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师复习要点
网络工程师全面复习(网络知识综合篇)

网工全面复习(网络知识综合篇)壹. 网络体系结构一.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 按照网络的分布范围分类a. 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是将小区域内的各种通信设备互连在一起的网络,其分布范围局限在一个办公室、一幢大楼或一个校园内,用于连接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和各类外围设备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
它的特点是分布距离近(通常在1000m到2000m范围内),传输速度高(一般为1Mbps到20Mbps),连接费用低,数据传输可靠,误码率低等。
b. 广域网W 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也称远程网,它的联网设备分布范围广,一般从数公里到数百至数千公里。
因此网络所涉及的范围可以是市、地区、省、国家,乃至世界范围。
由于它的这一特点使得单独建造一个广域网是极其昂贵和不现实的,所以,常常借用传统的公共传输(电报、电话)网来实现。
此外,由于传输距离远,又依靠传统的公共传输网,所以错误率较高。
c. 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城域网的分布范围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其目的是在一个较大的地理区域内提供数据、声音和图像的传输。
2.网络的交换方式分类a. 电路交换网电路交换方式是在用户开始通信前,先申请建立一条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物理信道,并且在双方通信期间始终占用该信道。
此方式类似于传统的电话交换方式。
b. 报文交换网报文交换方式是把要发送的数据及目的地址包含在一个完整的报文内,报文的长度不受限制。
报文交换采用存储-转发原理,每个中间节点要为途径的报文选择适当的路径,使其能最终到达目的端。
此方式类似于古代的邮政通信,邮件由途中的驿站逐个存储转发一样。
c. 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方式是在通信前,发送端先把要发送的数据划分为一个个等长的单位(即分组),这些分组逐个由各中间节点采用存储-转发方式进行传输,最终到达目的端。
由于分组长度有限,可以比报文更加方便的在中间节点机的内存中进行存储处理,其转发速度大大提高。
网络工程师考点整理

网络工程师考点整理网络工程师考点整理(一)网络工程师是负责企业或组织网络系统的设计、配置和维护的专业人员。
作为一个网络工程师,他们需要熟悉各种网络设备、协议和技术。
在网络工程师的考试中,有许多重要的考点需要掌握。
本文将为您整理这些考点,以帮助您更好地准备考试。
1. OSI模型OSI模型是网络通信的基础,了解其七层结构和每层的功能是网络工程师的基本要求。
从低到高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2. IP地址和子网划分IP地址是互联网上唯一识别一个设备的地址,包括IPv4地址和IPv6地址。
掌握IP地址的表示方法和子网划分的原理对于设计和管理IP 网络非常重要。
3. 宽带接入技术宽带接入技术是实现高速互联网访问的重要手段,常见的宽带接入技术包括ADSL、Cable Modem、光纤到户等。
了解各种宽带接入技术的原理和特点是网络工程师必备的知识。
4. 路由协议路由协议是实现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关键,常见的路由协议包括静态路由、RIP、OSPF、BGP等。
掌握这些协议的特点和配置方法,对于构建高效的网络非常重要。
5. 交换技术交换技术是实现数据在局域网内传输的关键,常见的交换技术包括以太网交换、虚拟局域网(VLAN)、链路聚合等。
熟悉这些交换技术的原理和配置方法,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6.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保护企业或组织网络免受各类威胁的重要任务。
网络工程师需要了解各种安全威胁和攻击方式,并学会使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虚拟专用网络等技术来保护网络安全。
7. 无线网络技术无线网络技术是实现移动互联网的重要手段,包括Wi-Fi、蓝牙、移动通信等。
掌握无线网络的原理和配置方法,可以为企业或组织提供可靠的无线网络服务。
8. 网络性能优化网络性能优化是在保证网络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的重要任务。
掌握各种网络性能优化技术和工具,可以帮助网络管理员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故障,保证网络的稳定运行。
最新网络工程师考试要点重点

网络工程师考试要点重点网工考点一、数字通信基础 1、码元速率码元速率B :单位时间内可传输的码元数。
Band/s 称为波特率。
若信息码元的时间宽度为T ,则 码元速率B=1/T2、数据速率数据速率R :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制位。
bit/s 称为比特率。
3、码元速率与数据传输率的关系N B R 2log =N TR 2log 1=说明:T 为传输的电脉冲信号的宽度或周期,N 为脉冲信号所有可能的状态数。
4、奈奎斯特(Nyquist) 定理有限带宽无噪声信道(理想信道)的极限波特率为:W B 2max = L W R 2max log 2=注:W 信道带宽,L 是码元的状态数。
奈奎斯特定理是理想情况下的极限值,没有实际意义,但是它说明了要进一步提高波特率必须改善信道的带宽。
5、香农公式(Shannon)香农的研究表明,有噪声信道的极限数据速率可由下面的公式计算。
)1(log 2NS W C += 注:C 为信道容量;W 为信道带宽;N 为噪音功率;S 为信号功率。
6、分贝数(dB)S/N 是信噪比,这个比值太大,故常取其分贝数(dB)NS dB 10log 10= 例:S/N=1000时,信噪比为30dB7、误码率错误码元占总码元数的比例NN P ee =Pe 为误码率 Ne 传错的码元 N 总码元数 注:上式只有在N 很大时才有效(为什么?) 计算机通信系统要求误码率低于10-68、数字编码(1)单极性码:只有正(或负)的电压表示数据 (2)极性码:分别用正和负来表示1和0,或相反的应用 (3)双极性码:三进制码(AMI ),1为反转,0为保持零电平(4)归零码:码元中间的信号回归到0电平,任意两个码元之间被0电平隔开 (5)不归零码:遇1电平翻转,零时不变,也叫差分码 (6)双相码:要求每一位都有电平转换,优点自定时(7)曼彻斯特编码:是一种双相码,每一位中间有跳变,从高到低为1。
使用在以太网中(8)差分曼彻斯特:每一位周期起始有跳变为0,没有为1。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复习纲要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复习纲要一、网络基础知识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及特点3.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4.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5.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协议及标准6.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法二、网络硬件设备1.路由器及其原理和功能2.交换机及其原理和功能3.防火墙及其原理和功能4.网关及其原理和功能5.服务器及其原理和功能6.网络存储设备及其原理和功能三、网络与通信协议1.TCP/IP协议族的概念、体系结构及各层协议2.IPv4和IPv6的基本原理及应用3.DNS域名系统的工作原理4.HTTP和HTTPS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应用5.SNMP协议的概念、功能及应用6.RDP协议的概念、功能及应用四、网络安全1.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及目标2.网络安全的威胁与风险3.网络攻击的类型及防御方法4.网络安全检测与防护技术5.网络安全管理与应急响应五、局域网技术1.局域网的原理和分类2.以太网的基本原理和应用3.无线局域网的原理和应用4.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和布线方式5.局域网的管理和维护六、广域网技术1.广域网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广域网的传输介质和接入技术3.虚拟专用网的原理和应用4.光纤传输技术的原理和应用5.无线广域网的原理和应用七、网络安全技术1.网络认证与访问控制技术2.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的原理和应用3.网络加密与解密技术4.网页过滤与防护技术5.网络安全事件的处置与恢复八、网络性能优化1.网络性能评估与优化方法2.网络传输性能的调优3.网络的拥塞控制与流量管理4.网络负载均衡与故障恢复5.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九、网络监控与管理1.网络性能的监控与分析2.网络故障的诊断与排除3.网络配置与管理工具的使用4.网络带宽分配与资源管理5.网络故障的疑难解答与排查以上是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的复习纲要,涵盖了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网络硬件设备、网络与通信协议、网络安全、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网络性能优化以及网络监控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网络工程师考点整理

网络工程师考点整理网络工程师考点整理为题网络工程师是负责设计、构建和维护网络系统的专业人员。
他们需要掌握各种网络技术和知识,熟练运用这些技术来解决网络问题和优化网络性能。
网络工程师的考试内容非常广泛,下面我们来整理一下网络工程师考点。
一、网络基础知识1. OSI七层模型及每一层的功能和特点。
2. TCP/IP四层模型及每一层的功能和特点。
3. IP地址的分类,以及子网划分和CIDR的原理。
4. ARP、RARP、ICMP、IGMP协议的功能和作用。
5. VLAN和VLAN的实现方法。
二、网络设备与拓扑结构1. 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的功能和特点。
2. 网关的作用和原理。
3. 以太网、令牌环、FDDI等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
4. VPN、NAT、隧道和负载均衡的原理和应用。
三、网络协议与服务1. TCP/IP协议簇的各种协议和作用。
2. HTTP、FTP、SMTP、DNS协议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3. DHCP、NTP、SNMP、VPN等网络服务的特点和应用。
四、网络安全与防护1. 网络攻击和防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虚拟专用网的应用和配置。
3. VPN、SSL、TLS等网络安全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4. 病毒、木马、蠕虫等网络安全威胁的特点和防范方法。
五、网络故障排除与优化1. 常见的网络故障类型和排除方法。
2. 通过ping、tracert、telnet等命令进行网络故障排查。
3. 网络优化的方法和技巧,如QoS、负载均衡、链路聚合等。
六、网络管理与监控1.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架构。
2. SNMP、Syslog、NetFlow等网络监控协议和工具的使用。
3. 网络备份和恢复策略的设计和实施。
七、无线网络与移动互联网1. 无线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如WiFi、蓝牙、ZigBee等。
2. 手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和用户接入方式。
3. 移动应用程序开发和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和应用。
软考网络工程师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引论1.1计算机网络发展简史A)名词解释:(1) 计算机网络:地理上分散的多台独立自主的计算机遵循规定的通讯协议,通过软、硬件互连以实现交互通信、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协同工作以及在线处理等功能的系统。
(注解:此条信息分为系统构成+5个系统功能)。
(2)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3个时代-----第一个时代:1946年美国第一台计算机诞生;第二个时代:20世纪80年代,微机的出现;第三个时代:计算机网络的诞生以及应用。
(3) Internet的前身:即1969年美国国防部的高级计划局(DARPA)建立的全世界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rnet。
(4) 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它将要传送的报文分割成许多具有同一格式的分组,并以此为传输的基本单元一一进行存储转发。
(5) 分组交换方式与传统电信网采用的电路交换方式的长处所在:线路利用率高、可进行数据速率的转换、不易引起堵塞以及具有优先权使用等优点。
(6) 以太网:1976年美国Xerox公司开发的机遇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原理的、用同轴电缆连接多台计算机的局域网络。
(7) INTERNET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9年INTERNET的前身ARPANET的诞生到1983年,这是研究试验阶段,主要进行网络技术的研究和试验;从1983年到1994年是INTERNET的实用阶段,主要作为教学、科研和通信的学术网络;1994年之后,开始进入INTERNET的商业化阶段。
(8) ICCC: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9) 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10)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11) OSI网络体系结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1.2计算机网络分类(1) 网络分类方式:a. 按地域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b. 按拓补结构:可分为总线、星型、环状、网状c. 按交换方式: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帧中继交换网、信元交换网d. 按网络协议:可分为采用TCP/IP,SNA,SPX/IPX,AppleTALK等协议1.3网络体系结构以及协议(1) 实体:包括用户应用程序、文件传输包、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邮件设备以及终端等一切能够发送、接收信息的任何东西。
网络工程师考试知识点[必考知识点]
![网络工程师考试知识点[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a892f5c05087632311212d5.png)
网络工程师考试知识点1、常用的虚拟存储器由主存-辅存两级存储器组成2、中断向量可提供中断程序的入口地址3、DMA工作方式下,在主存与外设之间建立直接的数据通信。
4、PERT不能清晰秒速各个任务之间的并行情况,甘特图不能清晰描述各个问题之间的依赖关系5、路由器出厂时,默认的串口封装协议是HDLC6、报文摘要算法生成报文摘要的目的是防止发送的报文被篡改7、PGP是支持电子邮件加密的协议8、根域名服务器采用的迭代查询,中介域名服务器采用的是递归查询9、AH 隧道模式如下图所示,AH 隧道模式使用 AH 与 IP 报头来封装 IP 数据包并对整个数据包进行签名以获得完整性并进行身份验证。
ESP 隧道模式如下图所示,ESP 隧道模式采用 ESP 与 IP 报头以及 ESP 身份验证尾端来封装 IP 数据包。
12、支持1000m以上传输距离的是1000 BASE-Lx13、NSLOOKUP>Set all 列出当前设置的默认选项Set type = mx 查询本地域的邮件交换器信息Server NAME 由当前默认服务器切换到制定的名字服务器NAMEDNS服务器主要的资源记录有A(域名到IP地址的映射)、PTR(IP地址到域名的映射)、MX (邮件服务器及优先级)、CNAME(别名)和NS(区域的授权服务器)14、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组成①工作区子系统是由终端设备到信息插座的整个区域,用于将用户终端设备连接到布线系统,主要包括信息插座、跳线、适配器。
②水平布线子系统是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中连接用户工作区与布线系统主干的子系统。
③管理子系统是结构化布线系统中对布线电缆进行端接及配线管理的子系统,通常设置在楼层的接线间内④干线子系统是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中连接各管理间、设备间的子系统,又称垂直子系统。
⑤设备间子系统主要是用来安放网络关键设备。
并非每一个综合布线都有设备间子系统⑥建筑群子系统是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中由连接楼群之间的通信传输介质及各种支持设备组成的子系统15、xDSL①HDSL中断距离可达3-5KM、传输速率2.048Mbits/s②ADSL是一种非对称的DSL技术③VDSL是一种非对称的技术,也是DSL中传输速度最快的技术④SDSL:单线路数字用户技术是对称的⑤RADSL:速率自适应数字用户线技术,是采用非对称技术。
全国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知识点

第一章:网络系统统结构与设计的基本原则1. 计算机网络按地理范围划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2. 局域网提高数据传输速率10mbps-10gbps,低误码率的高质量传输环境3.局域网按介质访问控制方法角度分为共享介质式局域网和交换式局域网4. 局域网按传输介质类型角度分为有线介质局域网和无线介质5. 局域网早期的计算机网络主要是广域网,分为主计算机与终端(负责数据处理)和通信处理设备与通信电路(负责数据通信处理)6.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7. 资源子网(计算机系统,终端,外网设备、软件信息资源): 负责全网数据处理业务,提供网络资源与服务8.通信子网(通信处理控制机—即网络节点,通信线路及其他通信设备):负责网络数据传输,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网络接入(局域网,无线局域网,无线城域网,电话交换网,有线电视网)9. 广域网投资大管理困难,由电信运营商组建维护,广域网技术主要研究的是远距离,高服务质量的宽带核心交换技术,用户接入技术由城域网承担。
广域网典型网络类型和技术:(公共电话交换网PST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数字数据网DDN,x.25 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异步传输网,GE千兆以太网和10GE光以太网)交换局域网的核心设备是局域网交换机10.城域网概念:网络运营商在城市范围内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以宽带光传输网络为开放平台,以TCPIP 协议为基础密集波分复用技术的推广导致广域网主干线路带宽扩展11.城域网分为核心交换层(高速数据交换),边缘汇聚层(路由与流量汇聚),用户接入层(用户接入和本地流量控制)12.层次结构优点:层次定位清楚,接口开放,标准规范,便于组建管理13.核心层基本功能:(设计重点:可靠性,可扩展性,开放性) 连接汇聚层,为其提供高速分组转发,提供高速安全QoS 保障的传输环境;实现主干网络互联,提供城市的宽带IP 数据出口;提供用户访问INTERNET 需要的路由服务;14. 汇聚层基本功能:汇聚接入层用户流量,数据分组传输的汇聚,转发与交换;本地路由过滤流量均衡,QoS 优先管理,安全控制,IP 地址转换,流量整形;把流量转发到核心层或本地路由处理;15. 组建运营宽带城域网原则:可运营性,可管理性,可盈利性,可扩展性16. 管理和运营宽带城域网关键技术:带宽管理,服务质量QoS,网络管理,用户管理,多业务接入,统计与计费,IP 地址分配与地址转换,网络安全17.宽带城域网在组建方案中一定要按照电信级运营要求(考虑设备冗余,线路冗余以及系统故障的快速诊断与自我恢复)18. 服务质量QoS 技术:资源预留,区分服务,多协议标记转换19.管理带宽城域网3 种基本方案:带内网络管理,带外网络管理,同时使用带内带外网络管理带内:利用传统电信网络进行网络管理,利用数据通信网或公共交换电话网拨号,对网络设备进行数据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工程师复习要点
目录
第一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Windows 安装和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配置网络与工作组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管理NTFS权限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文件和打印服务器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配置本地安全策略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部署活动目录域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组策略应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管理磁盘存储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备份与灾难恢复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性能监视与维护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1、CPU的运算能力取决于哪些因素?
2、当前主流显卡的插槽有哪些类型?
3、主要的硬盘接口种类有哪些?特点各是什么?
4、内存有哪些类型?
5、主板分几种类型?主板上有两种芯片,其分别是连接哪些部件?最重要的是哪种芯片?
6、CPU缓存的作用?
7、常见的BIOS有哪些类型?
第二章Windows 安装和配置
1.Win 有多少个版本?主要有哪些版本?
2.Win 最低的安装配置要求是什么?
3.Win 安装好以后,默认创立了几个帐户?能够用哪个帐户登录?
4.win 安装好后。
默认的系统状态如何?如防火墙、自动更新的状态。
第三章配置网络与工作组环境
1.IP地址的作用?IP地址总共有多少个字节长?多少位长?
2.IP地址分为几类?
3.IP地址由哪几部分组成?其首8位取值范围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