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闭和油气藏类型的识别

合集下载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实习指导书陈昭年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实习指导书陈昭年

能力的培养,使理论与实践密切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石油与天然气地质问题的能
力,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实习指导书的实习和实验内容包括两部分,共需 8 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
序号 实习一 实习二
实验和实习内容安排表 实验和实习内容
圈团和油气藏类型的识别 油气藏形成及分布综合性实习
学时 4 学时 4 学时
一、实习目的 .................................................................................................................. 2 二、实习的步骤和方法................................................................................................... 2 三、实习要求 .................................................................................................................. 2 ▲实习二、油气藏形成及分布综合性实习 ............................................................................ 6 一、实习目的 .................................................................................................................. 6 二、实习要求和步骤 ...................................................................................................... 6 附件:酒泉盆地西部老君庙背斜带油气地质资料................................................................. 7

简要介绍油气储藏及其分类

简要介绍油气储藏及其分类

简要介绍油气储藏及其分类油气藏是聚集一定数量油气的圈闭,是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

当油气聚集的数量足以供工业开采时,则称为工业性油气藏。

一个油气藏存在于一个独立的圈闭内,油气在其中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和统一的压力系统。

油气藏的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储集层岩性:根据储集层的岩石类型,油气藏可分为砂岩油气藏、碳酸盐岩油气藏、火山岩油气藏、页岩油气藏等。

圈闭类型:圈闭是形成油气藏的必要条件,主要类型有断层遮挡油藏、岩性油气藏、地层不整合油气藏、潜山油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等。

孔隙类型:根据储集层的孔隙类型,油气藏可分为单一孔隙介质油气藏(如孔隙介质油藏)、双重介质油气藏(如裂缝-溶洞型介质油藏)、三重孔隙介质油气藏(如裂缝-溶洞-孔隙型介质油藏)等。

流体性质:油藏按原油密度大小分为轻质油藏、中质油藏和重质油藏等;气藏根据凝析油含量的多少细分为干气藏、湿气藏和凝析气藏。

此外,气藏还可按天然气组分中的酸性气体(主要是指H2S、CO2)含量来进行分类。

接触关系:根据油气藏与周围地层或水体的接触关系,可分为底水油藏、边水油藏、层状油藏、层状边水油藏等。

此外,油气藏还可按照纵向剖面上的生产层数分类,分为单层油气藏、多层油气藏;也可按照储层的形成方式分类,分为构造型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混合型油气藏等。

总的来说,油气藏的分类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更多油气储藏及其分类的详细信息和数据,建议查阅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专业书籍或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

04 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石油地质学 姜福杰】

04 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石油地质学 姜福杰】
◆ 一旦有足够数量的油气进入圈闭, 充满圈闭或占据圈闭的一部分,便 可形成油气藏
第一节 圈闭与油气藏的概念
二、油气藏
1.油气藏的概念
油气藏是地壳上油气 聚集的基本单元,是 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 聚集。具有统一的压 力系统和油、气、水 界面。
第一节 圈闭与油气藏的概念
一个油藏
两个油气藏
三个油气藏
第一节 圈闭与油气藏的概念
大类
构造圈闭与构造油气藏 地层圈闭与地层油气藏 岩性圈闭与岩性油气藏 复合圈闭与复合油气藏
类型
背斜圈闭与背斜油气藏 断层圈闭与断层油气藏 裂缝性油气藏 岩体刺穿圈闭与岩体刺穿油气藏 地层不整合圈闭与地层不整合油气藏 地层超覆圈闭与地层超覆油气藏 储集岩上倾尖灭圈闭与储集岩上倾尖灭油气藏 储集岩透镜体圈闭与储集岩透镜体油气藏 生物礁圈闭与生物礁油气藏 地层-构造圈闭与地层-构造油气藏 岩性-构造圈闭与岩性-构造油气藏 地层-岩性圈闭与地层-岩性油气藏
构造圈闭与构造油气藏 背斜油气藏 断层油气藏 裂缝性油气藏 岩体刺穿油气藏
第三节 构造圈闭和构造油气藏
一、背斜圈闭和背斜油气藏
背斜圈闭:由背斜作为遮挡条件而形成的圈闭
第一节 圈闭与油气藏的概念
背斜圈闭:溢出点、闭合度
闭合度
水平面
无闭合
构造幅度,各剖 面中都相同
构造幅度:以区域倾斜面为基准 闭合度: 以水平面(海拔)为基准
第一节 圈闭与油气藏的概念
a 完全封闭 b 部分封闭
若断层两侧系渗透性岩层相 遇,A点为溢出点,此时断层圈 闭的闭合高度和闭合面积就都 相应变小了。假如断层面本身 不封闭,不可能形成圈闭。
第二节 圈闭与油气藏的类型
二、油气藏按烃类相态的分类

035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第五节 复合油气藏)

035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第五节 复合油气藏)
种类可以很多。常见的有两种:背斜-水动力油气藏(图4-45)、断层-水动力 油气藏。
(三)地层—水动力复合油气藏
主要有:岩性-水动力复合油气藏(图4-46)。
图3-45美国怀俄明州弗朗尼 油藏构造图(据Hubbert,
1953)
图3-46美国圣胡安盆地梅萨维 达水封向斜型气藏平面图和剖 面图(平面图据Hill等,1961; 剖面图据Masters等,1979)
图3-43美国怀俄明州弗朗尼 油藏构造图(据Hubbert,
1953)
图4-44 任丘油田潜山等高线及油田剖面 图(据华北石油会战指挥部,1978)1.含 油范围;2.高产井;3.第三系油藏;4.潜 山等高线;5.见水井;6.剖面线;7.断层; 8.潜山油藏;9.东营组
(二)构造—水动力复合油气藏
(四)地层—构造—水动力复合油气藏
实例不多,但有,如图4-46可能是这种油气藏实例。
图3-47 前苏联巴拉哈内-萨本奇-拉马内 油田IIK组构造及油藏分布图
思考题
1、简述各种圈闭和各种油气藏的含。 2、简述各种圈闭形成机理和各种油气藏特点。
第五节 复合油气藏
一、复合圈闭和油气藏基本概念 复合圈闭:由构造、地层、水动力三种因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共同封闭形成的圈闭。 复合油气藏:处于复合圈闭中的油气藏。 二、复合油气藏主要类型 理论上复合油气藏有很多种。 (一)构造—地层复合油气藏
种类可以很多。常见的有四种: 背斜-岩性复合油气藏、 背斜-不整合油气藏(图3-43) 断层-岩性油气藏、断层-不整合油气藏(图3-44)

圈闭和油气藏类型的识别

圈闭和油气藏类型的识别

圈闭和油气藏类型的识别一、实习目的圈闭是油气聚集的场所,是形成油气藏的基本要素。

圈闭的类型及形成条件不仅对油气藏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对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亦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不同类型油气藏所采用的勘探方法及部署不同,开发方案也不同。

因此,正确的判断圈闭及可能的油气藏类型,对于石油地质工作者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所给的储集层顶面或盖层底面的构造图,储集层分布图以及油气水分布图(图实3—1—7),确定圈闭和油气藏在平面图和横剖图上的特点。

二、实习步骤和方法(一)阅读图实3—1—7构造等高线及储层分布图。

在平面图上找出溢出点位置(用字母C 表示),圈定闭合面积,计算闭合高度,确定圈闭及油气藏类型,并将结果写在图上。

(二)结合储集层分布的变化及油气水分布情况,绘制给定剖面线的圈闭和油气藏横剖面图5个。

(三)对照平面和剖面图建立立体概念,掌握并牢记不同类型圈闭和油气藏在平面和剖面上的图示。

三、实习用品方格纸、铅笔、直尺、橡皮。

图实3—1—1 某油层顶面构造图1—正断层;2—油层顶面等高线;3—产气井;4—产油井;5—产水井;6—剖面线;A区:油气藏类型:;闭合度:h= ;油柱高度:h o= ;气柱高度:h g= ;B区:油气藏类型:;闭合度:h= ;油柱高度:h o= ;气柱高度:h g= ;E区:油气藏类型:;闭合度:h= ;油柱高度:h o= ;气柱高度:h g= ;放置剖面图图实3—1—2 某油层顶面C—D剖面图图实3—2—1 某地层底面构造图及其下伏油层等厚度图1—某地层顶面等高线(m);2—储层等高线(m);3—产气井;4—产油井;5—产水井;6—剖面线油气藏类型:;闭合度:h= ;油柱高度:h o= ;气柱高度:h g= ;放置剖面图图实3—2—2某油层F—E剖面线横剖面图纵比例尺:1:4000图实3—3—1 某区地层底面构造图及砂层等厚度图1—砂层所在地层顶面等高线(m);2—砂层尖灭线;3—砂层等厚线(m);4—剖面线放置剖面图图实3—3—1 某区地层A—B剖面线横剖面图纵比例尺:1:4000图实3—4—1 某区砂层构造图及不整合面等高线图1—不整合面等高线(m);2—某砂层顶面等高线(m);3—某砂层侵蚀终止线;4—剖面线放置剖面图图实3—4—2 某区砂层P—Q剖面线横剖面图纵比例尺:1:5000图实3—5 某区地层顶面构造图及砂层等厚度图1—地层顶面等高线(m);2—砂层尖灭线;3—砂层等厚线A区:油气藏类型:;闭合度:h= ;B区:油气藏类型:;闭合度:h= ;图实3—6 某区地层顶面构造及砂层分布图1—某地层顶面构造等高线(m);2—砂层尖灭线;3—正断层A区:油气藏类型:;闭合度:h= ;B区:油气藏类型:;闭合度:h= ;D区:油气藏类型:;闭合度:h= ;图实3—7—1 某油田砂层顶面构造及油藏分布图1—油水界线;2—砂层顶面高线(m);3—剖面线放置剖面图图实3—7—2 某油层G—H剖面线横剖面图纵比例尺:1:2000。

033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第三节 地层油气藏)

033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第三节 地层油气藏)
生物礁具有很高储渗性,当其上方被非渗透层覆盖,便形成礁型圈闭。是一种特殊的 岩性圈闭。
(二)礁型油气藏基本特点
1、油(气)藏主要为块状,油(气)水界面与礁体表面交线与礁体顶面等高线平行。如 图3-33、图3-34、图3-35。
图3-33 德克萨斯州斯库瑞县斯奈德-斯克雷油田构造图 及剖面图(转引自Levorsen,1954)
图3-34 加拿大阿尔伯达盆地斯 特赖钱礁型气藏含气礁块厚度
及气藏剖面图(据
Hriskevich,1980)
图3-35加拿大阿尔伯达盆地红水礁组合岩 相分带及油气分布图(据Shatford,1970)
2、油(气)藏的储集层孔渗性 能特别好,油气藏储量大,产量 高。
(三)礁型油气藏主要类型
按礁体成因类型分:
图3-28 与支撑砂岩有关的不整合圈闭与油气藏(据 Rittenhouse,1972,黑色代表油气)A.湖或海崖圈 闭和油气藏;B.谷侧圈闭和油气藏;C.丘翼圈闭和
油气藏;D.构造翼部圈闭和油气藏;
图3-29 委内瑞拉马图林盆地夸仑夸尔油田 构造图和剖面图(据Borger等,1952)
2、不整合下的不整合油气藏
四、沥青封闭油气藏
沥青封闭油气藏:储集层上倾方向为沥青封闭,便形成沥青封闭圈闭,其中 的油气藏称为沥青封闭油气藏。
(一)沥青封闭圈闭形成机理
原油层遭到破坏,油藏中轻组分逸散,重组分氧化后形成沥青,堵 塞远储集层孔隙,这部分储集层变为非渗透层,从而造成圈闭。
(二)沥青封闭油气藏基本特点
1、油藏上倾方向为沥青,下倾方向油水界面与储集层顶面交线与储集 层顶面等高线平行;
(1)按不整合形成是古地貌成熟程度分 (图3-30):
青年期不整合油气藏: “谷翼”、“谷肩” 等不整合油气藏。

地层圈闭与地层油气藏

地层圈闭与地层油气藏

委内瑞拉东部库仑夸尔油田 平面及横剖面图(据A . I . Levorson )
一、地层不整合油气藏
1. 潜伏剥蚀突起圈闭和油气藏 (古潜山圈闭和古潜山油气藏)
①圈闭形成机理:地壳抬升→风化剥蚀→形成古地形突起 →地壳下沉→被不渗透地层覆盖。
②基本特点:油气藏呈块状,具有统一的油水界面、 统一的压力系统
③分布:地层不整合面以下;长期风化剥蚀的层位和地区。
一、地层不整合油气藏
二、地层超覆圈闭和地层超覆油气藏
①圈闭形成机理:盆地水进时,地层超覆沉积,砂岩被泥岩 超覆覆盖,在不整合面之上形成地层超覆圈闭。 ②分布:地层超覆圈闭主要分布在盆地的斜坡地带(盆地 的边缘——缓坡;古隆起的周缘)
二、地层超覆圈闭和地层超覆油气藏
东德克萨斯油田乌德宾(白垩系)产油层顶 部构造图及横剖面图(据A . I . Levorson )
美国潘汉德尔油气田构造图和剖面图
一、地层不整合油气藏
任丘油田平面图和剖面图(据华北油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地层不整合油气藏 2.潜伏剥蚀构造圈闭与潜伏剥蚀构造油气藏
①圈闭形成机理:不整合面之下的地层具有一定的构造形态 (背斜或单斜),被不整合面之上的不渗透地层所封闭
②特点:油气层的分布受构造控制 ③分布:地层不整合面以下
第三章 圈闭和油气藏
第四节 地层圈闭与地层油气藏
第四节 地层圈闭和地层油气藏
地层圈闭:由于地层纵向沉积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圈闭; 或与地层不整合面有关的圈闭。
地层油气藏:地层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地层不整合圈闭: 位于不整合面之下,以不整合面为遮挡条件的圈闭
地层超覆圈闭: 由于储集层和盖层在不整合面之上超覆沉积形成的圈闭

石油地质学实训1-圈闭与油气藏类型

石油地质学实训1-圈闭与油气藏类型

实训一圈闭及油气藏类型的识别一、目的圈闭是油气聚集的场所,是形成油气藏的基本要素。

圈闭的类型及形成条件不仅对油气藏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对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亦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不同类型油气藏所采用的勘探方法及部署不同,开发方案也不同。

因此,正确鉴别圈闭和相应的油气藏类型是石油地质勘探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所给的储集层顶面或盖层底面的构造图、储集层分布图以及气油水分布图,确定圈闭和油气藏类型,圈定圈闭的闭合面积,绘制圈闭和油气藏横剖面图;对照平面和剖面图建立立体概念,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圈闭和油气藏在平面图和横剖面图上的特点。

二、具体步骤和要求1、阅读图5-1,完成下列要求:(1)在平面图上找出溢出点位置(用字母C表示),圈定各圈闭的闭合面积(用阴影线表示),计算闭合高度,并确定各圈闭的类型。

(2)作II’剖面图(纵比例尺1:10000),并分析断层的侧向封闭性(储层厚50米)。

图5-1 某储集层顶面构造图2、阅读图5-2、图5-3、图5-4,完成下列要求:(1) 阅读图5-2、图5-3、图5-4,在平面图上圈定各圈闭的闭合面积(用阴影线表示)。

(2)绘制给定剖面线的剖面图。

(3)对照平面和剖面图特点,确定各圈闭的类型。

请在下图画图5-1中的II/剖面图。

请在下图画图5-2中的AB剖面图。

请在下图画图5-3中的CD剖面图。

请在下图画图5-4中的AB剖面图。

3、阅读图5-5,完成下列要求:(1)确定图中油藏数目及油藏类型(2)圈出每个油藏的含油边界,求出其最大含油高度(3)圈出每个圈闭的闭合面积,求出闭合高度(4)推测各断裂开启与封闭的性质。

资料说明(1)该油层为一巨厚的砂岩层(2)几口产油井油见水深度数据见表5-1表5-1 水距油层顶面深度数据表图5-5 某油田油层顶面构造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圈闭和油气藏类型的识别练习
要求:(一)阅读各图构造等高线及储层分布图。

在平面图上找出溢出点位置(用字母C表示),圈定闭合面积,计算闭合高度,确定圈闭及油气藏类型,并写出结果。

(二)结合储集层分布的变化及油气水分布情况,绘制给定剖面线的圈闭和油气藏横剖面。

练习题:
图1—1 某油层顶面构造图
1—正断层;2—油层顶面等高线;3—产气井;4—产油井;5—产水井;6—剖面线;
A区:油气藏类型:背斜油气藏;闭合度:h=70m;油柱高度:h o= 40m ;气柱高度:h g= 35m ;B区:油气藏类型:断块油气藏;闭合度:h=85m;油柱高度:h o= 40m;气柱高度:h g= 10m ;(??) E区:油气藏类型:断块油气藏;闭合度:h=45m;油柱高度:h o=20m;气柱高度:h g=10m;
图1—2 某油层顶面C—D剖面图
图2—1 某地层底面构造图及其下伏油层等厚度图
1—某地层顶面等高线(m);2—储层等高线(m);3—产气井;4—产油井;5—产水井;6—剖面线油气藏类型:透镜体油气藏;闭合度:h=160m;油柱高度:h o=80m;气柱高度:h g= 40m ;
图2—2某油层F—E剖面线横剖面图
纵比例尺:1:4000
图3—1 某区地层底面构造图及砂层等厚度图
1—砂层所在地层顶面等高线(m);2—砂层尖灭线;3—砂层等厚线(m);4—剖面线
图3—2 某区地层A—B剖面线横剖面图
纵比例尺:1:4000
图4—1 某区砂层构造图及不整合面等高线图
1—不整合面等高线(m);2—某砂层顶面等高线(m);3—某砂层侵蚀终止线;4—剖面线
图实4—2 某区砂层P—Q剖面线横剖面图
纵比例尺:1:5000
图5—1 某区地层顶面构造图及砂层等厚度图
1—地层顶面等高线(m);2—砂层尖灭线;3—砂层等厚线A区:油气藏类型:;闭合度:h= ;
B区:油气藏类型:;闭合度:h= ;
图6—1 某区地层顶面构造及砂层分布图
1—某地层顶面构造等高线(m);2—砂层尖灭线;3—正断层A区:油气藏类型:;闭合度:h= ;
B区:油气藏类型:;闭合度:h= ;
D区:油气藏类型:;闭合度:h= ;
图7—1 某油田砂层顶面构造及油藏分布图1—油水界线;2—砂层顶面高线(m);3—剖面线
图7—2 某油层G—H剖面线横剖面图
纵比例尺:1: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