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丰初级中学2013-2014年七年级下3月月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月考数学试卷(3月份)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月考数学试卷(3月份)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月考数学试卷(3月份)一、精心选一选,相信自己的判断!(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涂、错涂或涂的代号超过一个,一律得0分)1.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有()①邻补角相等;②对顶角相等;③同位角相等;④内错角相等.A.1个 B.2个 C.3个 D.4个2.如图,∠ACB=90°,CD⊥AB于D,能表示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线段有()A.2条 B.3条 C.4条 D.5条3.体育课上,老师测量跳远成绩的依据是()A.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垂线段最短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4.下列语句写成数学式子正确的是()A.9是81的算术平方根:B.5是(﹣5)2的算术平方根:C.±6是36的平方根:D.﹣2是4的负的平方根:5.若的值在两个整数a与a+1之间,则a的值为()A.3 B.4 C.5 D.66.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则∠AED′等于()A.50°B.55°C.60°D.65°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1=∠2,∠A=60°,则∠ADC=()A.65°B.60°C.110° D.120°8.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对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B.一对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C.一对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D.一对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9.将三角板与直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叠放在一起.在图中标记的角中,与∠1互余的角共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10.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弯绕湖而行,如果第一次拐角∠A是110°,第二次拐角∠B是150°,第三次拐角是∠C,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则∠C的度数是()A.100°B.150°C.110° D.140°二、细心填一填,试试自己的身手!(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请将结果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1.计算的平方根为.12.把命题“同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3.将一副三角板摆放成如图所示,图中∠1=度.14.如图,已知三角形ABC的面积为12,将三角形ABC沿BC平移到三角形A′B′C′,使B′和C重合,连接AC′交A′C于D,D是AC的中点,则三角形C′DC的面积为.15.观察下表,按你发现的规律填空a0.0121 1.21121121000.11 1.111110已知=3.873,则的值为.16.如图,下列条件中:①∠B+∠BCD=180°;②∠1=∠2;③∠3=∠4;④∠B=∠5;则一定能判定AB∥CD的条件有(填写所有正确的序号).三、用心做一做,显显自己的能力!(本大题共7小题,满分72分.解答写在答题卡上)17.(1)计算:(﹣1)2017+﹣|﹣4|;(2)解方程:(x﹣2)2﹣9=0.18.如图,在方格纸内将三角形ABC经过平移后得到三角形A′B′C′,图中标出了点B的对应点B′,解答下列问题.(1)过C点画AB的垂线MN;(2)在给定方格纸中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3)写出三角形ABC平移的一种具体方法.19.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OM⊥AB,(1)若∠1=∠2,求∠NOD的度数(2)若∠1=∠BOC,求∠AOC和∠MOD的度数.20.已知2a﹣1的平方根是±,3a﹣2b﹣1的平方根是±3.求:5a﹣3b的算术平方根.21.已知,如图,BE平分∠ABC,CE平分∠BCD,且∠1+∠2=90°,求证:AB∥CD.证明:∵BE平分∠ABC.∴.同理:.∴∠ABC+∠BCD=2(∠1+∠2).∵.∴.∴AB∥CD..22.有两个十分喜欢探究的同学小明和小芳,他们善于将所做的题目进行归类,下面是他们的探究过程.(1)解题与归纳①小明摘选了以下各题,请你帮他完成填空.=;=;=;=;=;=;②归纳:对于任意数a,有=③小芳摘选了以下各题,请你帮她完成填空.=;=;=;=;=;=;④归纳:对于任意非负数a,有=(2)应用根据他们归纳得出的结论,解答问题.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23.(1)解题探究已知三角形ABC(图⑤),探究∠A+∠B+∠C等于多少度?(提示:过一点作平行线)(2)发现规律如图①,三角形ABC中,点D在BC的延长线上,试说明∠A+∠B与∠1的关系?(3)运用规律利用以上规律,快速探究以下各图:当AB∥CD时,∠A,∠C,∠P的关系式为(直接填空,不要证明过程):∠C=,∠C=,∠C=.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精心选一选,相信自己的判断!(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涂、错涂或涂的代号超过一个,一律得0分)1.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有()①邻补角相等;②对顶角相等;③同位角相等;④内错角相等.A.1个 B.2个 C.3个 D.4个【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根据邻补角、对顶角的性质以及同位角和内错角的性质对各小题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①邻补角相等是假命题;②对顶角相等是真命题;③同位角相等是假命题;④内错角相等是假命题;综上所述,假命题有3个.故选C.2.如图,∠ACB=90°,CD⊥AB于D,能表示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线段有()A.2条 B.3条 C.4条 D.5条【考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分析】根据点的直线的距离,可得答案.【解答】解:由图形,得CD是C到AB的距离,AC是A到BC的距离,BC是B到AC的距离,AD是A到CD的距离,BD是B到CD的距离,故选:D.3.体育课上,老师测量跳远成绩的依据是()A.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垂线段最短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考点】垂线段最短.【分析】此题为数学知识的应用,由实际出发,老师测量跳远成绩的依据是垂线段最短.【解答】解:体育课上,老师测量跳远成绩的依据是垂线段最短.故选:C.4.下列语句写成数学式子正确的是()A.9是81的算术平方根:B.5是(﹣5)2的算术平方根:C.±6是36的平方根:D.﹣2是4的负的平方根:【考点】算术平方根;平方根.【分析】利用算术平方根及平方根定义判断即可.【解答】解:A、9是81的算术平方根,即=9,错误;B、5是(﹣5)2的算术平方根,即=5,正确;C、±6是36的平方根,即±=±6,错误;D、﹣2是4的负平方根,即﹣=﹣2,错误,故选B5.若的值在两个整数a与a+1之间,则a的值为()A.3 B.4 C.5 D.6【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分析】利用”夹逼法“得出的范围,继而也可得出a的值.【解答】解:∵4=<<=5,∴的值在两个整数4与5之间,∴a=4.故选B.6.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则∠AED′等于()A.50°B.55°C.60°D.65°【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首先根据AD∥BC,求出∠FED的度数,然后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则可知∠FED=∠FED′,最后求得∠AED′的大小.【解答】解:∵AD∥BC,∴∠EFB=∠FED=65°,由折叠的性质知,∠FED=∠FED′=65°,∴∠AED′=180°﹣2∠FED=50°.故∠AED′等于50°.故选:A.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1=∠2,∠A=60°,则∠ADC=()A.65°B.60°C.110° D.120°【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1+∠ADB=180°﹣∠A=120°,根据已知求出∠ADC=∠1+∠ADB,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A=60°,∴∠1+∠ADB=180°﹣∠A=120°,∵∠1=∠2,∴∠ADC=∠2+∠ADB=∠1+∠ADB=120°.故选:D.8.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对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B.一对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C.一对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D.一对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考点】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分析】由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A、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对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故本选项正确;B、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故本选项正确;C、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故本选项正确;D、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故本选项错误;故选:D.9.将三角板与直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叠放在一起.在图中标记的角中,与∠1互余的角共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考点】余角和补角.【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平行线的性质和互为余角的两个角的和为90°进行解得即可.【解答】解:∵∠1=∠2,∠2=∠3,∴∠1=∠3,∠4+∠3=90°,∠4=∠5,∠5=∠6,∴与∠1互余的角有:∠4、∠5、∠6,故选:C.10.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弯绕湖而行,如果第一次拐角∠A是110°,第二次拐角∠B是150°,第三次拐角是∠C,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则∠C的度数是()A.100°B.150°C.110° D.14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首先过点B作BE∥AD,由AD∥CF,可得BE∥AD∥CF,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求得∠C的度数.【解答】解:过点B作BE∥AD,∵AD∥CF,∴BE∥AD∥CF,∴∠1=∠A=110°,∠2+∠C=180°,∵∠ABC=150°,∠1+∠2=∠ABC,∴∠2=40°,∴∠C=140°.故选D.二、细心填一填,试试自己的身手!(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请将结果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1.计算的平方根为±.【考点】平方根.【分析】先求得的值,然后依据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解答】解:==,的平方根是.故答案为:±.12.把命题“同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命题有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通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面接题设,“那么”后面接结论.【解答】解:根据命题的特点,可以改写为:“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故答案为: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13.将一副三角板摆放成如图所示,图中∠1=120度.【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及三角板上各角的度数解答.【解答】解:由图可知,∠2=30°,∠3=90°,∴∠1=∠2+∠3=90°+30°=120°.14.如图,已知三角形ABC的面积为12,将三角形ABC沿BC平移到三角形A′B′C′,使B′和C重合,连接AC′交A′C于D,D是AC的中点,则三角形C′DC的面积为6.【考点】平移的性质.【分析】根据平移变换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可得∠B=∠A′CC′,BC=B′C′,再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CD∥AB,然后求出CD= AB,点C′到A′C的距离等于点C到AB的距离,根据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底边的比即可求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得,∠B=∠A′CC′,BC=B′C′,∴CD∥AB,CD=AB(三角形的中位线),∵点C′到A′C的距离等于点C到AB的距离,∴△C′DC的面积=△ABC的面积=×12=6.故答案为:6.15.观察下表,按你发现的规律填空a0.0121 1.21121121000.11 1.111110已知=3.873,则的值为387.3.【考点】算术平方根.【分析】从被开方数和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的移动位数考虑解答;【解答】解:观察表格得:被开方数扩大或缩小102n倍,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就相应的扩大或缩小10n倍;或者说成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左或向右移动2n位,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就向左或向右移动n位;被开方数15到150000小数点向右移动4位,所以其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即=387.3;故答案为:387.3.16.如图,下列条件中:①∠B+∠BCD=180°;②∠1=∠2;③∠3=∠4;④∠B=∠5;则一定能判定AB∥CD的条件有①③④(填写所有正确的序号).【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①能判定AB ∥CD;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③能判定AB∥CD;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④能判定AB∥CD.【解答】解:①∵∠B+∠BCD=180°,∴AB∥CD;②∵∠1=∠2,∴AD∥CB;③∵∠3=∠4,∴AB∥CD;④∵∠B=∠5,∴AB∥CD,故答案为:①③④.三、用心做一做,显显自己的能力!(本大题共7小题,满分72分.解答写在答题卡上)17.(1)计算:(﹣1)2017+﹣|﹣4|;(2)解方程:(x﹣2)2﹣9=0.【考点】实数的运算.【分析】(1)原式利用乘方的意义,二次根式性质,以及绝对值的代数意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方程整理后,利用平方根定义开方即可求出解.【解答】解:(1)原式=﹣1+5﹣4=0;(2)方程整理得:(x﹣2)2=9,开方得:x﹣2=3或x﹣2=﹣3,解得:x=5或x=﹣1.18.如图,在方格纸内将三角形ABC经过平移后得到三角形A′B′C′,图中标出了点B的对应点B′,解答下列问题.(1)过C点画AB的垂线MN;(2)在给定方格纸中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3)写出三角形ABC平移的一种具体方法.【考点】作图﹣平移变换.【分析】(1)直接利用网格得出AB的垂线求出答案;(2)直接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A′B′C′的位置;(3)直接利用对应点的关系得出答案.【解答】解:(1)如图所示:直线MN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3)如图所示:△ABC向左平移7个单位,再向下1平移得到,(或者向下平移1个单位再向左平移7个单位).19.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OM⊥AB,(1)若∠1=∠2,求∠NOD的度数(2)若∠1=∠BOC,求∠AOC和∠MOD的度数.【考点】垂线.【分析】(1)由垂线的性质求得∠AOM=∠BOM=90°,然后根据等量代换及补角的定义解答;(2)根据垂线的定义求得∠AOM=∠BOM=90°,再由∠1=∠BOC求得∠BOC=120°;然后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及补角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解:(1)∵OM⊥AB,∠1=∠2,∴∠1+∠AOC=∠2+∠AOC=90°,即∠CON=90°;又∠NOC+∠NOD=180°,∴∠NOD=90°;(2)∵OM⊥AB,∠1=∠BOC,∴∠BOC=120°,∠1=30°;又∠AOC+∠BOC=180°,∴∠AOC=60°;而∠AOC=∠BOD(对顶角相等),∴∠MOD=∠MOB+∠AOC=150°.20.已知2a﹣1的平方根是±,3a﹣2b﹣1的平方根是±3.求:5a﹣3b的算术平方根.【考点】算术平方根;平方根.【分析】根据题意列出2a﹣1等于3,从而求出a的值,3a﹣2b﹣1=9,从而求出b的值,最后代入5a﹣3b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可知:2a﹣1=3,3a﹣2b﹣1=9,∴解得:a=2,b=﹣2,∴5a﹣3b=10+6=16∴16的算术平方根为421.已知,如图,BE平分∠ABC,CE平分∠BCD,且∠1+∠2=90°,求证:AB∥CD.证明:∵BE平分∠ABC.已知∴∠ABC=2∠1.角平分线的定义同理:∠BCD=2∠2.∴∠ABC+∠BCD=2(∠1+∠2).等式的性质∵∠1+∠2=90°.已知∴∠ABC+∠BCD=2(∠1+∠2)=2×90°=180°.等量代换∴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分析】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ABC=2∠1,∠BCD=2∠2,再由∠1+∠2=90°可得出∠ABC+∠BCD=180°,由此可得出结论.【解答】证明:∵BE平分∠ABD(已知),∴∠ABC=2∠1(角平分线的定义).∵CE平分∠DCB(已知),∴∠BCD=2∠2(角平分线的定义),∴∠ABC+∠BCD=2∠1+2∠2=2(∠1+∠2)(等式的性质)又∵∠1+∠2=90°(已知)∴∠ABC+∠BCD=2×90°=180°,∴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已知;∠ABC=2∠1;角平分线的定义;∠BCD=2∠2;等式的性质;∠1+∠2=90°;已知;∠ABC+∠BCD=2(∠1+∠2)=2×90°=180°;等量代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2.有两个十分喜欢探究的同学小明和小芳,他们善于将所做的题目进行归类,下面是他们的探究过程.(1)解题与归纳①小明摘选了以下各题,请你帮他完成填空.=2;=5;=6;=0;=3;=6;②归纳:对于任意数a,有=|a|=③小芳摘选了以下各题,请你帮她完成填空.=4;=9;=25;=36;=49;=0;④归纳:对于任意非负数a,有=a(2)应用根据他们归纳得出的结论,解答问题.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考点】算术平方根;实数与数轴.【分析】(1)根据要求填空即可;(2)先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确定:a<0,b>0,b>a,再根据(1)中的公式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1)=2;=5;=6;=0;=|﹣3|=3;=|﹣6|=6;故答案为:2,5,6,0,3,6;②对于任意数a,有=|a|=,故答案为:|a|=;③=4;=9;=25;=36;=49;=0;故答案为:4,9,25,36,49,0④对于任意非负数a,有=a,故答案为:a;(2)由数轴得:a<0,b>0,b>a,∴b﹣a>0化简:﹣+﹣.=|a|﹣|b|+|a﹣b|﹣(b﹣a)=﹣a﹣b+b﹣a﹣b+a=﹣a﹣b.23.(1)解题探究已知三角形ABC(图⑤),探究∠A+∠B+∠C等于多少度?(提示:过一点作平行线)(2)发现规律如图①,三角形ABC中,点D在BC的延长线上,试说明∠A+∠B与∠1的关系?(3)运用规律利用以上规律,快速探究以下各图:当AB∥CD时,∠A,∠C,∠P的关系式为(直接填空,不要证明过程):∠C=∠A+∠P,∠C=∠BAP﹣∠P,∠C=∠P+180°﹣∠A.【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1)延长BC到D,过点C作CE∥BA,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B=∠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A=∠2,再根据平角的定义列式整理即可得证;(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3)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如图⑤,延长BC到D,过点C作CE∥BA,∵BA∥CE,∴∠B=∠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BCD=∠BCA+∠2+∠1=180°(平角的定义),∴∠A+∠B+∠ACB=180°(等量代换);(2)如图①过C作CE∥AB,∴∠2=∠A,∠3=∠B,∴∠ACD=∠1+∠2=∠A+∠B,(3)如图②,∵AB∥CD,∴∠1=∠C,∵∠1=∠A+∠P,∴∠C=∠A+∠P;如图③,延长BA交PC于E,∵AB∥CD,∴∠1=∠C,∴∠1=∠C=∠BAP﹣∠P;如图④,延长CD交AP于E,∵AB∥CD,∴∠A=∠AEC=∠P+,∴∠PCD=∠P+180°﹣∠A.故答案为:∠A+∠P,∠BAP﹣∠P,∠P+180°﹣∠A.。

2013年七年级数学下册3月月考联考试题

2013年七年级数学下册3月月考联考试题

2013年七年级数学下册3月月考联考试题2013年七年级数学下册3月月考联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24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1.世界上最小的开花结果植物是澳大利亚的出水浮萍,这种植物的果实像一个微小的无花果,质量只有0.00 000 0076克,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A.7.6×108克B.7.6×10-7克C.7.6×10-8克D.7.6×10-9克2.如右图,直线a∥b,ang;1=70deg;,那么ang;2等于A. 70deg;B. 100deg;C. 110deg;D. 20deg;3.下列长度的三根木棒首尾相接,不能做成三角形框架的是A.5cm、7cm、2cmB.7cm、13cm、10cmC.5cm、7cm、11cmD.5cm、10cm、13cm4.如右图,若∥ ,∥ ,则与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延长后才平行C.垂直D.难以确定5.若多边形的边数由3增加到n(n为大于3的整数),则其外角和的度数A.增加B.减少C.不变 D .不能确定6.下列计算错误的是A. B.C. D.7.已知:直线l1∥l2,一块含30deg;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右图所示放置,ang;1=25deg;,则ang;2等于A.30deg;B.35deg;C.40deg;D.45deg;8.如右图,有、、三户家用电路接入电表,相邻电路的电线等距排列,则三户所用电线A. 户最长B. 户最长C. 户最长D.三户一样长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计30分)9.计算:x2bull;x4=__________。

10.在△A BC中,ang;C=70deg;,ang;A=50deg;,则ang;B= 。

11.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440deg;,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

12.如图,已知∥ ,∥ ,则 =_________。

13.已知,则 = 。

14.如上图,如果∥ ,那么需要哪些角相等,请任写一组_________。

2014年七年级下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4年七年级下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得分一、选择:(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不等式24x -<的解集是 ( )A .12x <-B .2x <-C .12x >-D .2x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3232a a a =+B .326a a a =÷C .()632a a =D .2223a a a =-3. 若b a <,则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A .a 21>b 21B .a -6<b -6C .bc ac <D .11-<-b a 4.下列图形中,由AB ∥CD ,能得到12∠=∠的是( )5. 如图,下列推理及所注明的理由都正确的是 ( )A 、∵∠A =∠D (已知) ∴AB ∥D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 、∵∠B =∠DEF(已知) ∴AB ∥D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C 、∵∠A +∠AOE =180°(已知)∴AC ∥D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D 、∵AC ∥DF(已知) ∴∠F +∠ACF =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6. 小明、小华两人练习跑步,如果小华先跑10米,则小明跑6秒就可追上乙; 如果小华先跑2秒,则小明跑4秒就可追上乙。

若设小明的速度为x 米/秒,小华的速度为y 米/秒,则下列方程组中 正确的是( )A 、⎩⎨⎧+=+=y y x y x 2441066B 、⎩⎨⎧=-=-y x x y x 4241066 C 、⎩⎨⎧=-=+2446106y x y x D 、⎩⎨⎧=-=-y x y x 4241066 7.若方程组 2313,3530.9a b a b -=⎧⎨+=⎩ 的解是 8.3,1.2,a b =⎧⎨=⎩ 则方程组 2(2)3(1)13,3(2)5(1)30.9x y x y +--=⎧⎨++-=⎩的解是( )A . 6.3,2.2x y =⎧⎨=⎩B . 8.3,1.2x y =⎧⎨=⎩C .10.3,2.2x y =⎧⎨=⎩ D . 10.3,0.2x y =⎧⎨=⎩8.三角形的边长都是整数,并且唯一的最长边是6,则这样的三角形共有( )A 、 5个B 、 6个C 、 7个D 、 12个二、填空:(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7下第三学月月考

7下第三学月月考

第 1 页 共 4 页考室 班级 考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装◆◆◆◆◆◆◆◆◆◆◆◆◆◆◆订◆◆◆◆◆◆◆◆◆◆◆◆◆线◆◆◆◆◆◆◆◆◆◆◆◆◆◆◆七下3月素质测试数 学 试 题(全卷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A 卷 A 卷总分 B 卷 B 卷总分 总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一 二 三分数A 卷(100分)一、 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表内,每小题3分,共36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1. 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 、x+2y=9 B.x 2-3x=1 C.11=xD.x x 3121=-2. 平面上任意三点,经过其中任意两点画直线,共可以画( )A .一条直线B .两条直线C .三条直线D .一条或三条直线3. 单项式131-+-a b a y x 与23x y 是同类项,则a b -的值为( ) A .2 B .0 C .-2 D .14.当 的值为,那么的值是时,代数式a 062323++--=ax x x x ( ) A. –1 B. –13 C. 0 D. 65.下列去括号错误的是( )(A )2x 2-(x -3y)=2x 2-x +3y (B )31x 2+(3y 2-2xy)=31x 2-2xy +3y 2(C )a 2-4(-a +1)=a 2-4a -4 (D )-(b -2a)-(-a 2+b 2)=-b +2a +a 2-b 26. 如果代数式75-x 与94+x 的值互为相反数,则x 的值等于( ) A.29 B.29- C.92 D. 92- 7. 在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能用∠α、∠AOB 、∠O 三种方法表示 同一个角的图形是( )8.时钟在2:25时,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夹角是( )A .90°B .75°C .77.5°D .72.5° 9利用一副三角板能画出的角是( )A. 25º的角B.15º的角C.70º的角D.130º的角10.一台电视的成本价是a 元,销售价比成本价增加20%,因库存积压按销售价的8折出售,则每台实际售价为( )元A .a(1+20%)(1+80%)B .a(1+20%)80% C. a(1+20%)(1-80%) D .a(1+20%+80%)11.方程5174732+-=--x x 去分母得( ) A .2-5(3x-7)=-4(x+17) B .40-15x-35=-4x-68 C .40-5(3x-7)=-4x+68 D .40-5(3x-7)=-4(x+17) 12.在日历上,如果某月的10日是星期五...,那么这个月里下面哪个日期是星.期四..( ) A 、4日 B 、15日 C 、20日 D 、30日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3.长方体有________个顶点,有_______条棱,______个面,这些面的形状都是_______.14.若方程7374=-k x 是一元一次方程,那么k=______.15.已知线段AB ,延长AB 到C,使BC=AB 31,D 为AC 的中点,CD=2cm ,AB =_____cm16.扇形统计图中,部分所对的圆心角为36度,则该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为__ _17.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面向21世纪的重大决策,我国西部地区面积为6400000平方千米,用科学计数法表示这个面积 平方千米;班级 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考室号______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______※※※※※※※※※※※※※※密※※※※※※※※※※※※※※-封※※※※※※※※※※※线※※※※※※※※※※※※※※※第 2 页 共 4 页18. 如图,AB 、CD 相交于点O ,OB 平分∠DOE ,若∠DOE = 60°,则∠AOC 的 度数是__________ 19.若52x 3y +a 3y 2x =82x3y ,则a= , -a )21(-= . 20.35°35′35″×5=__________ 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20分)21.⑴ ]1)2(3[3622+---xy x y xy ⑵ 18.0)35()5(124-+-⨯-÷-⑶ x-2[x-3(x-1)]=8 (4)246231xx x -=--+ +1四、认真画一画(6分)22. ⑴ 直线a 经过A 、B 、C 三点,点C 在点A 与点B 之间。

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第三学月学业水平测试七年级数学学科试题(本试题分为Ⅰ、Ⅱ卷。

共计120分,120分钟。

第Ⅰ卷为选择题卷,第Ⅱ卷为解答题。

)第Ⅰ卷分,共60分)1、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OM⊥AB,若∠α=44°,则∠AOC=()A、56°B、46°C、45°D、44°2、右图中的三角形被木板遮住了一部分,被遮住的两个角不可能是()A、一个锐角一个钝角;B、两个锐角;C、一个锐角3、如图,已知△ABC等于( )(A)90° (B)135° (C)270°4、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43xxx=+ B. 43xxx=⋅ C. 532)(xx= D. 236xxx=÷5、若53=x,43=y,则y x-23等于( )3aOA BCDMA.254; B.6 ; C.21; D.20. 6、人体中一种细胞的形状可以看成是圆形,它的直径为0.00000156米,这个数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是( )A.156×10-8 B 、15.6×10-7 C 、1.56×10-5 D 、1.56×10-67、下列各式中可以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a+4c )(a-4c )B.(x-2y )(2x+y )C.(-3a-1)(1-3a)D.(-21x-y )(21x+y )8、若x 2-kxy+9y 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值为( ) A .3 B .6 C .±6 D .±819、从边长为a 的正方形中去掉一个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如图,然后将剩余部分剪后拼成一个矩形,上述操作所能验证的等式是( )A .))((22b a b a b a -+=- B .2222)(b ab a b a +-=- C .222()2a b a ab b +=++ D .2() a ab a a b +=+10、计算(-a+b )(-a-b )的结果是( )A .a 2-b 2B .-a 2-b 2C .a 2-2ab+b 2D .-a 2-2ab-b 211、多项式3222315520m n m n m n +-的公因式是( )A 、5mnB 、225m nC 、25m nD 、25mn12、若(x ²+9)(x+3)( )=x 4-81,则括号内填入的代数式是( )A 、x-3B 、3-(1)(x+6)(x-6) (2)()2x y --=(3)(x+y-z )(x+y+z ) (4)20122-2011×201328、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每小题3分,共12分)(1)-9x 2y +3xyz (2))()(y x y y x x +-+ (3)22(1)(1)x a y a -+-(4)29、先化简,再求值(6分)。

2014年下期七年级数学第三次月考试题

2014年下期七年级数学第三次月考试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题七年级数学(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是2的( )A .倒数B .相反数C .绝对值D .平方数2.下列单项式中,与23a b -是同类项的是( )A .33ab -B .224a bC .22abD .214ba - 3.如右图,下列不正确的几何语句是( )A .射线OA 与射线AB 是同一条射线B .射线OA 与射线OB 是同一条射线C .直线AB 与直线BA 是同一条直线D .线段AB 与线段BA 是同一条线段4.如右图,点O 在直线AB 上,若∠1=40°,则∠2的度数是( )A .50°B .60°C .140°D .150°5.下列式子中成立的是( )A .-|5|>4B .-|-4|=4C .|-5.5|<5D .-3<|-3|6.如下图,C 、D 是线段AB 上的两点,且D 是线段AC 的中点,若AB =10cm ,BC =4cm ,则AD 的长为( )A .2cmB .3cmC .4cmD .6cm7.下面的几何体中,主视图为三角形的是( )A B C D8.右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那么折成正方体后,“爱”字所对面上的字是( )A .幸B .福C .资D .中9.下面几种几何图形中,是平面图形的有( )(1)三角形;(2)长方形;(3)正方体;(4)圆;(5)四棱锥;(6)圆柱 A .(1)(2)(3) B .(4)(5)(6) C .(1)(2)(6) D .(1)(2)(4)10.如下图,OB 是∠AOC 的角平分线,OD 是∠COE 的角平分线,如果∠AOB =40°,∠COE =60°,则∠BOD =( )A .50°B .60°C .65°D .70°11.已知A 、B 、C 三点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线段AB =8,BC =5,则线段AC 的长是( )A .13B .3C .13或3D .以上都不对12.右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若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36,则它的表面积是( )A .72B .70资国 中共C.68 D.62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2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请将最后答案直接写在相应题中的横线上.)13.如右图,为抄近路践踏草坪是一种不文明的现象,请你用数学知识解释抄近路的原因.14.已知∠A=40°,则它的余角的度数是.15.如下图,一个立体图形由四个相同的小立方体组成.图1是分别从正面看和从左面看这个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那么原立体图形可能是图2中的.(把下图中正确的立体图形的序号都填在横线上)16.如图,在锐角∠AOB内部,画1条射线,可得3个锐角;画2条不同射线,可得6个锐角;画3条不同射线,可得10个锐角;……,照此规律,画6条不同射线,可得锐角个;画n条不同射线,可得锐角个.18.(8分)如图,已知∠1=65°15′,∠2=78°30′,求∠1+∠2和∠3.19.(8分)已知一几何体和它的主视图如图所示,请在下面方格纸中分别画出它的左视图和俯视图.20.(8分)某中学七年级一班有50人,某次活动中分为四组,第一组有a人,第二组比第一组的一半多6人,第三组的人数等于前两组人数的和.(1)求第四组的人数(用含a的式子表示);(2)试判断a=14时,是否满足题意.21.(10分)如图,点O是直线AB上的一点,OD是∠AOC的平分线,OE是∠COB的平分线,若∠AOD=14°,求∠DOE、∠BOE的度数.22.(10分)先阅读下面材料,然后解答问题:阅读材料:如图(1),直线l上有A1、A2两个点,若在直线l上要确定一点P,且使点P到点A1、A2的距离之和最小,很明显点P的位置可取在A1和A2之间的任何地方,此时距离之和为A1到A2的距离.如图(2),直线l上依次有A1、A2、A3三个点,若在直线l上要确定一点P,且使点P到点A1、A2、A3的距离之和最小,不难判断,点P的位置应取在点A2处,此时距离之和为A1到A3的距离.(想一想,这是为什么)不难知道,如果直线l上依次有A1、A2、A3、A4四个点,同样要确定一点P,使它到各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则点P应取在点A2和A3之间的任何地方;如果直线l上依次有A1、A2、A3、A4、A5五个点,则相应点P的位置应取在点A3的位置.问题一:若已知直线l上依次有点A1、A2、A3、…、A25共25个点,要确定一点P,使它到已知各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则点P的位置应取在;若已知直线l上依次有点A1、A2、A3、…、A50共50个点,要确定一点P,使它到已知各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则点P的位置应取在;若已知直线l有依次排列的n(n>1)台机床工作,我们要设置一个零件供应站P,使这n台机床到供应站P的距离总和最小,P应设在;问题二:现要求|x|+|x-1|+|x-2|+|x-3|+…+|x-2n|(n为正整数,|x-2n|表示数轴上x和2n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最小值,根据问题一的解答思路,可知当x为何值时,上式有最小值为多少?。

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已知1,2xy=⎧⎨=⎩是二元一次方程24x ay+=的一组解,则a的值为()A.2B.2-C.1D.1-2.已知方程组43235x y kx y-=⎧⎨+=⎩的解满足x y=,则k的值为()A.1 B.2 C.3 D.4 3.二元一次方程2x+3y=15的正整数解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4.若二元一次方程组,3x y ax y a-=⎧⎨+=⎩的解是二元一次方程3570x y--=的一个解,则a为()A.3 B.5 C.7 D.9 5.将一张面值50元的人民币,兑换成5元和2元的零钱,兑换方案有()A.4种B.5种C.6种D.7种6.方程组22{?23x y mx y+=++=中,若未知数x、y满足x-y>0,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1 B.m<1 C.m>-1 D.m<-17.某瓶中装有1分,2分,5分三种硬币,15枚硬币共3角5分,则有多少种装法( ) A.1. B.2. C.3. D.4.8.某工厂现有95个工人,一个工人每天可做8个螺杆或22个螺母,两个螺母和一个螺杆为一套,现在要求工人每天做的螺杆和螺母完整配套而没有剩余,若设安排x个工人做螺杆,y个工人做螺母,则列出正确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为()A .;B .;C .;D .9.《孙子算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在书中有这样一道题:“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尺五,屈绳量之,不足一尺.问木长几何?”译成白话文:“现有一根木头,不知道它的长短.用整条绳子去量木头,绳子比木头长4.5尺;将绳子对折后去量,则绳子比木头短1尺.问木头的长度是多少尺?”设木头的长度为x尺,绳子的长度为y尺.则可列出方程组为()A.4.512x yyx-=⎧⎪⎨-=⎪⎩B.4.512y xyy-=⎧⎪⎨-=⎪⎩C.4.512y xyx-=⎧⎪⎨-=⎪⎩D.4.512x yyy-=⎧⎪⎨-=⎪⎩10.将一张面值100元的人民币,兑换成10元或20元的零钱,兑换方案有()A.6种B.7种C.8种D.9种二、填空题11.已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12120m x my m +++=﹣﹣,无论实数m 取何值,此二元一次方程都有一个相同的解,则这个相同的解是______.12.三位先生A 、B 、C 带着他们的妻子a 、b 、c 到超市购物,至于谁是谁的妻子现在只能从下列条件来推测:他们6人,每人花在买商品的钱数(单位:元)正好等于商品数量的平方,而且每位先生都比自己的妻子多花48元钱,又知先生A 比b 多买9件商品,先生B 比a 多买7件商品.则先生C 购买的商品数量是________.13.若m=m =________.14.2019年秋,重庆二外初2021级将开启“大阅读”活动,为了充实书吧藏书,学生会号召全年级学生捐书,得到各班的大力支持.同时,年级部分备课组的老师也购买藏书充实到年级书吧,其中数学组购买了甲、乙两种自然科学书籍若干本,用去699元;语文组购买了A 、B 两种文学书籍若干本,用去6138元,已知A 、B 的数量分别与甲、乙的数量相等,且甲种书与B 种书的单价相同,乙种书与A 种书的单价相同.若甲种书的单价比乙种书的单价多7元,则乙种书籍比甲种书籍多买了__________本.15.方程组1111121132x y x z y z ⎧+=⎪⎪⎪+=⎨⎪⎪+=⎪⎩的解为______.16.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135x y ax y a +=-⎧⎨-=+⎩,给出下列结论:①当1a =时,方程组的解也是方程3x y -=的解;②当x 与y 互为相反数时,1a =③不论a 取什么实数,2x y +的值始终不变;④若12z xy =,则z 的最大值为1.正确的是________(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全部都填上)17.我校团委组织初三年级50名团员和鲁能社区36名社区志愿者共同组织了义务植树活动,为了便于管理分别把50名同学分成了甲、乙两组,36名志愿者分成了丙、丁两组.甲、丙两组到A 植树点植树,乙、丁两组到B 植树点植树,植树结束后统计植树成果得知:甲组人均植树量比乙组多2棵,丙、丁两组人均植树量相同,且是乙组人均植树量的2.5倍,A 、B 两个植树点的人均植树量相同,且比甲组人均植树量高25%.已知人均植树量为整数,则我校学生一共植树________棵.18.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343x y ax y a +=-⎧-=⎨⎩,其中31a -≤≤,有以下结论:①当2a =-时,x 、y 的值互为相反数;②当1a =时,方程组的解也是方程4x y a +=-的解;③若1x ≤,则 4.l y ≤≤其中所有正确的结论有______(填序号)19.对任意一个三位数n ,如果n 满足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互不相同,且都不为零,那么称这个数为“相异数”,将一个“相异数”任意两个数位上的数字对调后可以得到三个不同的新三位数,把这三个新三位数的和与111的商记为F(n).例如n=123,对调百位与十位上的数字得到213,对调百位与个位上的数字得到321,对调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字得到132,这三个新三位数的和为213+321+132=666,666÷111=6,所以F(123)=6.(1)计算:F(241)=_________,F(635)=___________ ;(2)若s,t都是“相异数”,其中s=100x+32,t=150+y(1≤x≤9,1≤y≤9,x,y都是正整数),规定:()()F skF t=,当F(s)+F(t)=18时,则k的最大值是___.20.火锅是重庆的一张名片,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重庆某火锅店采取堂食、外卖、店外摆摊(简称摆摊)三种方式经营,6月份该火锅店堂食、外卖、摆摊三种方式的营业额之比为3:5:2.随着促进消费政策的出台,该火锅店老板预计7月份总营业额会增加,其中摆摊增加的营业额占总增加的营业额的25,则摆摊的营业额将达到7月份总营业额的720,为使堂食、外卖7月份的营业额之比为8:5,则7月份外卖还需增加的营业额与7月份总营业额之比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21.对于数轴上的点A,给出如下定义:点A在数轴上移动,沿负方向移动a个单位长度(a是正数)后所在位置点表示的数是x,沿正方向移动2a个单位长度(a是正数)后所在位置点表示的数是y,x与y这两个数叫做“点A的a关联数”,记作G(A,a)={x,y},其中x<y.例如:原点O表示0,原点O的1关联数是G(0,1)={-1,+2}(1)若点A表示-3,a=3,直接写出点A的3关联数.(2)①若点A表示-1,G(A,a)={-5,y},求y的值.②若G(A,a)={-2,7},求a的值和点A表示的数.(3)已知G(A,3)={x,y},G(B,2)={m,n},若点A、点B从原点同时同向出发,且点A的速度是点B速度的3倍.当|y-m|=6时,直接写出点A表示的数.22.阅读下列文字,请仔细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1)解方程组321327x yx y-=-⎧⎨+=⎩,我们利用加减消元法,很快可以求得此方程组的解为;(2)如何解方程组()()()()3523135237m nm n⎧+-+=-⎪⎨+++=⎪⎩呢?我们可以把m+5,n+3看成一个整体,设m+5=x,n+3=y,很快可以求出原方程组的解为;(3)由此请你解决下列问题:若关于m,n的方程组722am bnm bn+=⎧⎨-=-⎩与351m nam bn+=⎧⎨-=-⎩有相同的解,求a、b的值.23.阅读以下内容:已知有理数m,n满足m+n=3,且3274232m n km n+=-⎧⎨+=-⎩求k的值.三位同学分别提出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解题思路:甲同学:先解关于m,n的方程组3274232m n km n+=-⎧⎨+=-⎩,再求k的值;乙同学:将原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相加,再求k的值;丙同学:先解方程组3232m nm n+=⎧⎨+=-⎩,再求k的值.(1)试选择其中一名同学的思路,解答此题;(2)在解关于x,y的方程组()()11821a x byb x ay⎧+-=⎪⎨++=⎪⎩①②时,可以用①×7﹣②×3消去未知数x,也可以用①×2+②×5消去未知数y.求a和b的值.2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B(0,b),a,b满足2(25)220a b a b++++-=,将线段AB平移得到CD,A,B的对应点分别为C,D,其中点C在y轴负半轴上.(1)求A,B两点的坐标;(2)如图1,连AD交BC于点E,若点E在y轴正半轴上,求BE OEOC-的值;(3)如图2,点F,G分别在CD,BD的延长线上,连结FG,∠BAC的角平分线与∠DFG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H,求∠G与∠H之间的数量关系.25.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解答后面的问题.已知方程组372041027x y zx y z++=⎧⎨++=⎩,求x+y+z的值.解:将原方程组整理得2(3)()203(3)()27x y x y zx y x y z++++=⎧⎨++++=⎩①②,②–①,得x+3y=7③,把③代入①得,x+y+z=6.仿照上述解法,已知方程组6422641x yx y z+=⎧⎨--+=-⎩,试求x+2y–z的值.26.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某城市规定用水收费标准如下: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米3时,水费按a 元/米3收费;每户每月用水量超过6米3时,不超过的部分每立方米仍按a 元收费,超过的部分按c 元/米3收费,该市某用户今年3、4月份的用水量和水费如下表所示:(1)求a 、c 的值,并写出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米3和超过6米3时,水费与用水量之间的关系式;(2)已知某户5月份的用水量为8米3,求该用户5月份的水费.【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C 解析:C 【分析】把x 与y 的值代入方程计算即可求出a 的值. 【详解】把1,2x y =⎧⎨=⎩代入方程24x ay +=,得224a +=,解得1a =.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方程的解即为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2.A解析:A 【分析】把x y =代入方程组43235x y kx y -=⎧⎨+=⎩,得到关于x 、k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求解.【详解】x y =代入方程组43235x y k x y -=⎧⎨+=⎩,得43235x x k x x -=⎧⎨+=⎩,即1x kx =⎧⎨=⎩,所以k=1,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把x=y 代入到方程组,消去y 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B解析:B 【详解】 解:2x+3y=15, 解得:x=3152y -+, 当y=1时,x=6;当y=3时,x=3, 则方程的正整数解有2对. 故选:B4.C解析:C 【分析】先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x 、y ,即解关于x 、y 的方程组,再代入3570x y --=中即可求解. 【详解】 解:解方程组3x y a x y a -=⎧⎨+=⎩,得2x ay a =⎧⎨=⎩,把x =2a ,y=a 代入方程3570x y --=,得6570a a --=, 解得:a =7.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求解的关键是先把a 看成已知,通过解关于x 、y 的方程组,得到x 、y 与a 的关系.5.C解析:C 【分析】设可以兑换m 张5元的零钱,n 张2元的零钱,根据零钱的总和为50元,即可得出关于m ,n 的二元一次方程,结合m ,n 均为非负整数,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设可以兑换m 张5元的零钱,n 张2元的零钱, 依题意,得:5m+2n =50, ∴m =10﹣25n . ∵m ,n 均为非负整数, ∴当n =0时,m =10; 当n =5时,m =8;当n =10时,m =6; 当n =15时,m =4; 当n =20时,m =2; 当n =25时,m =0. ∴共有6种兑换方案.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6.B解析:B 【解析】解方程组22{23x y m x y +=++=得43{123mx my -=+=, ∵x 、y 满足x-y>0,∴412330333m m m-+--=>, ∴3-3m>0, ∴m<1. 故选B.7.C解析:C 【详解】解:设1分的硬币有x 枚,2分的硬币有y 枚,则5分的硬币有(15-x-y)枚, 可得方程x+2y+5(15-x-y)=35, 整理得4x+3y=40,即x=10-34y , 因为x ,y 都是正整数, 所以y=4或8或12, 所以有3种装法, 故选C.8.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设安排x 个工人做螺杆,y 个工人做螺母,根据“工厂现有95个工人”和“一个工人每天可做8个螺杆或22个螺母,两个螺母和一个螺杆为一套”列出方程组即可得到95{16220x y x y +=-= .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关键是弄清题意,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9.C解析:C【分析】根据“用绳子去量一根木头,绳子还剩余4.5尺,将绳子对折再量木头,木头还剩余1尺”,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此题得解.【详解】依题意,得:4.512y xyx-=⎧⎪⎨-=⎪⎩,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10.A解析:A【解析】试题解析:设兑换成10元x张,20元的零钱y元,由题意得:10x+20y=100,整理得:x+2y=10,方程的整数解为:24xy=⎧⎨=⎩,43xy=⎧⎨=⎩,62xy=⎧⎨=⎩,81xy=⎧⎨=⎩,10{xy==,5xy=⎧⎨=⎩.因此兑换方案有6种,故选A.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二、填空题11.【分析】将方程整理成关于m的一元一次方程,若无论实数m取何值,此二元一次方程都有一个相同的解,则与m无关,从而令m的系数为0,从而得关于x和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即可.【详解】将(m+1)解析:11 xy=-⎧⎨=⎩【分析】将方程整理成关于m的一元一次方程,若无论实数m取何值,此二元一次方程都有一个相同的解,则与m无关,从而令m的系数为0,从而得关于x和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即可.【详解】将(m+1)x+(2m-1)y+2-m=0整理得:mx+x+2my-y+2-m=0,即m(x+2y-1)+x-y+2=0,因为无论实数m取何值,此二元一次方程都有一个相同的解,所以21020x yx y+-=⎧⎨-+=⎩,解得:11xy=-⎧⎨=⎩.故答案为:11xy=-⎧⎨=⎩.【点睛】考查了含参数的二元一次方程有相同解问题,解题关键是利用转化思想.12.7件.【分析】设一对夫妻,丈夫买了x件商品,妻子买了y件商品,列出关于x、y的二元二次方程,再根据x、y都是正整数,且x+y与x-y有相同的奇偶性,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x、y解析:7件.【分析】设一对夫妻,丈夫买了x件商品,妻子买了y件商品,列出关于x、y的二元二次方程,再根据x、y都是正整数,且x+y与x-y有相同的奇偶性,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x、y的值,再找出符合x-y=9和x-y=7的情况即可进行解答.【详解】解:设一对夫妻,丈夫买了x件商品,妻子买了y件商品.则有x2-y2=48,即(x十y)(x-y)=48.∵x、y都是正整数,且x+y与x-y有相同的奇偶性,又∵x+y>x-y,48=24×2=12×4=8×6,∴242x yx y+⎧⎨-⎩==或124x yx y+⎧⎨-⎩==或86x yx y+⎧⎨-⎩==.解得x=13,y=11或x=8,y=4或x=7,y=1.符合x-y=9的只有一种,可见A买了13件商品,b买了4件.同时符合x-y=7的也只有一种,可知B买了8件,a买了1件.∴C买了7件,c买了11件.故答案为:7件.【点睛】此题考查了非一次不定方程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根据题意列方程,还要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13.201【分析】根据能开平方的数一定是非负数,得199-x-y≥0,x-199+y≥0,所以199-x-y=x-199+y=0,即x+y=199①,从而有=0,再根据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可得出3x+解析:201【分析】根据能开平方的数一定是非负数,得199-x-y≥0,x-199+y≥0,所以199-x-y=x-199+y=0,即x+y=199,再根据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可得出3x+5y-2-m=0②,2x+3y-m=0③,联立①②③解方程组可得出m的值.【详解】解:由题意可得,199-x-y≥0,x-199+y≥0,∴199-x-y=x-199+y=0,∴x+y=199①.=0,∴3x+5y-2-m=0②,2x+3y-m=0③,联立①②③得,1993520 230x yx y mx y m+=⎧⎪+--=⎨⎪+-=⎩①②③,②×2-③×3得,y=4-m,将y=4-m代入③,解得x=2m-6,将x=2m-6,y=4-m代入①得,2m-6+4-m=199,解得m=201.故答案为:201.【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以及方程组的解法,掌握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是解题的关键.14.777【分析】设乙种书与A种书的单价为x元,则甲种书与B种书的单价为(x+7)元,甲种书与A种书的数量为a本,乙种书与B种书的数量为b本,根据单价乘以数量等于总价,建立方程组,整理即可得出b-a解析:777【分析】设乙种书与A种书的单价为x元,则甲种书与B种书的单价为(x+7)元,甲种书与A种书的数量为a本,乙种书与B种书的数量为b本,根据单价乘以数量等于总价,建立方程组,整理即可得出b-a的值.【详解】设乙种书与A 种书的单价为x 元,则甲种书与B 种书的单价为(x+7)元,设甲种书与A 种书的数量为a 本,乙种书与B 种书的数量为b 本,由题意得:()()()()76991761382a x bx ax b x ⎧++=⎪⎨++=⎪⎩()()21-得775439-=b a∴777-=b a故答案为:777.【点睛】本题考查方程组的应用,熟练掌握单价乘以数量等于总价,建立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15.【分析】先将三个方程依次标号,然后相加可得④,由④-①,④-②,④-③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由方程组,可得:,所以④,由可得:,由可得:,由可得综上所述方程组的解是.【点睛】 解析:43445x y z ⎧=⎪⎪=⎨⎪⎪=⎩【分析】 先将三个方程依次标号,然后相加可得11194x y z ++=④,由④-①,④-②,④-③即可得出答案.【详解】 解:由方程组1111121132x y x zy z ⎧+=⎪⎪⎪+=⎨⎪⎪+=⎪⎩①②③,++①②③可得:111922x y z ⎛⎫++= ⎪⎝⎭,所以11194x y z ++=④, 由-④①可得:154,45z z =∴=,由-④②可得:11,44y y =∴=,由-④③可得13,4x = 43x ∴= 综上所述方程组的解是43445x y z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利用加减消元的思想是解题的关键.16.①③④【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条件代入原来的方程组中,即可判断结论是否成立,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当a=1时,,解得: ,则,∴①错误;当x 与y 互为相反数时,,得,∴②正确;解析:①③④【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条件代入原来的方程组中,即可判断结论是否成立,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当a=1时,08x y x y +=⎧⎨-=⎩,解得:44x y =⎧⎨=-⎩, 则()448x y -=--=,∴①错误;当x 与y 互为相反数时,01a =-,得1a =,∴②正确;∵135x y a x y a +=-⎧⎨-=+⎩,解得:322x a y a =+⎧⎨=--⎩, 则()()223224x y a a +=++--=,∴③正确; ∴()()()21132221122z xy a a a ==+--=-++≤, 即若12z xy =则z 的最大值为1, ∴④正确,综上说述,正确的有:①③④,故答案为: ①③④. 【点睛】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可以判断题目中的各个结论是否成立.17.320【解析】【分析】设甲组分得a 人,则乙组为(50-a )人,丙组为b 人,则丁组为(36-b )人;再设全部人均种树x 棵,则甲组人均种x÷(1+25%)=0.8x 棵,乙组人均种(0.8x-2)棵解析:320【解析】【分析】设甲组分得a 人,则乙组为(50-a )人,丙组为b 人,则丁组为(36-b )人;再设全部人均种树x 棵,则甲组人均种x÷(1+25%)=0.8x 棵,乙组人均种(0.8x-2)棵,丙、丁两组人均植树2.5(0.8x-2)=(2x-5)棵,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整理后可得a=140-13x ,再根据a 和x 的取值范围确定a 和x 的值,从而得到植树的数量。

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附带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附带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附带答案) 一.单选题。

(每小题4分,共48分)1.化简(﹣x3)2的结果是()A.﹣x6B.﹣x5C.x6D.x5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x3•x2=x6B.3a3+2a2=5a5C.(m2n)3=m6n3D.x8÷x4=x23.一个数是0.0 000 007,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7×10﹣7B.7×10﹣6C.0.7×10﹣6D.0.7×10﹣7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点之间,直线最短B.过一点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C.和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D.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5.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5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的度数是()A.30°B.60°C.90°D.120°6.如图,下列能判定DE∥AC的是()A.∠EDC=∠EFCB.∠AFE=∠ACDC.∠3=∠4D.∠1=∠2(第6题图)(第12题图)7.下列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的是()A.(m-n)(m+n)B.(﹣x-y)(x+y)C.(2x+y)(y-2x)D.(a+b-c)(a-b+c)8.若(a m b n)2=a8b6,则m2-2n的值是()A.10B.52C.20D.329.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A.﹣a(3a2+1)=﹣3a3+aB.(a+b)2=a2+b2C.(2a -3)(﹣2a -3)=9-4a 2D.(2a -b )2=4a 2-2ab+b 2 10.若3x =15,3y =5,则3x -y =( )A.5B.3C.15D.1011.若4x 2+mx+1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是( ) A.4 B.8 C.±4 D.±812.通过下图面积的计算,验证一个恒等式,此等式是( )A.a 2-b 2=(a+b )(a -b )B.(a -b )2+4ab=(a+b )2C.(a -b )2=a 2-2ab+b 2D.(a+b )2=a 2+2ab+b 2 二.填空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序号 1 2 3 4 5 6
答案
1.下列运算不正确
...的是()
A. B. C. D.
2.下列各度数不是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是()
A.18000
B.5400
C.17000
D.108000
3.长度为1㎝、2㎝、3㎝、4㎝、5㎝的五条线段,若以其中的三条
线段为边构成三角形,可以构成不同的三角形共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4.如图,若AB∥CD,则之间的关系为()
A. B.
C. D.
5.若,,,,则a、b、c、d大小关
系正确的是()
A.a<b<c<d B.b<a<d<c C.a<d<c<b D.c<a<d<b
6.如图,BE、CF都是△ABC的角平分线,且∠BDC=1100,则∠A=()
A.500
B.400
C. 700
D. 35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7.已知,则的值为
8.计算:=
9.一个十边形所有内角都相等,它的每一个外角等于度.
10.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的长分别是3cm、7cm,则它的周长为 cm.
11.氢原子中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距离为0.00 000 000 529c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距离为 cm
12.若,则=
13.若,则x应满足条件___________。

14.如图所示,直线a∥b,则∠A=_______.
15.用等腰直角三角板画,并将三角板沿方向平移到如图所示的虚线处后绕
点逆时针方向旋转,则三角板的斜边与射线的夹角为______.
16.如图,⊿ABC中,∠A = 30°,∠B = 70°,CE平分∠ACB,CD⊥AB于D,DF⊥CE,则∠CDF
= 度。

三、解答题:(共10题,102分)
17.计算
(1)(2)
O M B
A
18.化简
(1) (2)
(3)(4)
19.若,求的值。

20.化简求值:当时,求的值.
21.(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2340°,求它的边数;
(2)一个多边形的各个内角都相等,且一个内角是150°,你知道它是几边形吗?
22.如右图,BD平分∠ABC,ED∥BC,∠1=25°。

求∠2、∠3的度数。

23.画图题:
(1)画出图中△ABC的高AD(标注出点D的位置);
(2)画出把△ABC沿射线AD方向平移2cm后得到的△A1B1C1;
(3)根据“图形平移”的性质,得BB1= cm,AC与A1C1的位置关系是: .
24.已知:如图,△ABC中,∠B的平分线和△ABC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D,∠A=90°.求∠D
的度数.
25.如图,AB∥CD,分别探讨下面四个图形中,∠APC与∠PAB、∠PCD 之间有什么关系?请
你从所得的四个关系中任选两个加以说明。

26.将纸片△ABC沿DE折叠使点A落在A’处的位置.
(1)如果A’落在四边形BCDE的内部(如图1),∠A’与∠1+∠2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并
说明理由.
(2)如果A’落在四边形BCDE的的BE边上,这时图1中的∠1变为0°角,则∠A’与∠2之间的
关系是 .
(3)如果A’落在四边形BCDE的外部(如图2),这时∠A’与∠1、∠2之间又存在怎样的数量关
系?并说明理由.
七年级数学参考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