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结构设计的欣赏与评价

合集下载

欣赏和评价典型结构设计2018

欣赏和评价典型结构设计2018

山西王家大院
山西晋中的王家大院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大院包括 东、西两个大院和孝义祠:东堡院为全封闭式院落,占地约 1.2万平方米。26座院落以不可想象的精妙方式隐约连接,既 成整体,又保持相对独立,形成若离若合的复杂结构。西堡 院拥有28座院落,呈“王”字对称分布,且充分体现着“一 关辖三门,三门通四院”
客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屋
在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 历经5次大迁移,先后流落南方。由于平坦地区已有人居住,只好迁往山区或 丘陵地带,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当地官员为这些移民登 记户籍时,立为“客籍”,称为“客户”、“客家”,此为客家人称谓的由 来。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了围龙屋、走马楼、 五凤楼、士围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和最为著名,是客家建 筑文化的集中体现。
欣赏和评价典型结构设计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是著名匠师李春建造。桥 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
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 造(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
赵州桥距今已1400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 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
吊脚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 色,优雅的“丝檐”和宽 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 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 “栏杆”较成功地摆脱了 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 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 “活化石”。
徽派建筑
黑瓦白墙、马头翘角 徽派建筑以它独有的姿态 屹立在华夏大地千百年 朴素而不寒俭、精美而不繁缛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技术与设计2”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技术与设计2”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技术与设计2”标准解读“技术与设计2”模块是在“技术与设计1”模块的基础上,对技术与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进一步深入,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技术与设计的思想与方法的懂得与应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具备利用与评价技术的方法与策略,与受用终身的技术管理能力。

模块内容构成了技术设计过程中特有的、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与能够有效迁移的思想方法,它远超出了人们通常意义上的习得性的知识与技能,使对事物的事实认定,上升为指导实践的规律并渗透在人们处理各类问题的过程中,即对事物的价值认定。

一、简要说明“技术与设计2”模块共设“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操纵与设计”等四个主题。

尽管从技术角度来看,这4个主题分属不一致的专业,但是这些环节是一个技术设计过程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它们自成体系,相对独立,但又相互呼应,具有内在的联系。

结构是系统的构成形式,流程是系统按时间顺序的描述。

被操纵的事物与操纵装置本身是一个系统,操纵就是对系统状态所施加的干预。

因此,将它们集中放在这一个模块中进行讲述,既能表达出技术与设计的整体性,有能表达出各部分的联系与侧重点,其目的是让学生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把握技术与设计的基本内容与思想方法。

“结构与设计”强调从力学的角度懂得结构、结构的强度与稳固性等问题,关注简单的结构设计;“流程与设计”强调对流程与流程优化的懂得,与简单流程与流程改进的设计;“系统与设计”则侧重对系统的懂得,与运用系统的思想解决一些生活中问题的设计;“操纵与设计”应注重懂得操纵的涵义与操纵的应用,与生活生产中的简单操纵系统的设计。

本课程内容的四个主题之间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其中所运用的一些思想与方法:比如,“系统与设计”中整体与部分、独立与关联、优化思想与方法;“操纵与设计”中的反馈调节方法;“流程与设计”中流程改进的思想等等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与可迁移性,均可运用在其他主题的一些技术问题的解决中。

《欣赏与设计》教学设计

《欣赏与设计》教学设计

《欣赏与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欣赏与设计的概念及其意义。

2.分析欣赏与设计的区别与联系。

3.掌握欣赏与设计的基本方法。

4.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创新设计思维。

二、教学内容1.欣赏与设计的定义与区别。

2.欣赏与设计的联系与融合。

3.欣赏与设计的实践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欣赏与设计的概念、区别与联系。

2.难点:欣赏与设计的实践应用,如何进行创新设计。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包括概念、区别、联系等。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3.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欣赏与设计的实践应用。

4.创作法: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设计,体验设计的过程和乐趣。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艺术品和设计作品,引导学生进入欣赏与设计的主题。

2.讲授新课:讲解欣赏与设计的概念、区别、联系等理论知识。

3.巩固练习:通过分析经典案例和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4.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欣赏与设计的相关知识,以及今后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应用这些知识。

六、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观察、口头表达、小组讨论、作品展示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2.为学生提供反馈,指导学生如何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欣赏与设计能力。

3.激励学生: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对欣赏与设计的兴趣和热情。

七、作业布置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画或一件设计作品,写一篇500字的赏析文章。

2.设计一件自己的作品,可以是平面、立体或其他形式的设计,要求有创意和创新性。

3.将所学的欣赏与设计的知识和技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为家里的一个物品进行重新设计或为某个节日或活动进行装饰设计等。

八、教师自我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有效地传达知识;评价策略是否合理,是否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水平和进步;作业布置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自己在教学中是否有不足之处等。

通用技术第五节欣赏和评价典型结构设计教学课件标准版资料

通用技术第五节欣赏和评价典型结构设计教学课件标准版资料
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使用的合理性, 文化:汉族文化的代表。
酒店总共能住1000位客人,他们可以享受酒店里的餐厅、咖啡厅、健身房、宴会厅、水下水族馆、会议厅、泳池、攀岩. 屋顶的飞檐结构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 但椅子的旋转性差,不能随意转动使得它灵活性也差。
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 Atkins设计公司就在这里设计了一个22世纪风格的五星级的松江大酒店。
福斯湾悬臂钢桁架桥
位于英国苏格兰东海岸,为19世纪末期世界上最 大的双线铁路、悬臂刚桁架桥,该桥 1883年开工, 1889年竣工。
高明桥
制造技术:盖里椅要达到整体统一的完美线条和弯曲效果,还要考虑到重心的位置高低和椅子承受能力的大小,对制造来说,是一次 挑战。 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 建筑宏伟壮观,有一组瀑布状的玻璃幕墙,非常漂亮。 建筑宏伟壮观,有一组瀑布状的玻璃幕墙,非常漂亮。 是跨越多瑙河的一座混凝土斜拉桥,全长406m,通航孔177m,截面采用具有较好的抗风和抗震性能的箱形截面。 是跨越多瑙河的一座混凝土斜拉桥,全长406m,通航孔177m,截面采用具有较好的抗风和抗震性能的箱形截面。 但椅子的旋转性差,不能随意转动使得它灵活性也差。 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 屋顶的飞檐结构减轻了大屋顶的沉重感,既增添了飞动轻快的美感,同时又体现了高贵华美的风韵,丰富了建筑文化。 但椅子的旋转性差,不能随意转动使得它灵活性也差。 木结构建筑主要采用榫铆连接。
文化:汉族文化的代表。建筑色彩以朱墙黄顶为主, 表现皇帝的威严。屋顶的飞檐结构减轻了大屋顶的沉 重感,既增添了飞动轻快的美感,同时又体现了高贵 华美的风韵,丰富了建筑文化。
扩大了采光面, 有利于排泄雨水
苏州园林
岳阳楼
飞动轻快的 美感

欣赏和评价典型结构设计

欣赏和评价典型结构设计

1991年9月,赵州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 选定取为第十二个“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 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 “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铜牌纪念碑。
内蒙古-蒙古包
蒙古包、毡包是我国蒙古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 民族牧民居住的帐篷。蒙古包一般用柳条做骨架, 外侧包羊毛毡,再在顶部中央设可支起的圆形天窗, 是一种可移动式圆形住宅。
陕西-窑洞
窑洞是典型西北黄土高原、黄河上游地区,
少雨地带的民居。夏季室温比室外低约10度,
冬季比室外约高15度.温度比较稳定,可谓冬暖夏凉
安徽——居民
其布局一般都以三合院或四合院为基本单位,但宏观世界与北京
的院落形式有别。根据当地气候、地形的特点, 安徽传统的民居建筑多为各种造型的二层楼房,有的依山傍水,
北京-四合院
中国北方的传统民居,总的特点是以院落 (或天井)为核心,以外实内虚的原则和中轴对称格局 规整地布置各种用房。它表现出中国人对家族和谐 完整的追求以及抵御外来势力的强烈意识。
山西——瓦房
山西民居以土坯大砖为建筑材料,常为瓦房。 瓦房的布局、结构一般以三间为主, 院墙和房屋形成四合院, 院墙大门和房顶都建有独特的装饰。
云南-傣族竹楼
傣族竹楼,相传是傣族祖先根据凤凰降落在傣乡的姿态演化而建造。 竹楼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距离地面2.5米左右, 以木桩或青竹为柱。下层无墙,用以饲养牲畜及堆放杂物, 屋顶为双斜面呈人字型,覆盖“草排”或瓦。
室内用竹墙隔开,内间卧室,外间为客室。
地板富有弹性,阳光和风经竹缝透入,雅致舒服。
应县木塔的设计广泛采用斗拱结构全塔共用斗拱54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设计科学严密构造完美巧夺天工是一座既有民族风格民族特点又符合宗教要求的建筑在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中可以说达到了最高水平即使现在也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欣赏和评价典型结构设计》说课稿(地质版)

《欣赏和评价典型结构设计》说课稿(地质版)

《欣赏和评价典型结构设计》说课稿(地质版)《欣赏和评价典型结构设计》说课稿日照实验高中辛全福单击此处下载《欣赏和评价典型结构设计》ppt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及地位分析选择教材:地质出版社《技术与设计2》教材内容: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第五节《欣赏和评价典型结构设计》内容地位:通过前几节有关结构理论的学习,学生对结构有了基本的认识,这节运用有关结构的理论欣赏评价典型结构设计,是对前面知识点的内在提升,有利于深化对结构概念的认识,为动手进行复杂结构设计打下铺垫,也是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个过程。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的叙述和分析具体内容活动建议目标动词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例赵州桥长城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选择典型结构的案例,分析其结构的特点欣赏、评价(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案例,知道欣赏和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角度,分析其结构的特点。

能从技术和文化角度欣赏和评价典型结构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实验探究赵州桥结构类型、受力特点。

自主探究赵州桥的连接方式。

经历技术探究过程,体会技术探究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技术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领略技术世界的奥秘与神奇,关注技术的新发展,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欣赏和评价结构的能力并应用在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从技术和文化角度欣赏和评价赵州桥。

难点:从技术角度欣赏和评价赵州桥。

原因:1、依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的叙述和分析2、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及知识水平3、典型结构设计的欣赏和评价是前几节有关结构理论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知道结构与设计的基本知识,会从表面层次欣赏和评价典型结构设计,但不能全面准确的欣赏和评价典型结构设计,尤其表现在分析结构的特点.。

三、说教法在教学方法上,我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总的指导原则,结合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主要采用了如下几种教法:1、探究教学法技术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我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的兴趣,让他们掌握探究的要素和特征并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过程,获得直接经验2、对比分析法通过拱结构与梁结构承载能力的探究,圆弧拱和半圆拱对桥基作用力的探究,通过对比学生可以自然理解赵州桥结构设计的优点和技术要求。

2.4《欣赏与设计》(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 北师大版

2.4《欣赏与设计》(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 北师大版

2.4《欣赏与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能够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进行设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 运用轴对称图形进行设计。

三、教学难点1. 轴对称图形的判断。

2. 轴对称图形的设计。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张大白纸、彩笔、剪刀等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它们的特点,从而引出课题《欣赏与设计》。

2. 新课讲授(1)讲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明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2)通过课件展示一些轴对称图形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3)讲解如何运用轴对称图形进行设计,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出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组在大白纸上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

要求:图形美观、创意新颖、符合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4. 展示评价每组将设计好的轴对称图形贴在黑板上,全班同学一起欣赏并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图形的美观程度、创意程度、是否满足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等。

5. 总结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运用轴对称图形进行设计的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轴对称图形的奥秘,发现更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六、课后作业1. 创作一幅轴对称图形作品,要求美观、创意新颖。

2. 收集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与同学分享。

七、板书设计略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运用轴对称图形进行设计,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美,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同时,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课后作业中,让学生继续探索轴对称图形的奥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如何评价教学设计的好坏

如何评价教学设计的好坏

如何评价教学设计的好坏如何评价教学设计的好坏篇一:教案评语教案规范,书写认真详细,教学目标明确,既有知识目标,又有情感目标,还有德育目标。

教学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内容主次分明,抓住关键;结构合理,衔接自然紧凑,符合学段教学要求、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

教法选择灵活恰当,学法指导得当,教学过程设计较详,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和全面培养学生素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理念。

3、该节课能以旧引新,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和生长点,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能找到教材特点及本课的疑点,并恰当处理,在课堂上设疑问难,引导点拨,是一节很有个性特点的课4、本节课各种学习活动设计具体、充分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材施教,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遵循常规但不拘泥,根据学生的差异和特点,从具体到抽象对教材进行处理,是一节很成功的课5、该节课教学过程设计完整有序,既体现知识结构,知识点,又注意突出学生活动设计,体现教学民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课堂结构完整,密度恰当。

6、该节课教学程序设计巧妙,在教学过程中能运用上新颖独特教学方法、言简意胲,引导点拨学生,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做出的作品图文并貌,有美感,整节课很完美。

7、该节课很有艺术,教学安排清晰有序,科学规范。

在教材处理上从具体到抽象,化难为易,以简驾繁突破难点。

各环节有详细的练习,科学合理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能力的发展。

8、本节课非常成功,设计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全面培养学生素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理念。

教师配以亲切活泼的教态,能较为恰当地运用丰富的表扬手段,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9、该节课教学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内容主次分明,抓住关键;结构合理,衔接自然紧凑,组织严密,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功地教学生“会学”。

10、该节课堂结构层次清楚、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启迪学生思维、解决重点、突出难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欣赏和评价典型结构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在掌握典型结构与设计的基础上,了解典型结构设计的欣赏与评价。

2、了解从哪几个方面欣赏、评价典型结构设计,会写评价报告。

3、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典型结构,并能从科学、艺术、环境、民俗角度加
以欣赏,从而提高鉴赏能力,培养科学的审美观。

二、教学重难点
从技术与文化角度欣赏、评价典型典型结构设计
三、教学策略:
从展示中外典型建筑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明确如何欣赏结构,以欣赏中国古代典型建筑“故宫”开始,与学生一起分析古建筑结构的特点,通过对飞檐、斗拱的分析,使学生学会欣赏经典结构,从技术和文化两个角度加深对祖国文化的认识,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完成对“鸟巢”结构的欣赏和评价,并展示一些有创意的结构设计作品,让学生评价、分析,将学习内容更加具体化、更加贴近生活,使学生学起来轻松有趣。

四、学情分析:
高中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艺术的欣赏具有较好的基础,加上前三节的学习,对结构的欣赏有一定的知识准备。

但大多数都是零散、片面的。

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师生互动、观看视频、作品的赏析等环节,进行积极思考,形成欣赏角度,加深对结构的理解,丰富设计的内涵。

五、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展示中外典型建筑图片配以音乐,学生谈感受。

启发学生如何欣赏这些建筑这就是本节我们所学的内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本节的学习目标。

2、典型结构设计的欣赏
说说中外建筑的区别,总结得出从技术与艺术两角度欣赏典型结构设计。

3、典型结构的评价
(1)观看视频赵州桥,思考下列问题:
1、赵州桥有三绝,哪三绝?各有什么优点?
2、赵州桥的连接方式,即石块之间,拱与拱之间如何连接?
写出评价报告
技术:结构:单孔敞肩拱形结构,受力分析:压力—拱圈—拱角—基础。

文化:赵州桥弧形平拱和敞肩小拱给人以巨身轻灵、跃跃欲飞的动感”;桥两边的栏板和望柱上,雕有各种精美图案, 这些雕像寄寓着大桥不受水害、长存永安的愿望”。

(2)试一试:
任选你熟知的典型建筑,从技术与文化的角度去欣赏和评价,写出评价报告。

六、谈收获
七、课堂小结
八、作业
上网查找资料,写一篇小论文,对具有700多年历史的我国特色建筑“四合院”进行赏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