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县水利普查成果分析报告
水利普查数据成果分析报告编写提纲

水利普查数据成果分析报告编写提纲
一、引言
A. 简要介绍水利普查的背景和目的
B. 引出分析报告的目的和意义
C. 概述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二、方法与数据来源
A. 普查方法和调查对象的选择
B. 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方法和过程
C. 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评估
三、水利设施现状分析
A. 工程设施分布和覆盖范围
B. 设施的类型、数量和质量状况
C. 工程运行和维护情况分析
D. 设施建设与改善的需求评估
四、水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A. 水资源总量和分布情况
B.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C. 行业和地区水资源利用情况比较
D. 预测未来水资源利用的趋势
五、水环境状况及生态环境保护
A. 水环境质量现状和问题分析
B. 水污染源监测和防治措施评估
C. 水生态环境状况评估和保护需求
六、水灾害防治能力分析
A. 水灾害类型和频发情况分析
B. 水灾害防治设施与能力评估
C. 提出加强水灾害防治的建议和措施
七、水利普查数据分析的局限性与不足
A. 数据收集与整理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
B. 数据分析的局限性和不足
C. 对未来水利普查工作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八、结论与建议
A. 总结各项分析结果的重点发现
B. 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改进措施
C. 未来研究方向和普查工作展望
九、参考文献
十、附录
以上是水利普查数据成果分析报告的编写提纲。
根据提纲,可以详细整理相关数据与事实,并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趋势预测以及对水利发展的建议。
本报告旨在为水利部门提供科学、客观的数据支持,为未来水利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水利普查安徽省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成果分析

小计
5 2 0 . 7 3
2 9 . 6 1
人 力 井 合 计
4 5 8 . 5 1 9 7 9 . 2 4
4 . 1 8 3 3 . 7 9
与人 口和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 。地下 水 是安 徽省 特别是 淮北 地 区的 重要
规模 以上( 井口井管内径 ≥2 0 0 m m)
灌 溉
1 7 - 2 2
9 . 8 2 5 . 5 6
1 5 . 38
供水水 源 , 地下 水在保 障区域城乡居 民生活和生产用水 、 支撑社 会经济发
水文水资源 l l
水利普查安徽省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成果分析
刘
猛
沈
涛
2 0 1 0年 , 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在 等环境地质 问题 , 部分地 区地下水 水 清其 所在位 置 、 地下水类 型 、 取 水用 途 、 全 国范 围内开展。水利普查是一项重 质不断恶化 , 给社会经 济和人 民生 活 取水量以及管理情况 。
0 . 7 4 4 6 0 . 4 8
4 6 1 . 2 2
8 . 4 7 5 . 7 6
1 4 - 2 3
年 代 以来 ,随着 社会 经济 的快 速发
展, 一些 地区为满 足社会 经济发 展的
机 电 井
用水需 求 , 大 量超 采地 下水 , 部分 地 区 由于超 采 已产生 了较 大范 围 的地 下水 位降落 漏斗 , 在阜 阳 、 淮 北等 城 市甚至还引发 了地面沉 降 、 岩溶 塌陷
展 中发挥 了重要作用 。 自 2 0世纪 7 0
机 电井 规模 以下( 井口井管内径<2 0 0 m m) 4 2 . 2 9
机 小计 5 95 1
水利普查工作情况汇报

XX区水利普查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在XX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水普办的有力指导和帮助下,我局按照广东省和湛江市统一部署,较好地了完成水利普查阶段性各项任务,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现将普查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一、水利普查工作开展情况1、区委区政府对水利普查工作高度重视,区领导多次亲自下到各个基层普查点对霞山区的水利普查工作进行督导,全面协调和及时解决水利普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水利普查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全力保障水利普查工作的开展,为圆满完成我市水利普查工作提供了领导保证。
2、我区目前已完成了水利普查对象名录复核确认工作,并对普查对象名单进行不断更新完善。
目前共确定了6977个清查对象,全面摸清了我区水利普查对象的数量、分布和规模,然后交给专人做资料整体收集、归档,共确定了水利工程、经济社会用水、河湖开发治理、水利行业能力、灌区专项在内的991个普查对象,并对其他未确定对象进行统计分析,为今后工作明确目标。
3、截至2012年1月底,我区基本完成了普查数据获取与预处理工作。
动员了991个普查表填报对象,完成了近140个空间数据对象标绘和991多张普查表的填报工作。
这些填报对象分布在全区70个村级普查区,不仅包括各类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还包括城乡居民、工业、农业、建筑业、第三产业、畜禽养殖场等典型用水户。
4、为使水利普查深入人心,我区不断细化宣传方案、丰富宣传形式和内容、扩大宣传范围,多次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普查宣传活动。
通过宣传车、传单等多种途径宣传水利普查。
并深入乡镇、街道张贴标语、宣传画,发放宣传小册子,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普查氛围,得到了普查对象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为大规模入户、入厂调查创造了条件,收效显著。
5、依据第一次水利普查项目经费预算编制指南,并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区农业局编制了经费预算方案,区政府第一期批拨了8万元,目前已到位经费23万元(其中省10万元,市5万元,区8万元),为开展工作提供了经济保障。
水利普查行业能力普查数据审核分析报告

行政区划
年末有在用计算机的单位个数(个)
年末在用计算机数(台)
合计
水利行政机关
水利事业单位
乡镇水利管理单位
合计
水利行政机关
水利事业单位
乡镇水利管理单位
合计
14
1
6
7
45
6
23
16
列表描述我县不同行政单元普查填表单位供水指标数据情况:(见表7)
列表描述我县不同行政单元各类普查填表单位的财务情况:(见表8-1、表8-2、表8-3)
我县普查数据审核专项组审核主要采用水利普查数据处理上报系统、审核辅助软件系统及人工手段对普查表数据、表间数据、汇总数据、跨专业数据进行审核。
1、明确责任、分工落实
专项组首先划分为四个小组,有三个小组分别负责数据处理上报系统审核、审核辅助系统审核及人工手段审核,剩下一组负责全面平衡工作。
2、统一口径、及时整改
普查填表对象数量
初步验收成果(个)
最终成果(个)
初步验收成果(个)
最终成果(个)
* *县
14
14
14
14
列表描述本行政区内普查填表单位数量情况:
表4 * *县普查对象填表情况统计表
行政区划名称
普查名录单位数
填表单位数
行政机关
事业单位
企业
社团
乡镇水利管理单位
应填
已填
应填
已填
应填
已填
应填
已填
应填
已填
合计
A8
A9
A10
A11
A12
A13
A14
合计
6
1
5
表8-3 * *县乡镇水利管理单位财务指标汇总表
成果分析报告

附件2:水利普查数据成果分析报告编写提纲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分析报告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公章)二〇一二年月审定:审核:编写:(报告正文)一、概述本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概况;河湖水系、水资源条件和水利水务发展情况。
二、普查工作概况水利普查区划情况,包括地级、县级、乡镇级、村级普查数量情况;动员各级水利普查工作人员、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数量;发放普查表数量与实际回收普查表数量;普查填表责任对象(单位或个人)数量情况。
三、对象清查与普查对象(一)普查对象数量情况。
对象清查的普查对象数量、实际填报的普查对象数量,以及两者的数量差异情况。
(二)对象清查与普查差异情况。
针对对象清查与实际填报普查对象数量差异情况,说明变化原因。
四、普查结果与分析(一)总体情况普查对象总数,各类普查;对象的数量及其主要特性指标汇总数量情况。
(二)河流湖泊基本情况1、河流。
数量、结构与分布情况;水文站(水位站)设置情况等。
2、湖泊。
数量、结构与分布;水面面积、咸淡水属性等基本特征。
(三)水利工程基本情况1、水库工程。
水库数量、结构与分布;兴利库容、防洪库容、设计灌溉面积、设计年供水量、2011年供水量等。
2、水电站工程。
水电站数量、结构与分布;装机容量、多年平均发电量、2011年发电量等。
3、水闸工程。
水闸数量、结构与分布;过闸流量、橡胶坝坝长等。
4、泵站工程。
泵站数量、结构与分布;装机流量、装机功率等。
5、引调水工程。
引调水工程数量、结构与分布;设计引水流量、设计年引水量、设计灌溉面积、输水干线总长度、2011年引水量等。
6、堤防工程。
堤防数量、结构与分布;堤防长度、达标长度、穿堤防建筑物数量等。
7、农村供水工程。
数量、结构与分布;设计供水规模、设计供水人口、年实际供水人口、年实际供水量等。
8、塘坝工程。
塘坝数量、结构与分布;总容积及工程效益等。
9、窖(池)工程。
窖池数量、结构与分布;总容积及工程效益等。
(四)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1、河湖取水口。
水利普查总结汇报【最新版】

水利普查总结汇报
国务院决定自年起用3年时间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此,自治区政府十分重视,成立了有关组织机构,对县区的水利普查机构相关人员进行了统一培训。
县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开展水利普查工作,并对所辖的乡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镇为了确保普查的顺利开展和普查数据的准确无误,对水利站所进行了人员补充和调整,配备了专业的普查仪器,请县水利局技术人员对镇水利站水利普查员进行了培训,多措并举确保水利普查能够顺利完成。
一、做好普查宣传
水利普查开始之初,镇政府水利站通过对村委会下发传单,对水利普查的重要性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使普查为群众所了解接受,能够密切配合水利普查工作的开展。
二、充实普查队伍
针对镇顺利站人员少的现状,党委政府从农经站、和管办、政府办协调四名专门从事水利普查的人员,并请技术人员对他们进行了培训和实地的操作指导。
三、做好基层协调
水利普查需要基层的水利管理人员的密切配合才能进行。
对此,水利站提前联系村委会管理水利工程的工作人员,了解相关水利设施的情况,做好准备工作。
四、主管领导亲自督查
镇政府主管水利副镇长亲自带领水利普查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做详实有序的普查,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指正。
水利普查员依据普查要求认真填写水利普查相关数据资料。
水利调研报告结论范文

水利调研报告结论范文根据水利调研的结果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当前我国水利领域面临的问题比较复杂,包括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灾频发等方面。
因此,建议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水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强水灾防范和减灾工作。
其次,水利规划和项目建设需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应从整体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综合考虑,推动水利项目向生态友好型和节能减排型的方向发展。
水利项目应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尽量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充分考虑生态补偿措施,确保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水利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农村和贫困地区的供水和排水条件,推动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同时,应加强对城市水利设施的维护和更新,提高城市供水和排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水利管理和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加强水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水利管理机构设置,完善水利法规和政策体系,强化水利监管和执法,提高水利管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同时,需要加强对农民和群众的水利知识普及和技术培训,提高社会公众的水利意识和水利能力,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
最后,在国际水利合作方面,应加强与各国的水利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的水利管理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全球水资源的挑战和水安全问题,推动水利合作进一步深化,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总之,水利调研结果表明,当前水利领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但也有很多发展机遇和潜力可挖掘。
只有加大改革力度,优化管理体制,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水利战略,才能有效应对水资源紧缺、水污染和水灾等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第一全国水利普查成果分析报告

第一全国水利普查成果分析报告第一全国水利普查成果分析报告一、引言水利普查是指对全国范围内的水利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收集相关数据的工作,旨在了解和掌握水利资源的分布情况、利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本报告是基于第一全国水利普查的成果,对其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水利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
二、背景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水利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水资源,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第一次水利普查,通过对各地水利设施和资源的详细调查,为水利管理决策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
三、全国水利普查的基本情况1.普查范围:本次水利普查范围涵盖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特别行政区。
2.普查内容:普查内容主要包括水域面积、水利工程设施、水利用情况、水资源分布等。
3.普查方法:本次水利普查采用了现场调查和数据收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水利资源分布状况分析1.水域面积分布:根据普查数据分析,全国水域面积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大江大湖区域,而内陆偏远地区水域面积较少。
2.水利工程设施分布:本次普查发现,水利工程设施的分布不均衡,沿海地区和发达地区的水利工程设施较为完善,而内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水利设施相对薄弱。
3.水资源利用情况:根据普查结果显示,水资源利用目前主要集中在工业和农业领域,而居民生活用水的供应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保护。
4.水资源分布特点:各地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各异,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水资源管理策略。
五、面临的问题和挑战1.水资源供需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调控措施。
2.水污染问题:部分地区存在水污染严重的情况,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需要加强水污染治理工作。
3.水利工程安全:一些老旧的水利工程设施存在隐患,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需要加强检修和维护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潜山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分析报告潜山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二〇一二年五月审定:审核:编写:肖佩玉一、概述潜山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东南麓,长江北岸。
地跨东经116°14′-116°46′、北纬30°27′-31°04′。
县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山峰猪头尖(官庄镇),海拔1538.6m,最低处丰收圩(王河镇)海拔仅16.8m,依次形成山区、丘陵和圩区。
面积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59.2%、23.9%、16.9%。
全县境内四条大河(潜水、皖水、皖河;大沙河)分属长江流域的皖河、菜子湖水系。
潜山县属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375mm,年最大降雨2373mm(1954年),最小降雨762.8mm (2006年),最大降雨是最小降雨的3.1倍。
降雨的年内分配不均,4~8月降雨约占全年雨量的70%。
境内多年平均径流深762mm,相应年径流量12.874亿m3。
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3.68亿m3,区域输出水量20.56亿m3。
经监测,潜水、皖水等主要河流及水功能保留区水质良好。
正常年份全县总需水量约为3.2亿m3。
潜山县县域面积1687.97 Km2,耕地面积61.29万亩,现辖11镇5乡1开发区共164个村委会21个居委会。
2011年末全县户籍人口587107人,其中农业人口526357人。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常住人口500292人,农村常住人口约为45.5万人。
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4亿元。
县政府驻梅城镇,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
二、普查工作概况潜山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按乡镇划分乡级普查区17个,按村居划分村级普查区185个,每乡级普查区配1-2名普查员,村级普查区配1名普查员,共动员各级水利普查工作人员、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255人。
发放普查表1827份,收回1827份;普查填表责任对象(单位或个人)达458个。
三、对象清查与普查对象我县对象清查数和普查对象数见下表。
四、普查结果与分析(一)总体情况我县普查对象共1770个,分布如下:水库工程88个(其中电站水库11座)、总库容12084.64万m3;电站工程21座、总装机容量6.431万Kw;水闸工程9座、总过闸流量64.5m3/s、橡胶坝3座、总坝长358m;泵站工程27处、总装机流量58.47 m3/s、总装机功率6614Kw;堤防工程46条(段)、总长度281.35Km;规模以上农村供水工程26处、总供水人口25.7598万人;河湖取水口463个(其中规模以上99个,农业取水口423个)、总供水人口40.8098万人、总灌溉面积30.2127万亩;地表水水源地23处、总供水人口39.3725万人;治理保护河流(河段)8段、总长度298.56Km;入河湖排污口1个、批准的废污水年排方量547.5万吨;发普查表的水利单位19个(其中行政机关1个,事业单位8个,企业单位2个,社团1个,乡镇水利管理单位7个)、从业人员197人;2000亩及以上灌区19个、总灌溉面积25.824万亩;规模以上机电井6眼、2011年取水量15.4936万m3。
居民生活用水户调查对象100户(其中城镇居民20户);灌区调查对象32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调查对象11个;公共供水企业调查对象23个,工业企业调查对象77个;建筑业和第三产业调查对象101个。
另规模以下农村供水工程、塘坝工程、灌溉面积以全县185个村居为普查对象;规模以下地下水取水井以经清查确认有取水井的110个村居为普查对象;河道外生态环境用水调查、水土保持措施普查以县为对象。
(二)水利工程基本情况1、水库工程我县水库工程88座(电站水库11座),其中中型水库4座、小(1)型12座、小(2)型72座,山丘型水库53座、平原型水库35座,浆砌石坝12座、土坝76座;全县仅天柱山镇和县开发区无水库分布,最多的源潭镇达20座,其次黄铺镇15座,槎水镇、官庄镇各10座,4乡镇水库数量占全县的62.5%;全县水库总库容12084.64万m3、兴利库容6117.69万m3、防洪库容1090.23万m3,设计灌溉面积21.56万亩、设计年供水量5705.5万m3、2011年供水量4162.99万m3。
2、水电站工程我县500Kw及以上水电站工程共21座,其中闸坝式2座、引水式9座、混合式10座;分布于全县7个乡镇,其中水吼镇5座、槎水镇、源潭镇各4座;21座电站总装机容量64310Kw 、多年平均发电量15038.3万Kwh,2011年发电量7092.42万Kwh。
3、水闸工程我县5m3/s及以上水闸工程9座,分布在王河、余井、油坝3个乡镇;总过闸流量64.5m3/s,橡胶坝3座、总坝长358m。
4、泵站工程我县1m3/s或50Kw及以上泵站工程共27座,分布于8个乡镇、开发区;总装机流量58.47 m3/s、总装机功率6614Kw。
5、堤防工程我县5级及以上堤防46条(段),3级堤防25条、4级堤防15条、5级堤防6条,均为土堤。
总长度281350m,达标长度3600m, 穿堤防建筑物共219处。
6、农村供水工程我县农村供水工程共38380处,其中规模以上供水工程26处,规模以下集中式供水506处,分散式供水工程37848处,设计总供水规模4.095万m3/天,设计供水人口41.357万人,2011年实际供水人口31.0889万人,2011年实际供水量1053.214万m3。
7、塘坝工程。
塘坝数量、结构与分布;总容积及工程效益等。
我县500方及以上塘坝工程10530处,总容积3936.61万m3,总灌溉面积215521.5亩。
其中500-1万m39383处、容积2173.8 m3、灌溉面积124468.97亩;1万-5万m31094处、容积1461.75 m3、灌溉面积75300.15亩;5万-10万m353处、容积301.06 m3、灌溉面积15752.38亩。
(三)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1、河湖取水口。
取水口数量、结构与分布;2011年取水量、供水人口、灌溉面积等。
我县规模以上灌溉取水口99个,规模以下取水口364个,其中农业取水口423个、非农业取水口40个;供水人口40.8098万人,灌溉面积30.2127万亩,2011年取水量13688.5437万m3。
2、地表水水源地。
我县地表水水源地23处,河流型21处、水库型2处;2011年供水量1779.7759万m3、供水人口39.3725万人。
3、河湖治理保护情况。
我县河流治理保护8段,总长度298.56Km,有防洪任务的98.25Km,其中防洪标准小于30年大于20年一遇的63.55Km、防洪标准小于20年大于10年一遇的34.7Km。
未治理河段长度98.25Km。
4、入河湖排污口。
全县普查入河湖排污口共53个,规模以上入河湖排污口1个即县污水处理厂排污口。
2011年入河湖排污量538万吨,批复的废污水量547.5万吨。
(四)经济社会用水情况1、居民生活用水户。
典型农村居民生活用水户80户,用水人口293人,用水来源于农村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家庭生活年用水量5726.22m3,人均用水每人每天53.54L;典型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户20户,用水人口63人,用水来源于公共供水企业,家庭生活年用水量2199m3,人均用水每人每天95.63L。
2、灌区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灌区用水调查对象32个,灌溉面积23.9378万亩,取水量10411.0361万m3,用水量6523.2387万m3,规模以上灌区(0.6万亩)实际灌溉亩均毛用水量431.64m3,净用水量275.65m3;规模以下灌区实际灌溉亩均毛用水量323.5001m3,净用水量244.5156m3。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11个,用水量8.936万m3,小牲畜每日每头用水量19.98L;家禽0.5L。
3、公共供水企业。
全县共有公共供水企业23个,水源类型为地表水,供水人口40.0225万人,取水量1793.7759万m3,售水量1762.57万m3,其中居民家庭用水863.5万m3,公共服务用水164.43万m3。
4、工业用水户。
全县共有样本量77个,其中高用水企业大户11个,工业总产值16.3404亿元,取水量178.4272万m3,用水量为177.3409万m3,万元工业总产值净用水量为10.85m3/万元;一般用水企业大户4个,工业总产值1.34亿元,取水量39.6825万m3,用水量为38.7605万m3,万元工业总产值净用水量为28.93m3。
工业典型用水户高用水企业11个,总产值0.5454亿元,取水量16.5377万m3,用水量为16.5377万m3,万元工业总产值净用水量为30.32m3/万元;一般用水企业51个,总产值1.7502亿元,取水量37.6808万m3,用水量为37.6541万m3,万元工业总产值净用水量为21.51m3/万元。
5、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用水户。
全县建筑业用水户6个,2011年完成施工面积0.661万m2,从业人员779人,用水量1.3718万m3,单位施工面积用水量2.08m3/m2。
其他第三产业用水大户6个,从业人员0.1115万人,用水量62.8165万m3,从业人员人均用水量1543.5L/人·日。
住宿和餐饮业典型用水户35个,从业人员0.1247万人,用水量22.6094万m3,从业人员人均用水量496.74L/人·日;其他第三产业典型用水户54个,从业人员0.2325万人,用水量30.3811万m3,从业人员人均用水量358L/人·.日。
6、河道外生态环境。
总用水量22.97万m3,其中城镇灌溉绿地面积24万m2,用水20万m3;城镇环境卫生清洁面积3万m3,用水2.97万m2。
(五)水土保持情况1、土壤侵蚀普查。
我县土壤侵蚀普查主要是查清水力侵蚀的现状。
水蚀野外调查指标:包括水蚀区野外调查单元的土地利用、植被郁闭度(或盖度)、水土保持措施等。
根据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确定,我县共抽取16个野外调查单元,涉及全县13个乡镇、开发区。
实际调查单元16个,共调查地块177个,拍摄照片393张(含标识照片16张、全景照片43张)。
形成调查成果清绘图16张、水蚀野外调查表24张;电子数据1份。
2、水土保持措施普查。
梯田820公顷,其他基本农田600公顷,水土保持林22000公顷,经济林4000公顷,封禁治理7130公顷;小型蓄水保土工程点状7950个,线状214千m。
(六)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水利行业涉及单位19个,其中水行政机1个,事业单位8个,企业单位2个,乡镇水利管理站7个,合计从业人员197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