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甲状腺的解剖和组织学结构
甲状腺解剖及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图片步骤详解

甲状腺解剖及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图片步骤详解人体也有一只美丽的蝴蝶,就是甲状腺。
甲状腺位于颈部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有提高神经兴奋性、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因形似盾甲因而得名「甲状腺」。
人的这只「蝴蝶」非常容易生病,如生成异常结节,功能亢进甚至癌变,这时就可能需要手术切除部分甚至是整个甲状腺。
从甲状腺解剖讲起,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手术图谱。
甲状腺解剖甲状腺上起甲状软骨下缘,下至胸锁关节,分为左右两叶,中间靠峡部连接。
甲状腺血供丰富,颈动脉发出甲状腺上动脉和下动脉,甲状腺上中下静脉回流到颈静脉(甲状腺没有中动脉),迷走神经发出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支配咽喉运动,与甲状腺解剖关系密切。
从正面解剖我们可以看到甲状腺三条静脉,和甲状腺上动脉。
而甲状腺下动脉则由腺体后方进入,喉返神经从甲状腺下极进入后方,沿气管食管间沟向上入喉。
以上都是比较重要的解剖路径。
甲状腺手术之前需要完善甲状腺超声和或颈部CT,甲状腺功能检查(甲功化验和核素检查),甚至需要完善甲状腺穿刺活检,以尽量明确甲状腺疾病的性质,是否具有手术指征,确定手术方案。
介绍甲状腺部分切除和大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方式。
经典的甲状腺手术切口一般选择在胸骨上窝 2 横指处做弧形切口,这个位置刚好是衣领可以遮盖的高度,因此俗称「衣领口」。
甲状腺手术的体位也很重要,患者要垫起肩部和枕部,伸长暴露颈部。
这也就是为什么甲状腺手术前进行体位训练。
甲状腺术后需要去枕平卧位,以及颈前的切口沙袋加压,此体位对患者来说较为难受,因此需术前让患者提前体验和适应自动体位,以免术后造成不适以及伤口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后,要向上方游离皮瓣到甲状软骨下方,向下方游离皮瓣到胸骨上窝,从而能够充分暴露甲状腺全程。
可根据拟行切除甲状腺的部位和体积,决定是否结扎颈前浅静脉。
颈白线处切开颈前肌群,进入到甲状腺假被膜。
用手指和拉钩钝性游离甲状腺,注意一定要游离至甲状腺真被膜。
甲状腺专业基础知识分享之一 甲状腺的形态及解剖位置

甲状腺专业基础知识分享之一甲状腺的形态及解剖位置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其滤泡细胞可分泌甲状腺素,调节人体的代谢;滤泡旁细胞分泌降钙素,参与人体内钙离子的代谢。
甲状腺由左右两个侧叶和连接两个侧叶的峡部组成,峡部常有一向上伸出的舌状突出的甲状腺组织称锥体叶或锥状叶,有的人无峡部或锥体叶,锥体叶也可能从左侧叶或右侧叶伸出,可接近舌骨。
两侧叶覆盖气管两侧,一般侧叶上极高度位于甲状软骨后缘中、下1/3交界处附近,上极的顶为胸骨甲状肌所束缚,术中断扎(部分)胸骨甲状肌有利于上极的暴露。
侧叶的下极多数位于第5~6气管环高度,偶可达胸骨后,以右侧腺叶进入胸骨后较常见。
峡部多数位于第2~4气管环范围内。
包绕甲状腺的筋膜称甲状腺前筋膜和气管前筋膜,均来源于颈深筋膜中层,此层筋膜在胸锁乳突肌深面外侧形成,先形成颈动脉鞘包绕颈总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
甲状腺前筋膜薄而透明。
气管前筋膜位于甲状腺的后外侧和气管的前面,将甲状腺紧连于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气管软骨环,起着固定作用。
当吞咽时,甲状腺随喉的上、下移动而移动。
在甲状腺侧叶的内上侧,气管前筋膜增厚,形成甲状腺悬韧带,将甲状腺侧叶上端和甲状软骨相连接,手术时分离甲状腺上极必须切断此初带,甲状腺上极才能游离。
在甲状腺侧叶侧面的中部,有侧韧带,又称 Berry韧带。
它使甲状腺侧叶与环状软骨下缘及第1、2气管软骨环侧面相连接,此处与喉返神经关系密切,喉返神经可穿过韧带或经韧带后方入喉。
甲状腺侧叶最后面部分邻近Bery初带区域延伸而形成的结节称为Z结节(1902年, Zuckerkandl定义)。
Z结节是甲状腺术中暴露喉返神经重要的解剖学标志。
甲状腺表面的筋膜称甲状腺假被膜,又称外科被膜,紧贴甲状腺腺体表面的显微组织很薄又称真被膜,其纤维束伸人腺实质内,成为分隔小叶的结缔组织隔,手术时是无法将真被膜和腺实质分离的,真、假被膜之间有疏松的结缔组织相连接,易于分离,手术时可利用此特点将甲状腺和周围组织及器官分离开,甲状腺下动脉、甲状腺中静脉及喉返神经均在间隙内。
甲状腺的解剖及外科手术

当血碘含量过高或过低时,甲状腺可自动调整摄取和合成甲状腺激素的 数量,以维持血中甲状腺激素的稳定。
03
其他调节因素
如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营养物质等也可能对甲状腺功能产生影响。
03
甲状腺疾病的分类与表现
甲状腺功能亢进
总结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种常见的甲 状腺疾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 过多导致。
峡部位于第2-4气管 软骨环前方,连接左 右侧叶。
侧叶呈锥体形,上端 达甲状软骨中部,下 端至第6气管软骨环。
甲状腺的毗邻关系
甲状腺的前方为肌肉组织、颈前静脉 和气管前筋膜。
甲状腺的侧方有颈动脉鞘和颈交感干。
甲状腺的后方为食管、喉返神经和甲 状旁腺。
02
甲状腺的功能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甲状腺激素是人体重要的激素,主要合成与分泌T3和T4,它们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 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是碘,通过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摄取血液中的碘,经过 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甲状腺激素。
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液运输至全身各器官,调节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等生理过 程。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促进新陈代谢
甲状腺激素能够加速物质氧化分 解,提高机体代谢水平,为身体
活动提供能量。
促进生长发育
甲状腺的解剖及外科手术
• 甲状腺的解剖 • 甲状腺的功能 • 甲状腺疾病的分类与表现 • 甲状腺外科手术 • 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01
甲状腺的解剖
甲状腺的生理位置
01
甲状腺位于颈部正中,喉结下方 约2-3厘米处,气管两侧。
02
甲状腺分为左右两叶,中间由峡 部相连。
甲状腺的形态与结构
甲状腺呈H形或蝶形, 由左右两个侧叶和峡 部组成。
学解剖甲状腺解剖

学解剖甲状腺解剖甲状腺的被膜:在甲状腺表面共有二层被膜。
甲状腺的外膜,称为真被膜,包绕甲状腺即纤维囊。
甲状腺鞘,又称假被膜,即颈内脏筋膜,包绕于真被膜外面。
真假被膜间为囊鞘间隙,内有血管行经其中并吻合成网;上下两对甲状旁腺parathyroid gland 均位于该囊内,定位于腺体后面上、中1/3交界处和下1/3处。
假被膜在侧叶内侧和峡部后面,与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气管软骨环的软骨膜愈着,形成甲状腺蒂又名甲状腺悬韧带,将甲状腺固定在喉表面。
甲状腺位置、毗邻及血供图:甲状腺周围的毗邻关系:前方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浅层和中层及舌骨下肌群,正中线为颈白线。
舌骨下肌群共4块肌肉,分浅深两层。
浅层纵行并列为内侧的胸骨舌骨肌和外侧的肩胛舌骨肌。
深层分为上份的甲状舌骨肌和下份的胸骨甲状肌。
外侧为颈鞘;后方为颈交感干和4个颈内脏管道,即喉与气管、咽与食管。
此4个内脏管道可确定甲状腺两侧叶向上、下、后方扩展及推颈鞘向外的范围及其程度。
甲状腺的血管神经:是甲状腺最重要的周围关系,在甲状腺上极,有甲状腺上动脉superior thyroid artery 、甲状腺上静脉superior thyroid vein 及与其伴行的喉上神经 superior laryngeal nerve。
神经行其后内,近腺体处渐分离;在甲状腺下极,有甲状腺下动脉 inferior thyroid artery、甲状腺下静脉inferior thyroid vein及与其相交的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血管水平由外向内走向腺体,神经垂直由下向上行向腺体,于腺体下极相交。
在甲状腺外侧缘中份,可见甲状腺中静脉 middle thyroid vein。
该静脉壁薄短粗,横过颈总动脉前方,直接汇入颈内静脉,是较危险的不可忽视的血管。
在腺体下面,有起于主动脉弓的甲状腺最下动脉arteria thyroidea ima和注入左无名静脉的甲状腺奇静脉丛,是又一较危险的易被忽视的血管。
外科学-甲状腺疾病

外科学-甲状腺疾病第一节甲状腺的解剖概要一、毗邻关系侧叶下极多位于5~6气管软骨环之间,峡部多位于第2~4气管软骨环前方。
峡部时有锥状叶与舌骨相连,国人有锥状叶者约占70%。
甲状腺有内外两层被膜,内膜很薄、紧贴腺体,为甲状腺固有被膜;外膜为气管前筋膜的延续,将甲状腺固定于气管和环状软骨上。
手术时应在两层被膜之间进行,为保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应紧贴固有被膜逐一分离。
二、甲状腺的血管和神经正面观背面观血管神经动脉甲状腺上动脉:颈外动脉分支,喉上神经与之伴行,结扎时应紧贴上极,以免损伤喉上神经。
甲状腺下动脉:锁骨下动脉分支,喉返神经与之伴行,结扎时应远离下极,以免损伤喉返神经甲状腺最下动脉:偶见,出现率约为10%,做低位气管切开手术时,注意勿要损伤此动脉。
静脉甲状腺上、中静脉:汇入颈内静脉。
甲状腺下静脉:汇入无名静脉。
神经喉上神经(迷走神经分支):①内支(感觉支):支配喉黏膜感觉,损伤后饮水呛咳;②外支(运动支):支配环甲肌,损伤后音调低沉喉返神经(迷走神经分支):支配声带,单侧损伤→声音嘶哑;双侧损伤→失音或窒息。
三、颈部淋巴结分区Ⅰ区:颏下、颌下区。
Ⅱ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组。
Ⅲ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组。
Ⅳ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下组。
V 区:颈后三角淋巴结。
Ⅵ区:中央组(咽后淋巴结、环甲膜淋巴结、甲状腺周围淋巴结、气管周围淋巴结)。
Ⅶ区:胸骨上凹、前上纵膈淋巴结。
第二节单纯性甲状腺肿一、病因①碘缺乏:地方性甲状腺肿。
②需求量增加:生理性甲状腺肿,青春期、妊娠期、绝经期。
③合成分泌障碍。
二、临床表现1)女性多见,一般无全身症状,甲状腺不同程度的肿大,可随吞咽上下活动。
2)弥漫性甲状腺肿:病程早期,弥漫性肿大,腺体光滑、柔软,可继发囊内出血。
3)结节性甲状腺肿:随后,肿大的腺体可扪及单个或多个结节,可继发甲亢,也可恶变。
4)胸骨后甲状腺肿:病程长久,体型巨大,易压迫气管、食管,还可压迫颈深部大静脉。
三、治疗非手术治疗:①生理性甲状腺肿:含碘食物。
甲状腺解剖及组织学结构

解剖结构
形态:腺体呈H型,分为左右侧叶和连接侧叶的峡部。大小:成人甲状腺平均重约25 Nhomakorabea30克。
位置:甲状腺的两侧叶位于喉下部和气管上部的前外侧,上 级平甲状腺软骨中部,下级至第6气管软骨,后方平第5-7颈 椎,甲状腺峡部位于第2-4气管软骨前方。 甲状旁腺的位置:紧密附着于左右两叶甲状腺背面的内侧, 上下两对,共四个,外观呈棕黄或淡红色,腺体扁平,卵圆 形,质软。
组织学结构
❖ 滤泡上皮细胞功能是: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 ❖ 滤泡旁细胞功能
谢谢!
甲状腺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甲状腺的解剖及生理功能甲状腺是人体中重要的内分泌腺体,有丰富的血液供应;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在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物质代谢中起了重要作用,并对人体各器官、各系统的功能均有影响。
第一节甲状腺的局部解剖及特点一、甲状腺的胚胎发生人类甲状腺发生于胚胎期的鳃肠及原肠。
在人胚第四周,前外侧壁出现四对突起,形成第I、Ⅱ、Ⅲ、Ⅳ鳃囊,在原始咽底壁正中线相当于第2、3对鳃弓的平面上,上皮细胞增生,形成一伸向尾侧的盲管,即甲状腺原基,称甲状舌管(thyrog10ssal duct)。
此盲管沿颈部正中线下伸至未来气管前方,末端向两侧膨大,形成左右两个甲状腺侧叶。
甲状舌管的上段退化消失,其起始段的开口仍残留一浅凹,称盲孔。
如果甲状舌管的上段退化不全,残留部分可形成囊肿。
胚胎第1l周时,甲状腺原基中出现滤泡,第13周初甲状腺开始出现分泌活动。
随着胚胎发育长大,腺泡数急剧增多、增大,甲状腺也随之增大,腺泡中央胞腔内胶质滴成为聚集的胶体。
在胚胎发生期,甲状腺除了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外,还出现一些滤泡细胞,是分泌降钙素的细胞。
在出生后,甲状腺呈典型的两个腺叶,中间有峡部相连,有时在咽喉前形成锥体叶。
成人甲状腺的总重量约20~30g;女子比男子稍大一些,在老年期缩小。
二、甲状腺的形态位置甲状腺位于颈前下方软组织内,紧贴甲状软骨和气管软骨环的前面和两侧,呈棕褐色,略呈“H”形,分左右2个侧叶(10βes),每叶形状像1个尖端向上的锥体,中间连接部分为峡部。
甲状腺每叶长2.5~4.度m,宽1.5~2.度m,厚1.0~1.5cm,贴附喉下部和气管上部的侧面,上端达甲状软骨中部,下端抵第6气管环,长约5cm,宽约2.4cm,有时下极可伸至胸骨后称胸骨后甲状腺。
甲状腺峡部横过第2~4气管软骨环的前面,其宽窄因人而异。
少数人在峡部有1个舌状的向上突起,称为锥叶,长短大小各异,位置多偏向左,长者可达舌骨。
这是胚胎初期甲状腺舌导管的残余。
小块游离的甲状腺组织可出现于两侧叶或峡部之间,即副甲状腺(accessorythyroid g~ands)。
甲状腺解剖及正常超声切面

• 甲状腺解剖 • 甲状腺超声检查 • 甲状腺正常超声切面 • 甲状腺异常超声表现 • 甲状腺疾病诊断与治疗
01
甲状腺解剖
甲状腺的生理位置
01
甲状腺位于喉结下气管两侧,分 为左右两叶,中间有峡部相连。
02
甲状腺的重量随年龄和生理状态 而变化,正常成人甲状腺重量约 为20-30g。
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减退的诊断
甲状腺超声检查可以辅助甲状腺功能亢进 和减退的诊断,观察甲状腺血流情况,评 估甲状腺功能状态。
甲状腺炎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 断
甲状腺超声检查可以观察甲状腺的形态和 回声变化,有助于甲状腺炎和自身免疫性 疾病的诊断。
甲状腺超声检查的禁忌症
严重心肺疾病患者
严重心肺疾病患者不宜进行甲状 腺超声检查,因为检查过程中可 能会引起不适。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 的检查方式,对人体无任何伤害,特 别适合于甲状腺等浅表器官的检查。
甲状腺超声检查的适应症
甲状腺结节的筛查
甲状腺肿的诊断
甲状腺超声检查是筛查甲状腺结节的首选 方法,能够发现微小结节,有助于早期发 现和诊断甲状腺癌。
甲状腺超声检查能够准确地判断甲状腺肿 的程度和范围,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甲状腺周围有丰富的血管和神 经,包括甲状腺上动脉、下动 脉、静脉等。
02
甲状腺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的原理
高频声波显示
超声检查利用高频声波显示甲状腺的 形态和结构,能够清晰地显示出甲状 腺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与周围组 织的毗邻关系。
无创无痛
动态实时成像
超声检查能够实时动态地观察甲状腺 的形态变化,有助于发现早期病变,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滤泡旁细胞(Parafollicular cell)
结构:大,卵圆形,着色浅,有分泌颗粒(嗜银颗粒) 功能:
降钙素:增强成骨细胞的活性→血钙↓
分泌
生长抑素: 抑制
甲状腺激素 降钙素的分泌
甲状腺光镜图——示滤泡旁细胞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甲状腺的解剖和组织学结构
组织学结构
滤泡 一般结构
滤泡上皮细胞 壁
滤泡旁细胞
腔: 胶质
甲状腺球蛋白
滤泡间结缔组织: 含丰富的有孔毛 细血管
甲 状 腺 模 式 图
(一)甲状腺滤泡(thyroid follicle)
由滤泡上皮细胞围成 腔内充满嗜酸性均质状胶质,即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
滤泡上皮细胞 胶质
(二)滤泡上皮细胞(Follicular epithelial cell)
LM:单立,嗜碱性,含过氧化物酶
结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EM:
微绒毛 发达的RER和高尔基复合体 较多的线粒体和溶酶体 顶部胞质含分泌颗粒和胶质小泡
功能: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T3、T4)
甲状腺光镜图——示滤泡上皮细胞
甲状腺电镜模式图及甲状腺激素合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