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余热回收系统可行性实施分析的报告

合集下载

余热回收利用报告

余热回收利用报告

余热回收利用报告摘要:
1.引言
1.1背景
1.2目的
1.3方法
2.1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余热排放
2.2余热的潜在能量利用价值
2.3余热回收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3.余热回收利用的技术手段
3.1直接回收利用技术
3.1.1热交换器
3.1.2热泵技术
3.1.3膜分离技术
3.2间接回收利用技术
3.2.1蒸汽发电
3.2.2空调制冷
3.2.3地源热泵
3.3新兴技术
3.3.1有机朗肯循环
3.3.2热管技术
3.3.3等离子体回收技术
4.余热回收利用的现有应用实例4.1钢铁行业
4.2化工行业
4.3发电行业
4.4建筑行业
4.5其他行业
5.实施方案和建议
5.1潜在利用价值评估
5.2技术选型
5.3设备安装和改造
5.4运行监测和优化
5.5经济评估
5.6相关政策和法规
6.结论
6.1研究总结
6.2展望余热回收利用的发展前景
附录:技术图表、实施方案框图等。

空调余热回收系统可行性分析

空调余热回收系统可行性分析

空调余热回收系统可行性分析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人们对舒适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空调系统在现代社会的应用日益广泛。

然而,空调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余热却被浪费掉,不仅对环境造成不必要的负担,还浪费了宝贵的能源资源。

因此,研发一种空调余热回收系统,将余热重新利用,不仅有利于节约能源,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本文将对空调余热回收系统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空调余热回收系统的原理和功能空调余热回收系统主要通过将空调系统产生的余热收集、储存和再利用,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模块:1. 热交换器:用于在空调制冷过程中收集并传递余热。

2. 储存设备:用于临时存储余热,以便在需要时回收和利用。

3. 再利用设备:将余热转化为能量,如用于加热供暖、热水供应等。

通过热交换器,系统能够将蒸发器中的余热传递出来,并将其储存起来。

在需要加热的时候,再利用设备将储存的余热转化为热能,以满足人们对加热的需求,实现能源的再利用。

可行性分析能源节约空调系统在制冷过程中产生的余热通常被直接排放到环境中,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

而通过空调余热回收系统,可以将这一部分能源再次回收利用,从而实现能源的节约。

据统计,一个标准办公室建筑的空调系统每年可以产生数百千瓦的余热能量,如果这些余热能够被回收利用,能够大大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环境保护空调系统产生的余热,在排放到环境中之前需要通过冷热交换设备降温,这个过程中会产生额外的能量消耗。

而采用余热回收系统,可以将这些余热进行有效回收和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进一步污染。

同时,通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需求,也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

经济效益传统的空调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消耗能源,造成了昂贵的能源开支。

而采用空调余热回收系统后,可以将余热转化为能源,减少能源的消耗,从而降低了能源开支。

同时,回收利用余热还可以降低加热和热水供应的成本,对用户来说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中央空调余热回收及油改汽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汇报.doc

中央空调余热回收及油改汽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汇报.doc

中央空调余热回收及油改汽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汇报 XXXX年月日表决通过了修改后节约能源法,并自年月有资格评为五星级饭店。

因此,许多饭店房客都采用了插卡取电用电方式,所有照明灯都换成了节能灯,并规定任何员工如在工作岗位上浪费电,都要收到经济处罚。

(三)开展全民节能动员和教育,培养公众节能意识日本国民中掀起了一场经久不衰全民节能运动。

从小学开始,学校就对学生们进行如何省水、省电、省油基础节能教育新型节能生活方式正逐渐在日本落地生根。

为使节能意识深入人心,泰国政府提出了“全民节能总动员”,他全民节能动员和教育,培养公众节能的意识三、国内相关产品与技术发展水平、现状四、项目概述激措施,用优惠贷款及补贴等方式扶助可再生能源进入市场。

还根据欧盟《能源消耗标示法规》制定了产品能耗等级标签制度,规定电器上必须贴有欧盟能源标签,使公众在购买家用电器时能识别电器耗电情况。

芬兰制定了建筑物隔热新标准,新建筑物墙体必须要有绝热层,室内要有通风设备。

增加墙厚度,采用二层或。

XXXX年开始运行至今),设备运行不稳定,不仅维修成本高,而且影响企业正常运营。

旧锅炉系统工艺流程图、根据广州市环保部门新规划,从年月起,广州市中心六区锅炉全民节能动员和教育,培养公众节能的意识三、国内相关产品与技术发展水平、现状四、项目概述激措施,用优惠贷款及补贴等方式扶助可再生能源进入市场。

还根据欧盟《能源消耗标示法规》制定了产品能耗等级标签制度,规定电器上必须贴有欧盟能源标签,使公众在购买家用电器时能识别电器耗电情况。

芬兰制定了建筑物隔热新标准,新建筑物墙体必须要有绝热层,室内要有通风设备。

增加墙厚度,采用二层或三层玻璃窗,每个房间供热装置安装自动调节阀门。

据称,以上这些措施可使建筑物热能消耗减少到。

法国定出耗能标准,对超过标准,每吨油料纳税法郎。

巴西规定,饭店耗电量要达到规定节电标准后,才有资格评为五星级饭店。

因此,许多饭店房客都采用了插卡取电用。

余热回收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报告模板

余热回收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报告模板

余热回收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咨国联出品目录第一章总论 (9)1.1项目概要 (9)1.1.1项目名称 (9)1.1.2项目建设单位 (9)1.1.3项目建设性质 (9)1.1.4项目建设地点 (9)1.1.5项目负责人 (9)1.1.6项目投资规模 (10)1.1.7项目建设规模 (10)1.1.8项目资金来源 (12)1.1.9项目建设期限 (12)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12)1.3编制依据 (12)1.4编制原则 (13)1.5研究范围 (14)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1.7综合评价 (16)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7)2.1项目提出背景 (17)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19)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19)2.3.1促进我国余热回收系统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0)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0)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21)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21)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21)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22)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22)2.4项目可行性分析 (23)2.4.1政策可行性 (23)2.4.2市场可行性 (23)2.4.3技术可行性 (23)2.4.4管理可行性 (24)2.4.5财务可行性 (24)2.5余热回收系统项目发展概况 (24)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25)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25)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5)2.5.4余热回收系统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26)2.6分析结论 (26)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27)3.1市场调查 (27)3.1.1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27)3.1.2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27)3.1.3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28)3.1.4替代产品调查 (28)3.1.5产品价格调查 (28)3.1.6国外市场调查 (29)3.2市场预测 (29)3.2.1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29)3.2.2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30)3.2.3价格预测 (30)3.3市场推销战略 (30)3.3.1推销方式 (31)3.3.2推销措施 (31)3.3.3促销价格制度 (31)3.3.4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31)3.4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32)3.4.1产品方案 (32)3.4.2建设规模 (32)3.5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33)3.6市场分析结论 (33)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34)4.1地理位置选择 (34)4.2区域投资环境 (35)4.2.1区域概况 (35)4.2.2地形地貌条件 (35)4.2.3气候条件 (35)4.2.4交通区位条件 (36)4.2.5经济发展条件 (37)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39)5.1总图布置原则 (39)5.2土建方案 (39)5.2.1总体规划方案 (39)5.2.2土建工程方案 (40)5.3主要建设内容 (41)5.4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42)5.4.2供电 (44)5.5道路设计 (46)5.6总图运输方案 (46)5.7土地利用情况 (46)5.7.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 (46)5.7.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46)第六章产品方案 (49)6.1产品方案 (49)6.2产品性能优势 (49)6.3产品执行标准 (49)6.4产品生产规模确定 (49)6.5产品工艺流程 (50)6.5.1产品工艺方案选择 (50)6.5.2产品工艺流程 (50)6.6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57)6.7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57)6.7.1总平面布置原则 (57)6.7.2厂内外运输方案 (57)6.8仓储方案 (58)第七章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 (59)7.1主要原材料供应 (59)7.2主要设备选型 (59)7.2.1设备选型原则 (60)7.2.2主要设备明细 (60)第八章节约能源方案 (63)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63)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63)8.2.1能源消耗种类 (63)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64)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64)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64)8.4.1项目能耗分析 (64)8.4.2国家能耗指标 (65)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65)8.5.1工业节能 (65)8.5.2电能计量及节能措施 (66)8.5.3节水措施 (66)8.5.4建筑节能 (67)8.6结论 (68)第九章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69)9.1设计依据及原则 (69)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69)9.1.2设计原则 (69)9.2建设地环境条件 (69)9.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70)9.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70)9.3.2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71)9.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72)9.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72)9.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73)9.4.3环境管理与监测机构 (74)9.5绿化方案 (75)9.6消防措施 (75)9.6.1设计依据 (75)9.6.2防范措施 (75)9.6.3消防管理 (77)9.6.4消防设施及措施 (77)9.6.5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78)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 (79)10.1 编制依据 (79)10.2概况 (79)10.3 劳动安全 (79)10.3.1工程消防 (79)10.3.2防火防爆设计 (80)10.3.3电气安全与接地 (80)10.3.4设备防雷及接零保护 (80)10.3.5抗震设防措施 (81)10.4劳动卫生 (81)10.4.1工业卫生设施 (81)10.4.2防暑降温及冬季采暖 (82)10.4.3个人卫生 (82)10.4.4照明 (82)10.4.5噪声 (82)10.4.6防烫伤 (82)10.4.7个人防护 (82)10.4.8安全教育 (83)第十一章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84)11.1组织机构 (84)11.2激励和约束机制 (84)11.3人力资源管理 (85)11.4劳动定员 (85)11.5福利待遇 (86)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规划 (87)12.1建设工期的规划 (87)12.2 建设工期 (87)12.3实施进度安排 (87)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9)13.1投资估算依据 (89)13.2建设投资估算 (89)13.3流动资金估算 (91)13.4资金筹措 (91)13.5项目投资总额 (92)13.6资金使用和管理 (97)第十四章财务及经济评价 (98)14.1总成本费用估算 (98)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 (98)14.1.2产品成本 (99)14.1.3平均产品利润与销售税金 (100)14.2财务评价 (100)14.2.1项目投资回收期 (100)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 (101)14.2.3不确定性分析 (101)14.3综合效益评价结论 (104)第十五章风险分析及规避 (106)15.1项目风险因素 (106)15.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106)15.1.2技术风险 (106)15.1.3市场风险 (106)15.1.4资金管理风险 (107)15.2风险规避对策 (107)15.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107)15.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107)15.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107)15.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108)第十六章招标方案 (109)16.1招标管理 (109)16.2招标依据 (109)16.3招标范围 (109)16.4招标方式 (110)16.5招标程序 (110)16.6评标程序 (111)16.7发放中标通知书 (111)16.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111)16.9合同备案 (111)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 (112)17.1结论 (112)17.2建议 (112)附表 (113)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113)附表2 总成本表 (114)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115)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116)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117)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118)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119)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120)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121)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122)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23)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24)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126)附表14 借款偿还计划表 (128)附表 (130)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130)附表2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131)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132)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133)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134)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135)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136)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137)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138)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139)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40)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41)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143)附表14借款偿还计划表 (145)第一章总论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中央空调余热回收系统可行性实施分析的报告

中央空调余热回收系统可行性实施分析的报告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中央空调余热回收系统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可行性报告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第二章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第三章第四章经济影响分析第五章社会影响分析结论第六章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1、1申报单位概况……是一家科技创新型民营企业,致力于新能源的研究、开发、利用和销售。

公司以“节能环保、创建低碳生活”为核心的发展理念,通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公司综合实力在惠州居行业前列,是热水工程、太阳能与建筑为一体化的主要资深开发商之一。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贯秉承“团结、拼搏、创新、共赢”的经营理念,以技术领先、质量第一、细微服务为宗旨,坚持开发高新节能产品为己任。

公司拥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精锐的研发队伍,聘请了多位资深专家担任公司顾问进行指导。

并为客户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技术服务。

正是由于拥有一流的科技人员和一流的科研手段,保证了惠州市礼杰科技有限公司在技术性能上的可靠性和先进性,树立了许多高效利用能源的典范。

1、2项目概况随着全球能源价格急剧上升,这让那些需求量大的热水用户苦不堪言,甚至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这些企业的成本和赢利。

国家新出台的节能政策和标准对节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利用余热回收是最有效的节能途径之一。

余热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多余、废弃的能源。

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气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等。

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

其中央空调是能源消耗的大户,同时也是余热回收潜力最大的地方。

惠州市礼杰科技有限公司在不断追求创新的理念下,于2010年3月开始对中央空调余热回收系统进行研发试验,并在2010年12月完成了中央空调余热回收系统的全部工艺流程。

废热余热吸附式制冷系统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参考范文)

废热余热吸附式制冷系统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参考范文)

废热余热吸附式制冷系统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废热余热吸附式制冷系统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说明该废热余热吸附式制冷系统项目计划总投资6746.4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225.2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45%;流动资金1521.2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55%。

达产年营业收入11283.00万元,总成本费用8845.08万元,税金及附加117.22万元,利润总额2437.92万元,利税总额2891.40万元,税后净利润1828.44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062.9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6.14%,投资利税率42.86%,投资回报率27.10%,全部投资回收期5.19年,提供就业职位161个。

报告依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有关部门的行业发展规划以及项目承办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项目的建设要求,对项目的实施在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领域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证;本报告通过对项目进行技术化和经济化比较和分析,阐述投资项目的市场必要性、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

......主要内容:概述、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项目市场空间分析、项目方案分析、选址分析、土建方案、工艺原则及设备选型、项目环境分析、安全卫生、项目风险、项目节能评价、计划安排、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可行性、项目结论等。

第一章概述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废热余热吸附式制冷系统项目(二)项目选址某某产业发展示范区(三)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19216.27平方米(折合约28.81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2.02%,建筑容积率1.04,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61%,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1.37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19216.27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1917.9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984.92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15447.64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1521.21平方米。

中央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可行性分析

中央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可行性分析

中央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可行性分析李哲 刘乃玲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摘 要: 以济南市某综合服务楼为例, 应用中央空调系统计算了综合服务楼冷凝水的产量及节水量, 并引入施工 预算综合对冷凝水用于冷却塔补水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结果表明: 冷凝水作为中央空调使用的副产品如果回收并 加以利用, 能够到达节能的目的。

关键词: 冷凝水 中央空调 节约Feasibility Analysis on Recycling of CentralAir Conditioning Condensed WaterLI Zhe,LIU Nai­lingDepartment of Thermal Engineering,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Abstract: The paper takes a comprehensive service building in Jinan as an example,calculates air conditioning condensate production and water saving and makes a comprehensive feasibility analysis to air conditioning condensate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budget according to the system application of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densed water can be used as a by­product of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nd can be used for energy saving.Keywords:condensed water,central air conditioning,save收稿日期: 2017­5­11作者简介: 李哲 (1993~), 男, 硕士研究生; 山东省济南市临港开发区凤鸣路1000号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 (250101); E­mail:392860834@ 基金项目: 国家科学自然基金(No.51178257) 0 引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伴随着水资源的污染以及水 资源较低的利用率, 都对当今的水资源产生了一定的 威胁。

中央空调热回收节能方案的分析

中央空调热回收节能方案的分析

中央空调热回收节能方案的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空调普及率的逐年提高,其能耗不断增加,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在一些欧美国家,建筑能耗中的采暖、通风和空调的耗能占全国总能耗的30%;在我国也达到20%左右,而且在迅速增加。

高级民用建筑的中央空调耗能占建筑总耗能的30%~60%。

能源的高消耗对我国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空调制冷冷水机组在制冷的时候,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在冷凝器中冷凝放热,在常规冷水机组中这部分冷凝热量全部需要通过冷却水系统排至大气中。

若能采用热回收机组回收此部分热量用于生活热水的加热,既可节约生活热水的能耗,又可减少因空调而产生热排放,减少对环境造成的热污染。

本文对某酒店设计是否采用热回收冷水机组进行经济分析比较。

关键词:生活热水;热回收冷凝器;热回收一、项目基本情况:1、背景某酒店总建筑面积64246m2,空调总冷负荷6964KW,常规设计二台制冷量为2813KW(800USRT)的离心式冷水机组,一台制冷量为1336KW(380USRT)的螺杆式冷水机组。

热水由浮动盘管立式容积式换热器换热后提供,换热方式为汽水换热,蒸汽由燃油燃气两用锅炉供应。

2、现状本酒店热水由浮动盘管立式容积式换热器换热后提供,换热方式为汽水换热,蒸汽由燃油燃气两用锅炉供应。

3、存在的问题燃油燃气两用锅炉热效率、运行费用高、需要配备专业的锅炉工、安全隐患多。

二、技术原理及适用范围:1、冷却水热回收方式一,冷却水热回收方式,其原理方式如图1。

这种热回收方式是在空调冷却水的出水管路中增加一个热回收换热器,从冷却水中回收一部分热量用于生活热水的加热,这种方式的缺点是生活热水的出水温度较低,回收的余热量也较少,生活热水还需要通过换热器再加热才能达到生活热水所需要的温度(55℃~60℃),其投资的回收期也较长,优点是热回收冷水机组制冷运行不受影响。

2、排气热回收(串联)方式二,在冷水机组中增加一个串连的热回收冷凝器,其原理方式如图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中央空调余热回收系统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可行性报告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第二章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第三章第四章经济影响分析第五章社会影响分析结论第六章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1、1申报单位概况……是一家科技创新型民营企业,致力于新能源的研究、开发、利用和销售。

公司以“节能环保、创建低碳生活”为核心的发展理念,通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公司综合实力在惠州居行业前列,是热水工程、太阳能与建筑为一体化的主要资深开发商之一。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贯秉承“团结、拼搏、创新、共赢”的经营理念,以技术领先、质量第一、细微服务为宗旨,坚持开发高新节能产品为己任。

公司拥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精锐的研发队伍,聘请了多位资深专家担任公司顾问进行指导。

并为客户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技术服务。

正是由于拥有一流的科技人员和一流的科研手段,保证了惠州市礼杰科技有限公司在技术性能上的可靠性和先进性,树立了许多高效利用能源的典范。

1、2项目概况随着全球能源价格急剧上升,这让那些需求量大的热水用户苦不堪言,甚至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这些企业的成本和赢利。

国家新出台的节能政策和标准对节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利用余热回收是最有效的节能途径之一。

余热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多余、废弃的能源。

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气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等。

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

其中央空调是能源消耗的大户,同时也是余热回收潜力最大的地方。

惠州市礼杰科技有限公司在不断追求创新的理念下,于2010年3月开始对中央空调余热回收系统进行研发试验,并在2010年12月完成了中央空调余热回收系统的全部工艺流程。

2011年开始对我市所有使用中央空调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并在3月份对我市三家知名酒店进行了试点工程。

根据去年的用电量和其他数据分析,到目前计算可以对该酒店节能大约20%,同时减轻了主机的运行负荷,延长其使用寿命。

对比每月大约节省2至3万元。

强硬的技术力量,细微的服务态度,高品质的质量保证完成该试点,并得到了我市酒店业的一致好评。

通过试点工程证明,我司研发的中央空调余热回收系统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机组能效,所采用的工艺技术设备安全可靠。

现已经有30多家酒店与我司签订意向性合作计划,将为其安装“中央空调余热回收系统”。

设有中央空调系统和24小时热水供应的系统,多数情况下冷、热源分别设置,用冷水机组提供冷源,蒸汽或热水锅炉提供热源。

这些企业的主要能耗是中央空调的耗电和热水锅炉的燃油、燃气和电。

在供冷的同时,还要利用各种燃料或电加热锅炉、热水炉、蒸汽炉等制备热水,消耗大量的能源。

把制冷循环中冷凝放热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利用起来制备热水,可少用或停用现有的热水制备系统,节省燃料费用。

如何控制能源费用显然已经成为这些企业不得不考虑的关键问题。

为了解决中央空调和热水锅炉的综合节能问题,我公司多位高级工程师借鉴其他国家相关的尖端技术,经过不断的实践,终于把这项技术应用到现实产业当中。

中央空调余热回收系统是在中央空调冷水机组在运行时要通过冷却水系统排出大量的冷凝热,在制冷情况下运行,冷凝热可达制冷量的度的热水作50-601.3倍。

利用热交换器回收这部分冷凝热,制备成1.15~为生活热水,是一条变废为宝的节能途径。

、3项目的技术创新性论述1中央空调余热回收系统由传统的活塞式或螺杆式水冷中央空调制冷机组为载体,通过高新技术改造,增加高效节能超导余热回收系统,将℃—中央空调在制冷过程中所排放的废热通过余热回收系统转换成45℃的卫生热水,使其由原单一的制冷功能转变为制冷、供热水同步进60行的双重功能系统,让用户在使用空调制冷的同时,零费用享用洁净的,关3-4个月)卫生热水。

在非制冷期(即不开空调制冷的季节,一年约℃的热45-60闭空调制冷系统,则启动热泵功能专制热水(热泵生产一吨7.5-8水耗电度,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型产品)。

中央空调余热回收系统工艺:中央空调系统的构成:如图所示,中央空调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①.主机:这是中央空调的“致冷源”,也是余热利用时的“制热源”。

②.冷冻水循环系统:输送冷冻水到各房间内进行热交换。

从冷冻机组流出的称为“出水”;回到冷冻机组的称为“回水”。

③.室内盘管风机:安装于所有需要降温的房间内,用于将由冷冻水冷却了的冷空气吹入房间,加速房间内的冷交换。

④.冷却水循环系统:它的作用是输送冷却水来冷却主机的。

流进冷冻机组的冷却水简称为“进水”;从冷冻机组流回冷却塔的冷却水简称为“回水”。

⑤.冷却塔风机:用于降低冷却塔中的水温,加速将冷却水带来的热量散发到大气中去。

可以看出,中央空调系统的工作过程是一个不断地进行热交换的能量转换过程,它是将房间里的温度通过水介质和冷媒介质传递到大气中去。

如何有效的利用空调制冷时所散发的余热副产品,最大限度的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比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中央空调余热回收系统,使中央空调余热副产品得到利用,最大限度提高中央空调能效余热回收技术就是回收冷凝热,在机组压缩机出口处与冷凝器之间安装一个热回收装置,该装置使高温的气体冷媒与待加热的自来水进行热交换,将冷媒温度降下来;同时使水温提高到50℃左右。

把排到大气中去的废热变为有用的热源,替代燃油与电加热制造生活热水,提高中央空调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加装余热回收装置,不但降低了冷凝温度,还降低了冷凝压力(也就是压缩机的排气压力),这样就降低了压缩机负荷,提高机组制冷量。

根据计算:冷凝温度每降低1℃,机组制冷量可提高1.5% 。

冷凝热回收后,冷凝温度可降低3-5℃,可提高机组制冷量5-10 % 左右,节能效果显著。

另外,由于冷凝温度的降低,冷却水泵和冷却水塔的热交换负荷减小,使它们还可再节能30%以上。

控制原理图如图下所示,利用循环水泵将常温的水送入辅助换热器,常温水在换热器中吸收高温制冷剂蒸气释放的热量,温度升高,然后返回热水储存箱,水泵再次从储存箱中将水送入热回收器进行循环加热,使热水温度进一步升高。

储存箱中的水经热回收器多次热交换,最终达到客户要求的水温(55℃-60℃左右)。

当热水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循环水泵停止工作。

实用的部分冷凝热回收装置技术原理:压缩机工作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废热,热量等于空调系统从空间吸收的总热量加压缩机电机的发热量。

水冷机组通过冷却水塔,风冷机组通过冷凝器风扇将这部分热量排放到大气环境中去。

热回收技术利用这部分热量来获取热水,实现废热利用的目的。

热回收技术应用于水冷机组,减少原冷凝器的热负荷,使其热交换效率更高;应用风冷机组,使其部分实现水冷化,使其兼具有水冷机组高效率的特性;所以无论是水冷、风冷机组,经过热回收改造后,其工作效率都会显著提高。

由于技术改造后负载减少,机组故障减少,使用寿命延长。

热回收技术的核心是热能转换器,或叫称作“过热蒸汽降温器”,其主要功能是实现空调压缩机在制冷运行中排放出的高温冷媒蒸汽与被加温冷水的热交换,将压缩机排出的热量转换成可利用的热水,其实质是一个高效蒸汽—水热交换器。

目前该项技术广泛应用于活塞式、离心式、螺杆式冷水机组。

中央空调余热回收技术的特点(1)、热回收量大。

在一般空调使用情况下,在水温需求为30-65 ℃, 可回收热量为制冷量的30%-80% ;水温需求为55-60 ℃时,可回收热量为制冷量的30% 。

(2)、保护环境。

由于利用废热提供了所需的热水,大大减少了供热锅炉向大气排放CO 2 气体,从而减少了使地球大气候变暖的温室效应。

同时直接减少了向大气的废热排放量。

( 3)、提高空调机组效率,节省机组用电量。

空调机组压缩机的一部分热量经过热回收器吸收以后,原冷凝器的热负荷减少,热交换效率提高,空调机组的效率提高,耗电量也将显著减少,同时,由于采用热回收技术,机组的负荷减少,使用寿命延长。

( 4)、体积小,重量轻。

热量回收装置可直接安装在中央空调机组上,无需改动空调机组内部结构,无需占用建筑面积。

( 5)、电脑自动化控,无需专人管理。

( 6)、节能比率:70-90%1、4经费筹措方案(1)、自筹资金220万元。

(2)、争取2011年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扶持资金30万元。

(3)、上述2项合计250万元1、5资金使用情况及预算(1)、项目技术初期研发资金50万元(2)、项目实验工程设备及费用80万元(3)、技术人员培训费用30万元(4)、实施设备工具费50万元(5)、项目营销策划、广告推广费用15万元(6)、企业运营及流动资金25万元综合上述6项项目总投资费用合计250万元。

1、6项目实验工程方案1.6.1普通中央空调工作系统a、工作简图b、工作简述⑴、中央空调启动后,冷冻单元工作,蒸发器吸收冷冻水中的热量,使之温度降低;同时,冷凝器释放热量使冷却水温度升高。

⑵、降了温的冷冻水通过冷冻泵加压送入冷冻水管道,在各个房间由室内风机加速进行热交换,带走房间内的热量使房间内的温度降低后,又流回冷冻水端。

⑶、而升了温的冷却水通过冷却泵压入冷却塔,由冷却塔风机加速将冷却水中的热量散发到大气中,使水温降低后,流回冷却水端。

⑷、冷冻机组工作一段时间后,达到设定温度,由温度传感器检测出来,并通过中间继电器及接触器控制冷冻机停止工作,温度回升到一定值后又控制其运行。

1.6.2普通中央空调存在的问题a、冷冻水,冷却水循环泵不能根据实际需求来调整循环量,电机工作效率低下,造成大量电力浪费,并加速机组磨损;b、其控制接触器等电器动作频繁,导致使用寿命短,维修量大;而对于大容量系统,传统的控制线路复杂,可靠性差,需专人负责;c、整个系统运行噪音大、控制性能差、耗电量大、使用寿命短;在维护管理,检修调整方面工作量大,维护费用高。

1.6.3、节能原理概述由流体传输设备水泵、风机的工作原理可知:水泵、风机的流量(风量)与其转速成正比;水泵、风机的压力(扬程)与其转速的平方成正比,而水泵、风机的轴功率等于流量与压力的乘积,故水泵、风机的轴功率与其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即与电源频率的三次方成正比)根据上述原理可知:改变水泵、风机的转速就可改变水泵、风机的功率。

例如:将供电频率由50Hz降为45Hz,则P45/P50=453/503=0.729,即P45=0.729P50(P为电机轴功率);将供电频率由50Hz降为40Hz,则P40/P50=403/503=0.512,即P40=0.512P50(P为电机轴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