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
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

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你在羡慕着成功人士所是得到的成就的时候,也来关注下成功人士背后的励志故事。
你要知道他们的成功也是来之不易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就能成功吗。
那么关于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你了解多少呢?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希望大家喜欢!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篇1:哥伦布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是一位梦想家,是意大利的著名航海家,是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
1451年8月或10月生于意大利热那亚,1506年5月20日卒于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
哥伦布出生在热那亚的工人家庭,是信奉___的犹太人后裔。
他读过《马可·波罗游记》,十分向往印度和中国。
长大后当上了舰长,是一名技术娴熟的航海家。
哥伦布年轻时就是地圆说的信奉者,是曾经在热那亚坐过监狱的马可·波罗的崇拜者,立志要做一个航海家。
他确信西起大西洋是可以找到一条通往东亚的切实可行的航海路线的。
他坚决要把这种梦想变成现实。
他先后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国王请求资助,以实现他向西航行到达东方国家的计划,都遭拒绝。
他终于说服了伊莎贝拉一世皇后,并为他的探险航行提供了经费。
他在1492年到1502年间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四次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他也因此成为了名垂青史的航海家。
当时,地圆说已经很盛行,哥伦布也深信不疑。
他先后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国王请求资助,以实现他向西航行到达东方国家的计划,都遭拒绝。
一方面,地圆说的理论尚不十分完备,许多人不相信,把哥伦布看成江湖骗子。
一次,在西班牙关于哥伦布计划的专门的审查委员会上,一位委员问哥伦布:即使地球是圆的,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回到出发港,那么有一段航行必然是从地球下面向上爬坡,帆船怎么能爬上来呢?对此问题,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哥伦布也只有语塞。
另一方面,当时,西方国家对东方物质财富需求除传统的丝绸、瓷器、茶叶外,最重要的是香料和黄金。
其中香料是欧洲人起居生活和饮食烹调必不可少的材料,需求量很大,而本地又不生产。
八个成功人士必看的励志小故事

八个成功人士必看的励志小故事导语:只要你找到了自己能游刃有余的空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到那时,你的优势会弥补你的不足,下面是成功人士必看的励志小故事,欢迎阅读。
1、猴子下山一只猴子路过玉米地时,摘了一只玉米。
当走过一棵桃树时,便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当它走过西瓜地时,又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当它看见兔子时,便又扔了西瓜去追兔子。
结果兔子没追上,最后小猴子只能仍旧空着两手回家去。
赫利特说:最优秀的人宁愿要一件东西,而不要其它的一切。
学会放弃,放弃并不完全代表着失败和气馁。
务实的放弃是为了更少地失去。
有时,选择了放弃,也便选择了获得和成功。
2、弱者生存在夏日枯旱的非洲大陆上,一群饥饿渴乏的鳄鱼陷落在水源快要断绝的池塘中。
较强壮的鳄鱼已经开始弱肉强食同类了,眼看物竟天择、强者生存的理论就要上演。
这时,一只瘦弱勇敢的小鳄鱼却起身离开了快要干涸的水塘,迈向未知的大地。
干旱持续着,池塘中的水愈来愈浑浊、稀少,最强壮的鳄鱼已经吃掉了不少的同类。
剩下的鳄鱼看来是难逃被吞食的命运,却不见有鳄鱼离开。
也许栖身在水中,等待迟早被吃掉的命运,总比离开,走向完全不知水源在何处要安全些。
池塘终于完全干涸了,唯一剩下的大鳄鱼也耐不住饥渴而死去。
它到死还守在它残暴的王国里。
可是,那只勇敢离开的小鳄鱼呢?在经过多天的跋涉,幸运的它竟然没死在半途上。
它在干旱的大地上,找到了另一处水草丰美的绿洲。
原来物竟天择,未必强者生存。
小鳄鱼有运气,但更重要的是它懂得选择离开,证明了改变观念便能改变命运的适者生存哲学。
人生就是这样,勇于竞争做强者的人未必一定赢得最后的竞赛,反而是能够自我调整、改变、开创新生活的人更能适用环境而生存下来。
改变观念便能改变命运!3、与兀鹰同归于尽有一只兀鹰,猛烈地啄着村夫的双脚,村夫的靴子和袜子都已经被撕成了碎片。
正好这时有一位绅士经过,看见村夫如此鲜血淋漓地忍受痛苦,不禁驻足问他,为什么要受兀鹰啄食呢?村夫答道:“我没办法啊。
成功人士经典励志故事

成功人士经典励志故事本文是关于成功人士经典励志故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成功人士经典励志故事一古希腊的大哲学者苏格拉底还是单身的时候,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小屋里。
尽管生活非常不便,但是他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
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有什么可乐的?”苏格拉底说“朋友们在一块儿,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这难道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儿吗?”过了一段时间,朋友们一个个相继成家了,先后搬了出去。
屋里只剩下了苏格拉底一个人,但是他每天仍然很快活。
“我有很多书啊!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
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向它们请教,这怎能不令人高兴呢?”几年后,苏格拉底也成了家,搬进一栋大楼里。
这栋大楼有七层,他的家在最底层。
底层在这座楼里环境是最差的,上面老是往下面泼污水、丢死老鼠、破鞋子、和杂七杂八的脏东西,那人见他还是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好奇地问:“你住这样的房子,也感到高兴吗?”“是啊!你不知道住一楼有多少妙处啊!比如,进门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楼梯;搬东西方便,不必花很大的力气;朋友来访容易,用不着一层楼一层楼地去叩门询问特别让我满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养一丛一丛的花儿,种一畦一畦的菜,这些乐趣啊,数之不尽啊!”苏格拉底情不自禁地说。
过了一年,苏格拉底把的一层的房间给了一们朋友,这位朋友家有一个偏瘫的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
他搬到了楼房的最高层..第七层,可是他每天仍是快快乐乐的。
那人又故意问他:“先生,住七楼是不是也有许多好处啊?”苏格拉底说:“是啊,好处可真不少呢!仅举几例吧:每天上下几次,就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有利于身体健康;光线好,看书写文章不伤眼睛;没有人在顶干扰,白天黑夜都非常安静。
”后来,那人遇到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问道:“你的老师总是那么快快乐乐,可我却感到,他每次所处的环境并不那么好啊!”柏拉图说:“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在乎环境,而在于心境。
国内成功人士励志故事事迹10篇

国内成功人士励志故事事迹10篇国内成功人士励志故事事迹精选篇1梁稳根:成功从失败开始一个家庭穷得“甚至快到了要饭的地步”的农家孩子,一家国有企业的处长,一个下海创业屡屡失败的创业者,坚持创业不动摇,终于成就了中国首富。
他就是梁稳根!20XX胡润百富榜的发布,标志着三一集团55岁的梁稳根以财富700亿元首次成为“20XX年中国首富”。
人们不禁要问:梁稳根是谁?他有着怎样的创业经历及发家史?他是怎样成为中国首富的?出生贫寒,家里穷得甚至快到了要饭的地步梁稳根,1956年出生,湖南省涟源人,1983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材料学专业,高级工程师,1983年至1986年在兵器工业部洪源机械厂工作,1986年下海创办涟源特种焊接材料厂,是三一重工主要创始人,现任三一集团董事长。
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小山村道童村,地处湘西雪峰山余脉的山脚下,属湖南涟源市茅塘镇所辖,梁稳根的祖籍就是这里。
多年来,隐没于山坳间的几百农户一直以种植稻、麦、薯类和外出打工为主要生计。
出身寒微的梁稳根,父祖辈均是篾匠,他也干过多年篾匠,因在家中排行老四,人称“篾老四”。
梁稳根家当初是道童村最穷的,甚至连住的土墙屋都不是自己的,“甚至快到了要饭的地步”。
梁稳根人生的转机发生在改革开放前恢复高考时,他考取了长沙的中南矿冶学院(现为中南大学)的金属材料系,1983年毕业后进入兵器工业部,1986年下海创办三一重工企业,直至今天成为中国新首富。
在很多人眼里,梁稳根是个谜。
从砸掉铁饭碗到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从一度陷入绝境到成为湖南首富,这位“中国民营重工第一人”不知道创造了多少个湖南、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创造和打破多项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用奋斗的人生演绎出湖南人的另一种精彩。
下海失败,但不放弃创业梦想1983年,梁稳根大学毕业后顺利地分配到位于七星街镇的国营企业洪源机械厂。
在当时群山起伏的乡村中,大山深处的这家企业是不多的文明的灯火。
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第二轮改革的发轫期,各种思潮正在涌动。
成功企业家励志故事_成功人士励志的故事

成功企业家励志故事_成功人士励志的故事优秀企业家即取得了事业成功的企业家,作为成功的企业家他们在人格方面有着基本特征,诸如具有专长、创新能力、思维超常、敢冒风险、危机意识、人格魅力等。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成功企业家励志故事,希望大家喜欢!成功企业家励志故事篇1:山姆·沃尔顿山姆·沃尔顿是沃尔玛的创始人。
他1918年出生于俄克拉何马的金菲舍镇,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乡下人。
他用50年的时间,将一个小杂货店打造成为强大的商业帝国。
2002年依然位居《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企业的榜首”,经营沃尔玛公司的沃尔顿家族以超出700亿美元的身价名列全球富豪第一。
正如美国总统老布什在1992年授予他美国总统自由奖章时说,“山姆·沃尔顿,一个地道的美国人,他具体展现了创业精神,是美国梦的缩影”。
每个人都期望留下一份遗产。
山姆·沃尔顿留给我们的就绝不仅是具有传奇色彩的商业数字,而是一笔泽被后世的精神财富。
正是凭着他不凡的心智和坚韧的毅力,成就了不朽的商业模式。
解读成功,信念使然。
山姆对自己坚持不懈的信念作了如下概括:信念一:敬业山姆坚信,“如果你热爱工作,你每天就会尽自己所能力求完美,而不久你周围的每一个人也会从你这里感染这种热情”。
信念二:所有同事都是合伙人,合伙人要分享你的利润只有当同事都把他自己作为合伙人,他们才能创造出超乎想象的业绩。
信念三:激励你的合伙人仅仅金钱和股权是不够的。
每天经常想一些新的、较有趣的办法来激励你的合伙人。
比如,设置高目标,鼓励竞争,并随时进行区分;让经理们互相调换工作以保持挑战性;让每个人都去猜测你下一步的计策会是什么,但不能被一猜就着。
信念四:坦诚沟通尽可能地同你的合伙人进行交流,他们知道的越多,理解的就越深,对事物也就越关心。
情报就是力量,你把这份力量给予你的同事后所得到的益处,将远远超出消息泄露给竞争对手带来的风险。
信念五:感激你的同事为公司做的每一件事支票与股票或可以收买某种忠诚。
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分享3则

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分享3则任何希望成功的人必须有永不言败的决心,并找到战胜失败、继续前进的法宝。
不然,失败必然导致失望,而失望就会使人一蹶不振。
如果你不承认失败,只是认为是人生一时的挫折,那你就会有成功的一天。
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希望能帮助你们!励志故事1:把成功写在脸上在瑞士埃尔德集团公司门口,有一个九岁的小擦鞋匠。
一天,公司总裁查菲尔面对公司所有的业务代表,把小擦鞋匠叫到跟前,请他擦鞋,并与小擦鞋匠聊了起来。
“你擦鞋一次赚多少钱?”查菲尔问。
“擦一次五分钱。
”小鞋匠高兴地回答。
“在你来之前是谁在这里擦鞋?他为什么离开?”“是一位叫北尔斯的男孩,他已经十七岁了。
我听说,他是觉得擦鞋无法维持生活而离开的。
”“那你擦鞋一次只赚五分钱,有办法维持生活吗?”“可以的,先生。
我每个星期给我妈妈十元钱,存五元钱到银行,再留下两元的零花钱。
我想再干一年,就可以用银行里的钱买辆脚踏车了。
”小男孩一边卖力地擦着鞋子,一边微笑着回答问题。
小男孩擦完鞋后,查菲尔给了他五分钱,紧接着,又掏出一元小费给他。
小男孩面露迷人的微笑,还是那样欢快地说:“谢谢你,先生。
”这时,查菲尔转过头来,对公司的业务代表说:“一个十七岁的擦鞋匠在这里擦鞋无法维持生计,而一个九岁的小男孩除维持生计外,却还有节余。
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有着两张不同的脸。
十七岁的男孩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整日哭丧着脸,好像别人欠他什么似的,顾客当然不会给他小费。
而这个九岁的小男孩,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信心,面对顾客总是脸带微笑,谁会忍心不给他回报呢?”受这个小男孩的启发,所有的业务代表一改过去消极的心态,他们在推销产品的过程中,同时也把自己的真诚和微笑一同销售出去,产品销售量随之大增。
埃尔德集团公司也从过去面临全线溃败的窘境,成为如今全球最大的收银机销售公司。
励志故事2:世上本无黑色的花他从小就表现出极为活跃的运动能力,有一次,他恶作剧似的将父亲的帽子里塞满了狗屎,父亲发现后追打他时,发现他跑的比狗还要快。
成功人士励志故事精选_励志人物

成功人士励志故事精选平常多找一些成功人士的来看看,以让自己对成功更加的向往,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去取得成功。
以下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成功人士励志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成功人士励志故事篇1:玛丽亚·凯莉3岁那年,她的父母离婚了。
因为家庭的贫困,加上血统的原因,一家人备受歧视。
母亲带着她过着四处漂泊的生活,她们因无法支付租金而寄宿在朋友家的地板上。
即使是这样,她却从未掉过眼泪。
因为母亲曾是一名歌剧演唱家,小小年纪的她受母亲影响,4岁时,就迷恋上了音乐,常常跟在母亲身后学唱歌。
上学后的她,学习成绩并不优秀。
一次测试,她的得了6分,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责备了她,但她却理直气壮地站起来,说:“数学对于我没用,以后我要当歌星。
”此语一出,立刻遭到了同学们的嘲笑,在同学的嘲笑声中,她紧紧地握紧了拳头。
13岁起,她开始了音乐创作,14岁,她找到了几个录音棚,担任他们的后备试音歌手。
高中毕业,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带着稚嫩的梦想,到了纽约。
刚到纽约时,她只能在酒吧里做招待,与人合租狭小的房子,自己常常在客厅地板上铺一张床垫过夜;她每周常常只能靠一包干酪通心粉艰难度日,在经济极为拮据的几个月,她甚至只能靠附近熟食店老板施舍的硬面包和冰水填饱肚子。
然而她没屈服,在昏暗的灯光下,她不停地写歌,写到手发麻,累得趴在桌上睡着了。
她热切地盼望着有一份合约,出一张唱片。
然而她跑遍了纽约街头所有的唱片公司,都被拒绝在门外。
18岁时,她终于在一家热门的俱乐部获得了登台表演的机会,她的完美的嗓音和创作才华渐渐为人注意,哥伦比亚唱片公司以35万美元的合约成功将她揽入旗下。
35万美元,对于她是一个天价,那一刻,她热泪盈眶。
她很快在公司崭露头角,为公司创下排行榜的十大热门歌曲。
她的歌曲也越来越成熟,而形象也变得性感自信,她频频出现在各大杂志的封面。
这些杂志认为她在音乐和形象上的转变带动了整个乐坛的潮流,并将此种潮流命名为“蝴蝶效应”。
名人的成功励志案例激励人的故事精选

名人的成功励志案例激励人的故事精选我们可以从很多成功人士的真实案例上获得一些启示和人生感悟,从中领悟成功的真谛。
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名人的成功励志案例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成功励志案例一:罗文被认为是80后创业者的典型代表。
回顾近8年的创业史,罗文认为,创业不仅仅要靠实力,还要有机遇。
他说:“我们创业的时候是绝没有想到会把公司做到今天这样,我并不鼓励年轻人辍学创业”。
高中被开除混迹网吧罗文是梅州兴宁人,念高中的时候就显现出对电脑的强烈偏爱。
1999年,罗文刚上高中,就攒下父母给的伙食费,买了台win98操作系统的386电脑。
罗文并不是老师眼中传统的“好孩子”,他学习成绩平平,又经常惹是生非,高二因为和同学打架被学校开除。
罗文说:“被学校开除之后,我反倒更加自由了,可以全新专注于我自己喜欢的事情。
”一开始,罗文担心父母责怪,不敢告诉家里。
每天到了上课的时候就去网吧混,到下课的时间,再从网吧回家。
但纸里包不住火,没过多久,学校就通知了罗文的父母他被开除的事情。
罗文说:“这回我以为自己遭了秧,要被爸妈骂死。
没想到他们对我十分宽容,还鼓励我说,读书只是人生的一条出路,还有其他道路可以选择。
”罗文说,他在网吧混的那些日子,并非“瞎混”或者打游戏,而是帮网吧维护系统。
后来,他又去了惠州和广州的电脑城打工,每个月有300块钱的工资,他干得很开心,因为这类工作可以让他接触到最新的硬件系统。
那时,罗文每天的工作就是给来买电脑的客户装系统,一天可以装十几台。
没过多久,他就厌倦了这种重复的工作,因为“每装一台机就要差不多两个小时,重复这么干,又没技术含量,还要通宵达旦”。
当别人安于重复劳动的时候,罗文开始琢磨如何才能缩短装机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他通过不断摸索,最后成功地优化微软windows系统,开发出了ghost系统,把装机时间从平均2个多小时一下缩短到了20分钟以内。
此后,罗文树立了在圈内的江湖地位,不少人都慕名而来找他装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阿里巴巴集团上市,马云成了中国首富。
俗话说的好,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马云从丝逆袭为“外星人”,当中的苦难有谁知换句话说,要比富马云比你富,但要说比惨你也未必比的过。
在这方面,这个世界是公平的。
一、至少有2次求职因为外貌被拒马云长的像外星人et,现在任何人包括马云都可以以调侃他的外貌为乐。
但回到20多年前,马云没少为外貌发愁。
第一次高考落榜之后,他的梦想是去酒店做服务员,也梦想做警察,统统因为外貌特征被拒绝,说白了就是:丑!问题是,长成什么样,马云决定不了啊。
世界就是这样:至少他永远失去了进入酒店行业这个梦想。
对了,他后来找到一份零工,去踩三轮车给人送杂志去了。
二、翻译社靠卖袜子来补贴海博翻译社是马云最初的创业,这家杭州第一家翻译社一开始就面临窘境。
第一个月收入700元,而房租是2400元。
为了让事业撑下去,马云只能把翻译社的一半店面出租给别人。
自己开启第二兼职,背着麻袋去义乌批发鲜花、手电筒、内衣、袜子、工艺品来卖——这看起来还算是个老板。
但后来他就不得不上门推销商品,对象包括医院、赤脚医生。
英语班的学生也帮他到百货大楼门口发传单、拉横幅、做宣传。
受尽了路人白眼,完全没有高大上的翻译公司范儿。
往好了说,马云可能通过这个过程很早地了解了小商贩和销售的艰辛,对今后创办电商平台准备了经验。
但客观的说,创业的事情真不适合玻璃心的人来干。
对了,马云当时还是杭州电子工学院全校课程最多的老师之一,上面说的都是他的业余工作。
三、怎么证明别人都没见过的互联网——说说说做做做“中国黄页”的业务是把国内单位的资料放到互联网上去,让老外能找到他。
但那时候国内还没有互联网,谁也看不到摸不着,属于“信则有,不信则无”的范畴。
创业团队在收到客户资料后翻译成英文,然后快递给美国合作方做成网页——要为看不到的东西心甘情愿付钱,换成哪个老板都不会信啊。
因此,马云团队不但要证明客户资料已经上网,还首先得证明世界上有互联网这种东西。
马云不懂技术,能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地说,他每天出门对人讲互联网的神奇。
老板不相信,除了打印网页之外,还请老板打免费越洋电话,问在美国的亲戚朋友,让美国人上网查证。
1995年上海终于开通互联网,“中国黄页”团队还提供额外服务——长途电话到上海再接入互联网,花3个半小时才看互联网上的照片,焦躁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的马云欣喜若狂,委屈的泪水稀里哗啦地掉了下来。
而在很多没有互联网的城市,马云则一律被称为“骗子”。
这也是“马云是骗子一说”最初的来源。
四、“这个事情你应该先约”马云现在是阿里巴巴集团的董事局主席,但当年也不过是一个“推销员”。
央视纪录片《书生马云》里,瘦小的马云梳着八分头,背着一个黑色单肩包,敲门找人,逢人便讲,“我是来推销中国黄页的。
”一脸迷茫又不耐烦的人们将他“请”出门外。
有个编导干脆跟记者说,这人不像好人!1996年,马云在北京到国家某委推销,说“中国黄页是给国家某委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做宣传,把中国全部放到电脑里去,让世界了解中国”,得到的答复很不耐烦:“这个事情你应该先约,你要是不约呢,我很难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马云的样貌和大街上任何一个推销员完全一样,但吃的闭门羹和白眼不但没有改变他对互联网的相信,还成为阿里巴巴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这可能是最大的差异。
即便后来创立阿里巴巴之后,员工去企业上门推销业务,被狗追,被保安赶也都是家常便饭。
五、南归前痛哭连续4次创业失败阿里巴巴团队曾在北京干过一段政府项目,最后马云决定南下杭州再次创业。
在北京的14个月,马云从没带团队一起去游玩,最后一天他们决定去长城。
晚上,在一个不知名的小饭店,天下着大雪,众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一起抱头痛哭,最后唱起了《真心英雄》,唱完《真心英雄》就唱老歌,一首接一首,这群走南闯北的汉子们都回避着“离别”这个对他们来说太过沉重的词语。
这也意味着此时已经是马云30岁以来第4次连续创业失败。
六、没有人看好最少时银行里只有200元在外界流传的关于阿里巴巴接到投资的只字片语中,都潇洒地提到6分钟搞定孙正义的2000万美元和雅虎后来的10亿美元,实际上更多的苦痛不为人知。
没有豪华的团队配置,也没有美国成功模式可参考,与北京、上海、也广州等地的同行相比,阿里巴巴一度是互联网行业的丑小鸭。
互联网素来以烧钱着称,阿里巴巴创办后也面临资金压力,最为窘迫的时候银行里只有200元。
有一次马云去见上海的投资商,对方出了一个苛刻的条件。
马云不满意但不免犹豫,于是溜出去问管财务的同事,得到的消息是:账上已经没钱了。
回去之后马云还是咬着牙放弃了这笔投资。
他不说,没有人知道当时他的内心有多么煎熬。
在时隔15年之后的纽约ipo路演会上,马云才以玩笑的形式一吐当年窘境:“15年前我为融资200万美元,我来纽约,失败而归,15年来我就没放弃,这次来纽约就是想多要点钱回去。
当初你们对我爱理不理,现在我让你们高攀不起”七、公司差点因“非典”崩溃尽管阿里巴巴经常说非典让大家真正关注到不需要出门的电子商务。
但非典几乎让阿里巴巴崩溃。
因员工去广州参加广交会染上非典,这让整个杭州如临大敌,实施了最大规模的隔离:超过500人被隔离,杭州市长前一天刚来视察过,结果市长及随从人员也因此被隔离。
那时阿里员工上街根本不敢说自己在阿里巴巴上班。
这期间员工全部回家,换一些公司可能就此解散。
但阿里工作并未停止,员工将工作电话转移到家中,甚至家里的老人都养成习惯,拿起电话第一句话:“你好,阿里巴巴。
”受到影响的还有当时还处于保密期的淘宝网。
5月10日,淘宝网成功上线,但因为非典隔离,场面极为寒酸,甚至凄凉——没有鲜花,没有大餐,没有镁光灯,没有欢快的音乐,没有涌动的人群。
“在略显沉寂的卧室里,躺在床上的马云面对着天花板,慢慢地举起了酒杯,虔诚而默默地念叨着:保佑淘宝一路顺风。
不过,马云绝不是孤独者,因为他知道,那一刻,同样的仪式将在散落于杭州市的十余处居民住宅里同时进行。
”也因此,5月10日被阿里巴巴定为“阿里日”,回顾非典的磨难,感恩员工家属一并参与。
马云也总不忘在每年给员工的春节邮件中提醒大家,“大年三十晚上,八点老习惯,我们对空敬酒感恩,祝福。
”八、被大象全面封杀在淘宝网创立之初,国内的c2c市场就已经有霸主ebay。
2003年,ebay和易趣(合并为一家)的市场份额达到了90%以上。
无论是技术、资金、人才、占有率还是品牌,ebay易趣是全面占优的。
并放出豪言说:淘宝只能存活18个月!淘宝网遭到ebay全面封堵。
ebay买下了搜索引擎中关于“淘宝”的关键词广告,接着,ebay易趣与各大主流网站签署了一年的排他性广告合同。
甚至在淘宝的办公室对面,竖起了ebay易趣的广告牌。
淘宝网只能投中小网站,更有意思的是,只要其在一家网站上投放广告没几天,ebay易趣就会用两三倍的价格独家买断该网站所有关于在线交易的广告。
走“投”无路的淘宝网只好将广告投放在公交车、电梯和地铁列车上。
现在,淘宝网已经是全球访问量最大的电商网站。
九、汶川捐万被污只捐1元钱时值2008年汶川大地震,众多企业宣布为灾区发起捐助。
此时一篇《马云为汶川捐款1元冷静得让人脊背发凉》的文章在天涯、网易论坛地处散播,并通过qq群大量散发。
文章说,“马云只捐了一元钱……一元钱也足够表达态度……在逃避责任……置灾区人命于绝境,与间接施暴何异”在举国哀悼的时刻,被宣布“只捐1元钱,不捐有理”,很快引发了网友们的愤慨,论坛上充斥着“马云滚出”、“从此再不上淘宝”等字眼。
而这一切竟然是彻彻底底的谣言。
彼时,马云正在国外,听到消息就立刻捐出100万,随后整个公司、员工、用户等一起行动,最终汇成万元的善款。
此时被污“只捐1元钱”,颠倒黑白,让有心的竞争对手大发“灾难财”。
除了直接捐赠之外,阿里巴巴随后还对口援建青川灾区,利用电商平台优势为青川人民搭建平台。
现在跟阿里集团密切相关的有2支公益基金,一是起始资金5000万元的集团公益基金,每年按年收入的%补充扩大,是国内互联网企业首家环境保护基金。
而马云和蔡崇信一起捐出自己的部分股票成立专项个人公益基金,该基金规模约为阿里巴巴集团市值的2%,估计在20亿美元到40亿美元之间,也是国内最大的个人公益基金。
十、“偷走支付宝”闹剧2011年关于马云偷走了支付宝的事件闹得纷纷扬扬,雅虎对外披露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支付宝已经剥离出去,这一消息引发各界的关注。
不少评论人士指责马云只顾私利强行转让支付宝给自己名下,著名的财经出版人则认为马云“偷天换日……没有遵守契约……违法商业原则……错在违背了支撑市场经济的契约原则,其后果不可小视……可能直接影响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公司的信任,形成大范围的“支付宝折扣”。
”还有人忿忿不平于广泛存在互联网行业的vie架构曝光于天下,甚至将因造假导致中概股暴跌也算在马云头上。
随着事件的逐步明朗,人们才发现,所谓的“偷”并不成立,管理层就转让一事已经多次在董事会内讨论,各方均知情。
其次转让的原因也出于符合央行的规定并可持续支撑淘宝等业务的发展的需求。
而即便转让后股东方们就补偿也一直展开透明协商。
最终,雅虎、软银、阿里集团达成完整协议,雅虎和软银盛赞,“将会维护淘宝的价值,并让各方分享支付宝的利润,同时确保阿里巴巴集团能在支付宝上市时得到价值兑现”、“建立在阿里巴巴集团、软银及雅虎长期深厚的合作关系以及互相信任的基础。
”马云在支付宝占的股份跟在阿里巴巴集团一样,都是不到8%。
粉碎了马云强取豪夺支付宝的传闻。
“男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马云自己这么说。
在看到阿里巴巴和马云的成就时,不可不知成就也建立在苦难之上。
三十多年前,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便是这个世界里的两位海盗……2010年,乔布斯和比尔盖茨都55岁。
1975年,全球第一台个人计算机altair横空出世,到现在,仅仅才过去了37年,仿佛就在一瞬间,个人电脑已经突变为年销量高达三亿个、年产值超过2000亿美元的庞大产业。
很难想象,就在三十多年前,计算机还只是一小群理科书呆子的玩具,而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便是计算机世界里的两位海盗。
现如今,乔布斯已成为一代人的文化偶像,他是时尚的引领者,是“酷”的终极化身;而比尔盖茨仍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并逐渐从一个精明的资本家蜕变为一个慈善家。
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他们之间的区别,远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么大;而他们之间的联系,却远比人们所想象的要大得多。
不约而同的革命1975年,比尔·盖茨出了909美元,保罗艾伦出了606美元,诞生了微软。
1976年,沃兹卖掉了心爱的惠普65可编程计算机,乔布斯卖了自己的大众汽车,凑了1000美元作为启动资金,苹果公司就这样诞生了。
首次相遇“你好,我是比尔·盖茨。
”他向乔布斯伸出了手。
被簇拥着的乔布斯正享受着人生中第一次当明星的感觉,他根本没看盖茨一眼,而是跟随着人流,回到了展位的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