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年画欣赏详解
四川绵竹木板年画PPT课件

彩绘过程,艺人们叫 她一黑(指黑线版) 二白(指人物手脸底 色及靴底作白)三金 黄(指衣冠及道具的 橙黄色)五颜六色穿 衣裳(指洋红、桃红、 黄丹、佛青、品蓝、 品绿等)。
绵竹年画线条古拙流畅 线条是绵竹木版年画造型及构图的基本手段,形 因线而立,神因线而传。绵竹年画画师在长期的 艺术实践中积累了一整套以线造型的艺术规律。 绵竹年画艺人有画诀曰" 绵竹年画艺人有画诀曰"流水褶子(指线条)要活 套,铁线褶子要挺直。" 套,铁线褶子要挺直。"这一曲一伸的变化是绵竹 年画用线的动感和静感的艺术处理,它给整个画 面赋予韵律感和节奏感。
另外,绵竹年画还有一种叫拓片,内容都是名人字 另外,绵竹年画还有一种叫拓片, 这个拓片是全国其他的任何一种年画所没有的。 画。这个拓片是全国其他的任何一种年画所没有的。 经过刻版师的刻版再创造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流派。 经过刻版师的刻版再创造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流派。 绵竹年画里有一种独特的画叫填水脚。过去年 绵竹年画里有一种独特的画叫填水脚。 画作坊雇佣了很多彩绘艺人画画, 画作坊雇佣了很多彩绘艺人画画,到了腊月二十九 整个制作年画的工作都结束了,艺人看到颜色杯里 整个制作年画的工作都结束了, 还剩了一些颜料,把它洗掉了很可惜, 还剩了一些颜料,把它洗掉了很可惜,于是艺人用 指头把剩下的颜色填上去, 指头把剩下的颜色填上去,剩了什么颜色就填什么 颜色,所以他画的时候就不受线条的约束, 颜色,所以他画的时候就不受线条的约束,不受颜 色的约束,而且为了赶时间他画得很快, 色的约束,而且为了赶时间他画得很快,一挥而就 把他全年的工夫寥寥几笔就画上去了。 把他全年的工夫寥寥几笔就画上去了。所以更准确 地说,它更像一种写意的门画, 地说,它更像一种写意的门画,这是绵竹年画最具 代表性的一种画法。 代表性的一种画法。
绵竹年画总概

绵竹年画总概一、绵竹年画产生的环境1、绵竹历史沿革绵竹,以竹名县,因其“地滨绵水,多竹,故名”。
(《华阳国志.蜀志》)。
据史籍记载,绵竹古为蜀山氏地,西周时为蚕丛国的附庸邑。
秦隶蜀郡,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建县,辖今绵竹和今德阳两地。
东汉中平五年(188年)刘焉领益州,将州治迁于绵竹。
公元194年,因绵竹城火灾,刘焉才将州治迁往成都。
绵竹在三国两晋时期先后改名为“阳泉”、“晋熙”、“孝水”。
至隋大业二年(606年),复名绵竹。
此后,县名再无更改。
1949年12月27日绵竹县人民政府建立,隶川西行署绵阳专区。
1983年改属德阳市。
1995年初,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1996年撤县设绵竹市。
2、自然生态环境绵竹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龙门山中段与成都平原北部的连接地带,位于北纬31′9″至31′42″,东经103′54″至104′20″之间。
全市面积1224.17平方公里,东西宽约42公里,南北长约61公里(新《绵竹县志》,P26)。
绵竹北与茂汶接壤,东南与安县、德阳相连,西南与什邡为邻。
全市人口53万,汉族占99%以上。
绵竹西北部属龙门山地区,山峦重叠,山谷高深,植被垂直分布,适合各类竹的生长,因而竹资源相当丰富。
杜甫当年在《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中这样写道:“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杜诗详注》云:“绵竹产汉州绵竹县之紫岩山”(《杜诗详注》第九卷)。
当然,绵竹仅为该地竹类之一种。
“绵竹素善竹简之利”(《绵竹县乡土志.植物》黄尚毅撰述,绵竹小北街邓述古斋刊,光绪三十四年刻本,第35页)。
也就是说,这些竹子大多都可用来造纸:“竹可造纸者出西北山。
曰慈竹,曰斑竹,曰龙竹,曰绵竹,曰白笳竹,曰荆竹,曰油竹,曰苦竹,曰山慈竹,曰刺竹,曰黑竹,曰黄竹,曰蓝天竹,曰凤尾竹,凡十五种(《绵竹县乡土志.植物》黄尚毅撰述,绵竹小北街邓述古斋刊,光绪三十四年刻本,第35页)。
浅议四川绵竹年画艺术

美术界艺术论坛+TEXT/李慧国浅议四川绵竹年画艺术年画,中国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
其题材大多是从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神明信仰中发展下来的具有驱邪纳降、昭示喜庆的装饰性动物、人物图样。
其早期的表现形式也许是手绘图样,但年画的传统表现形式却是版绘图样,其萌芽与发展是雕版印刷术出现之后才开始的。
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因此笔者认为年画并不属于国画的范畴而是版画的一种。
传统民间年画从唐宋发展至今尚且繁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和四川绵竹。
其中前三者基本上都是套版印刷,手工绘制成分很少,而唯独后者只是用底版印出墨线轮廓然后用手工绘制而成,其艺术风格与前者迥然不同。
一、绵竹年画的历程据汉代王充《论衡·订鬼》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
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
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
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从周代起,每逢年节,人们便用桃木板(六寸宽、一尺二长)图以两位神将之像,悬于大门或寝门两侧,用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
后来唐代又出现了能镇邪纳祥的秦琼、尉迟公画像,此后门神图式越来越多。
北宋御史赵抃所著《成都古今记》记叙当时成都的几个市场:“正月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
其中的“桃符市”即年画市场的俗称。
南宋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卷六:“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桃符,迎春牌儿,纸马铺印钟馗、财马、回头马等馈与主顾。
”并有“除夜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之谓。
由此可知,宋代成都已有年画市场。
而成都“桃符市”的年画大多由附近的绵竹、夹江等县的年画作坊提供。
因而,绵竹年画早在宋代就已相当成熟了。
据《续编绵竹县志》记载:绵竹年画远在明代已有相当成就,……清乾隆、嘉庆年间,绵竹年画的生产规模已相当庞大,据不完全统计,年画作坊多达三百余家,年画艺人逾千人,从业人员达一万人以上。
年画欣赏要点解析

年画欣赏要点解析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色彩鲜艳、寓意深远而广受欢迎。
欣赏年画时,我们应从艺术技巧、题材寓意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解析,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首先,年画的艺术技巧是欣赏的重要要点之一。
年画通常采用平面绘画的形式,而绘画技巧则以工笔画为主。
工笔画注重细节的描绘,色彩鲜亮而丰富,给人一种艳丽的视觉享受。
同时,年画中常常运用对比的手法,在色彩、光影、线条等方面进行对比处理,以突出画面的主题和视觉效果。
欣赏年画时,我们可以从技法娴熟、层次感明确等方面去品评画家的绘画功底和艺术表现力。
其次,年画的题材寓意也是我们欣赏年画时需要关注的要点。
年画往往以民族文化、传统信仰和美好愿景为主题,寄寓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例如,传统的《百子图》年画中,画家通过多张婴儿红润、面容甜美的肖像,寓意着生生不息、家庭幸福美满的美好寓意。
又如《富贵牡丹图》,画家通过牡丹花朵的繁茂和艳丽,表达了对富贵繁荣的追求。
欣赏年画时,我们可以从主题的选择和寓意的表达等方面去理解画家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此外,年画也融合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这也是我们欣赏年画时不可忽视的要点之一。
年画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承载了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例如,中国传统的春节习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都成为了年画的创作题材。
如知名的“刘海戏金龙”年画,它描绘了人们迎接春节的热闹场景,寓意着新年的喜庆和吉祥。
欣赏年画时,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与画作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更好地体会到画作的内涵与独特魅力。
综上所述,年画的艺术技巧、题材寓意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是我们欣赏年画时需要关注的要点。
通过对技法的分析、对寓意的解读以及对历史文化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年画的美、感受年画的深度和魅力。
年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将其传承与发扬,让更多的人了解、欣赏和喜爱年画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绵竹

让我们的文化惊艳四方————申报吉尼斯,“年画”音乐节,创建主题广场先来说说申报吉尼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绵竹年画早在2002年的2月,已首批入选中国费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绵竹年画又称绵竹木版年画,以产于竹纸之乡四川省绵竹市而得名,素有“四川三宝”“绵竹三绝”之美誉。
绵竹年画以绘画性强、色彩鲜艳明快、线条古拙流畅而著名。
论历史文化价值绵竹木版年画在汉代开始兴起,历经唐宋的两代,在明清更是发展到了辉煌时期。
“填水脚”是绵竹木版年画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表现手法。
它出自那些技术娴熟的艺人之手。
旧时年画艺人一般受雇于人,“明展明挂”等画法是按画铺或作坊的要求而作,“填水脚”则是属于艺人自己支配的。
艺人们在除夕之夜为老板做完年终之活后,趁收拾画案的片刻工夫,利用颜料碗的余色,在剩纸上匆忙赶绘出几对门神,赶往夜市出售,赚点外快,帮补生计。
在画“填水脚”时,时间短促,艺人凭真功夫一气呵成,笔锋奔放雄健、神韵十足,别具洗炼、概括之情趣。
“填水脚”以它的天真、质朴、粗犷而成为绵竹年画中的珍品,深为艺术界称道。
吉尼斯世界纪录是全世界最为人熟知的组织,刚成立初期她以猎奇取胜,十分迎合西方读者的口味,并为之形成了一种运动,从而更广的传播开来,现已被更多的人接受并且参与其中。
传统文化的流失、被遗忘。
一部“来自星星的你”让韩国的啤酒炸鸡火了。
一本“秘密花园”填色本,让水溶铅笔买断了货。
因为韩国电视明星的皮肤好,所以中国游客把韩国的化妆品买脱销了。
韩国将端午节说成了自己的节日,日本将茶发展到全世界闻名。
这些不是单一的申报了单一的认证就行的。
传统文化传播要以民间传统艺术为铺垫,现代文化交流合作为导向,不断的循序渐进的发展。
需要国家,政府,社会,人民的多方重视与协作配合。
1、为什么一定要在绵竹申请吉尼斯纪录?延续了10于届的“年画节”迫切的需要一个国际平台来更广的宣传自己,打开通往国际平台的大门。
为什么要已年画为基础来申请吉尼斯,因为这是巴蜀地区的一大特色,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的融合。
我国四大年画之一——绵竹年画文化

我国四大年画之一——绵竹年画文化绵竹年画的文化风格陈锡挺我国四大年画之一的四川绵竹年画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
当地人制纸作画已有千年历史,绵竹年画在清代就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齐名,被称为中国四大木版年画。
绵竹年画在历史长河中,保留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经历代民间艺人不断地实践和更新,从内容到形式逐步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文化风格。
民间年画文化气息浓郁四川绵竹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
绵竹年画具有浓郁的乡土韵味和地方特色,年画上面所绘大多是避邪接祥、辞旧迎新以及神话传说、戏剧故事、历史人物和画鸟鱼虫等喜庆祥和内容。
它风格独特,既承传了唐代年画由画师手工画成的技法,又继承了宋代的雕版印刷术的技术。
从形式看,绵竹年画分为斗方、横披、中堂、条屏等,似同国画分幅相近,但却另有一番风味。
绵竹年画在用纸、用笔、用色上也别具一格。
传统绵竹年画一般都用粉笺纸和鸳鸯笔,颜色多用矿物色和民间染料加胶矾调制而成。
主色有佛青、桃红、猩红、草绿、金黄、天蓝等,突出单纯强烈、鲜艳明快、对比和谐的色彩效果。
绵竹年画是一种民间绘画艺术,其纸取材于绵竹之竹,绵竹所产竹品种繁多,质纤柔长。
杜甫有诗称赞:“华纤,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鼎盛时期的绵竹年画作坊主要分布于绵竹城区及西南农村,风格也各异。
如清道作坊偏重彩色清水大袍;遵道作坊偏重美人,娃娃戏,故事类;城区年画作品则重拓片、杂条、斗方、案子或兼门画。
绵竹年画内容多样,题材新颖,或喜庆、或幽默,珍品众多,如《老鼠嫁女》、《迎春图》等。
《迎春图》是清代画师精心创作的一副现实主义绘画作品,生动地描绘了四川清代传统民俗。
作者以清代绵竹县城为背景,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不同年龄、性别、身份、不同穿着打扮的四百六十多个人物形象,表现了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舞蹈、戏曲、杂耍等庆祝活动。
《迎春图》为研究近代四川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绵竹年画介绍

绵竹年画介绍年画历史绵竹年画以产于竹纸之乡的四川省绵竹县而得名。
作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主要分为刺绣、纸绘、陶版三种艺术表达形式。
绵竹年画起源于唐朝,传说中唐王李世民出征点兵前,请来画匠,将朝廷文武重臣,一一画像,装裱后带到阵前,而后战役大胜,唐王大喜,便下令此后所有行军帐,必须外饰重臣画像,并封之为门神。
不久后,流入民间,家家贴于门外,喻为辟邪之用,并流行于唐宋,兴盛于明清,乾隆、嘉庆年间,绵竹全县有大小年画作坊300多家,年画专业人员达1000余人,年产年画1200万多份,产品除运销两湖、陕、甘、青及四川各地外,还远销印度、日本、越南、缅甸和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作为民间艺术,艺人们的传承向来都是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所以流传至今,可以绘画绵竹年画的艺术家早已凤毛麟角,年画在当今成为稀世珍宝,年画内容主要是为了表现古代人生活特点、生活习惯和民间故事。
年画特点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年画构图讲求对称、完整、饱满,主次分明,多样统一;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设色单纯、艳丽,强烈明快,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线条讲求洗炼、流畅,刚柔结合,疏密有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而夸张、变形、象征、寓意的造型,更具诙谐活泼的效果。
年画分类绵竹年画分红货、黑货两大类。
红货指彩绘年画,包括门画、斗方、画条。
黑货,是指以烟墨或朱砂拓印的木版拓片,多为山水、花鸟、神像及名人字画,此类以中堂、条屏居多。
同时年画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以墙画为主,不需底稿,直接绘于墙上,南派主要采用木刻、雕版,后印制纸上着色,装裱成画。
蜀绣简介蜀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刺绣工艺品。
早在西汉时已有记载,它亦叫"川绣",以四川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技艺严谨精密,绣制一般为被面、枕套、衣、鞋及画屏等。
蜀绣早在晋代就被称为"蜀中之宝",而闻名于世,一千多年来,逐步形成针法严谨、片线光亮、针脚平齐、色彩明快等特点。
四川绵竹年画的视觉呈现研究

四川绵竹年画的作者从发源 之初 ,就主要 是农 民和 民间手工艺 人 , 他们在心理上无约束 ,在材料 、色彩、线条 以及构图等方面不受艺 术规 范的限制 ,而真实的表达情感和生活需要 ,通过约定俗成 的色 彩、线条 和构 图 以及 造 型 的 运 用 形 成 了独 特 的艺 术 风 貌 和 视 觉 特 色 。
2 特 有 的 绵 竹 年 画题 材 .
戏 曲类 :表现四川独 有 的戏 曲——川剧中的 内容。 《 连环计》、《 双 旗门》 五子告母 》 等 ,川剧对绵 竹年 画在表 现 内容 、色彩 运用 、人 、《 物造型等方面有 比较 大的影 响 ,后面 会根据 具体 图像进 行分 析 ;风俗 类 :表现 四川特有的风俗 习惯 ,有 《 鼠嫁女》、《 老 三猴烫 猪》 《 、 狗咬 财神》 等 ;日常生活类 :地 区特色 的游玩 、劳务等。
( ) 构 图 三
1 .鲜亮 明快 ,清晰 原 因有 四个方面 :第一 ,画师会根据 画面主题的需要尽可 能的无拘 无 束 的 选 择 用 一 些 鲜 艳 的 颜 色 , 如 :黄 丹 、佛 青 、桃 红 、 品 绿 、金 黄 等 ,被称为绵竹年画 的 “ 大色” 。第 二,这些颜色 大红大绿 、鲜艳 夺 目 又热烈喜庆 ,符合年 画的功能作用和劳动人民的审美 需求。第三 ,在绵 竹年画的着色 过程 中 ,对 于着 色 的先后 顺序 就有 一定 的 要求 ,叫做 : 黑 二 白三 金 黄 ,五 颜 六 色 穿 衣裳 ” 。这 其 中 的 一 黑 ( 黑 线 版 ) 指 ,二 白 ( 指人物手脸底色及靴底作白) ,三金黄 ( 指衣冠及 道剧的橙黄色 ) , 五颜六色穿衣裳 ( 指洋红 、桃红 、黄丹 、佛青 、品蓝 、品绿等 ) 。第四 , 由 于 绵 竹 年 画 过 去 用 的 纸 张 是 一 种 专 门 粉 纸 ,粉 纸 是 用 竹 子 造 的 一 种 纸 ,纸的面上再用一种特殊制成的 白泥刷在上面。然后 在上面 印线 、添 色 ,这 样 ,年 画 自然 也 更 加 鲜 艳 了 。 2 .色彩适 意和谐 由于绵竹年画在 色彩运用上 ,喜用艳 丽的 “ 大色 ” ,强烈 的对 比既 可使画面响亮夺 目,但也 容易造成画面的不和谐 ,因此在颜色较 多的时 候 ,色彩搭配要讲究 :深配浅,浓配淡 ,以免视觉混杂 。另外 ,在 配色 时具体有一定的细则 :红 不靠 黄 ,腥 红不靠 黑 ,绿 不靠 黄 ,红 不与 红 配 ,储紫不靠红 ,蓝 、红 、绿色可深浅相邻 ,红绿年画的美学特征谢建华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5论绵竹年画的美学特征谢建华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6绵竹年画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范小平美术2003可挡的年代在这个景观密集的丛林社会所有的商品都以景观的方式呈现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我们谁都不能幸免于难被卷入这场革命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水脚”是绵竹木版年画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出自 那些技术娴熟的艺人之手。旧时年画艺人一般受雇于人,“明展明 挂”等画法是按画铺或作坊的要求而作,“填水脚”则是属于艺人 自己支配的。艺人们在除夕之夜为老板做完年终之活后,趁收拾画 案的片刻工夫,利用颜料碗的余色,在剩纸上匆忙赶绘出几对门神 ,赶往夜市出售,赚点外快,帮补生计。在画“填水脚”时,时间 短促,艺人凭真功夫一气呵成,笔锋奔放雄健、神韵十足,别具洗 炼、概括之情趣。“填水脚”以它的天真、质朴、粗犷而成为绵竹 年 画 中 的 珍 品 , 深 为 艺 术 界 称 道 。
LIFE • HOME
•谢谢!
谭瑛媚 谭欣 吴苑梦 杨紫琪
•在形式上,绵竹年画主要有木版套色、绘印结合、完全绘制 3 种
•在技法上吸取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彩绘和工笔重彩画的某些手法 ,色彩鲜艳,对比强烈而又和谐。
•一幅年画的完成,先由画师起稿,刻版师雕版,再印刷到纸上描绘 。其线条只起轮廓线作用,必须以彩绘艺人按程序施彩而成。由于 用色除品色(染料色)外,也兼用石色(矿物质色),因石色的覆 盖力强,原有的雕刻线经不同的石色覆盖后,还须重新勾线,只是 画面上的品色部分,因其色泽透明,原有的刻线虽经覆盖仍清晰可 见,便不再勾线。这两种处理方式相结合,形成了绵竹年画水印与 彩绘浑然一体的艺术特色。
•绵竹年画构图讲求对称、完整、饱满,主次分明,多样统一; •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设色单纯、艳丽,强烈明快,构成红火、热 烈的艺术效果; •线条讲求洗炼、流畅,刚柔结合,疏密有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 造型上讲究夸张、变形、象征、寓意,更具诙谐活泼的效果。
LOREM IPSUM DOLOR
•在内容上,绵竹年画内容广泛,品类繁多。归纳起来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邪迎祥 、历史人物、戏曲故事、民俗民风、名人字画、花鸟虫鱼等。
•绵竹年画的制作程序和特色全在于手工施彩和勾线,按汉族民间艺 匠通称有以下几种: •明展明挂:为绘工精细富丽的一种; •勾金:笔蘸金粉或银粉勾出图案; •花金:是彩绘后的再加工,用木制花型戳子,拓上金或银色花纹, 现所见花戳子约三十几种,分服饰花、帽花、衣角花、袖口花; •印金:印过墨线和彩绘后,再用原印版复印一遍胶水(脸手除外) ,然后撒上金粉或银粉,扫净余粉后即显出金线或银线; •水墨:讲究笔墨烘染和淡雅的色调; •常形,力求设色单纯; •填水脚:即寥寥几笔大写意,是绵竹年画的特色绘法。
•四川绵竹年画
•四川的绵竹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花桃坞,被誉为中 国年画四大家。 •绵竹年画是世世代代民间画师们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体现巴蜀人民 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和古老的民族风尚。
•绵竹年画以产于竹纸之乡的四川省绵竹市而得名 。由于多以木版印 出轮廓而后填色,又称绵竹木版年画 。 •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鲜明的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