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综合测试题word版

合集下载

【精选】2020年中考数学《反比例函数》专题 复习试题(word版有答案)

【精选】2020年中考数学《反比例函数》专题 复习试题(word版有答案)

中考数学《反比例函数》专题 复习试题命题点1 图象与性质1.一台印刷机每年可印刷的书本数量 y(万册)与它的使用时间x(年)成反比例关系,当x =2时,y =20.则y 与x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C)A B C D2.反比例函数y =mx的图象如图所示,以下结论:①常数m <-1;②在每个象限内,y 随x的增大而增大;③若A(-1,h),B(2,k)在图象上,则h <k ;④若P(x ,y)在图象上,则P ′(-x ,-y)也在图象上.其中正确的是(C)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3.如图,函数y =⎩⎪⎨⎪⎧1x (x >0),-1x (x <0)的图象所在坐标系的原点是(A)A .点MB .点NC .点PD .点Q4.定义新运算:a ⊕b =⎩⎪⎨⎪⎧a b (b >0),-ab (b <0). 例如:4⊕5=45,4⊕(-5)=45.则函数y =2⊕x(x≠0)的图象大致是(D)A B C D5.如图,若抛物线y =-x2+3与x 轴围成的封闭区域(边界除外)内整点(点的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个数为k ,则反比例函数y =kx(x >0)的图象是(D)A B CD命题点2 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6.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点A(1,0),B(3,1),C(3,3).反比例函数y =mx(x>0)的图象经过点D ,点P 是一次函数y =kx +3-3k(k ≠0)的图象与该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个公共点.(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通过计算说明一次函数y =kx +3-3k(k ≠0)的图象一定经过点C ;(3)对于一次函数y =kx +3-3k(k ≠0),当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时,确定点P 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不必写出过程)解:(1)∵B(3,1),C(3,3),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 =BC =2,AD ∥BC ,BC ⊥x 轴.∴AD ⊥x 轴. 又∵A(1,0),∴D(1,2).∵点D 在反比例函数y =mx的图象上,∴m =1×2=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2x.(2)当x =3时,y =kx +3-3k =3,∴一次函数y =kx +3-3k(k ≠0)的图象一定过点C.(3)设点P 的横坐标为a ,则23<a <3.命题点3 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8年2考)7.(2019·杭州)方方驾驶小汽车匀速地从A 地行驶到B 地,行驶里程为480千米,设小汽车的行驶时间为t(单位:小时),行驶速度为v(单位:千米/小时),且全程速度限定为不超过120千米/小时.(1)求v 关于t 的函数解析式;(2)方方上午8点驾驶小汽车从A 地出发.①方方需在当天12点48分至14点(含12点48分和14点)间到达B 地,求小汽车行驶速度v 的范围;②方方能否在当天11点30分前到达B 地?说明理由.解:(1)∵vt =480,且全程速度限定为不超过120千米/小时,∴v 关于t 的函数解析式为v =480t (t ≥4).(2)①8点至12点48分时间长为245小时,8点至14点时间长为6小时.将t =6代入v =480t,得v =80;将t =245代入v =480t,得v =100.∴小汽车行驶速度v 的范围为80≤v ≤100.②方方不能在当天11点30分前到达B 地.理由如下:8点至11点30分时间长为72小时,将t =72代入v =480t ,得v =9607.∵9607>120,超速了. 故方方不能在当天11点30分前到达B 地.基础训练1.(2019·柳州)反比例函数y =2x的图象位于(A)A .第一、三象限B .第二、三象限C .第一、二象限D .第二、四象限2.(2019·哈尔滨)点(-1,4)在反比例函数y =kx的图象上,则下列各点在此函数图象上的是(A)A .(4,-1)B .(-14,1)C .(-4,-1)D .(14,2)3.(2019·邢台模拟)已知甲圆柱型容器的底面积为30 cm 2,高为8 cm ,乙圆柱型容器底面积为x cm 2.若将甲容器装满水,全部倒入乙容器中(乙容器没有水溢出),则乙容器水面高度y(cm)与x(cm 2)之间的大致图象是(C)A B C D4.(2019·唐山乐亭县模拟)若点(x 1,y 1),(x 2,y 2)都是反比例函数y =-6x图象上的点,并且y 1<0<y 2,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A .x 1>x 2B .x 1<x 2C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D .两点有可能在同一象限5.(2019·唐山滦南县一模)如图,正比例函数y =x 与反比例函数y =4x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其中A(2,2),当y =x 的函数值大于y =4x的函数值时,x 的取值范围为(D)A .x >2B .x <-2C .-2<x <0或0<x <2D .-2<x <0或x >26.(2019·石家庄模拟)已知反比例函数y =kx的图象过第二、四象限,则一次函数y =kx +k的图象大致是(B)A B C D7.(2019·唐山路北区模拟)已知点P(m ,n)是反比例函数y =-3x图象上一点,当-3≤n <-1时,m 的取值范围是(A)A .1≤m <3B .-3≤m <-1C .1<m ≤3D .-3<m ≤-18.(原创)(2017·河北T15变式)将九年级某班40名学生的数学测试成绩分为5组,第1~4组的频率分别为0.3,0.25,0.15,0.2,第5组的频数记为k ,则反比例y =kx(x >0)的图象是(D)A B C D9.(原创)(2019·河北T12变式)如图,函数y =⎩⎪⎨⎪⎧mx(x >0),-mx(x<0)的图象如图所示,以下结论:①常数m >0;②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增大而减小;③若点A(-2,a),B(3,b)在图象上,则a <b ;④若P(x ,y)在图象上,则P ′(-x ,y)也在图象上,其中正确的是(D)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0.(2019·兰州)如图,矩形OABC 的顶点B 在反比例函数y =kx(x >0)的图象上,S 矩形OABC=6,则k =6.11.(2019·北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a ,b)(a >0,b >0)在双曲线y =k 1x上,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B 在双曲线y =k 2x,则k 1+k 2的值为0.12.(2019·盐城)如图,一次函数y =x +1的图象交y 轴于点A ,与反比例函数y =kx(x >0)的图象交于点B(m ,2).(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AOB 的面积.解:(1)∵点B(m ,2)在直线y =x +1上, ∴2=m +1,解得m =1. ∴点B 的坐标为(1,2).∵点B(1,2)在反比例函数y =kx(x >0)的图象上,∴2=k1,解得k =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 =2x.(2)将x =0代入y =x +1,得y =1,则点A 的坐标为(0,1). ∵点B 的坐标为(1,2),∴△AOB 的面积为12×1×1=12.能力提升13.(2019·石家庄新华区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2),点P 是双曲线y =kx(x >0)上的一个动点,作PB ⊥x 轴于点B ,当点P 的横坐标逐渐减小时,四边形OAPB 的面积将会(C)A .逐渐增大B .不变C .逐渐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14.(2019·陕西)如图,D 是矩形AOBC 的对称中心,A(0,4),B(6,0).若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D ,交AC 于点M ,则点M 的坐标为(32,4).16.(2019·秦皇岛海港区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D 的顶点A(1,b),B(3,b),D(2,b +1).(1)点C 的坐标是(4,b +1)(用b 表示);(2)双曲线y =kx过▱ABCD 的顶点B 和D ,求该双曲线的解析式;(3)如果▱ABCD 与双曲线y =4x(x >0)总有公共点,求b 的取值范围.解:(2)∵双曲线y =kx过▱ABCD 的顶点B(3,b)和D(2,b +1),∴3b =2(b +1),解得b =2,即B(3,2),D(2,3).则该双曲线解析式为y =6x .(3)将A(1,b)代入y =4x ,得b =4;将C(4,b +1)代入y =4x ,得b +1=1,即b =0.则▱ABCD 与双曲线y =4x(x >0)总有公共点时,b 的取值范围为0≤b ≤4.17.如图为某公园“水上滑梯”的侧面图,其中BC 段可看成是一段双曲线,建立如图的直角坐标系后,其中,矩形AOEB 为向上攀爬的梯子,OA =5米,进口AB ∥OD ,且AB =2米,出口C 点距水面的距离CD 为1米,则B ,C 之间的水平距离DE 的长度为(D)A .5米B .6米C .7米D .8米18.(1)探究新知:如图1,已知△ABC 与△ABD 的面积相等,试判断AB 与C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结论应用:①如图2,点M ,N 在反比例函数y =kx(x >0)的图象上,过点M 作ME ⊥y 轴,过点N 作NF ⊥x 轴,垂足分别为E ,F ,试证明:MN ∥EF ;②若①中的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点M ,N 的位置,如图3所示,请判断MN 与EF 是否平行?解:(1)AB ∥CD.理由:过点C 作CG ⊥AB 于点G ,过点D 作DH ⊥AB 于点H , ∴∠CGA =∠DHB =90°.∴CG ∥DH. ∵△ABC 和△ABD 的面积相等, ∴CG =DH.∴四边形CGHD 是矩形.∴AB ∥CD.(2)①证明:连接MF ,NE ,设M(x 1,y 1),N(x 2,y 2),∵点M ,N 在反比例函数y =kx(x >0)的图象上,∴x 1y 1=k ,x 2y 2=k. ∵ME ⊥y 轴,NF ⊥x 轴,∴EM =x 1,OE =y 1,OF =x 2,NF =y 2.∴S △EFM =12x 1·y 1=12k ,S △EFN =12x 2y 2=12k.∴S △EFM =S △EFN ,由(1)中的结论可知,MN ∥EF.②MN ∥EF ,理由:连接MF ,NE ,设M(x 1,y 1),N(x 2,y 2).∵M ,N 在反比例函数y =kx(k >0)的图象上,∴x 1y 1=k ,x 2y 2=k. ∵ME ⊥y 轴,NF ⊥x 轴,∴EM =x 1,OE =y 1,OF =-x 2,NF =-y 2.∴S △EFM =12x 1·y 1=12k ,S △EFN =12(-x 2)(-y 2)=12k.∴S △EFM =S △EFN .由(1)中的结论可知,MN ∥EF.反比例函数中的面积问题1.(2019·枣庄)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Rt △ABC 的顶点A ,B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ABC =90°,CA ⊥x 轴,点C 在函数y =kx(x >0)的图象上.若AB =1,则k的值为(A)A .1B.22C. 2 D .22.如图,A ,B 两点在双曲线y =4x(x >0)上,分别经过A ,B 两点向x 轴作垂线段,已知S阴影=1,则S 1+S 2=(D)A .3B .4C .5D .63.(2019·黄冈)如图,一直线经过原点O ,且与反比例函数y =kx(k>0)相交于点A ,B ,过点A 作AC ⊥y 轴,垂足为C ,连接BC.若△ABC 面积为8,则k =8.4.如图,A ,B 是反比例函数y =2x的图象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任意两点,BC ∥x 轴,AC ∥y 轴,△ABC 的面积记为S ,则(B)A .S =2B .S =4C .2<S <4D .S >45.(2019·郴州)如图,点A ,C 分别是正比例函数y =x 与反比例函数y =4x的图象的交点,过A 点作AD ⊥x 轴于点D ,过C 点作CB ⊥x 轴于点B ,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8.6.如图,AB 是反比例函数y =3x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上的两点,且A ,B 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1和3,则S △AOB =4.7.(2019·鸡西)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为坐标原点,▱OABC 的顶点A 在反比例函数y =1x (x >0)的图象上,顶点B 在反比例函数y =5x(x >0)的图象上,点C 在x 轴的正半轴上,则▱OABC 的面积是(C)A.32B.52C .4D .6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是x 轴上任意一点,BC 平行于x 轴,分别交反比例函数y =3x (x >0),y =kx(x <0)的图象于B ,C 两点.若△ABC 的面积为2,则k 的值为-1.9.(2019·株洲)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B ,C 为反比例函数y =k x(k >0)图象上不同的三点,连接OA ,OB ,OC ,过点A 作AD ⊥y 轴于点D ,过点B ,C 分别作BE ,CF 垂直x 轴于点E ,F ,OC 与BE 相交于点M ,记△AOD ,△BOM ,四边形CMEF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3,则(B)A .S 1=S 2+S 3B .S 2=S 3C .S 3>S 2>S 1D .S 1S 2<S 2310.(2019·本溪)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边△OAB 的边OA 和菱形OCDE 的边OE 都在x 轴上,点C 在OB 边上,S △ABD =3,反比例函数y =kx (x >0)的图象经过点B ,则k 的值。

中考数学《反比例函数》专项复习综合练习题-附含答案

中考数学《反比例函数》专项复习综合练习题-附含答案

中考数学《反比例函数》专项复习综合练习题-附含答案一、单选题1.已知反比例函数y=- 12x,则()A.y随x的增大而增大B.当x>-3且x≠0时,y>4C.图象位于一、三象限D.当y<-3时,0<x<42.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正确指出了某一个函数的一个性质.甲:函数图象经过第一象限;乙:函数图象经过第三象限;丙:每第一个象限内 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根据他们的描述这个函数表达式可能是()A.y=2x B.y= 2x C.y=﹣1xD.y=2x23.反比例函数y=kx(k>0)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点M是图象上一点 MP垂直x轴于点P 如果△MOP 的面积为1 那么k的值是( )A.1 B.2 C.4 D.√24.如图,反比例函数y=kx(x<0)交边长为10的等边△ OAB的两边于C、D两点,OC=3BD,则k的值()A.−9√3B.9√3C.-10√3D.10√35.抛物线y=ax2+bx+c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bx﹣4ac+b2与反比例函数y= a+b+cx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为()A.B.C.D.√3 6.如图,点D是▱OABC内一点,AD与x轴平行,BD与y轴平行,BD=√3∠BDC=120°S△BCD=92 (x<0)的图象经过C、D两点,则k的值是()若反比例函数y=kxA.−6√3B.-6 C.−12√3D.-127.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是坐标原点,点A是函数y=1(x<0)图象上一点,AO的延长x(x>0 k是不等于0的常数)的图象于点C,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A′,点C关于x 线交函数y=k2x轴的对称点为C′,交于x轴于点B 连结AB AA′、 A′C′.若△ABC的面积等于6,则由线段AC CC′C′A′ A′A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等于()A.8 B.10 C.3√10D.4√68.如图,反比例函数y=kx与一次函数y=kx﹣k+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相交于A B两点其中A(﹣1 3)直线y=kx﹣k+2与坐标轴分别交于C D两点下列说法:①k<0;②点B的坐标为(3 ﹣1);③当x<﹣1时kx <kx﹣k+2;④tan∠OCD=﹣1k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9.已知反比例函数y=﹣2x若y≤1,则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一条平行于x轴的直线l分别交双曲线y=﹣6x 和y= 2x于A B两点 P是x轴上的任意一点,则△ABP的面积等于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20 顶点A在y轴上顶点C在x轴上顶点D在双曲线y=kx(x>0)的图象上边CD交y轴于点E 若CE=ED,则k的值为.12.如图,点 P 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 过点 P 向 x 轴作垂线 垂足为 M 连结 PO 若阴影部分面积为 6 ,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是 .13.如图,已知A ( 12 y 1) B (2 y 2)为反比例函数y = 1x 图象上的两点 动点P (x 0)在x 轴正半轴上运动 当线段AP 与线段BP 之差达到最大时 点P 的坐标是 .三、解答题14.如图,反比例函数y =kx (x >0)的图像分别交正方形OABC 的边AB 、BC 于点D 、E 若A 点坐标为(1,0) 若△ODE 是等边三角形 求k 的值.15.某水果生产基地在气温较低时 用装有恒温系统的大棚栽培一种新品种水果 如图是试验阶段的某天恒温系统从开启到关闭后 大棚内的温度y(℃)与时间x(ℎ)之间的函数关系 其中线段AB 、BC 表示恒温系统开启后阶段 双曲线的一部分CD 表示恒温系统关闭阶段........... 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这个恒温系统设定的恒定温度为多少℃;(2)求全天的温度y(℃)与时间x(ℎ)之间的函数表达式;(3)若大棚内的温度低于10℃时 蔬菜会受到伤害.问:这天内恒温系统最多可以关闭多少小时 才能避免水果生长受到影响?16.如图,已知点A在反比函数y=kx(k<0)的图象上点B在直线y=x−3的图象上点B的纵坐标为-1 AB⊥x轴且S△OAB=4.(1)求点A的坐标和k的值;(2)若点P在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上点Q在直线y=x−3的图象上P、Q两点关于y轴对称设点P的坐标为(m,n)求nm +mn的值.17.如图,点A在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上AB⊥x轴于点B AB的垂直平分线PD交双曲线与点P.(1)若点A的坐标为(1 8),则点P的坐标为.(2)若AP⊥BP点A的横坐标为m.①求k与m之间的关系式;②连接OA OP若△AOP的面积为6 求k的值.18.如图,一次函数y=k1x+b与反比例函数y=k2x的图象交于A(2 m) B(n ﹣2)两点.过点B作BC⊥x轴垂足为C 且S△ABC=5.(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所给条件请直接写出不等式k1x+b>k2x的解集;(3)若P(p y1) Q(﹣2 y2)是函数y=k2x 图象上的两点且y1≥y2求实数p的取值范围.答案1.D 2.B 3.B 4.A 5.D 6.C 7.B 8.C9.x ≤﹣2或x >0 10.4 11.4 12.y =−12x 13.(52, 0)14.解:由题意可得△OAD ≅△OCE 设AD =x ,则:DB =EB =1−x 因为OD 2=x 2+1 且△ODE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 x 2+1=(1−x)2+(1−x)2 x 1=2+√3 x 2=2−√3 2+√3>1舍去 所以x =2−√3则K =1∗(2−√3)=2−√315.(1)解:设线段AB 表达式为y =kx +b(k ≠0) ∵线段AB 过点(0,10) (2,14)∴{b =102k +b =14解得{b =10k =2∴线段AB 的表达式为:y =2x +10(0≤x ≤5) 当x =5时 y =2×5+10=20 ∴恒定温度为:20℃; (2)解:由(1)可知:线段AB 的表达式为:y =2x +10(0≤x ≤5) B 坐标为(5,20) ∴根据图象可知线段BC 的表达式为:y =20(5<x ≤10)设双曲线CD 解析式为:y =m x(m ≠0)∵C(10,20)∴可得:m10=20 解得:m =200∴双曲线CD 的解析式为:y =200x(10<x ≤24)∴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为:y ={2x +10(0≤x ≤5)20(5<x ≤10)200x (10<x ≤24);(3)解:把y =10代入y =200x中得10=200x解得:x =20∴20−10=10(小时)∴恒温系统最多可以关闭10小时. 16.(1)解:由题意B(2,−1)∵12×2×AB =4 ∴AB =4∵AB//y 轴∴A(2,−5)∵A(2,−5)在y =kx 的图象上 ∴k =−10.(2)解:设P(m ,−10m ),则Q(−m ,−10m ) ∵点Q 在y =x −3上∴−10m=−m −3 整理得:m 2+3m −10=0 解得m =−5或2 当m =−5 n =2时 n m +m n =−2910 当m =2 n =−5时 nm +m n=−2910故n m +m n=−2910.17.(1)(2 4)(2)解:①由题意得 点A 的纵坐标为km 即AB =km ∵PD 垂直平分AB ∴PA =PB ∵AP ⊥BP∴△PA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PAB =∠PBA =45° ∵PD ⊥AB∴△DAP 和△DB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A =DB =DP =k2m ∴P (m +k2m ,k 2m )将P (m +k2m ,k2m )代入y =kx 可得:(m +k2m )⋅k2m =k 整理得:k =2m 2;②过点P 作PC ⊥x 轴于点C ,则四边形PABC 是梯形∵S △AOB =S △POC =k2 ∴S △AOE =S 四边形PEBC ∴S △AOP =S 梯形PABC =6 ∴(k 2m +k m )⋅k2m2=6 整理得:k 2=16m 2∵k =2m 2 ∴k 2=8k解得:k =8或k =0(舍去) ∴k =8.18.(1)把 A(2,m) B(n ,−2) 代入 y =k 2x得: k 2=2m =−2n即m=−n则A(2,−n)过A作AE⊥x轴于E过B作BF⊥y轴于F延长AE、BF交于D ∵A(2,−n)B(n,−2)∴BD=2−n AD=−n+2BC=|−2|=2∵SΔABC=12·BC·BD∴12×2×(2−n)=5解得:n=−3即A(2,3)B(−3,−2)把A(2,3)代入y=k2x得:k2=6即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6x;把A(2,3)B(−3,−2)代入y=k1x+b得:{3=2k1+b−2=−3k1+b解得:k1=1b=1即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x+1;(2)∵A(2,3)B(−3,−2)∴不等式k1x+b>k2x的解集是−3<x<0或x>2;(3)分为两种情况:当点P在第三象限时要使y1⩾y2实数p的取值范围是p⩽−2当点P在第一象限时要使y1⩾y2实数p的取值范围是p>0即P的取值范围是p⩽−2或p>0。

(完整版)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的综合应用及答案

(完整版)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的综合应用及答案

专训1 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的综合应用名师点金:解反比例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题,一般先设出几何图形中的未知数,然后结合函数的图象用含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几何图形与图象的交点坐标,再由函数解析式及几何图形的性质写出含未知数及待求字母系数的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得所求几何图形中的未知量或函数解析式中待定字母的值.反比例函数与三角形的综合1.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与反比例函数y =x 6(x>0)的图象交于A(m ,6),B(3,n)两点.(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使kx +b<x 6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 (3)求△AOB 的面积.(第1题)2.如图,点A ,B 分别在x 轴、y 轴上,点D 在第一象限内,DC ⊥x 轴于点C ,AO=CD =2,AB =DA =,反比例函数y =x k(k >0)的图象过CD 的中点E.(1)求证:△AOB ≌△DCA ; (2)求k 的值;(3)△BFG 和△DCA 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其中点F 在y 轴上,试判断点G 是否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并说明理由.(第2题)反比例函数与四边形的综合 反比例函数与平行四边形的综合3.如图,过反比例函数y =x 6(x >0)的图象上一点A 作x 轴的平行线,交双曲线y =-x 3(x <0)于点B ,过B 作BC ∥OA 交双曲线y =-x 3(x <0)于点D ,交x 轴于点C ,连接AD 交y 轴于点E ,若OC =3,求OE 的长.(第3题)反比例函数与矩形的综合4.如图,矩形OABC 的顶点A ,C 的坐标分别是(4,0)和(0,2),反比例函数y =x k(x>0)的图象过对角线的交点P 并且与AB ,(第4题)BC 分别交于D ,E 两点,连接OD ,OE ,DE ,则△ODE 的面积为________.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 的对角线OB ,AC 相交于点D ,且BE ∥AC ,AE ∥OB.(1)求证:四边形AEBD 是菱形;(2)如果OA =3,OC =2,求出经过点E 的双曲线对应的函数解析式.(第5题)反比例函数与菱形的综合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 在第一象限内,边BC 与x 轴平行,A ,B 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3,1,反比例函数y =x 3的图象(第6题)经过A ,B 两点,则菱形ABCD 的面积为( ) A .2 B .4 C .2 D .4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 的顶点C 与原点O 重合,点B 在y 轴的正半轴上,点A 在反比例函数y =x k(k>0,x>0)的图象上,点D 的坐标为(4,3).(1)求k 的值;(2)若将菱形ABCD 沿x 轴正方向平移,当菱形的顶点D 落在反比例函数y =x k(k>0,x>0)的图象上时,求菱形ABCD 沿x 轴正方向平移的距离.(第7题)反比例函数与正方形的综合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为坐标原点,正方形OABC 的边OA ,OC分别在x 轴,y 轴上,点B 的坐标为(2,2),反比例函数y =x k(x >0,k ≠0)的图象经过线段BC 的中点D(1)求k 的值;(2)若点P(x ,y)在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运动(不与点D 重合),过点P 作PR ⊥y 轴于点R ,作PQ ⊥BC 所在直线于点Q ,记四边形CQPR 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x 的取值范围.(第8题)反比例函数与圆的综合(第9题)9.如图,双曲线y =x k(k>0)与⊙O 在第一象限内交于P ,Q 两点,分别过P ,Q 两点向x 轴和y 轴作垂线,已知点P 的坐标为(1,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10.如图,反比例函数y =x k(k <0)的图象与⊙O 相交.某同学在⊙O 内做随机扎针试验,求针头落在阴影区域内的概率.(第10题)专训2 全章热门考点整合应用名师点金: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性质是历年来中考的热点,既有与本学科知识的综合,也有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综合,题型既有选择、填空,也有解答类型.其热门考点可概括为:1个概念,2个方法,2个应用及1个技巧.1个概念:反比例函数的概念1.若y =(m -1)x |m|-2是反比例函数,则m 的取值为( )A .1B .-1C .±1D .任意实数 2.某学校到县城的路程为5 km ,一同学骑车从学校到县城的平均速度v(km /h )与所用时间t(h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是( )A .v =5tB .v =t +5C .v =t 5D .v =5t3.判断下面哪些式子表示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 ①xy =-31;②y =5-x ;③y =5x -2;④y =x 2a(a 为常数且a ≠0). 其中________是反比例函数.(填序号) 2个方法:画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方法4.已知y 与x 的部分取值如下表: x … -6 -5 -4 -3 -2 -11 2 3 4 5 6…y… 1 1.21.52 3 6 -6-3-2-1.5 -1.2-1…析式;(2)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方法5.已知反比例函数y =x k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 =x +b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相交于点A(1,-k +4).试确定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6.如图,已知A(-4,n),B(2,-4)是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y =x m的图象的两个交点.求:(1)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直线AB 与x 轴的交点C 的坐标及△AOB 的面积;(3)方程kx +b -x m=0的解(请直接写出答案);(4)不等式kx +b -x m<0的解集(请直接写出答案).(第6题)2个应用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应用7.画出反比例函数y =x 6的图象,并根据图象回答问题: (1)根据图象指出当y =-2时x 的值;(2)根据图象指出当-2<x<1且x ≠0时y 的取值范围; (3)根据图象指出当-3<y<2且y ≠0时x 的取值范围.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8.某厂仓库储存了部分原料,按原计划每小时消耗2吨,可用60小时.由于技术革新,实际生产能力有所提高,即每小时消耗的原料量大于计划消耗的原料量.设现在每小时消耗原料x(单位:吨),库存的原料可使用的时间为y(单位:小时).(1)写出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求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若恰好经过24小时才有新的原料进厂,为了使机器不停止运转,则x 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1个技巧:用k 的几何性质巧求图形的面积9.如图,A ,B 是双曲线y =x k(k ≠0)上的两点,过A 点作AC ⊥x 轴,交OB 于D 点,垂足为C.若△ADO 的面积为1,D 为OB 的中点,则k 的值为( )A .34B .38C .3D .4(第9题)(第10题)10.如图,过x 轴正半轴上的任意一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反比例函数y =x 2和y =-x 4的图象于A ,B 两点,C 是y 轴上任意一点,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__.11.如图是函数y =x 3与函数y =x 6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点P 是y =x 6的图象上一动点,PA ⊥x 轴于点A ,交y =x 3的图象于点C ,PB ⊥y 轴于点B ,交y =x 3的图象于点D.(1)求证:D 是BP 的中点; (2)求四边形ODPC 的面积.(第11题)答案1.解:(1)∵A(m ,6),B(3,n)两点在反比例函数y =x 6(x>0)的图象上, ∴m =1,n =2,即 A(1,6),B(3,2).又∵A(1,6),B(3,2)在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上, ∴2=3k +b ,6=k +b ,解得b =8,k =-2,即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2x +8.(第1题)(2)根据图象可知使kx +b<x 6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0<x<1或x>3.(3)如图,分别过点A ,B 作AE ⊥x 轴,BC ⊥x 轴,垂足分别为E ,C ,设直线AB 交x 轴于D 点.令-2x +8=0,得x =4,即D(4,0). ∵A(1,6),B(3,2),∴AE =6,BC =2.∴S △AOB =S △AOD -S △ODB =21×4×6-21×4×2=8.2.(1)证明:∵点A ,B 分别在x 轴,y 轴上,点D 在第一象限内,DC ⊥x 轴于点C ,∴∠AOB =∠DCA =90°.在Rt △AOB 和Rt △DCA 中,∵AB =DA ,AO =DC ,∴Rt △AOB ≌Rt △DCA. (2)解:在Rt △ACD 中,∵CD =2,DA =, ∴AC ==1.∴OC =OA +AC =2+1=3. ∴D 点坐标为(3,2).∵点E 为CD 的中点,∴点E 的坐标为(3,1).∴k =3×1=3. (3)解:点G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理由如下:∵△BFG 和△DCA 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 ∴△BFG ≌△DCA.∴FG =CA =1,BF =DC =2,∠BFG =∠DCA =90°.∵OB =AC =1,∴OF =OB +BF =1+2=3.∴G 点坐标为(1,3). ∵1×3=3,∴点G(1,3)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3.解:∵BC ∥OA ,AB ∥x 轴,∴四边形ABCO 为平行四边形. ∴AB =OC =3.设Aa 6,则Ba 6,∴(a -3)·a 6=-3.∴a =2. ∴A(2,3),B(-1,3).∵OC =3,C 在x 轴负半轴上,∴C(-3,0), 设直线BC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 =kx +b , 则-k +b =3,-3k +b =0,解得.9∴直线BC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 =23x +29. 解方程组,3得y1=3,x1=-1,.3∴D23.设直线AD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 =mx +n , 则,3解得.9∴直线AD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 =83x +49. ∴E49.∴OE =49.4.415点拨:因为C(0,2),A(4,0),由矩形的性质可得P(2,1),把P 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得k =2,所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x 2.因为D点的横坐标为4,所以AD =42=21.因为点E 的纵坐标为2,所以2=CE 2,所以CE =1,则BE =3.所以S △ODE =S 矩形OABC -S △OCE -S △BED -S △OAD =8-1-49-1=415.5.(1)证明:∵BE ∥AC ,AE ∥OB , ∴四边形AEBD 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OABC 是矩形,∴DA =21AC ,DB =21OB ,AC =OB. ∴DA =DB.∴四边形AEBD 是菱形. (2)解:如图,连接DE ,交AB 于F , ∵四边形AEBD 是菱形,∴DF =EF =21OA =23,AF =21AB =1.∴E ,19.设所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x k, 把点E ,19的坐标代入得1=29,解得k =29. ∴所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2x 9.(第5题)(第7题)6.D7.解:(1)如图,过点D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F. ∵点D 的坐标为(4,3),∴OF =4,DF =3.∴OD =5. ∴AD =5.∴点A 的坐标为(4,8).∴k =xy =4×8=32.(2)将菱形ABCD 沿x 轴正方向平移,使得点D 落在函数y =x 32(x>0)的图象上点D ′处,过点D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F ′.∵DF =3,∴D ′F ′=3.∴点D ′的纵坐标为3.∵点D ′在y =x 32的图象上,∴3=x 32,解得x =332,即OF ′=332.∴FF ′=332-4=320.∴菱形ABCD 沿x 轴正方向平移的距离为320.8.解:(1)∵正方形OABC 的边OA ,OC 分别在x 轴,y 轴上,点B 的坐标为(2,2),∴C(0,2).∵D 是BC 的中点,∴D(1,2).∵反比例函数y =x k(x >0,k ≠0)的图象经过点D ,∴k =2.(2)当P 在直线BC 的上方,即0<x <1时,∵点P(x ,y)在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运动,∴y =x 2.∴S 四边形CQPR =CQ ·PQ =x ·-22=2-2x ;当P 在直线BC 的下方,即x >1时,同理求出S 四边形CQPR =CQ ·PQ =x ·x 2=2x -2,综上,S =2-2x (0<x <1).2x -2(x >1),9.410.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圆也关于原点对称,故阴影部分的面积占⊙O 面积的41,则针头落在阴影区域内的概率为41.1.B 2.C 3.①③④4.解:(1)反比例函数:y =-x 6.(2)如图所示.(第4题)5.解:∵反比例函数y =x k的图象经过点A(1,-k +4),∴-k +4=1k ,即-k +4=k ,∴k =2,∴A(1,2).∵一次函数y =x +b 的图象经过点A(1,2),∴2=1+b ,∴b =1.∴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2,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1.6.解:(1)将B(2,-4)的坐标代入y =x m ,得-4=2m ,解得m =-8.∴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8.∵点A(-4,n)在双曲线y =x -8上,∴n =2.∴A(-4,2).把A(-4,2),B(2,-4)的坐标分别代入y =kx +b ,得2k +b =-4,-4k +b =2,解得b =-2.k =-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2.(2)令y =0,则-x -2=0,x =-2.∴C(-2,0).∴OC =2.∴S △AOB =S △AOC +S △BOC =21×2×2+21×2×4=6.(3)x 1=-4,x 2=2.(4)-4<x<0或x>2.7.解:如图,由观察可知:(1)当y =-2时,x =-3;(2)当-2<x<1且x ≠0时,y<-3或y>6;(3)当-3<y<2且y ≠0时,x<-2或x>3.(第7题)点拨:解决问题时,画出函数图象.由图象观察得知结果.由图象解决相关问题,一定要注意数形结合,学会看图.8.解:(1)库存原料为2×60=120(吨),根据题意可知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为y =x 120.由于生产能力提高,每小时消耗的原料量大于计划消耗的原料量,所以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x>2.(2)根据题意,得y ≥24,所以x 120≥24.解不等式,得x ≤5,即每小时消耗的原料量应控制在大于2吨且不大于5吨的范围内.点拨:(1)由“每小时消耗的原料量×可使用的时间=原料总量”可得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2)要使机器不停止运转,需y ≥24,解不等式即可.(第9题)9.B 点拨:如图,过点B 作BE ⊥x 轴于点E ,∵D 为OB 的中点,∴CD 是△OBE 的中位线,则CD =21BE.设Ax k ,则B2x k ,CD =4x k ,AD =x k -4x k .∵△ADO 的面积为1,∴21AD ·OC =1,即214x k ·x =1.解得k =38.10.311.(1)证明:∵点P 在双曲线y =x 6上,∴设P 点坐标为,m 6.∵点D 在双曲线y =x 3上,BP ∥x 轴,D 在BP 上,∴D 点坐标为,m 3.∴BD =m 3,BP =m 6,故D 是BP 的中点.(2)解:由题意可知S △BOD =23,S △AOC =23,S 四边形OBPA =6.∴S 四边形ODPC =S 四边形OBPA -S △BOD -S △AOC =6-23-23=3.。

中考数学总复习《反比例函数综合》专项测试卷(附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反比例函数综合》专项测试卷(附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反比例函数综合》专项测试卷(附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点A(1,3)是反比例函数y=(k≠0)图象上一点,则常数k的值为()A.3B.﹣3C.D.2.下列各点中,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的是()A.(3,1)B.(﹣3,1)C.(3,)D.(,3)3.如果点A(﹣1,y1)、B(1,y2)、C(2,y3)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三个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y1>y3>y2B.y3>y2>y1C.y2>y1>y3D.y3>y1>y24.如图,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y=ax(a≠0)相交于点和点B,则点B的坐标为()A.B.C.D.5.某市举行中学生党史知识竞赛,如图用四个点分别描述甲、乙、丙、丁四所学校竞赛成绩的优秀率(该校优秀人数与该校参加竞赛人数的比值)y与该校参加竞赛人数x的情况,其中描述乙、丁两所学校情况的点恰好在同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这四所学校在这次党史知识竞赛中成绩优秀人数最多的是()A.甲B.乙C.丙D.丁6.已知反比例函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象经过点(﹣3,2)B.图象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内C.在每个象限内y的值随x的值增大而增大D.x≥﹣1时,y≥67.反比例函数y=中,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m的取值范围是()A.m>B.m<2C.m<D.m>28.如图,正比例函数y1=k1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其中A点的横坐标为3,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A.x<﹣3或x>3B.x<﹣3或0<x<3C.﹣3<x<0或0<x<3D.﹣3<x<0或x>39.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ax+b与(其中a,b是常数,ab≠0)的大致图象是()A.B.C.D.10.如图,是反比例函数y=和y=(k1<k2)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直线AB∥x轴,并分别交两条曲线于A、B两点,若S△AOB=2,则k2﹣k1的值是()A.1B.2C.4D.8二、填空题(本题共6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反比例函数综合测试题.docx

反比例函数综合测试题.docx

反比例函数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 ( 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 已知点 M (- 2 , 3 )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下列各点也在该函数图象上的是 ( ).AA. (3 , - 2)B. (- 2 , - 3)C. (2 , 3)D. (3,2)2. 反比例函数 yk( k 0) 的图象经过点 (- 4, 5) ,则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 ( ).BxA. 第一、三象限B. 第二、四象限C. 第二、三象限D. 第一、二象限3.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与的图象的交点个数为 ( ). DA. 3 个B. 2 个C. 1 个D. 0 个4. 如图 1,点 A 是 y 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定点,点 B 是反比例函数 y = 2 x( x > 0) 图象上的一个动点,当点 B 的纵坐标逐渐减小时,△ OAB 的面积将 ( ). AA .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 .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yAB12yxOx12图 1图 25. (2009 年恩施市 ) 如图 2,一张正方形的纸片, 剪去两个一样的小矩形得到一个 “ E ”图案,设小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 x ,y ,剪去部分的面积为20,若 2 ≤ x ≤ 10 ,则 y 与 x 的函数图象是 ( ). Ayyy y1010 552O10 x O222 10 x O210 x O 2 10 xABCD6. 已知点 A ( x 1,y 1) ,B ( x 2,y 2) 是反比例函数 ( k > 0) 的图象上的两点, 若 x 1 < 0 < x 2,则 ( ).A A. y 1 < 0 < y2B. y< 0 < y1 C. y 1 < y < 0D. y < y < 022217. 如图 3,反比例函数 y3 y = x + 2 的图象交于 A ,B 两点,那么△的图象与一次函数x的面积是 ().CAOByA. 2B. 3C. 4D. 6 CA BO 1x图 48. 如图 4,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位于第一象限, AB = AC = 2 ,直角顶点 A 在直线 y = x 上,其中点 A 的横坐标为 1,且两条直角边,分别平行于 x 轴、 y 轴,若反比例函数kABACyx的图象与△有交点,则 k 的取值范围是 ( ). CABC< k < 2≤ k ≤ 3≤ k ≤ 4≤ k < 4二、填空题 ( 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 )9. 已知反比例函数 yk的图象经过点 (2,3) ,则此函数的关系式是. y6xx10. 在对物体做功一定的情况下,力(N) 与此物体在F/ N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s (m) 成反比例函数关系,其图象如图 5 所示,点(5 , 1) 在图象上,则当力达到10 NP时,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是 m. 0. 5 Os / m图 511. 反比例函数 yk(k0) 的图象与经过原点的直线xl 相交于 A , B 两点,若点 A 坐标为 (-2 , 1) ,则点 B 的坐标为. (2,-1).12. 一次函数 y = x + 1 与反比例函数yk(1, m的图象都经过点,则使这两个函数值都x)小于 0 时 x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x < - 113. (2009 年兰州市 ) 如图 6,若正方形 OABC 的顶点 B 和正方形 ADEF 的顶点 E 都在函数 反比例函数 y1( x > 0) 的图象上,则点E 的坐标是 _________. (5 1 , 5 1 )xy22P 1P 2P3P54POA A A A Ax12345图 6图 714. (2009 年莆田市 ) 如图 7,在x 轴的正半轴上依次截取1=1 2=2 3=34= 4 5,OAA A A A A A A A过点 A 1,A 2,A 3,A 4 ,A 5,分别作 x 轴的垂线与反比例函数 y2 x 0 的图象相交于点1P ,xP 2,P 3, P 4, P 5,得直角三角形 OP 1A 1,A 1P 2A 2, A 1P 2A 2,A 2P 3A 3, A 3P 4A 4,A 4P 5A 5,并设其面积分别为 S 1, S 2, S 3, S 4,S 5,则 S 5 的值为.三、解答题 ( 共 30 分)15.(6分)已知点P(2,2)在反比例函数yk ( k≠0)的图象上.x(1)当x = - 3时,求y的值;(2)当 1 <x < 3时,求y的取值范围.16.(8分 ) 已知图8 中的曲线是反比例函数y m5( m为常数 ) 图象的一支 .若该函数的图x象与正比例函数y = 2x的图象在第一象内限的交于点,过点A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点,A B当△的面积为 4 时,求点A 的坐标及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OAB17.(8分 ) 如图 9,点P的坐标为3,过点P作x轴的平行线交y轴于点,交反比例函2,A2数 y kAN交反比例函数ykM,连接( x > 0) 于点点N,作PM⊥( x > 0) 的图象于点x xAM.若 PN= 4,求:y (1)k的值 .M(2)△APM的面积 .AN PO x图 918.(8分)为预防“手足口病” ,某校对教室进行“药熏消毒”.已知药物燃烧阶段,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mg)与燃烧时间x(min)成正比例;燃烧后,y 与 x 成反比例(如图10 所示 ).现测得药物10 min 燃烧完,此时教室内每立方米空气含药量为8 mg.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药物燃烧时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 ( 2)求药物燃烧后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 3)当每立方米空气中含药量低于 mg 时,对人体无毒害作用 . 那么从消毒开始,经多长时间学生才可以返回教室?四、探究题 ( 共 22 分)19.(10 分 ) 我们学习了利用函数图象求方程的近似解,例如,把方程 2x – 1 = 3 -x 的解看成函数 y = 2 x - 1的图象与函数 y = 3 -x 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 .如图 11,已画出反比例函数 y1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请你按照上述方法,利用此图象x求方程 x 2 – x – 1 = 0的正数解 ( 要求画出相应函数的图象,求出的解精确到).20.(12 分 ) 一次函数 y = ax + b 的图象分别与x 轴、 y 轴交于点 M , N ,与反比例函数 y kx的图象相交于点, .过点 A 分别作 ⊥ 轴, ⊥ y 轴,垂足分别为点 , ;过点 B 分A BAC xAEC E别作 ⊥ 轴, ⊥ 轴,垂足分别为点, ,与相交于点,连接.BF x BD yF D ACBC K CD(1)如图 12,若点 A , B 在反比例函数 yk的图象的同一分支上,试证明:x① S 四边形AEDK S 四边形CFBK ;② AN BM .k(2)若点 A , B 分别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的不同分支上,如图 13,则 AN 与 BM 还 x相等吗?试证明你的结论.反比例函数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D.4. A.5. A.6. A.7. C.8. C.二、填空题9.y6 10. 0. 5.11. (2 , -1)..x12.x < - 1.13. (5 1 , 5 1 ). 14. 1.225三、解答题15. ( 1) y4;( 2) y 的取值范围为4 y 4 .3316. ∵第一象限内的点 A 在正比例函数 y = 2 x 的图象上,∴设点A 的坐标为 ( , 2 )( > 0) ,则点 B的坐标为 ( ,0).m m mm∵S △ OAB = 4 ,∴ 1m ? 2m = 4.2解得 m 1 = 2 ,m 2 = - 2(不符合题意,舍去 ). ∴点 A 的坐标为 (2 , 4).又∵点 A 在反比例函数y m5m5x的图象上,∴ 42,即 m –5 = 8.∴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8 y.x17. ( 1)∵点P的坐标为3,∴ AP= 23 2,, OA=.22∵PN= 4,∴ AN= 6.33k中,得 k = 9.∴点 N的坐标为6,. 把点N6,代入y22x(2)由( 1)知k = 9,∴ y 9当 x = 29 .时, y. x293∴S△AP M 12 3 3.∴MP 3 .22218. ( 1)设药物燃烧阶段函数关系式为y =k1x( k1≠ 0).根据题意,得8 = 10 k1,k1 =4. ∴此阶段函数关系式为(0≤ x < 10). 5(2)设药物燃烧结束后函数关系式为.根据题意,得,.∴此阶段函数关系式为( x≥ 10).(3)当y <时,.∵,∴,.∴从消毒开始经过50 min 学生才返可回教室.四、探究题19.方程 x2– x –1 = 0的正数解约为.提示:∵ x ≠0,将 x2– 1 = 0 两边同除以x,得x111x 1.– x0.即x x把 x2– x –1 = 0的正根视为由函数y1与函数 y =x - 1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点的x横坐标.20. ( 1)①Q AC⊥x轴,AE⊥y轴,四边形 AEOC 为矩形.Q BF ⊥ x 轴, BD ⊥ y 轴,四边形 BDOF 为矩形.Q AC ⊥ x 轴, BD ⊥ y 轴,四边形 AEDK, DOCK, CFBK 均为矩形.Q OC x1, AC y1, x1 gy1 k ,S矩形 AEOC OC gAC x1 gy1kQ OF x2, FB y2, x22gyk,S矩形BDOF OF gFB x22gyk.S矩形AEOC S矩形BD OF.Q S S S,矩形C FBK矩形BD OF矩形DOCK,矩形矩形.AED K C FBK矩形AEDK矩形AEOC矩形DOCKS S S S S②由(1)知,S矩形AEDK S矩形CF BK .AK gDK BK gCK .AK BKCK.DKQ AKB CK D 90°,△ AKB ∽△ CKD .CDKABK . AB∥ CD .Q AC ∥ y 轴,四边形ACDN是平行四边形.AN CD .同理可得 BM CD .AN BM .(2)AN与BM仍然相等.Q S矩形AEDK S矩形 AEOCS矩形 ODK C,S矩形 BKCFS矩形BDOFS矩形ODK C,又Q S矩形AE OC S矩形BDOF k ,S矩形AEDKS矩形BKCF.AK gDK BK gCK .CK DKAK .BKQ K K ,△CDK ∽△ ABK .CDK ABK . AB ∥ CD .Q AC ∥ y 轴,四边形 ANDC 是平行四边形.AN CD .同理 BM CD . AN BM【教学标题】反比例函数【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学习兴趣2、使学生掌握反比例函数基础知识3、让学生熟练地运用反比例知识【重点难点】图像及性质【教学内容】反比例函数一、基础知识1. 定义:一般地,形如 y k( k 为常数, k o )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

[数学]-专题26 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题型归纳(原版)

[数学]-专题26 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题型归纳(原版)

专题26 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题型归纳(原卷版)类型一反比例函数与三角形综合1.(2022秋•岚山区校级期末)如图,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在坐标原点,∠OAB=30°,点A在反比例函数y=6x(x>0)的图象上,则经过点B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A.y=−1x B.y=−2x C.y=−4x D.y=−6x2.(2022秋•金水区校级期末)如图,已知直角三角形ABO中,AO=√3,将△ABO绕点O点旋转至△A'B'O的位置,且A'在OB的中点,B'在反比例函数y=kx上,则k的值为.3.(2022秋•荔湾区校级期末)如图,△ABC是等腰三角形,AB过原点O,底边BC∥x轴,双曲线y=k x过A,B两点,过点C作CD∥y轴交双曲线于点D,若S△BCD=16,则k的值是.4.(2023•南海区模拟)如图,在x轴的正半轴上依次截取OA1=A1A2=A2A3=A3A4=A4A5,过点A1,A2,A3,A4,A5分别作x轴的垂线与反比例函数y=2x(x≠0)的图象相交于点P1,P2,P3,P4,P5,得直角三角形OP1A1,A1P2A2,A2P3A3,A3P4A4,A4P5A5,并设其面积分别为S1,S2,S3,S4,S5,则S2022=.5.(2022秋•桥西区校级期末)如图,一次函数y1=k1x+b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y2=k2x(x>0)的图像相交于A(m,6),B(6,1)两点,且与x轴,y轴交于点M,N.(1)填空:k2=;m=;在第一象限内,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为;(2)连接OA,OB,求△AOB的面积;(3)点E在线段AB上,过点E作x轴的垂线,交反比例函数图像于点F,若EF=2,求点F的坐标.6.(2022秋•龙泉驿区期末)某班在“图形与坐标”的主题学习中,第四学习小组提出如下背景“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一个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C沿x轴平移(边AB在x轴上,点C在x轴上方),其中A(a,0),三角形ABC与反比例函数y=2√3x(x>0)交于点D,E两点(点D在点E左边)”,让其他小组提出问题,请你解答:(1)第一小组提出“当a=2时,求点D的坐标”;(2)第二小组提出“若AD=CE,求a的值”;(3)第三小组提出“若将点E绕点A逆时针旋转60°至点E′,点E′恰好也在y=2√3x(x>0)上,求a的值”.7.(2022秋•南山区期末)如图:△AO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OB在x轴上,S△OAB=4,一次函数y1=kx+b(k≠0)的图象经过点A交y轴于点C,反比例函数y2=kx(x>0)的图象也经过点A.(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若CD=2AD,求△COD的面积;(3)当y1<y2时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请直接写出答案)8.(2022秋•老城区校级期中)如图,已知:直线y=12x与双曲线y=kx(k>0)交于A,B两点,且点A的横坐标为4,若双曲线y=kx(k>0)上一点C的纵坐标为8,连接AC.(1)填空:k的值为8;点B的坐标为;点C的坐标为.(2)直接写出关于的不等式12x−kx≥0的解集;(3)求三角形AOC的面积.9.(2022秋•虹口区校级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直线y=kx(k>0)分别交反比例函数y=1x和y=9x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于点A,B,过点B作BD⊥x轴于点D,交y=1x的图象于点C,联结AC,若△ABC是等腰三角形,求k的值.类型二反比例函数与平行四边形综合10.(2022秋•襄都区校级期末)如图,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P.知A,C,D,三点在坐标轴上,BD⊥DC,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6,则k的值为()A.﹣6B.﹣5C.﹣4D.﹣311.(2022秋•滨城区校级期末)如图,平行四边形OABC的顶点O,B在y轴上,顶点A在y=−2x上,顶点C在y=9x上,则平行四边形OABC的面积是.12.(2022秋•平城区校级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平行四边形ABOC的面积为6,边OB在x轴上,顶点A、C分别在反比例函数y=kx(x<0)和y=2x(x>0)的图象上,则k﹣2的值为()A.﹣4B.4C.﹣6D.613.(2022秋•高新区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中,平行四边形ABCD顶点A的坐标为(1,0),点D在反比例函数y=−6x的图象上,点B,C在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上,CD与y轴交于点E,若DE=CE,∠DAO=45°,则k的值为.14.(2022•湘潭县校级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Oxy 中,函数y =kx (其中x <0)的图象经过平行四边形ABOC 的顶点A ,函数y =8x(其中x >0)的图象经过顶点C ,点B 在x 轴上,若点C 的横坐标为2,△AOC 的面积为6. (1)求k 的值;(2)求直线AB 的解析式.类型三 反比例函数与矩形综合15.(2022秋•永城市期末)如图,直线y =﹣x +3与坐标轴分别相交于A ,B 两点,过A ,B 两点作矩形ABCD ,AB =2AD ,双曲线y =kx 在第一象限经过C ,D 两点,则k 的值是( )A .6B .274C .272D .2716.(2022秋•岚山区校级期末)如右图,已知矩形OABC 的面积为1003,它的对角线OB 与双曲线y =kx 相交于点D ,且OB :OD =5:3,则k =( )A .10B .20C .6D .1217.(2022秋•达川区期末)如图,矩形AOBC 的边OA =3,OB =4,动点F 在边BC 上(不与B 、C 重合),过点F 的反比例函数y =k x的图象与边AC 交于点E ,直线EF 分别与y 轴和x 轴相交于点D 和G .给出下列命题:①若k =6,则△OEF 的面积为92;②若k =218,则点C 关于直线EF 的对称点在x 轴上; ③满足题设的k 的取值范围是0<k ≤12;④若DE ⋅EG =256,则k =2; 其中正确的命题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8.(2023•黔江区一模)如图,矩形ABCD 中,点A 在双曲线y =−8x 上,点B ,C 在x 轴上,延长CD 至点E ,使CD =2DE ,连接BE 交y 轴于点F ,连接CF ,则△BFC 的面积为( )A .5B .6C .7D .819.(2022秋•荔城区校级期末)如图,点A 为双曲线y =−2x 在第二象限上的动点,AO 的延长线与双曲线的另一个交点为B ,以AB 为边的矩形ABCD 满足AB :BC =4:3,对角线AC ,BD 交于点P ,设P的坐标为(m,n),则m,n满足的关系式为.20.(2022秋•滕州市校级期末)如图,矩形OABC与反比例函数y1=k1x(k1是非零常数,x>0)的图象交于点M,N,反比例函数y2=k2x(k2是非零常数,x>0)的图象交于点B,连接OM,ON.若四边形OMBN的面积为3,则2k2﹣2k1=.21.(2022秋•长安区校级期末)如图,矩形ABCD顶点坐标分别为A(1,1),B(2,1),CB=2.(1)若反比例函数y=kx与的图象过点D,则k=.(2)若反比例函数与矩形ABCD的边CD、CB分别交于点E、点F,且△CEF的面积是,则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3)若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将矩形边界上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恰好等分成了两组,使两组点分别在双曲线两侧,则k的取值范围是.22.(2022秋•松原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为矩形,点C、A分别在x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点D为AB的中点.一次函数y=﹣3x+6的图象经过点C、D,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经过点B,求k的值.23.(2022•礼县校级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两边OC、OA分别在坐标轴上,且OA=2,OC=4,连接OB.反比例函数y=k1x(x>0)的图象经过线段OB的中点D,并与AB、BC分别交于点B、F.一次函数y=k2x+b的图象经过E、F两点.(1)分别求出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点P是x轴上一动点,当PE+PF的值最小时,求点P的坐标.25.(2022春•姑苏区校级月考)如图,在以O为原点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点B(a,b)在第一象限,四边形OABC是矩形,反比例函数y=kx(k>0,x>0)的图象与AB相交于点D,与BC相交于点E,且BE=2CE.(1)求证:BD=2AD;(2)若四边形ODBE的面积是6,求k的值.类型四反比例函数与菱形综合26.(2022秋•江北区校级期末)如图,菱形ABCD的边AD⊥y轴,垂足为点E,顶点A在第二象限,顶点B在y轴的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y=kx(k≠0,x>0)的图象同时经过顶点C、D.若点C的横坐标为10,BE=3DE,则k的值为()15 4D.10A.15B.6C.27.(2022•珠海校级三模)如图,菱形ABCD 的顶点分别在反比例函数y =k 1x (k 1>0)和y =k2x 的图象上,且∠ADC =120°,则k 2k 1的值是( )A .﹣3B .−13C .√3D .−√3328.(2022秋•岚山区校级期末)如图,O 为坐标原点,点C 在x 轴上.四边形OABC 为菱形,D 为菱形对角线AC 与OB 的交点,反比例函数y =kx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经过点A 与点D ,若菱形OABC 的面积为24√2,则点A 的坐标为 .29.(2022秋•福州期末)如图,四边形ABOC 为菱形,∠BOC =60°,反比例函数y =kx (x <0)的图象经过点B ,交AC 边于点P ,若△BOP 的面积为4√3,则点A 的坐标为 .30.(2022秋•通川区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是(5,0),函数y =kx (x >0)的图象经过菱形OABC 的顶点C ,若OB •AC =40,则k 的值为 .31.(2023•西山区校级开学)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 的顶点C 与原点O 重合,点B 在y 轴的正半轴上,点A 在反比例函数y =k x(k >0,x >0)的图象上,点D 的坐标为(4,3). (1)求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2)设点M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连接MA 、MD ,若△MAD 的面积是菱形ABCD 面积的14,求点M的坐标.类型五 反比例函数与正方形综合32.(2022秋•东港市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43x +4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B ,A ,以线段AB 为边作正方形ABCD ,且点C 在反比例函数y =k x (x <0)的图象上,则k 的值为( )A .﹣21B .21C .﹣24D .2433.(2022秋•龙岗区校级期末)如图,反比例函数y =k x(x >0)图象经过正方形OABC 的顶点A ,BC 边与y 轴交于点D ,若正方形OABC 的面积为12,BD =2CD ,则k 的值为( )A .3B .185C .165D .10334.(2022秋•济南期末)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的中心在原点O ,且正方形的一组对边与x 轴平行,点P (4a ,a )是反比例函数y =k x(k >0)的图象上与正方形的一个交点,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16,则k 的值为( )A .16B .1C .4D .﹣1635.(2022•南关区校级模拟)如图,正方形ABCO 和正方形CDEF 的顶点B 、E 在双曲线y =6x(x >0)上,连接OB 、OE 、BE ,则S △OBE 的值为( )A .2B .2.5C .3D .3.536.(2022•绿园区校级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大、小两个正方形的一个顶点均为坐标原点,两边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若经过小正方形的顶点A 的函数y =kx (x >0)的图象与大正方形的一边交于点B (1,3),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6B .3C .32D .3−√337.(2022秋•徐汇区期末)点A 、M 在函数y =1x (x >0)图象上,点B 、N 在函数y =−3x (x <0)图象上,分别过A 、B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D 、C ,再分别过M 、N 作线段AB 的垂线,垂足为Q 、P ,若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MNPQ 均为正方形,则正方形MNPQ 的面积是 .38.(2022秋•薛城区期末)如图,点B 是反比例函数y =k x图象上的一点,矩形OABC 的周长是20,正方形OCDF 与正方形BCGH 的面积之和为68,则k 的值为 .39.(2022春•姑苏区校级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y =kx (x >0)的图象与边长等于6的正方形OABC 的两边AB ,BC 分别相交于M ,N 两点,△MON 的面积是16,动点P 从原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x 轴向右运动,记运动时间为t ,当t = s 时,PM +PN 最小.40.(2022•香洲区校级三模)如图,反比例函数y =k x(k ≠0,x >0)的图象过点B ,E ,四边形ODEF 和ABCD 是正方形,顶点F 在x 轴的正半轴上,A ,D 在y 轴正半轴上,点C 在边DE 上,延长BC 交x 轴于点G .若AB =2,则四边形CEFG 的面积为 .41.(2022秋•蚌山区月考)如图,两个边长分别为a ,b (a >b )的正方形连在一起,三点C ,B ,F 在同一直线上,反比例函数y =kx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经过小正方形右下顶点E .若OB 2﹣BE 2=8,则(1)S 正方形OABC﹣S 正方形DEFB = ;(2)k 的值是 .42.(2022•九龙坡区自主招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的坐标为(0,4),点B的坐标为(2,0),连结AB,以线段AB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正方形ABCD,直线BD:y=ax+b交双曲线y= kx(k≠0)于D、E两点,连结CE.(1)求双曲线y=kx(k≠0)和直线BD的解析式;(2)求△BEC的面积;(3)请直接写出不等式ax+b>kx的解集.43.(2022•东湖区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ABC的顶点O在坐标原点,顶点A在y 轴上,顶点C在x轴上,反比例函数y=k的图象过AB边上一点E,与BC边交于点D,BE=2,OE=10.(1)求k的值;(2)直线y=ax+b过点D及线段AB的中点F,点P是直线OF上一动点,当PD+PC的值最小时,直接写出这个最小值.44.(2021秋•榆林)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1,0),点B的坐标为(0,2),以线段AB为一边在第一象限内作平行四边形ABCD,其顶点D(3,1)在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上.(1)求证: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2)设将正方形ABCD沿x轴向左平移m(m>0)个单位后,得到正方形A′B′C′D′,点C的对应点C′恰好落在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上,求m的值.45.(2022秋•宝山区校级期中)如图,已知正方形OABC的面积为9,点O为坐标原点,点A在x轴上,点C在y轴上,点B在函数y=kx(k>0,x>0)图象上,点P是函数y=kx(k>0,x>0)图象上异于点B的任意一点,过点P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E、F.设矩形OEPF和正方形OABC不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1)点B的坐标是,k=;(2)当S=92,求点P的坐标;(3)求出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46.(2022秋•武功县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2),B(﹣1,﹣2),以AB为边向右作正方形ABCD,边AD、BC分别与y轴交于点E、F,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经过点D.(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EF的面积等于正方形ABCD面积的一半?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7.(2022•靖江市校级模拟)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Rt△ABC的直角边AC在x轴上,∠ACB=90°,AC=1,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经过BC边的中点D(3,1).(1)直接写出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若△ABC与△EFG关于点M成中心对称,且△EFG的边FG在y轴的正半轴上,点E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①直接写出OF的长、对称中心点M的坐标;②连接AF,BE,证明四边形ABEF是正方形.。

中考数学反比例函数综合题附答案.doc

中考数学反比例函数综合题附答案.doc

中考数学反比例函数综合题附答案一、反比例函数1.如图,四边形OP1A1B1、 A1P2A2B2、 A2P3 A3B3、、 A n﹣1P n A n B n都是正方形,对角线OA1、A1A2、 A2 A3、、A n﹣1 A n都在y轴上( n≥1的整数),点P1( x1,y1),点P2(x2,y2),, P n( x n, y n)在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并已知B1(﹣ 1,1).(1)求反比例函数 y= 的解析式;(2)求点 P2和点 P3的坐标;( 3)由( 1)、( 2)的结果或规律试猜想并直接写出:△ P n B n O的面积为________ ,点P n的坐标为 ________ (用含【答案】(1)解:在正方形则B1与 P1关于 y 轴对称,∵B1(﹣ 1,1),∴P1( 1,1).n的式子表示).OP1A1B1中, OA1是对角线,则 k=1×1=1,即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2)解:连接P2B2、 P3B3,分别交 y 轴于点 E、 F,又点 P1的坐标为( 1, 1),∴OA1=2,设点 P2的坐标为( a,a+2),代入 y= 得 a= -1,故点 P2的坐标为(-1,+1),则A1E=A2E=2 -2, OA2=OA1+A1A2=2 ,设点 P3的坐标为( b, b+2),代入 y= ( >0)可得 b= - ,故点 P3的坐标为(- ,+ )(3) 1;( - ,+ )【解析】【解答】解:( 3)∵=2 =2× =1,=2 =2× =1,∴△ P n B n O 的面积为1,由 P1( 1, 1)、 P2(﹣ 1,+1)、 P3(﹣,+ )知点 P n的坐标为(﹣,+ ),故答案为: 1、(﹣,+ ).【分析】( 1)由四边形 OP1 1 1 1 1 1A B 为正方形且OA 是对角线知 B 与 P 关于 y 轴对称,得出点 P1(1, 1),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2)连接 P2B2、 P3B3,分别交 y 轴于点 E、 F,由点 P1坐标及正方形的性质知OA1=2,设P2的坐标为( a, a+2),代入解析式求得 a 的值即可,同理可得点P3的坐标;(3)先分别求得 S△P1 B1 O、 S△P2B2O 的值,然后找出其中的规律,最后依据规律进行计算即可 .2.阅读理解:配方法是中学数学的重要方法,用配方法可求最大(小)值。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反比例函数的经典综合题.doc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反比例函数的经典综合题.doc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反比例函数的经典综合题一、反比例函数1 .如图,已知A(﹣ 4 ,),B(﹣1,2)是一次函数y=kx+b 与反比例函数( m≠0,m < 0 )图象的两个交点,AC⊥ x轴于 C , BD⊥ y轴于D.(1)根据图象直接回答:在第二象限内,当x 取何值时,一次函数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2)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及 m 的值;(3) P 是线段 AB 上的一点,连接 PC, PD,若△ PCA和△PDB 面积相等,求点 P 坐标.【答案】(1)解:当﹣ 4< x<﹣ 1 时,一次函数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2)把 A(﹣ 4,),B(﹣1,2)代入y=kx+b得,解得,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把 B(﹣ 1, 2)代入 y=得m=﹣1×2=﹣2;(3)解:如下图所示:设 P 点坐标为( t ,t+),∵△ PCA和△ PDB面积相等,∴??( t+4) = ?1?( 2﹣t﹣),即得t=﹣,∴P 点坐标为(﹣,).【解析】【分析】( 1)观察函数图象得到当﹣4< x<﹣ 1 时,一次函数图象都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2)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然后把 B 点坐标代入y=可计算出m的值;(3)设P 点坐标为(t ,t+),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到??(t+4 ) = ?1?( 2﹣t ﹣),解方程得到t=﹣,从而可确定P 点坐标.2.如图,一次函数y1=k1 x+b 与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交于点A(4, m)和 B(﹣ 8,﹣2),与 y 轴交于点C.(1) m=________, k1=________;(2)当 x 的取值是 ________时, k1 x+b>;(3)过点 A 作 AD⊥ x 轴于点 D,点 P 是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上一点.设直线OP 与线段 AD 交于点 E,当 S四边形ODAC: S△ODE=3: 1时,求点 P 的坐标.【答案】(1) 4;(2)﹣ 8< x< 0 或 x>4(3)解:由( 1)知, y1= x+2 与反比例函数 y2= ,∴点 C 的坐标是( 0,2),点 A的坐标是( 4, 4).∴CO=2, AD=OD=4.∴S = ?OD= × 4=12,梯形ODAC∵S : S△ODE=3: 1,四边形 ODAC∴S△ODE= S 梯形ODAC=× 12=4,即OD?DE=4,∴D E=2.∴点 E 的坐标为( 4,2).又点 E 在直线 OP 上,∴直线 OP 的解析式是y=x,∴直线 OP 与 y2=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P 的坐标为( 4,2).【解析】【解答】解:(1)∵反比例函数 y2= 的图象过点 B(﹣ 8,﹣ 2),∴ k2=(﹣8)×(﹣ 2) =16,即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2=,将点 A( 4, m)代入 y2= ,得: m=4,即点 A( 4,4),将点 A( 4, 4)、 B(﹣ 8,﹣ 2)代入 y1=k1 x+b,得:,解得:,∴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1=x+2,故答案为: 4,;( 2 )∵ 一次函数 y1=k1x+2 与反比例函数y2= 的图象交于点A( 4,4)和 B(﹣ 8,﹣ 2),∴当 y1> y2时, x 的取值范围是﹣ 8< x<0 或 x> 4,故答案为:﹣8< x< 0 或 x> 4;【分析】( 1)由 A 与 B 为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将 B 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求出k2的值,确定出反比例解析式,再将 A 的坐标代入反比例解析式中求出m 的值,确定出 A 的坐标,将 B 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中即可求出k1的值;( 2)由 A 与 B 横坐标分别为4、﹣ 8,加上 0,将 x 轴分为四个范围,由图象找出一次函数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时x 的范围即可;( 3 )先求出四边形ODAC 的面积,由S 四边形ODAC:S=3: 1 得到△ ODE 的面积,继而求得点 E 的坐标,从而得出直线OP 的解析式,结合△ODE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得.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1 =ax+b( a≠0)的图象与 y 轴相交于点A,与反比例函数y2=(c≠0)的图象相交于点B(3, 2)、 C(﹣ 1 ,n).(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y1> y2时 x 的取值范围;P 的坐标;若不(3)在 y 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 PAB 为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请求点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解:把 B( 3,2)代入得:k=6∴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把 C(﹣ 1, n)代入,得:n=﹣ 6∴C(﹣ 1,﹣ 6)把B( 3 , 2 )、 C(﹣ 1 ,﹣ 6)分别代入y1=ax+b,得:,解得: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1=2x﹣ 4(2)解:由图可知,当写出 y1> y2时 x 的取值范围是﹣ 1< x< 0 或者 x>3.(3)解: y 轴上存在点 P,使△ PAB为直角三角形如图,过B 作 BP1⊥y 轴于 P1,∠B P1 A=0,△ P1AB 为直角三角形此时, P1( 0, 2)过 B 作 BP2⊥ AB 交 y 轴于 P2∠P2BA=90,△ P2AB 为直角三角形在Rt△ P1AB 中,在Rt△ P1 AB 和 Rt△ P2 AB∴∴P2( 0,)综上所述, P1( 0,2)、 P2( 0,).【解析】【分析】( 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进而求出点 C 坐标,最后用再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 2 )利用图象直接得出结论;(3)分三种情况,利用勾股定理或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4.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一节课40 分钟中,学生的注意力随教师讲课的变化而变化.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增强,中间有一段时间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较为理想的稳定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经过实验分析可知,学生的注意力指标数y 随时间x(分钟)的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其中AB、 BC 分别为线段, CD 为双曲线的一部分):(1)开始上课后第五分钟时与第三十分钟时相比较,何时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2)一道数学竞赛题,需要讲 19 分钟,为了效果较好,要求学生的注意力指标数最低达到36,那么经过适当安排,老师能否在学生注意力达到所需的状态下讲解完这道题目?【答案】(1)解:设线段AB 所在的直线的解析式为y1=k1x+20,把B( 10,40)代入得, k1=2,∴y1=2x+20.设 C、D 所在双曲线的解析式为y2=,把C(25, 40)代入得, k2=1000,∴当x1=5 时, y1=2× 5+20=30,当,∴y1< y2∴第 30 分钟注意力更集中.(2)解:令 y1 =36,∴36=2x+20,∴x1=8令y2=36,∴,∴∵27.8﹣ 8=19.8> 19,∴经过适当安排,老师能在学生注意力达到所需的状态下讲解完这道题目.【解析】【分析】( 1)根据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线段在的直线的解析式,和C、 D 所在双曲线的解析式;把AB 所进行比较得到y1< y2,得出第30 分钟注意力更集中;(2)当 y1=36 时,得到x1=8,当 y2 =36,得到,由 27.8﹣ 8=19.8> 19,所以经过适当安排,老师能在学生注意力达到所需的状态下讲解完这道题目 .5.一次函数 y=ax+b( a≠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y= ( k≠0)的图象相交于 A, B 两点,与 y 轴交于点 C,与 x 轴交于点 D,点 D 的坐标为(﹣ 1 , 0 ),点 A 的横坐标是 1 ,tan∠ CDO=2.过点 B 作 BH⊥ y 轴交 y 轴于 H,连接 AH.(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 ABH 面积.【答案】(1)解:∵点 D 的坐标为(﹣ 1, 0), tan∠ CDO=2,∴C O=2,即 C( 0, 2),x1 =5 时和把 C(0, 2), D(﹣ 1, 0)代入 y=ax+b 可得,,解得,∴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2x+2,∵点 A 的横坐标是1,∴当 x=1 时, y=4,即 A( 1,4),把A( 1, 4)代入反比例函数 y= ,可得 k=4,∴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y=(2)解:解方程组,可得或,∴B(﹣ 2,﹣ 2),又∵ A( 1, 4), BH⊥y 轴,∴△ ABH 面积 =× (2×4+2)=6.【解析】【分析】( 1)先由 tan∠ CDO=2 可求出 C 坐标,再把 D 点坐标代入直线解析式,可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再由直线解析式求出 A 坐标,代入双曲线解析式,可求出双曲线解析式;( 2)△ ABH 面积可以 BH 为底,高 =y A-y B=4-(-2)=6.6.如图,已知直线y=x 与双曲线y=交于A、B两点,且点A 的横坐标为.(1)求 k 的值;(2)若双曲线 y=上点 C 的纵坐标为 3,求△ AOC的面积;(3)在坐标轴上有一点 M ,在直线 AB 上有一点 P,在双曲线 y=上有一点 N,若以 O、M、 P、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有一组对角为60°的菱形,请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 .【答案】( 1)解:把x=代入,得y=,∴A(,1),把点代入,解得:;(2)解:∵把 y=3 代入函数,得x=,∴C 设过,,两点的直线方程为:,把点,,代入得:,解得:∴设,,与轴交点为,则点坐标为,∴;( 3 )解:设点坐标,由直线解析式可知,直线与轴正半轴夹角为,∵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有一组对角为的菱形,在直线上,∴点只能在轴上,∴点的横坐标为,代入,解得纵坐标为:,根据,即得:,解得:.故点坐标为:或【解析】【分析】( 1)先求的点坐标,再用待定系数法求的直线.A 点纵坐标,然后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2)先求出AC 的解析式,然后求得直线AC 与 x 的交点坐标,再根C据求解即可;(3)设点坐标,根据题意用关于a 的式子表示出N 的坐标,再根据菱形的性质得,求出 a 的值即可 .7.阅读理解:配方法是中学数学的重要方法,用配方法可求最大(小)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