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珍珠鸟》第2课时教学设计
4《珍珠鸟》第二课时 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

4《珍珠鸟》第二课时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珍珠鸟》的故事情节及主题2.理解科普知识,了解珍珠鸟的生活习性及特殊能力3.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能够正确运用理解方法,语音语调、节奏感等基本技巧,流畅朗读课文4.掌握使用笔画和造词法手写“珍珠鸟”字样二、教学重点1. 珍珠鸟的物种特征及生活习性2. 学生朗读课文的语音语调、节奏感等基本技巧3. 掌握使用笔画和造词法手写“珍珠鸟”字样三、教学难点1. 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理解方法理解文本2. 学生是否能流畅朗读课文并掌握基本技巧四、教学方法1. 说故事法2. 导读法3. 端正态度,认真聆听和发表自己的看法4. 合作学习五、教学过程1.引入(1)展示珍珠鸟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探讨其特征。
(2)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谈谈自己对珍珠鸟的认识。
2.学习课文(1)将珍珠鸟的鸟巢图片展示给学生观察,让学生猜测鸟巢里住的是什么鸟。
(2)启动前,让学生朗读课文标题,预热。
(3)导读课文,学生跟读,然后老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完成一遍听取问题的活动,了解其重点内容。
(4)展示珍珠鸟的图片,和学生一起探究珍珠鸟的外表及生活习性。
(5)教师为学生讲解珍珠鸟的特殊能力,引导学生探讨珍珠鸟食物链。
3.能力培养(1)教师鼓励学生模仿其它课文中的句式,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水平。
(2)老师组织国学朗读会及表演,让孩子锻炼胆略和口才。
4.拓展(1)教师展示一些好看的生物图片,比如蝴蝶、狮子等等,让孩子了解更多的生物特征。
(2)教师为学生讲解科普知识。
6.作业让孩子使用造词法和笔画写出珍珠鸟字样,引导学生写好一个珍珠鸟的简短小故事。
七、教学评估1. 学生是否了解了珍珠鸟的故事情节及主题2. 学生是否理解珍珠鸟的生活习性及特殊能力3. 学生能否正确运用理解方法,语音语调、节奏感等基本技巧,流畅朗读课文4. 学生掌握使用笔画和造词法手写“珍珠鸟”字样的技能。
课文《珍珠鸟》的教案2

课文《珍珠鸟》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珍珠鸟》。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珍珠鸟与人的亲密关系。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通过描绘事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2)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体会珍珠鸟与人的亲密关系,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描绘手法,学会通过描绘事物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珍珠鸟》的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图片等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珍珠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简介珍珠鸟的特点及与人的亲密关系。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分享学习生字词的心得。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课文是如何描绘珍珠鸟的生活习性的?(2)全班交流:珍珠鸟与人的亲密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4. 深入学习(1)引导学生通过描绘事物的方法,学会写作。
(2)学生练习描绘自己喜欢的动物。
5. 情感体验(1)讨论:如何爱护大自然、保护动物?(2)学生分享感受,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珍珠鸟与人的亲密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身边的动物,学会描绘它们。
(3)思考如何爱护大自然、保护动物,并将想法与家人分享。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
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课文的流利程度和准确性。
《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一、教学目标:1、读中体会鸟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感受到“相互信赖,__相处”的美好。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运用“居然、不由自主”写一段话。
二、教学重点仿写课文第四自然段,利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说话、写话训练。
三、教学准备小黑板(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什么?__说。
(二)学习新课。
(读中感悟)1、听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指名朗读,教师评价。
2、教师出示课文,指导感悟:比如文中的这个“只”字,你能从中读出点什么意思来?(仅仅,说明珍珠鸟的活动范围很小,它很害怕人,很胆小。
)再看这个“竟然”?(出乎我的意料,说明珍珠鸟胆子大了,不大怕我了。
)“索性”?(干脆,说明珍珠鸟胆子越来越大,对我完全放心了,不再害怕我了。
)“反而”?(跟我预料的相反,说明珍珠鸟对我完全信任了,一点都不怕了。
)将这些词语连起来,你又有什么体会?(珍珠鸟的胆子越来越大,对我越来越信任,我也越来越喜欢珍珠鸟。
)如果读课文的时候注意这些词语,就能读出味来。
3、教师出示课文:如果你再细腻一点,你还可以从这些词语当中体会到新的意思“笼子周围__屋里__小桌上__杯子上__笔尖__手指”?(离我越来越近,与我越来越亲近)当然,你还可以从其他词句当中去体会。
4、现在,你再来练习读一读,就会有新的感受。
学生__朗读后,教师指名朗读,并作积极的评价。
板书:渐渐地亲近我。
(段意)5、学生自己朗读5——6自然段,自读感悟。
注意课文中的词语、句子,用心体会一下。
(1)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
“再三”,表示珍珠鸟对我的'留恋;“扭动、挤开、钻进去”,体现我对珍珠鸟的喜爱;“居然”“竟”,体现珍珠鸟已经完全信任我,没有一点防备。
(2)现在,让我们再来朗读课文5、6小节,看谁能将课文中的“味”读出来?(3)学生比赛朗读。
6、读到这里,老师有个小问题:这三小节写的都是“珍珠鸟对我越来越信任,与我越来越亲近”,那么到底哪一段更能体现我与珍珠鸟之间的亲近呢?要用事实说话。
小学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案 (第二课时)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珍珠鸟》教案(第二课时)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Pearl Bird" lesson plan (second lesson)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小学编订:FoonShion教育《珍珠鸟》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的深刻的含义。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只有与动物和谐相处,才能享受大自然的美丽,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教学重点:1、品味作者丰富温柔的情感和富有哲理的语言。
2、领悟文章中展示人与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唤醒学生内心的爱,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3、学习作者对珍珠鸟细腻、人性化的描写,并在描写中倾注喜爱之情的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入温馨之境看到同学们脸上的笑容和充满信赖的眼神,使我感觉到今天的课堂是多么的温馨和美妙,让我们在这种美好的心境下再次走进《珍珠鸟》(板书:珍珠鸟。
学生轻声读课题)上节课我们知道珍珠鸟是一种害怕人的鸟,而作家冯骥才就在自己的书房里给珍珠鸟安了一个温馨而舒适的家。
(出示课件:伴着恬静的音乐渐渐出现吊兰蒙盖着的鸟笼)(深情引述)你看,那儿有一盆茂盛的法国吊兰,吊兰长满绿叶的藤蔓蒙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躲进了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直到有一天,伴着一声尖细而娇嫩的鸣叫,珍珠鸟的雏儿诞生了……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我们来看作者是如何描写这可爱的珍珠鸟的,把书打开,翻到109页,自已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划出描写珍珠鸟外形的句子。
生自读。
2、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作者的描写,指名读,相机出示: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
3、读了这一段,你觉得小珍珠鸟怎么样?为什么?(很可爱,像一个蓬松的球)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这小家伙的可爱么?你喜欢它么?还有谁也很喜爱它?从哪些词体会到的?4、把“小家伙”换成“珍珠鸟”,再读读,看看有什么不同?指名说,读出喜爱之情。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课 珍珠鸟 冀教版

第2课珍珠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笼扒瞅框腻睑眸泻,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摘抄描写珍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
3.学习作者精心呵护一对大珍珠鸟的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诚信是中华文化中的基本道德观念之一。
什么是诚信呢?就是互相忠诚、互相信赖。
其实,不单是人与人的交往需要它,就是人与动物交往也需要如此。
2.下面请先欣赏一组配乐的画面:百花盛开,百鸟争鸣。
(课件出示)3.这是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也是人类追求的美好的生态环境。
人的存在,使鸟儿有了依托;鸟儿的存在,给人平添了多少情趣!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色彩和情趣。
尤其在有些作家的眼里鸟儿岂止是人类的朋友,简直就是疼爱有加的儿女。
不信吗?那么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代作家冯骥才写的散文《珍珠鸟》。
板书:《珍珠鸟》二、检查预习情况。
1.卡片出示生字:笼扒瞅框腻睑眸泻,指导读写,同桌互读检查,指导学“巢”的笔画和“框”的笔顺。
2.检查并强调一些字词的读音。
垂蔓、葱茏、啄着、撞得、嚓嚓、较远、扒开、趴在、颤动、呷呷嘴。
3.结合课文相关语句,理解词语意思:垂蔓:课文中指吊兰垂下来的一条条细长的茎。
斑斑驳驳:指一种颜色中夹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也指阳光透过物体的缝隙照射下来,形成许多不规则的光点,明明暗暗的。
本文指吊兰的叶子在阳光下明明暗暗,颜色不一,相互交错。
生意葱茏:文中形容草木生长旺盛,充满生命活力。
.索性:直截了当,干脆。
眸子:本指瞳仁,泛指眼睛。
流泻:迅速流出。
本文指作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感受从笔端一下子流淌出来。
4.检查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将订正过的字词在句子中朗读准确。
2.默读课文,想想本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生:课文前半部分写了两件事,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对小生灵真诚的、无微不至的爱。
《珍珠鸟》第二课时

《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感悟小珍珠鸟与作者日渐亲近乃至信赖的过程。
2.理解“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的深刻含义,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和睦、信赖的境界。
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入“温馨之境”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很可爱的朋友,齐读课题——珍珠鸟。
珍珠鸟的胆子——很小。
2、可是文章的最后却出现了这样一幅美好的画面。
(媒体出示),用文中的词来说,小珍珠鸟对我十分——信赖。
所以作者最后发出了这样的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①齐读②胆小的珍珠鸟为什么会这样信赖我呢?让我们走入课文细细品读。
二、以情入文,悟“喜爱之情”1、讲读第3自然段描写小珍珠鸟样子的语句。
(1)过渡:朋友送给我的一对珍珠鸟躲在温暖而舒适的巢中,直到三个月后,伴随着一声尖细又娇嫩的鸣叫,珍珠鸟的雏儿出生了……让我们来看看小珍珠鸟是什么样儿的。
(2)请同学们轻读第三自然段,用“——”划出描写小珍珠鸟样子的句子,想想看,你觉得这只小珍珠鸟怎样?(3)交流并出示句子。
Ppt出示:三个月后,那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
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
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
拨开绿蔓一看,正是这个小家伙!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①作者描写了小珍珠鸟的哪些外形?(红嘴-红脚-毛-整个身子)②有没有发现这是怎样的描写顺序?(从部分到整体)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描写某个小东西的外形,也可以运用这种从部分到整体的描写方法。
③这只小珍珠鸟给你的感觉是?(十分可爱)④你能读出小珍珠鸟的可爱吗?(指名读—齐读)2、我们还知道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它的胆子很小,请同学们再去读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看看哪句话写出了它的胆小?ppt出示: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
①特别是从这句话中的哪个词最能看出它的胆小?(探)②能给大家来做一做“探”这个动作吗?③那老师要忍不住问问小珍珠鸟,你把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想干什么呢?3、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把这只胆小又可爱的小珍珠鸟牢牢地记在脑海中吧!三、动情品文,悟“关爱之心”1、小珍珠鸟怎么会信赖我,它和我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的第4自然段。
课文《珍珠鸟》的教案2

课文《珍珠鸟》的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课文《珍珠鸟》的基本内容,掌握主要人物、情节和背景。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对课文进行分析和评价。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环境和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概述介绍课文《珍珠鸟》的作者、背景和主题。
简要概述课文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2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珍珠鸟的形象特点和性格特点。
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安排和描写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3 课文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寓意,探讨作品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的内容和背景,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基本信息。
教师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安排,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的内涵。
3.2 互动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3.3 写作实践法教师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教师批改学生的作文并进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4.2 写作评估评估学生的写作内容、结构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表现。
评估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课时安排本章节共需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5.2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介绍课文《珍珠鸟》的背景和主题,阅读课文。
第二课时: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情节安排。
第三课时: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寓意,进行写作练习。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珍珠鸟》教案2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珍珠鸟》教案2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珍珠鸟》的内容和主题。
2.掌握课文中生词和重点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4.能够用英语大声朗读课文,做到语音准确、语调自然。
二、教学重点1.生词和重点词语的读音及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主题。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和理解。
2.学生的语音准确性。
四、教学准备1.课文《珍珠鸟》的教材和音频。
2.单词卡片和图片。
3.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Warm-up•利用图片和简单的问题引入课文《珍珠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Pre-reading•教师先介绍课文标题《珍珠鸟》,帮助学生预测故事内容。
•在黑板上展示生词,让学生猜测含义。
3. While-reading•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细读课文,找出重点句子并解释其含义。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主题和故事情节。
4. Post-reading•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展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可以通过绘画或写作展示对课文的理解和想法。
5. Extension•利用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型进行语言扩展练习。
•学生进行口语活动,如角色扮演、对话练习等,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 Summary•教师对课文内容和重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需复习课文,加深对其理解。
六、作业1.要求学生复习课文,课后大声朗读。
2.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相关练习。
3.自主学习新生词,并整理记忆。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以课文《珍珠鸟》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后续可以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珍珠鸟》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文《珍珠鸟》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语言文字,体会珍珠鸟的可爱和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情感。
2、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明标
1、课文讲了哪四个内容?
2、从中你体会到了些什么?
3、明标:
细读活动情景悟出道理体会珍珠鸟的可爱和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并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二、细读活动情况
1、整体感知内容:
⑴自由朗读4~6句,简要说说每一节中珍珠鸟的`活动情况。
⑵板书:
笼子周围屋里小桌上我的窗口
2、细读句4:
⑴自由读句4:
导读: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珍珠鸟的可爱?用~圈出有关词语;
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用──划出有关句子。
⑵关于珍珠鸟的可爱:
(以句子为单位,交流圈划的词语、体会。
)
①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A、读句交流词语。
B、进行补充发言。
C、1生进行朗读。
D、余生评价指名再读。
E、齐读:增加难度。
②竟然小桌上
③挨近蹦俯喝茶偏瞧瞧
④啄笔尖。
⑤啄手指。
(讨论方法同句①。
)
⑶流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
⑷配乐朗读。
3、同法学习句5:
⑴指读、圈划。
⑵交流。
⑶激趣:
同桌对演,一生扮演珍珠鸟,一生扮演珍珠鸟的爸爸和妈妈,表演它们呼唤应答的过程。
4、同法自学句6:
⑴默读圈划;
⑵交流;
⑶想象,珍珠鸟趴在作者肩上甜甜地睡着了,它做的梦也一定会又香又甜,它会梦到些什么呢?
三、学习悟出道理
1、示句:
信赖境界
⑴信赖的意思?谁信赖谁?是一下子就信赖的吗?看看板书,说说珍珠鸟是怎样信赖我的?
板书:
信信信
⑵珍珠鸟为什么会逐步信赖我?
⑶理解美好的境界。
(看板书回答。
)
⑷配乐赏读:
找出文中美好的情景朗读。
⑸给文章插图起名字,可以用三个文末一节中的词语。
2、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一只活泼可爱的珍珠鸟,体会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还懂得了:只有信赖,人鸟才会和平共处,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所以,我们人与人之间,只要互相信赖,也
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