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餐桌上》教案+实录+反思
反思:餐桌礼仪教学反思

反思:餐桌礼仪教学反思反思:餐桌礼仪教学反思一、引言餐桌礼仪是社交场合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修养和素质,也影响着与他人的交流和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餐桌礼仪的重要性,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本文将对餐桌礼仪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1.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餐桌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包括餐具的使用、座位的安排、用餐的顺序等。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在实际用餐中正确运用所学的餐桌礼仪知识,表现出良好的用餐习惯和礼仪素养。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餐桌礼仪的重视和尊重,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餐桌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
2.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用餐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餐桌礼仪的技能。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餐桌礼仪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餐桌礼仪在不同场合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管理1. 教学环节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多个教学环节,包括导入、讲解、实践、讨论和总结等,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2. 教学时间的安排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学习和实践。
3. 教学秩序的维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维护教学秩序,确保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习。
五、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反馈1.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观察和提问,发现学生对餐桌礼仪的学习兴趣较高,参与度也比较积极。
2. 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提高通过课堂练习和实际用餐表现,发现学生对餐桌礼仪的知识掌握较好,技能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3. 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讨论发言,发现学生对餐桌礼仪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社交能力和自信心也得到了一定的培养。
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1. 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对餐桌礼仪的知识掌握还不够深入,对一些细节问题的理解还存在困难。
在餐桌上教学设计

在餐桌上教学设计餐桌是人们每天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如何将餐桌变成一个教学的场所呢?在餐桌上进行教学设计,可以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餐桌上进行教学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餐桌上的语言学习餐桌上的交流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利用餐桌上的交流进行语言学习是非常有效的。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口语练习。
例如,在餐桌上用英语互相点餐,并简单交流。
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加深了学生对其它文化的了解。
二、餐桌上的数学学习餐桌上的饭菜可以成为数学学习的好资源。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餐桌上的食物比例,学习比较、加减等数学概念。
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通过分配餐具和食物的数量来进行数学运算。
三、餐桌上的科学实验饭菜中隐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例如,通过在餐桌上观察食物的变化,学生可以学习酵母发酵的原理;通过在餐桌上观察压力锅的工作原理,学生可以学习物理知识。
四、餐桌上的文化体验餐桌上的饭菜代表着不同的地域文化,通过餐桌上的文化体验,可以使学生对其它地域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品尝来自不同地方的食物,并了解食物的起源和相关的文化背景。
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增强他们对多元文化的认识。
五、餐桌上的实践技能培养在餐桌上进行实践技能培养,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餐桌上的烹饪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并了解菜肴的制作过程。
通过这样的实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还可以增加他们对食物的欣赏和理解。
在餐桌上进行教学设计,可以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
通过在餐桌上进行语言学习、数学学习、科学实验、文化体验和实践技能培养,可以全方位地开发学生的潜力。
同时,教师也需要有创造力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在吃饭的同时获得知识的收获。
《在餐桌上》教学实录-教学设计

苏教版品德与生活《在餐桌上》教学实录-教学设计一、活动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实验本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的第八课。
二、活动目标:情感与态度: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行为与习惯: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的生活习惯。
知识与技能:知道饮食与健康的联系非常紧密,了解食物金字塔。
过程与方法: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表演能力,并且学会思考和总结,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三、活动准备:1、制作课件,实物投影仪一台,打印几份营养处方。
2、拍摄一组关于自助餐厅的镜头,拍摄四组关于小朋友在餐桌上不同表现的镜头。
3、课题图片一幅,“不挑食”、“不偏食”的板书横条各一张。
另有食物图片若干,一件小围裙、一顶帽子。
4、30个小碗,40个一次性杯子。
碗底分别贴“粥”(15个)、“饭”(15个);杯底分别贴“牛奶”(20个)、“豆浆”(20个)。
5、小班的30个人分成5组,每组6个人围桌而坐,桌上铺着台布,并且摆着丰富的“菜”。
四、活动过程:活动(一)——自助餐。
师:小朋友们,你们吃过自助餐吗?生大多数没吃过。
师:原来我们班有这么多小朋友没吃过自助餐。
没关系,现在梅老师就带你们到自助餐厅去看一看。
(点击课件)屏幕上出现关于自助餐厅的一小段实拍录像,生看屏幕,师随画面的移动讲解:长长的桌子上有各种各样的菜,来吃饭的顾客端着盘子挑选,爱吃什么选什么,想吃多少拿多少。
菜可真丰富呀。
2、认菜。
师:这儿的菜可好吃了,小朋友们,想吃吗?生:想。
师:好,看着梅老师今天为你们准备了哪些菜?(点击课件)屏幕上出现一个大圆盘,大圆盘上有各种各样的菜。
在箭头的示意下,生逐一认菜,遇到不太清楚或不太认识的菜,师点击该图使它放大。
3、组长分工。
师:菜我们都认识了,现在就请小组长分分工。
每个小组里,两个小朋友选早餐,两个小朋友选中餐,还有两个小朋友就选晚餐。
组长分发盘子。
反思:餐桌礼仪教学反思

反思:餐桌礼仪教学反思《餐桌礼仪教学反思》在当今社会,餐桌礼仪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交技能。
无论是在家庭聚餐、商务宴请还是社交活动中,良好的餐桌礼仪都能够展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因此,在教育教学中,餐桌礼仪的教学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餐桌礼仪教学进行反思,探讨如何提高餐桌礼仪教学的效果。
一、餐桌礼仪教学的重要性(一)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餐桌礼仪是一种社交技能,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与他人交往。
在餐桌上,学生需要学会如何与他人交流、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如何尊重他人的意见等。
这些技能不仅在餐桌上有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同样重要。
(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餐桌礼仪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通过学习餐桌礼仪,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三)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餐桌礼仪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它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在餐桌上,学生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地使用餐具、如何保持餐桌的整洁、如何遵守餐桌的规矩等。
这些习惯不仅在餐桌上有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同样重要。
二、餐桌礼仪教学的现状(一)教学内容不够全面目前,餐桌礼仪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餐具的使用、餐桌的布置、用餐的顺序、用餐的礼仪等方面。
这些内容虽然重要,但是还不够全面。
例如,在餐桌上如何与他人交流、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如何尊重他人的意见等方面的内容还比较缺乏。
(二)教学方法不够灵活目前,餐桌礼仪教学的方法主要包括讲解、示范、练习等方面。
这些方法虽然有效,但是还不够灵活。
例如,在讲解餐桌礼仪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餐桌礼仪的知识;在示范餐桌礼仪的动作时,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餐桌礼仪的动作;在练习餐桌礼仪的动作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餐桌礼仪的练习中来。
(三)教学评价不够科学目前,餐桌礼仪教学的评价主要包括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方面。
反思:餐桌礼仪教学反思

反思:餐桌礼仪教学反思《餐桌礼仪教学反思》餐桌礼仪是社交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也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融洽。
在教学餐桌礼仪的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以下是我对这次教学的反思:一、教学目标的达成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餐桌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餐桌礼仪规范,如餐具的使用、坐姿、用餐顺序等。
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餐桌礼仪知识,表现出良好的修养和素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解、演示、实践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餐桌礼仪知识。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模拟用餐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餐桌礼仪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餐桌礼仪的兴趣和重视,让学生认识到餐桌礼仪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社交规范。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他人,注重细节,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修养。
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餐桌礼仪的魅力和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过程的实施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餐桌礼仪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提问学生对餐桌礼仪的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思考餐桌礼仪的重要性。
讲解餐桌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讲解餐桌礼仪的定义、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餐桌礼仪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强调餐桌礼仪的重要性,如体现个人修养、尊重他人、促进社交等。
讲解餐桌礼仪的规范和技巧讲解餐具的使用方法,如刀、叉、勺、筷等,让学生了解不同餐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讲解坐姿、用餐顺序、点菜技巧等,让学生了解正确的用餐姿势和顺序。
讲解敬酒、品茶、吃水果等方面的礼仪规范,让学生了解不同场合的礼仪要求。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模拟用餐场景的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餐桌礼仪的实际应用。
1. ◦ ◦ ◦2. ◦ ◦ ◦3. ◦ ◦ ◦ 1. ◦ ◦ 2. ◦ ◦ 3. ◦ ◦ ◦4. ◦在实践操作中,教师进行巡视和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生活体验课餐桌礼仪教案反思

生活体验课餐桌礼仪教案反思教案标题:生活体验课餐桌礼仪教案反思教案目标:1. 通过生活体验课,培养学生在餐桌上遵守礼仪的意识和行为。
2. 培养学生的社交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
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生活体验课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和实践餐桌礼仪。
通过模拟真实的餐桌场景,学生将有机会学习并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培养良好的餐桌礼仪习惯。
教案步骤:1. 引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本节生活体验课的主题和目标,即餐桌礼仪。
-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餐桌礼仪,以及为什么餐桌礼仪对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2. 知识传授(10分钟):- 通过PPT或教案手册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基本的餐桌礼仪知识,如用餐姿势、使用餐具的方法、与他人交流时的礼貌用语等。
3. 角色扮演(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餐桌场景,如家庭聚餐、商务宴请等。
- 每个小组成员分配不同的角色,例如主人、客人、服务员等。
-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真实的餐桌场景,体验和实践餐桌礼仪。
4. 反思讨论(15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是否遵守了餐桌礼仪,以及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5. 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强调餐桌礼仪对个人形象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和传播餐桌礼仪,成为有修养的人。
教案反思:本节生活体验课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实践餐桌礼仪。
通过反思讨论环节,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餐桌上的行为,发现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这种互动和参与式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餐桌礼仪知识,培养良好的餐桌礼仪习惯。
大班社会《餐桌礼仪》教案反思

大班社会《餐桌礼仪》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社会领域教材《餐桌礼仪》章节,详细内容包括:餐桌礼仪的基本原则、餐具的正确使用方法、用餐时的注意事项以及不同场合的餐桌礼仪。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餐桌礼仪的基本原则,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3. 培养学生在用餐过程中尊重他人、礼貌待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餐桌礼仪在不同场合的运用。
教学重点:餐桌礼仪的基本原则、餐具的正确使用方法、用餐时的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餐桌、餐具、餐巾、教学PPT。
学具:每人一套模拟餐具、餐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一场模拟家庭聚餐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存在的餐桌礼仪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1)餐桌礼仪基本原则:干净整洁、安静用餐、细嚼慢咽、尊重他人。
(2)餐具的正确使用方法:介绍筷子、勺子、餐叉等餐具的使用方法。
(3)用餐注意事项:不挑食、不浪费、不说话、不玩手机等。
(4)不同场合的餐桌礼仪:家庭聚餐、宴会、西餐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例题,讲解并示范正确答案,让学生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餐桌礼仪。
4. 随堂练习(5分钟)分发模拟餐具,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正确的餐桌礼仪。
5.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餐桌礼仪,分享自己的经验。
六、板书设计1. 餐桌礼仪基本原则2. 餐具正确使用方法3. 用餐注意事项4. 不同场合餐桌礼仪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餐桌礼仪的基本原则。
(2)简述如何正确使用餐具。
(3)在不同场合,如何运用餐桌礼仪?2. 答案:(1)餐桌礼仪基本原则:干净整洁、安静用餐、细嚼慢咽、尊重他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开展家庭餐桌礼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家庭聚餐中担任“餐桌礼仪小使者”,将所学知识传递给家人,共同营造和谐温馨的用餐氛围。
幼儿园餐桌礼仪教案的反思与总结

幼儿园餐桌礼仪教案的反思与总结标题:幼儿园餐桌礼仪教案的反思与总结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餐桌礼仪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交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餐桌礼仪教育旨在教导幼儿如何在餐桌上表现得得体、有礼貌,并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本文将对幼儿园的餐桌礼仪教案进行反思与总结,探讨其中的问题、改进方向以及对教育效果的评估。
一、教案内容回顾与评估:1. 目标设定:本次教案旨在培养幼儿对餐桌礼仪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在用餐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和互动能力。
2. 教学方法与活动设计:a) 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让幼儿了解餐桌礼仪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性。
b) 模拟餐桌场景,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学习正确的坐姿和用餐姿势。
c) 进行餐桌礼仪游戏,如决定先吃哪一种食物、如何使用餐具等,以增强幼儿的参与度。
3. 教学资源与辅助材料:教案中是否包括了足够的教学资源和辅助材料,如相关图片、视频、实物道具等,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是否充分考虑?4. 教学评估与反馈:a) 教师对幼儿学习餐桌礼仪的实际效果进行了评估和反馈吗?b) 是否能够准确地评估幼儿在用餐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和互动能力的提升情况?二、问题与改进方向:1. 缺乏情境教学和真实场景模拟:餐桌礼仪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技能,但教案中缺乏针对真实场景的模拟和情境教学。
改进方向是在教学中加入更多的实际餐桌场景,例如组织幼儿到食堂用餐,或邀请家长参与餐桌礼仪示范等。
2. 针对饮食习惯的教育不足:餐桌礼仪不仅仅包括行为规范,还应包括健康的饮食习惯培养。
教案中是否足够关注幼儿的饮食素质和营养教育,以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3. 缺乏亲子共育的机会:幼儿的家庭环境对他们的餐桌礼仪教育影响深远。
教案中是否考虑与家庭合作,通过与家长的互动或家长培训来促进幼儿餐桌礼仪的发展?三、改进方案与教育效果评估:1. 加强情境教学与真实场景模拟:模拟和安排更多真实的餐桌场景,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并将餐桌礼仪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餐桌上》教学案
《在餐桌上》课堂教学实录
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二册《在餐桌上》
教学过程:
活动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块儿来聊聊吃饭这个话题,好吗?
生:好
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活动二:吃自助餐。
师:能告诉老师平时都是谁给你准备一日三餐吗?
生:妈妈
生:奶奶
师:如果让你自己来准备一顿,行吗?
生:行
师:那就让我们走进自助餐厅,来精心挑选一顿早餐吧。
让我们先来看看有哪些食品供我们挑选?
师:谁会把这些食品叫出来?
生:有牛奶、鱼、馒头、苹果、腰子、西瓜、菠萝、青菜、胡萝卜、鸡蛋、虾、豆浆、豆腐、韭菜、肉、粥、米饭、西红柿、黄瓜。
师:菜我们都认识了,现在就请第一小组选早餐,第二小组选午餐,第三小组选晚餐。
学生自主挑选,把图片放入自己的餐盆。
师:选早餐的小朋友来说说你选了哪些食品?
生:牛奶,馒头,鱼
师:你为什么选这些食品?
生:我喜欢吃。
生:选中餐、晚餐的也把图片放入自己的餐盆。
师:看来小朋友们为自己选了非常丰富的早餐、中餐、晚餐。
下面请小朋友们每小组坐在一起进行讨论:“小朋友们,每天只吃你喜欢吃的食物好不好呢?它能满足你长身体的需要吗?”
活动三:奇奇餐厅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知道饮食到底有哪些科学知识吗?请大家一起到《奇奇餐厅》去旅行。
播放科学童话“奇奇餐厅”
童话中,有小朋友与服务员的对话,这里的服务员非同一般,大家可要注意观察。
对话内容:
我又瘦又弱,别人都叫我“小豆芽”,我苦闷极了:你应该多喝牛奶,多吃鸡蛋,什么营养都要补充,不可以挑食。
(营养不良)
我经常便秘,可痛苦了:你要多吃杂粮和蔬菜!(纤维素的摄取量不足)我的牙齿经常出血,我可担心了:你要多吃蔬菜和水果。
(缺少维生素C)我的眼睛经常干涩,不舒服:你要多吃胡萝卜、猪肝、菠菜等食物。
(缺少维生素A)
师:交流发现:你在“奇奇餐厅”发现了什么?
生:这里的服务员阿姨真了不起,个个都是营养师,都能根据客人的身体情况来配置营养餐,使客人健康快乐。
活动四——快乐拍手歌
师: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有趣的儿歌。
(课件展示)
蔬菜水果营养好,
鸡鸭鱼虾有味道。
我们都是好孩子,
每天吃饭不挑食。
生:(学生边读边做动作)
师:对呀,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是不同的,但都是我们生长发育所需要的。
只有不挑食、不偏食才会让我们的身体健康成长。
活动五——小小营养师
师:同学们,你们家里谁安排全家的饮食?现在老师也希望同学们来做一回小小营养师,配一配今天家里的晚餐。
好吗?让我们开起小汽车一起去时代超市里选一选。
(课件展示开汽车)
师:你们想怎样安排自己的晚餐先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学生交流)
师:下面来交流一下你选购的食物,看看自己能否获得“小小营养师”称号。
(学生互评,师巡视指导)
生:主食:米饭
菜:肉、虾、黄瓜、韭菜。
水果:西瓜
(指导学生给自己的选购进行评议)
师:你配的晚餐荤素搭配,老师把“小小营养师”的称号送给你。
活动六:在餐桌上
师:餐桌上的学问可大了,吃什么,吃多少,我们都讨论过了,那么该怎样吃呢?
师:辩一辩:看,这一桌早就开饭了,他们正在吃饭,你认为哪些是文明用餐的孩子,哪些不是文明用餐的孩子,为什么?
(课件播放八位卡通人物就餐的图画)
生:交流发现:
一个小朋友边吃东西边看书,对眼睛也不好。
一个小朋友边吃饭边说话,这样容易呛着;
两个小朋友在玩抢,弄得餐桌上很不安静;
一个小朋友边吃饭边笑,这样很危险;
一个小朋友用手抓菜,这样很不讲究卫生;
有一个小朋友吃饭的时候,安安静静,他做得非常好。
师:拓展延伸:是呀!吃饭时除了要安安静静,不吵不闹外,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文明用餐的习惯?
生:不要挑食。
生:吃饭之前,先把手洗干净。
生:在吃饭时不许敲筷子。
生:喝汤不能发出很响的声音。
师:儿歌小结:原来,吃饭时也有这么多的学问!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在餐桌上的一些知识,我发现餐桌上的学问可不小:“餐桌上,学问大。
一日三餐搭配好,科学饮食少不了。
不挑食、不偏食,文明用餐要做到。
做个健康的好宝宝。
”
生:一起读。
师:孩子们,我们都是好孩子,今后,当你坐在餐桌上时,可不能忘了这首儿歌,要做到荤素搭配,合理营养。
你还可以做个小小宣传员,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告诉别人。
老师希望每个小朋友的身体都越长越棒!
教学反思:
《品德与生活》课要培养的是热爱生活的儿童,孩子们正是在实际生活中发展的人。
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能脱离孩子们的生活来进行。
只有来自于学生生活中的东西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让学生乐于接受,从孩子们的生活出发。
教学中,“请你当营养师”环节,是在学生自主科学地搭配一日三餐的基础上,进一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自己家庭设计菜单,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另外,在学生辨析八位卡通人物的就餐行为后,教师又指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自己知道的文明就餐行为,使得学生认识到文明就餐的重要性。
整个课堂教学实实在在。
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形象思维特别明显,尤其对于“奇奇餐厅”卡通人物特别感兴趣。
抓住这一点,在教学中,我多次把抽象枯燥的营养学知识转变成卡通人物介绍的形式展现给孩子们,学生在有声有色的动画中获取了知识,学到了本领,养成了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