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力学受力分析专题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学复习课(共28页)

N
F1=F2=F3=G总 F4=G总+F压
F1
F2
F3
F4
F压
G
训练:
如图所示,用200N的拉力拉着物体A在水平面上匀 速向左运动,A与滑轮相连的绳子所受的拉力为A所受摩 擦力的3倍,若不计滑轮、绳重及滑轮装置摩擦,则B与 地面间的摩擦力为 N。
三、受力分析基本步骤: (1)明确物理情景,根据研究的问题,确定研 究对象(即受力物体) (2)分析重力:明示“轻质”物体除外 (3)分析弹力:与研究对象相接触的物体可能 有弹力 (4)分析摩擦力:接触并且发生相对运动或相 对运动趋势 注意: (1)当弹力或摩擦力不能确定时,要利用“力 的相互作用”和“力的平衡”的思想。 (2)只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
F阻 G
N
G
吊装核反应堆
F F浮 A
水
F升 A F拉
G
G
N
F
A
B
A
GA
F
B
G=GA+GB
F压 GB
N
A
B
G=GA+GB
NA N
A
B
F压 GB F’压
GA
训练:
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将重500N的物体A压在天花板 上,分析物体A的受力情况
A
F压
F
GA
训练:
小阳在超市购物,用8N 的力水平推一个购物车匀速直线运动, 突然小阳发现前面有台阶,他马上用17N的水平力向后拉小车使小 车减速运动,在此过程中有关小车受力说法错误的是 A.小车受到的阻力是17N B.小车受到的合力是8N C.小车受到平衡力,合力为零 D.小车受到的合力是25N
F2
fB
A
初二物理力学易错难题归纳总结

初二物理力学易错难题归纳总结经过对力学的复习,很多同学大呼物理难学,很多情况傻傻分不清。
为帮助大家摆脱力学易错陷阱,我特将初二物理力学易错难题归纳如下。
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大家喜欢!初二物理力学易错难题归纳1、受力分析,往往漏“力”百出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可以说贯穿着整个高中物理始终,如力学中的重力、弹力推、拉、提、压与摩擦力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电场中的电场力库仑力、磁场中的洛伦兹力安培力等。
在受力分析中,最难的是受力方向的判别,最容易错的是受力分析往往漏掉某一个力。
在受力分析过程中,特别是在“力、电、磁”综合问题中,第一步就是受力分析,虽然解题思路正确,但考生往往就是因为分析漏掉一个力甚至重力,就少了一个力做功,从而得出的答案与正确结果大相径庭,痛失整题分数。
还要说明的是在分析某个力发生变化时,运用的方法是数学计算法、动态矢量三角形法注意只有满足一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第二个力的大小可变而方向不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都改变的情形和极限法注意要满足力的单调变化情形。
2、对摩擦力认识模糊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因为它具有“隐敝性”、“不定性”特点和“相对运动或相对趋势”知识的介入而成为所有力中最难认识、最难把握的一个力,任何一个题目一旦有了摩擦力,其难度与复杂程度将会随之加大。
最典型的就是“传送带问题”,这问题可以将摩擦力各种可能情况全部包括进去,建议同学们从下面四个方面好好认识摩擦力:1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永远与其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这里难就难在相对运动的认识;说明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略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但往往在计算时又等于最大静摩擦力。
还有,计算滑动摩擦力时,那个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
2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永远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显然,最难认识的就是“相对运动趋势方”的判断。
可以利用假设法判断,即:假如没有摩擦,那么物体将向哪运动,这个假设下的运动方向就是相对运动趋势方向;还得说明一下,静摩擦力大小是可变的,可以通过物体平衡条件来求解。
八年级物理受力分析专题

受力分析专题一、学习目标:1、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2、学会利用受力分析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二、知识储备:1.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力平衡合力为。
2、重力的方向;作用点。
3、相互接触的物体受力,如图1中A、B两物体;不相互接触的物体受力,如图2中两磁铁。
4、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摩擦力的方向。
三、怎样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①明确研究对象(受力物);②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确定受力情况(注意题中的匀速、静止等字眼)③有重力先画重力(只要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无论物体与地球是否接触,都要受重力作用).④分析与研究对象所接触的物体,看它是否对研究对象有力的作用(如提、拉、挤、压、支持、推、摩擦),以确定是否受:支持力、压力、拉力、推力、摩擦力等.⑤一般分为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别分析受力情况⑥检查一下各力是否有施力物体.如果找不到施力物体则此力不存在。
例3:试画出随水平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的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课堂练习】画出下列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1、静止(如图9)2、物体在地面上匀速运动,水平拉力F=20N ,G=40N,(如图10)3、光滑斜面上运动的物体。
(如图11)4、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
(如图12)5、地面上关闭发动机后慢慢停下来的汽车。
(如图13)6、如图14: A 、B 在拉力F的作用下,在地面上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其中G A =10N ,GB=20N ,分别画出A 、B 受力的示意图,并求出各力的大小。
7、如图15: A 、B 在拉力F的作用下,在地面上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其中G A =20N ,GB=50N ,分别画出A 、B 受力的示意图,并求出各力的大小。
8、如图19,用F压=40N的力将A物体压在墙面上静止,①请画出A物体受力的示意图,②如果F压增大,f摩会增大吗?为什么?9、画出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10.用细线悬挂一个质量为0.5千克的小球,使其在空中摆动.在图中画出小球摆到A 点是受到的重力和悬线对它施加的4牛的拉力的示意图.11、如图23,①物体A在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它在水平方向上受_______个力的作用, 如果F=20N ,则摩擦力等于_______N ,如果F逐渐减小,物体将作_______运动。
专题:初中力学受力分析

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F
B.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平衡力的知识来
检验所画出的力和力的变化。
G
类型一 水平面上的物体
例题1:如图是水平地面上静止的 足球,请画出足球受力的示意图。
变式:如图所示,足球在水平草地上向 左减速滚动,请画出足球受到所有力的 示意图。
物体受力分析与推导
类型二 斜面上的物体
若三块砖呢?
练习2.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三块木块A、B、 C,其中除A的左侧面光滑外,其余各侧面均 粗糙.当受到水平外力F时,三木块均处于静止 状态.画出各木块的受力图.
练习3.下图中的三个物体正在匀速直线向左 运动,那么各接触面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如 何?
物体叠放问题
A、B、C三个木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对B木块施 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三个木块共同向右匀速运 动,已知木块的重力都是G,请分别画出三个木 块的受力示意图。
FBA
对于A
对于B FCB
fCB
G
对于C F地C
F
f地C
f BC
G
FA B
G
FB C
练习1: 质量相同的两块砖A、B被两木板夹住,试 分析 A、B的受力情况。
C.摩擦力看接触面:注意有弹力的接触面如 果是不光滑的,并且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 趋势时,则画出摩擦力.
A
3.画出受力示意图
B C
4.检查(“多力少力”)
A.检查一下画出的每个力能否找出它的施力物体, 若没有施力物体,则该力一定不存在。
养成按步骤分析力的习惯是防止漏力的有效措施。
强调:不要把作用在其它物体上的力错误的认为
《受力分析》
解答力学问题的钥匙
受力分析——把指定物体(研究对 象)在特定物理情景中所受的外力 找出来,并画出受力示意图的过程。
八年级物理力学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物理力学知识点汇总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以及运动的原因和规律。
在八年级物理学习中,力学是一个重要的章节。
以下是八年级物理力学知识点汇总。
一、运动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在运动中,我们需要考虑物体的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等因素。
1.加速运动a.平均加速度: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程度。
平均加速度(a)=(末速度-初速度)÷时间。
b.加速度/减速度:物体速度每秒钟增加/减少的大小。
c.自由落体:物体在无阻力情况下自由下落的运动。
2.匀速运动a.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恒定,在一条直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v)=位移(s)÷时间(t)。
b.匀速曲线运动:物体在一条曲线上做匀速运动,速度方向不断变化。
二、力学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静止状态的运动学与力学的综合学科。
在力学中,我们需要考虑物体的受力情况、力的平衡等因素。
1.力的性质a.力的作用点:力作用的物体上的点。
b.力的方向:力的作用方向。
c.力的大小:力的大小叫做力的大小或作用力。
d.力的单位:牛。
2.力的平衡a.力的平衡条件:当物体受到多个力时,只有所有力的合力为零时,物体才能保持平衡。
b.力的平衡法则: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外力等于零,则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与其加速度之积。
3)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对彼此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点在同一直线上。
3.摩擦力摩擦力是指两个物体之间接触的表面相互作用引起的阻力、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和受力物体的质量有关。
a.静摩擦力:物体因与其他物体接触而受到的阻力。
b.动摩擦力: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相对移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
三、功、能量和动量1.功功是指力作用的物体移动一定距离时所做的功,功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功(W)=力(F)×路程(s)。
2.能量能量是指物体拥有做功的能力。
初二物理上册力学复习资料

初二物理上册力学复习资料力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也是初二物理上册的重点内容。
掌握力学的基本概念、定律和计算方法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初二物理上册力学部分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基本概念1. 力力是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它是一个矢量量,用牛顿(N)作单位。
常见的力有推力、拉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 物体的受力情况物体的受力情况决定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可能受到多个力的作用,这些力合成后产生的结果称为合力,即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决定了物体所受的加速度。
3. 力的平衡和不平衡当物体所受的多个力合成后,合力为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当物体所受的多个力合成后,合力不为零,物体处于不平衡状态,将产生加速度。
4.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表明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任何物体的状态都将维持不变,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
5.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物体的加速度,加速度的大小与合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6.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表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有相互作用的力,这些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计算方法1. 加速度的计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等于合力除以物体质量。
即:a=F/m其中,a为加速度,F为所受合力,m为物体质量。
2. 重力的计算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和万有引力公式,可以计算出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
当物体在地面上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重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即:G=m*g其中,G为重力的大小,m为物体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g≈9.8m/s²)。
3. 力的合成和分解如果物体所受多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可以通过力的合成和分解来求解合力和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注意事项1. 记住牛顿三定律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2. 注意物体所受的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可以通过合成和分解力的方法求解合力和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八年级物理力学总复习

FB
对甲:
G甲
N FB
例2:如图所示整个装置处于静止 状态
受力分析
nF1
F1
N1
G物
G
G人
工人利用滑轮组按照图25所示的方式提升货箱。工人的体 重为G人=800N。当提升重为1500N的货箱时,工人所用的 拉力为F0=500N,此时没有提起货箱。当工人用F1的竖直 向下的力拉绳时,货箱恰能匀速上升。当工人利用同样的 装置匀速提升另一个重为1900N的货箱时,所用拉力为F2。 已知:F1:F2=6:7。求: ⑴第一个货箱未被拉动时, 水平地面对货箱的支持力; ⑵匀速拉升第二个货箱人 对货箱的压力。
P=Fv
(4)单位:瓦特(w)
(三)功的原理 1、功的原理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2、机械效率 定义: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意义: 能量的利用程度
W有 定义式: W总
注:机械效率 总小于1
3、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理解 (1)对同一物理过程而言,有用功、 额外功、总功具有同时性 (2)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 对于滑轮组而言,就是滑轮组 拉物体的力所做的功 (3)总功:使用机械时,直接施加 在机械上的力所做的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简单机械、功和功率、机械效率
(一)简单机械 (二)功和功率 (三)功的原理 (四)机械效率
(一)简单机械 1、杠杆
2、滑轮 3、滑轮组 4、轮轴
5、斜面
1、杠杆 (1)力臂的概念 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F1
A
O
L1
提问:使杠杆如图位置平衡, 如何操作最省力? L1 注:当力的作
② “克服某力做功”是什么意思? 当物体运动的方向与所受力的 方向刚好相反时,我们说物体 克服这个力做了功 例如:用吊车把重为100N的工 件匀速提升5m,吊车克服工 件重力做多少焦耳功? 克服工件重力做的功:W=Gh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力学专题总复习

第一节受力分析及力学作图专题学习目标:1.理解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异同;2.会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灵活的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3. 掌握力学作图一、知识回顾1.力学基础及运动和力知识回顾2.相互作用力的特点:等大、反向、共线、异物。
3.二力平衡条件:等大、反向、共线、同体。
4.物体受力分析步骤:a.确定研究对象(即受力物体,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整体);b.隔离研究对象,只分析它所受的力(有力必有施力物体),不分析它对其它物体的作用;c.按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逐个进行分析,并依次画在作用点上。
5.力学作图要点:a.找准作用点,一定要画在受力物体上,当物体同时受到多个力时,为便于研究,作用点一般画在受力物体的中心;b.作图时较大的力,线段要长一些;c.可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检验分析结果,谨防漏画力,多画力,分析要全面准确二、例题讲练类型一、物体受力分析例1.如图为一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示意图,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小球不受力B.小球受平衡力C.小球受非平衡力D.小球只受重力练:1.如图所示,是一辆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在其支架的杆上固定一个质量m的小球,关于杆对小球作用力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mgB.力的方向沿杆斜向上,大小为2mgC.力的方向垂直于杆向上,大小为D.力的方向沿杆和竖直方向之间的某一方向上,大小为mg2.体重为490N的某同学用双手握住竖直的木杆匀速上攀,他受到的摩擦力(B )。
A.等于490N,方向竖直向下B.等于490N,方向竖直向上C.大于490N,方向竖直向下D.小于490N,方向竖直向上3.放在一辆足够长表面光滑的平板车上的两个物体,随车一起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这两个物体在车上将会(不考虑一切阻力)( A )A.一定不相碰B.一定相碰C.若两个物体质量相等,一定相碰D.若两个物体质量不相等,一定相碰例2.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力分析在解决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正确对物体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题目的关键。
在初中阶段主要初步学习了重力、摩擦力(包括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弹力(包括压力、拉力、支持力、浮力等)。
受力分析主要是分析这些力。
初中物理要求研究的力学问题基本上是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只有正确的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才能准确合理的结合物理规律和公式来解决问题,所以受力分析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重要环节。
下面简要分析受力分析在力学中的应用。
一、中考考点:
1、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2、学会利用受力分析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二、知识储备:
1.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力平衡合力为。
2、重力的方向;作用点。
3、相互接触的物体受力,如图1中A、B两物体;不相互接触的物体受力,如图2中两磁铁。
4、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摩擦力的方向。
总结对物体受力分析的步骤:
(1)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可以把它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只分析它所受的力,不考虑研究对象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力);
(2)在分析物体受力时,应先考虑重力,然后是弹性力、摩擦力等,并分析物体在已知力的作用下,将产生怎样的运动或运动趋势;
(3)根据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及物体周围的其它物体的分布情况,确定力,保证力既不能多也不能少;
(4)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示意图;
(5)检验,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平衡力的知识来检验所画出的力是否正确。
三、典例分析:
(一)、受力分析:
例1. 如图3所示,小球用线系住挂在天花板上并与墙面接触,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例2. 如图4所示,木块放在斜面上静止不动,试画出木块受力示意图。
跟踪练习1:
1、如图5所示,试分析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A作匀速运动时的受力情况。
2、如图6所示,物体放在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传送带上,请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如果传送带突然加速或减速运动,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
(二)、应用:
例1、一个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到分别为5牛和3牛的两个力F 1、F2
的作用后仍处于静止状态,如图8所示,则该物体受到的合力为,桌
面对此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方向为。
跟踪练习2:
1、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所受的多个力中,有一对大小为15N的平衡力,当这对力突然消失后,该物体的运动状态将_______________(填“改变”或“不变”).
2、一个小球重3牛顿,当它以0.5米/秒的速度在光滑的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加在小球上的水平推力是()
A、0牛顿
B、1.5牛顿
C、3牛顿
D、无法判断。
跟踪练习3:
1、竖直悬挂的磁性黑板上吸附着一磁性黑板擦,黑板擦静止不动。
在竖直方向上黑板擦保持平衡的原因是受到摩擦力和力的作用。
3、起重机吊着一重为G的物体(1)匀速上升拉力为F1,(2)匀速下降拉力为F2,(3)静止在空中拉力为F3,(4)在空中水平匀速运动拉力为F4,(5)以3m/s的速度匀速上升,拉力为F5,(6)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拉力为F6,这几种状态都是状态。
比较F1、F2,F3,F4,F5,F6,有F1F2___ F3F4F5F6。
达标测试:
1、重5N的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
2、如图11物体A在水平力F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
当水平力减小为F/2时,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A、减为原来的1/2;
B、和原来一样;
C、增大为原来的2倍;
D、无法判断。
3、如图12中的水平桌面足够长,不计托盘质量和滑轮与绳的摩擦.物体A重10N,当物体B重为2N 时,物体A保持静止,这时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当物体B重为3N时,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托盘着地,此后物体A做运动,受到的摩擦力是N.
4、如图所示,物体A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能静止在斜面上,关于A受力
的个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一定受两个力作用
B.A一定受四个力作用
C.A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D.A受两个力或者四个力作用
5. 如右图所示,两人分别用100 N的力拉弹簧秤的秤钩和拉环,则弹簧秤读数为( )
A.50 N B.0 N
C.100 N D.200 N
答案:
一、 知识储备
1、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0。
2、 竖直向下,重心。
3、 不一定,不一定不。
4、 物体间相互接触、挤压,接触面不光滑,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
二、 练习答案
跟踪练习1:
跟踪练习2:1、不变;2、A ;3、 0;12。
跟踪练习3;1、重 2、D 3、平衡状态,=,=,=,=,=。
达标测试答案:
1、 0;
2、B ;
3、2,减速,3。
4、C .
5、C .
6、3.0N
7、12J
分析: 拉力的功W =Fs ,要正确求出功,必须求出拉力和拉力移动的距离,这就和滑轮组的受力分析综合起来了。
已知:GA =50N ,G B =30N ,v B =0.1 m/s ,t =2s .
求:W
解 A 向右运动,受向右拉力F 1和向左的摩擦力f ,A 匀速运动:f =F l .
与B 相连的滑轮上方共有3根绳子承担物重G B .
∴ F 1=31G B =3
1×30=10 f =F 1=10N
当A 向左运动时,A 受向左的拉力F 2和向右的摩擦力f 及向右的绳子拉力F 1. F 2=f +F 1(F 1=
31G B =10N ),f 大小不变
∴ F 2=10N +10N =20N
在2s 内,物体上升距离h =v B ×t =0.1m/s×2s =0.2m
拉力移动距离s =3h =3×0.2m =0.6m
拉力做的功W =F 2s =20N×0.6m =12J 答案 12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