务科和设备科要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并就近联系外院有关部门,向其请调相关设备,确保抢救工作能及时、顺利进行。

4.设备故障发现人及时上报护士长,在抢救后立即联系设备科工程师或送设备科维修,并在《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设施检查登记本》上登记。

二、非使用期间设备发生故障处理1.故障发现人或科室管理负责人立即联系设备科工程师或送设备科维修,不能马上解决的,由设备科协调调用同类设备备急救用,并通知科室人员,科室登记在《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设施检查登记本》上。

2.科室设备专管人负责跟踪设备维修情况,及时取回。

如果设备科需要外送维修时,及时通知使用科室,做好沟通告知工作。

3.设备需要外送维修,设备科应立即联系厂家或有资质的维修机构进行维修,并告知使用科室维修所需时间及费用。

4.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外送维修期间,该科室如有同类设备,设备科要保证100%完好率,同时,设备科负责通告本院拥有该类设备的科室,预告必要时借用该类设备的相关事宜。

三、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发生故障处理由故障发现人或使用科室管理负责人填写《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并上交设备科。

医院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预案

医院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预案

柳江县人民医院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预案一、目的当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发生故障时,能确保全院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及时调配使用。

二、应急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一)急救类:除颤器、心电监护仪、中心供氧设备,中心负压吸引、电动吸引器(二)生命支持类:呼吸机和简易呼吸器(呼吸囊)、血透机、洗胃机三、组织机构与职责成立医院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保障小组,负责医院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保障工作的开展。

四、应急保障预案(一)、医疗器械科在接到临床科室对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抢修电时,了解清楚医学装备故障大致情况,必须立即派工程师到现场抢修;如医学装备故障较为严重,一时无法马上修复的,应立即通知抢修科室及医疗器械科负责人,启动应急预案。

(二)、当启动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预案时,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保障小组成员必须立即在岗在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并保持通讯畅通。

(三)、应急预案启动后,医务部和医疗器械科有权调配全院临床科室闲置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供应急保障使用。

其它科室(部门)应积极配合,共同建立畅通的应急医学装备调配快速绿色通道。

(四)、医疗器械科立即组织工程师进行抢修,必要时联系生产厂家技术工程师支持,以满足技术保障的需求。

(五)、应急状态下,对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购进可以简化程序,在请示主管院长的同意后,可采取先够后议价。

满足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运行。

五、培训和演练每年定期举行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工作流程和要求培训,并适当进行应急保障任务的演练,提高小组在真实状态下的应急保障能力。

附件1:医疗器械应急保障组成员组长:刘泽潮副组长:黄日安、王平组员:一、器材供应保障组杨映梅、刘南方、陈俊、吴文江、沈惠德电话:3815416二、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维修保障组钟俊泽、杨刚英、李迅、杨懿、倪杰雄、李铭、张剑非、蒋柳生、周式电话:3816383附:输血前核对流程柳江县人民医院患者围手术期处置流程图柳江县人民医院常用仪器、设备和抢球物品使用流程附:输血前核对流程柳江县人民医院医嘱核对程序1.医生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姓名、性别、床号、床号。

最新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应急预案

最新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应急预案

最新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应急预案为有效保障医院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正常使用,提高救援的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根据国务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目的本预案旨在规范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应急管理工作,确保在突发事件、设备故障、停电等情况下,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各类医疗机构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应急管理工作。

三、组织机构1. 成立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应急指挥部,由医院领导担任总指挥,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

2. 指挥部下设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

3. 设立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应急专家组,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四、职责分工1. 总指挥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全院的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应急管理工作。

2. 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培训、演练等。

3. 专家组负责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参与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培训、演练等。

4. 各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应急管理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五、应急预案1. 设备故障应急预案(1)发现设备故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停止使用故障设备。

(2)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维修,确保设备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3)在设备维修期间,采取替代措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2. 停电应急预案(1)发现停电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停止使用需要电源的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

(2)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抢修,确保电源尽快恢复正常。

(3)在停电期间,采取替代措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3.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发生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救援工作。

(2)协调相关部门,确保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及时、有效地应用于救援工作。

(3)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替代措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保障制度和应急预案

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保障制度和应急预案

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保障制度和应急预案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保障制度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是现代医疗救援、急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有效保障危急重症患者得到全面、及时、安全、有效的抢救,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特制定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保障制度。

一、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主要包括:
呼吸机、麻醉机、除颤起搏监护仪、心电监护仪、便携式监护仪、注射泵、输液泵、心肺复苏仪、心脏按压泵、血滤机、血液透析机、喉镜、支气管镜、供氧装置、简易呼吸器、洗胃机、电动吸引器等。

二、使用科室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管理:
1.需做到专人管理、定位放置、定期检查消毒,保证设备始终处在待用状态。

2.应加强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使用人员的操作应用培训,熟练掌握操作规程,保证急救工作的效率。

三、设备科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管理:
1.开展院内各科室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情况调查,摸清装备分布情况、装备状态、装备数量等,统计制作全院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分布表,遇突发事件时能做到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紧急调配。

2.医学工程人员按计划对重点科室、重点设备展开巡检监测,进行风险分析评估、整合信息资源,建立预测预警系统。

医院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管理预案

医院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管理预案

医院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管理预案一、背景和目的医院内的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是保障医疗机构急救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为了保证这些装备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投入使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抢救效果,制定并实施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管理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本预案的目的是规范医院内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管理,确保这些装备的正常运行和应急使用,提高急救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威胁。

二、预案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的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包括但不限于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监护仪、血气分析仪等。

三、预案内容1.装备的管理(1)建立装备管理制度,明确装备的购置、验收、登记、维修保养等程序和责任。

(2)定期对装备进行检查验收,确保装备的完好性和正常运行。

(3)建立装备的清单,明确装备名称、型号、数量、存放地点等信息。

(4)定期对装备进行维修保养,确保装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5)加强对装备使用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

2.装备的应急准备(1)明确应急使用的装备种类和数量,提前储备足够的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

(2)装备的储存要求:避免阳光直射、湿度过高的环境,保证装备干燥通风。

装备要分类存放,充分利用空间并确保易取用。

(3)装备的标识:对每个装备进行明显的标识,标明名称、型号、使用方法等,便于急救人员快速取用。

3.装备的日常维护(1)制定维护计划,明确维护的频率和责任人。

定期检查装备的性能和功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2)建立维护记录,记录每次维护的时间、内容和人员。

维护记录要存档备查,以备日后参考。

4.装备的故障报修与处置(1)装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修。

(2)建立故障报修流程,明确报修的程序和责任人。

安排专人接收报修信息,并及时安排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3)故障修复后,进行再次验收,确保装备恢复正常工作。

5.装备的更新与淘汰(1)定期对装备进行评估,根据装备的质量状况和业务需求,及时更新或淘汰老化的装备。

6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预案

6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预案

6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调用急救和生命支持设备
急救设备包括心脏除颤器、心肺复苏仪、喉镜、负压吸引和呼吸气囊。

生命支持设备包括呼吸机、麻醉机、心电监护仪、注射泵、输液泵和婴儿培养箱。

一、设备故障处理
1.如果设备突发故障,立即使用同类设备替代。

2.如果本科室没有备用设备,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有效方
法处理病人。

例如,呼吸机故障可先使用呼吸气囊,除颤仪故障立即进行心脏按压,吸痰机故障可用注射器接吸痰管抽吸,微量泵故障可手工缓慢推注。

3.值班人员应立即向就近科室借用设备,并报告值班人员
到现场检修及协调调用。

4.设备故障发现人应及时上报护士长或护理组长,并在抢
救结束后联系设备科维修。

二、非使用期间设备故障处理
1.故障发现人或科室管理负责人应联系设备科维修,如果短期内不能解决,设备科应协调调用备用设备。

2.设备科应及时向科室负责人反馈设备维修情况。

3.外送维修的设备,设备科应联系厂家或有资质的维修机构进行维修,并告知使用科室所需时间及费用。

4.急救类和生命支持类设备外送维修期间,设备科应做好设备的调配和借用。

三、无法满足抢救工作需要时的处理
如果院内设备无法满足抢救工作需要,医务科和设备科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并就近联系外院请调相关设备,确保抢救及时、顺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江县人民医院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预案
一、目的
当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发生故障时,能确保全院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及时调配使用。

二、应急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
(一)急救类:除颤器、心电监护仪、中心供氧设备,中心负压吸引、电动吸引器
(二)生命支持类:呼吸机和简易呼吸器(呼吸囊)、血透机、洗胃机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
成立医院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保障小组,负责医院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保障工作的开展。

四、应急保障预案
(一)、医疗器械科在接到临床科室对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抢修电时,了解清楚医学装备故障大致情况,必须立即派工程师到现场抢修;如医学装备故障较为严重,一时无法马上修复的,应立即通知抢修科室及医疗器械科负责人,启动应急预案。

(二)、当启动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预案时,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保障小组成员必须立即在岗在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并保持通讯畅通。

(三)、应急预案启动后,医务部和医疗器械科有权调配全院临床科室
闲置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供应急保障使用。

其它科室(部门)应积极配合,共同建立畅通的应急医学装备调配快速绿色通道。

(四)、医疗器械科立即组织工程师进行抢修,必要时联系生产厂家技术工程师支持,以满足技术保障的需求。

(五)、应急状态下,对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购进可以简化程序,在请示主管院长的同意后,可采取先够后议价。

满足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运行。

五、培训和演练
每年定期举行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工作流程和要求培训,并适当进行应急保障任务的演练,提高小组在真实状态下的应急保障能力。

附件1:医疗器械应急保障组成员
组长:刘泽潮
副组长:黄日安、王平
组员:
一、器材供应保障组
杨映梅、刘南方、陈俊、吴文江、沈惠德
电话:3815416
二、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维修保障组
钟俊泽、杨刚英、李迅、杨懿、倪杰雄、李铭、张剑非、蒋柳生、周式电话:3816383
附:输血前核对流程
柳江县人民医院患者围手术期处置流程图
柳江县人民医院常用仪器、设备和抢球物品使用流程
附:输血前核对流程
柳江县人民医院医嘱核对程序
1.医生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姓名、性别、床号、床号。

2.护士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七对”:摆药前差: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

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3.护士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
有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4.护士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需进行过敏试验的必须按规定的浓
度和程序进行,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痕、给多种药物是,要注意配伍禁忌。

5.执行后须有转抄和执行者签名。

柳江县人民医院紧急人力资源调配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