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力学分析习题及答案.doc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力学习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力学习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力学习题及答案高中物理力学学习题及答案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力学是一个重要的分支,它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

力学学习题是检验学生对力学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中物理力学学习题及其答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力学知识。

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一个力F=10N的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F为物体所受的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可得a=F/m=10N/2kg=5m/s²。

2. 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受到一个力F=20N的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答:同样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可得a=F/m=20N/0.5kg=40m/s²。

3.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一个力F=30N的作用,物体的加速度为4m/s²,求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解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可得F=2kg ×4m/s²=8N。

由于物体所受的力F=30N,其中包括摩擦力,所以摩擦力为30N-8N=22N。

4.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3kg,受到一个力F=40N的作用,物体的加速度为2m/s²,求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解答:同样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可得F=3kg ×2m/s²=6N。

由于物体所受的力F=40N,其中包括摩擦力,所以摩擦力为40N-6N=34N。

5. 一个物体质量为2kg,受到一个力F=20N的作用,物体的加速度为2m/s²,求物体所受的阻力。

解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可得F=2kg ×2m/s²=4N。

由于物体所受的力F=20N,其中包括阻力,所以阻力为20N-4N=16N。

通过以上的学习题及其答案,我们可以看到在力学学习中,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以解决各种与力、质量和加速度有关的问题。

高一物理力学分析习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力学分析习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力学受力分析1如图2-1-7所示,甲、乙球通过弹簧连接后用绳悬挂于天花板,丙、丁球通过细绳连接后也用绳悬挂天花板.若都在A处剪断细绳,在剪断瞬间,关于球的受力情况,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球只受重力作用B.乙球只受重力作用C.丙球受重力和绳的拉力作用D.丁球只受重力作用2.如图2-2-8所示,物体a、b和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b=5N、Fc=10N分别作用于物体b、c上,a、b和c仍保持静止.以F1、F2、F3分别表示a与b、b 与c、c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A.F1=5N,F2=0,F3=5NB.F1=5N,F2=5N,F3=0C.F1=0,F2=5N,F3=5ND.F1=0,F2=10N,F3=5N3如图2-2-1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F作用在A上,使两者一起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间无摩擦力B.A对B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向右C.B对地面的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方向向右D.B受到了向右的静摩擦力和向左的滑动摩擦力4如图2-2-2示,物体A、B在力F作用下一起以相同速率沿F方向匀速运动,关于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中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同B.甲、乙两图中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反C.甲、乙两图中A均不受摩擦力D.甲图中A不受摩擦力,乙图中A受摩擦力,方向均与F相同5如图2-2-3所示,物体A、B的质量mA=mB=6kg,A和B、B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等于0.3,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水平力F=30N.那么,B对A 的摩擦力和水平桌面对B的摩擦力各为多大?\解:先对滑轮分析:绳的拉力处处相等且等于F/2再对A分析:先看AB是否相对滑动因F/2<18故没有相对滑动所以B对A的摩擦力为15N,方向向左同理得B,水平桌面对B的摩擦力为30N,方向向右6.如图2-2-16所示,重物A质量为mA=5kg,重物B质量为mB=2kg,A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m=10N.为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试求拉力F大小范围.(g取10m/s2)力的分解与合成(一般采用正交分解、或力的合成)1在同一平面内共点的四个力F1、F2、F3、F4的大小依次为19N、40N、30N和15N,方向如图2-3-13所示,求它们的合力.解:采用正交分解即可求解正交分解要点:让更多的力在坐标轴上2如图2-3-16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用细绳OC悬挂在支架上的O点,轻杆OB可绕B点转动,当物体静止时细绳OA与轻杆OB间的夹角为θ.求此时细绳OA中张力F1的大小和轻杆OB受力F2的大小.3如图2-3-17所示,水平横梁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小的轻质滑轮B,一轻绳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m=10kg的重物,∠CBA=30°,则滑轮受到绳子作用力为()A.50N B.C.100N D.分析:受力分析,绳中各处的力相等且等于mg,的合成得滑轮受到绳子的力为mg=100N4如图2-3-19所示,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力F作用于物体O点,现要使物体沿着OO '方向做加速运动(F 和OO'都在水平面内).那么,必须同时再加一个力F ',这个力的最小值是()A.Fcosθ B.FsinθC.F tanθ D.Fcotθ分析:由力的合成,当和力沿oo’方向时则物体沿着OO '方向做加速运动,当f’与OO '垂直时最小,值为F*sinθ5.用两根绳子吊起一重物,使重物保持静止,逐渐增大两绳之间的夹角,则两绳对重物的拉力的合力变化情况是()A.保持不变 B.逐渐增大C.逐渐减小 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6.如图2-3-21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在挡板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求(a)、(b)两种情况下小球对斜面的压力之比.解:受力分析两种情况球均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以及板的支持力,由力的合成第一种情况FN=mgtanθ第二种情况FN=mgsinθ7.如图2-3-24所示,用跟水平方向成α角的推力F推重量为G的木块沿天花板向右运动,木块和天花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解:先受力分析,再正交分解答案:FN= Fsinα-GFf=u(Fsinα-G)8如图2-4-5所示,重力为G的物体在水平向右和跟竖直方向成θ角的斜向上绳子的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试求两绳的拉力解:Foa=mg/cosθFob=mgtanθ9如图2-4-19所示,用绳AC和BC吊起一重物,绳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30°和60°,AC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50N,而而BC绳能承受的最大的拉力为100N,求物体最大重力解:绳AC的拉力F1=mgcos30o绳BC的拉力F2=mgsin30oF1/F2=>150/100故AC先断,所以mg=F1/cos30o=100N10.如图2-4-27所示,小球质量为m,置于质量为M的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求(1)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和悬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2)地面对斜面体的水平和竖直方向的作用力大小解:受力分析后正交分解答案:绳对球的拉力F1=mgsinθ/sin(θ+α)斜面对求的支持力F2= mgsinα/sin(θ+α)地面对斜面的水平力F3=F2sinθ=mgsinα/sin(θ+α)sinθ地面对斜面的竖直方向的作用力F4=Mg+ mgsinα/sin(θ+α)cosθ练习题1、用轻绳AC和BC悬挂一重物,绳AC和BC与水平天花板的夹角分别为600和300,如图所示,已知悬挂重物的重力150牛顿,求AC绳和BC绳上承受的拉力大小?解:绳AC的拉力F1=mgcos30o绳BC的拉力F2=mgsin30o2、物体A在水平力F作用下,沿着倾角为 370的斜面匀速上滑,物体A所受到的重力为G=300N,它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u=0.5,求:(1)物体A所受到的支持力。

高一物理受力分析专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受力分析专题(含答案)

BAA BFF甲 乙 图2-2-2 高一物理力学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粗糙的水平面上叠放着A 和B 两个物体,A 和B 间的接触面也是粗糙的,如果用水平力F 拉B ,而B 仍保持静止,则此时( )A .B 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 ,B 和A 间的静摩擦力也等于F . B .B 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 ,B 和A 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C .B 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B 和A 间的静摩擦力也等于零.D .B 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B 和A 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 .2、如图所示,重力G=20N 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同时受到大小为10N 的,方向向右的水平力F 的作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 )A .2N ,水平向左B .2N ,水平向右C .10N ,水平向左D .12N ,水平向右3、(多选)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一个拉力F 和地面对它的摩擦力f 的作用。

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条件下,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F 增大时,f 也随之增大B .当F 增大时,f 保持不变C .F 与f 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 .F 与f 是一对平衡力4、木块A 、B 分别重50 N 和60 N ,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夹在A 、B 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

现用F =1 N 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 上.如图所示.力F 作用后 ( )A.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NB.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NC.木块B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 ND.木块B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 N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箱在与水平面成θ的推力F 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滑行,已知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A .μ mgB .μ (mg +F sin θ)C .F cos θD .μ (mg +F cos θ) 6、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与水平面方向成α角的拉力F 作用,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 .F cos α/(mg -F sin α)B .F sin α/(mg -F sin α)C .(mg -F sin α)/F cos αD .F cos α/mg7、如图所示,物体A、B的质量均为m,A 、B 之间以及B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系数均为μ水平拉力F 拉着B 物体水平向左匀速运动(A 未脱离物体B的上表面)F 的大小应为( )A .2μmgB .3μmgC .4μmgD .5μmg8、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力F 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若稍许增大水平力F , 而物体仍能保持静止时( )A..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及支持力一定增大B. 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及支持力都不一定增大C.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支持力不一定增大D.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支持力一定增大9、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力F 挤压相同的木板,木板中间夹着两块相同的砖,砖和木板均保持静止,则( )A .两砖间摩擦力为零B .F 越大,板与砖之间的摩擦力就越大C .板砖之间的摩擦力大于砖的重力D .两砖之间没有相互挤压的力10、(多选)如图所示,以水平力F 压物体A ,这时A 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若物体A 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A 物体的质量为m ,那么A 物体与墙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 )A . μmgB .mgC .FD .μ F11、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他们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 上和F 下,则( )A .F 上向上,F 下向下,F 上=F 下B .F 上向下,F 下向上,F 上>F 下C .F 上向上,F 下向上,F 上=F 下D .F 上向上,F 下向下,F 上>F 下12、(多选)用水平力F 把一铁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当F 增大时( ) A .墙对铁块的支持力增大 B .墙对铁块的摩擦力增大C .墙对铁块的摩擦力不变D .墙与铁块间的摩擦力减小13、如图2-2-8所示,物体a 、b 和c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 b =5N 、F c =10N 分别作用于物体b 、c 上,a 、b 和c 仍保持静止.以F 1、F 2、F 3分别表示a 与b 、b 与c 、c 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 )A .F 1=5N ,F 2=0,F 3=5NB .F 1=5N ,F 2=5N ,F 3=0C .F 1=0,F 2=5N ,F 3=5ND .F 1=0,F 2=10N ,F 3=5N14、如图2-2-2示,物体A 、B 在力F 作用下一起以相同速率沿F 方向匀速运动,关于物体A 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图中A 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 相同B .甲、乙两图中A 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 相反C .甲、乙两图中A 均不受摩擦力D .甲图中A 不受摩擦力,乙图中A 受摩擦力,方向与F 相同二、填空题15、用弹簧秤沿水平方向拉一重为4N 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时,弹簧秤读数为,则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

高考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1. 数据处理一个物体沿轨道做简谐振动,振幅为2 cm,频率为5 Hz。

在振动过程中,当物体通过位于平衡位置附近的某一点时,记录得到的位移数据如下:0.5 cm, 1.8 cm, 2.2 cm, 1.4 cm, 0.7 cm, 1.9 cm, 2.1 cm, 1.3 cm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以下问题:1.1 求物体的周期。

解析:周期T与频率f之间的关系为 T = 1/f 。

所以,物体的周期为T = 1/5 = 0.2 s。

1.2 求物体在最大位移处的速度。

解析:物体在最大位移处的速度为0。

因为在简谐振动中,当物体通过最大位移处时速度为0。

1.3 求物体经过平衡位置时的加速度。

解析:根据简谐振动的定义,物体经过平衡位置时的加速度达到最大值,且方向指向平衡位置。

由于简谐振动是在直线上的振动,所以加速度的大小等于振幅乘以角频率的平方,即a = ω²A = (2πf)²A。

代入已知数据,可得a = (2π×5)²×0.02 = 0.785 m/s²。

1.4 绘制物体振动的位移-时间图。

解析:根据给定的位移数据,我们可以绘制位移-时间图。

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

根据数据点将曲线连接起来,即可得到位移-时间图。

(图形待补充)2. 动力学问题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受到一个力F = 4t N的作用,其中t为时间(秒)。

当物体在t = 0 s时静止,求该物体在t = 5 s时的速度和位移。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a。

将所给的力F代入公式中,可以得到 m*a = 4t。

物体的质量为2 kg,所以 a = 2t m/s²。

根据物理学中的速度-时间关系,可得v = ∫(a dt) = ∫(2t dt) = t²。

将时间t代入速度公式,当t = 5 s时,速度v = (5 s)² = 25 m/s。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受力分析基础练习题(word文档+参考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受力分析基础练习题(word文档+参考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受力分析基础练习题(word文档+参考答案)高一物理物体的受力分析专题一、受力分析的重要性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前提和关键之一。

因此,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必须注意准确性。

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对受力分析的相关知识、力的判据、受力分析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有一定的理解。

二、受力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方法1.力的图示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一个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

箭头或箭尾通常用来表示力的作用点。

一般将物体所受的各力都看作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共点力。

2.在画图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时,有时并不需要精确画出力的大小,只要把力的方向画正确,并大概画出力的大小即可。

这样的力图称为力的示意图。

三、受力分析的方法1.研究表明物体(对象)会受到力的作用,通常同时会受到多个力的作用。

2.受力分析就是要准确地分析出物体(对象)所受的力,并能用力的示意图(受力图)表示出来。

3.隔离法:在分析被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时,要把它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各力的性质、大小、方向怎样,并将它们一一画在受力图上。

这种分析的方法叫隔离法。

4.内力与外力:内力是指对象内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外力是指对象以外的物体给所研究对象施加的力。

5.整体法:取多个物体作为对象,分析此对象所受到的力。

(注:在整体法中只分析外力,不要分析内力。

)四、判断受力与否的三个常用判据1.条件判据。

不同性质的力的产生条件是不同的。

在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某种性质的力时,最基本的判断是依据这种力的产生进行的。

也就是说,如果这种力的产生条件得到满足,则物体必受这种力的作用。

否则,物体就不会受这种力的作用。

同学们要熟悉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条件及大小、方向的确定。

2.效果判据。

有时候,有的力的产生条件是否被满足是很难判断的。

比如,静摩擦力产生条件中的所谓“相对运动趋势”就很微妙,在具体的问题中有时就很难说清物体间到底有没有相对运动趋势,到底有什么样的相对运动趋势。

高中物理《力学》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力学》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力学》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变化,加速度也一定变化B.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有加速度C.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可以不变,所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不一定有加速度D.在恒力作用下,物体不可能做曲线运动2.下列哪些物理量是矢量()①长度②温度③力④加速度A.③B.③④C.②③D.④3.如图所示,一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从a点以沿ab方向的初速度0v开始运动。

若小球分别受到如图所示的三个水平方向恒力的作用,其中2F与0v在一条直线上,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小球在力1F作用下可能沿曲线ad运动B.小球在力2F作用下只能沿直线ab运动C.小球在力3F作用下可能沿曲线ad运动D.小球在力3F作用下可能沿曲线ae运动4.一个小球从2m高处落下,被水平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这一过程中()A.位移大小是3m B.位移大小是1m C.路程是1m D.路程是2m5.图(a)中医生正在用“彩超”技术给病人检查身体;图(b)是某地的公路上拍摄到的情景,在路面上均匀设置了41条减速带,从第1条至第41条减速带之间的间距为100m。

上述两种情况是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a)“彩超”技术应用的是共振原理B.图(b)中汽车在行驶中颠簸是多普勒效应C.图(b)中汽车在行驶中颠簸是自由振动D.如果图(b)中某汽车的固有频率为1.5Hz,当该汽车以3.75m/s的速度匀速通过减速带时颠簸最厉害6.如图所示为走时准确的时钟面板示意图,M、N为秒针上的两点。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M点的周期比N点的周期大B.N点的周期比M点的周期大C.M点的角速度等于N点的角速度D.M点的角速度大于N点的角速度7.路灯维修车如图所示,车上带有竖直自动升降梯.若车匀速向左运动的同时梯子匀速上升,则关于梯子上的工人的描述正确的是A.工人相对地面的运动轨迹为曲线B.仅增大车速,工人相对地面的速度将变大C.仅增大车速,工人到达顶部的时间将变短D.仅增大车速,工人相对地面的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将变小8.如图所示为三个运动物体A、B、C的速度—时间图像,其中A、B两物体从不同地点出发,A、C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A、B、C均沿同一直线运动,且A在B前方3 m处。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重点专题:受力分析(基础篇)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重点专题:受力分析(基础篇)

专题:受力分析(基础篇)一、受力分析1、定义:把某个特定的物体在某个特定的物理环境中所受到的力一个不漏,一个不重地找出来,并画出定性的受力示意图。

对物体进行正确地受力分析,是解决好力学问题的关键。

2、相对合理的顺序:先找场力(电场力、磁场力、重力),再找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其它力。

3、为了在受力分析时不多分析力,也不漏力,一般情况下按下面的步骤进行:(1)确定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个物体也可以是整体。

(2)按顺序画力①.先画重力: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方向竖直向下。

②.次画已知力③.再画接触力(弹力和摩擦力):看研究对象跟周围其他物体有几个接触点(面),先对某个接触点(面)分析,若有挤压,则画出弹力,若还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则再画出摩擦力。

分析完一个接触点(面)后,再依次分析其他的接触点(面)。

④.再画其他场力:看是否有电、磁场力作用,如有则画出。

二、受力分析的方法1、整体法:以几个物体构成的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求解的方法。

2、隔离法:把系统分成若干部分并隔离开来,分别以每一部分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分别列出方程,再联立求解的方法。

3、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

有时在解答一个问题时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需要整体法与隔离法交叉使用。

三、受力分析的判断依据:①从力的概念判断,寻找施力物体;②从力的性质判断,寻找产生原因;③从力的效果判断,寻找是否产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

总之,在进行受力分析时一定要按次序画出物体实际受的各个力,为解决这一难点可记忆以下受力口诀:地球周围受重力绕物一周找弹力考虑有无摩擦力其他外力细分析合力分力不重复只画受力抛施力四、例题例1、单个物体受力情况(A静止)(A匀速下滑)空中飞行的足球匀速行驶的汽车V V 例2、两个物体受力情况A B A、B都静止BAFA、B都静止FBAA、B静止不动A αFv(A向下运动,斜面不光滑)AA沿着墙向上运动AA沿着水平面向右运动AA沿着斜面向上运动FA FAAA静止匀速运动或由静止启动向上匀速运动或向下匀速运动例3、三个物体受力情况变式:如图所示,各图中,物体总重力为G,请分析砖与墙及砖与砖的各接触面间是否有摩擦力存在?如有大小是多少?五、习题精选1.(2020·山东滕州市第一中学新校高三月考)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被垂直于墙面的推力F紧压在倾角为θ的墙面上并保持静止。

高中物理必修一力学单位制练习题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一力学单位制练习题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物理·必修1(人教版)第四课时力学单位制水平测试1.(双选)下列单位中,是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单位的是() A.cm/s2B.m/s2C.N/kg D.N/m解析: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可以用m/s2表示,也可以用N/kg表示.虽然N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但它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答案:BC2.有关下面的物理量和单位的归属情况正确的是()①密度;②牛顿;③米/秒;④加速度;⑤长度;⑥质量;⑦千克;⑧时间.A.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①⑤⑥⑧B.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⑦C.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②③⑦D.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④⑤⑥解析:密度、加速度、长度、质量和时间是物理量名称,不是单位(基本单位或导出单位)的名称,选项A、D错.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有7个,其中力学部分有3个:米、千克、秒,本题所列名称中,只有千克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选项B正确.国际单位制的单位是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的,牛顿是力的单位,其定义是:使质量是1 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 N,于是可知,牛顿这个单位是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和基本单位导出的,是国际及基本单位导出的,是单位制中的单位,同理,米/秒是由公式v=xt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选项C不正确.故选B.答案:B3.(双选)关于国际单位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力学单位制中,若采用cm,g,s作为基本单位,力的单位是牛(N)B.牛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单位C.牛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导出单位D.千克·米/秒2、焦/米都属于力的国际制单位解析:力的单位是由牛顿第二定律而导出的,当各量均取国际单位制单位时,由F=ma可知力的单位是质量的单位和加速度的单位的乘积,即N=kg·m/s2.若取厘米、克、秒作为基本单位,那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单位就应是克·厘米/秒2≠N.A、B错误,C正确.由功的计算公式W=Fx,得F=Wx.由于功的国际单位是焦,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所以力的国际单位也可表示为焦/米,D正确.答案:CD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力学的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质量的单位、位移的单位选为基本单位B.牛顿、千克、米/秒2、焦耳、米都属于力的单位C.在厘米、克、秒制中,重力加速度g的值等于9.80 厘米/秒2D.在力学计算中,若涉及的物理量都采用同一种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则所计算的物理量的单位也是同一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解析:力学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为长度、质量、时间的单位;千克、米/秒2、焦耳、米不是力的单位;在厘米、克、秒制中g=980 厘米/秒2;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答案:D5.(多选)功的定义为:力和沿力的方向的位移的乘积,即W=Fl.关于功的单位,下列各式中能表示的是()A.J B.N·mC.kg·m2/s3D.kg·m2/s2解析: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为J ,由W =Fl 得1 J =1 N·m ,又由F =ma ,即1 N =1 kg·m/s 2得1 J =1 kg·m 2/s 2,故A 、B 、D 正确.答案:ABD6.物理学中,把物体的质量m 与速度v 的乘积称为物体的动量,用字母p 表示,即p =m v .关于动量的单位,下列各式不正确的是( )A .kg·m/sB .N· sC .N·m D.N m·s -2·m s解析:由p =m v 知动量的单位为kg·m/s ,A 正确;1 N·s =1kg·m/s 2·s =1 kg·m/s ,B 正确,C 错误;由F =ma 知质量m =F a ,单位为N m·s-2,D 正确. 答案:C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力学中的基本单位是米(m)、千克(kg)和秒(s)B .牛顿(N)是力学的基本单位,但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C .帕斯卡(Pa)、焦耳(J)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D .长度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解析:力学中所有长度、质量、时间的单位都是基本单位,如吨、小时、毫克等都是基本单位,而不是只有米、千克、秒,A 错;基本单位的选定是根据物理量运算中的需要而选定的,具有一定的科学含义,并不是使用频繁的单位就是基本单位,B 错;帕斯卡是根据公式p =F S 导出的单位,1 Pa =1 N/m 2=1 kg/(m·s 2),焦耳是根据公式W =Fx 导出的单位,1 J =1 N·m =1 kg·m 2/s 2,两者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C 对;长度是物理量,而非单位,D 错.答案:C8.导出单位是由基本单位组合而成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加速度的单位是m/s 2,是由m 、s 两个基本单位组合而成的B .加速度的单位是m/s 2,由公式a =Δv Δt 可知它是由m/s 和s 两个基本单位组合而成的C .加速度的单位是m/s 2,由公式a =F m 可知,它是由N 、kg 两个基本单位组合而成的D .以上说法都是正确的解析:在力学中选长度、时间、质量的单位为基本单位,而m/s 、N 都是导出单位,所以B 、C 错误.答案:A9.雨滴在空气中下落,当速度比较大的时候,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与其横截面积成正比,即F f =kS v 2,则比例系数k 的单位是 ( )A .kg/m 4B .kg/m 3C .kg/m 2D .kg/m解析:由F f =kS v 2得1 kg·m/s 2=k ·m 2·m 2/s 2,k 的单位为kg/m 3. 答案:B素能提高10.声音在某种气体中的速度表达式,可以只用压强p 、气体密度ρ和没有单位的比例常数k 表示,根据上述情况判断,下列声音在该气体中的速度表达式肯定正确的是( )A .v =k pρ B .v =k ρpC .v =k p ρD .v =k ρp解析:压强p =F S 的单位是N m 2=kg·m/s 2m 2=kg m·s 2,密度ρ=m v =kg m 3,所以p ρ的单位为m 2s2,k p ρ的单位为 m/s.答案:A11.选定了长度的单位m 、质量的单位kg 、时间的单位s 之后,就足以导出力学中其他所有的物理量的单位,但必须依据相关的公式.现有一个物理量及其表达式为A=GMr,其中M是质量,r是长度,又已知G的单位是N·m2·kg-2,据此能否推知A是什么物理量?答案:A是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力学
受力分析
1 如图2-1-7 所示,甲、乙球通过弹簧连接后用绳悬挂于天花板,丙、丁球通过
细绳连接后也用绳悬挂天花板.若都在A处剪断细绳,在剪
断瞬间,关于球的受力情况,下
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球只受重力作用
B.乙球只受重力作用
C.丙球受重力和绳的拉力作用
D.丁球只受重力作用
图2-1-7
分析:当在A处剪断时两球看作一个整体,整体加速度为g,此时弹簧中的力不变,对A B球都会有力的作用故 A B错,绳在松弛状态不能提供力,假设绳中有拉力,则丁的加速度会大于g 而丙的加速度会小于g,则两球会相互靠近,绳则松弛,假设不成立,故绳中无拉力
2.如图2-2-8 所示,物体a、b 和c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 b=5N、F c=10N
分别作用于物体b、c 上,a、b 和c 仍保持静止.以F1、F2、F3分别表示 a 与b、
b 与c、
c 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
A.F1=5N,F2=0,F3=5N B.F1=5N,F2=5N,F3=0 C.F1=0,F2=5N,F3=5N F b
a
b
c
F c
D.F1=0,F2=10N,F3=5N
图2-2-8
分析:(分析方法从简单到复杂)因为a、b、c 均保持静止,故加速度,合外力
都为0。

先分析 a 只受b 对a 的支持力,以及重力故F1=0,再分析b,b 受到重
力、a 对b 的压力、c 对b 的支持力、Fb、以及 c 对b 的摩擦力,c 对b 的摩擦
力为水平方向,故需水平方向的力来平衡,故F2=Fb=5,方向向右。

同理在对 c 分

3 如图2-2-1 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 F 作用在A上,使两者
一起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间无摩擦力
A F B.A对B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向右
C.B对地面的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方向向右
B
D.B受到了向右的静摩擦力和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分析:两者一起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加速度都为0,处于平衡
图2-2-1
状态。

对A分析,A受到重力、B 对A的支持力、F、及B对A的
静摩擦力且等于F,方向向左,A对B则向右。

同理在对B分析
4 如图2-2-2 示,物体A、B在力F 作用下一起以相同速率沿 F 方向匀速运动,
关于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中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 F 相同 F
A
B.甲、乙两图中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 F 相反
F
A
B
B 甲乙
图2-2-2
C.甲、乙两图中A均不受摩擦力
D.甲图中A不受摩擦力,乙图中A受摩擦力,方向均与 F 相同
分析:甲乙图都处于平衡状态,对已图A受到重力、B对A的支持力,因重力在
沿斜面方向有重力的分力,故需静摩擦力来平衡,方向与重力的分力相反
5 如图2-2-3 所示,物体A、B的质量m A= m B=6kg,A和B、B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
因数都等于0.3 ,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水平力F=30N.那么,B对A
的摩擦力和水平桌面对B的摩擦力各为多大?
A F
解:先对滑轮分析:绳的拉力处处相等且等于F/2
再对A分析:先看AB是否相对滑动因F/2<18 故没有相
B
对滑动
图2-2-3 所以B对A的摩擦力为15N,方向向左
同理得B,水平桌面对B的摩擦力为30N,方向向右
6.如图2-2-16 所示,重物A质量为m A=5kg,重物B质量为m B=2kg,A与桌面间
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m=10N.为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试求拉力 F 大
小范围.(g取10m/s
2)解:桌面所能提供的最大静摩
擦力Ff=10, 方向可左可右
当方向向右时有最小值F=mbg-10=10N
当方向向左时有最大值F=mbg+10=30N
图2-2-16
力的分解与合成(一般采用正交分解、或力的合成)
1 在同一平面内共点的四个力F1、F2、F3、F
的大小依次为19N、40N、30N和15N,
4
方向如图2-3-13 所示,求它们的合力.F
2
解:采用正交分解即可求解F3
106°
正交分解要点:让更多的力在坐标轴上
37°
F1
F4
图2-3-13
2 如图2-3-16 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用细绳OC悬挂在支架上的O点,
轻杆OB可绕B 点转动,当物体静止时细绳OA与轻杆OB间的夹角为
A
θ.求此时细绳O A中张力F1 的大小和轻杆OB受力F2 的大小.
解:解题关键受力分析
O 答案:F1=mg/sin θ
B
C F2=mg/tan θ
图2-3-16
m 3 如图2-3-17 所示,水平横梁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小的轻质滑轮B,
一轻绳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m=10kg 的重物,
∠CBA=30°,则滑轮受到绳子作用力为()
A.50N B .50 3N
C C.100N
D .100 3N
分析:受力分析,绳中各处的力相等且等于mg,的合成得滑轮受到绳子的力为mg=100N A
图2-3-17
B
m
4 如图2-3-19 所示,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力 F 作用于物体O点,现要使
物体沿着OO' 方向做加速运动( F 和O O'都在水平面内).那么,必须同时再加
一个力F ' ,这个力的最小值是()A.Fcosθ
B .Fsin θ C.F tan θ D .Fcot θ 分析:由力的合成,当和力沿oo’方向时则物体沿着OO ' 方向做加速运动,当f’与OO '垂直时最小,值为F*sinθ
图2-3-19
5.用两根绳子吊起一重物,使重物保持静止,逐渐增大两绳之间的夹角,则两
绳对重物的拉力的合力变化情况是()
A.保持不变 B .逐渐增大
C.逐渐减小 D .以上说法都有可能
分析:两绳拉力不变,当夹角变大时,合力必变小
6.如图2-3-21 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在挡板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求(a)、(b)两种情况下小球对斜面的压力之比.
θθ
(a)(b)
图2-3-21
解:受力分析两种情况球均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以及板的支持力,由力的合
成第一种情况FN=mgtanθ第二种情况FN=mgsinθ
7.如图2-3-24 所示,用跟水平方向成α角的推力 F 推重量为G的
木块沿天花板向右运动,木块和天花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木
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解:先受力分析,再正交分解
答案:αFN= Fsin -G Ff=u(Fsin -G)αF
α
G
图2-3-24
8 如图2-4-5 所示,重力为
G的物体在水平向右和跟竖直方
向成θ角的斜向上绳子的拉力作
图2-4-5
用下,保持静止状态,试求两绳的拉力
解:Foa=mg/cosθ
Fob=mgtanθ
9 如图2-4-19 所示,用绳AC和BC吊起一重物,绳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30°
和60°,A C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50N,而而BC绳能承受的最大的拉力为100N,求物体最大重力
o
解:绳AC的拉力F1=mgcos30
o
绳BC的拉力F2=mgsin30
F1/F2= 3 >150/100 30°6
图2-4-19
故AC先断,所以mg=F1/cos30
o=100 3 N
10.如图2-4-27 所示,小球质量为m,置于质量为M的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
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求
(1)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和悬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
(2)地面对斜面体的水平和竖直方向的作用力大小
解:受力分析后正交分解
α
答案:绳对球的拉力F1=mgsinθ/sin( θ+α) 斜面对求的支持力F2= mgsinα/sin( θ+α)
θ
图2-4-27
地面对斜面的水平力F3= F2sin θ=mgsinα/sin( θ+α)sin θ
地面对斜面的竖直方向的作用力F4=Mg+mgsin α/sin( θ+α)cos θ
练习题
0 1、用轻绳AC和BC悬挂一重物,绳AC和B C与水平天花板的夹角分别为60
和30
0,如图所示,已知悬挂重物的重力150 牛顿,求AC绳和BC绳上承受的拉力
大小?
o
解:绳AC的拉力F1=mgcos30
o
绳BC的拉力F2=mgsin30
A 600 300 B
C
0 的斜面匀速上滑,物体A 所受到2、物体A 在水平力 F 作用下,沿着倾角为37
的重力为G=300N,它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u=0.5,求:
(1)物体A 所受到的支持力。

(2)水平外力F。

(sin370=0.6 cos370=0.8)
解:受力分析,再正交分解即可
3、如图所示,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
与B,B与地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物B用细绳系住,接
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u=0.4 ,当水平力为多少时,才能
将A匀速拉出?
F=u(40+20)=24N
4、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与斜面成α的拉力F 的作用,在斜面上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求:动摩擦因数为多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