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人教版上册《雅鲁藏布大峡谷》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重要知识点梳理(全)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知识点整理1、观潮《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
主要描写了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的浙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
课文先写了潮来前江面风平浪静,人们焦急盼望的情景,再写潮来时那雄伟壮观、惊心动魄的景象,最后写潮过后余波奔涌。
文章语言优美,词汇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2、雅鲁藏布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一片情趣盎然的说明文,文章非常有条理、有层次地介绍了神奇而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和心中无比自豪与喜悦的感情。
在介绍时,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对比、列数字、举例等,细致地展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罕见奇观。
3、鸟的天堂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4、火烧云作者向我们描绘了夕阳西下,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文中景物美和语言美有机地融为一体,让读者充分领略了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的绚丽多彩。
文章体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启发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要大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语文园地一(二)第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5 古诗两首1.题西林壁。
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
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游山西村。
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人教版小学语文《雅鲁藏布大峡谷》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雅鲁藏布大峡谷》课文原文及赏析《雅鲁藏布大峡谷》课文原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之一。
它位于我国的西藏自治区,全长504.6千米,平均深度达到2268米,最深处更是达到了6009米。
峡谷两侧的山峰直插云霄,白雪皑皑,与深邃的峡谷形成鲜明的对比。
峡谷内植被丰富,有各种各样的植物,从热带雨林到寒带针叶林,形成了独特的垂直自然景观。
雅鲁藏布江在峡谷中蜿蜒流淌,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汹涌澎湃。
江水冲刷着峡谷的岩石,形成了许多奇特的地貌景观,如瀑布、峡谷、湖泊等。
雅鲁藏布大峡谷还是众多野生动物的家园,包括雪豹、熊、鹿、猴等多种珍稀动物。
这里的生态环境保持着原始的状态,为科学家们研究地质、生物等领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赏析:《雅鲁藏布大峡谷》这篇课文以生动的语言和详细的描述,向小学生展示了我国西藏自治区的自然奇观——雅鲁藏布大峡谷。
课文首先介绍了大峡谷的基本信息,如长度、深度等,使学生对大峡谷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接着,课文通过描绘峡谷两侧的山峰和丰富的植被,展现了大峡谷的壮丽景色和生态多样性。
作者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如“山峰直插云霄”、“白雪皑皑”与“深邃的峡谷”形成鲜明对比,使画面更具立体感和生动性。
在描述雅鲁藏布江的部分,课文通过“平静如镜”和“汹涌澎湃”的对比,形象地表现了江水的变化多端和力量强大。
同时,通过介绍江水冲刷形成的地貌景观,如瀑布、峡谷、湖泊等,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最后,课文提到了大峡谷是众多野生动物的家园,强调了其生态环境的原始性和珍贵性,也为学生普及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雅鲁藏布大峡谷》这篇课文通过丰富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我国的自然风光和生态资源,也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保护意识。
同时,课文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和启示。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复习重点(考点)之第一单元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重点(考点)一、复习的课文1.《观潮》记叙的是一次观潮的盛况, 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有)、(潮来时)、(潮去后)的景象, 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 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 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2.《雅鲁藏布大峡谷》首先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处的地理位置——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 与(珠穆朗玛峰)为邻。
接着, 通过(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
然后, 从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以及(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了峡谷的奇异景观。
3、《鸟的天堂》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 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
宽阔清澈的河流, 充满生机的大榕树, 活泼可爱的小鸟, 构成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 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 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4、《火烧云》以形象生动的语言, 描绘出(火烧云的奇妙景色), 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 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与赞美)。
二、背诵《观潮》第三、四自然段。
默写: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树三、比较词语潮(潮湿)称(称赞)盐(食盐)笼(笼罩)蒙(蒙受)沸(沸腾)嘲(嘲讽)弥(弥漫)监(监视)茏(葱茏)朦(朦胧)拂(吹拂)贯(贯穿)恢(恢复)屹(屹立)滔(滔滔)脉(山脉)灿(灿烂)惯(习惯)诙(诙谐)吃(吃饭)蹈(舞蹈)咏(歌咏)仙(仙境)烂(绚烂)竿(鱼竿)桨(木桨)规(规则)律(纪律)株(株连)拦(阻拦)杆(杠杆)浆(豆浆)现(现实)津(天津)珠(水珠)缝(缝隙)梢(树梢)寂(寂寞)庙(寺庙)檀(紫檀色)逢(相逢)稍(稍微)寄(寄托)宙(宇宙)擅(擅长)凶(凶狠)涓(涓涓细流)汹(气势汹汹)捐(募捐)四、多音字háo(号叫) mì(秘密) féng(缝补)号秘缝hào (挂号) bì(秘鲁) fèng(缝隙)bó (薄弱) bó (停泊) mó (模范)薄 báo (薄脆) 泊模bò (薄荷) pō (湖泊) mú (模样)五、填空1.填入合适的动词(踮着)脚(低下)头(解开)绳(扑)翅膀(卧在)水面(揉)眼睛(登上)大堤(烧到)东边(划着)船(拨着)桨(垂到)水面(伸进)泥土(靠着)墙根(飞进)叶丛(跳上)船2.填入合适的修饰词(1)(帘帘)飞瀑(滔滔)江水(蒙蒙)的薄雾(翠绿)的颜色(隆隆)的响声(白茫茫)的水面(茂盛)的榕树(宽阔)的钱塘江(火热)的赤道(寒冷)的北极(直入云天)的雪山(沸腾)的温泉(人迹罕至)的地方(灿烂)的红霞(神奇美丽)的画卷(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2)(马上)纠正(渐渐)逼近(继续)拍掌(缓缓)地动(明亮)地照耀(兴奋)地叫着(平静)地移动(笑盈盈)地看着(有规律)地划(漫天卷地般)涌来(威武镇静)地蹲着(浩浩荡荡)地飞放大而来六、近义词笼罩——覆盖屹立——矗立鼎沸——沸腾颤动——颤抖霎时——顿时恢复——复原壮丽——壮美奇异——奇特映衬——衬托神秘——神奇呈现——展现预料——预测灿烂——绚烂陆续——继续茂盛——茂密纠正——改正逼近——靠近仿佛——似乎热闹——喧闹展示——展现凶猛——凶狠威武——威严镇静——镇定沉静——寂静光明——光亮七、反义词宽阔——狭窄沸腾——沉寂屹立——倒塌平静——动荡强烈——微弱置疑——相信多样——单一美丽——丑陋静寂——嘈杂热闹——冷清兴奋——忧愁模糊——清晰凶猛——温柔镇静——慌张爱好——厌恶逼近——远离光明——黑暗奇特——普通珍贵——低廉风平浪静——波涛汹涌八、量词一(头)小白猪一(条)白线一(段)石子路一(只)鸟一(条)狗一(座)小山一(段)红霞一(株)榕树一(声)鸟叫一(根)树枝一(堵)水墙一(只)小船一(点)缝隙一(层)薄雾一(条)峡谷一(个)热点一(支)乐曲一(片)绿叶一(头)狮子一(匹)战马九、特殊词语ABB式: 笑盈盈红彤彤金灿灿白茫茫AABB式: 恍恍惚惚郁郁苍苍郁郁葱葱浩浩荡荡ABAC式: 若隐若现人山内海半紫半黄一模一样十、拓展1.描写江河湖海的词语细水长流奔腾不息一泻千里川流不息波光粼粼白浪滔天惊涛骇浪碧波万顷2.描写颜色的词语色彩斑斓姹紫嫣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花红柳绿万紫千红五光十色黑白相间花花绿绿金碧辉煌翠色欲流浮翠流丹。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解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的单元主题是“自然奇观”,其中包括两篇精读课文《观潮》《鸟的天堂》和两篇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还安排了很多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容,如“资料袋”中有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展开交流、进行习作练习;“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趣联。
通过学习本组教材,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便会油然而生。
二、教学设计理念本单元教学按照整组教学的思路来进行综合设计:用综合实践活动贯穿整个教学单元的教学过程,把课文学习、语文园地和积累运用的教学有机地排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单元教学过程成为一次融课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于一体、语文学习与热爱大自然教育融为一体的系列化综合活动过程。
以此调动学生对整体感知单元教材的兴趣,培养学生从总体上感知、把握单元学习容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对单元学习主题进行探究的欲望。
三、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罩、屹”等27个生字,会写“潮、称”等27个生字。
积累词语,要求会读会认27个词语,会写会运用22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积累课文中的精彩语段、《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描写自然景观的四副趣联与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
3.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抓住关键词句等方法来品味语言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搜集、观察、实践探究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体验和感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采用“整体感知、部分体验与主题实践、整体感悟”的方法,进行单元整组教学,在单元各篇课文和课外资料进行联系阅读,更深刻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整体回顾来进行知识和思想的系统整理。
2.在体会课文所描写自然景观美好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寻找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02雅鲁藏布大峡谷PPT、优质教学课件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同学们兴致勃勃 地欣 赏、评价着,突然,我的好朋友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摔坏了。我 忍不 住和他吵了起来,争执中,陈明又把它踩坏了,我非常生气,一 把夺 过他的小木船…… 同学们,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结果又会怎样?
小组合作,阅读研讨 1、找出哪些诗句写出了诗人对鲁迅的纪念?(每节诗的后两行) 2、诗歌的首节中“活”与“死”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精读诗歌,领会诗 歌感情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体会每节诗歌中感情。 指名朗读诗歌,读出各节的真情实感。(对学生把握不准的地方, 可以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或者变化语气、语调使学生真正把握住诗歌 的内在 感情)
朗读感悟:
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近万米 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 第一的壮丽景观。
“咫堪这尺称句是”话点什是讲明么指了了意“什雅思可么鲁?以?藏“称咫布作尺大、”峡可比谷以喻所称距处为离的”很特。近殊。地 理位置──与珠穆朗玛峰紧紧相邻,因此, 高耸的山峰和低陷的峡谷形成的反差才显 得格外突出。
各抒己见,发散思维 1、小组讨论,设想各种可能会出现的情况。组长将意见汇总。 2、全班交流,教师随机点拨、引导。 3、集体评议:想一想,刚才同学们所设想的哪一种事情经过和 结果更 积极,更能激发人向上? 小结:虽然事情的结果可能会出人意料,也可能在情理之中,但 你的 续写应该让人感到更积极向上,而不是消极低落。
回顾课文,自然衔接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所写的回忆文章《少年闰土》,课 文通 过哪几件事揭示了闰土的形象? 2、在你和小伙伴之间一定也发生过令人难忘的事,请用一句话 来概括 。 出示选题,选择习作 课件出示: 习作一:《少年闰土》写了有关闰土的几件事情,使闰土的形象 跃然 纸上。你也可以用一两件事来介绍自己的小伙伴,要把事情的经 过写 具体,要写出小伙伴的特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雅鲁藏布大峡谷

滔 滔 江 水 山 脉 花 卉 罕见
咫尺为邻 不容置疑 雪山冰川 神秘莫测 滔滔江水 直入云天
壮丽景观 一争高下 云遮雾涌 帘帘飞瀑 千姿百态 皑皑白雪
根据意思选择词语。 1、不允许提出问题。
不容置疑 2、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千姿百态
3、很少有人人去迹的罕荒至僻的地方。
1. 读了课文,我们了解到大峡谷的哪些特点?
鱼 尾 葵
芭芭蕉蕉遍遍峡峡谷谷
兰 花
野 花 椒
小小小熊熊熊猫猫猫
小熊猫
豹猫
猕猴猕 和红豆杉 猴 和 红 豆 杉
我们刚才一同欣赏了这么多的美丽 景色,你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有着怎 样的感情?
那就让我们带着玛
juān
涓涓细流
tāo
mài
huì hǎn
交流提示:
1、第三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来介绍大峡谷是世界之最?
2、读了第四自然段,我知道雅鲁藏布大峡谷 为什么被称为“自然博物馆”? (画出重点词句说一说)
3、把第五自然段中的 “最” 换成“非常”读一读,我觉得 两个词有什么区别?
引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第1自然段)。 神奇的大拐弯世界之最(第2自然段)。 大峡谷的奇异景观(第3、 4自然段)。 展望大峡谷美好的明天(第5自然段)。
雅鲁藏布大峡谷之秋
从大峡谷入口处远眺 加拉白垒和南加巴瓦峰
云海青山伴雪峰
大峡谷中云雾缭绕
空中拍摄大峡谷拐弯顶端 空中拍摄大峡拐弯顶端
彩虹跨峡谷
雪 山 脚 下 绿 水 涟 漪
奔奔腾腾的的绒绒扎扎瀑瀑布布
海洋性冰川伸进大森林
高山杜高鹃山杜鹃
林 芝 云 杉
小 果 紫 薇
阿 丁 枫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目录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目录第一组1.观潮2*雅鲁藏布大峡谷3.鸟的天堂4*火烧云第二组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6.爬山虎的脚7.蟋蟀的住宅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第三组9.巨人的花园10*幸福是什么11.去年的树12*小木偶的故事第四组13.白鹅14*白公鹅15.猫16*母鸡第五组17.长城18.颐和园19*秦兵马俑第六组20.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21.搭石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23*卡罗纳24*给予是快乐的第七组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7*乌塔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第八组29.呼风唤雨的世纪30*电脑住宅31.飞向蓝天的恐龙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目录第一组1.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2.桂林山水3.记金华的双龙洞4.七月的天山第二组5.中彩那天6.万年牢7.尊严8.将心比心第三组9.自然之道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11.蝙蝠和雷达12.大自然的启示第四组13.夜莺的歌声14.小英雄雨来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第五组17.触摸春天18.永生的眼睛19.生命生命20.花的勇气第六组21.乡下人家22.牧场之国23.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24.麦哨第七组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26.全神贯注27.鱼游到了纸上28.父亲的菜园第八组29.寓言两则纪昌学射扁鹊治病30.文成公主进藏31.普罗米修斯32.渔夫的故事。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雅鲁藏布大峡谷》

再读课文,归纳内容
• 为了把雅鲁藏布大峡谷 介绍给读者,课文主要 讲了哪些内容呢?请大 家把课文主要内容的提 纲写下来吧!
• 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处的位置(第1自然段)。 •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状,并说明了它是不容置
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第2自然段) • 雪山冰川、原始森林(第3自然段)。 • 生物多样性(第4自然段)。 • 展望前景(第5自然段)。
2 雅 鲁 藏 布大峡谷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雅鲁藏布大峡谷在哪里? 为什么要说“大”? 它是怎么样的?
按下面的要求自读课文:
1. 读准文中带拼音的字,标出四字词。 2. 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3. 你是从那些地方体会到的?
读一读
mù mǎ
juān
珠穆朗玛 涓涓细流
tāo
mài
为什么把九个垂直自然带比作“凌空展开 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
这些景观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坡上,于是 就有凌空的感觉;而且每一个自然景色都不相同, 说它是神奇美丽的画卷是非常确切的。
朗读课文,整体把握
• 文中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描写给 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 世界最深的峡谷 • 令人惊叹不已的峡谷 • 叫人不可思议的峡谷 • 神奇壮丽的峡谷 • 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 • 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课外拓展:
大自然有很多令人为之惊叹的奇观: 泰山日出、云南石林、流星雨、日全 食……上网、读书或向他人了解,把 自己查找到的最感兴趣的一处奇观介 绍给大家。
Hale Waihona Puke huì hǎ滔 滔 江 水 山 脉 花 卉 罕见n
咫尺为邻 壮丽景观 不容置疑 一争高下 神来之笔 云遮雾涌 神秘莫测 帘帘飞瀑 滔滔江水 千姿百态 直入云天 皑皑白雪 凌空展开 人迹罕至 预料 秘鲁 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