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古代埃及教案
第1课 古代埃及 教案

第一课古代埃及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金字塔、法老、木乃伊、象形文字和古埃及在天文和历法方面的成就。
初步理解古埃及文明。
2.从《古代埃及》等历史地图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3.教师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和阅读资料引导学生发表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书写“象形文字”的历史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尼罗河这一古埃及文明的母亲河和古埃及国家的演变历程的学习,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古埃及文明进行考察。
2.通过课外寻找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解除对有关金字塔建造的疑惑,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3.通过课堂展示的象形文字图片,从历史的角度、历史的眼光观察、分析和理解古埃及文字的创制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古埃及文明的学习,了解和认识古埃及的发展历程,尊重古埃及文明的成果,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古埃及金字塔。
【教学难点】古埃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收集、下载有关图片、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新课,收集金字塔的相关知识及古埃及文明的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走过悠久的中国历史,今天开始我们步入世界历史的殿堂。
人类文明依河而兴,滚滚逝水交织着人们对河流的记忆。
古代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先后出现了最旱的奴隶制国家,四大文明古国相继形成。
(教师课件展示图片,并指图讲解。
)教师:四大文明古国中,除了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中国,还有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古印度、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
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展开一场穿梭时空的文明之旅,让我们一起穿过历史隧道,学习和探究古代埃及的历史、建筑与文字。
新课教学:1.古埃及国家——尼罗河的赠礼教师:我们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经常要使用历史地图。
通过历史地图,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历史信息。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课本第5页《古代埃及》地图,并要求学生回答埃及所处的地理位置,找到尼罗河并结合地理知识初步了解埃及的自然条件。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古代埃及》 公开课教案_1

第1课古代埃及(详案)一、课标要求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二、教学目标1、认识古埃及的地理位置,了解古埃及国家的发展历程;2、了解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掌握尼罗河与古埃及科学文化发展的关系,了解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的原因。
3、了解古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认识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三、重难点1、重点:古埃及的文明成就。
2、难点: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四、教学基本过程(一)新课导入:问题导入:你知道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吗?(提问: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观察地图四大文明古国有什么共同之处?(都起源于大江大河流域)为什么人类文明会产生于大河流域呢?(因为:(1) 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2)气候温和,利于农作物生长,适宜人类生存。
所以说古代文明的产生往往都和河流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这四大文明古国当中出现得最早的可以说是古埃及文明,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段历史,了解这个曾经无比神秘的国度。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在这节课内容中我们将学习什么内容。
从整体上来说,要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其中重点是古埃及有哪些文明成就,难点是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因此,我把这课内容分成两个部分,第一篇章是自然成就埃及、第二篇章是埃及造就文明。
(二)新课探究:【第一篇章】自然环境孕育古埃及(一)地理概况(展示古埃及地图)1、观察地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书本古埃及地图,找出古埃及的地理位置。
非洲东北角。
(2)根据地理知识,分析该的气候条件。
古埃及地处非洲的北部,北临地中海,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旱少雨。
(3)谁孕育了古埃及的古老文明?尼罗河。
2、分析材料:在古埃及人中,尼罗河就是埃及的母亲河,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受到了古代埃及人的赞美:“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
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的土壤,你慷慨无私地给予我们所有美好的东西!”(请学生起来朗读)①什么说“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尼罗河为古埃及农业大发展带来灌溉水源,为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1课古代埃及-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课古代埃及-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古代埃及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社会制度;2.掌握古埃及文明的主要特点和对世界文明的贡献;3.能够分析古埃及社会制度和文化特征之间的联系;4.提高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兴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历史观。
二、教学内容1.古代埃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2.古埃及社会制度和文化特征;3.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建筑艺术;4.古埃及的科技和经济发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介绍“古埃及”的概念和地理位置。
让学生了解古埃及由来已久,是东非、亚洲和欧洲在历史上的重要交汇点之一,位于非洲东北部和亚洲西南部。
2. 课堂讲解(1)古代埃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1.古埃及位于什么区域?2.古埃及的地理环境是什么样子的?3.古埃及的历史背景有哪些重要事件?(2)古埃及社会制度和文化特征1.古埃及的社会分为哪几个等级?各有什么重要特征?2.古埃及文明的主要特点有哪些?3.古埃及的文字和神话故事对后世有什么影响?(3)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建筑艺术1.古埃及的宗教信仰有哪些特征?2.古埃及的神庙和金字塔建筑如何体现建筑艺术的发展?–讲解古埃及的金字塔有哪些特点、谁建造的、为什么建造等–讲解古埃及的神庙是如何讲究比例、构造等方面的(4)古埃及的科技和经济发展1.古埃及的科技和经济发展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2.古埃及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经济有哪些特点?3. 案例分析分析“古埃及社会制度和文化特征”的关系,可以给学生举例古埃及的奴隶制度、士兵制度、法律制度等。
4.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就“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建筑艺术”进行讨论,让同学们深入理解古埃及文明和建筑。
并让每组汇报自己的讨论结果,以增强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5. 总结和评价让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总结古埃及文化的特点和贡献。
让学生评价这节课的教学效果,鼓励学生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便改进教学质量。
四、教学评价本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古埃及的历史和文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国际视野。
古代埃及 初中九年级历史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第1课古代埃及一、课时:1课时二、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能准确说出古埃及的地理位置、文明发源地、奴隶制小国兴起时间、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时间及名称和文明遗存。
2.知道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它们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古埃及的文明四、教学难点:古埃及成为文明古国的原因、正确评价金字塔五、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师:从早期人类的出现到距今15世纪末期,人类社会大体经历了哪几个?学生: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人类社会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哪些国家?学生: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中国。
师:一说起古埃及,我们就想到金字塔。
金字塔数据之谜:自重 1015=地球的自重。
塔高 10亿=地球到太阳的距离(1.5亿公里)。
底周长:塔高=圆周:半径(约为3.14)。
关于金字塔我们有三个疑问:金字塔在哪里?金字塔如何建造?为什么要建金字塔?这节课我们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
(二)自我研学,教师引导,生成新知(1)师:金字塔在哪里?我们一起学习书上第一部分“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古埃及的地理位置:__非洲东北角__。
2.河流:__尼罗河__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__尼罗河的赠礼__ ”)。
3.发源原因:师:阅读下列材料,你是如何理解希罗多德的这句赞叹?(材料一至材料三)生: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
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尼罗河对古埃及交通,农业,天文学都有巨大影响。
4.出现国家时间:约从__公元前3500年__开始;初步实现了统一的时间:__公元前3100年左右__。
5.成为军事帝国:在新王国时代法老__图特摩斯三世__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6.灭亡:公元前525年,__波斯帝国__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精品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古代埃及》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历程,包括它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
教材以尼罗河的孕育为背景,阐述了古埃及文明的兴起,法老的统治,以及古埃及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
通过对古埃及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起源,认识古代埃及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古代埃及文明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
学生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对古埃及文明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
此外,学生对于古代文明的学习兴趣浓厚,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埃及的历史发展脉络,掌握古埃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认识古埃及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学会从多角度、多方位去审视和理解古代埃及文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尊重和敬畏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埃及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2.教学难点:古埃及文明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埃及文明。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史料教学法:运用史料,让学生了解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历程。
4.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熟悉教材,了解教学内容;收集相关的历史史料、图片、视频等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古埃及文明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古埃及的景观、文物,引导学生产生对古埃及文明的兴趣。
2024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案1华东师大版

答案:古埃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包括:
- 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为后来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对人类文字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科技:古埃及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后世科技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 宗教:古埃及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影响了后来的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
- 探究古埃及文明衰落的内外因素,结合历史背景进行分析,思考文明兴衰的普遍规律。
- 调查古埃及文明在现代世界的遗产,如建筑、艺术、宗教等方面的影响,了解古埃及文明在现代社会中的延续。
- 通过阅读古埃及的文学作品,如《亡灵书》等,了解古埃及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七、板书设计
1. 标题:《古代埃及》
- 古埃及文明概览
三、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学生在七、八年级的学习中,已对世界古代史有了初步了解,接触过古印度、古巴比伦等文明古国,对古代文明的构成要素有一定的认识。此外,学生对尼罗河流域文明有所耳闻,对金字塔等古埃及象征性建筑有一定了解。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九年级学生对历史课程感兴趣,尤其对古文明题材充满好奇心。他们在分析、综合、比较能力方面有一定基础,喜欢通过图像、故事等生动形式学习历史。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喜欢独立思考,有的则更倾向于小组讨论。
3. 案例分析法:选择古埃及文明中的典型事例,如金字塔的建造、法老的统治等,进行深入剖析,使学生从具体案例中领悟古埃及文明的精神内涵。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设备: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古埃及的图片、地图、文物等,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
2. 教学软件:利用教学软件,如历史地图、时间轴等,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古埃及文明的发展脉络,培养历史时序观念。
最新人教版九上历史-第1课 古代埃及【教案】

第1课《古代埃及》教案一、新课标标准通过金字塔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二、内容分析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历法——太阳历,取得了比较突出的医学成就。
古埃及人修建的金字塔和神庙,是古埃及科学技术成就的杰出代表。
学习古埃及文明,可以认识到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三、教学目标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知道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唯物史观:认识金字塔既是古埃及国王奴役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又是古埃及劳动人民用智慧和力量创造的世界奇迹。
家国情怀:学习古埃及文明,可以认识到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初步理解、尊重各个文明之间的差异。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下列不属于四大文明古国的是?A、中国B、古印度C、古希腊D、古巴比伦【设计意图】:以问题设置,聚集学生注意力,开展新课学习。
(二)讲授新课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教师活动依据材料和地图,分析古埃及的地理位置、气候及土地状况如何?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
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
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2)学生活动地理位置: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南北。
气候状况:普遍干旱,依赖定期泛滥的尼罗河。
土地条件:定期泛滥,洪水退却,淤泥肥沃,利于农业生产。
【设计意图】本课从尼罗河讲起,使学生了解古埃及的自然地理环境,认识尼罗河在古埃及人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3)教师活动(4)学生活动古埃及文明延续下去。
【设计意图】通过时间轴,清楚的知道古埃及的发展过程。
(5)教师活动阅读课本,归纳古埃及文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学生活动①太阳历;②数学:算数、几何、代数;③医学:木乃伊;④文字:象形文字;⑤雕刻绘画: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浮雕、壁画。
2.金字塔(1)教师活动通过视频观看,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和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古代埃及》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古代埃及》教案本课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文明特点和历史事件。
2. 了解古埃及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艺术。
3. 学习分析、判断并总结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4. 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文化素养。
5. 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促进学生对人文科学的全面认知。
6.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探究精神。
预习呈现1. 教师用幻灯片或其他形式展示埃及金字塔、金面具、圣甲虫、伏特加、纺线器等文物和图像,让学生通过推理、猜测等方式,对古埃及进行初步推测。
2. 师生互动,共同识别古埃及的一些特征属性,如地理位置、文明遗产、历史事件、人文特征等。
3. 查看埃及古代社会中四个阶层的指定群体,学生根据分组进行阅读,并归纳每个群体的身份、职责和权力。
4. 利用视频素材和文献资料,让学生了解法老王统治下的古埃及文化艺术,如象形文字、神话传说、宗教祭祀等。
5. 针对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反馈和指导。
课堂教学一、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發展1. 学习目标a. 了解古埃及的位置以及与尼罗河流域的关系b. 了解古埃及的三个历史时期及其特点2. 课堂讲解a. 埃及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及其地理环境b. 埃及的气候和土地的特点c. 尼罗河的历史和尼罗河对古埃及的影响d. 埃及三个历史时期的特点及其时期分别产生了哪些重要事件3. 课堂练习a. 辨认埃及地图上的主要地理地貌b. 解答:尼罗河的流域面积是多少?它恰好穿越了几个国家?它的长度是多少?c. 列举埃及古代三个时期的特点和历史事件二、古埃及的文化和人文特征1. 学习目标a. 了解古埃及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特征b. 了解古埃及的神话体系和宗教信仰c. 了解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书写工具2. 课堂讲解a. 古埃及人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特征b. 古埃及的神话传说和宗教信仰c. 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历史和发展d. 古埃及书写工具3. 课堂练习a. 列举古埃及的文化象征和传统艺术品b. 对比古埃及的神话和其他文化的神话,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点c. 解读埃及象形文字中的一句话,并给出它的翻译三、古埃及社会制度和奴隶制度1. 学习目标a. 了解古埃及的社会组织和官僚制度b. 了解古埃及的奴隶制度和奴隶的地位2. 课堂讲解a. 埃及的社会组织和官僚制度b. 古埃及的奴隶制度和奴隶的地位3. 课堂练习a. 策划一次以古埃及为主题的班级文化活动,包括主题、内容、形式和演出方案b. 通过小组合作展开讨论,讨论古埃及的奴隶制度是否能够和现代社会媲美四、古埃及艺术的发展和特点1. 学习目标a. 了解古埃及艺术的类型和特点b. 了解古埃及艺术和宗教信仰的关系c. 了解古埃及文化艺术的时代演变和历史意义2. 课堂讲解a. 古埃及艺术种类和风格b. 古埃及艺术和宗教信仰的关系c. 古埃及文化艺术的时代演变和历史意义3. 课堂练习a. 解读古埃及某个时期的一张壁画,评价它的艺术价值b. 设计一个古埃及风格的壁纸,包括色彩、图案、构图等元素五、古埃及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总结1. 学习目标a. 了解古埃及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b. 掌握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总结方法2. 课堂讲解a. 古埃及八位重要的法老王及其治下的国家状况b. 古埃及历史上的五个重要事件及其影响3. 课堂练习a. 了解并分析古埃及王朝始末事件,包括她的成就和失败b. 就古埃及历史上的两次外族入侵进行影响评估分析小结通过本课程的讲解和练习,学生对古埃及地理环境、文化特征、社会制度和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解释歌词“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提示:尼罗河是唯一水源,为人类生存提供条件。
(2)解释歌词“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的土壤。”
提示:定期泛滥,利于农业发展。
(3)还有什么“美好的东西”?
提示:便于航行。
4.教师小结:尼罗河为人们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定期泛滥促进了古埃及农业的发展;而其平缓的河水以及盛行风又提供了便利的航运条件;这些有利条件促进了尼罗河流域的统一。
三、课堂总结
金字塔外形雄伟壮观,内有许多甬道和墓室相通,还有绘画、雕刻等艺术品,实际上是一座地下宫殿。国王的尸体经防腐处理,制成了干尸,放置在棺木中,这就是“木乃伊”。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板书设计
1.自然环境
2.文明历程:
3.文明成就:太阳历、数学、象形文字、解剖学、金字塔等
4.法老统治
(一)古埃及的自然环境——尼罗河
1.图片展示:
国际空间站拍摄地球夜景:尼罗河岸灯火通明
2.材料展示:古代埃及诗歌《赞美尼罗河》: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的土壤,让我们歌唱!你滋润了太阳神赋予的土地,养育着所有的人民,让我们在干涸的沙漠里畅饮!你慷慨无私地给予我们所有美好的东西!
目标导学三:法老的统治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法老的图片
2.教师提问:说说古埃及法老的地位是怎样的?
提示: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他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3.思维延伸:埃及法老们为什么要给自己修筑金字塔?
古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修筑豪华的陵墓,以备在冥世间继续生活,同时也是为了宣扬法老至高无上的宗教神权和世俗专制统治的权力。
4.教师小结:象形文字是古老的文字之一,是古埃及人民创造的文明成就。
目标导学二:金字塔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图片
2.教师提问:埃及有句古谚语:人类畏惧时间,而时间畏惧金字塔。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金字塔。想象一下古代埃及人是如何搬运、建造金字塔的?
提示:学生自由回答;金字塔的建造方法后人有几种推想:(1)用一个巨大的杠杆,一段用绳子绑住石块,另一端通过人力将石块吊往上方,然后将石块逐步往上堆砌。(2)用土堆成斜坡,利用木质滚轴将石块拉上去土堆是环绕金字塔螺旋上升。也有人认为,第(2)种方法土堆的清除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而推测开始用土堆,然后用杠杆。也有些人认为,金字塔是由外星人建造的,因为他们觉得古人没有这么高的智慧来建造这么伟大的建筑。
教学反思
(二)象形文字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象形文字字母—英文字母对照表”
2.教师提问:请学生猜测其中几个文字的含义并说说象形文字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与事物形状相似。
3.资料链接:纸莎草纸
古埃及人在距今5000年前发明了纸莎草纸,纸莎草纸的制作材料是纸莎草。它盛产于尼罗河沿岸的水生植物。人们将纸莎草的粗茎切割下来,剥去外皮,将里面柔软又有韧性的茎芯儿切成薄片。再将切成片儿的茎芯横、竖编织或叠放。然后用锤子将两层茎芯儿敲打,直至融合成一张薄纸。融为一体的薄片儿在经过晒干、打磨等工艺处理后,世界上最早的纸就诞生了。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姓名
学案编号
课题
第1课 古代埃及
教及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尼罗河在埃及的重要地位
2.通过讨论、分析自然环境影响文明产生,进一步认识大河对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了解文明产生的多源性
3.通过学习埃及的金字塔,围绕金字塔之迷,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古埃及的代表性的文明成就
2.分析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理解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希罗多德说过:“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令人惊异的事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巨大业绩。”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古代埃及。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