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经典成语故事大全精选
经典成语故事(通用20篇)

经典成语故事经典成语故事(通用20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句子吧,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
你知道什么样的句子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成语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典成语故事篇1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对娘家的人封王封侯,排斥异己,诛杀功臣。
不久,吕后也死了,她在遗诏中指定内侄吕产为相国,吕禄统领京都禁卫军。
吕氏家族掌权,激起一批功臣不满,太尉周勃与丞相陈平密议对策。
他们巧使妙计,把吕党要人郦寄争取过来,由他去说服吕禄,把兵权还给周勃。
这时,大将军灌婴联合齐王刘襄等刘家军,回京师欲诛吕氏家族。
郦寄与吕禄本是知交,吕禄听了郦寄的话,终于把北军归周勃指挥。
前相国曹参的儿子曹窋(zhu)又配合朱虚侯刘章控制了南军,在未央宫杀死了吕产。
其余吕氏大官,也都被周勃派人抓获,一一斩首。
吕氏势力全被消灭后,周勃、陈平等大臣迎立代王刘恒为帝,就是汉文帝。
在诛吕这场斗争中,郦寄也出了力,所以袭父爵为曲周侯,但舆论说他出卖朋友。
《汉书》记载说:“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作者班固认为郦寄不属于“见利忘义”。
经典成语故事篇2春秋战国时期,齐恒公率军出征,却在途中因大雾迷失方向,找不到出路,靠一匹老马才能平安回国。
从此,齐国上下对这匹识途老马倍加宠爱,渐渐地,老马迷失了自我。
它常这样想,原来我有如此异能,我可是匹宝马啊!老马陷入了自我陶醉中。
过了一个月,齐恒公再次出征,为了防止迷路,齐恒公又带上了这匹老马。
老马得意极了,把头抬得高高的,连正眼也不瞧那些战马一眼。
不出齐恒公所料,途中又遇大雾,只好就地扎营。
、因大雾久久不散,粮食也吃完了,齐恒公只好率人回城取粮,又把老马牵了出来,让它带路。
老马心想:我有异能,肯定能带大王回去。
于是,老马随便选择了一条路,扬蹄前行,不料走了几个时辰,却发现是条死路。
齐恒公怒极之下,一刀杀了老马。
中国经典的成语故事大全【十篇】

【导语】精彩的成语故事,对于孩⼦们来讲,不仅可以掌握⼀些简单的成语,同时,孩⼦们通过故事,还可以把握很多成语的意义。
下⾯是分享的中国经典的成语故事⼤全【⼗篇】。
欢迎阅读参考!1.中国经典的成语故事 ⽠⽥李下 从前有个书⽣,出门去看望朋友。
⼀路上,湖光⼭⾊,令⼈赏⼼悦⽬。
第⼆天早上,他经过了⼀⽚⽠⽥,⽠⽥⾥结了许多⼜⼤⼜甜的西⽠。
忽然书⽣被⽠藤绊了⼀下,鞋⼦掉在了⽠⽥⾥,他想俯⾝去捡鞋,⼜怕别⼈疑⼼⾃⼰在偷⽠,他只好光着脚⾛出去,宁可把鞋丢在⽠⽥⾥。
⼜⾛了⼀程,他⼜来到了⼀棵树下,由于⼀只脚⾛路不⽅便,书⽣只顾看脚下,没有注意到头上的树枝,帽⼦⼀下⼦被挂歪了。
他想伸⼿去改正⾃⼰的帽⼦,⼜怕别⼈疑⼼⾃⼰偷李⼦,他只好歪戴着帽⼦继续上路,宁可李下不正冠。
所以说⽠⽥李下,各避嫌疑,就是这个典故。
⼈们把容易发⽣嫌疑的地⽅叫做⽠⽥李下,把难于解释明⽩的嫌疑叫做⽠李之嫌。
2.中国经典的成语故事 望梅⽌渴 东汉末年的⼀个夏天,曹操率领军队⾏进时,路上缺⽔,⼠兵们都很⼝渴,快要⾛不动了。
曹操见⼠兵们⼜热⼜渴,纷纷舔着⼲裂的嘴唇,⼼⾥⾮常着急。
曹操让⼠兵们到处去找⽔,结果都空⼿⽽回, 这时,曹操忽然计上⼼来,他驱马驰往⼭头,然后回头⼤声向⼠兵们说,“前⾯有⼀⼤⽚梅树林,那⾥的梅⼦很多,⼜酸⼜甜!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坡,马上就要到梅林了。
” ⼠兵们听了,好像已经吃到了梅⼦,⼝⽔直流,不再感到⼝渴了,⼀齐争先恐后地向前⾏进。
后来望梅⽌渴这个成语故事⽤来⽐喻愿望⽆法实现,只好⽤空想来加以安慰。
3.中国经典的成语故事 闭门思过 韩延寿是西汉时期⼀个知名的官吏,他做官崇尚礼义,以教化感化⼈们做善事,以礼让解决纠纷,平息诉讼。
因为在淮阳太守任上政绩显著,朝廷让他到更难治理的颍川当太守。
有⼀次,他出去巡⾏,经过了⾼陵县,看见兄弟两个⼈为了争夺⽥产⽽⼤打出⼿。
韩延寿见此情景,⼗分沮丧,他觉得这是对他⼀贯推⾏的礼义教化的巨⼤嘲讽。
经典成语故事30个

经典成语故事30个小编通过阅读,认识了许多成语故事,成语故事包含了许多的人生哲理,可以让人受益终身,多认识成语,用成语点缀文章,还可以提高文章的整体水平哦。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成语故事,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经典成语故事30个1、一鼓作气(曹刿)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
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
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一饭千金(韩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5、东山再起(谢安)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6、图穷匕见(荆轲)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经典成语故事大全(10篇)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
下⾯是®⽆忧考⽹整理分享的经典成语故事⼤全,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1.经典成语故事:鱼⽬混珠 从前,有⼀个⼈叫满愿,他买到了⼀颗⼜⼤⼜明亮的珍珠,经常独⾃把玩,从不让别⼈看。
他的邻居寿量从路上捡来⼀颗⼤“珍珠”,也珍藏起来。
后来,他们俩得了同⼀种病,医⽣说要⽤珍珠粉配药。
他们只得拿出各⾃藏着的珍珠。
医⽣笑着对寿量说:“你这颗不是珍珠,是鱼的眼睛啊!” [注释]珠:珍珠。
[提⽰]⽐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2.经典成语故事:杯⼸蛇影 西晋时,⼀个叫乐⼴的⼈请⼀位朋友来家⾥喝酒,朋友看见酒杯⾥有条蛇在游动,回家就病了。
乐⼴知道后,⼜把这⼈请来,让他坐在原来的位置,告诉他那条蛇是挂在墙上的⼀张⼸的倒影。
朋友如释重负,病也很快好了。
[提⽰]⽐喻因疑虑⽽引起惊恐和担忧。
3.经典成语故事:不寒⽽栗 西汉时,有个叫义纵的官员,性格残暴,⼼肠毒辣。
他在上任的第⼀天,就下令加重对关在当地监狱⾥的两百多个犯⼈的处罚。
那些犯⼈的亲友来探监,都被他抓了起来。
后来,他还觉得不够,就将犯⼈和他们的亲友全部杀死。
⽼百姓知道了都浑⾝打颤,⼗分害怕。
[注释]栗:发抖。
[提⽰]不因寒冷⽽发抖。
形容⾮常恐惧。
4.经典成语故事:愚公移⼭ 传说,古代有个⽼⼈叫愚公,他家门前有太⾏和王屋两座⼤⼭,⾛路很不⽅便。
他决⼼带领全家挖掉这两座⼤⼭。
有个叫智叟的⽼头,认为不可能。
愚公说:“我死了有⼉⼦,⼉⼦死了有孙⼦,⼦⼦孙孙没有穷尽,这⼭却不会再长⾼了,终有⼀天会被挖平的。
” [提⽰]⽐喻做事有顽强的毅⼒,不怕困难。
5.经典成语故事:鹬蚌相争 ⼀只⼤河蚌躺在河滩上晒太阳。
它张开贝壳,⼀只鹬鸟闪电⼀般扑过来,长长的嘴像剑⼀样刺⼊贝壳。
河蚌⽴即关紧贝壳,把鹬鸟的长嘴夹住了。
在他们互不相让地争⽃时,⼀位渔翁恰巧路过,很轻松地把它们俩都捉住了。
20个超短成语故事

20个超短成语故事1.狐假虎威:一只狐狸被老虎逮住,它骗老虎说自己是百兽之王。
于是它们一起走在森林里,小动物们看到老虎都吓跑了,狐狸得意洋洋地说:“你看,大家都怕我!”其实是小动物们怕的是老虎呢!2.井底之蛙:有只青蛙住在枯井里,觉得自己的世界就是整个宇宙。
直到有一天小鸟飞来告诉它外面的天空多么辽阔,青蛙才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无知。
3.守株待兔:农夫偶然捡到撞死在树根上的兔子后,每天守在树旁等第二只兔子来撞死,结果庄稼荒废了也没等到另一只“傻”兔子。
4.画蛇添足:几个人比赛谁先画完蛇就能赢酒。
有个人很快完成却想给蛇加上脚,结果反而成了最慢的一个,因为多此一举而输了比赛。
5.刻舟求剑:有人坐船时丢了剑,他在船上掉剑的地方刻了个记号,想靠这方法找回剑。
船继续前行,他才发现这样做根本找不到已经沉入水底的剑。
6.掩耳盗铃:小偷想偷钟又怕被人听见钟声,就捂住自己的耳朵去搬钟,以为这样别人就听不见了。
实际上只是自欺欺人罢了。
7.自相矛盾:有个卖兵器的人夸耀他的矛能刺穿任何盾,同时又吹嘘他的盾坚固无比,什么矛也戳不穿。
路人问如果用你的矛攻你的盾会怎样?那人哑口无言了。
8.亡羊补牢:牧羊人的羊圈破了丢了几只羊,邻居劝他修补但他没听。
第二天又少了羊他才后悔莫及,赶紧把羊圈修好了。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丢失过羊。
9.南辕北辙:一个人想去南方却驾车往北走,旁人提醒他方向错了,他却坚持认为自己马好、路费充足、车夫技术高一定能到达。
殊不知方向错误再努力也是徒劳。
(由于篇幅限制,这里仅展示前九个故事的大致内容,每个故事的精髓在于简短而富有教育意义,适合小学生理解和记忆。
)。
简短的成语故事【优秀7篇】

简短的成语故事【优秀7篇】简短的成语故事篇一1、出奇制胜战国时期,齐国的田单在燕国乐毅将军攻齐时,运用计谋成功逃到即墨城,被即墨城推举为守城长官。
燕国还在继续侵占齐国的土地,田单利用反间计,离间燕惠王与乐毅的感情,用燕兵割齐兵的鼻子激起齐兵的士气收复齐国的失地。
2、十步芳草唐朝初年,唐太宗十分重视选拔人才,他吩咐右仆射封德彝推荐人才,封德彝没有完成使命。
唐太宗教诲他: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关键看你能否发现他们,用人就要用他们的长处。
封德彝点头称是,于是给唐太宗推荐了很大人才。
3、沧海桑田桑田,农田。
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从前仙人王远和麻姑,他们相约到蔡经家去饮酒,王远一行很快就到蔡经家,但没见到麻姑的到来,就派使者去请。
麻姑到来说她奉命去巡视蓬莱,已经三次见到东海变成桑田,现在海水又退了一半。
王远说那里又要扬起尘土来了。
4、不拘一格拘:限制;格:规格,方式。
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清朝思想家龚自珍面对腐朽的清政府,主张改革,提倡禁烟,得不到朝廷重用。
48岁毅然辞官归隐,在路过镇江时看到当地人在祭拜天神,他作诗一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5、了如指掌古代帝王都要建始祖庙,在庙里按始祖的等级依次排列设置灵位,每逢有大的行动、节日,帝王们就进庙祭祖,称为“啰”礼。
很多人对啰礼不理解,向孔子请教。
孔子认为鲁国的宗庙违背了周礼,他避而不谈,指着手掌说:“知道啰礼的人治国就了如指掌。
”6、长风破浪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南朝宋国著名将领宗悫从小就有雄心壮志,喜欢舞枪弄剑,他的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来他带兵攻打林邑国,运用计谋取胜,被封为左卫将军。
7、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从前宋国一个农夫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田边去看。
三天过去了,禾苗没见动静。
他想出一个办法,就急忙奔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棵拔高一些。
成语故事18个

成语故事18个看成语故事,可以感悟很多关于人生的哲理,可以让我们知道很多历史知识、文学知识,还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语故事18个,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
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
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
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2.《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
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3.《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
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4.《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
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
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5.《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
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6.《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
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
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7.《三令五申》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
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精选十篇)

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精选十篇)1.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篇一画蛇添足战国时,楚国一座寺庙的主人,送给看守庙宇的几个人一壶酒。
人多酒少,不够喝。
有人提议,谁先画完一条蛇,这壶酒就归谁。
大家赞同,画了起来。
一人先画好了,看别人还在画,他又给蛇画了四只脚。
这时,另一个人也画好了,那人说:“没有脚,你画的不是蛇。
”说完就把酒喝了。
[注释]足:脚。
[提示]比喻多此一举,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弄坏。
2.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篇二自相矛盾从前,楚国有个人在街上卖兵器。
他拿着矛说:“这支矛,是天下第一锋利的,它能击穿坚固的盾牌。
”他又拿起盾说:“这个盾牌,是天下第一坚固的,世界上没有一支长矛能够刺得穿它。
”有人问:“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人回答不出来了。
[注释]矛:长矛。
盾:盾牌。
[提示]比喻自己的言行前后相互抵触。
3.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篇三买椟还珠据说,楚国有位珠宝商人,为了把一颗贵重的珍珠卖个好价钱,请人做了一只非常精致的珠宝盒来盛放这颗珍珠。
一位郑国人出高价把它买了回去。
谁知,过了没几天,这位买主竟然拿着珍珠来找商人,对他说:“你把这珍珠遗留在盒子里了,我买的是盒子,这珍珠还给你吧。
”[注释]椟:盒子。
[提示]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4.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篇四滥竽充数战国时,齐宣王特别喜欢听竽的大合奏,专门成立了三百人的大乐队。
有个叫南郭先生的不会吹竽,他混进了乐队里,摇头晃脑地“假吹”,似乎比任何人都投入。
齐宣王去世,继位的齐湣王喜欢听独奏,南郭先生无法再混充下去,只好悄悄溜走了。
[注释]滥:蒙混。
充:冒充,凑。
竽:古乐器名。
[提示]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里面充数,也用来表示自谦。
5.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篇五栩栩如生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经典成语故事大全精选
最经典成语故事大全精选:庸人自扰
唐睿(ruì)宗时,有个叫陆象先的人。
他为人宽容,才学很高,
办事干练,素有威名。
有一年,陆象先出任益州剑南道按察使。
到
任后,对百姓十分宽厚仁慈。
即使对于犯罪的人,也不轻易动刑,
而是讲道理以德服人。
他的助手司马韦劝他说:你应该用严厉的刑
罚建立自己的威望。
不然,这里的百姓就会轻慢你,就没有人怕你了!陆象先听了,
摇摇头说:老百姓的事情在于道德教化和治理,只要社会安定,百
姓安居乐业,他们便会服从你,谁说只有用严刑才能树立自己的威
望呢?又有一次,一个小吏犯了错,陆象先只是批评了他一顿,劝他
以后不要重犯。
而一个属下认为处理太轻,应该用棍子重重责打那
个小吏一顿。
陆象先严肃地对他说:人情都是相通的。
我责备了他,他难道会不理解我的话吗?他是你的手下,他犯了罪你也有责任,如
果一定要用刑的话,是不是应该先从你开始呀?这么一来,那个属下
不敢说话了,满脸羞惭地退了下去。
后来人们就用庸人自扰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枚乘清醒地看到刘濞阴谋反叛的祸害,写了《上书谏吴王》对刘濞进行劝谏。
在谏书中,他说:“您要是能够听取忠臣的话,一切
祸害都可以避免。
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那是比叠鸡
蛋还要危险,比上天还要艰难的;不过,如果能尽快改变原来的主意,这比翻一下手掌还容易,也能使地位比泰山还稳固。
”
汉景帝听信谗言,杀了晁错,向诸侯王们表示歉意。
这时,枚乘又写了《上书重谏吴王》,劝刘濞罢兵。
刘濞还是不肯回头。
不久,汉朝大将周亚夫率领军队打败了吴楚叛军。
楚王刘戊自杀,吴王刘
濞逃到东越被杀,其余五个王也落得自杀或被杀。
这场叛乱只有三
个月就彻底失败了。
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枚乘因写了《上书谏吴王》,具有远见卓知而名声大振。
后来汉武帝即位,派人征召他进京做官,可惜他还没到京城,死于途中。
齐国使者听了心里很不高兴,说:“我受齐王派遣来问候您,现在你不先问齐王,却先问收成和百姓,难道可以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
威后微微一笑,说:“不是的。
如果没有收成,怎么会有百姓?
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君主?难道问候时可以舍弃根本而只问枝节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