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数学上册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合集下载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系数的关系(初三数学最全整理)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系数的关系(初三数学最全整理)

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二次函数的系数a 、b 、c 有内在联系。

由系数可以得出二次函数的大致图象,由图象可以得出二次函数系数的取值范围,以下是二次函数的系数和图象之间联系的一些归纳和总结!一、知识点1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系数的关系(1)a 的符号由 决定: ①开口向 ⇔ a 0;①开口向 ⇔ a 0.(2)b 的符号由 决定:① 在y 轴的 ⇔b a 、 ;① 在y 轴的 ⇔b a 、 ;① 是 ⇔b 0.(3)c 的符号由 决定:①点(0,c )在y 轴正半轴 ⇔c 0;①点(0,c )在原点 ⇔c 0;①点(0,c )在y 轴负半轴 ⇔c 0.知识点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归纳概括]如果抛物线)0(2≠++=a c bx ax y 与x 轴有公共点,公共点的横坐标是0x ,那么当x= 时,函数的值是0,因此x= 就是方程02=++c bx ax 的一个根.[归纳概括]函数)0(2≠++=a c bx ax y 的图像与x 轴交点的个数(1)当042>-ac b 时,有 交点;(2)当042=-ac b 时,有 交点;(3)当042<-ac b 时,没有交点;二、例题讲解:例1 已知二次函数)0(2≠++=a c bx ax y 的图像如图所示,试确定代数式①a ;②b ;③c ;④b 2-4ac ;⑤2a+b ;⑥a+b+c ;⑦a-b+c ;⑧4a+2b+c 的符号.练习1:根据图象填空:(1)a _____0;(2)b 0;(3)c 0;(4)ac b 42- 0 ; (5)2a b +______0;(6)0a b c ++⎽⎽⎽⎽ ; (7)0a b c -+⎽⎽⎽⎽;练习2: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对称轴是直线x =1.(1)试确定代数式的符号①abc ______0;②3a +c ______0;③(a +c )2﹣b 2______0; ④b 2-4ac ______0 ⑤a +b +2c _____0(2)证明:a +b ≤m (am +b )(m 为实数).练习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的图象如图所示,证明: a ﹣b ≤m (am +b )(m 为实数);例2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图象过点(﹣1,0),对称轴为直线x =2,(1)试确定代数式的符号4a +b 0;(2)9a +c 3b ;(2)证明:8a +7b +2c >0;(3)若点A (﹣3,y 1)、点B (﹣,y 2)、点C (,y 3)在该函数图象上,判断y 1,y 2,y 3的大小(4)若方程a (x +1)(x ﹣5)=﹣3的两根为x 1和x 2,且x 1<x 2,判断﹣1,5,x 1,x 2的大小变式1:利用抛物线图象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及二次不等式(1)方程02=++c bx ax 的根为___________;(2)方程23ax bx c ++=-的根为__________;(3)方程24ax bx c ++=-的根为__________;(4)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为 ;(5)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为 ;(6)若方程|ax 2+bx +c |=1有四个根,则这四个根的和为 ,变式2.抛物线y =ax 2+bx +c (a ≠0)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与x 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4,0),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 =1.下列结论中:①方程ax 2+bx +c =3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2,0);③若点A (m ,n )在该抛物线上,则am 2+bm +c ≤a +b +c .其中正确的有变式3.(1)抛物线2(0)y ax bx c a =++≠的图象全部在x 轴上方的条件是(2)抛物线2(0)y ax bx c a =++≠的图象全部在x 轴下方的条件是 例3.如图,抛物线y =ax 2+bx +c 与x 轴交于点A (﹣1,0),顶点坐标(1,n ),与y 轴的交点在(0,3),(0,4)之间(包含端点),(1)求代数式(a +c )2﹣b 2的值(2)若方程|ax 2+bx +c |=2有四个根,求这四个根的和(3)求a 的取值范围 (4)求b 的取值范围例4.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y =ax 与二次函数y =ax 2+a 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 三、课后作业1.如图,抛物线y=ax2+bx+c交x轴于(﹣1,0),(3,0)两点,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1B.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C.当﹣1<x<1时,y<0D.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是﹣1和32.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经过点A(﹣3,0),顶点为P(﹣1,n).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bc>0B.4ac﹣b2<0C.3a+c>0D.关于x的方程ax2+bx+c=n+1无实数根3.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开口向上,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1,0),对称轴为直线x=1.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bc>0B.b2>4acC.4a+2b+c>0D.2a+b=04.在同一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ax+b和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可能为()A.B.C.D.5.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1).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①abc<0②b2﹣4ac<0③2a>b(2)证明:(a+c)2<b26.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经过点(﹣1,2),且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1、x2,其中﹣2<x1<﹣1,0<x2<1,下列结论:①abc<0;②2a﹣b<0;③﹣1<a<0;④b2+8a>4ac;⑤a+c<1.其中正确的是7.二次函数y=ax2+bx+c(a≠0)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对称轴为直线x=,且经过点(2,0).下列说法:①﹣2b+c=0;;②4a+2b+c<0;③若(0,y1),(1,y2)是抛物线上的两点,则y1=y2;④b+c>m(am+b)+c(其中m≠).其中正确的是8.二次函数y=ax2+bx+c(a,b,c为常数,a≠0)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图象顶点的坐标为(2,1),与x轴的一个交点在点(3,0)和点(4,0)之间,有下列结论:①abc<0;②a﹣b+c>0;③c﹣4a=1;④b2>4ac;⑤am2+bm+c≤1(m为任意实数).其中正确的是9.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a,b,c为常数,a≠0)经过点(2,0),且对称轴为直线x=,求证:无论a,b,c取何值,抛物线一定经过(,0)10.已知抛物线y=ax2+bx+c(b>a>0)与x轴最多有一个交点,现有以下四个结论:①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轴左侧;②关于x的方程ax2+bx+c+2=0无实数根;③a﹣b+c≥0;④的最小值为3.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A.1个B.2个C.3个D.4个。

二次函数图象的位置与系数之是的关系二次函数图像与系数的关系

二次函数图象的位置与系数之是的关系二次函数图像与系数的关系

二次函数图象的位置与系数之是的关系二次函数图像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是指形式为f(x) = ax^2 + bx + c的函数,其中a、b和c分别是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这个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系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具体地说,系数a、b和c的值可以影响二次函数的图像的位置、形状和方向。

下面将详细介绍二次函数图像与系数的关系。

一、关于a的值:1.当a>0时,二次函数的抛物线开口向上。

这意味着函数的值随着x的增加而增加,图像的顶点是最低点。

当a的绝对值越大时,抛物线的开口越宽,抛物线越平缓。

2.当a<0时,二次函数的抛物线开口向下。

这意味着函数的值在顶点处取得最大值,然后随着x的增加或减少而减小。

当a的绝对值越大时,抛物线的开口越窄,抛物线越陡峭。

二、关于b的值:1.当b>0时,二次函数的抛物线向右平移。

这意味着函数在x轴正方向上平移,距离顶点越远,平移量越大。

2.当b<0时,二次函数的抛物线向左平移。

这意味着函数在x轴负方向上平移,距离顶点越远,平移量越大。

三、关于c的值:1.当c>0时,二次函数的抛物线上移。

这意味着函数的值在y轴正方向上移动,距离为c的绝对值。

2.当c<0时,二次函数的抛物线下移。

这意味着函数的值在y轴负方向上移动,距离为c的绝对值。

综上所述,二次函数的图像与系数之间有以下关系:1.a的值决定了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形状。

2.b的值决定了抛物线在x轴上的平移方向和距离。

3.c的值决定了抛物线在y轴上的平移方向和距离。

举例来说,考虑二次函数f(x)=x^2+2x-31.a=1,表示抛物线的开口向上,且形状较为平缓。

2.b=2,表示抛物线在x轴上向右平移2个单位。

3.c=-3,表示抛物线在y轴上向下平移3个单位。

根据这些系数的值,可以在坐标系上绘制出对应的抛物线图像。

通过改变系数的值,可以进一步观察抛物线图像的变化。

同时,通过分析抛物线的图像,也可以推断出系数的值。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系数a b c与二次函数图象的关系》优质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系数a b c与二次函数图象的关系》优质教学设计

《系数a ,b ,c 与二次函数2y=ax bx c ++图象的关系》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分析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二次函数图象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知道二次函数2y=ax bx c ++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及大小由二次项系数a 的符号和大小决定,抛物线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由系数a ,b ,c 的值决定,a ,b 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c 决定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坐标位置,以及2b 4ac -,a+b+c ,a-b+c 的符号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a|相同的抛物线全等.a ,b 同号,抛物线的对称轴(或顶点)即直线x=2ab-在y 轴左侧;a ,b 异号,抛物线的对称轴(或顶点)即直线x=2ab-。

在y 轴右侧;当b=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为y 轴.当c>0时,抛物线与y 轴交于正半轴;当c<0时,抛物线与y 轴交于负半轴;当c=0时,抛物线与y 轴交点为原点;c 相同的抛物线均过点(0,c ).a ,b 相同的抛物线是以顶点为动点且沿对称轴平移而得到的一组抛物线系.另外,二次项系数a 相同的二次函数图象可通过平移互相转化;a 互为相反数的二次函数图象一定关于x 轴对称.理解这两点对于学生而言比较难,是学生的思维生长点.二、 学情分析学生前面已经学习过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理解了二次函数的一般式2y=ax bx c ++中的系数a ,b ,c 对抛物线有一定的影响,但只是零散的认知,所以本节课有必要帮助学生梳理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三个系数是怎样来影响抛物线的.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系数a ,b ,c 与二次函数图象的关系.2.已知二次函数图象,能确定系数a ,b ,c 的取值范围.3.已知二次函数图象,能确定与系数a ,b ,c 有关的代数式取值范围.4.能从给定二次函数的图象中准确提取信息,体会数形结合思想.重点难点能从二次函数的图象中获取信息,得出相关结论,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四、评价设计学习评价量表五、教学活动设计(2)任何一条抛物线y=ax²+bx+c与y轴总有交点(0,c),那么与x轴的交点情况是怎样的?2.对于二次函数y=ax²+bx+c 图象上的特殊点,还有几个点需要了解,请大家计算当自变量x取1,-1,2,-2时,对应的纵坐标的值.例2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ax+b和二次函数y=ax²+bx的图象可能为例3 已知二次函数y=mx²+2(m-1)x+m+2,根据下列条件求m的值:(1)图象经过原点;(2)图象关于y轴对称;(3)图象的顶点在x轴上例4 请观察以下二次函数解析式,你能根据解析式得出与图象有关的哪些结论?(1)y=ax²;(2)y=x²-4x+a;(3)y=ax²-4ax+3a;(4)y=mx²-2mx+m+1;(5)y=x²-ax+1;(6)y=x²-(a+1)x+a.1.已知下列各抛物线y=ax²+bx+c,根据图象判断系数a,b,c及b²-4ac的取值范围.2.如图是二次函数y=ax²+bx+c图象的一部分,给出下列结论:①a+b+c=0;②b>2a;③b²-4ac>0;④c>0.其中正确的是 . (填序号)3.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ax+1与二次函数y=x²+a的图象可能是()4.已知二次函数y=x²+mx+m-4m²,根据下列条件求m的值.(1)图象经过原点;(2)图象关于y轴对称;(3)图象的顶点在x轴上.六、板书设计系数a ,b ,c 与二次函数2y=ax bx c ++图象的关系一、a ,b ,c 与抛物线2y=ax bx c ++的关系 1.二次项系数a 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 a>0⇔台抛物线开口向上; a<0⇔台抛物线开口向下.2.常数项c 决定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位置.c>0⇔台抛物线与y 轴交于正半轴; c<0⇔抛物线与y 轴交于负半轴; c=0⇔抛物线经过原点.3.二次项系数a 与一次项系数b 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 a ,b 同号台⇔2ab-<0⇔与对称轴在y 轴左侧; a ,b 异号台⇔2ab->0⇔对称轴在y 轴右侧; b=0⇔2ab-=0⇔台对称轴为y 轴. 4.一元二次方程2ax bx =0c ++根的判别式△=2b 4ac -的值决定抛物线y=2ax bx =0c ++与x 轴的交点情况.2b 4ac ->0⇔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2b 4ac -=0⇔抛物线与x 轴有一个交点(抛物线顶点在x 轴上); 2b 4ac -<0⇔抛物线与x 轴没有交点. 二、记清抛物线上的几个特殊点(1, a+b+c ),(-1,a-b+c ),(2,4a+2b+c ),(-2,4a-2b+c ).七、达标检测与作业A级1.抛物线y=ax²+bx+c与y=3-2x²的形状完全相同,只是位置不同,则a= .2.已知下列各抛物线y=ax²+bx+c,根据图象判断系数a,b,c及b²-4ac的取值范围.3.二次函数y=ax²+bx+c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得:a-b+c 0.(填“>”“<”或“=”)4.已知抛物线y=ax²+bx+c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a>0B.b<0C.c<0D.a+b+c>o5.如图,二次函数y=ax²+bx+c的图象与y轴正半轴相交,其顶点坐标为(12,1),下列结论:①ac<0;②a+b=0;③4ac-b²>0,④a+b+c<0,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6.二次函数y=ax ²+bx+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①abc>0;②a-b+c>0;③4a+2b+c>0;④4ac-b ²>0中,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B 级7.已知一次函数y=ax+c 与二次函数y=2ax bx c ++,它们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是( )8.如图所示是二次函数y=2ax bx c ++图象的一部分,图象过点A (-3,0),对称轴为x=-1,给出四个结论:①2b >4ac ;②2a+b=0;③a-b+c=0;④5a<b ,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9.已知抛物线y=2ax bx c ++,根据下列条件判断a ,b ,c ,2b 4ac -的取值范围.(1)若抛物线的顶点是原点,则 ;(2)若抛物线经过原点,则 ;(3)若抛物线的顶点在y 轴上,则 ;(4)若抛物线的顶点在x 轴上,则 .10.二次函数y=2ax bx +(a>0,b>0)的图象经过第 象限.11.已知抛物线y=23x -3kx+k+42,根据下列条件求k 的值. (1)图象经过原点;(2)图象关于y 轴对称;(3)图象的顶点在x 轴上.C 级12.已知二次函数y=2x ax+b +,若a+b=0,则它的图象必经过点( )A.(-1,-1)B.(-1,1)C.(1,1)D.(1,-1)13.在直角坐标系xO 中,抛物线y=21x -x+22与y 轴交于点A ,顶点为点B ,点C 与点A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1)求直线BC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2)点D 在抛物线上,且点D 的横坐标为4.将抛物线在点A ,D 之间的部分(包含点A ,D )记为图象G ,若图象G 向下平移t (t>0)个单位长度后与直线BC 只有一个公共点,求t 的取值范围八、教学反思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系数a ,b ,c 对二次函数2y=ax bx c ++图象的影响已经有了一些认识,本节课带领同学们进行了梳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二次函数2++图象的位置及形状与系数a,b,c之间有很大的关系,以及y=ax bx c数形结合思想在函数研究中的决定性作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觉,形缺数时难入微”,寥寥数语把数形结合之妙说得淋漓尽致.如给定一条抛物线,其顶点坐标、对称轴、开口方向、在y轴上的截距、与x轴的交点等,都可以从图象上大致读出,但是要具体知道交点坐标还得通过解方程计算出来.本节课关注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从已有知识出发,循序渐进,逐步架构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通过二次函数图象能够读出一些信息,得到一些结论,反之知道系数或有关系数的代数式的符号也能大概确定图象的位置,由此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本节课的“环节4”中,给出了例4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变中有不变”的思想,抓住问题最本质的东西,从而快速地解决问题,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学会一些程序化的操作,也就拥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作为引导者,课堂上尽管给了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但还没有完全放开比如,在“提出问题”环节,可以让学生给出各种问题形式,而不是由老师给出例题.在最后解答例4时,应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等.。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各项字母系数之间的关系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各项字母系数之间的关系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 各项字母系数之间
的关系
学习目标
1、能由a,b,c,∆的符号确定抛物线的位置;由 抛物线的位置确定a,b,c,∆等式子的符号;
2、经历探究问题的过程,加强推理技能训练, 体验类比、转化、符号表示及数形结合的思 想方法.
1.二次函数图象开口方向、大小和二次项系数a的关系
y
y
的图像如图,则下列a、b、
c间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D )
A.ab < 0
B.bc < 0
C.a+b+c > 0 D.a-b+c < 0
8.(绵阳)二次函数y=ax2+bx+c的
图像如图,则不等式bx+a>0的
解为 A.x > a/b
(D)
B.x > -a/b
C.x < a/b D.x < -a/b

谈收获
1.(天津)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
且a<0,a-b+c>0,则一定有( A )
A.b2-4ac>0
B. b2-4ac=0
C.b2-4ac<0
D. b2-4ac≤0
2.(重庆)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
像如图所示,则点M(b,c/a)在( D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结论:
① a+b+c<0,②a-b+c>0;
③ abc>0;④b=2a
中正确个数为
( A)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6、无论m为任何实数,二次函数y=x2-(2-m)x+m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图像与系数的六种关系》含解析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图像与系数的六种关系》含解析

二次函数图像与系数的六种关系题型01a与图像的关系【典例分析】1(23-24九年级上·河北保定·期末)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的值可能为()A.2B.0C.-1D.-2【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开口方向求解即可.【详解】解:由图象知,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开口向上,则a>0,故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2024九年级·全国·专题练习)在同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1=a1x2,y2=a2x2,y3=a3x2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1,a2,a3的大小关系为.【答案】a3>a2>a1#a1<a2<a3【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开口大小由a的值决定的,a 越大,开口越小,掌握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开口大小由a的值决定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由抛物线开口方向可知,a1、a2、a3为正数,又由开口大小可得,a3>a2>a1,故答案为:a3>a2>a13(23-24九年级上·福建厦门·阶段练习)已知y=k+2x k2+k-4是二次函数,且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求k的值,并画出它的图象;【答案】k=-3【分析】根据二次函数定义以及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可得出函数解析式,再描点画图即可;【详解】解:由y=k+2x k2+k-4是二次函数,且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得k2+k-4=2,k+2<0解得:k=-3或k=2(舍去);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如图所示:【变式演练】1(23-24九年级上·山东青岛·阶段练习)图中与抛物线y=13x2,y=2x2,y=-13x2,y=-2x2,的图象对应的是()A.①②④③B.②①④③C.①②③④D.②①③④【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抛物线的形状与a和a 有关,根据a 的大小即可确定抛物线的开口的宽窄.【详解】解:∵①②开口向上,则a>0,∵②的开口最宽,∴y=13x2是②,y=2x2是①,∵③④开口向下,则a<0,∵④的开口最宽,∴y=-13x2是④,y=-2x2是③,综上,依次②①④③,故选:B2(23-24九年级上·吉林松原·阶段练习)二次函数y=k+2x2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的取值范围是.【答案】k>-2【分析】由图示知,该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向上,则系数k+2>0,据此易求k的取值范围.【详解】解:如图,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向上,则k+2>0,解得k>-2.故答案为:k>-2.【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二次函数y=ax2的系数a为正数时,抛物线开口向上;a为负数时,抛物线开口向下;a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开口越小3(24-25九年级上·全国·假期作业)已知函数y=(m+3)x m2+3m-2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1)求m的值;(2)当m为何值时,该函数图像的开口向下?(3)当m为何值时,该函数有最小值?(4)试说明函数的增减性.【答案】(1)m=-4或m=1(2)当m=-4时,该函数图像的开口向下(3)当m=1时,原函数有最小值(4)见解析【分析】(1)由二次函数的定义可得m2+3m-2=2m+3≠0故可求m的值.(2)图像的开口向下,则m+3<0,结合(1)中的结果,即可得m的值;(3)函数有最小值,则m+3>0,结合(1)中的结果,即可得m的值;;(4)根据(1)中求得的m的值,先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函数的增减性由函数的开口方向及对称轴来确定.【详解】(1)根据题意,得m2+3m-2=2 m+3≠0,解得m1=-4,m2=1 m≠-3,∴当m=-4或m=1时,原函数为二次函数.(2)∵图像开口向下,∴m+3<0,∴m<-3,∴m=-4,∴当m=-4时,该函数图像的开口向下.(3)∵函数有最小值,∴m+3>0,则m>-3,∴m=1,∴当m=1时,原函数有最小值.(4)当m=-4时,此函数为y=-x2,开口向下,对称轴为y轴,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m=1时,此函数为y=4x2,开口向上,对称轴为y轴,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最值,二次函数的增减性.二次函数的最值是顶点的纵坐标,当a>0时,开口向上,顶点最低,此时纵坐标为最小值;当a<0时,开口向下,顶点最高,此时纵坐标为最大值.考虑二次函数的增减性要考虑开口方向和对称轴两方面的因素,因此最好画图观察.题型02b与图像的关系【典例分析】1(21-22九年级上·安徽合肥·开学考试)已知二次函数y=-x2+2m-1x-3,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m的取值范围是()A.m<32B.m≤32C.m≤12D.m<-12【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图象对称轴,增减性,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问题,根据题意可得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x=2m-22,结合函数图象的增减性可得2m-12≤1,由此即可求解,掌握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解不等式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二次函数y=-x2+2m-3x-3中,a=-1<0,b=2m-1,c=-3,∴图象开口向下,对称轴为x=-2m-12×-1=2m-12,∵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2m-12≤1,解得,m≤3 2,故选:B2(2023·九年级上·西藏日喀则·)已知抛物线γ=x²+mx的对称轴为直线x=2.则m的值是() A.-4 B.1 C.4 D.-1【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性质,对于二次函数y=ax2+bx+c,其对称轴为直线x=-b2a,据此即可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得:抛物线γ=x²+mx的对称轴为直线:x=-b2a=-m2×1=-m2,∴-m2=2解得:m=-4故选:A3(23-24九年级上·安徽淮北·阶段练习)抛物线y=-x2+2ax+3的对称轴位于y轴的右侧,与x轴交于点A,B(点B在点A的右边),且AB=4.(1)此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当-1≤x≤m时,-5≤y≤4,则m的值为.【答案】1,44【分析】(1)令y=0,则x2-2ax-3=0.设A x1,0,B x2,0,则x1+x2=2a,x1x2=-3.根据AB=4,得出x2-x1=4,结合完全平方公式得出x2-x12=x1+x22-4x1x2=16,求出a的值,即可求解;(2)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当x=1时,y取得最大值4.求出当x=-1时,y=0>-5,且-5≤y≤4,得出m>1,则当x=m时,y=-5,即可求解.【详解】解:(1)令y=0,则-x2+2ax+3=0,即x2-2ax-3=0.设A x1,0,B x2,0,则x1+x2=2a,x1x2=-3.∵AB=4,∴x2-x1=4,∴x2-x12=x1+x22-4x1x2=16,∴4a2+12=16,∴a=±1.∵抛物线的对称轴位于y轴的右侧,即a=1,∴y=-x2+2x+3=-x-12+4,∴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4.(2)∵y=-x2+2x+3=-x-12+4,∴当x=1时,y取得最大值4.∵当x=-1时,y=0>-5,且-5≤y≤4,∴m>1,∴当x=m时,y=-5,∴-m2+2m+3=-5,∴m=4或m=2(舍去).故答案为:1,4,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坐标的求法,将二次函数表达式化为顶点式的方法和步骤,以及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变式演练】1(22-23九年级上·福建厦门·期中)已知抛物线y=-x2+6-2mx-3的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当x >2时,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减小,则m的取值范围是()A.m≥1B.m<3C.-3<m≤1D.1≤m<3【答案】D【分析】先得出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3-m,根据抛物线y=-x2+6-2mx-3的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可得m<3,根据当x>2时,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减小,得出m≥1,即可求解.【详解】解:∵抛物线y=-x2+6-2mx-3的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x=-b2a =6-2m2=3-m>0,解得:m<3,又∵a=1<0,抛物线开口向下,当x>2时,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减小,则3-m≤2,解得:m≥1,综上所述,1≤m<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3-24九年级上·重庆合川·期末)关于x的二次函数y=x2+a-1x-1在y轴的右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且使得关于y的分式方程a-12-y+1y-2=2有非负数解的所有整数a的值之和.【答案】19【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分式方程的解以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依据题意,解分式方程可先确定出a的取值范围,再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确定出a的范围,从而可确定出a的取值,可求得答案.【详解】解分式方程a-12-y+1y-2=2可得y=6-a2,∵关于y的分式方程a-12-y +1y-2=2有非负数解,∴y=6-a2≥0且y=6-a2≠2,∴a≤6且a≠2,∵y=x2+a-1x-1,∴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x=1-a2,∴当x>1-a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在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0,解得a≥1.∴1-a2综上1≤a≤6且a≠2,∴满足条件的整数a的值为1,3,4,5,6.∴所有满足条件的整数a的值之和是1+3+4+5+6=19.故答案为:19.3(23-24九年级上·浙江宁波·期末)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2+ax+2的图象经过点E1,5.(1)求a的值和图象的顶点坐标.(2)若点F m,n在该二次函数图象上.①当m=-2时,求n的值.②若n≤2,请根据图象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答案】(1)a=2;-1,1(2)①n=2;②-2≤m≤0【分析】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1)把点E(1,5)代入y=x2+ax+2中,即可求出a;(2)①把m=-2代入解析式即可求n的值;②由n≤2,在此范围内求m即可.【详解】(1)把点E(1,5)代入y=x2+ax+2中,∴a=2,∴y=x2+2x+2=(x+1)2+1,∴顶点坐标为(-1,1);(2)①把m=-2代入n=m2+2m+2=(m+1)2+1,可得:n=2,②∵n≤2,对称轴为x=-1,∴-2≤m≤0.【典例分析】1(23-24九年级上·内蒙古呼和浩特·阶段练习)关于二次函数y=x2-6x+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配方法可化成y=x-32-4 B.将它的图象向下平移5个单位,会经过原点C.函数有最小值,最小值为5D.当x<3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图象和几何变换,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交点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运用配方法把一般式化为顶点式,由二次函数的顶点式可判断其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令x=0可求得与y轴的交点坐标;则可得出答案.【详解】解:y=x2-6x+5=x-32-4,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2-9+5=x-3∴其对称轴为直线x=3,开口向上,顶点坐标为3,-4,∴函数有最小值,最小值为-4,当x<3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C错误,符合题意,D正确,不符合题意;令x=0可得y=5,∴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5,∴将它的图象向下平移5个单位,会经过原点,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2(2023·九年级上·上海杨浦·)将抛物线y=x2-2x+3向下平移m个单位后,它的顶点恰好落在x轴上,那么m=.【答案】2【分析】将抛物线解析式改为顶点式,即可求出平移后的解析式,进而可求出平移后的顶点坐标,最后根据它的顶点恰好落在x轴上,即顶点的纵坐标为0,可求出答案.【详解】解:∵y=x2-2x+3=(x-1)2+2,∴该抛物线向下平移m个单位后的解析式为y=(x-1)2+2-m,∴此时顶点坐标为(1,2-m).∵此时它的顶点恰好落在x轴上,∴2-m=0,解得:m=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掌握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上加下减,左加右减”是解题关键3(23-24九年级上·四川泸州·期中)写出抛物线y=-2x2-4x+5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坐标,并指出抛物线y=-2x2-4x+5可由抛物线y=-2x2怎样平移得到.【答案】抛物线y=-2x2-4x+5开口向下,对称轴为x=-1,顶点坐标为-1,7,抛物线y=-2x2-4x+5可由y=-2x2向上平移7个单位长度,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解题关键是理解抛物线y=ax2+bx+c的性质及掌握抛物线平移规律.先将抛物线y=-2x2-4x+5经配方转换为y=-2x+12+7,即可直接根据表达式判断抛物线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另根据抛物线平移规律“上加下减,左加右减”即可得出y=-2x2到y=-2x2-4x+5=-2x+12+7的平移过程.【详解】解:依题得抛物线y=-2x2-4x+5=-2x+12+7,则可根据抛物线性质得:抛物线y=-2x2-4x+5开口向下,对称轴为x=-1,顶点坐标为-1,7,∵根据抛物线平移规律“上加下减,左加右减”,∴y=-2x2-4x+5=-2x+12+7可由y=-2x2向上平移7个单位长度,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变式演练】1(23-24九年级上·安徽合肥·期末)若将抛物线y=ax2(a>0)向右平移h(h>0)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ax2+bx+c,则函数y=bx+c的图象可能是()A. B.C. D.【答案】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及一次函数的图象,熟练掌握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是关键.先根据题意判断 b<0,c>0,再判断经过的象限.【详解】∵将抛物线y=ax2(a>0)向右平移h(h>0)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ax2+bx+c,∴y=ax2+bx+c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且交于y轴的正半轴,∴b<0,c>0,∴y=bx+c的图象过第一、二、四象限.故选:C2(22-23九年级上·浙江宁波·期末)将抛物线y=x2+3x-6向上平移m个单位后,得到的图象不经过第四象限,则m的值可能是()A.1B.3C.5D.7【答案】D【分析】根据将抛物线y=x2+3x-6向上平移m个单位后,得到的图象不经过第四象限可知-6+m≥0,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将抛物线y=x2+3x-6向上平移m个单位后,得到的图象不经过第四象限,∴-6+m≥0,∴m≥6,∴m的值可能是7,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二次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21-22九年级上·广东中山·阶段练习)已知二次函数y=x2-2x-3.(1)请写出函数图象顶点坐标和对称轴∶(2)当函数值y为正数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将该函数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求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答案】(1)1,-4,直线x=1(2)x<-1或x>3(3)y=x-22【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顶点式,对称轴,平移,不等式解集的确定,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化成顶点式,确定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即可.(2)求得x2-2x-3=0的两个根,进而即可求解.(3)根据右减上加的平移规律,即可求解.【详解】(1)∵y=x2-2x-3=x-12-4.∴对称轴为直线x=1,顶点为1,-4.(2)根据题意,得x2-2x-3=0,解得x1=-1,x2=3,∵y=x2-2x-3=x-12-4开口向上,故当x<-1或x>3时,y>0.(3)∵y=x2-2x-3=x-12-4.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x-1-122-4+4即y=x-2题型04a,b与图像的关系【典例分析】1(23-24九年级上·浙江金华·期末)已知二次函数y=-mx2+2mx+4m>0,点经过点A-2,y1 B1,y2,那么y1,y2,y3的大小关系为(),点C3,y3A.y1<y2<y3B.y1<y3<y2C.y2<y3<y1D.y3<y1<y2【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利用二次函数性质比较函数值大小,涉及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比较二次函数值大小等知识,根据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利用图像上点到对称轴距离比较函数值大小即可得到答案,熟练掌握利用距离比较二次函数值大小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详解】解:由二次函数y=-mx2+2mx+4m>0可知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x=-2m-2m=1,∴抛物线上点到对称轴距离越近,函数值y越大,∵二次函数y=-mx2+2mx+4m>0经过点A-2,y1,点B1,y2,点C3,y3,∴三个点A、B、C到对称轴的距离为3、0、2,∴y1<y3<y2,故选:B.2(23-24九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若点A-134,y1B-1,y2,C53,y3为二次函数y=-ax2-4ax+5a<0图象上的三个点,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答案】y3>y1>y2【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根据题意得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2,则点A-134,y1关于直线x=-2的对称点54,y1在抛物线y=-ax2-4ax+5a<0上,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y=-ax2-4ax+5a<0,∴-a>0,对称轴为直线x=--4a2×-a=-2,∴抛物线开口向上,∴点A-134,y1关于直线x=-2的对称点54,y1在抛物线y=-ax2-4ax+5a<0上,∵-2<-1<54<53,∴y3>y1>y2,故答案为:y3>y1>y23(23-24九年级上·云南昆明·阶段练习)已知关于x的二次函数y=mx2+3m+1x+3.(1)求证:不论m为任何实数,方程mx2+3m+1x+3=0总有实数根;(2)若抛物线与x轴交于两个不同的整数点,m为正整数,点P x1,y1与Q x1+n,y2在抛物线上(点P, Q不重合),且y1=y2,求代数式4x21+12x1n+5n2+16n+8的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2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以及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等知识;(1)用根的判别式可以直接证明;(2)令y=0,方程可以化为mx+1x+3=0,解得x=-3或x=-1m,又m为正整数,可以求解m的值,进而可求出函数解析式;点P、Q在抛物线上,且y1=y2,可将x1、x1+n代入解析式联立方程,用含n的式子表示出x1,然后带入代数式化简求解即可.【详解】(1)解:由题意可知m≠0,∵Δ=b2-4ac=(3m+1)2-4m×3=(3m-1)2≥0∴此方程总有实数根;综上,不论m为任何实数时,方程总有实数根.(2)解:令y=0,则有mx+1x+3=0解得:x1=-3,x2=-1 m,因为抛物线与x轴交于两个不同的整数点,且m为正整数,所以m=1,所以抛物线为y=x2+4x+3.∵点P、Q在抛物线上,且y1=y2,∴x12+4x1+3=(x1+n)2+2(x1+n)+3∴2x1n+n2+4n=0即:n(2x1+n+4)=0,∵P、Q不重合,∴n≠0,∴2x1=-n-4∴4x12+12x1n+5n2+16n+8=(2x1)2+2x1∙6n+5n2+16n+8=(n+4)2+6n(-n-4)+5n2+16n+8=24所以代数式 4x21+12x1n+5n2+16n+8的值为24【变式演练】1(23-24九年级上·浙江杭州·期末)已知关于x的二次函数y=ax2-4ax a>0.若P m,n和Q5,b是抛物线上的两点,且n>b,则m的取值范围为()A.m<-1B.m>5C.m<-1或m>5D.-1<m<5【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性质,由抛物线的解析式可知开口方向和对称轴为直线x=2,根据函数的对称性和增减性即可求解;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和增减性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二次函数y=ax2-4ax a>0.∴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4a2a=2,∵P m,n和Q5,b是抛物线上的两点,∴当n=b时,m=-1,∵抛物线上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越远,函数值越大,∴n>b时,m的取值范围为m<-1或m>5;故选:C.2(23-24九年级上·浙江杭州·期末)已知二次函数y=ax2-4ax+2(a为常数,且a≠0) (1)若函数图象过点1,0,求a的值;(2)当2≤x≤5时,函数的最大值为M,最小值为N,若M-N=18,求a的值.【答案】(1)a=2 3(2)a=±2【分析】本题考查了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二次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将点1,0的坐标代入表达式求解即可;(2)分类讨论a的正负,结合对称轴和图象的增减性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解:函数图象过点1,0得a-4a+2=0解得:a=2 3(2)由y=ax2-4ax+2可知对称轴为直线x=2①当a>0时,开口方向向上,当2≤x≤5时当x=2时取最小值,当x=5时取最大值∴M=5a+2,N=-4a+2∵M-N=5a+2--4a+2=9a=18解得a=2,满足题意.②当a<0时,开口方向向下,当2≤x≤5时当x=2时取最大值,当x=5时取最小值∴M=-4a+2,N=5a+2∴M-N=-4a+2-5a+2=-9a=18解得a=-2 满足题意.综上所述:a=±2.3(23-24九年级上·安徽合肥·阶段练习)如图所示,抛物线y=ax2+bx+4(a≠0)经过点A(-1,0),点B(4,0),与y轴交于点C,连接AC,BC.点M是线段OB上不与点O、B重合的点,过点M作DM⊥x 轴,交抛物线于点D,交BC于点E.(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过点D作DF⊥BC,垂足为点F.设M点的坐标为M(m,0),请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线段DF的长,并求出当m为何值时DF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答案】(1)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3x+4(2)当m=2时,DF有最大值为22【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2)先求出B,C所在直线解析式可得∠OBC=∠OCB=45°,通过DF=22DE可表示DF长度的代数式,再配方求解即可.【详解】(1)把点A(-1,0),点B(4,0)分别代入y=ax2+bx+4a≠0中,得:a-b+4=016a+4b+4=0解得:a=-1 b=3∴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3x+4.(2)把x=0代入y=-x2+3x+4中,得:y=4∴C0,4设BC所在直线解析式为y=kx+b,把B4,0,C0,4代入y=kx+b中,得:0=4k+b 4=b解得k=-1 b=4∴y=-x+4设M m,0,则D(m,-m2+3m+4),E m,-m+4∴DE=-m2+3m+4+m-4=-m2+4m ∵OB=OC=4,OC⊥OB∴∠OBC=∠OCB=45°∵DM⊥x轴∴∠DEF=∠BEM=45°又∵DF⊥BC∴DF=22DE=22-m2+4m=-22(m-2)2+22∵-22<0∴当m=2时,DF有最大值为22.【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与图形的结合,解题关键是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掌握配方法求代数式的最值题型05a,c与图像的关系【典例分析】1(23-24九年级上·广东梅州·期末)如图所示是二次函数y=ax2-x+a2-1的图象,则a的值是()A.a=-1B.a=12C.a=1D.a=1或a=-1【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由图象得,此二次函数过原点0,0,把点0,0代入函数解析式得a2 -1=0,解得a的值.【详解】解:由图象得,此二次函数过原点0,0,把点0,0代入函数解析式得a2-1=0,解得a=±1;又因为此二次函数的开口向上,所以a>0;所以a=1.故选:C.2(23-24九年级上·浙江丽水·期末)已知二次函数y=ax²+2x+c a≠0的图象如图所示.(1)写出c的值;(2)求出函数的表达式.【答案】(1)3(2)y=-x²+2x+3【分析】本题着重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综合利用已知条件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1)将点0,3即可求出c;代入y=ax²+2x+c a≠0(2)把点A3,0即可求出函数表达式.代入y=ax²+2x+3a≠0【详解】(1)解:∵二次函数y=ax²+2x+c a≠0;的图象经过点0,3∴将点0,3得;代入y=ax²+2x+c a≠0c=3.(2)解:设函数的表达式为y=ax²+2x+3a≠0;∵函数图象经过点A3,0;∴把点A3,0得;代入y=ax²+2x+3a≠0a=-1;∴函数的表达式为:y=-x²+2x+33(23-24九年级上·广东广州·阶段练习)如图,二次函数y=ax2-2x+c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3,0和点B,点y轴交于点C0,3.(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B点坐标,并结合图象写出y<0时,x的取值范围;【答案】(1)y=-x2-2x+3;(2)B1,0,x<-3或x>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答是解题的关键.(1)利用待定系数解答,即可求解;(2)根据当y=0时,-x2-2x+3=0,求出点B1,0,进而根据图象可得出答案.【详解】(1)解:∵二次函数y=ax2-2x+c的图象经过点A-3,0,C0,3,∴9a+6+c=0 c=3,解得:a=-1 c=3,∴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x+3;(2)解:由(1)可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x+3,当y=0时,-x2-2x+3=0,解得x1=1,x2=-3,∴B1,0,根据图象可知,当y<0时,x的取值范围为x<-3或x>1【变式演练】1(23-24九年级上·广西崇左·期末)已知二次函数y=m+2x2+m2-9有最大值,且图象经过原点,则m的值为()A.±3B.3C.-3D.±4.5【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根据二次函数有最大值得出m<-2,根据二次函数图象经过原点得出m=±3,即可得出答案,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m+2x2+m2-9有最大值,∴m+2<0,∴m<-2,∵二次函数y=m+2x2+m2-9的图象经过原点,∴m2-9=0,∴m=-3或m=3,∵m<-2,∴m=-3.故选:C2(20-21九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如图所示,抛物线y=ax2-x+c的图象经过A-1,0、B0,-2两点.1 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 求此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和对称轴;3 观察图象,求出当x取何值时,y>0?【答案】1 y=x2-x-2;2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2;顶点坐标是12,-94;3当x取x<-1或x>2时,y>0.【分析】(1)把A点和B点坐标代入y=ax2-x+c得到关于a、c的方程组,然后解方程组求出a、c即可得到抛物线解析式;(2)把一般式配成顶点式,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3)先通过解方程x2-x-2=0 得到抛物线y=x2-x-2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为2,0.然后写出函数图象在x轴上方所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1 ∵二次函数y=ax2-x+c的图象经过A-1,0、B0,-2,∴a+1+c=0c=-2,解得a=1c=-2∴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x2-x-2;2 ∵y=x2-x-2=x-122-94,∴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2;顶点坐标是12,-94 ;3 当y=0时,x2-x-2=0,解得x1=-1,x2=2,即抛物线y=x2-x-2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为2,0.所以当x取x<-1或x>2时,y>0.【点睛】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等,掌握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3(23-24九年级上·江苏扬州·期末)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3的图象经过点A1,0,B-2,3(1)求a+b的值;(2)用无刻度直尺画出抛物线的对称轴l;(用虚线表示画图过程,实线表示画图结果)(3)结合图象,直接写出当y≤3时,x的取值范围是.【答案】(1)a+b=-3(2)见解析(3)x≤-2或x≥0【分析】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此题的关键.(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2)根据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可得出抛物线的对称轴;(3)观察函数图象,结合方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解:将A1,0,B-2,3代入二次函数y=ax2+bx+3得:a+b+3=0 4a-2b+3=3,解得:a=-1 b=-2,∴a+b=-1+-2=-3;(2)解:如图,直线l为所求对称轴,,由(1)得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x+3=-x+12+4,∴可以得出顶点坐标为-1,4,对称轴为直线x=-1;(3)解:令y=3,则-x2-2x+3=3,解得:x=0或x=-2,结合图象得:x≤-2或x≥0时,y≤3,故答案为:x≤-2或x≥0题型06a,b,c与图像的关系【典例分析】1(23-24九年级上·山东济南·期末)二次函数y=ax2+bx+c a≠0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①abc<0;②2a-b=0;③当-2<x<3时,y<0;④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正确的个数是()A.1B.2C.3D.4【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像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的性质.根据开口方向、对称轴、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确定a、b、c的符号,根据对称轴和图像确定y<0时,x的范围,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确定增减性.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①∵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上,∴a>0,∵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b>0,2a∴b<0,∵抛物线与y轴交于负半轴,∴c<0,∴abc>0,故结论①不正确;②∵a>0,b<0,∴2a-b>0,故结论②不正确;③∵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上,对称轴为:x=1,该图像与x轴的位于对称轴左边的交点的坐标为-2,0,∴该图像与x轴的位于对称轴右边的交点的坐标为4,0,∴当-2<x<4时,y<0,∴当-2<x<3时,y<0,故结论③正确;④∵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上,对称轴为:x=1,∴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结论④不正确,∴正确的个数是1个.故选:A2(23-24九年级上·湖北随州·期末)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1,1在该抛物线上,则am2+bm ,有下列结论①a>0;②b2-4ac>0;③4a+b=1;④若点A m,n+c≥a+b+c.其中正确的结论是.【答案】①③④【分析】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开口方向判断①,与x轴的交点个数,判断②,特殊点判断③,最值判断④.【详解】解:∵抛物线的开口向上,∴a>0;故①正确;∵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b2-4ac<0;故②错误;∵顶点坐标为1,1,,图象过3,3∴a+b+c=1,9a+3b+c=3,两式相减,得:8a+2b=2,∴4a+b=1;故③正确;∵当x=1时y=a+b+c=1值最小,∴am2+bm+c≥a+b+c,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③④3(23-24九年级上·河南洛阳·期末)已知二次函数y=ax2+2ax-m.(1)当a=1时,二次函数y=ax2+2ax-m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求m的取值范围;(2)若二次函数y=ax2+2ax-m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①求二次函数y=ax2+2ax-m图象的对称轴;②求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2ax-m=0的解.【答案】(1)m>-1(2)①直线x=-1;②x1=1,x2=-3【分析】(1)将a=1代入二次函数y=ax2+2ax-m中,然后根据当a=1时,二次函数y=ax2+2ax-m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可知 22-4×1×-m>0,然后即可求得m的取值范围;(2)①将函数解析式化为顶点式,即可得到该函数的对称轴;②根据图象与x轴的一个交点和二次函数的性质,可以写出该函数图象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然后即可写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2ax-m=0的解;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二次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熟练掌握以上知识的应用.【详解】(1)当 a=1时,y=ax2+2ax-m,∵当a=1时,二次函数y=ax²+2ax-m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22-4×1×-m>0,解得m>-1;(2)①∵y=ax2+2ax-m=a x+12-a-m,∴二次函数y=ax2+2ax-m的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1;②由图象可知:二次函数y=ax2+2ax-m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1,0),由①知,该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x=-1,∴该函数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3,0,∴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2ax-m=0的解是x1=1,x2=-3【变式演练】1(23-24九年级上·云南昭通·阶段练习)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b<0B.当x>0时,y>0C.a-3=cD.2a+b=0【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根据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与y轴的交点位置,可以判断各个选项中的说法是否正确,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由图象可得,A.该函数图象的开口向下,∴a<0,∵对称轴位于y轴右侧,∴-b>0,2a∴b>0,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由图象可得:当x>0时,y不一定大于0,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该函数图象与y轴交于正半轴,∴c>0,而a<0,∴a-c<0,∴a-c=3错误,即a-3=c错误;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该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x=1,=1,∴x=-b2a∴b=-2a,即2a+b=0,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2(23-24九年级上·宁夏吴忠·阶段练习)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①ac<0;②a+b=0;③a+b+c>0;④b2-4ac<0.其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二次函数图象与字母系数的关系

二次函数图象与字母系数的关系
①当b²-4ac>0时,与x轴有两个不同交点; ②当b²-4ac=0时,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顶点在x 轴上) ; ③当b²-4ac<0时,抛物线与x轴无交点;
(5)抛物线上几个特殊点的坐标所决定的代数式的 正负:
(1,a+b+c), (-1,a-b+c),
(2,4a+2b+c), (-2,4a-2b+c),
(6)判断2a+b与2a-b的正负经常由对称轴与±1的 关系决定;
已知如图是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 判断以下各式的值与0的关系 (1)a;(2)b;(3)c;(4)b2-4ac;(5)2a+b; (6)a+b+c;(7)a-b+c.
例3 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
示,下列结论:①abc>0;②2a-b<0;
③4a-2b+c<0;④(a+c)2<b2. 其中正确的个
数是 ( D )
A.1
B.2
C.3
D.4
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 ax2 bx c的图像 经过点(1,2),下列结论:①2a b 0 ②abc 0③a c 1④b2 8a 4ac,其中 正确的有
二次函数 图象与字母系数的关系
1.关于抛物线与a、b、c以及b²-4ac的符号关系: (1)开口方向由a决定;
(2)对称轴位置由a、b决定,“左同右异”:
对称轴在y轴左侧时,a、b同号,
对称轴在y轴右侧时,a、b异号;
(3)与y轴的交点由c决定,“上正下负”,
c为0时图象经过原点. (4)抛物线y=ax²+bx+c与x轴的交点由b²-4ac决定:
若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经过第二、三、 四象限,则二次函数y=ax2+bx-3的大致图 象是 ( C )

第二章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教案)

第二章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教案)
(1)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y=ax^2+bx+c(a≠0),以及系数a、b、c对函数图象的影响。
- a决表图象与y轴的交点。
(2)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和开口方向。
-顶点坐标为(-b/2a,(4ac-b^2)/4a),是图象的最高点或最低点。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包括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和实数根等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对称轴x=-b/2a,是图象的对称中心。
-开口方向由a的正负决定。
(3)二次函数实数根的判定:通过判别式Δ=b^2-4ac来判断实数根的个数。
- Δ>0,有两个实数根;
- Δ=0,有一个实数根;
- Δ<0,无实数根。
2.教学难点
(1)理解系数a、b、c对二次函数图象的综合影响。
-难点举例:当a、b、c同时变化时,如何判断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的变化。
第二章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教材第二章“二次函数”中的“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y=ax^2+bx+c,其中a、b、c为常数,a≠0。
2.二次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与系数的关系:
- a>0时,图象开口向上;a<0时,图象开口向下。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六种关系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六种关系
B.b<0 C.3a+b>0 D.b>-2a
同类变式
m 2 8.如果抛物线y= x +(n+2)x-5的对称轴 3 2 2n+4 2 是直线x=- ,则(3m-2n) - 的 3m 2 值为________.
关系
5
a, c与图象的关系
9.二次函数y=(3-m)x2-x+n+5的图象如图所 示,试求
同类变式
11.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 1 示,对称轴为直线x=- ,下列结论中正确 2 的是( )
A.abc>0 B.a+c=0
C.b=2a
D.4a+c=2b
习题课 阶段方法技巧训练(一)
专训1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六种关系
二次函数y=ax2+bx+c(a≠0)的系数a,b,c与 图象有着密切的关系:a的取值决定了开口方向和开 口大小,a,b的取值影响对称轴的位置,c的取值决
定了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位置,所以a,b,c这三个
系数共同决定着抛物线的位置和大小,反之也可以 根据二次函数图象情况确定a,b,c的符号或大小.
c与图象的关系
5.下列抛物线可能是y=ax2+bx的图象的是( D )
同类变式
6.若将抛物线y=ax2+bx+c-3向上平移4个单位 长度后得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c=________.
关系
4
a, b与图象的关系
7.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 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a>0
关系
1
a与图象的关系
1.如图所示,四个函数的图象分别对应的是 ①y=ax2;②y=bx2;③y=cx2;④y=dx2,则a,
b,c,d的大小关系为( A )
A.a>b>c>d B.a>b>d>c C.b>a>c>d D.b>a>d>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