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的术后护理
心脏起搏术后伤口护理措施

一、概述心脏起搏术是一种治疗严重心动过缓的重要方法,通过植入心脏起搏器来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
术后伤口护理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阐述心脏起搏术后伤口的护理措施。
二、伤口护理原则1.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2.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 遵循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4. 注意伤口部位的保护,避免碰撞和挤压。
5. 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焦虑情绪。
三、具体护理措施1. 术后伤口护理(1)术后伤口用无菌敷料覆盖,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2)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3)每日更换敷料,更换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4)伤口愈合期间,避免沾水,如需洗澡,可用防水敷料保护伤口。
2. 伤口换药(1)伤口拆线前,每日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2)伤口拆线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碰撞和挤压。
(3)根据伤口愈合情况,适时更换敷料,预防感染。
3. 伤口部位的保护(1)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以免伤口部位受到撞击。
(2)伤口部位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摩擦和压迫。
(3)睡觉时,尽量保持伤口部位不受压。
4. 心理护理(1)向患者讲解术后伤口护理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对伤口护理的认识。
(2)耐心解答患者疑问,消除患者焦虑情绪。
(3)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四、注意事项1. 伤口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3. 患者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4. 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伤口部位的保护,避免碰撞和挤压。
5. 患者应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6.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心脏起搏术后伤口护理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关键环节。
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护理原则,做好伤口护理工作,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心脏起搏器的术后护理与功能监测方法

心脏起搏器的术后护理与功能监测方法心脏起搏器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传导系统障碍的医疗设备。
术后的护理和功能监测对于起搏器的长期运行和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将重点介绍心脏起搏器术后的护理和功能监测方法。
一、术后护理1. 伤口护理:术后的第一天,患者需要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在更换伤口敷料之前,应先洗手并采取无菌措施,以避免感染。
如果伤口有渗液或出血,应及时清洗并更换敷料。
2. 注意观察:术后的患者应密切观察身体的反应和症状,特别是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立即就医:持续性胸痛、呼吸困难、心悸、晕厥等。
3. 避免剧烈运动:术后患者应避免过度活动和剧烈运动,尤其是避免举重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
适当的轻度活动如散步可以有助于恢复。
4. 定期追踪复诊:术后患者应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定期复诊,以便医生对起搏器的功能进行监测和调整。
定期复诊可以保证起搏器的长期正常运行。
二、功能监测方法1. 导联检查: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了解起搏器的电极位置和工作状态。
医生可以根据心电图结果调整起搏器的参数,以确保其工作正常。
2. 功能测试:起搏器的功能测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使用起搏器分析仪或通过体外磁场刺激起搏器进行测试。
这些测试可以评估起搏器的刺激阈值、感知阈值和脉冲宽度等参数。
3. 电池寿命监测:起搏器的电池寿命是一个重要的监测指标。
当电池寿命即将结束时,起搏器会发出警报,患者应及时就医更换电池。
4. 远程监测:现代的起搏器通常具有远程监测功能,可以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监测起搏器的工作状态。
患者可以定期将监测结果上传至医生的数据库,医生可以远程查看起搏器的工作情况。
总结起来,心脏起搏器的术后护理和功能监测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伤口护理和观察,避免剧烈运动,并定期复诊进行功能监测。
通过导联检查、功能测试、电池寿命监测和远程监测等方法,可以确保心脏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和患者的健康。
起搏器术前术后护理

起搏器术前术后护理起搏器是一种能够稳定心律、解决心脏传导障碍的医疗设备,通过产生脉冲电流来刺激心脏,以保持心脏节律的正常。
起搏器术前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并保障起搏器的正常使用。
以下是起搏器术前术后的护理内容。
术前护理:1.评估患者的心脏状况: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等,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需要植入起搏器,以及选择合适的起搏器型号。
2.评估患者的术前准备情况: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检查,确保患者身体状况良好,能够耐受手术。
3.解释手术过程及风险: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手术的目的、过程以及可能的并发症,以便患者做出知情同意。
5.术前禁食禁水:根据医生的指导,患者需要在手术前几个小时内停止饮食和饮水,以减少手术过程中的风险。
术后护理:1.观察心脏节律:植入起搏器后,首先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脏节律,确认起搏器的效果。
2.观察伤口情况:定期观察起搏器植入部位的伤口,包括红肿、渗液、感染等情况,及时处理伤口问题。
3.心电图监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24小时心电图监测,以确保起搏器的正常工作。
4.植入部位固定:术后植入的起搏器需要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固定,避免植入部位受到外力撞击。
5.避免大力活动:术后患者需要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或举重,以免对起搏器产生不良影响。
6.定期复查:起搏器植入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包括心电图、起搏器本体功能检查等,以确保起搏器的正常工作。
此外,患者在起搏器术后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保持伤口的清洁:如需清洁伤口可使用盐水清洗,不宜使用含酒精或碘酒进行清洁。
2.避免患侧手臂过度活动:术后的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使用患侧手臂进行剧烈活动,以免损伤起搏器植入部位。
3.避免磁性物品靠近起搏器区域:磁性物品(如手机、扬声器等)容易干扰起搏器的工作,患者应避免将磁性物品靠近起搏器区域。
4.定期随访:起搏器植入后患者需按照医生安排进行定期随访,及时了解起搏器的工作情况。
5.心理护理:起搏器植入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理压力,护士应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缓解压力。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与健康指导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与健康指导作者:张玲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2020年第10期人工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起搏器发放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之兴奋和收缩,从而替代正常心脏起搏点,控制心脏按脉冲电流的频率有效搏动,以治疗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
起搏器是某些心律失常病人的生命线,日常生活中有些事情需要格外注意。
那么安装起搏器后术后该如何护理呢呢?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1、术后24小时内应卧床休息,以平卧位或左侧卧位姿势,限制上肢活动,避免身体大幅翻动,尽量采取听歌、听音乐、冥想等方式分散注意力、缓解烦躁、焦虑情绪。
2、在术后7到10天时拆线时,保持手术切口干净、无菌,并减少与外界的接触。
埋植起搏器的患侧上肢还需避免过度活动,1到2周内不要高举,以防止电极导管发生移位。
3、心脏起搏器植入在满3个月前,上肢时还需避免大幅度、快速的活动,以防止导线前端从心脏组织中脱落或脱位。
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还需进行轻度的活动,如屈伸内外旋转,防止出现上肢静脉血栓。
4、起搏器植入后3个月后需进行复查,以后每3~6个月复查一次或遵医嘱进行随访,以了解起搏器工作情况是否正常,是否需要进行起搏参数的调整。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健康指导:1.饮食指导:多进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水果、蔬菜,戒烟戒酒,限制食盐的摄入,减少高脂肪饮食,忌刺激性和兴奋性食物或饮料,如茶、咖啡、生姜、辣椒等,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开朗乐观的情绪,避免激动,戒烟酒,适当参加体育锻炼,防止受凉。
安装起搏器半年内要特别注意睡姿,应选择仰卧位,避免电极脱位。
3.活动与康复:活动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操之过急,以不感心悸、胸闷为宜,避免过度劳累。
术后24小时可实施康复操进行肢体康復治疗;术后1个月内避免术侧上肢过度外展、上举,患侧勿抬起超过10千克的重物;术后1~3月避免剧烈活动,可选择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种花,养鸟,应避免甩手等动作,以有效减少肩关节粘连等情况。
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护理

2 李 刘树 介入神 经放射学 [ . 京: M] 北 人民卫生 出 中肝素过量或 凝血 机制障碍 、 术后穿刺侧肢体活动 频繁 、 部压 [ ] 凌 峰 , 铁林 , 山. 局
版 社 ,9 9 6 19 . 8
[ ] A e a N Pre J .n ar i act ( e y nuy A 3 dr r A , a r C I r a a 8 u r br )aer m: yd k tc n l c a r s bc e i [ ] Su e ,9 79 ( )6 2 ak vr e J . ot M d 19 , 7 : o vw h J 0 7
进行 自动翻身 , 增加被动 四肢活动 、 按摩 , 或使用 弹力 长筒袜 , 以 降低血栓的发生率” 。本组无 下肢 血栓 发生。 j 保持乐观情绪 , 避免激动 、 激怒等。鼓 励患者坚持进行康复 步、 打太极等 。按 医嘱定时服用抗高血压 、 抗癫痫 、 痉挛药物 。 抗
是手术的并发症之一 。术后早 期严密 观察语 言 、 动 和感觉 3 出院健康指导 运 以便 及早 发现病情并进行处理。如发生一侧 肢体无力 、 偏瘫 、 失 训练 , 避免剧烈 活动 6个 月 , 如打球 、 跑等 , 快 可适 当运动 , 如散 容治疗。术后患者 处于 高凝 状 态 , 给予 短期 4 常 8小时 的肝 素 定期测量血压。戒烟 、 戒酒 , 坚持长期低盐、 低脂 、 适量碳水化合 化, 配合长期 阿司匹林治疗 , 预防脑梗 死。治疗 中密切观察 有无 物及粗纤维食物 的饮 食 , 养成定 时 排便 习惯 。3个 月后 行 D A S
[ ] 朱冬梅. 内动脉瘤 围术期 的观察 与护理 [ ] 全 科护理 , 0 , 6 颅 J. 2 97 O
(A)4 1 :0
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

TOP4.焦虑:与病情危重及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 护理措施: 1.评估患者焦虑原因,为其举例成功病例。 2.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患者配合治疗及护理的重要性 3.给予心理支持,使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减轻焦虑 情绪 4.合理安排治疗及护理操作时间,做到“轻” 5.保持病室安静,限制人员探视 6.定时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加强健康教育 护理评价:患者术后情绪稳定,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护理问题
TOP10.潜在并发症:伤口感染 护理目标:患者术后穿刺点清洁干燥,无脓性分泌物渗出 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穿刺点情况 2.按时换药,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 3.医疗及护理操作中坚持无菌原则 4.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护理评价:患者术后穿刺点清洁干燥,无脓性分泌物,无
伤口感染及感染征象,穿刺处已结痂。
器
1 适用于阿斯综合征发作、心脏介入或手术治 疗引起的一过性完全性AVB等 可辅助性运用于诊断性心脏电生理检查、预 2 防性应用于某些特殊治疗与检查过程中可能 出现明显心动过缓的病人。 3 作为起搏器依赖者更换新起搏器时的过渡。
适应症
植入性 心脏起 搏器
1
伴有临床症状的任何水平的完全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护理问题
TOP8.有导管滑脱的风险:与留置尿管及安置起搏器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导管滑脱及移位 护理措施: 1.为患者更换体位、搬运病人时妥善固定和保护导管 2.密切观察各管道的性能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3.为患者及家属讲解各管道的目的及重要性,管道脱落会造 成的严重后果及注意事项 护理评价: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导管滑脱及移位
(5)心理护理:医护人员主动关心患者,使患者保持心情舒畅,患者卧床期间满足生活需求。医生 主动与患者交流,介绍安装起搏器的意义及术后的效果及维护,消除患者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增强 对治疗的信心。
心脏起搏器术后应该怎样护理?

心脏起搏器术后应该怎样护理?心脏就好比我们人体的发电机,如果出现问题,那么其危害程度可想而知,严重的还会危及人的性命。
但随着医学的发展,很多以前难以解决的疑难杂症都被攻克了下来。
如心脏起搏器的使用就是历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但是手术安装心脏起搏器后应该怎么护理呢?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1、心脏起搏器术后要预防伤口的感染,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2、心脏起搏器植入一侧的手臂要保持固定,48小时内不要随便翻身避免电极移位,一个星期内都要注意,之后电极就会和周围组织发生粘连,相对稳定后才能加大手臂的活动范围3 、心脏起搏器术后要远离大的磁场,避免微波和高压线等,打手机也要尽量使用耳机。
4、心脏起搏器术后一般三个月后来医院进行第一次随访,把起搏器的参数调一下。
术后半年或一年就诊一次,然后就是一年复查一次,尤其等到起搏器接近寿命年限的最后一年要及时来医院复查一次,目的是检测起搏器的电池电量,防止电池突然断电。
5、术后应定期来院复查心电图,观察起搏器的工作情况6、体力活动要适量病人的饮食、作息起居应有规律。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酒,进食不宜过饱,保持稳定良好的情绪,注意心理平衡,保证充足睡眠。
体育锻炼要量力而行,以选择散步、慢跑、练气功、种花、养鸟等低强度活动为宜。
7、坚持必要的药物治疗安装了起搏器的病人同样可发生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等。
因而病人不能麻痹大意,仍需按时服用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的药物。
以上就是心脏起搏器的术后护理要点。
手术过后病人最重要的就是多休息,不要再做任何心脏无法承受的剧烈运动了。
患者还要注意对病情的观察,每天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炎症征象有任何不适都要及时就医。
感谢大家的阅读。
心脏起搏器的操作与术后护理

心脏起搏器的操作与术后护理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管理患有心脏节律紊乱的患者。
它通过向心脏发送电信号来维持正常的心跳。
对于那些需要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来说,了解其操作和术后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心脏起搏器的操作步骤以及术后的护理要点。
一、心脏起搏器的操作步骤1. 确保患者的适应症:在植入心脏起搏器之前,医生会评估患者是否适合使用心脏起搏器。
常见的适应症包括心脏传导阻滞、窦房结功能障碍和某些心脏病导致的心动过缓等。
2. 定义心脏起搏器的类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选择合适的心脏起搏器类型,包括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和三腔起搏器。
每种类型的起搏器在操作上会有所不同。
3. 麻醉和手术准备:在手术开始之前,患者会接受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手术区域会进行消毒,然后医生会在胸部或腹部切开一小段皮肤以便植入起搏器。
4. 植入心脏起搏器:医生会先在患者的心脏静脉处插入导管,将导管引至心脏,并将起搏器通过导管植入。
一旦起搏器被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医生会将其与心脏的电极连接起来。
5. 调试和测试:在手术完成后,医生会进行起搏器的调试和测试。
他们会通过改变起搏器的设置来确保它正常工作。
患者通常需要留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以确保起搏器的功能良好。
二、心脏起搏器的术后护理要点1. 心脏起搏器检查: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心脏起搏器的检查。
这些检查包括电池寿命监测、心脏电极位置检查以及起搏器功能的评估。
建议患者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起搏器的正常运行。
2. 保持良好的伤口护理:术后患者需要保持手术切口的清洁和干燥。
按照医生或护士的指示,定期更换伤口敷料,并避免用力刺激切口区域。
3. 避免电磁干扰:心脏起搏器对一些电子设备和电磁场可能产生干扰。
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高强度的磁场,并避免将手机、耳机等电子设备直接放在起搏器附近。
4. 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在植入心脏起搏器后,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一些生活方式的调整。
例如,避免剧烈运动或举重,减少对胸部的冲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反复C发作
Ⅱ度Ⅱ型 以上房室 传导阻滞
病态窦房 结综合征
的颈动脉 窦性晕厥 和心室停
顿
D
E
三腔F起搏
异位快速 心律失常 药物治疗 无效者
外科手术前 后的”保护 性“应用
器治疗扩
张型心肌
病充血性
19
心脏起搏器的分类(二
• 单腔起搏器 只有一根电极导线,根据需要可将其植入右心房或右
心室合适的部位。
(四)临时起搏器植入方式
采用电极导线经 外周静脉(常用锁骨 下静脉或股静脉)送 至右心室,电极接触 到心内膜,起搏器置 于体外。
临时起搏器放置时间 不能太久, 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以免发生感染。
21
(四)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方式
手术过程
植入永久起搏器,
不需要开胸,手术创
伤小,病人痛苦少。
一般导线通过锁骨下
晕厥(Syncope)
晕厥:短暂的,自限
性的意识丧失,常引 起摔倒。
起搏器技术成熟、安全吗?
经半个世纪不断完善; 手术死亡率几乎为0; 全球共有三百多万患者行心脏起搏治疗; 每年约有三十多万患者新置入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的分类(一)
• 临时起搏器
也称体外式起搏 器,脉冲发生器位于 体外。
• 永久起搏器
定义:
•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它 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 脏,使之激动和收缩,即模拟正常心 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以治疗由于某 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
起搏器的构成
人工心脏起搏器由 脉冲发生器、 电极及其导线、 电源三部分组成。
脉冲发生器 起搏器的构成
电池பைடு நூலகம்
电极及导线
心脏起搏器功能
人工心脏起搏器的电池部 分装在身体的外部,导线 从体外通过静脉到达心脏。 它们只能在医院内短期使 用。
然后 鲁内·埃尔姆奎斯特在 1958年制作了一个放在 体内起搏器,锌一汞电 池埋在皮下。1960年, 瑞典医生奥克·森宁为一
位病人植入了这种起搏
器。电池一直使用了2---
3年才更换。
现在
在20世纪80年代,起搏器上 增加了微处理器。只有在感 觉需要起搏器时,病人才启 动它。今天的起搏器就更复 杂了,起搏器可根据血液的 湿度来调节心跳。
效者,应用抗心动过速起搏器。
适应症
• 在我国植入心脏永久性起搏器 的主要适应症是缓慢性心律失 常。
缓慢心律失常 + 无症状者
• 无症状者: • 清醒时心率≤40次/
分 • 心脏停搏≥3秒、 • 慢快综合征
黑曚(Amaurosis)
黑曚:视力暂时性的丧失、眼前发黑,然后很快 恢复 ,是颅内血流量迅速减少的表现。
尖瓣
右心房与右心室
之间的瓣膜称三
尖瓣
左心室与主动脉
之间的瓣膜称主
动脉瓣
3
心脏的传导系统
心肌细胞按形态和功能 分为: 普通心肌细胞:构成心 房壁和心室壁 特殊心肌细胞:具有自 律性、兴奋性、传导性
心脏的传导系统包括: 窦房结、房室结、结间束、希氏束、 左右束支及其分支、浦肯野纤维
4
最初
起搏器的发展史
3 一般护理
A
1、观察有无打嗝和腹肌抽动现象
2、穿刺部位皮肤每日更换敷料,避免感染,观
• 能替代或补充正常激发和控制心脏收 缩的电子生理系统。它通过周期性的 电冲脉发放刺激心脏,引起心搏,并 实现生理机能控制
•
起搏治疗的目的
• 纠正心率和心律的异常,来提高患者 的生存质量,减少病死率
适应症
• 1)心脏传导阻滞 • 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3)反复发作的颈动脉窦性昏厥和/或
心室停搏。 • 4)异位快速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
也称埋藏式起 搏器,脉冲发生器和 电极均埋藏在体内。
(三)起搏器的适应症——临时起搏 器适应症
反A复
Adams-
Stokes综
合征发作
者
C
药物使用不
当引起房室
传导阻滞
B
急性下壁 心肌梗死
D
心脏介入或手术 中起预防心动过 缓和更换新起搏 器时的过度作用 18
(三)起搏器的适应症——植入 式起搏器适应症
• 双腔起搏器 有两根电极导线,通常分别植入在右心房和右心室内
合适的部位
• 三腔心脏起搏器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右心房和右心室植入导
线外,通过冠状静脉窦植入导线至左心室侧静脉或侧后静脉,由心外膜起搏 左心室,恢复左、右心室同步活动。
• 四腔心脏起搏器 方法是将两根电极导管插入左心室、左心房
的冠状静脉系统,分别起搏左心房、左心室,再将另两根电极导管分别植入 在右心房和右心室的内膜,电极导管和埋在病人上胸部起搏器相联接,同步 起搏恢复心脏各腔室兴奋收缩的同步性和协调性。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
心内二科
要点
起搏器工作原理 起搏器植入适应症 起搏器植入患者护理
起搏器植入健康宣教
心脏的结构
心脏位于胸腔的中纵 隔中,约2/3位于正中线 左侧,1/3位于正中线右 侧。心尖朝向左前下方, 心底朝向右后上方。
心脏有四个腔: 左心房、左心室 右心房、右心室
左心房与左心室
之间的瓣膜称二
静脉植入到心房或心
室,导线顶端的电极
固定在心脏的内侧心
肌上。脉冲发生器
(起搏器)埋藏于右
侧或左侧胸皮下组织
(囊袋)
22
右房电极 右室电极
冠状窦电极
30
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告知患者手术是在局麻下进行的,整个 过程病人意识是清楚的,有任何疑问和不适都可以提出来, 植入起搏器后就可以和健康人一样的生活,不要紧张和恐 惧,只要配合治疗就好了; (2)协助检查:及时完成抽血、X线、心电图等检查; (3)皮肤准备:临时起搏器备会阴及双侧腹股沟区域; 植入式起搏器备胸部,包括颈部和腋下区域的皮肤; (4)抗生素皮试; (5)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 (6)术晨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
31
(7)嘱患者着开襟宽松纯棉衣裤,及时增减衣物,避免
术后护理(临时起搏器)A
1 休息与活动
临时起搏器患者需绝对 卧床,股静脉植入的患者术 侧膝关节和髋关节要制动, 锁骨下静脉植入的患者,术 侧肢体避免屈曲或活动过度, 以免电极脱出和感知障碍。 起搏器在床头或床尾处要固 定妥当。
32
术后护理(临时起搏器)
2 监测
起搏器参数由医生根据病
情调节,我们每班要观察和记
录心率和起搏情况,注意起搏
阈值和感知灵敏度的变化。
给予持续心电监护,观察
心率和起搏频率是否一致,如
出现频发室早,要报告医生;
每班床头交接班,检查导
线固定是否妥当,设置参数、
起搏效果、植入途径、穿刺部
位、足背动脉波动等,保证安
全起搏。
33
术后护理(临时起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