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力分析专项练习

合集下载

受力分析与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高中物理第二章专项练习

受力分析与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高中物理第二章专项练习

第二章相互作用受力分析与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1.受力分析的顺序:先场力再弹力后摩擦力,接触力要逐个接触面排查.2.对于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的问题通常整体法和隔离法交替使用.3.三重检验:(1)明确各力的施力物体、受力物体.(2)判断研究对象是否能保持原来运动状态.(3)换角度(整体隔离)或换研究对象(相邻的物体)再次受力分析,判断两次分析是否一致.1.如图所示,一物块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沿固定的粗糙斜面向上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物块运动过程中受力的个数为()A.2个B.2个或4个C.2个或3个D.4个答案A解析物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恒力F,假设还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作用,则物块受到的合力不为零,因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不会受到摩擦力作用,也不会受到斜面的支持力作用.故选A.2.如图,楔形物块M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使之匀速上滑,则小物块的受力示意图大致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答案B解析对小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受到沿斜面向上的F,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因为物块相对斜面沿斜面向上运动,所以物块受到斜面对它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故选B.3.(2023·安徽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月考)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滑块静止置于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P 点,另一端系在滑块上,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则(重力加速度为g )()A .滑块一定受到三个力作用B .弹簧一定处于压缩状态C .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12mg D .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可能为零答案C 解析以滑块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一定受重力作用,斜面和弹簧只能给滑块垂直斜面方向的力,因为滑块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滑块一定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作用,而弹力是摩擦力产生的必要条件,故滑块一定还受到斜面的支持力作用,但无法确定弹簧是伸长、压缩或是原长,滑块可能受弹簧的弹力,也可能弹力为零,故A 、B 、D 错误;摩擦力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则摩擦力F f =mg sin 30°=12mg ,故C 正确.4.(2023·重庆市联考)如图所示,将两个相同的木块P 、Q 置于粗糙斜面上,P 、Q 中间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轻弹簧,弹簧不与P 、Q 拴接.木块P 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下的恒定拉力F ,P 、Q 均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A .P 一定受到5个力的作用B .Q 一定受到4个力的作用C .只移去弹簧后P 可能会沿斜面下滑D .只移去弹簧后P 所受摩擦力可能不变答案A 解析设木块质量为m ,斜面倾角为θ,对P 受力分析如图,则P 受到重力、支持力、弹簧弹力、摩擦力、拉力五个力的作用,A 正确;Q 受到的弹簧弹力沿斜面向上,若Q 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弹簧弹力的大小相等,则Q 不受摩擦力,所以Q 可能受到重力、支持力、弹簧弹力三个力的作用,B 错误;有弹簧时,正交分解P 受到的重力,沿斜面方向受力平衡,有F f P =mg sin θ+F 弹+F ,只移去弹簧时,有F f P ′=mg sin θ+F ,可知木块P 受到的沿斜面向下的力变小,需要的摩擦力变小,故木块P仍然静止,C、D错误.5.(2023·湖北省黄冈中学模拟)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叠放着矩形物体A和B,细线一端连接A,另一端跨过光滑定滑轮连接着物体C,A、B、C均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可能受到三个力作用B.B可能受到四个力作用C.适当减小C的质量后,A、B、C仍静止在原位置,则A对B的摩擦力不变D.适当减小C的质量后,A、B、C仍静止在原位置,则B对地面的压力增大答案D解析物体A受力分析如图甲共受到四个力,故A错误;物体B受力分析如图乙共受到五个力,故B错误;适当减小C的质量后,A、B、C仍静止在原位置,F T=m C g,可知F T减小,θ不变,由F f A=F T cosθ可知,B对A的摩擦力减小,则A对B的摩擦力减小;因为F N A=m A g-F T sinθ,F N B=F N A′+m B g,F T减小,θ不变,可知适当减小C的质量后,A、B、C仍静止在原位置,B对地面的压力增大,故C错误,D正确.6.(多选)如图所示,有P、Q、N三个物块,质量均为m,它们竖直叠放在水平面上且处于静止状态,现对Q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三个物块依然保持静止,则施加力F之后()A.P、Q两物块之间的摩擦力增大B.Q、N两物块之间的摩擦力可能减小C.Q一定受到5个力的作用D.Q、N两物块之间的压力增大答案BD解析对P受力分析可知,P受重力、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则P受力情况不变,故P、Q间的摩擦力不变,选项A错误;对P、Q受力分析可知,P、Q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及推力,由于水平推力的作用,Q、N间的摩擦力可能减小,选项B正确;若F沿斜面向上的分力与P、Q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则Q可以不受N对它的摩擦力的作用,所以Q将受重力、P对Q的压力、N对Q的支持力、P对Q的摩擦力及推力五个力的作用,若Q、N间有摩擦力,则Q受6个力的作用,选项C错误;因F有垂直于斜面的分力,故Q、N间的压力一定增大,选项D正确.7.如图,物体P和斜面均静止于地面上,P的上表面水平,现把物体Q轻轻地叠放在P上,则()A.P开始向下滑动B.斜面对P的作用力不变C.P、Q间没有摩擦力的作用D.斜面对地面的摩擦力增大答案C解析对P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设P的质量为M,根据平衡条件,有F N=Mg cosθ,F f=Mg sinθ,由于P处于静止状态,则有F f≤μF N,故μ≥tanθ,由于物体Q 轻轻地叠放在P上,相当于增大物体P重力,P仍静止不动,斜面对P的作用力(支持力、静摩擦力的合力)等于P与Q的重力之和,所以变大,故A、B错误;Q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得知,Q不受P的摩擦力,否则Q将沿水平方向运动,故C正确;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所以水平方向合力为零,地面与斜面之间无摩擦力,故D错误.8.(2023·河北邯郸市高三检测)如图所示,有P、N两块质量相同的物块,在物块P上施加一沿水平方向的外力F,使它们叠放在竖直面上且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P一定受到4个力的作用B.物块P一定受到3个力的作用C.物块N一定受到4个力的作用D.物块N可能受到6个力的作用答案A解析如果P、N之间没有摩擦力,则物块P不能平衡,所以N对P有向左下的支持力和沿着接触面向左上的摩擦力,加上重力和外力F,物块P一定受到4个力的作用,故A正确,B错误;整体分析可知,墙对N有向上的摩擦力,大小等于两者的重力之和,物块N还受到重力、墙对N的支持力,P对N的支持力,P对N的摩擦力,所以物块N一定受到5个力的作用,C、D错误.9.(2023·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月考)如图所示,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木块A上放铁块B,木块A的斜边在竖直粗糙墙壁上,现对A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使得A、B一起向上匀速运动,运动过程中A、B一直保持相对静止.则木块A的受力个数为()A.3B.4C.5D.6答案B解析对于B,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重力、摩擦力和支持力作用,A受到B给的摩擦力和压力作用,对于A、B整体,水平方向若受到墙壁的支持力,不可能平衡,故墙壁对A无支持力,则也无摩擦力作用,木块A还受重力作用和竖直向上的力F.故A一共受到4个力作用.故选B.10.(2023·福建省福州阳光国际学校月考)如图所示,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物体C受到向右的水平推力F时,A、B、C均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A.物体A受3个力作用B.物体B受到4个力作用C.物体C受到5个力作用D.物体C对地面的压力的大小等于C的重力答案B解析物体A受重力和B对A的支持力2个力作用,选项A错误;物体B受到重力、A对B 的压力、斜面对B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共4个力作用,选项B正确;物体C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力F、B对C的摩擦力和压力,共6个力作用,选项C错误;由整体分析可知,物体C对地面的压力的大小等于A、B、C的重力之和,选项D错误.11.如图所示,物块A、B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竖直墙壁粗糙,水平地面光滑,则物块A的受力个数为()A.3B.4C.5D.6答案A解析对A、B整体进行分析,由于整体位于光滑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水平方向上整体一定不受力,即竖直墙壁对A没有支持力,所以A和竖直墙壁之间没有摩擦力.隔离A 进行分析,A一定受重力和B对其的支持力,其中支持力存在水平向左的分量,所以A一定还受到B对其的摩擦力,综上所述可知A的受力个数为3,故选A.12.如图所示,A、B、C三物块叠放并处于静止状态,水平地面光滑,其他接触面粗糙,则()A.A与墙面间存在压力B.A与墙面间可能存在静摩擦力C.A物块共受4个力作用D.B物块共受4个力作用答案D解析整体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知,只受重力及地面的支持力,所以A与墙面间不存在压力及静摩擦力,则A、B错误;隔离法对A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有:重力、B对A的支持力及B对A的静摩擦力三力平衡,所以C错误;把A、B看成一个整体,只受重力及C对B的支持力,C与B之间没有静摩擦力,由牛顿第三定律知B还受A对B的压力及静摩擦力,则B物块共受4个力作用,所以D正确.。

2020届高考物理冲刺专项训练04 力的合力与分解 (解析版)

2020届高考物理冲刺专项训练04 力的合力与分解  (解析版)

力的合成与分解一、单选题1.(2020·北京高三期末)某实验小组发现:一个人直接用力拉汽车,一般无法将汽车拉动;但用绳索把汽车与固定立柱拴紧,在绳索的中央用较小的、垂直于绳索的水平侧向力F 就可以拉动汽车,汽车运动后F 的方向保持不变,如图所示。

若汽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受到绳索的拉力大小等于FB .汽车受到绳索的拉力大于立柱受到绳索的拉力C .匀速拉动汽车的过程中所需拉力F 为恒力D .匀速拉动汽车的过程中所需拉力F 逐渐变大【答案】D【解析】B .同一根绳子上的拉力相等,汽车受到绳索的拉力等于立柱受到绳索的拉力。

故B 错误; A .由于绳子的夹角很大,所以拉力F 在绳子方向上的两个等大分力大于F ,所以汽车受到绳索的拉力大小大于F 。

故A 错误;CD .匀速拉动汽车的过程中,绳子的夹角越来越小,由于分力大小不变,所以所需拉力F 逐渐变大,故C 错误,D 正确;故选D 。

2.(2020·河北省高三专题练习)在甲、乙、丙、丁四幅图中,滑轮本身所受的重力忽略不计,滑轮的轴O 安装在一根轻木杆P 上,一根轻绳ab 绕过滑轮,a 端固定在墙上,b 端下面挂一个质量为m 的重物,当滑轮和重物都静止不动时,甲、丙、丙、丁图中木杆P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乙图中木杆P 竖直。

假设甲、乙、丙、丁四幅图中滑轮受到木杆P 的弹力的大小依次为A F 、B F 、C F 、D F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ABCD F F F F ===B .D A BC F F F F >=>C .A CD B F F F F ==>D .C A B D F F F F >=>【答案】B 【解析】轻绳上的拉力大小等于重物所受的重力mg ,设滑轮两侧轻绳之间的夹角为ϕ,滑轮受到木杆P 的弹力F 等于滑轮两侧轻绳拉力的合力,即2cos2F mg ϕ=由夹角关系可得D A B C F F F F >=>故B 正确,ACD 错误。

高一物理专项练习:受力分析与共点力平衡

高一物理专项练习:受力分析与共点力平衡

一.受力分析1.如图1所示,物块A 、B 通过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连接,A 静止在斜面上,细线绕过光滑的滑轮拉住B ,A 与滑轮之间的细线与斜面平行.则物块A 受力的个数可能是 ( )A .3个B .4个C .5个D .2个2如图所示,在恒力F 作用下,a 、b 两物体一起沿粗糙竖直墙面匀速向上运动,则关于它们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 一定受到4个力B .b 可能受到4个力C .a 与墙壁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D .a 与b 之间一定有摩擦力二.三力平衡3.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着一个质量为m 的光滑小球,小球被竖直的木板挡住,则小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 )A .mg cos θB .mg tan θ C.mg cos θ D.mg tan θ4.如图所示,一光滑小球静止放置在光滑半球面的底端,用竖直放置的光滑挡板水平向右缓慢地推动小球,则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该过程小球未脱离球面),木板对小球的推力F 1、半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 2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 .F 1增大,F 2减小B .F 1增大,F 2增大C .F 1减小,F 2减小D .F 1减小,F 2增大5. 一轻杆AB ,A 端用铰链固定于墙上,B 端用细线挂于墙上的C 点,并在B 端挂一重物,细线较长使轻杆位置如图2甲所示时,杆所受的压力大小为F N1,细线较短使轻杆位置如图乙所示时,杆所受的压力大小为F N2,则有 ( )A .F N1>F N2B .F N1<F N2C .F N1=F N2D .无法比较三.多力平衡6.如图所示,物体质量为m ,靠在粗糙的竖直墙上,物体与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要使物体沿墙匀速滑动,则外力F 的大小可能是( )A.mg sin θB.mg sin θ-μcos θC.mg cos θ-μsin θD.mg cos θ+μsin θ7. 如图所示,一直杆倾斜固定,并与水平方向成30°的夹角;直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0.5 kg 的圆环,圆环与轻弹簧相连,在轻弹簧上端施加一竖直向上、大小F =10 N 的力,圆环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直杆与圆环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g =10 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圆环受到直杆的弹力,方向垂直直杆向上B .圆环受到直杆的弹力大小等于2.5 NC .圆环受到直杆的摩擦力,方向沿直杆向上D .圆环受到直杆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5 N四.系统平衡8.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拉力F 作用下,沿着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粗糙斜面匀速上滑,在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 ( )A .无摩擦力B .支持力等于(m +M )gC .支持力为(M +m )g -F sin θD .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F cos θ9.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放有截面为14圆周的柱状物体A ,A 与墙面之间放一光滑的圆柱形物体B ,对A 施加一水平向左的力F ,整个装置保持静止.若将A的位置向左移动稍许,整个装置仍保持平衡,则 ( )A .水平外力F 增大B .墙对B 的作用力减小C .地面对A 的支持力减小D .A 对B 的作用力减小10.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球,重力大小均为G ,两球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且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一根轻绳两端固结在两个球上,在绳的中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当绳被拉直后,两段绳间的夹角为α,求当F 至少为多大时,两球将会发生滑动.。

初三物理受力分析专项练习题

初三物理受力分析专项练习题

初三物理受力分析专项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力不会改变物体的速度?A. 弹簧力B. 重力C. 摩擦力D. 电磁力2. 若一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它将会怎样运动?A. 匀速向右运动B. 匀速向左运动C. 加速向右运动D. 加速向左运动3. 按图所示,物体受到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力的合成将会是:A. 0 NB. 5 NC. 10 ND. 20 N4. 当一个物体悬挂在弹簧秤上时,称得的重力是4 N,那么它受到的弹簧力是:A. 2 NB. 4 NC. 6 ND. 8 N5. 当施加在物体上的摩擦力大于物体自身重力时,物体将会:A. 静止B. 以匀速直线运动C. 反弹D. 加速直线运动二、填空题1. 物体质量为2 kg,受到2 N的重力,重力加速度为__ m/s^2。

2.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__。

3. 对于一个静止的物体,合力等于__。

4. 下图所示的两个力,它们的合力是__ N。

(图略)5. 按图所示,一个物体受到一个合力为4 N的恒力作用,它将会加速移动__。

三、解答题1. 两个人同时在一个小船上撑桨,力的方向一致但大小不同。

如果两个人的力的合力为零,请回答下面的问题:a) 两个人的力是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为什么?b) 如果两个人的力大小都翻倍,合力会发生变化吗?为什么?解答:a) 两个人的力是平衡力。

因为力的合力为零,所以两个人的力平衡了物体的其他受力,使物体保持静止。

b) 合力仍然为零。

因为两个人的力大小都翻倍,但方向仍然一致,所以两个力的合力仍然为零,物体仍然保持静止。

2. 如下图所示,一个人以恒定的力拉着一个箱子沿水平地面匀速运动。

已知箱子的质量为10 kg,拉力的大小为50 N,摩擦力的大小为30 N。

求地面对箱子的摩擦系数。

(图略)解答:箱子受到的合力是拉力和摩擦力的合力。

根据题意已知:拉力 = 50 N摩擦力 = 30 N箱子的质量 = 10 kg合力 = 拉力 + 摩擦力 = 50 N + 30 N = 80 N由于箱子处于匀速运动状态,合力等于零。

2020高考物理 受力分析 选择题专项练习(包含答案)

2020高考物理 受力分析 选择题专项练习(包含答案)

2020高考物理 受力分析-选择题专项练习(含答案)1.如图所示,A 、B 、C 为三个实心小球,A 为铁球,B 、C 为木球。

A 、B 两球分别连在两根弹簧上,C 球连接在细线一端,弹簧和细线的下端固定在装水的杯子底部,该水杯置于用绳子悬挂的静止吊篮内。

若将挂吊篮的绳子剪断,则剪断的瞬间相对于杯底(不计空气阻力,ρ木<ρ水<ρ铁)A. A 球将向上运动,B 、C 球将向下运动B. A 、B 球将向上运动,C 球不动C. A 球将向下运动,B 球将向上运动,C 球不动D. A 球将向上运动,B 球将向下运动,C 球不动 【答案】D2.秋千的吊绳有些磨损。

在摆动过程中,吊绳最容易断裂的时候是秋千 A .在下摆过程中 B .在上摆过程中 C .摆到最高点时D .摆到最低点时答案:D3. 如图,质量m A >m B 的两物体A 、B 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

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物体B 的受力示意图是答案:A4.两个共点力F l 、F 2大小不同,它们的合力大小为F ,则A .F 1、F 2同时增大一倍,F 也增大一倍B .F 1、F 2同时增加10N ,F 也增加10NC .F 1增加10N ,F 2减少10N ,F 一定不变D .若F 1、F 2中的一个增大,F 不一定增大 答案:AD5.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

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BB gB g NB gB g NCD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答案]AD6.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50N ,分力F 1的方向与合力F 的方向成30°角,分力F 2的大小为30N 。

则 ( ) (A )F 1的大小是唯一的 (B )F 2的力向是唯一的 (C )F 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 (D )F 2可取任意方向 答案:C7.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的质量和速度大小的乘积成反比 B ..物体所受合外力必须达到一定值时,才能使物体产生加速度 C.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的所受作用力中的任一个的大小成正比D.当物体质量改变但其所受合力的水平分力不变时,物体水平加速度大小与其质量成反比 答:D8.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减速,不可能使物体加速B .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加速,不可能使物体减速C .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减速,也可能使物体加速D .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加速,也可能使物体减速 答:C D9. 如图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 连接点P 在F 1、F 2和F 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

力的分解问题专项练习题

力的分解问题专项练习题

力的分解问题专项练习题
1. 问题描述
给定一个物体受到的力F和角度θ,求该力在水平方向和垂直
方向的分量。

2. 解决思路
我们可以使用三角函数来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我们知道:
$$
\cos(\theta) = \frac{{\text{{邻边}}}}{{\text{{斜边}}}}
$$
$$
\sin(\theta) = \frac{{\text{{对边}}}}{{\text{{斜边}}}}
$$
在这个问题中,力F的水平分量可以表示为:
$$
F_x = F \cdot \cos(\theta)
$$
力F的垂直分量可以表示为:
$$
F_y = F \cdot \sin(\theta)
$$
因此,我们可以把给定的问题转化为求解上述公式中的F、θ和求得的水平分量F_x和垂直分量F_y。

3. 算法实现
将上述思路转化为算法的步骤如下:
1. 输入力F和角度θ;
2. 计算水平分量F_x:$F_x = F \cdot \cos(\theta)$;
3. 计算垂直分量F_y:$F_y = F \cdot \sin(\theta)$;
4. 输出水平分量F_x和垂直分量F_y。

4. 示例
输入:
力F = 10 N,角度θ = 30°
输出:
水平分量F_x = 8.66 N,垂直分量F_y = 5 N
5. 总结
通过使用三角函数和力的分解原理,我们可以解决力的分解问题。

通过计算出力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分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物体受力的情况。

这个方法在很多力学问题中都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新高考物理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二 考点06 受力分析 共点力平衡(A卷)

新高考物理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二 考点06 受力分析 共点力平衡(A卷)

新高考物理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二考点06 受力分析共点力平衡(A卷)1.如图所示,内壁光滑、半径为R的半球形容器静置于水平地面上,现将一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A处(O为球心),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小球静止于B点,O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θ︒=,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弹簧对小球的弹力1F与容器对小球的弹力2F之比为( )A.622+B.622-C.624+D.624-2.如图,A、B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视为质点)悬挂在O点,在小球B上施加一个外力F,缓慢地让两个小球偏离原来的位置,直到轻绳OA与竖直方向成30°角的平衡位置,当外力F最小时,轻绳OA与轻绳AB上的拉力大小之比为( )A.2:1B.3:3C.3:2D.3:13.自卸式运输车又称为翻斗车、工程车,由汽车底盘、液压举升机构、取力装置和货厢组成。

如图所示,在车厢由水平位置逐渐抬起至竖直的过程中,有关货物所受车厢的支持力F N和摩擦力F 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力F f逐渐增大B.摩擦力F f先增大后减小C .支持力F N 逐渐增大D .支持力F N 先减小后不变4.如图所示,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固定于竖直墙面的O 点,通过定滑轮和轻质动滑轮,另一端系一质量为1m 的重物,动滑轮下面挂有质量为2m 的重物,系统稳定时,轻绳与竖直墙面的夹角30θ=°,滑轮重力忽略不计,不计绳与滑轮摩擦,则1m 与2m 比值为( )A.1:3B.1:2C.1:3D.3:25.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 、重为G 的光滑均匀球,用长度为2r 的细绳挂在竖直光滑墙壁上,则绳子的拉力F 和球对墙壁压力N 的大小分别是( )A.2G G 、B.2,G GC.33,2G GD.233,33G G 6.如图,光滑球A 与粗糙半球B 放在倾角为30°的斜面C 上,C 放在水平地面上,均处于静止状态。

若A 与B 的半径相等,A 的质量为2m ,B 的质量为 m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则( )A.C 对A 3mgB.C 对B 的摩擦力大小为12mgC.B 对A 23D.地面对C 3 7.如图所示,用细绳将小球悬挂于O 点,在垂直于细绳的外力F 作用下小球静止,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细绳张力大小为T F .在F 方向与细绳始终保持垂直的情况下,将小球缓慢向上拉,直至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为60°,在此过程中( )A.F 一直增大B.T F 一直增大C.F 始终大于T FD.F 先增大后减小8.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 点。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受力分析)相关八大题型整理及专项练习(带答案)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受力分析)相关八大题型整理及专项练习(带答案)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受力分析)相关八大题型整理及专项练习(带答案)相互作用(受力分析)专项练相互作用八种题型:1.摩擦力判断;2.力的合成;3.力的分解;4.常见力的分解;5.正交分解法的步骤;6.受力分析;7.共点力静态平衡;8.动态平衡。

一、摩擦力的判断:1.如图所示,轻绳跨过两定滑轮,两端分别与A、C两物体相连,物体A、B、C间及C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A、B、C的质量分别为 mA =1 kg,mB =2 kg,mC =3 kg,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忽略不计,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若要用力将C拉动,则作用在 C2 上水平向左的拉力至少为 8 N。

(重力加速度 g=10 m/s)2.如图甲、乙所示,图乙中斜面体固定不动,物体 P、Q 在力 F 作用下一起以相同速度沿 F 方向匀速运动,关于物体 P 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甲、乙中物体 P 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 F 相同;B。

图甲、乙中物体 P 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 F 相反;C。

图甲、乙中物体 P 均不受摩擦力;D。

图甲中物体 P 不受摩擦力,图乙中物体 P 受摩擦力,方向与 F 相同。

答案:D。

3.如图,人重 600 N,木块 A 重 400 N,人与 A、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2.现用水平力拉绳,使他与木块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滑轮摩擦不计,求:1)人对绳的拉力;2)人脚对 A 的摩擦力。

参考答案:(1)100 N,水平向右;(2)100 N,水平向右。

巩固题:1.(2016·海南卷)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斜面体 P,两长方体物块 a 和 b 叠放在 P 的斜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若将 a 和 b、b 与 P、P 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分别用f1、f2 和 f3 表示,则:A。

f1=0,f2≠,f3≠0;B。

f1≠,f2=0,f3=0;C。

f1≠,f2≠,f3=0;D。

f1≠,f2≠,f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力分析专项练习
一、受力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1.力的图示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直观地表示一个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头或箭尾通常用来表示力的作用点,一般将物体所受各力都看作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共点力。

在画图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时,有时并不需要精确画出力的大小,只要把力的方向画正确,并大概画出力的大小即可,这样的力图称为力的示意图。

受力分析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键,是学好力学的基本功.为了能正确地全面地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
①.熟悉各种力的物理含义,产生条件及其特征;
②.掌握力与运动之间的一些基本规律.如二力平衡等.
2.受力分析一般采取以下的步骤分析:
(1)、确定研究对象,即据题意弄清我们需要对哪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整体)。

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洁地得到解决。

研究对象确定以后,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的力(既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力。

(2)、隔离研究对象,按顺序找力
按照先重力,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弹力和摩擦力,最后分析其他场力(如电场力,磁场力等)。

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力,画受力图时,只能按力的性质分类画力,不能按作用效果(拉力、压力、向心力等)画力,否则将出现重复。

(3)、画物体受力图,没有特殊要求,则画示意图即可。

(4)检验,找出每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平衡力的知识来检验所画出的力是否正确。

3.受力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每分析出一个力,应找出该力的施力物体和该力对物体产生的效果,否则,该力的存在就值得考虑。

(2)、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给其他物体的反作用力,即要明确任务。

(3)、不要把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力的合成与分解相混淆,"合力"是物体实际所受各力的"等效力","分力"是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等效"出来。

"合力"、"分力"都不是物体受到的真实力,因此在分析受力时,不要画出"合力"、"分力"的图示,即要保持其原滋原味。

(4)、只分析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不分析根据效果命名的力(如下滑力,向心力等)。

(5)、物体受力情况与运动情况必须相符。

所以分析完物体受力时,可以通过分析受力情况与运动情况是否相符,来粗略地判断此分析是否正确。

(6)、为使问题简化,常要忽略某些次要的力,如物体运动速度不大时的空气阻力及水的阻力,轻杆、轻绳、轻滑轮等轻质物体的重力可以不考虑等等。

(7)、当解决问题先后要对几个物体进行受力析时,通常会先分析受力个数较少的物体的受力。

(8)、要灵活选择研究对象,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

(9)、在高中阶段物体受到的多个力的作用点可以平移到同一点上,一般为重心处。

二、受力分析练习题
1、A物体都静止,地面不光滑,分析A物体的受力情况
2、分析下列物体所受的力(
3、分析A 的受力,并求摩擦力的大小
(A 静止) (A 匀速下滑)
4、分析物体在水平面上物体A 和B 的受力,画在已经隔离开的物体上
(图中A 、B 相对静止匀速向右运动) (图中A 、B 相对静止加速向右运动) 5、
分析
A

B
物体受的
C 受力 B
A
B
A


以上A处于静止状态
A

A沿着墙向上运动
A
A沿着水平面向右运动
A
A沿着斜面向上运动(A静止,A质量大于B的质量)(A、B一起匀速向右运动)6、对下列物体作受力分析(如果物体运动就做匀速直线运动)
7.试判断下列各情况物体的受力情况
A
B
8.如上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三块木块A 、B 、C ,其中除A 的左侧面光滑外,其余各侧面均粗糙.当受到水平外力F 时,三木块均处于静止状态.画出各木块的受力图。

9.均匀长棒一端搁在地面上,另一端用细线系在天花板上,如图所示。

(1)若细线竖直,试分析棒的受力情况. (2)若悬线不竖直,棒的受力情况可能如何? (3)若水平面光滑,悬线可能不竖直吗?
10.如图所示,小车A 上放一木块B ,在下列情况下,A 、B 均相对静止,试分析A 对B 的摩擦力.(1)小车A 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2)小车A 突然启动.
11、画出图中A 物体的受力分析图,已知A 静止且各接触面光滑。

(弹力)
12、如图所示,分别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和斜面上的砖A 和B 都处于静止状态,
那么砖A 和B 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吗?如果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请在图中画出砖受到的静摩擦力。

(整体隔离法)
13、如图所示,各图中,物体总重力为G ,请分析砖与墙及砖与砖的各接触面间是否有摩擦力存在?如有
F
A
A
A
F
B
A A
大小是多少?
14.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车上有一木箱,试判断下列情况中,木箱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1)汽车由静止加速运动时(木箱和车面无相对滑动);
(2)汽车刹车时(二者无相对滑动);
(3)汽车匀速运动时(二者无相对滑动);
(4)汽车刹车,木箱在车上向前滑动时;
(5)汽车在匀速过程中突然加速,木箱在车上滑动时.
15.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则自行车的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______,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向______。

(填“前”或“后”)
16、如图11物体A在水平力F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

当水平力减小为F/2时,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A、减为原来的1/2;
B、和原来一样;
C、增大为原来的2倍;
D、无法判断。

17、如图12中的水平桌面足够长,不计托盘质量和滑轮与绳的摩擦.物体A重10N,当物体B重为2N 时,物体A保持静止,这时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当物体B重为3N时,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托盘着地,此后物体A做运动,受到的摩擦力是N.
18、如图13所示,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上固定一块磁铁,人用木杆吊着
一块磁铁,始终保持两块磁铁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且不变。

则小车的状态是要
()
A.向左运动,越来越快
B.向右运动,越来越快
C.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D.有时快有时慢的直线运动
19.如图A、B、C是三个相同的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作用在B上的拉力F=4N,已知A、B、C、桌面间动摩擦因数μ为0.15,A、B、C均重10N,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且A、B相对静止,则B、C间的摩擦力为________,C与桌面的摩擦力为________。

20.下面两图中,A、B等物体都静止,试画出A、B两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9.如图,斜面和墙壁都光滑,A、B两物体都静止,试分析A、B两物体的受力情况,并画出受力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