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研究让我成长

大家好!

今天根据边老师的安排,我和大家交流有关课题研究。说实话,课题研究是一个厚重的话题,又是一个稍显枯燥的话题,让我坐在这里给大家谈课题研究的经验,实在有些诚惶诚恐。我只能说说自己在小课题研究方面的一点点感受。不当之处,还请在座的老师批评指正。

(1)课题是什么?从文本意义上讲,英语中是task任务、工作,或problem问题、难题;《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研究或讨论的主要问题或亟待解决的重大事项。在教科研工作中,所谓“课题”,就是研究工程,是从研究方向所指示的问题中确立的研究项目。

抛开这些字面意义上的束缚,我们不妨从日常话语考察和解读,首先,所谓“课题”,就是研究中探究的问题。而且,课题工作的展开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进行问题聚焦的过程。

所谓“课题”,就是研究和讨论的话题。再者,所谓“课题”,就是研究性思维的中心概念。我更欣赏的一种解读是:课题就是一个以问题为指向,积聚众人智慧,产生思维火花的研究平台。

我的思考是:有必要。理由有两点:

有条件。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每天都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因此,我们拥有最鲜活、最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有需要。教师专业化的成长需要课题研究。虽然,我们拥有最鲜活、最宝贵的资源,但璞玉虽好,尚须雕琢。玉不琢,不成器。积跬(kÜi)步,至千里。对于一个从不思考、不研究的老师来说,教几十年书只不过将他第一年的做法重复了几十遍,有句话说的很好:“重复的地方没有风景”。充其量他只能做一个地道的“教书匠”。

新时代呼唤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同时,从功利的角度讲,快速的成为为骨干教师,参与并最终能独立承担课题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把握课题研究的“法”。

重点的做好以下几步:

(一)确定研究课题。

教育科研是以课题的形式来研究和探讨某方面的具体问题的。于是,课题的确定就成了首要的问题。要确定一个科研课题,首先是要能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可以说,提出一个新颖的、有创造性的、可行性的、好的问题并形成课题,课题研究就已经完成了一半。反之,有的课题看其名称,就知价值不大。而一般来说,我们做课题的周期相对较长,需要3年左右,投放的精

力也较多,所以我们选择课题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要盲目上马,否则会造成“烂尾楼”工程。

那么,怎样恰当的确定课题呢?

首先要选择有创新性的课题。创新体现在哪里呢?

1.别人未曾研究过的问题。

2.虽然别人已经研究过,但结论不完全或者欠妥当的问题,从新的角度进行再研究。

教育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这就是从新的角度进行再研究。

3. 平常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

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天天完成的教学工作和所看到的现象好像没有任何特别的感觉,甚至也不愿意多考虑它一下。但是敏锐的思维则往往可以看出其中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多是我们可以解决的、有价值的问题。

比如,推行数学课程改革后,苏州的特级教师徐斌老师就在实践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计算教学中究竟是情境创设重要,还是复习旧知重要?在我们的思维里可能从来没有考虑这个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复习旧知是传统教学,创设情境是新理念教学,当然服从创设情境啦。但所谓传统教法的复习旧知并不是一无是处。它对计算方法的

迁移类推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而所谓新理念的创设情境也并非完美,教学中往往过多的注重情境,反而淡化了算理。如何处理好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的关系,实现计算教学的效益最大化?再如,要算法多样化还是算法优化?一道进位加,说出了20多种算法,甚至把扳手指的方法也举了出来,这就值得我们深思:是否必要?是不是思维上的一种退化?如何优化?何时优化?这就产生了一个课题:计算教学:基本矛盾与处理策略的研究。

(二)课题实验方案的撰写。

当我们选定了准备进行实验研究的课题以后,接下来该做的工作就是实验研究方案的撰写。这也是进行课题申报的一项基础工作,课题申报、评审书可以依据此进行填写。

1.问题的提出。我们之所以做实验研究,是因为发现或者遇到了某个教学上的问题才去做,因此有必要去阐明问题的背景,即产生问题的种种因素。

比如我们的课题提出的背景是:

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大家把关注的目光都投向了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们的工作重心也都放在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之中,而往往忽略了“作业”这一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长期以来,大部分教师仍然选用古老的“课堂(家庭)作业本”,学生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操作式的作业模式中,成为作业的工具和应试的机器。这种作业形式已深深的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份试卷,对三、四、五年级近7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1、你喜欢做数学作业吗?()

A、喜欢

B、不喜欢

C、无所谓

2、你感觉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是否适量?()

A、太多

B、适量

C、很少

3、你的数学作业有哪些?()

A、练习册和课后练习

B、课外复习资料

C、数学日记或其他

4、如果你的作业不能按时上交,那么原因是:()

A、太多了,没有时间做

B、不会做

C、不想做、没有味

D、动作慢,留意力不集中

5、你认为你自己完成作业的态度如何?()

A、非常认真

B、比较认真

C、不认真

6、老师经常布置一些多样性、有趣味的作业吗?()

A、没有

B、偶然有

C、经常

7、老师所留数学作业的内容主要有:()

A、重复性的作业

B、具有开放性、层次性的作业

C、介于A、B之间

D、很随意,没什么目的性

9、你喜欢现有作业的布置方式吗?()

A、喜欢

B、过得去

C、不喜欢

10、你写过生活中的数学方面的作业吗?()

A、写过

B、没有

C、不知道是什么

11、你参加过数学实践活动吗?()

A、参加过

B、没有

C、不知道是什么

12、你喜欢的数学作业是:()

A、试卷

B、练习册

C、课后练习

D、有创意的、有趣味的、动手操作的

13、假如老师没留作业,你会主动给自己找数学作业吗?做些什么样的数学作业?

问卷调查结果让我们发现了传统数学作业中存在的五大缺陷:

1、作业的内容的单一性。在传统作业中,问题都是课本或教师提供的,而不是学生自选的,仅局限于基础知识的训练。有时纯粹是一刀切,通过大量的作业让学生在“题海里反复训练。在训练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无所作为。

2、作业的形式的单一性。作业的形式大致为死记概念、公式,苦练基本题型;掌握解题窍门。一句话,用死记硬背来代替生动的创造。过多的强调模式化,统一化,答案标准化,排斥因材施教,否定群体差异,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层次的学生得不到不同的发展。

4、解答的非开放性。对作业质量的评价知识与实现的标准答案作比对,抹煞学生的创造性,并造成学生思维的僵化。

5、重视结果而不重视过程。在传统作业中,教师只评价作业的结果而不关心作业过程。

造成以上问题有三大原因:

1、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

调查问卷中,我们还发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真的很少,有25.6%的学生认为与教师的交流比较多(这部分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一些所谓的双差生,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