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第4章_相干光通信
光纤通信知识点归纳

第1章概述1、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利用光导纤维传输光波信号的通信方式。
光纤通信工作波长在于近红外区:0.8~1.8μm的波长区,对应频率: 167~375THz。
对于SiO2光纤,在上述波长区内的三个低损耗窗口,是目前光纤通信的实用工作波长,即0.85μm、1.31μm及1.55μm。
2、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P2图1-3)目前采用比较多的系统形式是强度调制/直接检波(IM/DD)的光纤数字通信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光发射机、光纤、光接收机以及长途干线上必须设置的光中继器组成。
1)在点对点的光纤通信系统中,信号的传输过程:由电发射机输出的脉码调制信号送入光接收机,光接收机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耦合进光纤,光接收机将光纤送过来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经过对电信号的处理以后,使其恢复为原来的脉码调制信号送入电接收机,最后由信息宿恢复用户信息。
2)光发射机中的重要器件是能够完成电-光转换的半导体光源,目前主要采用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和半导体激光二极管(LD)。
3)光接收机中的重要部件是能够完成光-电转换的光电检测器,目前主要采用光电二极管(PIN)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
特性参数:灵敏度4)一般地,大容量、长距离光纤传输: 单模光纤+半导体激光器LD小容量、短距离光纤传输: 多模光纤+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5)光纤线路系统:功能:把来自光发射机的光信号,以尽可能小的畸变和衰减传输到光接收机。
组成:光纤、光纤接头和光纤连接器要求:较小的损耗和色散参数3、光纤通信的特点:优点:(1),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
(2)传输损耗小,中继距离长:石英光纤损耗低达0.19 dB/km,用光纤比用同轴电缆或波导管的中继距离长得多。
(3)保密性能好:光波仅在光纤芯区传输,基本无泄露。
(4)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光纤由电绝缘的石英材料制成,不受电磁场干扰。
(5)体积小、重量轻。
(6)原材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
缺点:1)不能远距离传输;2)传输过程易发生色散。
第4章光纤通信系统介绍

1.光发射机
(3) 光发射机的组成方框图和各部分功能 ⑥ 调制(驱动) • 经过扰码后的数字信号通过调制电路对光源进 行调制,让光源发出的光信号强度跟随信号码 流的变化,形成相应的光脉冲送入光纤。
12
1.光发射机
(3) 光发射机的组成方框图和各部分功能 ⑦ 自动功率控制 • 由于老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光发射机的光源 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出现输出光功率降低的 • 为了保持光源输出功率的稳定,在光发射机中 常使用自动功率控制(APC)电路。
27
2.光接收机
• 图4-10 时钟恢复电路方框图
28
2.光接收机
• 图4-11 时钟恢复电路波形图
29
2.光接收机
• 图4-12 NRZ码的功率谱密度分布图
30
2.光接收机
• 图4-13 RZ码功率谱密度分布图
31
2.光接收机
• 图4-14 一种非线性处理电路
32
2.光接收机
• 图4-15 非线性处理电路中的波形图
24
2.光接收机
• 图4-8 单个脉冲均衡前后波形的比较
25
2.光接收机
⑤ 判决器和时钟恢复电路 • 判决器由判决电路和码形成电路构成。 • 判决器和时钟恢复电路合起来构成脉冲再生电 路。 • 脉冲再生电路的作用是将均衡器输出的信号恢 复成理想的数字信号
26
2.光接收机
• 图4-9 信号再生示意图
48
(1)衰减对中继距离的影响
• 一个中继段上的传输衰减包括两部分,其一是 光纤本身的固有衰减,再者就是光纤的连接损 耗和微弯带来的附加损耗。 • 构成光纤损耗的原因很复杂,归结起来主要包 括两大类:吸收损耗和散射损耗。 • 引起光纤损耗的因素还有光纤弯曲和微弯产生 的损耗以及纤芯与包层中的损耗等等。
相干光通信技术

相干光通信技术徐飞 20114487【摘要】:随着各种新型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带来的信息爆炸式增长,科学研究工作者们提出了相干光通信这一解决办法。
本文简要介绍了相干光通信的基本原理、相干光通信相对其他通信方式的优点和它所涉及的主要技术,以及在超长波长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等问题。
【关键词】:相干调制、外差检波、稳频、超长波长光纤引言:在光纤通信领域,更大的带宽、更长的传输距离、更高的接受灵敏度,是科学研究者们永远的追求。
虽然波分复用(WDM)技术和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应用已经使光纤通信系统的带宽和传输距离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但随着视频会议等一系列新的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和互联网普及带来的信息爆炸式增长,相干光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显得越发的重要。
1.相干光通信的基本原理:在相干光通信中主要利用了相干调制和外差检测技术,所谓相干调制,就是利用要传输的信号来改变光载波的频率、相位和振幅,这就需要光信号有确定的频率和相位,即应是相干光。
激光就是一种相干光。
所谓外差检测,就是利用一束本机振荡产生的激光与输人的信号光在光混频器中进行混频,得到与信号光的频[1]率、相位和振幅按相同规律变化的中频信号。
在光发射端用外光调制方式将信号以调幅、调相或调频的方式调制到光载波上,再经过光匹配器送入光纤中进行传输,当信号光传输到光接收端时,先用一束本振光信号与之进行相干混合,然后用探测器检测。
相干光通信根据本振光信号频率与接收到的信号光频率是否相等,可分为外差检测相干光通信和零差检测相干光通信。
外差检测相干光通信经光电检波器获得的是中频信号,还需要进行二次解调才能被转换成基带信号。
外差检测相干光通信又可根据中频信号的解调方式分为同步解调和包络解调。
零差检测相干光通信的光信号经光电检波器后被直接转换成系带信号,不需要进行二次解调,但本振光频率与信号光频率要求严格匹配,并且要求本振光与信号光的相位锁定。
2.相干光通信的优点:相干光通信技术充分利用了它的混频增益、信道选择性及可调性出色以及充分利用光纤通信的带宽等特点,逐步适应当前通信的巨大需求,与传统的通信系统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
[整理]相干光通信
![[整理]相干光通信](https://img.taocdn.com/s3/m/fce28cd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3.png)
[整理]相干光通信相干光通信一、相干光通信的基本工作原理在相干光通信中主要利用了相干调制和外差检测技术。
所谓相干调制,就是利用要传输的信号来改变光载波的频率、相位和振幅,这就需要光信号有确定的频率和相位(而不像自然光那样没有确定的频率和相位),即应是相干光。
激光就是一种相干光。
所谓外差检测,就是利用一束本机振荡产生的激光与输入的信号光在光混频器中进行混频,得到与信号光的频率、位相和振幅按相同规律变化的中频信号。
在发送端,采用外调制方式将信号调制到光载波上进行传输。
当信号光传输到达接收端时,首先与一本振光信号进行相干耦合,然后由平衡接收机进行探测。
相干光通信根据本振光频率与信号光频率不等或相等,可分为外差检测和零差检测。
前者光信号经光电转换后获得的是中频信号,还需二次解调才能被转换成基带信号。
后者光信号经光电转换后被直接转换成基带信号,不用二次解调,但它要求本振光频率与信号光频率严格匹配,并且要求本振光与信号光的相位锁定。
相干光通信系统可以把光频段划分为许多频道,从而使光频段得到充分利用,即多信道光纤通信。
我们知道无线电技术中相干通信具有接收灵敏度高的优点,相干光通信技术同样具有这个特点,采用该技术的接收灵敏度可比直接检测技术高18dB。
早期,研究相干光通信时要求采用保偏光纤作传输介质,因为光信号在常规光纤线路中传输时其相位和偏振面会随机变化,要保持光信号的相位、偏振面不变就需要采用保偏光纤。
但是后来发现,光信号在常规光纤中传输时,其相位和偏振面的变化是慢变化,可以通过接收机内用偏振控制器来纠正,因此仍然可以用常规光纤进行相干通信,这个发现使相干光通信的前景呈现光明。
相干光纤通信系统在光接收机中增加了外差或零差接收所需的本地振荡光源,该光源输出的光波与接收到的已调光波在满足波前匹配和偏振匹配的条件下,进行光电混频。
混频后输出的信号光波场强和本振光波场强之和的平方成正比,从中可选出本振光波与信号光波的差频信号。
第4章数字光纤通信系统(1)

2024/7/7
3
3、光纤通信的发展可以粗略地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66-1976年),这是从基础研究到商
业应用的开发时期。实现了短波长(0.85μm)低速率
(45或34Mb/s)多模光纤通信系统。
所以灵敏度也是反映光纤通信系统质量的 重要指标。
2024/7/7
18
4.2 光纤和光器件
一、光纤
1、光纤 光纤就是导光的玻璃纤维的简称, 是石英玻璃丝,
它的直径只有0.1 mm,它和原来传送电话的明线、 电缆一样,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输介质,但它比以 上两种方式传送的信息量要高出成千上万倍, 可达 到上百千兆比特/秒,而且衰耗极低。
2024/7/7
7
3. 重量轻、 光纤重量很轻,直径很小。即使做成光缆,在
芯数相同的条件下,其重量还是比电缆轻得多,体
积也小得多。表给光缆和标准同轴电缆的重量和截
面积的比较。
表 光缆和电缆的重量和截面积比较
项目
8芯
18 芯
光缆
电缆
光缆
电缆
重量/(kg·m-1) 0.42
6.3
0.42
重量比
1
15
1
4.1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概述
一、光纤通信发展史和现状
1、探索时期的光通信: 中国古代用“烽火台”报警,欧洲人用旗语传
送信息, 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原始形式的光通信。
1880年,美国人贝尔(Bell)发明了用光波作载 波传送话音的“光电话”。光电话证明了用光波作
为载波传送信息的可行性。贝尔光电话是现代光通
发射
光纤通信-重要知识点总结

光纤通信重要知识点总结第一章1.任何通信系统追求的最终技术目标都是要可靠地实现最大可能的信息传输容量和传输距离。
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取决于对载波调制的频带宽度,载波频率越高,频带宽度越宽。
2.光纤:由绝缘的石英(2)材料制成的,通过提高材料纯度和改进制造工艺,可以在宽波长范围内获得很小的损耗。
3.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以光纤为传输媒介、光波为载波的通信系统,主要由光发送机、光纤光缆、中继器和光接收机组成。
光纤通信系统既可传输数字信号也可传输模拟信号。
输入到光发射机的带有信息的电信号,通过调制转换为光信号。
光载波经过光纤线路传输到接收端,再由光接收机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系统中光发送机的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将生成的光信号注入光纤。
光发送机一般由驱动电路、光源和调制器构成,如果是直接强度调制,可以省去调制器。
光接收机的作用是将光纤送来的光信号还原成原始的电信号。
它一般由光电检测器和解调器组成。
光纤的作用是为光信号的传送提供传送媒介,将光信号由一处送到另一处。
中继器分为电中继器和光中继器(光放大器)两种,其主要作用就是延长光信号的传输距离。
为提高传输质量,通常把模拟基带信号转换为频率调制、脉冲频率调制或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最后把这种已调信号输入光发射机。
还可以采用频分复用技术,用来自不同信息源的视频模拟基带信号(或数字基带信号)分别调制指定的不同频率的射频电波,然后把多个这种带有信息的信号组合成多路宽带信号,最后输入光发射机,由光载波进行传输。
在这个过程中,受调制的电波称为副载波,这种采用频分复用的多路电视传输技术,称为副载波复用技术。
目前大都采用强度调制与直接检波方式。
又因为目前的光源器件与光接收器件的非线性比较严重,所以对光器件的线性度要求比较低的数字光纤通信在光纤通信中占据主要位置。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基本上由光发送机、光纤与光接收机组成。
发送端的电端机把信息进行模数转换,用转换后的数字信号去调制发送机中的光源器件,则就会发出携带信息的光波,即当数字信号为“1”时,光源器件发送一个“传号”光脉冲;当数字信号为“0”时,光源器件发送一个“空号”。
《光纤通信基础》习题及答案

光栅技术
第二章部分
2.1、光纤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 答:光纤(Optical Fiber)是由中心的纤芯和外围的包层同轴组成的圆柱形细丝。纤芯的 折射率比包层稍高,损耗比包层更低,光能量主要在纤芯内传输。包层为光的传输提供反射 面和光隔离,并起一定的机械保护作用。 2.2、简述光纤的类型包括哪几种以及各自特点? 解:实用光纤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 1)、突变型多模光纤(Step Index Fiber, SIF), 纤芯折射率为 n1 保持不变,到包层突然 变为 n2。这种光纤一般纤芯直径 2a=50~80 μm,光线以折线形状沿纤芯中心轴线方向传播, 特点是信号畸变大。 2)、渐变型多模光纤(Graded Index Fiber, GIF), 在纤芯中心折射率最大为 n1,沿径向 r 向外围逐渐变小,直到包层变为 n2。这种光纤一般纤芯直径 2a 为 50μm,光线以正弦形 状沿纤芯中心轴线方向传播,特点是信号畸变小。 3)、单模光纤(Single Mode Fiber, SMF),折射率分布和突变型光 纤相似,纤芯直径只有 8~10 μm,光线以直线形状沿纤芯中心轴线方向传播。因为这种光 纤只能传输一个模式(两个偏振态简并),所以称为单模光纤,其信号畸变很小。 2.3、色散的产生以及危害? 答:由于光纤中所传信号的不同频率成分, 或信号能量的各种模式成分,在传输过程中, 因群速度不同互相散开,引起传输信号波形失真,脉冲展宽的物理现象称为色散;光纤色散 的存在使传输的信号脉冲畸变,从而限制了光纤的传输容量和传输带宽。 2.4、光缆的结构分类? 答:(1) 层绞式结构:层绞式光缆的结构类似于传统的电缆结构方式,故又称为古典式光缆。 (2) 骨架式结构:架式光缆中的光纤置放于塑料骨架的槽中,槽的横截面可以是 V 形、U 形 或其他合理的形状,槽的纵向呈螺旋形或正弦形,一个空槽可放置 5~10 根一次涂覆光纤。 (3) 束管式结构:束管式结构的光缆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它相当于把松套管扩大为整 个纤芯,成为一个管腔,将光纤集中松放在其中。 (4) 带状式结构:带状式结构的光缆首先将一次涂覆的光纤放入塑料带内做成光纤带,然后 将几层光纤带叠放在一起构成光缆芯。 2.5、光缆的种类? 答:根据光缆的传输性能、距离和用途,光缆可以分为市话光缆、长途光缆、海底光缆和用
相干光通信技术

式中, AL为本振光的幅度、ωL为本振光的频率φL为本振光的相位。 保持信号光的偏振方向不变,控制本振光的偏振方向, 使之与信号光的偏振方向相同。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2.相移键控(PSK)
基带信号只控制光载波的相位变化,称为相移键控(PSK)。 PSK的光场表达式为: ES(t)=AScos[ωSt+φ(t)] (7.35) 在PSK中,AS保持不变,只对相位进行调制。传输“0”码和传输“1”码时,分别用两个不同相位(通常相差180)表示。 如果传输“0”时,光载波相位不变,传输“1”码时,相位改变180,这种情况称为差分相移键控(DPSK)。 与ASK使用的MZ干涉型调制器相比,设计PSK使用的相位调制器要简单得多。这种调制器只要选择适当的脉冲电压,就可以使相位改变δφ=π。但是在接收端光波相位必须非常稳定,因此对发射和本振激光器的谱宽要求非常苛刻。
图7.39 干涉后的瞬时光功率变化
图7.39 干涉后的瞬时光功率变化
由此可见,中频信号功率分量带有信号光的幅度、频率或相位信息。在发射端,无论采取什么调制方式,都可以从接收端的中频功率分量反映出来。所以,相干光接收方式是适用于所有调制方式的通信体制。 相干检测有零差检测和外差检测两种方式。
图7.42 外差异步解调接收机方框图
光检
测器
带通
本振光
w
L
信号光
w
S
低通
基带信号
包络
检波
7.5.3 误码率和接收灵敏度 相干光通信系统光接收机的性能可以用信噪比(SNR)定量描述。 系统总平均噪声功率(均方噪声电流)为:
式中, 和 分别为散粒噪声功率和热噪声功率,e为电子电荷,Id为光检测器暗电流,B为等效噪声带宽,kT为热能量,RL为光检测器负载电阻,I为光电流,由式(7.31)或式(7.32)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步ASK外差
散粒噪声为主
•异步FSK
1 SNR exp( ) 2 4 NP 1 BER exp( ) 2 2 BER
• 异步DPSK
异步FSK外差
散粒噪声为主
1 BER exp( N P ) 2
异步DPSK外差
散粒噪声为主
•异步外差相干接收的灵敏度 对比表 BER<10-9
PL 1mW : s2 2 1013 , T2 1.6 1012 , I2 3.11012
I2 T2 s2,BER 109 , Ps 38dBm,
BER 107 , Ps 40dBm
PL 0.1mW : s2 2 1014 , T2 1.6 1012 , I2 3.11014
调制格式 灵敏度 光子数 NP
ASK
FSK
DPSK
IM/DD
40
40
20
10
4.4 噪声及性能影响
• 相位噪声的影响
线宽与比特率的比值/Rb描述相位噪声对相干光通信系统的影响
零差
接收机对线宽要求最严,并与锁相环设计密切相关,典型的
容限值为/Rb为10-4量级。对于2.5Gbps的系统一般要求,激光光
源线宽达到kHz量级。
外差
接收机对激光线宽要求远低于零差接收机。同步外差接收
机要求/Rb为10-3量级。相比而言,异步ASK和FSK接收机, /Rb可超过0.1。对于2.5Gbps的系统,通常对光源线宽要求达 到1MHz量级。
• 强度噪声的影响
P (RIN) I 10lg 1 L h
EL AL exp iLt L
相干光信号的功率
P ES E L
2
Pt PS PL 2 PS PL cosIF t S L
光电检测得到的光电流
I t RP R( PS PL ) 2R PS PL cosIF t S L
E1
RL
ES
0° 180° 90° 光移相 混频器
E2
u1
I支路
基带信号
E3
E4
RL u2
Q支路
ELO
90° 路滤波器
Costas环可以处理模拟与数字信号,其激光器线宽要求较低为=5.02×104Rb
OPLL和BPSK零差光接收模块
Costas 光锁相环
90°Hybrid 光学设计
第4章 相干光通信技术
相干光通信的原理 调制与解调
误码率与灵敏度
噪声及性能影响
相干光通信系统的性能
4.1 基本原理和构成
光纤
光电检测器
后处理
激光调制
放大
(a) 直接检测 光纤 光电检测器 后处理
激光调制
中频放大
本振光 (b) 相干检测
相干光通信原理
信号光与本振光可表示为
ES AS exp iS t S
P 90 P 270 2 ELO ES sin( (t ))
I R( P0 P 180 ) 2 R P LO P S cos( (t ))
I1 2 R PLO PS
I 0 2R PLO PS
2 0 2 1 2 s 2 T
2 I
2R PLO PS I1 Q 1 s2 T2 I2
按B=2.5Gbps, T=300K,RL=50等技术条件,计算可以得到:
PL 10mW : s2 2 1012 , T2 1.6 1012 , I2 3.11010
I2
s2 T2,BER 109 , Ps 30dBm,
BER 107 , Ps 31dBm
2 t 4 R 2 PS PL I homo
零差与外差方 式的光电流的 平均功率为
2 t 2 R 2 PS PL I hetero
散粒噪声与热噪声
S2 2qI I d f
4k bT f RL
2 T
4 R 2 Ps PL 2 IS t 2qRPL I d f 4kbTf / RL SNR 2 2 2 R 2 Ps PL S T 2qRPL I d f 4kbTf / RL
光电流和信噪比降低,影响BER和接收机灵敏度。采用偏振控制技术可以消除
这种影响,其中保偏光纤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 色散的影响
相干系统中都使用单纵模窄线宽光源, 强度调制(如ASK)传输系统色散的影响远 没有IM/DD系统中严重. 光纤信道的色散对光这种超高频的电磁信号的相位和频率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ASK 零差检测
PSK 零差检测 零差检测
外差检测 电非相干解调 电相干解调
相干检测的方式的比较
相干光通信的特点
优点: • 极高灵敏度,接近量子极限 • 超长传输距离 • 超宽带传输
缺点:
• 对光源线宽要求极高 • 对相位、频率、偏振稳定要求高 • 系统复杂,成本高
PSK 零差
NP 1 BER erfc( ) 2 2
FSK 外差
•同步相干接收的灵敏度 对比表 BER<10-9
调制格式
灵敏度 光子数 NP
ASK外差 ASK零差 PSK外差
ASK零差 FSK外差
IM/DD
72
36
18
9
36
10
•异步ASK
1 SNR exp( ) 2 8 NP 1 BER exp( ) 2 4 BER
因此在PSK和FSK相干光通信系统中,可以忽略光纤色散的影响。
4.5 相干光通信系统的性能
直接检测
12~15dB ASK外差 包络检测
FSK外差 包络检测 单滤波器 3dB FSK外差 包络检测 双滤波器 3dB DPSK 外差检测
ASK外差 同步解调
FSK外差 同步解调 单滤波器 3dB FSK外差 同步解调 双滤波器 3dB PSK 同步解调 3dB
交流项光电流 直接强度探测
I S t 2R PS t PL
I DD t RPS t
提高了
4PL / PS
零差 外差
I homo t 2R PS PL cosS L
I heterot 2R PS PL cosIF t S L
低通滤 “0”码 波器
解调FSK信号的双滤波器接收机
光纤 光发射机 光接收机 本振光
带通滤 波器 1bit 延迟
低通滤 波器
PSK信号的延迟解调方案
3)零差同步解调
ES
ELO
180° 光耦合器 180° 0°
E1
RL
E2
基带信号
本振激光器
VC
环路滤波器
平衡锁相环对激光器线宽的要求很高,允许的最大激光器线宽为=5.88×106Rb
ASK 外差
SNR 2 N P SNR 4 N P
NP 1 BER erfc ( ) 2 4 NP 1 BER erfc ( ) 2 2
ASK 零差
•同步PSK
1 BER erfc( N P ) 2 1 BER erfc( 2 N P ) 2
•同步FSK
PSK 外差
解调
1)外差同步解调
光纤 光发射机 光接收机 本振光 带通滤 波器 载波 恢复 低通滤 波器
2)外差异步解调
带通滤 波器 光接收机 本振光 包络检 测器 低通滤 波器
光纤 光发射机
“1”带 通滤波器 光纤 光发射机 光接收机 本振光 “0”带 通滤波器
包络检 测器
低通滤 “1”码 波器
包络检 测器
T2 I2 s2,BER 109 , Ps 32dBm,
BER 107 , Ps 34dBm
4.3 误码率与灵敏度 • 同步ASK
BER
1 Q erfc( ) 2 2
Q
I1 I 0 I 1 1 ( SNR)1/ 2 1 0 2 1 2
平衡探测技术
2013-3-29
15
零差灵敏度的计算
I1 I 0 Q 1 0
1 2 2 P0 ES ELO 2ELO ES cos( (t )) 2
P 180
,
1 2 2 ES ELO 2 ELO ES cos( (t )) 2
P0 P 180 2 ELO ES cos( (t ))
当PL=1mW时,即使本振的相对强度噪声低至RIN=-160dB/Hz,I已超过2dB 而普通的DFB激光器是很难达到RIN=-160dB/Hz的。 当PL=0.1mW时,为使I<2dB,对RIN的要求可放宽到-150dB/Hz。 若PL=10W,则功率代价可忽略
• 偏振失配的影响
两光场偏振方向不一致而存在夹角时,其干涉项将出现附加因子cos,导致
PS N P hB B 2 f R h
零差 外差
2 N P hB 2 4N P IS t h qf SNR 2 2 S T N P hB 2N P h qf
零差 外差
零差检测方式的信噪比要比外差检测方式高2倍(3dB)。
相干光零差检测
相干光外差检测
4.2 调制与解调
• ASK
为保证发射激光的频率和相位稳定,相干光发射机必须使用外调制技术 M-Z调制器,LiNbO3波导调制器
调 制
• PSK
LiNbO3相位调制器,PSK和DP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