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天津高考理综物理试题精校版(含答案)
2004年全国高考卷2物理试题及答案(精编清晰)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甘肃、青海、宁夏、贵州、新疆等地)14.在核反应方程式kX Xe Sr n U ++→+1365490381023592中( )A .X 是中子,k=9B .X 是中子,k=10C .X 是质子,k=9D .X 是质子,k=1015.如图所示,在x ≤0的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的方向垂直于x y 平面(纸面)向里。
具有一定电阻的矩形线框a bcd 位于x y 平面内,线框的a b 边与y 轴重合。
令线框从t=0的时刻起由静止开始沿x 轴正方向做匀加速运动,则线框中的感应电流I (取逆时针方向的电流为正)随时间t 的变化图线I —t 图可能是下图中的哪一个?1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某一状态开始,经过系列变化后又回一开始的状态,用W 1表示外界对气体做的功,W 2表示气体对外界做的功,Q 1表示气体吸收的热量,Q 2表示气体放出的热量,则在整个过程中一定有( )A .Q 1—Q 2=W 2—W 1B .Q 1=Q 2C .W 1=W 2D .Q 1>Q 217.图中M 是竖直放置的平面镜,镜离地面的距离可调节。
甲、乙二人站在镜前,乙离镜的距离为甲离镜的距离的2倍,如图所示。
二人略错开,以便甲能看到乙的像。
以l 表示镜的长度,h 表示乙的身高,为使甲能看到镜中乙的全身像,l 的最小值为 ( ) A .h 31B .h 21C .h 43D .h18.已知:一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图中位于a 、b 两处的质元经过四分之一周期后分别运动到a '、b '处。
某人据此做出如下判断: ①可知波的周期, ②可知波的传播速度, ③可知的波的传播方向, ④可知波的波长。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和④B .②和④C .③和④D .②和③19.如图,在倾角为α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一用绳子拴着的长木板,木板上站着一只猫。
已知木板的质量是猫的质量的2倍。
2004全国高考卷4物理试题及答案(精编清晰)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云南、四川、湖南、湖北、重庆、吉林、黑龙江等地)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15.下面是四种与光有关的事实:①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 ②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③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④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其中,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A .①④B .②④C .①③D .②③16.一定量的气体吸收热量,体积膨胀并对外做功,则此过程的末态与初态相比,A .气体内能一定增加B .气体内能一定减小C .气体内能一定不变D .气体内能是增是减不能确定17.如图,一简谐横波在x 轴上传播,轴上a 、b 两点相距12m 。
t =0时a 点为波峰,b 点为波谷;t =0.5s 时,a 点为波谷,b 点为波峰。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波一定沿x 轴正方向传播B .波长可能是8mC .周期可能是0.5sD .波速一定是24m/s 18.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 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 的拉力作用,③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
若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l 1、l 2、l 3、l 4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A .l 2>l 1B .l 4>l 3C .l 1>l 3D .l 2=l 4 19.一直升飞机停在南半球的地磁极上空。
该处地磁场的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 。
直升飞机螺旋桨叶片的长度为l ,螺旋桨转动的频率为f ,顺着地磁场的方向看螺旋桨,b a 0 FF①② ③ ④B螺旋桨按顺时针方向转动。
螺旋桨叶片的近轴端为a ,远轴端为b ,如图所示。
如果忽略a 到转轴中心线的距离,用ε表示每个叶片中的感应电动势,则A .ε=πfl 2B ,且a 点电势低于b 点电势B .ε=2πfl 2B ,且a 点电势低于b 点电势C .ε=πfl 2B ,且a 点电势高于b 点电势D .ε=2πfl 2B ,且a 点电势高于b 点电势20.如图,一绝缘细杆的两端各固定着一个小球,两小球带有等量异号的电荷,处于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英语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三部分,共11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15 .C. £9.18 .答案是B1. What do we learn about the man ?A. He slept well on the plane .B. He had a long trip .C. He had a meeting .2. Why will the woman stay home in the evening ?A. To wait for a call .B. To watch a ball game on TV .C. To have dinner with a friend .3. What gif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get for Mary ?A. A school bag .B. A record .C. A theatre ticket .4. What does the man mainly do in his spare time ?A. Learn a language .B. Do some sports .C. Play the piano .5. What did the woman like doing when she was young ?A. Riding a bicycle with friends .B. Travelling the country .C. Reading alone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
2004夏季高考理综天津卷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Cu 641.下列技术依据DNA分子杂交原理的是A.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④①用DNA分子探针诊断疾病②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的杂交③快速灵敏地检测饮用水中病毒的含量④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形成重组DNA分子2.粗糙脉孢菌的单倍体细胞中具有7条染色体。
两个不同类型的粗糙脉孢菌A和a融合后成为二倍体,随即发生典型的减数分裂,紧接着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
此过程最终形成的子细胞数及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为A.8个、7条B.8个、14条C.4个、7条D.4个、14条3.某个春季低温潮湿、夏季高温干旱的地区生长着一种春、夏季叶型不同的植物,其叶型数据如下表。
试推断A.甲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B.乙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C.甲型叶生长在夏季,降低蒸腾作用D.乙型叶生长在夏季,增强蒸腾作用4.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A .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B .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C .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D .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5.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③① 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② 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③ 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④ 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6. 原核生物中某一基因的编码区起始端插入了一个碱基对。
在插入位点的附近,再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有可能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A .置换单个碱基对B .增加4个碱基对C .缺失3个碱基对D .缺失4个碱基对7.A N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9g 重水所含有的电子数为A N 5B .1molMgCl 2中含有离子数为A NC .g 1.7氯气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A N 2.0D .1molC 10H 20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A N 138.核磁共振(NMR )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复杂分子结构的测定和医学诊断等高科技领域。
2004年高考全国理综Ⅱ(物理部分逐题解析)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试题答案14、现有1200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4的能级上,若这些受激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则在此过程中发出的光子总数是多少?假定处在量子数为n 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各较低能级的原子数都是处在该激发态能级上的原子总数的11-n 。
A 、2200 B 、2000 C 、1200 D 、2400分析:由题意知量子数为4的能级上的氢原子分别向量子数为3、2、1的能级上跃迁的氢原子数占总氢原子数的三分之一,产生1200个光子;量子数为3的能级上的400个氢原子分别向量子数为2、1的能级上跃迁的氢原子数各占二分之一,产生400个光子;量子数为2的能级上的600个氢原子向基态跃迁产生600个光子。
所以此过程中发出的光子总数应该是1200+400+600=2200,选A 。
15、下面是四种与光有关的事实:①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②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③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④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其中,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A 、①④B 、②④C 、①③D 、②③分析:光导纤维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用薄膜干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三棱镜对光色散;彩色油膜是薄膜干涉现象。
答案为B 。
16、一定量的气体吸收热量,体积膨胀并对外做功,则此过程的末态和初态相比,A 、气体内能一定增加B 、气体内能一定减小C 、气体内能一定不变D 、气体内能是增是减不能确定分析:由题意W ﹤0,Q ﹥0,所以△U =W +Q ,无法判断△U 的正负,D 正确。
17、如图,一简谐横波在x 轴上传播,轴上a 、b 两点相距12m 。
t =0时a 点为波峰,b 点为波谷;t =0.5s 时a 点为波谷,b 点为波峰。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波一定沿x 轴正方向传播B 、波长可能是8mC 、周期可能是0.5sD 、波速一定是24m/s分析:ab 互为反相质元,则间距为λ)21(+n ,λ的可能值有24m 、8m 、4.8m 等;对a 质元0.5s 的振动时间可表示为T n )21(+,则T 的可能值有1s 、31s 等;0.5s 内a 点的振动(在波峰)有可能恰好传递到b 质点(在波峰),所以波速245.012==∆=t l v m/s 是可能的。
2004年高考天津物理试题及答案解读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14.在静电场中,将一电子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了正功,则 A . 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是由A 点指向B 点 B . 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是由B 点指向A 点 C . 电子在A 点的电势能一定比在B 点高 D . 电子在B 点的电势能一定比在A 点高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热量不能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B .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必定增加C .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D .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16. 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货车受一扰动,车上货物随车厢底板上下振动但不脱离底板。
一段时间内货物在坚直方向的振动可视为简谐运动,周期为T 。
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以某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即0=t ,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 ( ) A . T t 41=时,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大 B .t = C . t =D . t =17.图1A .B .C .D .18.一台理想降压变压器从10kV 的线路中降压并提供200A 的负载电流。
已知两个线圈的匝数比为1:40,则变压器的原线圈电流、输出电压及输出功率是 ( )A . 5A ,250V ,50kWB . 5A 、10kV ,kW 50C . 200A ,250V ,50kWD . A 200,10kV ,kW 3102⨯19.激光散斑测速是一种崭新的测速技术,它应用了光的干涉原理。
用二次曝光照相所获得的“散斑对”相当于双缝干涉实验中的双缝,待测物体的速度v 与二次曝光时间间隔t ∆的乘积等于双缝间距。
实验中可测得二次曝光时间间隔t ∆、双缝到屏之距离l 以及相邻两条亮纹间距x ∆。
若所用激光波长为λ,则该实验确定物体运动速度的表达式是( ) A . tl xv ∆∆=λB .t x l v ∆∆=λC .txl v ∆∆=λD . xtl v ∆∆=λ20.人眼对绿光最为敏感。
2004天津理综物理部分word解析版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天津卷(新课程)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8 题, 共计 48 分)1、(6分) 14.在静电场中,将一电子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了正功,则A.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是由A点指向B点B.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是由B点指向A点C.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比在B点高D.电子在B点的电势能一定比在A点高2、(6分)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量不能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B.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必定增加C.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D.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3、(6分) 16.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货车受一扰动,车上货物随车厢底板上下振动但不脱离底板。
一段时间内货物在竖直方向的振动可视为简谐运动,周期为T。
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以某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即t=0,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A.t=T时,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大B.t=T时,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小C.t=T时,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大D.t=T时,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小4、(6分) 17.中子内有一个电荷量为+e的上夸克和两个电荷量为-e的下夸克,一简单模型是三个夸克都在半径为r的同一圆周上,如图1所示。
图2给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出各夸克所受静电作用力的是图25、(6分) 18.一台理想降压变压器从10 kV的线路中降压并提供200 A的负载电流。
已知两个线圈的匝数比为40∶1,则变压器的原线圈电流、输出电压及输出功率是A.5 A,250 V,50 kWB.5 A,10 kV,50 kWC.200 A,250 V,50 kWD.200 A,10 kV,2×103 kW6、(6分) 19.激光散斑测速是一种崭新的测速技术,它应用了光的干涉原理。
用二次曝光照相所获得的“散斑对”相当于双缝干涉实验中的双缝,待测物体的速度v与二次曝光时间间隔Δt的乘积等于双缝间距。
2004年高考物理精彩试题全集

2004高考物理试题全集目录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I)------------22004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II)-----------------------6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物理部分(III)--12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17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江苏卷)--------23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332004年上海高考物理试卷---------------------------------------------------39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47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缺答案)-----------56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老课程)(缺答案)--------------------------------------------------64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1)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本卷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14.本题中用大写字母代表原子核。
E 经α衰变成为F ,再经β衰变成为G ,再经α衰变成为H 。
上述系列衰变可记为下式:另一系列衰变如下: 已知P 是F 的同位素,则A .Q 是G 的同位素,R 是H 的同位素B .R 是E 的同位素,S 是F 的同位素C .R 是G 的同位素,S 是H 的同位素D .Q 是E 的同位素,R 是F 的同位素15.如图所示,ad 、bd 、cd 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 、b 、c 、d 位于同一圆周上, a 点为圆周的最高点,d 点为最低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天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物理
14. 在静电场中,将一电子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了正功,则 A. 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是由A 点指向B 点 B. 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是由B 点指向A 点 C. 电子在A 点的电势能一定比在B 点高 D. 电子在B 点的电势能一定比在A 点高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热量不能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B.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必定增加
C.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D.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16. 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货车受一扰动,车上货物随车厢底板上下振动但不脱离底板。
一段时间内货物在坚直方向的振动可视为简谐运动,周期为T 。
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以某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即0=t ,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
A. T t 41
=
时,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大 B. T t 21
=时,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小
C. T t 43
=时,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大
D. T t 4
3
=时,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小
17. 中子内有一个电荷量为e 3
2
+的上夸克和两个电荷量为e 31-的下夸克,一简单模型是三个夸克都在半
径为r 的同一圆周上,如图所示。
给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出各夸克所受静电作用力的是
图1
18. 一台理想降压变压器从10kV 的线路中降压并提供200A 的负载电流。
已知两个线圈的匝数比为1:40,则变压器的原线圈电流、输出电压及输出功率是 A. 5A ,250V ,50kW B. 5A 、10kV ,kW 50 C. 200A ,250V ,50kW D. A 200,10kV ,kW 3
102⨯
19. 激光散斑测速是一种崭新的测速技术,它应用了光的干涉原理。
用二次曝光照相所获得的“散斑对”相当于双缝干涉实验中的双缝,待测物体的速度v 与二次曝光时间间隔t ∆的乘积等于双缝间距。
实验中可测得二次曝光时间间隔t ∆、双缝到屏之距离l 以及相邻两条亮纹间距x ∆。
若所用激光波长为λ,则该实验确定物体运动速度的表达式是 A. t
l x V ∆∆=
λ B. t x l v ∆∆=
λ C. t x l v ∆∆=λ D. x
t
l v ∆∆=λ 20. 人眼对绿光最为敏感。
正常人的眼睛接收到波长为530nm 的绿光时,只要每秒有6个绿光的光子射入瞳孔,眼睛就能察觉。
普朗克常量为s J ⋅⨯-34
1063.6,光速为s m /100.38⨯,则人眼能察觉到绿光时所接
收到的最小功率是
A. 18
103.2-⨯W B. 19
108.3-⨯W C. 4810
0.7-⨯W
D. 48
10
2.1-⨯W
21.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 、B 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两球质量关系为A B m m 2=,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 、B 两球的动量均为s m kg /6⋅,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 球的动量增量为
s m kg /4⋅-,则
A. 左方是A 球,碰撞后A 、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5:2
B. 左方是A 球,碰撞后A 、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0:1
C. 右方是A 球,碰撞后A 、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5:2
D. 右方是A 球,碰撞后A 、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0:1
第II 卷
22.(15分)现有一块59C2型的小量程电流表G (表头),满偏电流为A μ50,内阻约为800~850Ω,把它改装成mA 1、mA 10的两量程电流表。
可供选择的器材有:
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20Ω; 滑动变阻器2R ,最大阻值Ωk 100 电阻箱R ',最大阻值Ω9999 定值电阻0R ,阻值Ωk 1;
电池E 1,电动势1.5V ;电池2E ,电动势V 0.3;电池3E ,电动势V 5.4;(所有电池内阻均不计) 标准电流表A ,满偏电流mA 5.1;
单刀单掷开关1S 和2S ,单刀双掷开关3S ,电阻丝及导线若干。
(
1)采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表头的内阻,为提高测量精确度,选用的滑动变阻器为 ;选用的电池为 。
.
.
.
G
R'S 2
S 1
R E
(2)将G 改装成两量程电流表。
现有两种备选电路,示于图2和图3。
图 为合理电路,另一电路不合理的理由是 。
.
G
R a
R b 10mA
S 3
.
.
1mA
G
..
.
S 310mA R c R d
1mA
(3)将改装后的电流表与标准电流表逐格进行核对(仅核对1mA 量程),画出所用电路图,图中待核对的电流表符号用A '来表示。
23.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有界匀强磁场,ox 垂直平板电极2S ,当粒子从p 点离开磁场时,其速度方向与ox 方位的夹角︒=60θ,如图所示,整个装置处于真空中。
(1)写出钍核衰变方程;
(2)求粒子在磁场中沿圆弧运动的轨道半径R ; (3)求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所用时间t 。
24.(18分)质量kg m 5.1=的物块(可视为质点)在水平恒力F 作用下,从水平面上A 点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一段距离撤去该力,物块继续滑行s t 0.2=停在B 点,已知A 、B 两点间的距离m s 0.5=,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0.0=μ,求恒力F 多大。
(2
/10s m g =)
25.(22分)磁流体发电是一种新型发电方式,图甲和图乙是其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甲中的长方体是发电导管,其中空部分的长、高、宽分别为l 、a 、b ,前后两个侧面是绝缘体,上下两个侧面是电阻可略的导体电极,这两个电极与负载电阻1R 相连。
整个发电导管处于图乙中磁场线圈产生的匀强磁场里,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如图所示。
发电导管内有电阻率为ρ的高温、高速电离气体沿导管向右流动,并通过专用管道导出。
由于运动的电离气体受到磁场作用,产生了电动势。
发电导管内电离气体流速随磁场有无而不同。
设发电导管内电离气体流速处处相同,且不存在磁场时电离气体流速为0v ,电离气体所受摩擦阻力总与流速成正比,发电导管两端的电离气体压强差p ∆维持恒定,求:
(1)不存在磁场时电离气体所受的摩擦阻力F 多大; (2)磁流体发电机的电动势E 的大小; (3)磁流体发电机发电导管的输入功率P 。
参考答案
14. C 15. D 16. C 17. B 18. A 19. B 20. A 21. A 22.(15分)
(1)① 2R (或最大阻值Ωk 100) ② 3E (或电动势4.5V )
(2)① 2 ② 图3
(3)
23.(15分)
(1)钍核衰变方程Th 23090→ (22022
121mv mv qU -=
粒子在磁场中有R
v m qvB 2
=
③
由②、③得2
2v m
qU qB m R +=
④
(3)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回旋周期 qB
m v R T ππ22==
⑤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T t 6
1
= ⑥
由⑤、⑥得qB
m
t 3π=
⑦
24.(18分)
设撤去力F 前物块的位移为1s ,撤去力F 时物块速度为v ,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mg F μ=1
对撤去力F 后物块滑动过程应用动量定理得mv t F -=-01 由运动学公式得t v s s 2
1=
- 对物块运动的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011=-s F Fs 由以上各式得2
22gt s mgs
F μμ-=
代入数据解得F=15N 25.(22分)
(1)不存在磁场时,由力的平衡得p ab F ∆=
(2)设磁场存在时的气体流速为v ,则磁流体发电机的电动势Bav E = 回路中的电流bl
a
R Bav I L ρ+
=
电流I 受到的安培力bl
a R v
a B F L ρ+
=22安
设F '为存在磁场时的摩擦阻力,依题意
v v F F =' 存在磁场时,由力的平衡得F F p ab '+=∆安 根据上述各式解得)
(1020bl
a
R p b av B Bav E L ρ+
∆+
=
(3)磁流体发电机发电导管的输入功率p abv P ∆=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v F EI P '+= 故)
(1020bl
a
R p b av B p abv P L 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