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混凝土强度不足加固专项方案知识讲解
砼柱构件强度不够处理方式

砼柱构件强度不够处理方式随着现代建筑的迅猛发展,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质量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在一些工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砼柱构件强度不够,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还会给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带来很大的隐患。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砼柱构件强度不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就砼柱构件强度不够的处理方式进行讨论。
一、认真分析强度不足原因首先,我们必须认真分析砼柱构件强度不够的原因,才能采取合适的处理方式。
造成强度不足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如砂浆的配合不当、混凝土的配合比例不合理、搅拌时间不够等。
在处理之前,必须弄清楚强度不够的具体原因,才能正确选用相应的处理方式。
二、加强砼柱构件的加固强度不足的砼柱构件,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其加固来提高其强度。
加固的方式有很多种,如在砼柱周围包裹钢筋加固、使用外加碳纤维增强材料、在砼柱内部灌注加固材料等。
这些方式都能够有效地提高砼柱的强度,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固方式。
三、重新构思设计方案如果砼柱构件的强度比较低,那么我们可以重新构思设计方案,重新确定部件的尺寸和设计要求,以提高其强度。
这种方式需要对原设计方案进行全面审查和分析,选择最合适的方案,并保证其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
四、增加砼柱构件数量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增加砼柱构件数量以保证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这种方式通常在初期的设计过程中就要考虑,以满足建筑物的要求。
如果是在建造过程中发现砼柱强度不够,需要在不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的前提下进行改造。
五、维护和保养建筑物使用寿命长了,砼柱构件的强度可能会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而降低。
因此,在保障建筑安全的前提下,必须对砼柱构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以延长砼柱的使用寿命。
六、结语综上所述,针对砼柱构件强度不够的处理方式有很多种,但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处理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选择最合适的处理方式。
同时,在建筑物使用中,也需要注重相关部件的维护和保养,以保障建筑物的长期使用和安全性。
混凝土柱子强度不够加固方案

混凝土柱子强度不够加固方案
混凝土柱子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设计不当、施工质量等原
因导致强度不够,容易引起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强度不够的问题,我
们可以采取以下加固方案:
1. 在原有混凝土柱子外部加设钢筋混凝土柱:在混凝土柱子外部
钻孔,在孔中注入高强度灌浆材料,然后在孔内套入钢筋,最后在钢
筋上浇灌混凝土,形成加强柱子的钢筋混凝土柱。
2. 粘贴增强材料:在混凝土柱子表面以及周围加贴增强材料,如
碳纤维布、玻璃钢布等,从而提高混凝土柱子的强度和韧性。
3. 加强钢筋配置:在现有的混凝土柱子中增加钢筋的数量和直径,以及加强连接部位的钢筋数量和直径等,从而提高混凝土柱子的整体
强度。
不同加固方案适用于不同的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方案。
加固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质量,确保加固后的柱子具有足够的
强度和安全性。
混凝土柱子强度不够加固方案有哪些

混凝土柱子强度不够加固方案有哪些范本1:为了解决混凝土柱子强度不够的问题,并增加其承载能力,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加固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可行的加固方法,以供参考使用。
1. 前言在进行混凝土柱子加固前,需先进行结构评估和强度测定,确定加固方案。
加固方案应满足安全性、经济性和可行性。
以下是四种常用的加固方法。
2. 粘贴钢板加固法2.1. 原理通过在柱子外侧粘贴高强度钢板,使钢板成为主要受力构件,增加整体承载能力。
2.2. 步骤2.2.1. 清理柱面,去除杂物和附着物。
2.2.2. 将钢板切割成适当尺寸,并与柱体表面涂覆粘结剂。
2.2.3. 将钢板粘贴在柱体外侧,并使用螺栓固定,以确保牢固性。
2.2.4. 考虑加固后的柱子尺寸调整问题,以满足设计要求。
2.3. 优势和劣势2.3.1. 优势:施工简单、可实现局部加固,对柱子外观影响小。
2.3.2. 劣势:钢板施工困难时可能影响施工进度,加固后柱子受力转移不均匀。
3. 包裹建筑网加固法3.1. 原理通过将建筑网包裹在柱子外部,形成一个整体增强,提升柱子的承载能力。
3.2. 步骤3.2.1. 清理柱面,去除杂物和附着物。
3.2.2. 将建筑网固定在柱子外侧,并确保网与柱体之间没有空隙。
3.2.3. 考虑适当加厚建筑网,以满足设计要求。
3.3. 优势和劣势3.3.1. 优势:施工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较小规模的加固工程。
3.3.2. 劣势:对柱子表面有一定影响,加固后柱子的几何形状会有所改变。
4. 外包螺旋钢筋加固法4.1. 原理采用螺旋钢筋包裹在柱子外部,增加柱子的受力面积,提高整体承载能力。
4.2. 步骤4.2.1. 清理柱面,去除杂物和附着物。
4.2.2. 将螺旋钢筋绕包在柱体上,固定在柱子顶部和底部。
4.2.3. 考虑螺旋钢筋的尺寸和间距,以满足设计要求。
4.3. 优势和劣势4.3.1. 优势:施工简单、可实现局部加固,能较好地适应柱子形状和尺寸变化。
4.3.2. 劣势:施工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容易产生反弯扭矩。
结构柱加固工程施工方案

结构柱加固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本项目为某栋建筑物,位于我国某城市,建于上世纪90年代,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由于使用功能发生变化,需要对部分结构进行加固改造。
本方案主要针对结构柱的加固施工进行详细阐述。
二、加固原因1. 结构柱混凝土强度不足,存在安全隐患。
2. 结构柱受力不均匀,导致局部损坏。
3. 提高结构柱的抗震性能,满足最新抗震设计规范要求。
三、加固方案1. 增大截面加固法:在原结构柱表面钻孔,植入高强度的锚筋,然后浇筑高强度混凝土,使原柱截面增大,提高柱的承载能力。
2. 外包钢加固法:在原结构柱表面焊接钢板,形成外包钢结构,提高柱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3.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加固法:使用FRP材料缠绕原结构柱,提高柱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4. 植筋加固法:在原结构柱表面钻孔,植入高强度的钢筋,提高柱的承载能力。
四、施工工艺1. 增大截面加固法:(1)清理原结构柱表面,去除污垢、油漆等杂物。
(2)根据设计要求,在柱表面钻孔,孔径应大于锚筋直径。
(3)植入高强度锚筋,锚筋长度应满足锚固长度要求。
(4)浇筑高强度混凝土,养护至设计强度。
2. 外包钢加固法:(1)清理原结构柱表面,去除污垢、油漆等杂物。
(2)根据设计要求,在柱表面焊接钢板,钢板与柱之间应满焊。
(3)焊接连接件,使钢板与原柱形成整体。
(4)焊接钢梁,与外包钢柱连接,形成框架结构。
3.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加固法:(1)清理原结构柱表面,去除污垢、油漆等杂物。
(2)根据设计要求,在柱表面缠绕FRP材料,缠绕层数和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3)涂覆粘结剂,使FRP材料与原柱表面粘结牢固。
(4)养护至设计强度。
4. 植筋加固法:(1)清理原结构柱表面,去除污垢、油漆等杂物。
(2)根据设计要求,在柱表面钻孔,孔径应大于钢筋直径。
(3)植入高强度钢筋,钢筋长度应满足锚固长度要求。
(4)涂覆粘结剂,使钢筋与原柱表面粘结牢固。
五、施工质量控制1. 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确保所用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柱、梁的加固方案

柱、梁的加固方案一、柱的加固。
1. 增大截面加固法。
柱子要是太细弱,就像个瘦巴巴的小细杆撑着大楼,那可不行。
咱们就给它增大截面,就好比给它多穿几件衣服,让它变得壮实起来。
首先呢,得把柱子表面清理干净,把那些个灰尘啊、松散的混凝土块啊都弄掉,就像给柱子先洗个澡,把脏东西都洗掉。
然后在柱子的四周支上模板,这个模板得支得稳稳当当的,可不能歪歪扭扭的,就像给柱子做个合身的模具。
接着往里面浇筑混凝土,这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可得选好喽,要比原来的柱子混凝土强度高一些,这样才能让柱子更有劲儿。
浇筑的时候呢,要慢慢灌,还要用振捣棒捣捣实,就像给混凝土做做按摩,让它在里面填得满满当当的,没有空隙。
2. 外包钢加固法。
这种方法就像是给柱子穿上一层钢铠甲。
先在柱子的四角或者周边贴上角钢,这角钢就像柱子的骨架一样,给柱子增加力量。
然后在角钢之间用缀板连接起来,缀板就像是把骨架连接在一起的关节。
在施工之前呢,也要把柱子表面处理好,不能有油啊、锈啊这些东西。
接着把角钢和缀板按照尺寸切割好,用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柱子上。
要是焊接的话,得找技术好的焊工,可不能焊得歪七扭八的,像个狗啃的一样。
要是用螺栓连接呢,螺栓的型号、间距都得按照设计要求来,就像给柱子穿铠甲得穿得整整齐齐的。
二、梁的加固。
1. 粘钢加固法。
梁要是有点扛不住压力了,咱们就给它粘上钢板,就像给梁贴上几个强壮的肌肉贴片。
第一步还是要对梁的表面进行处理,打磨得粗糙一点,这样胶水才能粘得牢。
就像咱们要在墙上贴海报,墙面得有点摩擦力才行。
然后根据梁的受力情况裁剪好钢板,这钢板的厚度、长度、宽度都得按照设计来,可不能乱剪。
接着在梁和钢板上都涂上特制的结构胶,这胶水就像强力胶一样,把钢板紧紧地粘在梁上。
粘的时候要注意把钢板贴得平平整整的,不能有气泡或者空隙,就像贴手机膜一样,要是有气泡,那就容易掉。
2. 碳纤维布加固法。
碳纤维布加固就像是给梁穿上一层高科技的紧身衣。
先对梁的表面进行打磨清理,把那些不平整的地方弄平,让梁的表面光滑干净。
混凝土柱的加固方法和规格设计

混凝土柱的加固方法和规格设计一、前言混凝土柱作为建筑物的承重结构之一,其承载能力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如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的问题,某些混凝土柱可能存在质量问题,需要进行加固处理。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柱的加固方法和规格设计。
二、加固方法1. 钢板加固法钢板加固法是将钢板贴在混凝土柱的表面,通过钢板的强度来增强混凝土柱的承载能力。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清理混凝土柱表面的杂物和灰尘。
(2)根据混凝土柱的形状和尺寸,设计钢板的尺寸和厚度,并进行加工。
(3)将钢板用膨胀螺栓或焊接固定在混凝土柱表面。
(4)根据需要,可以在钢板周围加设钢筋进行加固。
2. 碳纤维加固法碳纤维加固法是采用碳纤维布或碳纤维板材料,将其粘贴在混凝土柱表面,通过碳纤维材料的高强度和高刚度来提高混凝土柱的承载能力。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清理混凝土柱表面的杂物和灰尘。
(2)根据混凝土柱的形状和尺寸,设计碳纤维布或碳纤维板材料的尺寸和厚度,并进行加工。
(3)将碳纤维材料粘贴在混凝土柱表面,并采用压力辊进行压实。
(4)根据需要,可以在碳纤维材料周围加设钢筋进行加固。
3. 预应力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是在混凝土柱中加入预应力钢筋或钢束,通过预应力钢筋或钢束的张拉来增强混凝土柱的承载能力。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根据混凝土柱的形状和尺寸,确定预应力钢筋或钢束的数量和直径,并进行加工。
(2)在混凝土柱中埋设预应力钢筋或钢束,并将其张拉到一定的预应力力度。
(3)将钢筋或钢束的两端固定在混凝土柱的两端,并进行锚固处理。
(4)根据需要,可以在混凝土柱周围加设钢筋进行加固。
三、规格设计根据混凝土柱的形状、尺寸、材料和加固方法等不同因素,需要进行规格设计。
具体的规格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混凝土柱的尺寸和形状混凝土柱的尺寸和形状是加固设计的基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测量和确定。
在确定混凝土柱的尺寸和形状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混凝土柱的受力情况;(2)混凝土柱的承载能力;(3)混凝土柱的结构形式;(4)加固方法的选择。
混凝土强度不合格的处理方案

混凝土强度不合格的处理方案一、初步调查与评估。
1. 数据收集。
先把和这混凝土有关的所有资料都找出来,像混凝土的配合比记录、浇筑时间、养护记录啥的。
这就好比破案先找线索一样,咱得知道到底是哪个环节可能出了岔子。
然后在混凝土构件上多取几个点进行强度检测,不能只看一个地方就下结论。
比如说在柱子上,上下左右不同位置都取点,就像给人看病得全面检查一样。
2. 确定不合格程度。
如果强度只是稍微低一点,在设计强度的90% 95%之间,那情况可能还不是特别糟糕。
但要是低得太多,比如低于设计强度的80%,那就得高度重视了,这就像考试分数,离及格线太远肯定不行。
还要看看不合格的范围有多大。
是某个小构件,还是一大片结构都这样。
要是就一个小角落的混凝土强度不够,那处理起来和大面积不合格的方法肯定不一样。
二、根据不合格程度的处理方法。
1. 强度稍低(90% 95%设计强度)且范围小。
表面处理。
可以先把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就像给脸做清洁一样,把灰尘、杂物都弄掉。
然后用专门的混凝土增强剂涂抹在表面。
这增强剂就像是给混凝土擦的护肤品,能让它的强度提高一些。
加固措施(可选)如果觉得心里还不踏实,可以在旁边加个小的加固构件,比如在柱子旁边加个小的钢支撑,就像给一个有点虚弱的人拄个拐棍,增加它的稳定性。
2. 强度低很多(低于80%设计强度)或范围大。
结构加固。
如果是柱子强度不合格,那可能得用外包钢加固的方法。
就像给柱子穿上一层钢铁铠甲,让它变得更结实。
先在柱子表面处理干净,然后把钢板或者型钢用胶水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柱子周围。
要是梁的强度不行呢,可以用碳纤维布加固。
碳纤维布就像给梁贴上一层超级结实的创可贴,把它的强度提上去。
在粘贴之前,要先把梁的表面打磨平整,然后涂上胶水再贴上碳纤维布。
重新浇筑(极端情况)如果这个混凝土构件实在是太差劲了,加固都不管用,那就只能重新浇筑了。
不过这就像给房子做个大手术,得先把原来不合格的混凝土都拆除掉,小心别伤到周围的结构。
墩柱砼强度不足加固施工方案

墩柱砼强度不足加固施工方案(一)(粘贴钢板)在检查中墩柱强度不够,经钻芯取样检查,强度分别为21.3Mpa、26.5 Mpa,墩柱设计强度为C30,现有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由于上部构造已经施工完成,因此我项目部拟采取粘贴钢板的方法来加固墩柱,以使墩柱满足设计要求,具体方法如下:采用粘贴钢板的处理方法,将钢板(厚度经计算确定)加工成与墩柱等粗的半圆形钢筒分段粘贴到墩柱上后,整体错缝焊接,并将焊缝磨平,外刷防腐涂层。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编号为JTG D62—2004)公式5.3. 1:γ0Nd≤0.90ψ(fcdA+f'sdA's)(1)由于墩柱高为6.764和6.007米,D=1.3米,故ψ取1.0(2)γ0按一级安全等级取γ0=1.1,fcd=13.8 MPa,F′sd=280 MPa则在砼满足C30要求时,γ0Nd≤0.90×1.0×(fcdA+f'sdA's)=0.90×1.0×(13.8×1/4π×1.32+280×1/4π×252×28×10-6)=0.90×1.0×(18.317+3.848)=19.949根据表3.1.4进行内插计算可知:当砼强度为21.3Mpa时,fcd1=9.8Mpa,当砼强度为26.5Mpa时,fcd2=12.2Mpa。
当砼强度为21.3 Mpa时,用7mm厚钢板进行加固,γ0Nd1≤0.90×1.0×(9.8×1/4×π×1.32+3.848+195×π×1.3×7×10-3)= 0.90×1.0×(13.008+3.848+5.575)= 20.188> 19.949再考虑钢筒的环箍效应,,环箍效应按50%考虑,则1.394×50%=0.697加固后钢筒抗压力可承受与墩柱等粗时强度为(5.575+0.697)/(1/4×πD2) =4.725Mpa,根据表3.1.4可折算成砼强度为10.3 Mp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船XXXXX有限公司柳州XXXX综合楼一层框架柱加固方案编制人:审核人:编制单位:广西华宇XXXX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月日目录一.施工质量概述 (2)1.存在问题 (2)2.编制依据和原则 (3)二.原因分析 (3)三.一层框架柱专项加固处理方案 (4)1.增大截面加固法 (5)2.置换混凝土加固法 (10)3.预防措施: (13)四.总结 (13)一.施工质量概述1.存在问题由广西华宇XXX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柳州XXX综合楼工程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六层,地下0层,首层层高3.2米,结构柱截面尺寸700mmx700mm、600mmx600mm,于2018年8月2日完成一层柱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7日完成二层梁板柱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9日进行柱模拆除后,会同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一层柱及二层梁板面混凝土质量外观检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9/E、11/E轴先浇筑的柱混凝土外观正常,没有明显的混凝土质量问题,但在第二次梁板柱混凝土时,新旧混凝土梁柱结合部位的混凝土疑似没有振捣,混凝土外观显示粗糙现象,框架柱不良结合面主要集中于界面四周,从水平结合面算起约0mm~300mm范围内,柱顶部(板底)位置较好。
同时结合面上部混凝土密实度低于下部先期浇筑混凝土。
(具体位置详见附图01)针对以上混凝土质量缺陷,我公司委托专业检测单位(广西柳州XX 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于9月13日(37D)对上述两根柱的混凝土强度进行回弹,测定9/E轴柱头部分混凝土强度为C22.2,11/E轴柱头部分混凝土强度为C21.6(报告编号:XXXAEN04-16001XX),低于设计值C35。
8月2日第一次浇筑柱身部份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的检测结果代表值为C39.4(同条件养护,报告编号:XXXAMA08-16037XX)。
8月7日浇筑二层梁板柱结构混凝土,其中二层梁板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的检测结果代表值为C34.0(同条件养护,报告编号:XXXAMA08-16039XX),柱头部份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的检测结果代表值为C40.7(标准养护,报告编号:XXXAMA08-16040XX)。
2.编制依据和原则1.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及现场施工条件,安排施工顺序,采用平行流水作业法组织施工,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工程施工进度,以便发挥人力物力作用,以达到预定的管理目标。
2.本施工方案仅是工程施工的指导文件,实际施工时还需要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修改与完善,使之更符合施工生产要求。
二.原因分析经研究分析,引起混凝土强度不足的主要原因如下1 、原材料质量差:(1)水泥质量不良:1.水泥实际活性低;2.水泥安定性不合格;(2)骨料(砂、石)质量不良:①石子强度低;②石子体积稳定性差;③石子形状与表面状态不良;④砂、石中有机杂质含量高、粉尘含量高,砂中云母含量高;(3)拌合水质量不合格;(4)外加剂质量不合格或组成配比不当2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混凝土配合比是决定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水灰比的大少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其他如用水量、砂率、骨灰比等也影响混凝土的各种性能,从而造成强度不足事故。
(1)用水量加大:较常见的有搅拌机上加水装置计量不准;不扣除砂、石中的含水量;甚至在浇灌地点任意加水等;(2)随意套用配合比;(3)外加剂掺量不准;(4)外加剂使用不当;(5)砂石计量不准和水泥用量不足。
3 施工工艺不正确(主要原因)(1)混凝土运输到工地现场后,没有再次搅拌或搅拌不佳,时间过短或过长造成不匀,最先泵送的混凝土含水量过大(泵管内有润泵水);(2)模板不严密,浇筑时水泥浆漏失严重;(3)浇筑方法不当,一次浇筑超高未设溜槽或串筒,致使混凝土在浇筑时出现离析现象,混凝土浇筑时又振捣不足,致使混凝土出现石子与砂浆分离;(4)成型振捣不密实不到位或没有振捣(漏振);(5)养护不当,早期缺水保养造成混凝土干燥。
三.一层框架柱专项加固处理方案结构柱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属于压弯构件,受很大的轴力。
结构柱的破坏将引起严重后果,不易修复甚至引起结构倒塌。
因此对有质量缺陷的结构柱应谨慎对待,认真分析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加固措施使之满足承载力及耐久性要求。
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13G311-1)要求,加固方案应结合结构特点及加固施工条件,按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原则确定,加固方法应便于施工,并减少对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影响。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数据、结合加固部位的特点,经研究分析,我公司拟采用增大截面加固法或置换混凝土加固法。
(做法详见附图02、03)1.增大截面加固法增大截面加固法是用增大结构构件或构筑物截面面积进行加固的一种方法,它不仅可以提高被加固构件的承载能力,而且还可以加大其截面刚度,改变其自振频率,使正常使用阶段的性能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改善,这种加固方法广泛应用于加固混凝土结构中的梁、板、柱等。
增大截面加固法具有原理简单、使用经验丰富、受力可靠、加固费用低廉等优点;但它也有一些缺点,如湿作业工作量大,养护周期长、增加结构自重、占用建筑空间影响使用功能等,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这是传统的加固法,是最笨的但也往往是最为可靠的方法,在工程实践中较多采用的一种方法。
1.1 增大截面加固法的适用范围增大截面加固法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受弯和受压构件的加固,当梁、板、柱其承载力相差较大,且其刚度也不满足要求时,采用增大截面加固较为有效。
采用增大截面加固法时要求按现场检测结果确定的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10。
该方法施工时的重点是要保证新旧混凝土界面的处理和粘结的质量,只有当界面处理及其粘结质量符合规范要求时,方可考虑新加混凝土与原有混凝土的协同工作,按整体截面进行计算。
1.2增大截面加固法的构造要求增大截面加固法在设计构造方面必须解决好新加部分与原有部分的整体工作共同受力问题,加固结构在受力过程中结合面会出现拉、压、弯、剪等各种复杂应力,其中关键是剪力和拉力。
在弹性阶段,结合面的剪应力和法向应力主要靠结合面两边新旧混凝土的粘结强度承担,在开裂及极限状态下,主要是通过贯穿结合面的锚固钢筋或锚固螺栓所产生的被动剪切磨擦力传递。
由于结合面混凝土的粘结抗剪强度及法向粘结抗拉强度远远低于混凝土本身强度,结合面是加固结构受力时的薄弱环节,即或是轴心受压破坏也总是首先发生在结合面,因此,结合面必须进行处理,涂刷界面剂,必要时对结合面从设计构造上配置足够的贯穿于结合面的剪切磨擦筋或锚固件将两部分连接起来,是确保结合面有效传力,使新旧两部分整体工作。
新增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低于C25,且宜比原结构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
当柱新增混凝土采用人工浇筑时,厚度不应小于60mm。
新增柱的受力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 mm;箍筋采用封闭箍且直径不应小于8 mm,箍筋间距与原构件设置相同,受力钢筋与原受力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0 mm。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柱的加固方法采用四周外包混凝土加固法。
1.3搭设回顶支撑①回顶方法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架沿梁进行回顶,其长度为柱边出去梁净跨长的1/3。
立杆沿梁方向间距300mm,距柱边300mm处开始设置,在梁底设1排立杆。
中间设水平连系杆,距楼面200mm处设扫地杆,设置剪刀撑,形成整体,从而确保回顶立杆的整体稳定性,将柱四个方向设置相同的回顶。
从第1层至6层每层布置同样的回顶支撑,从而确保荷载的竖向传递。
②回顶体系的搭设要点a 搭设前应先根据楼层的净高选用合适的钢管,绝不允许上、下两头使用顶托,顶托使用仅限于钢管上口。
b 钢管下口使用两层模板或方木垫置,以便上层传下来的荷载能均匀传递到下层受力结构中,避免单点受载形成集中力。
c 上层与下层的回顶体系中的立杆尽可能在同一竖向直线上,从而使荷载的传递更加合理。
d连系杆对立杆的稳定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其搭设绝不能马虎行事,不得有漏设,必须在水平连系杆搭设后才能旋转顶托至紧。
1.4工工艺流程1.4.1清理、修整原结构、构件①对老混凝土构件的表面,先清除被加固构件表面的剥落、疏松、蜂窝、腐蚀等劣化混凝土。
后用清水冲洗,再用角磨机对被加固构件的表面进行打磨,除去2mm左右厚的混凝土表层,露出新面并打磨平整,并用压缩空气吹除构件表面的粉粒,对于新混凝土结构面,先用钢丝刷除去表面浮渣,再用硬毛刷沾丙酮或酒精擦洗表面。
②将混凝土表面修复平整。
③将结构转角粘贴处进行导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圆弧半径不小于20mm。
1.4.2安装新增钢筋(包括种植箍筋)并与原钢筋、箍筋连接。
①钢材要求:钢筋应有出厂质量保证书和试验报告书单,并按规定取样做力学性能试验和焊接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②钢筋加工:先由项目管理部技术员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完成钢筋翻样工作,确定所采用的钢筋型号、规格、下料长度、所成形钢筋形状、钢筋所使用的部位根数。
再由现场钢筋工根据翻样单确定成形钢筋,在成形钢筋过程中,质检员要随时检查成形钢筋是否合格,不合格者坚决返工。
③钢筋连接:本工程中主筋主要采用焊接接头。
焊接长度必须符合规范规定。
在焊接钢筋时,要注意钢筋规格,对成形钢筋的型号进行标识,确保使用部位不得出错,植筋完成48小时后再进行钢筋绑扎(详见示意图),连接好后质检员要逐一进行检查,最后由质检员、监理人员或业主方人员对钢筋工程进行隐蔽验收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
④a、植筋后24小时内,不得扰动、碰撞钢筋。
b、植筋后48小时后,方可进行后续工序施工。
c、植筋在与其它钢筋绑扎或焊接时,不得采用外力强行撬压植筋。
1.4.3界面处理界面处理采用花锤打毛:宜用1.5㎏-2.5㎏的尖头錾石花锤,在混凝土粘合面上錾出麻点,形成点深约3mm、点数为600点/㎡-800点/㎡的均匀分布。
1.4.4安装模板①柱模板安装:柱模板采用多层板,用50×100木方作竖档,间距250,采用脚手钢管打柱箍。
柱模板自下而上每隔1-1.5m开振捣口,以便于每浇筑1-1.5m砼进行振捣,同时进行体外振捣,从而保证所浇筑砼的密实度。
振捣完毕后,用模板封堵振捣口,然后继续浇筑。
②模板拆除、清洗和保管:砼浇捣完毕后,及时拆除模板,将有利于模板的周转和加快工程进度,但拆模过早将影响砼结构的质量,非承重的侧面模板,应在砼强度能够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后拆除。
模板拆除后,及时按种类、规格进行清理并运离拆模场所,扣件、钢管要及时清理,防止锈蚀。
1.4.5浇筑混凝土①本工程加固构件扩大截面柱采用C40细石混凝土②原材料质量控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现场拌和砼,必须要对原材料加以严格控制。
③砼制备:砼制备首先要由试验室出具砼配比单,再根据砼搅拌机进料容量确定每次搅拌时材料用量,由砼工人按照原材料用量进行砼搅拌,现场称量挂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