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发展及其分析
揭秘双十一购物狂欢的背后故事

揭秘双十一购物狂欢的背后故事双十一购物狂欢的背后故事双十一,即11月11日,是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于2009年创办的一个网络购物节日。
这一天,中国各大电商平台集中推出大幅度的折扣和促销活动,吸引着数以亿计的消费者涌向网购平台。
然而,在双十一购物狂欢的背后,有着一系列令人惊叹的故事和背景。
1. 双十一的起源和发展双十一起源于中国的大学校园,最初是南京大学的学生以“光棍节”庆祝自己单身的一种方式,因为11月11日的数字形似四个单身男生。
随着淘宝网的加入,这一天逐渐发展成为全国范围的购物狂欢日。
阿里巴巴集团将这一天打造成了全民购物节,带动了整个电商行业的发展,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购物节日。
2. 双十一为何如此火爆双十一之所以如此火爆,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商市场之一,消费者对网络购物有着强烈的需求。
其次,双十一作为一个特定日期的购物节日,给了消费者集中购物的动力和目标。
而电商平台也通过高额的促销和折扣吸引了大量用户。
此外,从购物狂欢的角度来看,参与双十一购物活动也成为一种社交方式,消费者可以和朋友们分享购物心得和经验,增加了购物的趣味性。
3. 双十一的商业影响双十一不仅对消费者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对商家和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商家而言,双十一是一次宣传和推广的机会,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增加销售额。
不少商家都会提前准备充分,在这一天推出优惠力度大的商品,以获取更多的订单。
对于社会而言,双十一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人民消费能力的提高,也催生了一批电商从业者和新兴产业。
4. 双十一的黑暗面尽管双十一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优惠和便利,但也有一些负面影响值得关注。
首先,消费者可能因为诱人的折扣而购买无用的商品,导致浪费和资源浪费。
其次,一些商家为了追求销售额,常常采取不诚信的手段,如价格虚高后再打折,质量低劣等等。
此外,由于订单量集中在双十一这一天,物流运输压力剧增,可能导致延误和服务质量下降。
双十一营销背景高清

双十一营销背景高清内容主题:一、双十一营销的起源与发展1. 起源背景2. 发展历程3. 我国电商市场的推动作用二、双十一营销策略分析1. 优惠策略2. 传播策略3. 产品策略4. 服务策略三、双十一营销的成功案例及启示1. 成功案例介绍2. 成功原因分析3. 给其他企业的启示四、双十一营销的未来趋势与挑战1. 未来趋势2. 挑战与应对五、如何制定有效的双十一营销策略1. 市场调研2. 确定目标客户群3. 制定具体的营销策略4. 营销实施与监控5. 营销效果评估与优化一、双十一营销的起源与发展1. 起源背景双十一,原本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光棍节”,因为日期为11月11日,形似四根孤立的光棍,故得此名。
2009年,阿里巴巴集团将其打造成了一场购物狂欢节,从此开启了双十一的电商营销时代。
2. 发展历程自2009年至今,双十一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
在这10年间,双十一的交易额从最初的5000万元跃升至2018年的2135亿元,增长了近4000倍。
这一奇迹的背后,是我国电商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消费者购物需求的持续升级。
3. 我国电商市场的推动作用双十一的成功,离不开我国电商市场的推动。
近年来,我国电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线上消费逐渐成为一种主流购物方式。
根据我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达到9.08万亿元,同比增长23.9%。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双十一应运而生,成为电商企业争夺市场份额、提升品牌知名度的绝佳时机。
二、双十一营销策略分析1. 优惠策略双十一的核心吸引力在于其巨大的优惠力度。
各商家通过设置限时抢购、满减、优惠券、红包雨等多种形式的优惠活动,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预售活动的推出,使得消费者可以提前锁定心仪的商品,进一步提高了双十一的购物热情。
2. 传播策略双十一的传播策略主要依赖于网络平台。
各大电商平台会提前进行广告投放,利用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多渠道进行宣传。
同时,邀请明星代言、网红直播、KOL种草等方式,扩大活动影响力,吸引更多消费者参与。
关于双十一的起源与发展史

关于双十一的起源与发展史双十一,又称光棍节,源于中国,舞台为电商平台。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电商平台会推出大量的促销活动,是刺激消费的重要力量。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双十一的起源、发展史以及它所带来的影响。
一、双十一的起源光棍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那个时候在南方某些大学校园内开始流传着“单身派对”(Single party)的概念,因为11月11日的日期里面有四个“1” ,象征着单身。
所以那些年轻的光棍们会把这一天称为“光棍节”并庆祝。
直到1999年,全国各地光棍们之间开始组织起来,利用各种方式集中纪念这一天,其中最大的规模是江苏省南京市光华路上的秦淮宾馆塞满了全国各地的光棍二、双十一的发展史阿里巴巴是2021年推出双十一的电商平台,最初双十一的定位是为了吸引独身男女上网逛商城。
第一次双十一的活动仅仅为淘宝商城所做,推出了折扣、满减等促销活动,大受欢迎。
每年自那时起,双十一促销活动的规模和力度不断增强。
2009年,淘宝与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联合推出双十一促销活动,很快就发现该活动在仅仅24小时内创造了超过10亿人民币的销售额。
2011年,当双十一促销活动达到了第三年,这一天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单身节日,它已经成为了全民购物狂欢节。
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阿里巴巴开始扩大双十一活动的规模,在全国数千个城市推出了线下物品提货服务,从此,双十一彻底融入了中国消费者的生活。
2015年,双十一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在线购物节日,不仅仅吸引中国消费者,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消费者。
2019年,该活动的数据创造了惊人的记录,仅在24小时内,阿里巴巴的销售额即达到2135亿人民币(约合305亿美元)。
从一个小小的光棍节日到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购物节日,双十一的发展史已经成为了中国电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双十一的影响1. 促进了中国电商的发展。
推出越来越多的优惠活动和更好的服务,扩展在线营销范围,这些都是中国电商平台在过去几年里所取得的巨大进步。
双十一的起源与发展史

双十一的起源与发展史双十一,是一年一度的中国购物狂欢节,起源于2009年的一个校园推广活动。
随着年年增长的销售额,这个节日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全民消费的盛宴。
本文将从双十一的起源、发展史以及影响等方面展开阐述。
一、双十一的起源2009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为了营销活动,推出了一个网购节日,即“双十一”。
这个节日最初是针对年轻人的校园推广活动,因为“双十一”数字“11.11”看起来像一排孤独的单身,象征着独立自主和追求自我。
淘宝网以此打造了一个这样的消费节日,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都能感受到自己的独立自主和追求。
二、双十一的发展史由于淘宝网供应商甚至是整个中国电商界前所未有的消费热潮,双十一节活动的规模也在逐年扩大,销售额也一直在创新高。
以下是双十一节的发展史:1、2010年:双十一首次正式开启2010年,淘宝推出了首个双十一节,当时只有27家电商参与,销售额达到了936.12万元。
虽然这个数字对于当时的电商行业来说不算太高,但是这次活动却奠定了双十一的基础,同时也让很多商家看到了传统电商商业模式的缺陷。
2、2011年:双十一销售额飙升至52亿元2011年,双十一节开始向全国推广,参与人数也从27家增长到了11万家。
销售额达到了52亿元,同比增长了5倍,这次活动让双十一节成为一个全民消费的盛宴。
3、2012年:第一个秒杀纪录2012年,淘宝网提出了一个秒杀目标,即一小时内售出10亿元的商品,最终,仅用40分32秒就完成了这个目标。
同时,阿里巴巴集团还在这一年正式成立,双十一已经成为阿里巴巴的重头戏。
4、2013-2014年:跨境电商的兴起2013年,淘宝宣布推出了跨境电商专属的双十一节,国内外商家参与双十一的门槛进一步降低。
同时,双十一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参与,让中国消费者享受到了外国商品的优惠品质。
2014年,淘宝和天猫淘宝旗舰店的合并,加速了双十一节的发展,同时推广也更加广泛。
销售额再次创新高,达到了570亿元,国际品牌也受益匪浅。
双十一发展及其分析

所谓的“双十一”就是每年的11月11日号,因为日期中的阿拉伯数字形似四根光滑的棍子,很特殊,因而被称为光棍节。
在2009年以前单身男女们在这一天就会收到很多棒棒糖过节,但是现在各大电商天猫、京东、唯品会、亚马逊,就利用这个节日,来进行一些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以提高销售额度,因此这一天成为购物狂欢节。
于是在2011年11月1日,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向国家商标局提出了“双十一”商标的注册申请,在2012年12月28日通过了并且取得了该商标的专用权,2014年10月末,阿里巴巴发出通知告知称阿里巴巴集团已经取得了“双十一”注册商标,此后经阿里巴巴宣布,天猫就“双十一”商标享有专用权、受法律保护,如果其他商家使用这商标并且没有得到阿里巴巴集团的授权,就视为侵权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处分。
从2009年到今年2015年已经发展了6个年头了,每年的11月11日这天,天猫商城的销售额逐年增加,最开始2009年销售额为亿元,2010年提高到亿元,2011年天猫商城双十一的销售额达到亿元,在2012年,双十一总销售额上升到191亿元,其中天猫商城交易额为132亿元,2013年11月11日,数据显示在凌晨55秒的时候交易额就已经突破了一亿元,这天结束的时候交易额为350亿元,2014年的时候在下午13点31分的时候,交易额就已经突破了去年的记录,为571亿元。
在2015年,天猫商城又创下新高,4万多个全球商家带领3万多个品牌600度万种货品,在水立方的数字大屏上不断刷新记录。
1分12秒,2015天猫双11交易额超过10亿,只用了17小时28分天猫双11交易额突破719亿元,在2015年11月12日凌晨公布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节最终成交金额达亿元。
这些数字的迅速增长可谓是令人瞠目结舌。
双十一分析1.优势分析(2)促销手段多:预售券、优惠券、团购,预购、红包、返现、全场5折、赠品、会员积分、抽奖、免邮、打折等各种促销手段层出不穷,其中“全场5折且包邮”最吸引消费者。
双十一营销历史背景析

双十一营销历史背景析内容主题:一、双十一营销活动的起源与发展1. 起源背景2. 阿里巴巴的推动与发展3. 双十一营销活动在国内外的扩张二、双十一营销策略分析1. 价格策略2. 促销策略3. 品牌合作与跨界营销4. 社交媒体与网络传播三、双十一营销对我国电商行业的影响1. 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2. 电商行业的竞争格局3. 双十一对我国电商产业链的推动作用四、双十一营销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1. 市场饱和与消费者疲劳2. 物流压力与供应链管理3. 假货与质量问题4. 应对策略与未来发展一、双十一营销活动的起源与发展1. 起源背景双十一,即每年的11月11日,最初是我国的“光棍节”。
2009年,阿里巴巴集团在这一天推出了“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活动,将其定为一场网络促销活动。
当时,我国电商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阿里巴巴希望通过这个活动,激发消费者的购物热情,推动电商市场的发展。
2. 阿里巴巴的推动与发展2009年首届双十一购物狂欢节,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天猫等平台销售额达到了5000万元。
此后,阿里巴巴不断加大对双十一的投入,联合各大品牌商家进行促销,引入更多的营销手段,使得双十一逐渐成为我国电商行业的一大盛事。
3. 双十一营销活动在国内外的扩张随着双十一在我国的火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关注这一现象。
2014年,阿里巴巴将双十一推向全球,吸引了众多国际品牌参与。
如今,双十一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购物狂欢节之一,不仅带动了我国电商行业的发展,也为全球电商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双十一营销策略分析1. 价格策略双十一的核心吸引力之一就是价格优惠。
在双十一期间,商家通常会推出极具竞争力的价格策略,包括直降、满减、优惠券等多种形式。
消费者可以在这一天享受到全年度最低的价格,从而激发他们的购物欲望。
2. 促销策略除了价格优惠,促销活动也是双十一营销的重要手段。
电商平台和商家会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如限时抢购、整点秒杀、抽奖等,以提高用户参与度和购买率。
双十一营销意义何在

双十一营销意义何在内容主题:一、双十一营销的起源与发展1. 双十一的由来2. 双十一营销活动的演变3. 双十一对我国电商行业的影响二、双十一营销的核心价值1. 提高品牌曝光度2. 促进消费者购物需求3. 推动产业链升级4. 拉动就业与经济增长三、双十一营销的策略分析1. 促销策略2. 传播策略3. 产品策略4. 服务策略四、双十一营销的挑战与应对1. 同质化竞争2. 供应链压力3. 消费者疲惫4. 应对策略五、双十一营销的未来趋势1. 线上线下融合2. 新零售业态崛起3. 跨界合作4. 绿色消费一、双十一营销的起源与发展1. 双十一的由来双十一,最初起源于我国的光棍节,时间为每年的11月11日。
这一特殊的日子因其数字“1”形似单身男女的孤独状态,而被广大网友戏称为光棍节。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商的崛起,2009年,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淘宝网首次将光棍节与购物相结合,推出了“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从此开启了我国电商行业的新篇章。
2. 双十一营销活动的演变经过多年的发展,双十一已经从单一的购物促销活动,演变成为了一场全民参与的消费盛宴。
从最初的单一降价促销,到如今的预售、满减、优惠券、红包等多种营销手段,双十一的营销活动不断丰富和升级。
越来越多的品牌和商家参与到双十一活动中,使得消费者有了更多元化的选择。
3. 双十一对我国电商行业的影响双十一的成功举办,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电商行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繁荣。
数据显示,2018年双十一期间,我国电商平台的成交额达到2135亿元,同比增长27%。
双十一还催生了一系列新兴职业,如电商主播、快递员等,为我国就业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双十一营销的核心价值1. 提高品牌曝光度双十一作为一个极具影响力的购物节日,对品牌商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曝光机会。
在这一天,各大品牌通过折扣、限时抢购、主题活动等形式吸引消费者关注,从而有效提高品牌的曝光度和认知度。
电商平台上的各类推广资源也会向参与双十一的品牌倾斜,使得品牌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的流量和关注。
双十一营销研究论文

双十一营销研究论文内容主题:一、双十一营销背景及发展历程1. 双十一营销活动的起源2. 双十一在我国电商行业的重要性3. 双十一营销活动的发展趋势二、双十一营销策略分析1. 促销手段多样化2. 精准营销与个性化推荐3. 跨界合作与品牌联动4. 社交媒体与网红经济的运用5. 绿色环保与公益活动的融入三、双十一营销的成效与问题1. 双十一营销的成果展示2. 消费者满意度分析3. 存在的问题及挑战4. 应对策略与建议四、案例分析:知名品牌双十一营销策略1. 某知名服饰品牌的双十一营销策略2. 某知名家电品牌的双十一营销策略3. 某知名美妆品牌的双十一营销策略五、未来双十一营销趋势展望1. 新零售背景下的双十一营销2. 技术创新在双十一营销中的应用3. 双十一营销的国际化和全球化4. 双十一营销的可持续发展一、双十一营销背景及发展历程1. 双十一营销活动的起源双十一最初起源于我国的光棍节,时间为每年的11月11日。
2009年,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淘宝商城(现更名为天猫)首次将光棍节作为购物狂欢节进行营销,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活动,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参与。
从此,双十一成为了我国电商行业的年度盛事。
2. 双十一在我国电商行业的重要性经过多年的发展,双十一已经成为我国电商行业最重要的促销节日之一。
数据显示,2018年双十一期间,天猫成交额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约27%。
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也在双十一期间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双十一的成功举办,不仅带动了电商行业的繁荣发展,还拉动了我国消费市场的增长。
3. 双十一营销活动的发展趋势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双十一营销活动也在不断创新和升级。
目前,双十一营销活动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促销周期延长:从最初的一天,逐渐延长至一周甚至一个月,让消费者有更多时间享受优惠。
(2)促销形式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打折、满减等促销手段,还引入了预售、秒杀、拼团等多种形式,满足消费者不同的购物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十一的发展所谓的“双十一”就是每年的11月11日号,因为日期中的阿拉伯数字形似四根光滑的棍子,很特殊,因而被称为光棍节。
在2009年以前单身男女们在这一天就会收到很多棒棒糖过节,但是现在各大电商天猫、京东、唯品会、亚马逊,就利用这个节日,来进行一些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以提高销售额度,因此这一天成为购物狂欢节。
于是在2011年11月1日,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向国家商标局提出了“双十一”商标的注册申请,在2012年12月28日通过了并且取得了该商标的专用权,2014年10月末,阿里巴巴发出通知告知称阿里巴巴集团已经取得了“双十一”注册商标,此后经阿里巴巴宣布,天猫就“双十一”商标享有专用权、受法律保护,如果其他商家使用这商标并且没有得到阿里巴巴集团的授权,就视为侵权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处分。
从2009年到今年2015年已经发展了6个年头了,每年的11月11日这天,天猫商城的销售额逐年增加,最开始2009年销售额为0.5亿元,2010年提高到9.36亿元,2011年天猫商城双十一的销售额达到33.6亿元,在2012年,双十一总销售额上升到191亿元,其中天猫商城交易额为132亿元,2013年11月11日,数据显示在凌晨55秒的时候交易额就已经突破了一亿元,这天结束的时候交易额为350亿元,2014年的时候在下午13点31分的时候,交易额就已经突破了去年的记录,为571亿元。
在2015年,天猫商城又创下新高,4万多个全球商家带领3万多个品牌600度万种货品,在水立方的数字大屏上不断刷新记录。
1分12秒,2015天猫双11交易额超过10亿,只用了17小时28分天猫双11交易额突破719亿元,在2015年11月12日凌晨公布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节最终成交金额达912.17亿元。
这些数字的迅速增长可谓是令人瞠目结舌。
双十一分析1.优势分析(2)促销手段多:预售券、优惠券、团购,预购、红包、返现、全场5折、赠品、会员积分、抽奖、免邮、打折等各种促销手段层出不穷,其中“全场5折且包邮”最吸引消费者。
(3)广告规模大:“双十一”网购节宣传方面更是不遗余力,电视、网络、平面、户外、站内专题展示、微博推广、电视广告、公交展台广告、各大购物导航网站申请收录等形式的为期长达一个多月的大规模的广告投放,还有网络广告,在一些在线视频或者热门影音软件中播放视频前,植入淘宝“双十一”广告,营销力度空前,使得宅男宅女们足不出户也能感觉到“双十一”网购节的节日气氛。
(4)娱乐性强:“双十一“带有娱乐、疯狂的特点,网民在“双十一”话题中明显带着疯狂抢购的字样,如“high翻天”、“现金红包”、“开抢”、“”“崩溃”、“撒钱”、“瘫痪”、“血拼”、“淘金币”,网民在血拼奋战,在疯狂!“双十一”愈来愈像节日,全民购物节,甚至有人建议,干脆把11月11日设为世界网购日。
足以可见其娱乐。
2.劣势分析(1)被裹挟的供应商:供应商是真正的“出血者”,背后真正让利的却是平台上的商家,粗放式的电商战,透支了消费者的基本信任,同时也透支着未来的市场前景。
这种粗放竞争模式,所导致的不是多赢,而是单赢。
走节日促销价格战路线,受益的是淘宝,受伤的是企业。
(2)新品很少,只售压仓货物:一种是库存的老旧产品,一种是往期畅销再生产的新产品,基本上没有新产品在线上买,如果有的话,也只占到5%。
“‘双十一’我们不会让新货参加活动。
所有的运动品牌都这么玩。
”(3)虚假促销:一些商品价格虚高、变相提价。
其中,商家提价再打折,甚至有商品打折价格高过原价的情况较为常见,屡禁不绝,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
虚假广告现象也同时存在。
“刷单”,通俗来说就是通过技术手段,不用付款就让卖家的产品显示成交数量。
在2013年央视“3・15”晚会上,对网络购物的投诉量在消费领域中排名第一,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以高仿代替真品;商品质量与网上描述不一致,以次充好,低价招徕,高价结算;买、送、修分离,售后服务难保障;退换货渠道不畅等问题的投诉,较为集中。
(4)物流配送方面:快递“爆仓”,变成慢递网络投诉量在消费领域中排名第一。
(5)“网银塞车”:“双十一”当天许多银行的网银运行缓慢。
在“双十一”当天,网民同时购物,有的银行由于交易量过多、过大导致一度出现了用户“无法支付”的情况;有的银行也因为使用人数过多而出现“系统繁忙”。
在2011年的“双十一”过程中,支付宝提供的数据显示,除了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的网银交易比较一切正常,其余银行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支付不顺畅的情况,交易量大大超出部分网银的承受范围。
激增的交易量是造成“网银塞车”的元凶。
由于访问人数太多。
(6)售后服务:售后服务是“双十一”最大的软肋,“双十一”能够给商家带来巨大盈利,但欠完善售后服务难以给消费者带来完整的狂欢体验,消费后常常面临“维权重任”。
(7)价格战竞争:价格战竞争导致利润很低:电商之间的同质化疯狂竞争陷入恶性循环,打广告、争用户、虚假刷单、抢流量,表现出电商之间的“价格战”“你死我活”,这也是电商之间进行“价格战”的主要原因。
价格战无疑是短期规模扩张的强有力手段之一,但这种不理智的价格战从长远发展看对谁都没有益处,无一赢家,稍有不慎就可能会酿成整个行业的混乱和无序。
3.机会分析(1)国家方面:电子商务的支撑环境将逐步规范和完善。
随着电子商务发展的商业及社会环境发展更加趋于成熟。
电子商务相关的基本法律、法规在陆续出台和逐步实施完善中,电子商务的法律环境更加完善。
国内电子商务逐渐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其次,我国正结合国情,充分发挥国家在保障电子商务交易安全方面的主导作用,保障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消除人们对目前电子商务安全性的担忧,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得到了有力的提升。
(2)移动用户的增加:移动购物用户快速崛起,值得注意的是,从阿里巴巴等提供的数据来看,2013手机移动用户快速崛起,在网民中所占比例大幅提升。
手机淘宝当日支付宝交易总金额突破9.4亿元,平均每3个淘宝会员在访问PC淘宝的同时,就有一个会员在使用手机淘宝。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移动购物人群将与日俱增。
(3)技术方面:近年来随着线上交易量的飞速增长以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要求必须有先进的流通基础设施、现代的流通方式,要求电子商务的组织形式、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能够满足快速发展形势。
现代流通企业面对形势及时跟上,在实现规模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效地缩短了流通时间,减少了流通费用,节约了流通成本,在价格、网络和规模上形成了独特的优势。
(4)用户面的扩大:中西部和农村网购异军突起:在我国三、四线地区人们的生活需求和网购热点,代表了国内老百姓的主流网购需求。
从“双十一”大数据中可以看出,三、四线普通居民的消费力正在逐步上升,他们网购力的爆发,将掀起下一波网络购物大潮。
网购给了一种现实的可能,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人民通过网购得以享受大城市一样的生活。
(5)海外市场的扩展:在国内网购市场潜力已经被充分挖掘的背景下,各大电商开始把增长的目光瞄向海外市场。
随着电子商务技术日趋成熟和全球物流配送体系日益完善,跨境网购已变得普通,不再新鲜。
“网购中国”、“天猫国际”、“淘宝海外”、“顺丰海淘”、“亚马逊中国”等开始在国内和国外一些国家展现出独特魅力和巨大潜力,“网购天下”变得越来越便捷。
4.威胁分析(1)节后销量直线下滑:“双十一”过度透支了消费者的消费力,许多消费者将其购买需求积攒到了光棍节这天急骤释放,造成“双十一”节前、节后一段时间内,网店成交额下降,网上交易呈低迷状态。
另外,“双十一”的销售对线下传统商业也有影响,暂时影响线下销售可达最长一个月时间。
(2)传统零售商场参与:不少线下实体店也搭乘“双十一”的商机顺风车,在“双十一”这天也纷纷推出各种优惠活动,最大范围地吸引消费者。
尤其是一些昂贵的大家电,满意就可以直接买回家。
其他电商也进行促销节活动,其他促销节的影响,如双十二等。
监管技术手段相对滞后(3)海外发展环节复杂:胃口越来越大的“双十一”开始把战火烧向海外。
对电商企业来说,网购国际化的难点在推广、物流和支付,只有在这三个方面解决得好,才能在竞争中拿到最大份额。
跨境网购不像国内范围内买卖商品这么简单,与国内网购不同的是,跨境网购的物流环节多而且复杂。
而是包括店面申请、商品、国际支付、国际物流、检验检疫、海关、售后服务、各国商品交易规定等在内的一系列环节构成的服务,其中最主要是国际物流方面。
这也是跨境购物起步多年,但一直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五、“双十一”发展的战略分析1.政府主管部门:政府主管部门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担负着为电子商务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的重任。
要制订和完善网购的相关标准、法规和法律,通过立法在电子商务市场准入门槛、虚拟商品规范交易、交易安全性、消费者维权、网络消费纠纷管辖权等与消费者利益密切关切的方面规范电子商务的发展。
制订和完善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市场准入、市场运行、市场退出、各方权责等方面的相关法规,进一步促进“双十一”网络市场的健康持续的快速发展。
2.消费者因素:“双十一”当天,消费者切记盲目跟风,要头脑冷静,要淡定,理性消费。
消费时首先要擦亮眼睛,货比三家,仔细甄别,最好是节前提前2个月关注要购买的商品,想清楚自己真正需要购买的再购买,其次,尽量选择有资质、信誉等级高、好评多的大型正规电子商务网站或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商家,同时注意保存聊天记录、便于之后追溯,一旦发生纠纷要应及时维权。
3.电商因素:电商企业随时面临重新“洗牌”的形势,要追求持续创新顺应潮流,在制度、技术、管理方面推进变革;要始终体现“顾客至上”,加强自率,诚信促销,以真诚的态度、务实的做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要牢记“速度取胜”,在决策、设计、生产、营销、客户需求响应、物流配送等很多方面整合、提升;要崇尚“以人为本”,在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管理、人才发展等方面,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倡导合作,创造共存、共荣、共赢的合作竞争局面。
4.物流配送因素:“双十一”的发展对物流配送行业提出了高要求,首先政府要制订引导政策,积极发挥政府对物流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二物流配送行业要加强硬、软件建设,实现物流配送体系的现代化,第三物流配送行业要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第四物流配送行业要大力培育较高层次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人才,第五物流配送行业要构建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网络体系,第六物流配送行业应加强和外部地区的沟通和交流,缓解关系紧张的局面(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