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机械基础受力分析习题
(完整版)机械设计受力分析题

1.(10分) 如图4-1传动系统,要求轴Ⅱ、Ⅲ上的轴向力抵消一部分,试确定:1)蜗轮6的转向;2)斜齿轮3、4和蜗杆5、蜗轮6的旋向;3)分别画出蜗杆5,蜗轮6啮合点的受力方向。
1.(12分)(1) 蜗轮6的转向为逆时针方向;(2分)(2)齿轮3左旋,齿轮4右旋,蜗杆5右旋,蜗轮6右旋;(4分)(3)蜗杆5啮合点受力方向如图(a);蜗轮6啮合点受力方向如图(b)。
(6分)图4-12、传动力分析如图所示为一蜗杆-圆柱斜齿轮-直齿圆锥齿轮三级传动。
已知蜗杆为主动,且按图示方向转动。
试在图中绘出:(1)各轮传向。
(2.5分)(2)使II 、III 轴轴承所受轴向力较小时的斜齿轮轮齿的旋向。
(2分)(3)各啮合点处所受诸分力t F 、r F 、a F 的方向。
(5.5分)3.(10分)如图4-1为圆柱齿轮—蜗杆传动。
已知斜齿轮1的转动方向和斜齿轮2的轮齿旋向。
(1)在图中啮合处标出齿轮1和齿轮2所受轴向力F a1和F a2的方向。
(2)为使蜗杆轴上的齿轮2与蜗杆3所产生的轴向力相互抵消一部分,试确定并标出蜗杆3轮齿的螺旋线方向,并指出蜗轮4轮齿的螺旋线方向及其转动方向。
(3)在图中啮合处标出蜗杆和蜗轮所受各分力的方向。
(1)在图中啮合处齿轮1和齿轮2所受轴向力F a1和F a2的方向如图(2分)。
(2)蜗杆3轮齿的螺旋线方向,蜗轮4轮齿的螺旋线方向及其转动方向如图(2分)。
(3)蜗杆和蜗轮所受各分力的方向。
(6分)4.(15分) 解:本题求解步骤为;(1.)由I轴给定转向判定各轴转向;(2.)由锥齿轮4.5轴向力方向及Ⅲ、Ⅳ轴转向可定出3、6的螺旋方向;(3.)继而定1、2的螺旋方向;(4.)由蜗杆轴力Fa6判定Ft7,从而确定蜗杆转动方向;(5.)判别各力的方向。
5. 如图所示为一蜗杆-圆柱斜齿轮-直齿圆锥齿轮三级传动。
已知蜗杆为主动,且按图示方向转动。
试在图中绘出:(1)各轴转向。
(2)使II、III轴轴承所受轴向力较小时的斜齿轮轮齿的旋向。
(中职)机械基础 第2版 第1单元 杆件的静力分析 习题

第一单元杆件的静力分析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刚体:受力后几何形状及尺寸均不发生任何变化的物体,称为刚体。
3.力矩:力矩是力与力臂的乘积。
4.力偶:在力学中,将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共线的平行力称为力偶。
5.约束对物体某些方向的运动起限制作用的周围物体,称为约束。
6.约束力约束对物体的作用力称为约束力。
(约束力的方向与被约束的物体方向相反)7.固定端约束固定端约束是指将物体的一端完全固定,使物体既不能移动又不能转动的约束。
8.力系一个物体或构件上有多个力(一般指两个以上的力)作用时,则这些力就组成一个力系。
9.平面汇交力系在平面力系中,如果各个力的作用线都汇交于同一点时,则称为平面汇交力系。
10.平面任意力系在平面力系中,如果各个力的作用线方向各不相同,则称为平面任意力系。
11.功率:单位时间所做的功,P表示,单位W。
P=W/t P=F*v12.机械效率:机械工作时,输出的有用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二、填空题1.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有两种情形:一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这一效应称为力的运动效应;二是使物体发生变形,这一效应称为变形效应。
2.实践证明,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由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位置所决定,这三个因素称为力的三要素。
这三个要素中任何一个改变时,力的作用效果就会改变。
3.在静力学中,当研究物体的运动效应时,可将物体看成刚体;在材料力学研究时,当研究物体的变形效应时,就不能将物体看成刚体,而是看成“变形体”。
4.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而且它们的大小相等、指方相反。
5.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在作用于刚体上的任一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一个平衡力系,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6.如果刚体受到同一平面内互不平行的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则该三力的作用线必汇交于一点,此定理称为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职高机械专业基础练习题二

职高机械专业基础练习题1.判断题(1)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有三个力,当这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时,则此力系必然平衡。
( )(2)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构件是二力构件。
()(3)力有两种作用效果,即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变形。
()(4)悬挂的小球静止不动是因为小球对绳向下的拉力和绳对小球向上的拉力相互抵消的缘故。
()(5)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任意两个力成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两个力的作用线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6)在任何情况下,体内任意两点的距离保持不变的物体叫刚体.()(7)凡在两个力作用下的构件称为二力构件。
()(8)凡是合力都大于分力。
()(9)根据力的可传性,力P可以由D点沿其作用线移到E点?( )题1-1-9图(10)光滑圆柱形铰链约束的约束反力,一般可用两个相互垂直的分力表示,该两分力一定要沿水平和铅垂方向。
( )(11)力平衡条件中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 )(12)刚体的平衡条件是变形体平衡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13)约束力的方向必与该约束所阻碍的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14)辊轴支座的约束力必沿垂方向,且指向物体内部。
( )。
(15)力可以沿着作用线移动而不改变它对物体的运动效应。
( )2.选择题(1)在下述原理、法则、定理中,只适用于刚体的有。
A.A。
三力平衡定理;B.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C。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D。
力的可传性原理;E.作用与反作用定律.(2)三力平衡定理是。
A。
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相互平衡必汇交于一点;B。
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C.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3)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F A、F B,满足F A=—F B的条件,则该二力可能是。
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力;B。
一对平衡力或一个力偶;C.一对平衡力或一个力和一个力偶;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
职高机械专业基础练习题(含答案)

职高机械专业基础练习题(含答案)选择题:1、两个力作用,使物体处于平衡的条件是这两个力(D )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C.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作用线在同一直线上2、三力平衡定理是(A )A.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B.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C.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D.以上说法都不对3、如图所示,已知一物块重P=100N,用Q=500N的力压在一铅直表面上,其摩擦因数μ=0.3,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应为( C )A.F=0B.F-150NC.F=100ND.F=120N4、对于固定端约束,不管约束反力的分布情况如何复杂,都可以简化到该固定端的(D )A. 一个力B. 一组力C. 一个力偶D.一个力和一个力偶5、图示各杆自重不计,以下四种情况中,哪一种情况的BD 杆不是二力构件( C )6、绳索、皮带、链条等构成的约束称为柔性约束,其约束反力是(A )A. 拉力B. 压力C. 等于零D.拉力和压力均可7、人走路时,鞋底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是( B )A.向前B.向后C.向上D.向下8、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 )A.一个作用力和它的反作用力的合力等于零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D.只有两个物体处于相对静止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才相等9、作用在刚体上的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第三个力的作用线(C)A.必定交于同一点B.不一定交于同一点C.必定交于同一点且三个力的作用线其面D.必定交于同一点但不一定共面10、作用在A点的两个力F1=5KN,F2=7KN,合力可能为(C )A.35KNB.13KNC.6KND.1KN11、设砂石与车箱间的摩擦系数为μs,若想使自动卸料翻斗车中的沙石倾倒干净,车箱的倾倒斜角α要求(C )A. α>tanμsB. α<ta nμsC.tanα>μsD. tanα<μs1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D )。
受力分析专题练习(58题-含答案)

受力分析专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图中a、b是两个位于固定斜面上的正方形物块,它们的质量相等。
F是沿水平方向作用于a上的外力。
已知a、b的接触面,a、b与斜面的接触面都是光滑的。
正确的说法是()A.a、b一定沿斜面向上运动B.a对b的作用力沿水平方向C.a、b对斜面的正压力相等D.a受到的合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等于b受到的合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2.如图所示,斜面体放在墙角附近,一个光滑的小球置于竖直墙和斜面之间,若在小球上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小球处于静止。
如果稍增大竖直向下的力F,而小球和斜面体都保持静止,关于斜面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静摩擦力的大小的下列说法:①压力随力F增大而增大;②压力保持不变;③静摩擦力随F增大而增大;④静摩擦力保持不变。
其中正确的是()A.只有①③正确B.只有①④正确C.只有②③正确D.只有②④正确3.在地球赤道上,质量为m的物体随地球一起自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万有引力、重力、向心力的作用,合力为零B.物体受到重力、向心力的作用、地面支持力的作用,合力不为零C.物体受到重力、向心力、地面支持力的作用,合力为零D.物体受到万有引力、地面支持力的作用,合力不为零4.如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作用于C物体,使A、B、C以共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那么关于物体受几个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A 受6个,B受2个,C受4个B.A 受5个,B受3个,C受3个C.A 受5个,B受2个,C受4个D.A 受6个,B受3个,C受4个5.甲、乙、丙三个立方体木块重量均为10牛,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地面上保持静止,各接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均为μ=0.2,F1=1牛,方向水平向左,作用在甲上,F2=1牛,方向水平向右,作用在丙上,如图所示,地面对甲的摩擦力大小为f1,甲对乙的摩擦力大小为f2,乙对丙摩擦力大小为f3,则( )A、f1=2牛、f2=4牛、f3=0 B、f1=1牛、f2=1牛、f3=1牛C、f1=0、 f2=1牛、f3=1牛D、f1=0、 f2=1牛、f3=06.如图所示,滑块A受到沿斜向上方的拉力F作用,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则滑块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是()A.向上偏右B.向上偏左C.竖直向上D.无法确定7.如图所示,两个等大、反向的水平力F分别作用在物体A和B上,A、B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
中职机械类对口升学机械基础《理论力学》试题及答案

中职机械类对口升学机械基础《理论力学》试题班级姓名分数一、填空题:(,第空2分,共20分)1、力是一个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
2、由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互平行的力构成的力系称为。
3、在理论力学中,把受到外力作用后,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
4、把一个杆件的一端加以固定,使它既不能转动也不能移动,这种约束称为。
5、刚体受到三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而平衡,且此三力必。
6、柔性约束的约束反力是沿着柔索,作用在接触点,方向物体。
7、二力杆一般是两端为约束,忽略自重,不受其他力作用的物体。
8、平面汇交力系可以等价于一个。
9、平面任意力系的独立平衡方程数目为个,可以求解相应数量的约束反力。
10、力偶的三要素是大小、转向、。
二、选择题:(第小题2分,共30分)1、平面汇交力系可等价于一个………………………………………………………()A、一个合力B、一个合力偶C、一个分力D、一个合力和一个合力偶2、在平面力系中,力矩为零的条件是………………………………………………()A、力等于零B、力和力臂都不为零C、力不过矩心D、力与力臂乘积不为零3、下列动作中是力矩作用的是………………………………………………………()A、夯打地基B、双手握方向盘C、吊钩吊起重物D、用扳手拧螺母4、若力系中的各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彼此抵消,该力系为………………………()A、等效力系B、汇交力系C、平衡力系D、平等力系5、作用力与反作用力…………………………………………………………………()A、它是平衡的B是不能平衡的C、二种说法都不对D、两力没关系6、若平面力系平衡,则此力系的合力R必为………………………………………()A、R=0B、R>0C、R<0D、R≠07、刚体受三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则此三力的作用线…………………………()A、必汇交于一点B、必互相平行C、必都为零D、必位于同一平面内8、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置一平板,处于静止状态,若在平板上作用一水平力偶,平板将如何运动………………………………………………………………………………()A、静止不动B、绕通过其质心的铅直轴转动C、平动D、平面运动9、力和物体的关系是………………………………………………………………()A、力可以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B、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C、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D、力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0、等效力偶就是……………………………………………………………………()A、两力偶矩大小相等,转向相反B、两力偶矩相等,力不相等C、两力偶矩大小相等,转向相同D、两力偶矩不相等,转向相同11、如图所示,杆AB长为1米,则力F1、F2、F3对A点的合力矩为………()A、50 N.mB、100N.mC、—50 N.mD、—100N.m11题图12题图12、如图所示,斜平面上放一滑块,力F作用线平行于斜面,且通过滑块重点,滑块静止,则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为…………………………………………………………………………()A、0B、斜向上C、斜向下D、不确定13、如图所示,作用在同一平面内交于一点的四个力(矢量)构成的平行四边形,该刚体在此力系作用下处于………………………………………………………………………………()A、平衡状态B、不平衡状态,因为可合成为一个合力偶C、不平衡状态,因为可合成为一个合力D、不平衡状态,因为可合成为一个合力偶和一个合力14.已知F1、F2、F3、F4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共点力系,其力矢关系如下图所示,为平行四边形,由此………………………………………………………………………………………()A、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偶B、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C、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D、力系的合力为零,力系平衡。
中职机械基础试题

中职机械基础试题一、选择题1. 机械设计中,通常采用哪种方法来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A. 减小应力集中B. 增加材料的弹性模量C. 增加零件的尺寸D. 改变表面粗糙度2. 下列哪种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A. 钢B. 铝C. 铸铁D. 塑料3. 机械加工中,车削加工主要适用于哪种类型的材料?A. 脆性材料B. 塑性材料C. 高温合金D. 复合材料4. 以下哪个参数是衡量齿轮传动效率的关键因素?A. 齿轮模数B. 齿轮齿数C. 齿轮材料D. 齿轮啮合角度5. 在机械设计中,为了减少能量损失,应如何选择合适的润滑油?A. 选择粘度较高的润滑油B. 选择粘度较低的润滑油C. 选择价格最便宜的润滑油D. 选择具有良好抗氧化性的润滑油二、填空题1. 机械加工中的“三视图”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 机械传动中,带传动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和________。
3. 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是指材料在________状态下的变形能力。
4. 机械设计中,为了提高结构的刚性,常采用________和________的方法。
5. 机械加工中的“精加工”是指加工表面的粗糙度达到________等级。
三、判断题1. 金属材料的硬度越高,其耐磨性越好。
()2. 在机械传动系统中,链传动不适用于高速传动。
()3. 机械加工中的“切削速度”是指刀具与工件接触线的速度。
()4. 机械设计中,为了提高零件的承载能力,可以通过增加零件的尺寸来实现。
()5. 机械加工中的“磨削”是一种用于获得高精度和高光洁度表面的加工方法。
()四、简答题1. 请简述机械加工中的“车削”和“铣削”两种加工方式的主要区别。
2. 描述金属材料疲劳破坏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3. 解释什么是机械传动中的“传动比”,并给出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
4. 说明在机械设计中,如何通过合理选择材料来提高机械产品的使用寿命。
5. 讨论机械加工中“表面粗糙度”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并提出改善措施。
中职机械基础自测题及答案:分析题与计算题(3)

《机械基础》自测题及答案分析题与计算题:(37道)1.一对直齿锥齿轮传动如图所示,主动轮z1=17,转速n1=800r/min,从动轮z2=38。
求:①传动比i12、从动轮转速n2、两轮分度圆锥角δ1、δ2。
图示从动轮的三个分力方向。
(①i=2.235,n2=357.9 r/min,δ1=26°46′49″,δ2=73°13′11″;②见附件。
)2.机械传动系统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参数和信息,求运动链末端构件的运动速度或行程并标明其运动方向。
(a. n6=26.1r/min,b. n4=7r/min,c. 手柄每转行程:l=2.22mm)17. 试列举出三种实现间歇运动的机构。
(凸轮机构、棘轮机构、槽轮机构。
)18. 试列举出三种将转动变成直动的机构。
(曲柄滑块机构、凸轮机构、齿轮-齿条机构。
)19. 一对标准斜齿圆柱齿轮的齿数z1=30、z2=60,模数mn=4mm,中心距a=190mm。
=28″, 正常齿制。
试计算其螺旋角β、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da 、基圆直径db。
(β=18°40′, d1=126.662mm , d2=253.325mm , da1=134.662mm , da2=261.325mm , db1=118.239mm , db2=236.479mm)20. 圆锥销的锥度为1:50,分析选用此锥度值的原因。
(实现自锁)21.已知材料ρ-Δl曲线如图所示,试件的直径为10mm,标距l0=50mm。
试汁算此材料的σs、σb和δs。
根据计算结果,画出σ-ε曲线,并估计该材料为何种钢?(σs=360MPa,σb=604MPa,δ5=16.2%,估计是45号钢。
)22.旋转式抛秧机转盘直径D=500mm,要求秧苗抛出速度v=15m/s。
求转盘转速。
(n=286r/min)23.汽车在R=400m的圆形赛道上作圆周运动,速度v=90km/h,起始点(t=0) 为A点,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2 2 R Rx R y ( 1162 )2 ( 160 )2 1173 N
tg R y R x 160 1162 0.133
由于
754
Rx为正,
为负,故合力在第四象限,如图所示 。 R
y
计算结果均为正值,表 明力的假设方向与实际 方向相同。连杆受压力 为压杆。
(2)设AC杆带销钉,此时杆轮C、BC互不接触, 都与销钉(即AC)接触,轮C、杆BC对销钉的作用 力都作用在AC上。
此时,整体、杆BC、重物E的受力图同前。
(3)设杆BC带销钉(一般不考虑此种情况) (4)设销钉独立
[例4]重为W的均质圆柱体O由杆及墙支撑如图,不 计杆重及各处摩擦,试画各物体的受力图。
例如已知:如图 F、Q、l, 求:
和 mO (F )
mo (Q )
解:①用力对点的矩法
l mO ( F ) F d F sin
②应用合力矩定理 m (Q ) Ql
o
mO ( F ) Fx l Fy l ctg Fl sin Fl cosctg Fl / sin
d
R'
,
进一步简化为一个合力
R' ≠0,MA≠0,因此可
R
θ
R
R R',R= R’=500N,合力作用线距A点
d=│MA│/R’=90/500=0.18m=180mm
注意:
①要在图上画出
、M' 、 、d; R RA
②不管是向A点简化,还是向其它点简化,简化的最后结果都是一样的。
[例4] 已知如图P、Q, 求平衡时
' R' ( Rx )2 ( R'y )2 500 N
R'
R的大小: '
方向:θ=arctg│Rx'/ Ry'│=53.10 因为Rx'为正,Ry'为负,所以主矢在第四象限。
(2)计算力系对A点的主矩
y
MA=0.1F1+0.1F3 =90N· m (3)求简化的最后结果 由于 MA x θ
解:研究对象:球A (其受力为平面汇交力系)
=? 地面的反力ND=?
T Xi 0, 2cos T10
①
, Yi 0T2 sin Q N D 0
② 由①得
cos T P 1 1 T2 2P 2
600
由②得
N D Q T2 sin Q 2 P sin 600 Q 3P
解:选取图示坐标系,则
Rx F1 cos1 F2 cos 2 F3 cos3 F4 cos 4
360 cos 60 550 cos 0 380 cos 30 300 cos70 1162N
Ry F1 sin 1 F2 sin 2 F3 sin 3 F4 sin 4 160 N
受力图习题课
[例1]图示结构,不计自重及摩擦,试画整体及
各构件受力图。
[例2]画图示结构各构件及整体受力图。设接触处摩擦不计,结构自重不计。
[例3]结构自重不计,试画结构整体及各部件受力 图。 (1)设轮C带销钉,此时杆AC、BC互不接触,都 与销钉(即轮C)接触,杆AC、BC对销钉的作用力 都作用在轮C上。
[例5] 画出下图机构整体及各构件的受力图
例1 、如图所示,已知P=50N ,求绳பைடு நூலகம்拉力和 墙壁反力。不计摩擦。
例2 如图a 所示,钢梁的重量P=6kN,θ = 30º,试求 平衡时钢丝绳的约束力。
[例1]如图所示,作用于吊环螺钉上的 四个力构成平面汇交力系。已知各力 的大小为F1=360N,F2=550N, F3=380N,F4=300N,方向如图。试 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mo (Q ) Ql
[例2] 图示工字形工件的横截面受三力作用,大小分别为:F1=600N, F2=400N,F3=300N,试将此力系向A点简化并求简化的最后结果。图中长 度单位:mm。
y
解:(1)计算主矢 x 建立直角坐标系Axy: θ
Rx'=∑Xi=F2=400N
Ry'=∑Yi=-F1+F3 =-300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