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口腔科学--口腔医学技术理论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口腔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口腔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口腔科学授课专业: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学时与学分:总学时为21 (理论课20学时,见习课1学时),1.5学分、前言《口腔科学》是以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生、七年制临床医学生和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为培养对象,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教学重点,对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牙体牙周组织常见病、口腔黏膜疾病、口腔局部麻醉与拔牙术、口腔颌面部损伤与感染、唾液疾病、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牙列缺损和缺失的修复、错牙合畸形、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表现进行了阐述,使学生熟悉口腔科常见病的诊治与预防,树立口腔局部与全身系统有机统一的整体观。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目的要求】一、了解口腔颌面部组织器官生理,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熟悉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的组织器官解剖结构及其外表形态。

二、熟悉乳牙列及恒牙列。

三、了解牙体及牙周组织的结构。

四、熟悉颌面部表面形态标志,了解它们的协调关系。

五、了解颌面部动静脉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六、熟悉上下颌牙齿的神经分布。

七、颌面部的部分解剖生理内容,放在后面有关章节结合讲解及参考用。

【教学内容】一、一般介绍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特点。

二、重点讲解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的解剖结构与临床的关系。

三、重点讲解颌面部表面形态标志。

四、重点讲解乳牙及恒牙的数目、名称,牙齿的标识与书写。

五、介绍颌面部动静脉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六、重点讲解上下颌牙齿的感觉神经分布。

七、学习口腔局部麻醉时,参考三叉神经及其分支;讲口腔颌面部感染时,参考咀嚼肌及其附着,颌面部静脉的特点及静脉与颅内的通道;学习口腔颌面部损伤时,参考颌骨与咀嚼肌,讲涎腺常见疾病时,参考诞腺解剖;讲颞下颌关节常见疾病时,参考颞下颌关节解剖。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1 学时第二章口腔颌面部检查【目的要求】一、了解口腔颌面部常规检查常用检查器械与使用方法。

二、了解牙齿及牙周组织检查重点与方法。

口腔科学教学大纲

口腔科学教学大纲

《口腔科学》(Stomatology)教学大纲目录一、课程简介 (3)二、课程总览 (4)三、课程各论..................................5绪论..........................................5口内系统.. (6)口外系统 (7)修复正畸系统 (12)课程简介口腔科学是研究口腔颌面部各组织器官(牙齿、牙周、牙槽骨、颌骨、唇、颊、舌、腭、口底、涎腺、颞下颌关节等)各组织器官疾病发生、发展和防治的一门临床医学分科。

课程总览绪论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教学学时】1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①各组织器官的解剖名称,常用解剖标志②牙齿、牙周组织的解剖、组织结构2.熟悉:①牙齿的数目、名称及牙位记录②舌背乳头的名称和作用3.了解:①三叉神经的分布范围【重点、难点】①常用解剖标志②牙齿、牙周组织的解剖、组织结构【教学内容】①口腔功能②口腔解剖生理③颌面部解剖生理第二章口腔颌面部检查【教学学时】1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①口腔常规检查②病历书写规范2.熟悉:①颌面部常规检查3.了解:①特殊检查②影像学检查【重点、难点】①口腔常规检查项目②牙位的书写【教学内容】①口腔颌面部的常规检查方法②特殊检查③影像学检查第三章口腔卫生保健【教学学时】1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①正确的刷牙方法②口腔卫生2.熟悉:①爱牙日的日期。

3.了解:①口腔保健。

【重点、难点】①正确的刷牙方法【教学内容】①口腔卫生②口腔保健第四章牙体牙髓病【教学学时】1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①龋病的发病原因;②急性牙髓炎的疼痛特点;2.熟悉:①龋齿的临床表现及分类;②急性根尖周围炎的临床表现3.了解:①四环素牙②楔状缺损【重点、难点】①龋病的发病原因;②急性牙髓炎的疼痛特点;【教学内容】①重点讲述龋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一般讲述龋齿的治疗方法。

②重点讲述急性牙髓炎、根尖炎的临床表现;一般讲述其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

口腔科学--口腔医学技术 见习教学大纲

口腔科学--口腔医学技术  见习教学大纲

口腔科学见习教学大纲(供口腔医学技术本科使用)一、目的要求:本科技术操作多,所用器械、设备复杂,只有通过见习及可能的操作才能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好本专业知识。

二、时间分配:见习共12学时,每次4学时,共见习3次。

三、见习内容和要求:第一次见习:门诊见习1、目的要求:掌握口腔科学的基本检查方法、常用器械;掌握牙体牙髓牙周病的诊断及治疗,;掌握一般牙拔除术。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表:(1)掌握牙科治疗椅的使用方法及病人体位的调节;掌握镊子、口镜、探针的使用方法,了解常用器械的名称及用途,分组进行相互练习;了解本科门诊病历书写特点,熟悉书写符号表示的内容。

可看懂口腔门诊病历。

(1学时)(2)掌握龋病、急性牙髓炎的诊断,了解开髓方法,在离体牙上练习开髓。

(1学时)(3)熟悉各种传导麻醉的解剖标志、基本操作及常见并发症。

了解常用拔牙器械名称,拔牙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步骤、及常见并发症。

(1学时)(4)熟悉牙龈炎、牙周炎的鉴别;了解洁治术及刮治术。

示教洁治术,无病人时在有牙结石的同学口内洁治示教。

(1学时)第二次见习:病房见习1、目的要求:了解口腔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2、见习内容及时间分配表:(1)了解颌面部感染、肿瘤、损伤及涎腺疾病的病史采集、检查方法、治疗原则。

同学练习书写住院病例。

(0.5学时)(2) 了解颌面部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示教智齿冠周炎的局部治疗。

(0.5学时)(3)熟悉颌面部外伤的处理原则;掌握面部常用包扎方法。

教师示教,学生互相练习。

了解颌骨骨折的常见症状、体征及常用治疗方法。

在颌骨标本上示教牙间结扎方法,讲解坚强内固定。

(1学时)(4)了解常见颞下颌关节疾病、唾液腺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示教颞下颌关节检查手法。

(1学时)(5)了解常见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1学时)第三次见习:病房见习1、目的要求:了解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与其他疾病的关系,例如创伤合并症、肿瘤合并症,诊断及治疗原则。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大纲口腔医学是研究牙体、牙周口腔粘膜及颌面软、硬组织的疾病, 以及这些组织的病变与全身疾病的关系, 并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的一门科学。

《口腔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临床学生了解口腔科学解剖生理和常见疾病的诊治原则。

本课程的教学的基本要求有: ①熟悉口腔及颌面部解剖生理, 为学习口腔科学奠定基础知识②熟悉口腔科的门诊病历书写及一般的检查方法。

③掌握急性牙髓炎的应急处理、常用口腔局部麻醉方法及一般牙的拔除技术。

④熟悉牙体、牙周组织常见疾病及口腔粘膜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

⑤了解口腔颌面部感染、损伤, 常见颞下颌关节疾病、涎腺疾病及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初步诊断和急症处理原则。

本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学用, 精神医学方向、预防医学、护理学专业本科教学可参考使用。

先修课程要求: 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等。

本课程计划30学时, 1.5学分, 其中理论26学时, 见习4学时。

安排在第四学年讲授。

选用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口腔科学》第7版, 张志愿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教学手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充分使用图片和见习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考核方法: 考查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一、学习目的(一)了解口腔及颌面部的区域划分。

(二)熟悉口腔前庭, 固有口腔的解剖的结构。

(三)熟悉乳牙及恒牙, 为书写口腔病历奠定基础。

(四)熟悉牙体及牙周组织的结构, 为学习口腔常见疾病提供基础知识。

二、课程内容(一)口腔颌面部区域划分以及主要的生理功能。

(二)口腔颌面部的生理解剖特点。

(三)乳牙及恒牙的数目, 名称, 各类牙齿的书写符号及方法。

(四)口腔前庭, 固有口腔的解剖结构与临床的关系。

(五)牙体, 牙周组织的结构, 咬合与病变的关系。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重点、难点(一)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的解剖结构与临床的关系。

《口腔医学》教学大纲.doc

《口腔医学》教学大纲.doc

《口腔医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口腔医学英文名称:Stomatology总学时:36学时(理论授课:32学吋;实验课:4学吋)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MBBS课程考核: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60%。

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40%。

其中,形成性考核包含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家庭作业。

口腔医学是医学的一部分,但又和医学的其他许多学科有明显不同,有其口身的特点, 是集科学、医学、理工、技术和美学于一体的综合学科。

MBBS《口腔医学》通过介绍口腔医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专业基本知识和专业技术特点,使MBBS学生了解口腔保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第一章牙齿的解剖生理目的要求:一、掌握:1. 牙齿的结构、分类及牙位记录。

2. 牙齿的萌出及替换。

二、熟悉:1. 牙冠表面标志和名词。

2. 牙列与咬合的基本概念。

三、了解:口腔解剖学与临床各学科的关系。

学时安排:理论课:2学时。

教学内容:1. 丨1腔前庭和固有II腔。

2. 牙齿结构、组成和分类。

3. 牙齿的萌出及牙位记录。

4. 牙列基本概念。

第二章口腔内科学简介目的要求:一、掌握:1. 牙体牙髄病的疾病特点。

2. 牙周病的基本概念。

二、熟悉:1. 牙体牙髓病治疗的原则。

2. 牙周病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三、了解:1. 牙体牙髓病、牙周病的防治原则。

2. 口腔黏膜病学的内容和特点。

学时安排:理论课:10学时。

教学内容:1. 口腔内科学简介。

2. 牙体牙髄疾病认识和诊治发展简介。

3. 牙体牙髓病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4. 牙周病学的概念和发展史;牙周病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5. 翻病的发病原因及翻病的预防措施。

(自主学习)第三章口腔颌面外科学简介目的要求:一、掌握:1. II腔颌面外科学的概念。

2. 口腔颌面外科学常见疾病外伤、感染、肿瘤的特点防治原则。

二、熟悉:口腔颌而外科学的发展历史。

三、了解:1. 了解I I腔颌面美容外科相关解剖基本知识及进展。

学时安排:理论课:4学时。

教学内容:1. 口腔颌而外科学的发展历史。

口腔科学教学大纲

口腔科学教学大纲

《口腔科学》教学大纲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1-1-4 15:30:02)·教学大纲一、课程编号:5017课程类别:主干课程总学时数:20学时,其中理论14学时,实习6学时。

二、课程性质、目的????口腔科学是医学科学的一部分,是研究牙体,牙周及颌面部软,硬组织的疾病,以及这些组织的病变与全身疾病的关系,并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的一门临床学科。

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特点。

三、课程基本要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基础知识为讲授重点,精选教学内容,条理清晰,理论联系实际。

建议学生进行临床实习或参观,以了解口腔科疾病的治疗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理论内容与学时安排序次教学内容学时数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自学自学第二章口腔颌面部检查与卫生保健?第三章牙体?牙周组织病4学时第四章口腔粘膜病?2学时2学时第五章口腔局部麻醉与拔牙术第六章口腔颌面部感染2学时第七章口腔颌面部损伤2学时第八章涎腺常见疾病??自学第九章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2学时第十章颞下颌关节常见疾病自学合??计?14学时口腔科临床见习安排次学时内容第一次3口腔内科第二次3口腔外科合??计6五、?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并结合学生自学六、成绩考核方式:考查。

理论授课结束时进行七、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理论部分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自学)目的要求1、复习和自学:口腔颌面部范围及区域划分,口腔前庭及固有口腔的解剖结构,牙体和牙周的组织结构以及牙列的表示法,并在今后相关章节结合讲解。

2、复习和自学:颌面部颌骨,肌肉,血管,淋巴,神经及涎腺等的解剖生理。

教学内容???1、在讲解牙体牙周疾病时介绍乳牙及恒牙的数目名称,各类牙齿的书写符号和方法。

2、在讲解牙体牙周疾病时介绍牙体、牙周组织结构。

第二章????????口腔颌面部检查与卫生保健(自学)目的要求1、自学:并在见习中了解口腔颌面部常用检查与检查方法。

口腔科学--口腔医学技术 理论教学大纲

口腔科学--口腔医学技术 理论教学大纲

口腔科学理论教学大纲「供口腔医学技术本科使用」前言本教学大纲是按照按"三基"的要求, 围绕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以第六版《口腔科学》为依据,参阅国内外有关资料编写的. 本次大纲以口腔常见病、多发病为主要内容,对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章节的内容较以往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和增补。

本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其中理论学时数为24,见习学时数为12。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到在实践中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口腔医学的发展动态。

在口腔科学教学中,教师应严格按照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三严(严肃态度、严密作风、严密方法)的要求培养学生,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学生通过听课、见习和实习完成教材大纲内容。

一、学时分配表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目的要求】一、了解口腔颌面部组织器官生理,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熟悉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的组织器官解剖结构及其外表形态。

二、熟悉乳牙列及恒牙列。

三、了解牙体及牙周组织的结构。

四、熟悉颌面部表面形态标志,了解它们的协调关系。

五、了解颌面部动静脉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六、熟悉上下颌牙齿的神经分布。

七、颌面部的部分解剖生理内容,放在后面有关章节结合讲解及参考用。

【教学内容】一、一般介绍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特点。

二、重点讲解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的解剖结构与临床的关系。

三、重点讲解颌面部表面形态标志。

四、重点讲解乳牙及恒牙的数目、名称,牙齿的标识与书写。

五、介绍颌面部动静脉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六、重点讲解上下颌牙齿的感觉神经分布。

七、学习口腔局部麻醉时,参考三叉神经及其分支;讲口腔颌面部感染时,参考咀嚼肌及其附着,颌面部静脉的特点及静脉与颅内的通道;学习口腔颌面部损伤时,参考颌骨与咀嚼肌,讲涎腺常见疾病时,参考诞腺解剖;讲颞下颌关节常见疾病时,参考颞下颌关节解剖。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第二章口腔颌面部检查【目的要求】一、了解口腔颌面部常规检查常用检查器械与使用方法。

《口腔科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法医).doc

《口腔科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法医).doc

《口腔科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法医)《口腔科学》教学人纲(供五年制木科临床医学、法医学等专业使川)前§口腔科学对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牙体牙周组织常见病、口腔粘膜疾病、口腔局部麻醉与拔牙术、口腔颌血部损伤与感染、唾液腺与颗下硕关节疾病、口腔颌血部常见肿瘤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木人纲适用于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妇产科学、法医专业(方向)学生使用。

现将人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人纲每一章均由教学日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H的注明教学1=1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

二教师保证人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专业要求和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18学时。

四教材:《口腔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张志愿,6版,2004年。

II正文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一教学目的学习口腔颌面部、牙、牙周组织和口腔黏膜的解剖结构、生理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二教学要求(一)了解口腔颌面部的范|韦|及分区。

(二)熟悉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的解剖结构。

(三)了解乳牙列、恒牙列及牙位记录。

(四)了解牙齿的解剖及牙体、牙周组织结构。

(.71)熟悉口腔颌面部解剖结构及生理特点。

(一)口腔颌面部的范I韦I、分区。

(二)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结构、生理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三)乳牙、恒牙的数目、名称、萌出时间次序及牙位记录符号与方法,为病丿力书写奠定基础。

(四)牙体的解剖形态及牙体、牙周组织的结构。

第二章腔颁血部检杳一教学目的学习I」腔及颌血部常规检查,了解特殊检查于段或方法,以对口腔颌血部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二教学要求(一)熟悉口腔颌血部常规检查。

(二)熟悉口腔科门诊和病史采取要点及书写。

(三)了解I」腔颌血部特殊检查。

(四)了解口腔颌血部影像学检杳。

三教学内容(一)口腔颌血部常规检杳。

(二)口腔科病史记录与书写规范。

(三)L」腔颌面部特殊检查、影像学检杳及其它检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科学理论教学大纲「供口腔医学技术本科使用」前言本教学大纲是按照按"三基"的要求, 围绕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以第六版《口腔科学》为依据,参阅国内外有关资料编写的. 本次大纲以口腔常见病、多发病为主要内容,对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章节的内容较以往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和增补。

本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其中理论学时数为24,见习学时数为12。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到在实践中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口腔医学的发展动态。

在口腔科学教学中,教师应严格按照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三严(严肃态度、严密作风、严密方法)的要求培养学生,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学生通过听课、见习和实习完成教材大纲内容。

一、学时分配表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目的要求】一、了解口腔颌面部组织器官生理,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熟悉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的组织器官解剖结构及其外表形态。

二、熟悉乳牙列及恒牙列。

三、了解牙体及牙周组织的结构。

四、熟悉颌面部表面形态标志,了解它们的协调关系。

五、了解颌面部动静脉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六、熟悉上下颌牙齿的神经分布。

七、颌面部的部分解剖生理内容,放在后面有关章节结合讲解及参考用。

【教学内容】一、一般介绍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特点。

二、重点讲解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的解剖结构与临床的关系。

三、重点讲解颌面部表面形态标志。

四、重点讲解乳牙及恒牙的数目、名称,牙齿的标识与书写。

五、介绍颌面部动静脉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六、重点讲解上下颌牙齿的感觉神经分布。

七、学习口腔局部麻醉时,参考三叉神经及其分支;讲口腔颌面部感染时,参考咀嚼肌及其附着,颌面部静脉的特点及静脉与颅内的通道;学习口腔颌面部损伤时,参考颌骨与咀嚼肌,讲涎腺常见疾病时,参考诞腺解剖;讲颞下颌关节常见疾病时,参考颞下颌关节解剖。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第二章口腔颌面部检查【目的要求】一、了解口腔颌面部常规检查常用检查器械与使用方法。

二、了解牙齿及牙周组织检查重点与方法。

三、了解口腔颌面部常规检查、特殊检查方法及其他检查方法。

【教学内容】一、一般介绍口腔颌面部常规检查常用的检查器械与使用方法。

二、一般介绍牙齿及牙周组织检查重点与方法。

【教学方法】自学、见习时介绍、VCD多媒体演播。

第三章口腔卫生保健【目的要求】一、熟悉口腔卫生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漱口、正确的刷牙方法、清洁牙间隙、牙龈按摩及洁治术。

二、了解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的口腔保健内容和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VCD多媒体演播。

第四章牙体牙髓常见病【目的要求】一、熟悉龋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熟悉龋病的预防。

公共卫生系学生应熟悉各种预防措施。

二、了解四环素牙、楔状缺损、牙本质过敏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三、熟悉牙髓炎、根尖周围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四、熟悉牙髓炎的应急处理。

【教学内容】一、重点介绍龋病的病因及防治,讲解龋病的病变过程及临床表现。

二、介绍四环素牙、楔状缺损、牙本质过敏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三、介绍牙髓病的病因、分类及临床特点。

四、重点讲解牙髓炎的疼痛特点及如何确定病牙,详细讲解其应急治疗。

五、讲解急、慢性根尖周围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第五章牙周和口腔黏膜常见病【目的要求】一、了解牙龈病的分类、临床特点及治疗。

二、熟悉慢性牙周病炎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三、一般了解单纯性疱疹性口炎、天疱疮、白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四、熟悉口腔白色念珠菌病、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教学内容】一、介绍牙龈病的分类、临床特点及治疗。

二、重点介绍成人牙周炎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三、介绍单纯性疱疹性口炎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四、重点介绍口腔白色念珠菌病、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五、介绍天疱疮、口腔白斑、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第六章口腔局部麻醉【目的要求】一、了解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剂。

二、熟悉各种常用口腔浸润麻醉法及阻滞麻醉法。

三、熟悉局部麻醉并发症防治。

【教学内容】一、般介绍常用口腔局部麻醉剂。

二、重点讲解口腔浸润麻醉法及阻滞麻醉法。

三、重点讲解局部麻醉并发症晕厥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四、一般讲解局麻后中毒、过敏及特异质反应等并发症。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第七章牙拔除术【目的要求】一、熟悉拔牙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熟悉拔牙的并发症及防治。

三、了解拔牙操作。

【教学内容】一、重点介绍拔牙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介绍拔牙并发症与防治。

三、应用多媒体介绍拔牙操作。

四、本章多数内容均可在见习或实习时介绍。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第八章口腔颌面部感染【目的要求】一、了解颌面部感染的特点,“危险三角区”感染向颅内扩散的途径。

二、熟悉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三、熟悉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各间隙感染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四、熟悉化脓性颌骨骨髓炎及放射性颔骨骨髓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五、了解颜面疖痈的临床表现及防治特点。

【教学内容】一、介绍颌面部感染的途径及向颅内扩散的通道。

二、重点讲解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

三、详细讲解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强调切开引流指征及切开部位的选择原则。

四、重点讲解放射性颌骨骨坏死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介绍牙源性颌骨骨髓炎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五、一般介绍颌面部疖痈的临床特点及局部处理原则。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第九章口腔颌面部损伤【目的要求】一、熟悉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及急救处理。

二、熟悉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原则。

三、了解颜面部烧伤的特点。

四、熟悉颌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及急救措施.结合临床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绷带包扎法。

二、重点讲解开放性损伤清创术的一般原则,并介绍颊部穿通伤、舌外伤、腮腺与导管损伤的处理原则。

三、一般讲解颜面部烧伤的特点及局部处理。

四、一般介绍上颌骨及下颔骨解剖结构上的薄弱线;发生骨折后,骨折片移位与肌肉附着的关系,简要介绍骨折复位固定常用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第十章颞下颌关节常见疾病【目的要求】一、熟悉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生理。

二、熟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三、了解颞下颌关节强直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四、掌握颞下颌关节前脱位的诊断及处理。

【教学内容】一、详细介绍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二、详细介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病因(重点介绍关系紊乱及咀嚼肌平衡失调)、临床特点(疼痛、弹响及运动障碍)及治疗原则。

三、对颞下颌关节前脱位的临床表现特点应详细讲解,并介绍治疗方法。

四、一般介绍颞下颌关节强直的病因,强调感染与外伤为主。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第十一章唾液腺常见疾病【目的要求】一、熟悉黏液囊肿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涎腺多形性腺瘤的生物学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二、了解化脓性腮腺炎临床表现和治疗。

三、了解涎腺结石与涎腺炎的关系。

四、了解舍格伦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一、重点介绍黏液囊肿,多型性腺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二、一般介绍诞腺的解剖生理及诞石的形成。

三、-般介绍急性与慢性涎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四、一般介绍舍格伦综合征的病理改变、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第十二章口腔颌面部肿瘤【目的要求】一、了解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对口腔癌前病变的认识及处理。

二、熟悉牙源性囊肿、发育性囊肿及潴留性囊肿的特点及处理。

三、了解口腔颌面部常见的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一、介绍口腔颌面部常见的良性及恶性肿瘤.如牙龈瘤、成釉细胞瘤、血管瘤及舌癌、牙龈癌的表现与治疗;对口腔瘤的特点应予介绍。

二、一般介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囊肿及颌骨囊肿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

三、一般介绍白斑、慢性溃疡及糜烂性扁平苔藓等癌前病变。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第十三章老年口腔疾病【目的要求】了解老年人牙周病、龋病、楔状缺损磨损、牙本质过敏症、颌面肿瘤的临床特点及预防。

【教学内容】通过自学了解老年人牙周病、龋病、楔状缺损磨损、牙本质过敏症、颌面肿瘤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方法.。

第十四章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目的要求】了解血液及出血性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皮肤黏膜病、艾滋病在口腔的临床特点。

【教学内容】通过自学了解血液及出血性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皮肤黏膜病、艾滋病在口腔的临床特点,认识口腔局部与全身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