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夏秋冬》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一《春夏秋冬》教案3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一《春夏秋冬》教案3篇

【导语】时光⽼⼈有四个孩⼦,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做:春、夏、秋、冬,今天我们就来和这四个孩⼦交朋友吧!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部编版⼀年级下册语⽂《春夏秋冬》教案篇⼀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春”“冬”“花”等7个⽣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春风”“冬雪”“红花”等词语,两根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新的偏旁。

2.能主动积累有关四季的词语。

3.能留⼼观察周围事物,丰富⾃⼰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点】 认识15个⽣字,能读准字⾳,认清字形,了解字词的意思,其中7个⽣字能按照笔顺正确书写。

掌握两种偏旁部⾸,能说出他们的名称并学会书写。

【教学难点】 借助插图和拼⾳,结合⽣活场景和整体语境,引导学⽣将图中事物、词语的读⾳及意思与⽂字符号整合起来,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好。

【课时安排】⼆课时。

第⼀课时 课时⽬标 1.认识本课的词语,能正确朗读。

学习并积累有关描写春夏秋冬的词语。

2.学习⽣字,写好“春、冬、花”三个字。

教具准备 课件,新词卡⽚,实物展台,没有拼⾳的⽣字卡⽚。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新课 1﹒同学们,还记得《四季》这篇课⽂吗?我们⼀起来背⼀遍。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识字1春夏秋冬) 3.(课件出⽰)谁能说说这四幅图是哪个季节的景物?看了之后你有哪些感受?你觉得哪⼉美,起来说⼀说。

4.⼩朋友们,四季的景⾊真是太美了?它们还有⼀些汉字朋友呢,你们想学吗?好,我们今天就⼀起来学习《识字1》。

⼆、指导看图,认识事物 1.谁能告诉⽼师和同学们,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谁能⽤⼀句话说⼀说,你看到了哪些事物? 2.根据学⽣回答,教师相机引导,让学⽣结合图画,结合⽣活积累,认识事物。

春风:春天的风有什么特点?(轻轻的、柔柔的) 夏⾬:夏天的⾬是怎样的?(边打雷边下⾬,⼜急⼜⼤) 秋霜:谁来说说“秋霜”是什么样⼦的?你见过“秋霜”吗?(下霜时,地上都是⽩⽩的⼀层,薄薄的⼩冰晶) 冬雪:“冬雪”⼤家⽐较熟悉,下雪时,我们都做些什么运动?(堆雪⼈、打雪仗、滑雪) 三.图⽂对照,识字识词 ⼩朋友们,你们看,它们正排着队,等着⼩朋友去认识呢! 1.分别出⽰,逐⾏认读。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春夏秋冬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春夏秋冬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春夏秋冬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春夏秋冬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霜、吹、落、降、飘”5个生字,认识雨字头和双耳旁,学写“春、冬、雪”3个字。

2.通过借助插图、想象画面等方法,了解词语和短语的意思,感受四季不同的特征。

3.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语言的音韵美。

02教学流程一、谈话揭题,学习“春、冬”设计意图:要求书写的字可以根据生字的分布情况,分散进行书写指导。

课题中就有两个要求写的汉字,在导入课题时就进行书写指导,时机恰当。

1.学生说说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

出示词语:春、夏、秋、冬。

2.学生认读“春、夏、秋、冬”。

3.书写“春、冬”2个字。

(1)仔细观察“春”字,发现它由哪几个部件组成。

(2)教师范写,讲解书写要点:先写三横,左低右高,间距均等,中间一横最短;再写一个“人”字,撇、捺要舒展;最后,再写一个“日”字,贴住撇,不碰捺。

(3)学生练习书写。

(4)教学书写“冬”字:横撇和捺交叉在中心点上。

上点小,下点大,对齐写在竖中线上。

教师示范书写后,学生练写。

4.学生齐读四季的名称。

二、借助插图,读词识字1.出示插图,说说这是什么季节,有什么特征。

引导说话:春天(夏天、秋天、冬天)……2.相机出示词卡: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拼读。

3.正音:请学生读词语,教师根据学情差异,指导生字读音。

其中“风、霜”的读音重点正音。

设计意图:秋霜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先联系生活所见交流,再借助简介,可以加深学生对秋霜的认知。

同时结合汉字字形教学,使形义结合,便于学生掌握生字。

4.去掉拼音,采取多种形式读词。

(自由读——指名读——领读——齐读)5.认识“秋霜”。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见过的“霜”是什么样的。

(2)呈现画面,教师小结:在寒冷的清晨,树叶上、地面上、车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薄薄的结晶,这就是——霜。

学生认读生字,巩固读音。

一年级语文下册《春夏秋冬》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春夏秋冬》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春夏秋冬》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第二单元《春夏秋冬》。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理解,生词学习,朗读与背诵,以及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词。

2.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和背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3. 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的更迭及其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难点:对四季特点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四季图片,生字卡片,课文挂图。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四季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四季的名称,进而引入新课。

2. 新课内容:学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讲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理解四季特点。

a. 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自主认读并组词。

b.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c. 分组朗读课文,互相交流四季的特点。

3. 例题讲解:选择课文中的一句话进行讲解,如“春天,万物复苏。

”,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修辞手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造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春夏秋冬春天:万物复苏夏天:骄阳似火秋天:硕果累累冬天:白雪皑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语,写一段关于你最喜欢的季节的话。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春天,因为春天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人们可以去户外欣赏美丽的风景。

2. 背诵课文,下周课堂上进行检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四季图片和实践造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仍有部分学生对四季特点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四季变化,用画笔记录下来,下周课堂上进行分享。

同时,可以让学生收集关于四季的诗歌,进行欣赏和朗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一年级语文下册《春夏秋冬》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春夏秋冬》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春夏秋冬》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描述的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2)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珍惜,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的朗读与背诵。

3. 对四季特点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认读。

2. 课文的理解与表达。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四季图片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生字词。

b. 通过四季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四季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a. 老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四季的变化。

b.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c. 小组讨论:每个季节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3. 生字词学习(10分钟)a. 老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并组词。

b. 学生互相练习读生字词,老师纠正发音。

c. 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4. 课堂练习(10分钟)a. 老师出题,学生回答,检查对四季特点的理解。

b. 学生互相出题,互相回答,提高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a.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b.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或写作作品,展示对四季的理解。

6. 课后作业: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观察周围的环境,了解更多的季节变化,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四季特点的理解程度,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教案

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教案

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春、夏、秋、冬”四个生字。

(2)正确读写“天、气、风、雪”等词语。

(3)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四季的特点。

(2)通过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四季变化的喜爱,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读写生字和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1)四季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2)课文的背诵。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出示四季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各自的特点。

(2)引导学生说出四季的变化,激发学生对四季的兴趣。

2.课文学习(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理解词语。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课文中的情感。

3.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课文描绘了哪些季节?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3)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四季的变化。

4.课堂活动(1)分组讨论:你们最喜欢的季节是哪个?为什么?(2)每组选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

5.生字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教师讲解生字的笔画和结构,学生跟写。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指导。

6.课文背诵(1)学生自由背诵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背诵,纠正发音。

(3)全体学生集体背诵课文。

(2)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四季体验。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观察四季变化,用画笔记录下来。

四、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每个写5遍。

2.背诵课文,家长签字确认。

3.观察四季变化,用画笔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图片、讨论交流、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四季变化的特点,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但在生字教学中,部分学生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春夏秋冬》教案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春夏秋冬》教案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春夏秋冬》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第一单元《春夏秋冬》。

教学内容包括单元主题导入、课文阅读与解析、生字词学习以及课后练习。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一章“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第二章“四季的变换”;第三章“春夏秋冬的景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基本特点,了解四季的变换。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生活中的四季变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四季特点的描述,四季变换的理解。

教学重点:词语的学习与运用,四季景色的描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四季图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四季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激发学生对四季的探究兴趣。

2. 阅读课文:带领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四季的特点和变换。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学会运用。

4.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描述四季特点的例题,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生活中的四季变化。

六、板书设计春夏秋冬1. 春:万物复苏,草长莺飞2. 夏:骄阳似火,绿树成荫3. 秋:金风送爽,硕果累累4. 冬:白雪皑皑,冰天雪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你最喜欢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春天,因为春天万物复苏,草长莺飞,阳光明媚,春暖花开。

2. 作业题目:请你用四个词语描述四季的特点。

答案示例:春:生机勃勃;夏:炎炎夏日;秋:丰收喜悦;冬:白雪皑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图片、课文、例题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和变换。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四季描述的掌握程度,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同时,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发现四季之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教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教案第【1】篇〗1《春夏秋冬》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课文通过四幅分别表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某一个气象特点的扇面画,引出了四个季节的气象词语和词串;再通过一幅春天大地的图画,引出了图中的事物词语,以及表现春季欣欣向荣的物象词串,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有趣、形象、感性的识字环境,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

2.课文是识字课文,因此更要突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在教学时间、精力等分配上,要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3.从这一课开始,会写字的学习进入以写合体字为主的学习阶段,记认字形,尤其是记认字形的细部是保证会写字掌握的关键,因此,从这一课开始,在写字指导环节中,要设计字形学习的步骤,引导学生运用识字方法,引导进行形近字比较,音形义结合,认记会写的字。

学情分析:1.学生度过了入学后的第一个寒假,较长时间的放松,可能会造成一些知能的遗忘。

因此,在进入新的学习前,有必要对新知学习的原有基础进行诊断测试(复习),了解学生状况,进行调整。

2.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初步形成,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加上较长的假期,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一定困难的,因此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朵小红花,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高峰)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

(注:这类激励、激趣活动应根据教师教学风格、习惯不同而选择设置,并成为常态,故教学设计无需呈现这类活动的设计。

)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词语、词串)。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语、词串的意思,感受了解四季各自的气象特点和春季的某些物象。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教案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交流、分享几种具有明显季节特征的花:迎春花、桃花、荷花、菊花、桂花、腊梅花。

2、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加深对四季花卉的认识。

活动准备:1、录像,四季花卉的拼图、布置“春夏秋冬”四个板块。

2、花卉与幼儿人数相等,自制骰子(上面有春夏秋冬四个字,供游戏时使用。

)3、幼儿已有认识四季的基础。

活动过程:一、放录像——校园里的花1、教师:“这都是些什么花它们在哪个季节开放其他季节有些什么花开放”2、说说自己喜欢的花,并谈谈喜欢它的原因。

二、操作活动——拼图(认识四季常见的花)1、教师:“我把录像里的花拍成了照片,可是被小朋友剪破了,你们能帮我拼好它们吗”2、幼儿操作,拼好后并互相讨论自己一组拼的是什么花。

3、每组幼儿交流、分享活动。

(1)教师:“你们拼出来的是什么花”(将幼儿拼的放在黑板上展示)(2)要求语言流畅的从花的颜色、花瓣、叶子等方面介绍。

(介绍过程中教师帮助幼儿认识不认识的花。

)(3)找一张自己喜欢的。

三、分类1、教师:“想一想,这些花分别在什么季节开放花儿说:‘我们想回家,小朋友,你们能不能送我们回家呢’”2、幼儿按自己的想法给花儿分分类,还要说出这么分类的理由。

展示“春夏秋冬”的四个板块(让幼儿一一指出,教师引导幼儿归类)3、教师:“你还见过什么花他们在哪个季节开放”教师小结:四季有不同的花,花有各种颜色和各种形状,有的有香味,有的没香味。

四、游戏巩固1、教师出示骰子:“这个游戏玩过吗平常怎么玩的”(请一幼儿示范)2、介绍游戏要求:骰子掷到哪一面朝上,掷的小朋友就要根据说一句话,如春天就说“暖和的春天到,迎春花迎春花开”夏天就说“炎热的夏天到,荷花荷花开”。

3、幼儿游戏,教师指导观察。

五、活动延伸这些花除了可以观赏,还有其他用处吗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花的知识吗关于哪方面的内容呢(引导孩子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夏秋冬》教案【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老师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夏秋冬》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夏秋冬》教案文篇一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两个偏旁;会写“春、风”等7个生字和横折钩1个笔画。

2、会读本课的词语和短语,了解意思,知道四季的景物特点。

3、通过看图、熟字比较、借助拼音等方法识记本课的生字,并结合生活运用生字,在运用中巩固字形的识记。

4、借助图片、想象画面等方法,了解词语和短语的意思,并联系画面和生活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

5、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感受语言的音韵美,并试着积累语言。

6、感受四季的美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6个生字。

2、借助图片、想象画面等方法,了解词语和短语的意思,并联系画面和生活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感受语言的音韵美,并试着积累语言。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听歌激趣,导入新课1、播放儿歌《四季童谣》。

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听歌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听完后,老师要考考你。

2、说说这首儿歌中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的是哪个季节?3、春夏秋冬就是一年中的四个季节,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识字课《春夏秋冬》,看老师板书课题。

4、教读课题。

指导读好:春(chūn),翘舌音,前鼻音;冬(dōng)后鼻音。

二、走进课文,感知四季1、看图识词,随文识字(1)出示四季的图片,让学生猜猜各是什么季节?(2)出示课文中的四幅插图。

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①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②指名读、小老师领读,随机纠正读得不准的读音。

③古文识字④生字霜、风、冬变红,强调并教读,霜是翘舌音,风、冬是后鼻音。

⑤再读词语。

(3)认识霜和雪①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的“霜、雪”。

②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

③认识部首“雨字头”。

雨字头的字大都表示一种天气现象。

借助字的偏旁识字,是一种识字的好方法。

④用霜和雪组词。

2、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1)出示动词吹、落、降、飘。

(2)将词语与动词搭配,出示词串,生试读词串。

(3)这四个场景,你最喜欢哪个,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4)学习生字吹、落、降、飘。

吹:吹要用嘴巴,所以是口字旁。

落:结合动作识记,雨从天上掉下来是落,用落组词。

降:认识“双耳旁”,他和落意思差不多,合在一起可以组成一个词“降落”。

古文识字(5)课间操(师生一边拍手,一边合作读)师:什么吹?师:什么落?师:什么降?师:什么飘?(6)带上动作齐读第二组词串。

3、你还知道四季还有那些特征。

4、教学第二部分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相机出示词语:青草红花游鱼飞鸟①指名当小老师,领读。

②识记“游”字。

交流怎样记住“游”字,并口头组词、说话。

③男女生比赛朗读词语,比比哪一组读的准。

(3)学习第二组词串。

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①教学生字:池入指导读好池翘舌音。

入和人、八比较记忆辨析。

②指导读,感受语言的音韵美A、师教读,生跟读。

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B、男女生对读,一组一个。

C、师生配合拍手读师:青草师:红花师:游鱼师:飞鸟三、巩固练习,熟记生字1、出示文中的词语和词串,生字变红,生读词组,读准字音,感受音韵美。

2、出示生字卡,开火车读,读对了其他学生跟读,读得不对及时举手纠正。

3、在游戏中巩固识字摘果子的游戏认读生字。

四、指导写字,培养习惯1、指导学生书写本课的生字。

按照先观察字形、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范写讲解,生书空;再描红感受字的间架结构;再在田字格里写字,最后同桌互评修改的方式进行。

春、冬、雪、花都是上下结构的字,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chūn春:三横间距相等,第三横稍长,撇捺舒展,底部的日和第二横差不多宽。

dōng冬:折文上小下大,横撇和捺要舒展,两点在竖中线上。

xuě雪:指导写雨字头。

雪:上宽下窄,雨字头的横勾决定了字的宽度,竖稍长,“彐”位于雨字头中间。

huā花:草字头扁一些,书向里斜,竖弯钩在竖中线上。

fēng风:认识新笔画“⺄”,教读名称“横斜钩”。

示范写横斜钩,要领:起笔写横,略斜,顿笔后折向下写竖,慢慢向外斜,至末端顿笔向上勾。

口诀:横要平,斜要缓,滑到下面往上勾。

风:先外后里,底部平稳,里面撇点。

fēi飞:横斜钩要圆润,撇点相接像翅膀。

rù入:先撇后捺要舒展。

2、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字组词,并说一句话。

3、出示常用的词语,学生读并积累春风春花春雨冬雪雪花白雪入冬入林飞鸟五、再读课文,拓展延伸1、齐读课文。

2、拓展儿歌《四季童谣》,说说从儿歌中了解到了什么。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知道了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特点,还认识了不少的生字宝宝,在交流中学到了一些新的识记汉字的方法。

回忆一下本节课我们用到的识字方法。

(加一加,做动作理解记忆,熟字比较记忆等。

)七、布置作业1、将今天学习的词语及词串读给爸爸妈妈听,并用自己的语言和爸爸妈妈说说你喜欢的一个季节。

2、读其他的写四季的儿歌或童诗。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夏秋冬》教案篇二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

(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2.出示图片,做游戏。

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

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

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

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

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

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

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

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1)出示短语。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

认识部首左耳旁。

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5.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

第2/5页(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6.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加一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设计意图: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

有层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

可以说,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

(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重点关注“春、冬”:两字的撇和捺要舒展。

“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

“入”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

“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学生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夏秋冬》教案篇三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2、学会正确书写“秋、冬、风、吹、到、香”6个生字。

3、借助拼音,能够流利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整堂课将在使用韬图动漫软件的基础上,加上教师的讲解示范以及学生的练习,参与活动等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勤动脑、多动手、互相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读准课文内容;正确书写“秋、冬、风、吹、到、香”6个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秋、冬、风、吹、到、香”的生字、组词、造句。

教学方法引导法、鼓励法、任务法、问答法、情景法学习方法书写,组词,游戏,模仿,小组合作教学设施班班通,黑板,挂图,环境创设教学工具教材,ppt课件,粉笔,学习工具课本,练习册,练习本,笔……教学过程:建立课堂:师生问好:小朋友们把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擦放在课桌上。

复习:(1)教师播放hafala动漫字词复习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三中所学的生字。

(2)老师将所学的词语进行一个听写,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

(找俩个同学在黑板上写)(3)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和纠正。

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照片,想和大家一起看看。

小朋友们认真看,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出示春夏秋冬的图片)引出课题《春夏秋冬》教学1:1、教师播放“图解课文”内容。

2、老师播放动漫中的课文,让学生先听课文。

3、教师领读课文内容,要求学生指着一句一句跟读。

4、教师提出学习要求,借助拼音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5、全班齐读,发音不正确的音进行加强练习。

6、小组读、男女读,反复朗读,加强课文练习。

7、老师指名读,检查学生对课文朗读的情况。

教学2:1、根据课时标准,学习生字的发音、书写、笔顺、笔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