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论文的使用次数是否高于非基金论文?
2016年图书情报学期刊载文与引文统计分析

Value Engineering0引言《情报理论与实践》是由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一0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1]。
该期刊关注国内外图书馆学情报学发展现状和趋势,侧重探讨了情报学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新兴技术和热点问题等内容。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年所刊载论文及引文进行了统计分析。
1数据来源利用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设定检索条件,来源期刊=“情报理论与实践”,时间范围=2016年,检索后对收录数据进行预处理。
剔除会议纪要、投稿指南等内容,得到最终数据共314条。
本文拟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载文和引文进行统计分析。
2载文统计分析2.1学科类别统计分析学科类别统计分析可以反映出该期刊的学科交叉度,从统计结果看2016年《情报理论与实践》314篇刊载文献中共涉及到11个学科大类,统计结果见表1。
表1表明该刊发表的文献主要以本学科为主,占比73.89%,说明,该刊专注于自身学科的研究与发展,更偏爱自身学科的研究成果。
另外载文超过10篇的学科类别分别为计算机技术、经济、政治与法律。
说明图情学科研人员对以上学科研究也有一定的涉猎,图情学与以上学科有跨学科现象。
同时也对社会科学、数理科学、医药卫生和军事理论也有所关注。
在统计过程中作者发现,一篇文献并非只有一个分类号,一篇文献常常分属多个学科类别。
其中,91篇文章有两个分类号,10篇文章有三个分类号,有1篇文章有四个分类号,多个分类号文献共102篇,占比32.48%。
这说明图情学的研究文献具有一定的跨学科性,该刊对跨学科性的研究成果较为重视。
2.2论文基金统计基金论文由于是经过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或组织提供资金支持而产出的研究成果[2],因此,体现了某一研究领域的新趋势和新热点,从而基金论文具有很好的新颖性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因此基金论文可以作为衡量期刊学术水准和质量高低的指标。
据统计,2016年《情报理论与实践》314篇论文中有255篇论文是基金论文,基金论文比是81.21%。
论文引用率

论文引用率
论文的引用率是指其他学者在自己的研究中引用该篇论文的频率。
引用率越高,说明该篇论文的研究内容在学术界的影响力更大。
论文的引用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计算和衡量。
一种常见的方式是通过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或者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等学术索引数据库来查询该篇论文被
其他文献引用的次数。
这些数据库会记录各个期刊、会议论文和专著的被引用情况,并提供相应的引用指标。
常见的引用指标包括:
1. 引文数(Citation count):指论文被其他文献引用的次数。
2. H指数(H-index):一个学者的H指数是指他的n篇论文中,至少每篇被引用n次。
例如,一个学者的H指数为10,
表示他至少有10篇论文被引用了10次。
3.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衡量期刊影响力的指标,表示
某一年内该期刊上平均每篇论文被引次数。
4. g指数(g-index):与H指数类似,但更强调被引用次数较多的论文。
引用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出一个学者或一篇论文研究的质量和影响力。
高引用率的论文通常是具有重要贡献、创新性研究成果或有广泛实际应用的论文。
因此,在评价论文的重要性、学者的业绩以及期刊的影响力时,引用率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指标。
自科基金参考文献排序

自科基金参考文献排序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中需要列出参考文献,这是评审专家评估申请书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
参考文献数量的多少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要选择恰当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序。
一般来说,参考文献可以按照以下几种方式排序:1. 时间顺序:将参考文献按照出版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早出版的文献排在前面,晚出版的文献排在后面。
这种排序方式适用于研究某一特定领域的历史演变的情况。
2. 作者字母顺序:按照作者的姓氏字母顺序排列,多个作者的情况下,以第一作者的姓氏为准。
这种排序方式适用于研究某个具体作者或一组作者的作品。
3. 出版物类别顺序:将参考文献按照出版物的类型(例如期刊、论文集、专著等)从大到小排列。
这种排序方式适用于研究同一领域或同一主题的不同出版物的情况。
4.引用频次顺序:将引用频次较高的文献排在前面。
这种排序方式适用于研究前沿性的领域或热门主题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取何种排序方式,都需保持一致性,不可混乱。
参考文献的选取也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应选择具有代表性、权威性的文献,并注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合分析。
例如,对于一项关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可以选择以下一些代表性的参考文献:1. Russell, S., & Norvig, P. (2010).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entice Hall.2. LeCun, Y., Bengio, Y., & Hinton, G. (2015). Deep learning. Nature,521(7553), 436-444.3. Goodfellow, I., Bengio, Y., & Courville, A. (2016). Deep learning. MIT Press.4. Silver, D., Schrittwieser, J., Simonyan, K., Antonoglou, I., Huang, A., Guez, A., ... & Hassabis, D. (2017). Mastering the game of Go without human knowledge. Nature, 550(7676), 354-359.5. Li, X., Li, Y., & Qian, M. (2015). Big data analytics for enterprise network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53(11), 50-57.6. Li, F., Li, Y., Li, S., & Li, Y. (2017).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deep learning. Neurocomputing, 275, 350-377.以上文献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依次为1、2、3、4、5、6。
国家基金如何查重

国家基金如何查重国家基金是一个用于支持科学研究、教育培训等领域的重要资金来源。
为了确保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和原创性,国家基金对申请项目进行查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国家基金如何进行查重,以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科学研究的可靠性。
查重的重要性查重是为了防止重复申报、抄袭等不正当行为。
科研人员在申请国家基金时,需要提交自己的研究计划和项目相关材料。
如果同一项目被多人申请,将浪费国家资金和评审专家的精力。
而且,若出现抄袭行为,将严重影响科研的诚信和学术的发展。
因此,查重成为保证国家基金使用效益和科学研究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查重的方法国家基金查重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1. 文本比对通过计算机技术,对申请项目的文本进行比对和分析,以检测是否存在相似或重复内容。
文本比对可以识别出同一研究领域内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避免重复申报;同时,还可以检测出是否存在抄袭行为,确保申请项目的原创性。
2. 文献检索文献检索是另一种常用的查重方法。
科研人员可以通过学术数据库和文献检索工具,查找已有的相关研究文献,并与自己的研究内容进行比对。
这可以帮助申请人了解已有研究成果的发展状况,避免重复和重叠的研究内容。
3. 专业评审国家基金的申请项目需要经过专业评审。
评审专家会对申请项目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查重,以确保项目的创新性和原创性。
评审专家根据自身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判断项目是否存在与已有研究相似的内容,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查重结果的意义查重结果对国家基金的申请和评审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果查重结果显示项目存在相似或重复内容,申请人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调整,以避免浪费时间和资源。
同时,查重结果也可以帮助评审专家更好地评估项目的创新性和原创性,确保国家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科研成果的真实性。
总之,国家基金查重是保证科学研究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的重要环节。
科研人员需要重视查重工作,确保自己的申请项目具备创新性和原创性。
只有如此,才能让国家基金更好地发挥支持科学研究的作用,推动学术和科研事业的发展。
自考本科论文能再用一次吗吗

自考本科论文能再用一次吗吗自考本科论文不能再用一次咱参加自考本科都不容易,写论文那也是费了好大的劲儿。
但是这论文可不能重复使用。
你想啊,自考本科的论文那是对咱们所学知识的一种综合检验。
每一次自考的要求、主题方向可能都有变化,之前的论文很可能就不符合新的要求了。
比如说,上次的论文研究的是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形象分析,下次可能就要求分析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对其创作的影响了,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方向,老论文根本就用不上。
再从诚信的角度来说,自考也是很严肃的教育形式。
如果重复使用论文,这就跟作弊没两样。
咱们辛苦考自考,不就是为了真真正正学到知识,提升自己吗?要是靠这种投机取巧的办法,那这自考的意义就全没了。
咱们得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学业有个尊重的态度。
从学校和教育机构的管理角度看,他们也是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
老师们都是很有经验的,要是发现论文是之前用过的,那肯定是通不过的。
而且这对其他认认真真写论文的同学也不公平啊。
大家都在努力,就有人想用旧的论文蒙混过关,这就破坏了整个自考的公平性。
咱们也别怕写新论文难。
每次写论文其实都是一个成长的机会。
虽然过程可能很痛苦,要找资料、做研究、组织思路,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咱们能把之前学过的知识都串起来,还能发现自己知识的漏洞,去弥补它。
这是多好的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呀。
如果老是想着用旧的论文,那咱们的知识就永远停留在以前,没有进步了。
所以啊,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自考本科的论文都不能再用一次。
咱们就踏踏实实,根据每次的要求,好好写新的论文,这样才能真正从自考中收获知识,也对得起自己付出的时间和努力。
国基金参考文献格式

国基金参考文献格式引言国家基金是指国家为了支持特定领域的科研项目而设立的专项基金。
通过国家基金的支持,科研人员可以获得资金和资源来开展科学研究,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国家的科技竞争力。
在国家基金支持的科研项目中,学术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进行学术研究工作时,参考文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当前领域的研究进展,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增强研究的可信度和科学性。
因此,正确使用国家基金参考文献格式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国家基金参考文献格式的一般要求,帮助科研人员规范参考文献的引用和排版。
一、国家基金参考文献的一般要求1. 参考文献的分类国家基金参考文献一般包括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专著、专利、技术报告、会议论文等。
这些参考文献来源于不同的渠道,因此在引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2. 参考文献的标准格式国家基金参考文献格式通常使用国际通用的引文格式,如APA、MLA、Chicago等。
在参考文献列表中,需要包括作者姓名、文献题目、出版日期、期刊名称或出版社名称、文献页码等基本信息。
对于不同类型的文献,还需要根据具体格式要求进行调整。
3. 参考文献的引用规范在学术研究中,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是必不可少的。
在使用国家基金支持的项目进行研究时,需要在文中清晰地标明所引用文献的来源,并在文末列出详细的参考文献列表。
对于不直接引用的内容,也需要注明参考文献来源,以显示学术诚信和尊重他人成果。
二、国家基金参考文献格式的具体要求1. 期刊论文对于期刊论文的国家基金参考文献格式,一般需要包括作者姓名、论文题目、期刊名称、卷号、期号、页码和出版日期等信息。
格式示例为:作者姓名. (出版年). 文章标题. 期刊名称, 卷(期), 页码.2. 学位论文对于学位论文的国家基金参考文献格式,需要包括作者姓名、论文题目、学位授予单位、出版日期等信息。
格式示例为:作者姓名. (完成年). 论文标题. 学位论文, 学位授予单位.3. 专著对于专著的国家基金参考文献格式,通常需要包括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和出版日期等信息。
他引次数sci 他引次数ssci 他引次数cssci

他引次数sci 他引次数ssci 他引次数cssci他引次数是指某一篇学术论文被其他学术论文所引用的次数,是衡量学术论文影响力和重要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学术界,他引次数被广泛应用于评价学术成就和研究水平。
SCI、SSCI和CSSCI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学术引文数据库。
SCI即Science Citation Index,SSCI即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而CSSCI则是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这三个数据库分别涵盖了不同领域的学术期刊和论文,对于学术研究者来说,他们的论文被这些数据库所收录和引用是非常重要的。
他引次数SCI代表了在科学领域被SCI数据库引用的次数,SCI数据库收录了众多领域的高质量学术期刊和论文,被SCI引用是许多科研人员追求的目标之一。
通过SCI数据库的引用,研究者可以获得更广泛的学术认可和更多的学术合作机会。
他引次数SSCI则代表了在社会科学领域被SSCI数据库引用的次数,SSCI数据库主要收录了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期刊和论文,被SSCI引用意味着论文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影响力和质量得到认可。
研究者可以通过提高他引次数SSCI来增强自身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他引次数CSSCI则代表了在中国社会科学领域被CSSCI数据库引用的次数,CSSCI数据库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引文数据库,收录了大量的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期刊和论文。
在中国学术圈,被CSSCI引用是学术研究者的重要荣誉,可以增加学术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总的来说,他引次数SCI、SSCI和CSSCI都是衡量学术成就和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研究者们在学术研究中应该注重提高自身论文的被引用次数,不断提升学术水平和学术声誉。
希望学术界的研究者们能够在学术研究中获得更多的认可和荣誉,为学术研究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scie中的引用次数

scie中的引用次数
SCIE,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是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重要的数据库之一。
该数据库拥有丰富的学术论文资源,包括各个学科领域的期刊、会议论文、书籍等资料,被学术界广
泛使用。
而在该数据库中,一篇论文被引用的次数也是评估该论文在
该领域中的影响力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SCIE中,引用次数通常被称为“被引频次(Citation Frequency)”或“引文数(Citation Count)”。
该指标可以衡量一篇论文被其他
学者或研究机构引用的数量,以及被引用的频率。
因此,被引频次越高,通常说明这篇论文的学术价值和质量越高。
对于研究者而言,了解自己的研究成果在SCIE中的被引频次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评估自己的研究价值和影响力。
此外,通过分析SCIE中某个领域的文献被引频次的分布情况,可以发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前
沿方向、学术影响力等信息,有助于指导自己的研究方向。
在获取SCIE中某篇论文被引频次的信息方面,可以通过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检索功能进行查询。
用户可以使用该数据库提供的检索条件和关键词等过滤条件进行检索,同时可以通过一些数据分析工
具进行可视化分析和数据处理。
综上所述,SCIE中的引用次数是评价一篇论文在该领域中的影响力和质量的重要指标。
对于研究者而言,了解自己的研究成果在该数据库中的被引频次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评估自己的研究价值和影响力。
此外,通过分析SCIE中某个领域的文献被引频次的分布情况,有助于指导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了解该领域的学术热点和前沿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论文的使用次数是否高于非基金论文?*李昕洁0引言引用数据的定量分析是计量学领域评估科研影响力的常用方法。
作为科研绩效评估最实用工具之一,时间滞后性是引用指标明显的缺陷,即一篇论文引发引用行为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
为解决这一问题,WoS平台于2015年9月引入使用次数(Usage Count)指标,拟通过使用次数及时体现研究者对论文的兴趣大小。
科研基金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
梳理已有论文发现,国内外学者关于科研基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点:(1)不同研究领域或国家的基金政策分析。
Fournie等研究了德国基金政策对科研基金和研究前沿的影响[2]。
Ebadi等发现科研基金促进了科学研究,并认为国家应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3]。
Breschi等[4]定量分析了ICT领域的科研基金数据。
郭哲敏[5]统计分析了摘要文章将WoS数据库的使用次数指标作为引用指标的补充,以图书情报、特殊教育、商业金融、社会工作4个学科领域的2016年16627篇文献信息为研究对象,从基金论文率、H指数、使用率、使用差异等9个指标深入分析科研基金与论文使用次数、引用次数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基金论文可以获得更多使用次数和引用次数,但各学科之间存在差异。
关键词科研基金引用次数使用次数论文影响力评估指标引用本文格式李昕洁.基金论文的使用次数是否高于非基金论文?[J].图书馆论坛,2019(2):11-17. Dose Fund-supported Articles Attract More Usage Than Non Fund-supported Articles?LI Xinjie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usage rate as a supplementary citation index to study16627articles published in 2016from Web of Science(WoS),which covers the subject areas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pecial Education,Business Finance,and Social ing nine indicators such as funding rate,H index,usage rate and usage difference,this study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ademic funds and the usage rate and citation rate of articles.Results show that fund-supported articles attract more usage and citation,but varying in different disciplines.Keywords scientific funding;usage rate;citation rate;influence of academic paper;evaluation indicator*本文系2015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信息觅食理论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5-GH-399)研究成果。
国内图书馆、情报和文献学2015年基金项目情况,了解到社科基金立项特点与规律。
(2)科研基金和科研成果之间的关系。
Hoekman等[6]、Costas等[7]分别对科研合作、科研论文等进行分析,探寻科研基金对科研成果的影响力。
部分学者注重于国家间基金资助论文的产出差异,如美国和中国[8]、中国和日本[9]。
王贤文等[10]研究了主要国家的科研基金及基金论文情况。
(3)科研基金与计量指标(如H指数、引用次数)之间的关系。
国内外学者尝试将科研基金与不同评估指标结合,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如H指数[11]、引用次数[12-13]、自引情况[14]、即年指标[15]、影响因子[16]。
综上所述,对科研基金的多维度分析仍然是各学科的研究热点。
然而,关于基金对论文使用次数与引用次数的研究较为少见。
基金论文的质量必然高于非基金论文吗[17]?基金论文的使用次数一定高于非基金论文吗?基金论文的使用行为更易转化为引用行为吗?为尝试回答上述疑问,在构建评估指标基础上,本研究深入分析了使用次数、引用次数、转化率与基金之间的关系。
1数据来源与预处理在SCI-E核心数据库中,本文构造检索式“WC=(Information Science&Library Science) OR(Education,Special)OR(Business,Finance) OR(Social Work)”AND“语种:English”AND “文献类型:Article”AND“时间:2016”,最后精炼得到16627条论文记录。
WoS提供TC和Z9两种引用次数指标。
TC 表示WoS核心合集的被引频次,而Z9代表WoS核心合集、BCI、CSCD等数据库中的被引频次合计。
为与使用次数统计保持一致,本研究以TC作为论文的引用次数来源。
WoS以FU字段标识一篇论文是否有基金支持。
如果一条文献记录有FU字段,则判定为有基金资助;如果没有FU字段,则该篇论文没有基金支持(本研究只探讨论文是否有基金资助,不考虑基金个数)。
WoS提供U1和U2两种使用次数指标。
U1为最近180天的使用次数,随统计时间变化而上升或下降;U2表示自2013年以来的累积使用次数,随时间推移而增加或不变,其与引用次数的累积内涵相同。
因此,本研究选取U2作为论文的使用次数来源。
2指标构建与说明基金论文率(Funding Rate,FR)和篇均论文引用次数(Citation Per Article,CPA)是引文分析中度量基金使用情况的两个常用指标。
基于基金论文率和篇均论文引用次数,本研究衍生出论文使用率(UsageRate,UR)、篇均论文使用次数(Usage Per Article,UPA),以及论文引用率(Citation Rate,CR)以衡量论文的使用次数与引用情况。
此外,本研究以使用差异(Usage Difference,UD)和引用差异(Citation Difference,CD)研究基金论文与非基金论文之间的使用与引用行为差异。
同时,以转化率(Conversion Proportion,CP)评估论文使用次数转换为引用次数的概率[18]。
同时,本研究将H指数引入其中,以评估基金论文与非基金论文中高影响力论文数量的差异。
各指标计算公式及含义如下:(1)基金论文率(FR)=(NF/N)*100%,NF和N 分别表示基金论文总数和总论文数。
(2)总论文H指数,基金论文H指数,非基金论文H指数。
H指数越大,则表明该集合中的高被引论文数量越多。
(3)篇均论文引用次数(CPA)=TC/N,TC表示所有论文被引频次,N表示总论文数。
(4)篇均论文使用次数(UPA)=TU/N,TU表示论文的总使用量,N表示总论文数。
(5)使用率(UR)=(NU/N)*100%,使用次数大于0的论文占总论文数的比例。
NU表示被浏览、访问、保存等使用过的论文数量,N表示总论文数。
(6)引用率(CR)=(NC/N)*100%,引用次数不为0的论文占总论文数的比例。
NC表示被他人引用过的论文数量,N表示总论文数。
(7)引用差异(CD)=CPAF/CPAN=(TCF/NF) /(TCN/NN),CPAF为基金论文篇均引用次数,CPAN为非基金论文篇均引用次数。
如果CD>1,则基金论文篇均引用次数大于非基金论文篇均引用次数,说明基金影响并增加论文的引用次数;反之说明基金不会影响论文的引用次数。
(8)使用差异(UD)=UPAF/UPAN=(TUF/NF)/(TUN/NN),UPAF 为基金论文篇均使用次数,UPAN 为非基金论文篇均使用次数。
如果UD>1,基金论文使用次数大于非基金论文使用次数,说明基金会影响并增加论文的使用次数;反之说明基金无助于论文使用次数的增加。
(9)转化率(CP)=(CPA/UPA)*100%,表示使用次数转换为引用次数的概率,CP 值越大表示论文使用次数转化为引用次数的几率越大。
转化率由引用与使用之间潜在关系启发所得,即论文的引用行为必然发生于使用行为之后。
上述指标都有特定内涵:基金论文率衡量基金对科学研究的资助程度;使用率说明科研人员对科研成果的关注度;引用率揭示科研人员对学科论文的深度使用;H 指数衡量基金论文与非基金论文中高影响力论文的数量;篇均论文引用次数和篇均论文中使用次数描述科研成果的规范化应用情况;引用差异和使用差异衡量基金论文和非基金论文的差异;转化率揭示论文的使用次数有多少可以转化为引用次数。
3结果分析3.1总体情况分析表1为2016年4个研究领域论文数量、使用次数和引用次数的统计数据,包括基金论文数和非基金论文数。
根据表1可知,商业金融领域论文数量最多,其次是图书情报领域,特殊教育领域发文量最少。
从基金论文率来看,特殊教育领域占比最高,为39.70%;其次是社会工作领域,为35.68%;商业金融领域最低,仅为30.24%。
可以发现,2016年4个学科的基金论文率都介于30%~40%。
表1不同研究领域论文数量、使用次数和引用次数统计数据研究领域论文数量使用次数T F(占比/%)F(占比/%)N(占比/%)T F(占比/%)N(占比/%)图书情报53151633(30.72)4216(42.61)5678(57.39)9555035944(37.62)59606(62.38)社会工作30971105(35.68)1882(49.19)1944(50.81)2384310405(43.64)13438(56.36)引用次数N(占比/%)T 3682(69.28)98941992(64.32)3826特殊教育商业金融158********(39.70)2004(30.24)1111(48.18)3703(38.76)1195(51.82)5850(61.24)17386635557848(45.14)24408(38.40)9538(54.86)39147(61.60)957(60.30)4624(69.76)23069553注:T 分别表示论文总数、所有论文总引用次数、所有论文总使用次数;F 分别表示基金论文总数、所有基金论文总引用次数、所有基金论文总使用次数;N 分别表示非基金论文总数、所有非基金论文总引用次数、所有非基金论文总使用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