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春夏秋冬.

年代 地点 产生途径 投资人 著名 企业 概况
19世纪60、70年代 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两条途径 官僚、地主、商人 、买办、华侨等
上海发昌机器厂、 南海继昌隆 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投资资本额;主要分布的部门
一 、 民 族 资 本 主 义 的 产 生
特点
轻工业为主,分布于沿海地区 具有革命性与妥协性
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有什么特点?
三 、 民 族 资 本 主 义 进 一 步 发 展
特点
1、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 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仍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发展程度有 限。 3、在一些主要部门,外国资本仍超过民族资本, 在资金、技术、原材料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外国。 4、自然经济仍占优势。
观察右图, 请你说出三 者之间的关 系,并分析 民族资本主 义两面性的 原因
民 族 资 本 主 义 企 业
反对 依赖
压制 技术
外国 资本 反殖 反封 封建 制度
规模小 数量少
软弱 妥协
依赖
反对
束缚
压迫
有人说“中国的资本主义是 欧风美雨的产物”。你同意这些 观点吗?
根据以上材料的内容发挥想象力,设想 “如果你是一名生活在厦门的纺织手工业者, 你会发现自己及周围的人和事,在鸦片战争前 后有什么变化?”
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作用,“抵制外货’’、“发展实业’’和“实业救国’’不仅是民 族资产阶级的口号,也成为各阶层人民的共同要求
观察下面两幅图,请 你归纳出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在进一步发展 时期的特点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概况
纺织工业:1913年前,全 国共有231个工厂,资本 3254万元,到1920年增至 475个工厂,资本达8275 万元;纺纱也1913年纱锭 比1919年增加180%。1919 年厂丝出口额比1913年增 加168%。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曲折发展

三.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一战) (1912-1919) 1、原因:
2、表现:
3、特点:
时间短暂,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资本 主义就很快萎缩下去了。
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奠 定了阶级基础。
四.较快发展——国民政府成立后(1927-1936)
阅读思考三: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 态如何?表现有哪些?原因如何?
阅读思考四:抗日战争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态如何? 表现有哪些?原因如何?
(1)特点:日益萎缩 (2)表现:沦陷区的企业、国统区的企业 (3)原因:
①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破坏和野蛮的经济掠夺 ②官僚资本的压榨
6.陷入绝境——解放战争期间(1945—1949) 阅读思考五:解放战争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 态如何?表现有哪些?原因如何?
共同探究
辛亥革命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 哪些方面的影响?
1、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 障碍; 2、中华民国建立,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3、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 近代工业的热情;
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 境和社会条件。
41 59
0 100
材料实际上反映出在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的 发展面临着什么问题? 力量薄弱,无法与外资相抗衡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
发展以轻工业为主,重 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 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 系统
三.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一战)
1、原因: 2、表现: 3、特点:
(1912-1919)
(1)发展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基础极为薄 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系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甲午战争以后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发展;民国初期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短暂的春天”;抗战时期民族资本主义遭到沉重打击;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凋谢萎缩。
1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手工工场的出现。
以丝织业为例,“机户”开设“机房”,雇用“机工”劳动,机户就是早期资本家,就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产生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
2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竞相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同时,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也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3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短暂的春天”,这是中国社会发展和国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辛亥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制度上的束缚和障碍。
革命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4民族资本主义遭到沉重打击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抗战爆发后,不少民族资本家出于爱国热情和使企业免遭日本的掠夺,历尽艰险迁往内地,并尽快恢复生产,对大后方经济发展,对支持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厂矿,或被日本灭毁,或被日军以“委托经营”、“军管理”、“租赁”等形式吞并。
5民族资本主义凋谢萎缩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凋谢萎缩,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攫取了大量在华政治、经济等特权。
之后,美国大量对华进行商品输出,排挤了国货。
有人称这一条约为“新二十一条”。
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工业。
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简述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

简述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和西方资本主义相比较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有着很多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了解和把握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解释中国近代的历史现象有很重要的帮助,本文简要论述一下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
一、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资本主义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中国还是完整意义上的封建社会,虽然受商品经济的影响,自然经济在某些地区、某些领域有某种解体的迹象,但是就中国整个社会经济基础而言,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绝对的统治地位。
鸦片战争以后,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和清政府当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取得的侵略特权,疯狂的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我们中国的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大大加快。
其次,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
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以个体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手工业生产,规模小、技术低下。
他们在发展生产、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等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在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的强有力的进攻之下显得束手无力,这可以说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内部原因。
2.近代工业的出现。
在中国近代存在的近代工业有: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家开始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华开办的工厂越来越多,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为维护封建统治,标榜“自强”、“求富”,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这样我们中国出现了近代的官办企业。
之后,在外国在华资本主义企业和洋务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我们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在东南沿海地区出现。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孔氏家族—最会玩钱、最会抓钱、 最奢侈的豪门家族; 陈氏家族—最会玩人、最会拉帮 结党的衰败家族。
蒋家天下陈家党, 宋氏姐妹孔家财。
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 的急剧膨胀,而中国的民族 资本在萎缩……
当堂检测答案
B
CAAACAC
外 国 资 本 主 义
封 建 主 义
封 建 主 义
1、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初步发展: 甲午战后 3、短暂黄金时代: 一战 时期 4、迅速萧条: 20世纪20年代 5、较快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日本侵华 解放战争时期 1949--1953
6、日益萎缩:
7、陷入绝境: 8、调整时期:
必须推翻本国封建势力的统治,实现政治民主
统治者凭借国家政权的力量建立和发展起来
的经济。是政治不民主、经济不发达的产物。
官僚资本主义是国家权力和财产私人所有制
的结合,其基础是国家权力的寻租和财产的 私人所有制度,其目的是追求超过自身(财产 私人所有制)创造能力之外的财富
蒋氏家族—最会争权、专政、护 权、传权的政教家族; 宋氏家族—最会钱权结合、横跨 政经界956
1860 1870
1895
1912 1914 1919
1927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
1860 1870
1895
1912 1914 1919
1927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
明代机房的纺织设备
请根据两幅图片总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地域分布上 有什么变化?在行业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
根据图例回 答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与 其它两类经 济成分相比 较,处于什 么地位?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精选文档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一、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其产生有深刻的历史原因。
明清时期,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由于封建制度的阻碍而发展缓慢。
鸦片战争后,西方经济入侵冲击了中国的民族手工业,使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但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也夭折了。
在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受洋务运动的诱导,和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了。
伴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社会阶级构成和阶级关系也开始发生变化,出现中国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种新的政治力量,他们开始领导中国人民反封建和反侵略斗争,中国进入民主革命的新阶段。
思想上,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出现了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向西方学习,实行君主立宪制,推动中国思想解放。
从经济来看,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开始融入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大潮中,符合历史趋势和时代潮流,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二、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甲午战争后,有些爱国的民族企业和工商界人士,痛感战败之辱,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提出自办工厂,以抵制洋商洋货,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而且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派已无法垄断近代工业,清政府也无力投资兴办新式企业。
为扩大财源,支付巨额赔款,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不得不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这有利于民族资本的发展。
于是,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热潮,民族资本总额大幅度增加,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并且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要求“兴民权,设议院,行君主立宪”。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过程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过程一、产生阶段(一)产生原因(条件):①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鸦片战争后,外国的工业品开始倾销到中国市场,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外商企业的刺激。
外商在华投资建厂和洋务派兴办近代工业,吸引了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近代工业,③洋务运动的诱导。
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这样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也诞生了。
(二)、产生概况:①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②创办者:A、一些官僚、商人、中小地主、买办、华侨;B、原来的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C、一些洋务派的官办企业也可归于此属。
③早期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张裕葡萄酒公司。
④主要特点:民族工业受外资和本国封建势力压迫,产生于民族半独立状态之下——民族资产阶级有反抗、革命性;民族工业对它们有依赖,产生于旧经济形态的母体中——民族资产阶级有软弱、妥协性。
二、初步发展(一)、发展条件①甲午中日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竞相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②同时,清除有政府为了扩大税务局源也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③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二)、发展概况:①时间: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甲午战争后——民国成立前)②著名企业:张謇——大生纱厂(江苏南通);荣宗敬、荣德生——保兴面粉厂(江苏无锡);周学熙——启新洋灰公司(河北唐山)。
③影响: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重大政治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三、“短暂的春天”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进一步发展的“短暂的春天”,这是中国社会发展和国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时间:19世纪60、70年代2、地点:东南沿海3、产生原因:(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3)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4)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办厂。
4、代表企业:(1)上海发昌机器厂;(2)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3)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5、影响: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此基础上,新的阶级力量—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6、特点: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分布比较集中;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展比较艰难。
(“先天不足”)二、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时间:甲午战后,19世纪末2、原因:(1)外国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2)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办厂的限制,民间出现办厂热。
3、表现:(1)民族资本总额增加;(2)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3)兴办企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4、影响:随着民族在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并作为一支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展开斗争。
如: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三、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短暂的春天”1、时间:1912—19192、原因:(1)外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内因: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起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封建障碍;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③群众性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④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3、表现:(1)新建扩建厂矿企业增多,新增资本增多;(2)轻工业发展较快,其中面粉业、纺织业发展最快;(3)涌现出一批实业家,如:张謇,荣氏兄弟等。
4、特点:(1)工业结构不平衡:偏重于轻工业,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2)地区分布不平衡:大部分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附近;(3)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与本国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7: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荣氏企业 发展状况如何? 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四、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927-1949)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较快发展(19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年—1936年) 抗日战争时期:日益萎缩(1937年—1945年) 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1946年—1949年)
1927-1949年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知识回顾:
列强经 济侵略 自然经 济解体 外商企业 军事工业 清政府内 外交困, 为维护封 建统治 掀起洋 务运动 民用工业 筹划海防 诱导 了资 本主 义的 发展
为民族资本主义产 生提供条件
刺激 中国资 本主义 产生
创办新式学堂
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示意图
较快发展 短暂春天 日益萎缩 获得新生 陷入绝境 夹缝产生 消亡 时间
1860 1870 1895 1912 1919 1927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
初步发展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夹缝产生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 材料: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欧风美雨的产物,而不 是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中国资本主义主要不 是在国内的手工工场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是从外国输 入机器创办起来的。西方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本 土的资本主义萌芽,但同时也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创造了条件和可能:资金、市场、劳动力。
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
时间
1915年与1914年相比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国别
减少比例
约1/5
约1/2 约1/3
欧洲列强 英国 法国
德国
完全停止出口
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短暂春天(1912——1919)
呼吁 “实业救国” 周学熙
我国清末民初 杰出的民族资本家,曾 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等 职。创办了华新纺织公 司等企业。在当时,他 与张謇齐名,时称“南 张北周”。
周学熙(1866—1947年)
张謇(1853—1926)
二、初步发展(1895—1911)
时 间 19 世 纪 末 20 世 纪 初 原因
时期 状况 发展较快 国共十年 对峙时期 原 因
①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促进经 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开展“国民 经济建设运动” 、 实施法币政策 ②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发展——抵 制洋货、 提倡国货
抗日战争 时期 解放战争 时期
币值改革:
1、时间:1935年 2、原因:币制的混乱,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统一; 1929-1933年世界爆发著名的经济危机,美国提高银价 3、目的:为了防止白银外流,巩固统治,巩固统一。 4、内容: a、法币为唯一流通货币(四行) b、白银国有
三、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 (1911—1919)
材料: 奉大总统令:鄂江起义以来,战争倥偬,凡 百生业,咸受影响,商众贸易尤遭损失„„本总统蹙 悯之。幸今者东南底定,民国肇基,商务为实业要政 之一,亟应恢复,善后各事,尤宜审慎,须立永远之 计,毋为权宜之策。 ——《实业部通告汉口商民建筑市场文》 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 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 命者,今也其时矣! ——《工业建设会趣旨》
币值改革:
5、影响: 积极: ①是中国货币形式上的一种进步,实现了中国货币的现代化,符 合历史发展趋势,在中国货币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②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使中国外汇价格得到稳定; ③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 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消极: 法币政策的实行使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完成了对全 国金融的垄断,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受 到限制。
探究 1:1895 年,荣氏兄弟遇到了怎样的社会危机呢? 探究 32 :结合材料,联系教材知识思考,当时的 探究 :荣氏兄弟“弃农从商”,反映了社会
社会有什么因素有助于荣氏兄弟创办企业呢? 经济结构出现怎样的变化呢?
原因(背景):
材料
(1)甲午中日战争后,为支付大量赔款,仅1895-1898年间, 清政府就向俄、法、英、德借款总计白银3亿两,加上利息共 计7亿两,这些借款往往附带有苛刻的 政治、经济条件。 (2)据《马关条约》的规定,此后帝国主义开始在中 国大规模开办工厂,其中1985-1913年投资在十万元以上的企 业就有113家,资金总额约1.3亿元。 (3)1896年,清政府“令多设织布织绸等局,广为制 造”。同年,清政府在“上谕”中说:“自上年与日本订约以 来。内外臣工条陈时务,折内多以开矿产为方今济争要图,当 通谕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
二、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985—1911)
材料一:1897年原无为州知州章维藩在芜湖创立了益新面粉 厂,生产第一年便获利万金,1906年从英国进口磨制面粉 机器,并曾聘请过外国工程师。其生产的“飞鹰牌”面粉 畅销长江一带,被称为全国头牌面粉。
材料二:辛亥革命前芜湖代表性民族资本列表
时间 名称 性质 资本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着实让荣氏兄弟欢欣鼓舞 了一阵子,政府也大力倡导实业。不久,第一次世界大 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还纷纷向中国订 购面粉,中国进口棉纱锐减。荣氏看准了面粉,棉纱工 业大发展的苗头,不失时机地大力扩充。1915年“二十 一条”后国内“抵制日货,爱用国货”更是推动了荣氏 企业产品迅速占领市场。1914—1920年6年间,面粉系 统和纺织系统迅速发展,荣氏企业己稳操“面粉大王” 和“棉纱大王”的桂冠。但好景不长,1920年,洋厂、 洋货再次铺天而至,生意锐减,大量的华厂倒闭。荣氏 企业也从盈余转为亏损。 探究 6 :材料中说荣氏企业“从盈余转为亏损” 探究 探究 4 5:结合材料思考:荣氏的企业在此期间获得 :就全国而言,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 是因为1920年“洋厂、洋货再次铺天而至”,你同 了大发展,你知道他们遇到了什么机遇吗?除了机遇还 况如何,你还知道那些行业在生意上也获得了巨大成 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有什么因素促使其有了大发展? 功?
1897年
1904年 1905年
益新面粉厂
泰昌肥皂厂 裕源织麻厂
商办
商办 商办
21万元
42万元
1905年
1906年 1906年
锦裕织布厂
明远电厂 兴记砖瓦厂
商办
商办 商办
1.4万元
16.8万元 2.8万元
益新面粉厂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 。 中信泰富集团董事长荣智健 荣德生 兄弟为中国民族面 1986年,被美国《幸 “福布斯2005中国 粉工业、棉纺织业的 福》半月刊评为世界 富豪榜”揭晓,荣智 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50名知名企业家之一,健家族以16.44亿美金 是建国后,国内跻身 排在第一位。 成为旧中国有名的 “面粉大王” “棉纱 世界知名企业家行列 的第一人。 大王”。
与外国资本主义和 本国封建势力既有 矛盾,又有依赖性;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
1、先天不足 2、后天畸形 ①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②工业结构不合理
【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地区分布不平衡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通商口岸,内地很少】
④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矛盾, 又有依赖性; ⑤发展艰难曲折,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小, 始终未占主导地位;
1、先天不足
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
材料1:华裔在上海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而同一 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 ,接近上海六家丝厂资本的总和。
资金少、规模小
材料2: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 自身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19世 纪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 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①列强输出资本, 进一步瓦解自然经 济(主要原因) ②清政府为扩大 税源解决财政收 入而放宽对民间 设厂限制 ③实业救国思想
表现
影
响
①民族资本总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 登上政治舞台 额增加; ②企业数量增 加规模扩大; ③由沿海到内 地 近代化上升到 制度层面 (戊戌变法、辛 亥革命)
情境二:(分析时请找出你认为关键的字眼)
国 际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
原因
国 内
辛亥革命扫除障碍
政府实业法令促进 实业救国思想倡导 反帝爱国运动推动 资本数量的增加 涌现著名实业家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发展
新文化运动
表现
影响
无产阶级队伍得到壮大
五四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 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 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以下所有材料节选自2006年《南方周末》)
1895年底,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荣氏兄弟(荣 宗敬与荣德生)变卖了所有的家田得到了3000元,于 1896年在上海开设广生银庄。鉴于大量免税外国面粉 进口,销路甚广,且投资小,见效快,遂决定筹办面 粉厂。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地方当地士绅 的反对,两江总督刘坤一,一连下了七道批示要求地 方官支持实业。1900年10月,他们以6000元钱庄盈利 作资本,与人合伙创办了第一个面粉厂──保兴面粉 厂,产品极受欢迎。1903年独资经营。1905年又开设 振新纱厂,随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多家面 粉厂,荣氏取得初步发展。
《马关条约》的签订
+
3000万两赎 辽的费用
(1)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侵略的加剧) 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经济。(主要原因) (2)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松限制, 允许民间设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