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老年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教学大纲
《老年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教学大纲

《老年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教学大纲前言本教学大纲是根据北京大学出版社《老年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教材,按照专科老年护理专业培养目标,老年常见病预防与照护教学要求和目的,培养高质量的高等护理人才,适应新世纪护理发展的大趋势而制定的。
老年常见病预防与照护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强。
主要内容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及造血系统、内分泌代谢疾病、结缔组织和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课程的教学可通过采用讲授、演示、讨论、和实验课等方式进行,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专业特点,使学生认本专业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性,逐步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要求及内容绪论【目的要求】1、熟悉本学科学习内容、发展和任务。
【教学内容】1、老年常见病预防与照护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2、老年常见病预防与照护与相关学科的发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清理呼吸道无效”、“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措施。
2、熟悉呼吸系统常见症状的发生原因和临床特征。
3、熟悉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诊断,根据护理诊断提供有关护理措施。
【教学内容】1、呼吸系统常见症状与体征。
2、呼吸系统疾病有关的护理诊断及相关因素:清理呼吸道无效、气体交换受损、活动无耐力、焦虑、知识缺乏、低效性呼吸型态、有窒息的危险等。
3、呼吸系统常见症状的发生原因和临床表现。
4、有效排痰的护理:如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湿化和雾化疗法、胸部叩击与胸壁振荡、体位引流、机械吸痰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二节急性呼吸道感染【目的要求】1、掌握改善症状的各项护理措施。
2、熟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改变。
3、熟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目的。
4、了解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老年病学教学大纲

老年病学教学大纲老年病学教学大纲:关注老年人健康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病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老年人群体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老年病学教学大纲,对于培养医学生对老年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至关重要。
一、老年病学的定义和意义老年病学是研究老年人特有疾病和老年人群体的整体健康状况的学科。
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易患多种慢性病和老年综合征。
因此,通过老年病学的教学,可以帮助医学生全面了解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提高对老年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老年病学教学内容1.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教学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包括免疫力下降、器官功能减退、代谢率降低等。
了解这些特点对于正确评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此外,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也需要引起重视,如孤独感、抑郁情绪等,这些都会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2.老年常见疾病的教学老年人群体中常见的疾病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中风等。
对于这些疾病的教学应包括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系统的教学,可以让医学生对这些常见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相应的治疗方法。
3.老年综合征的教学老年综合征是老年人群体中常见的多系统功能障碍的综合表现。
如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等。
对于老年综合征的教学,应包括其病因、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老年综合征的教学,可以提高医学生对老年人群体的整体护理水平。
三、老年病学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老年病学的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教学可以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让学生对老年病学的基本理论有所了解。
而实践教学则可以通过临床实习、实验操作等方式进行,让学生亲身参与老年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2.团队合作与跨学科交流老年病学的教学应强调团队合作和跨学科交流。
老年病的处理需要多学科的参与,如内科、神经科、心理学等。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供护理专业本科四年制使用)前言老年护理学(gerontological nursing)是以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及的社会科学、信息学科等为理论基础,研究老年期的心身健康和疾病的护理特点与预防的学科,是老年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老化的概念和理论、老化对老人身体、心理、社会的影响、老年人健康评估、老年人健康促进和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护理。
本课程作为开阔学生学科视野,拓宽知识面的选修课程,可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并使其感受不同学科的思维方法,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大纲适用于护理专业本科学生使用,以XXX主编,XXX第一版老年护理学以及自编讲义为主要参考教材。
课程总时数为36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2,见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老年护理学概论【目的要求】1.了解人口老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及应对措施;2.了解老年生物学研究的内容;3.熟悉世界人口老化的特点;4.熟悉老年医学、老年社会学、老年心理学、老年护理学研究的内容;5.掌握三种老年人年龄划分的标准;6.掌握发达国度和发展中国度分别老化社会的标准;7.掌握中国人口老化的特点。
【教学内容】一、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11.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人口老龄化的定义、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世界人口及我国人口老化的特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2.老年学研究的内容:老年生物学、老年医学、老年社会学、老年心理学、老年护理学【教学方法】讲授、提问第二章老化理论【目的要求】1.了解细胞损耗理论、份子串联理论、脂褐质和游离放射理论、神经内排泄理论;2.了解持续理论、次文化理论、社会环境适应理论;3.熟悉基因理论、免疫理论;4.熟悉自我概念理论;5.熟悉活泼理论、角色理论;6.掌握长寿和朽迈理论、预期寿命和功用健康理论;老化的生物学理论与护理;7.掌握人的需求理论、品德发展理论;8.掌握老化的心理学理论与护理之间的关系;9.掌握隐退理论、年龄阶层理论;老化的社会学理论与护理。
老年健康照护的教学大纲.doc

10 三、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照护 《老年健康照护》教学大纲(本大纲适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一、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老年健康照护》是研究、处理老年人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课程。
即 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对老年人健康进行评估,针对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进行照护。
是适应老 龄化社会,适应健康观念转变而诞生的一门新课程。
是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
是续《老 年学概论》、《老年人际沟通》、《老年心理护理》、《营养与饮食保健》等课程之后开设的一门专 业必修课程。
课程的任务:学生在老年健康照护实践中,根据老年人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提供保持老年人 人生的连续性和个体特征性的健康照护,最大限度地发挥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潜在能力, 尽量地以能自理状态,保持其人性的尊严,走向人生的终点。
二、 课程目标知识目标:培养学生具有“以人为本”、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现代健康观念;具备为老年人进 行健康评估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具备为老年人进行日常生活照护的基本知识;具备为有健康问题 老人进行照护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老年人的身体、心理、社会文化进行健康评估的能力;培养学生为老年人 进行保健和健康教育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护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老年人特有问题的 评估和采取预防措施的能力;培养学生为患有常见疾病的老年人进行身心照护的能力。
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爱众亲仁”良好职业道德;“博学笃行”优秀专业品质;热爱老年服务与 管理专业,爱岗敬业;有为老年人服务的意识;有乐于奉献的精神;有高度的责任心;有很好的团队 合作精神;有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
教学内容 学时理论实践合计 一、绪论6二、老年人的健康评估62四、老年人心理健康照护 6 2五、感官系统疾病老人的健康照护4六、运动系统疾病老人的健康照护2七、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老人的健康照护2八、心血管系统疾病老人的健康照护 4 2九、消化系统疾病老人的健康照护4十、呼吸系统疾病老人的健康照护4十一、代谢和内分泌系统疾病老人的健康照护4 2十二、神经系统疾病老人的健康照护4合计56 10 66四、教学内容和要求序单元主要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活动学时号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第二节老年人的健康保健第三节老年健康照护概论1、了解国内外老年健康照护的发展;老年健康照护的特点与范畴;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趋势2、熟悉人口老龄化的的定义,老年保健的重点人群3、掌握老化的定义及特点;老龄化社理论讲授6第二章老年人的健康评估第一节躯体健康的评估第二节心理健康的评估第三节社会健康的评估1、了解老年人的认知评估工具2、熟悉老年人老化性改变和健康问题3、掌握老年人健康评估(包括躯体健康评估、心理健康评估、社会理论讲授病例讨论8第三章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护第一节老年人生活环境的照护第二节老年人活动的照护第三节老年人休息与睡眠的照护第四节老年人进食的照护第五节老年人排泄的照护第六节老年人皮肤清洁卫生的照护第七节老年人体位的照护第八节老年人服药的照护1、了解适合老年人生活环境的要求2、熟悉适合老年人的活动项目及活动时的注意事项;老年人睡眠规律及解决睡眠问题的办法;老年人的进食照护3、掌握老年人排泄和皮肤清洁卫生的照护方法;老年人跌倒及压疮的照理论讲授角色扮演12第四章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照护第一节老年人心理活动特征第二节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第三节增进与维护老年人的心理健康1、了解影响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因素2、熟悉老年人的心理活动的表现及照护原则3、掌握老年人常见心理健理论讲授病例讨论8第五章感官系统疾病老人的健康照护第一节感官系统常见疾病第二节感官系统疾病老人护理要要点1、了解老年人感官系统的变化2、熟悉感官系统常见老年性疾病的表现3、掌握感官系统常见老年性疾病的照护理论讲授4第六章运动系统疾病老人的健康照护第一节老年人运动系统常见疾病第二节运动系统疾病老人的护理要点1、了解老年人运动系统的变化2、熟悉运动系统常见老年性疾病的表现3、掌握运动系统常见老年性疾病的照护理论讲授2第七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老人的健康照护第一节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疾病第二节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老人护理要点1、了解老年人泌尿生殖系统的变化2、熟悉泌尿生殖系统常见老年性疾病的表现3、掌握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理论讲授2第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老人的健康照护第一节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第二节心血管系统疾病老人的护理要点1、了解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变化2、熟悉心血管系统常见老年性疾病的表现3、掌握心血管系统常见老理论讲授病例讨论6第九章消化系统疾病老人的健康照护第一节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第二节消化系统疾病老人护理要点1、了解老年人消化系统的生理、病理变化2、熟悉消化系统常见老年性疾病的临床表现3、掌握消化系统常见老年理论讲授4第十章呼吸系统疾病老人的健康照护第一节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第二节呼吸系统疾病老人护理要点1、了解老年人呼吸系统的生理及病理的变化2、熟悉老年人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3、掌握老年人呼吸系统常理论讲授4第十一章代谢和内分泌系统疾病老人的健康照护第一节代谢和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第二节代谢和内分泌系统疾病老人护理要点1、了解老年人内分泌系统的生理和病理的变化2、熟悉老年人可能出现的内分泌和代谢的问题及表现3、掌握老年人常见内分泌理论讲授病例讨论6第十二章神经系统疾病老人的健康照护第一节老年人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第二节神经系统疾病老人护理要点1、了解老年人神经系统的变化2、熟悉神经系统常见老年性疾病的表现3、掌握神经系统常见老年理论讲授4学时合计理论教学56实践教学10五、考试考核方式: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六、教材与参考书教材:李映兰与卢桂珍主编,《老年健康照护》,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参考书:孙建平主编,《老年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朱梅初与薛萍主编,《老年病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Geriatric Nursing课程代码:学时:32 学分:2理论学时:32 实验或讨论学时:0适用专业:课程性质:选修撰稿人:审定人: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老年护理学》是一门护理专业选修的临床护理课程。
其内容主要包括:人口老龄化和衰老的相关概念、老年人的健康评估和保健、老年人健康问题的护理和各系统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实践,运用护理程序对老年人实施整体护理的一门重要的护理学科。
本课程的任务是在整体护理理念的指导下,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为核心,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老年人提供最佳的服务,从而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达到健康老龄化的现代护理目标。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知识方面:了解老年人与老年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熟悉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和常见疾病及特点、常见的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掌握满足老年人生理、心理、治疗需求的护理知识以及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
能力方面:掌握健康评估的方法,具有运用护理程序对老年人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学会沟通与交流的技巧,具有人际交往及健康教育的能力;熟练掌握老年护理的各种操作技能。
综合素质方面: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的护理观,尊重和爱护老年人;具有勤奋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救死扶伤、爱岗敬业的道德素质;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及团结协作精神。
(三)课程教学改革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老年时期这一特定阶段存在和潜在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健康问题,并能采取预防,保健策略,和护理措施,维护和促进老年人的健康状态,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具有准确,敏锐的观察力,正确的判断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对护理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
能对老年然常见健康问题进行评估和护理,并保证护理质量。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克服惧怕被传染的心理,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与同情心,加强护理,才能使病人减轻痛苦,早日恢复健康。
2024版《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23
提供有效沟通技巧培训
倾听技巧
学习如何倾听老年人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情感和 需求。
表达尊重
在与老年人交流时,要表达出对他们的尊重和理 解,避免使用贬低或歧视性的语言。
有效沟通方法
掌握与老年人沟通的有效方法,如使用简单明了 的语言、保持耐心和关注等。
2024/1/28
24
开展心理支持服务活动
2024/1/28
个体心理咨询
为老年人提供个体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增强 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团体心理辅导
组织老年人参加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通过互相交流和支持,减轻 孤独感和压力。
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老年人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 度,帮助他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和生活态度。
25
06 家庭照护者培训与资源链接
2024/1/28
20
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推广
均衡饮食
倡导老年患者保持均衡的饮食,适量摄入各 种营养素,以满足身体需求。
充足睡眠
适量运动
鼓励老年患者积极参加适量的运动锻炼,如 散步、健身操等,以增强身体素质。
建议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并创造良好 的睡眠环境,以提高睡眠质量。
02
01
定期体检
强调老年患者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的重要性, 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了解老年人的营养需求和饮食原则,掌握老 年营养不良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掌握老年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处理方法,如抑 郁、焦虑等,熟悉心理护理的基本技巧。
2024/1/28
31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分享
2024/1/28
知识掌握情况
回顾自己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自己对老年护理学知识 的掌握情况。
老年人护理员教学计划大纲

老年人护理员教学计划大纲一、教学目的通过本教学计划,培养老年人护理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二、教学内容1. 老年人生理学知识- 老年人身体变化特点- 常见老年人疾病及护理- 饮食与营养需求- 药物管理与用药常识2. 老年人心理学知识- 老年人心理特点与需求- 心理健康与心理护理- 困扰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3. 老年人护理技能- 定位、翻身及卧床护理- 洗护、更衣和口腔护理- 帮助老年人行动和日常生活活动- 康复护理与功能锻炼4. 老年人护理伦理- 尊重老年人的隐私与尊严- 保护老年人的权益与利益- 有效沟通与心理支持三、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员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
-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图文、视频等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教学内容。
- 强调实例分析,让学员更具体地理解并应用知识。
2. 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员的护理技能。
- 利用模拟器材和实际场景进行护理操作实训。
- 老师示范操作,学员跟随练,逐步具备技能并达到标准。
3. 讨论:鼓励学员在小组或全班讨论中分享实践经验,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 指导学员关注实际问题,并培养学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评估与考核1. 课堂小测验:每个章节结束后进行小测验,测试学员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技能操作测试:学员在模拟环境中进行技能操作,由老师进行评估与考核。
3.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员的课堂表现、研究态度和实践能力等因素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课程教材:老年护理原理与实践2. 视听教学资料:老年护理技能视频、老年人护理案例分析视频3. 实践模拟器材:翻身床、模拟老人等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老年人生理学知识(4周)2. 第二阶段:老年人心理学知识(3周)3. 第三阶段:老年人护理技能(6周)4. 第四阶段:老年人护理伦理(2周)七、教学团队1. 主讲教师: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老年护理专家2. 助教:负责辅助教学、实践操作指导等工作的护理专业人员以上为《老年人护理员教学计划大纲》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帮助学员全面学习和掌握老年人护理知识与技能,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老年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教学大纲

老年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和目标1.1 课程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常见病的预防和照护成为重要的健康管理问题。
因此,有必要开设老年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课程,提高学生对老年常见病的认识和照护技能。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了解老年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预防措施,掌握老年常见病的照护技能,提高对老年人的关怀和照顾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2.1 课程内容:2.1.1 老年常见病的分类和特点:介绍老年常见病的分类、特点和影响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中风、老年失智症等。
2.1.2 老年常见病的预防措施:讲解老年常见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调节和定期体检等。
2.1.3 老年常见病的照护技能:介绍老年常见病的照护技能,如测量血压、控制血糖、常见药物的用法和副作用等。
2.1.4 老年人的心理照护: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提供老年人的心理照护技巧,如倾听、陪伴和关怀等。
2.2 教学方法:2.2.1 讲授:通过教师讲授的方式,介绍老年常见病的相关知识和预防照护技巧。
2.2.2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老年常见病的实际情况和应对策略。
2.2.3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模拟老年人的生活情境,提高他们的照护技巧和沟通能力。
2.2.4 实地实习:安排学生到养老院或医疗机构进行实地实习,提供实践机会,加强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评估和考核3.1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和个人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3.2 考核方式:以课堂测试、书面作业和实地实习报告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
四、教学资源和支持4.1 教学资料:提供相关的教学资料,如教材、课件和参考书,以便学生进行学习和复习。
4.2 实践机会:安排学生到养老院或医疗机构进行实地实习,提供实践机会,加强实际操作能力。
4.3 教师支持:提供教师培训和指导,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老年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教学大纲前言本教学大纲是根据北京大学出版社《老年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教材,按照专科老年护理专业培养目标,老年常见病预防与照护教学要求和目的,培养高质量的高等护理人才,适应新世纪护理发展的大趋势而制定的。
老年常见病预防与照护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强。
主要内容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及造血系统、内分泌代谢疾病、结缔组织和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课程的教学可通过采用讲授、演示、讨论、和实验课等方式进行,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专业特点,使学生认本专业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性,逐步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要求及内容绪论【目的要求】1、熟悉本学科学习内容、发展和任务。
【教学内容】1、老年常见病预防与照护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2、老年常见病预防与照护与相关学科的发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清理呼吸道无效”、“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措施。
2、熟悉呼吸系统常见症状的发生原因和临床特征。
3、熟悉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诊断,根据护理诊断提供有关护理措施。
【教学内容】1、呼吸系统常见症状与体征。
2、呼吸系统疾病有关的护理诊断及相关因素:清理呼吸道无效、气体交换受损、活动无耐力、焦虑、知识缺乏、低效性呼吸型态、有窒息的危险等。
3、呼吸系统常见症状的发生原因和临床表现。
4、有效排痰的护理:如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湿化和雾化疗法、胸部叩击与胸壁振荡、体位引流、机械吸痰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二节急性呼吸道感染【目的要求】1、掌握改善症状的各项护理措施。
2、熟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改变。
3、熟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目的。
4、了解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
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6、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三节肺炎【目的要求】1、掌握肺炎的护理。
2、熟悉各种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要点,3、了解各种因素与肺炎的关系【教学内容】1、肺炎的病因分类。
2、肺炎的诊断要点。
3、肺炎的治疗要点。
4、肺炎球菌肺炎、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革兰阴性杆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及军团菌肺炎主要临床表现。
5、各型肺炎抗生素治疗原则,重点说明肺炎球菌肺炎的治疗方法。
6、各型肺炎实验室检查的特点。
7、肺炎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
1、肺炎病人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四节慢性支气管炎【目的要求】1、掌握治疗原则、主要症状的护理措施及综合防治措施。
1、熟悉慢性支气管炎的实验室检查、治疗。
2、了解常见病因,熟悉临床表现和分型、分期。
【教学内容】1、与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相关的因素。
2、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实验室检查项目及特点。
3、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要点。
4、慢性支气管炎各期的治疗原则。
5、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和体征。
6、“清理呼吸道无效”的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护理计划。
7、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保健指导。
第五节阻塞性肺气肿【目的要求】1、掌握改善症状的各项护理措施。
2、熟悉阻塞性肺气肿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改变。
3、了解阻塞性肺气肿的促成因素和发生机制。
4、了解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目的。
【教学内容】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实验室检查特点:胸部X线检查、肺功能检查和动血气分析。
2、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要点。
3、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要点。
4、阻塞性肺气肿的常见并发症。
5、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
6、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7、阻塞性肺气肿的保健指导。
第六节支气管哮喘【目的要求】1、掌握哮喘的防治方法与护理。
2、熟悉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的症状和体征,临床分期、分级,常用平喘药物作用与副作用。
3、了解支气管哮喘的实验室检查。
4、了解哮喘的发生机制,认识其发作与某些诱发因素有重要关系。
【教学内容】1、与支气管哮喘发作有关的诱发因素。
2、支气管哮喘实验室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3、支气管哮喘的诊断要点。
4、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
5、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的典型症状和体征。
6、支气管扩张剂、抗炎类平喘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证和不良反应。
7、“气体交换受损”、“清理呼吸道无效”、“知识缺乏”护理计划、护措施,尤其是药物的合理选择、雾化吸入器的正确使用。
8、支气管哮喘保健指导:缓解期避免诱发因素、自我监测、掌握正确的药物使用技术、全身锻炼等。
【教学方法】第二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心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水肿、胸痛、心悸和晕厥的特点。
2、掌握“气体交换受损”、“活动无耐力”、“体液过多”和“焦虑”等护理诊断的护理措施。
3、熟悉上述5个症状的病因。
【教学内容】1、心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水肿、胸痛、心悸和晕厥的定义及其病因。
2、上述5个症状的特点和相应的护理诊断,护理程序的5个步骤。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二节原发性高血压【目的要求】1、掌握高血压的定义、判断标准、一般表现、并发症、非药物治疗要点、降压药物的种类与应用、高血压急症的治疗要点和护理。
2、熟悉高血压发病因素、高血压的分类及危险度分层、临床类型。
3、了解其诊断要点和预后。
【教学内容】1、高血压的定义与判断标准。
2、高血压的分类及危险度分层,诊断要点。
3、高血压的发病因素。
4、高血压的预后,高血压的一般表现,并发症及临床类型;非药物治疗要点,降压药物的种类与应用;高血压急症的治疗要点。
5、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评估和诊断。
6、高血压护理计划。
7、高血压病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三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目的要求】1、掌握心绞痛的症状、体征、临床分型、治疗要点和护理。
熟悉冠心病的病因和分型。
2、掌握心肌梗死的症状、体征、并发症、治疗要点和护理。
3、熟悉冠心病病因。
4、熟悉心肌梗死病因、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5、了解冠心病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和诊断要点。
6、了解心肌梗死诊断要点。
【教学内容】1、冠心病的定义。
2、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3、冠心病的病因心绞痛1、心绞痛的定义,病因。
2、心绞痛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3、心绞痛的发病机制,症状、体征和临床分型。
4、心绞痛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
5、心绞痛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6、心绞痛的保健指导。
心肌梗死1、心肌梗死的定义,病因。
2、心肌梗死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3、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与心绞痛比较;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体征和并发症。
4、心肌梗死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
5、心肌梗死的护理评估和诊断。
6、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及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三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消化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呕吐、腹痛、腹泻的护理评估内容、临床意义、常用护理诊断及相应护理措施。
2、了解消化系统常见症状体征的概念与病因。
【教学内容】1、呕吐的概念、病因与临床意义。
2、腹痛的概念、病因与类型。
3、腹泻的概念、病因与临床意义。
4、呕吐、腹痛、腹泻护理评估、常用护理诊断及其相应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二节胃炎【目的要求】1、掌握急、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常用护理诊断及相应护理措施。
2、熟悉急、慢性胃炎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治疗要点与其他护理诊断。
3、了解急、慢性胃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1、胃炎的定义与类型。
急性胃炎1、急性胃炎的概念。
2、急性胃炎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3、急性胃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4、急性胃炎的临床表现。
5、急性胃炎的治疗要点。
6、急性胃炎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7、急性胃炎病人的保健指导。
慢性胃炎1、慢性胃炎的概念与分类。
2、慢性胃炎的辅助检查。
3、慢性胃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4、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
5、比较慢性胃窦炎与慢性胃体炎在下列方面的异同: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
6、胃炎的治疗要点。
7、慢性胃炎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8、慢性胃炎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三节消化性溃疡【目的要求】1、掌握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相应护理措施和保健指导。
2、熟悉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要点。
3、了解消化性溃疡的概念、实验室及其他检查项目。
【教学内容】1、消化性溃疡的概念与类型。
2、消化性溃疡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3、消化性溃疡的诊断要点。
4、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5、典型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和体征。
6、各种特殊类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
7、消化性溃疡各种并发症的临床表现与类型。
8、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要点,各方案的代表性药物及其药理机制、服用方法与副作用。
9、消化性溃疡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相应护理措施。
10、为消化性溃疡病人提供全面准确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四节乙肝【目的要求】1.了解乙型肝炎病毒的防治原则。
2熟悉乙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及免疫性3.掌握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和预防办法【教学内容】1、乙型肝炎的概念。
2、乙型肝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3、乙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及免疫性4、乙型肝炎的诊断要点与治疗原则。
5、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和预防办法6、乙型肝炎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四章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护理第一节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2、熟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
3、了解常见症状体征的常见原因。
【教学内容】1、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身体外形的改变、进食或营养的异常、排泄功能的异常、疼痛。
2、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常见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依据、并进行正及护理评价。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二节糖尿病【目的要求】1、掌握护理要点,能运用护理程序为糖尿病病人提供正确有针对性的护理。
2、熟悉临床表现和治疗。
3、了解糖尿病的分类及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1、糖尿病的定义和分类。
2、1型、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过程。
3、酮体、酮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定义。
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结果。
5、糖尿病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的项目和临床意义。
6、糖尿病的诊断要点。
7、糖尿病的治疗要点。
9、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高渗性昏迷的治疗的异同点。
10、糖尿病病人护理评估、护理诊断。
11、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及其理论依据。
12、护理计划的实施效果。
13、糖尿病病人的保健指导。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八节血脂异常【目的要求】1、掌握护理要点,能运用护理程序为血脂异常病人提供正确有针对性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