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科学受力分析难题

合集下载

九年级科学受力分析与滑轮问题

九年级科学受力分析与滑轮问题
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用绳和木棍体验“滑轮组” 的威 力
怎么解释这样的现象?
用受力分析法解决
滑轮组问题
用受力分析法解滑轮组问题必须遵 循以下几点:
• 将动滑轮和物体当做一个整体分析; • 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 受平衡力; • 每段绳子上受力都是相等的.
3.⑴如图,A.B为两个弹簧秤, 所挂砝码的重力均为10牛, 如果滑轮摩擦不计,砝码处于静止状态时, A.B两弹簧秤的示数分别为( )
例3:用受力分析法解滑轮组问题
3F
4F
G+G人
G+G人
3F=G+G人 F= (G+G人)/3
4F=G+G人 F= (G+G人)/4
例4:用受力分析法解滑轮组问题
F F F 3F= f F= f /3 f
例5:用受力分析法解释
F2
F2
F1
7F2= F1
F2=F1/7
A.10牛 B. 0牛 C.10牛 D.10牛 20牛 10牛 0牛 10牛
例1:用受力分析法解一定一动滑轮组问题
F
F

F F F
G 2F=G F= ½ G
G 3F=G
F= G/3
例2:用受力分析法解二定二动滑轮组问题
5F
4F
G+G’
G+G’
5F=G+G’ F= (G+G’)/5
4F=G+G’ F= (G+G’)/4

初中物理中的难题解析

初中物理中的难题解析

初中物理中的难题解析物理作为一门科学学科,是初中学生们必修的一门课程。

然而,对于许多初中生来说,物理也许是他们面对的最大难题之一。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学生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难题,让人感到困惑和挫败。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中的一些常见难题进行解析,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首先,初中物理中的难题之一是力的计算。

在力的计算中,学生们常常会遇到摩擦力、斜面上物体的重力分解、弹簧系数等概念和公式。

这些概念和公式看似简单,但往往需要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才能真正理解和应用。

例如,当学生们需要计算通过斜面使物体上升的力时,他们需要将物体的重力分解为平行于斜面的力和垂直于斜面的力,然后应用三角函数求解。

这个过程要求学生们对力的概念有清晰的理解,对三角函数运用熟练。

因此,建议学生们在学习力的计算时,要多进行实例推导和解题练习,加强对重要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和掌握。

其次,初中物理中的难题之二是电路图的分析和计算。

电路图是物理中的重要工具,学生们通过电路图可以分析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然而,学生们往往会被电路图中复杂的线路和符号所迷惑,导致分析和计算出现错误。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解决。

首先,学生们应该熟悉电路图中常见的电子元件符号,并理解其含义和用途。

其次,学生们应该学会分析并简化复杂的电路图,将其转化为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然后应用串并联的公式进行计算。

最后,学生们可以通过实验验证电路图中的分析和计算结果,加深对电路图的理解和应用。

第三,初中物理中的难题之三是热学中的问题。

在学习热学时,学生们经常会遇到热传导、热膨胀、热量转化等概念和原理。

这些概念和原理涉及到传热、能量转化等复杂的物理过程,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在解决热学难题时,学生们可以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和应用。

例如,当学生们需要计算热传导时,可以将其与热水壶中的热水传导到热水瓶中的情况进行类比,帮助理解和应用热传导的概念和公式。

拉杆箱受力方向科学题

拉杆箱受力方向科学题

拉杆箱受力方向科学题
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拉杆行李箱重100N,手对拉杆拉杆行李箱竖直向上的拉力为80N,则拉杆拉杆行李箱对地面的压力为()
A.20N
B.80N
C.120N
D.180N
分析:对拉杆行李箱进行受力分析,由力的合成可得出拉杆行李箱对地面的压力.
解答:解:拉杆行李箱受重力、支持力及手对拉杆行李箱的拉力;因拉力小于重力,故拉杆行李箱静止于地面上,受力平衡,由可知:
G=F+F′;
拉杆行李箱对地面的压力F=G-F′=100N-80N=20N;
故选A.
2.如图一所示,小华用80N的力拉着质量为20kg的拉杆行李箱行走,拉力的方向与水平面成30°角,试在图二中画出拉杆行李箱所受的拉力和重力的示意图.(g=10N/kg)
答:拉杆行李箱的重力G=mg=20kg×10N/kg=200N,作用点在重心,方向竖直向下;
拉力F=80N,沿绳子向上(与水平面成30°),拉力的作用点在绳子与箱子接触点上,如图所示:。

受力分析专题练习(58题-含答案)

受力分析专题练习(58题-含答案)

受力分析专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图中a、b是两个位于固定斜面上的正方形物块,它们的质量相等。

F是沿水平方向作用于a上的外力。

已知a、b的接触面,a、b与斜面的接触面都是光滑的。

正确的说法是()A.a、b一定沿斜面向上运动B.a对b的作用力沿水平方向C.a、b对斜面的正压力相等D.a受到的合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等于b受到的合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2.如图所示,斜面体放在墙角附近,一个光滑的小球置于竖直墙和斜面之间,若在小球上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小球处于静止。

如果稍增大竖直向下的力F,而小球和斜面体都保持静止,关于斜面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静摩擦力的大小的下列说法:①压力随力F增大而增大;②压力保持不变;③静摩擦力随F增大而增大;④静摩擦力保持不变。

其中正确的是()A.只有①③正确B.只有①④正确C.只有②③正确D.只有②④正确3.在地球赤道上,质量为m的物体随地球一起自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万有引力、重力、向心力的作用,合力为零B.物体受到重力、向心力的作用、地面支持力的作用,合力不为零C.物体受到重力、向心力、地面支持力的作用,合力为零D.物体受到万有引力、地面支持力的作用,合力不为零4.如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作用于C物体,使A、B、C以共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那么关于物体受几个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A 受6个,B受2个,C受4个B.A 受5个,B受3个,C受3个C.A 受5个,B受2个,C受4个D.A 受6个,B受3个,C受4个5.甲、乙、丙三个立方体木块重量均为10牛,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地面上保持静止,各接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均为μ=0.2,F1=1牛,方向水平向左,作用在甲上,F2=1牛,方向水平向右,作用在丙上,如图所示,地面对甲的摩擦力大小为f1,甲对乙的摩擦力大小为f2,乙对丙摩擦力大小为f3,则( )A、f1=2牛、f2=4牛、f3=0 B、f1=1牛、f2=1牛、f3=1牛C、f1=0、 f2=1牛、f3=1牛D、f1=0、 f2=1牛、f3=06.如图所示,滑块A受到沿斜向上方的拉力F作用,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则滑块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是()A.向上偏右B.向上偏左C.竖直向上D.无法确定7.如图所示,两个等大、反向的水平力F分别作用在物体A和B上,A、B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

受力分析专题(较难)

受力分析专题(较难)

受力分析专题【例1】 把一盘放在地上长为l 的匀质铁链向上拉起至刚好拉直时,它的重心升高了多少?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l 的匀质立方体,绕bc 棱翻到使对角面AbcD 处于竖直面时,其重心位置升高了多少?【例2】 三个相同的支座上分别搁着三个质量和直径都相等的光滑圆球a b c 、、,支点P Q 、在同一水平面上,a 球的重心a O 位于球心,b 球和c 球的重心b O 、c O 分别位于球心的正上方和球b 球和c 球【例3的两弹簧,1k >2k ;a 、b 表示质量分别为和b m 的两【例4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两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相连的弹簧的劲度系数小于B 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使A 、B 一起向右移动到某一位置(A 、B 无相对滑动,弹簧处于弹性限度内),撤去这个力后()A .A 受到的合力总等于弹簧对B 的弹力 B .A 受到的合力总大于弹簧对B 的弹力C .A 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与弹簧对它的弹力方向相同D .A 受到的摩擦力与弹簧对它的弹力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例5】 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滑轮,有两物块P Q 、用轻绳连接并跨过定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P 悬于空中,Q 放在斜面上,均处于静止状态.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 时,P Q 、仍静止不动,则( )A .Q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B .Q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C .轻绳上的拉力一定变小D .轻绳上的拉力一定不变【例6】 如图,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 和B 紧挨着匀速下滑,A 与B 的接触面光滑,已知A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B 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2倍,斜面倾角为α,B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例7V 0V ,【例8【例93连接(滑1m 的斜面与桌面间的摩力2F 的大小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F 一定变小,2F 可能变小B .1F 一定变大,2F 一定不变C .1F 可能变小,2F 一定不变D .1F 可能变大,2F 一定不变【例10】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物体A 和B 叠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A 、B 之间的动BD摩擦因数为μ1,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弹簧结合的难题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弹簧结合的难题

1.在一个足够深的容器内有一定量的水.将一个长10厘米、横截面积50c 静的圆柱形实心 塑料块挂于弹簧秤上.当塑料块底而刚好接触水面时.弹簧秤示数为4N,如下图甲所示。

己知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受到1牛的拉力时伸长1厘米"取10N/千克。

若往容器内缓慢加水,当所加水的体积至1100cm 5时,弹簧秤示数恰为零。

此过程中水面升 高的高度AH 与所加水的体枳V 的关系如下图乙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容器的横截面积为225cm :C.弹簧秤的示数为1牛时.水面升高9cmB.塑料块的密度为0, 4X10:Kg/m 3D.加水400c 虻时.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为2N 先用一竖直细线拉住重物,甲2.如图所示,蝉簧上端固定于天花板,下端连接一圆柱形重物.使弹簧处于原长,此时水平桌面上烧杯中的水面正好与圆柱体底面接触.己知圆柱形重物的 截面积为10cmL 长度为10cm ;烧杯横截而积20cm ‘,弹簧每伸长1cm 的拉力为0. 3*g=105I,,'kg. 重物密度为水的两倍,水的密度为lO'kg /虻.细线撤走后,重物重新处于平衡时,弹簧的伸 长量为多少?3. 一个密度为2X10%g/虻的圆柱体高lOcrn ,用一根弹簧把它吊起来,让它的一半浸没在 水中(盛水的容器很大),此时弹簧比原长伸长了 8cm (已知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 正比,即F=kAx, k 对给定的弹簧来说是常数.是弹簧的伸长量),现再往容器中注入 密度为0.8X10'Kg/nf 的油,并超过圆柱顶.问此时弹簧的伸长是多少?4.小宁为了研究浸入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变化规律,设il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将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下端挂一粗细均匀的圆柱体金属块A.其长度为L。

开始时,他将金属块A 完全浸没在水中,容器的底部装有一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

实验时.他打开阀门B缓慢放水,放到蝉簧测力计的读数不再变化为止,立即关闭阀门B。

初中物理重难点力学部分受力分析专项突破(含方法、例题、练习)

初中物理重难点力学部分受力分析专项突破(含方法、例题、练习)

初中物理重难点力学部分受力分析专项突破(含方法、例题,练习)前言:受力分析作为力学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分析方法,可以单独考查对某个物体的受力分析,也可以将几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还可以结合压力压强,浮力以及简单机械进行综合考查.其考查形式不仅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还包括了计算题.方法技巧传授(一) 画受力分析图的步骤:(1)选定要分析的受力物体;(2)画出物体受到的非接触力(如重力、磁铁相互作用力等);(3)画出物体所受的接触的力(例如压力、支持力、推力、拉力、摩擦力等)。

注意事项:只找受的力,不找施的力,不重复找力(二)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平衡状态,即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解决问题.精讲例题一重力为800N 的人站在重力为200N 的木板上,若人用300N 的力向上拉木板,则木板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多小?方法指导:选择受力分析的对象,题目要求我们求出木板对地面的压力,显然受力物体是地面,但这题求的压力,一般情况下,求压力是通过求它的相互作用力支持力来完成的(F 压=F 支持),所以受力物体选择木板。

然后画出木板受到的所有的力。

根据平衡状态有:F 地支板+F 拉人拉板=G 木+F 人压板①,但不知道F 人压板是多少N ?所以我们再进一步分析人的受力情况。

则 有F 板支人= G 木+ F 绳拉人木板F 地支板 F 人拉板=300NG 木=200N F 人压板=?人F 板支人G 人=800N F 绳拉人=300N=300N+800N =1100 NF 人压板= F 板支人=1100 N 把F 人压板=F 板支人=1100 N 代入上面①式得 F 地支板+F 人拉板=G 木+F 人压板F 地支板=G 木+F 人压板 - F 人拉板=200N+1100 N-300N=1000N 即F 板压地=F 地支板=1000N当然解这道题还可以用“整体法”,即把人和板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内部的力就不能画了,如题中人拉板的力)F 地支板人=G 人+ G 板= 800 N+200 N=1000 N 则F 板压地= F 地支板人=1000 N精讲例题二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 重力为10N ,若受到竖直向下的力F 1=6N 的作用,其情况如图所示。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 弹簧结合的难题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 弹簧结合的难题

1.在一个足够深的容器内有一定量的水,将一个长10厘米、横截面积50cm2的圆柱形实心塑料块挂于弹簧秤上,当塑料块底面刚好接触水面时,弹簧秤示数为4N,如下图甲所示。

已知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受到1牛的拉力时伸长1厘米,g取10N/千克。

若往容器内缓慢加水,当所加水的体积至1400cm3时,弹簧秤示数恰为零。

此过程中水面升高的高度△H与所加水的体积V的关系如下图乙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容器的横截面积为225cm2B.塑料块的密度为0.4×103Kg/m3C.弹簧秤的示数为1牛时,水面升高9cmD.加水400cm3时,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为2N2.如图所示,弹簧上端固定于天花板,下端连接一圆柱形重物.先用一竖直细线拉住重物,使弹簧处于原长,此时水平桌面上烧杯中的水面正好与圆柱体底面接触.已知圆柱形重物的截面积为10cm2,长度为10cm;烧杯横截面积20cm2,弹簧每伸长1cm的拉力为0.3N,g=10N/kg,重物密度为水的两倍,水的密度为103kg/m3.细线撤走后,重物重新处于平衡时,弹簧的伸长量为多少?3.一个密度为2×103Kg/m3的圆柱体高10cm,用一根弹簧把它吊起来,让它的一半浸没在水中(盛水的容器很大),此时弹簧比原长伸长了8cm(已知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即F=k△x,k对给定的弹簧来说是常数,△x是弹簧的伸长量),现再往容器中注入密度为0.8×103Kg/m3的油,并超过圆柱顶.问此时弹簧的伸长是多少?4.小宁为了研究浸入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变化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将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下端挂一粗细均匀的圆柱体金属块A,其长度为L。

开始时,他将金属块A 完全浸没在水中,容器的底部装有一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

实验时,他打开阀门B缓慢放水,放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再变化为止,立即关闭阀门B。

在此过程中金属块始终不与容器底部接触,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F1和F2,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金属块A受到的最大浮力为,金属块A的密度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从最小值变化到最大值的过程中其示数F随圆柱体金属块A的下端侵入水中的深度χ的变化规律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