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加法的笔算、验算(不连续进位)
第四单元《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青岛版

教案:《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年级:二年级下册科目:数学版本:青岛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不连续进位的笔算。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合作学习,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1. 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正确进行不连续进位的笔算。
教学难点:1. 理解不连续进位的概念。
2. 在计算过程中正确处理进位。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三位数的加法,回顾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数的加法,那么你们知道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吗?二、新课讲解1. 讲解不连续进位的概念,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不连续进位的含义。
2. 讲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强调不连续进位时的处理方法。
3. 通过例题,让学生跟随讲解,进行计算练习。
三、巩固练习1. 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练习活动。
2. 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检查,确保计算正确。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总结提升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学习经验。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不连续进位的概念,正确处理进位。
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帮助,提高计算能力和准确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我将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为他们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附录:练习题1. 计算:123 4562. 计算:234 5673. 计算:345 6784. 计算:456 789要求:每位同学完成以上练习题,并互相检查,确保计算正确。
2年级下册 第5单元 加与减_第02讲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一)(学生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高思爱提分(BSD)小数学生辅导讲义学员姓名年级辅导科目学科教师上课时间知识图谱三位数加法(不进位、不连续进位)的笔算知识精讲1.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列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2.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典型例题如下表,湿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1)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2)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名师学堂(1)理解题意,列出算式.由题意可知,鸟类有271种,爬行类有122种,求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用加法计算,列式为.探究的计算方法.方法一:口算.2个百加1个百是3个百,7个十加2个十是9个十,1个一加2个一是3个一,把3个百、9个十、3个一合起来是393,所以.方法二:竖式计算.列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即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百位对百位,从个位开始加起.个位:,个位写3.十位:,十位写9.百位:,百位写3.正确解答,(种)答: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393种.(2)理解题意,列出算式.由题意可知,鸟类有271种,哺乳类有31种,求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用加法计算,列式为.探究的计算方法.列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加起,哪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正确解答,(种)答: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302种. 拓展探究:怎样计算?三点剖析重点:掌握三位数加法(不进位、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三位数加法的算理.易错点:计算有进位的加法时,易忽略下一位进上来的1.三位数加法(不进位)的笔算例题例题1、笔算。
623306+268621+124435+例题2、在加法中,和一定( )两个加数中的任何一个。
A.大于 B.小于 C.大于或等于例题3、两个数的和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大。
( )例题4、笔算加减法时,( )要对齐,从( )算起。
(赛课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三位数加两 三位数(不连续进位)》

三位数加法笔算(不连续进位)教学内容:课本第36-37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笔算1000以内的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了解验算的重要意义,学会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的方法进行验算,并初步培养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笔算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满“10”进“1”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口算26+22= 64+20=62+16= 27+42=23+76= 32+60=71+28= 45+34=2、笔算254+35= 48+49=问:这两道题在笔算时分别是怎么加的?我们以前有学过吗?组织学生动手做一做。
导入新课:笔算百以内进位加法时,要先把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这节课我们将利用这些知识,继续探索和学习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一)创设情境1、例题学习师:同学们制作了一批树叶粘贴画,他们想将这些漂亮的树叶贴画放进橱窗展览,橱窗里放进去142副画,还剩86副,你能提出一个利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来吗?先想一想,把你提出的问题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讨论好了吗?可以把你的想法和老师说一下吗?生:一共制作了多少副粘贴画?你能根据他提出的问题,列出横式来吗?生:142+86= (板书)师:为什么这样列呢?生:剩下的+放进去的=原有的师:想一想我们怎样算出它的得数呢?生:列竖式师:对,你会列吗?把你列出的式子写在草稿纸上,师巡视。
师:师和学生一起来说一说列式子的过程,并板书。
(重点讲述列式子过程)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谁来说?个位上怎么算?(个位2+6=8)对齐加数在个位上写上“8”。
师:十位上呢?(出示:十位上8加4得12,怎么写?十位怎么样了?(十位满10了)那该怎么办?和的十位上写几?表示什么?(2个十)还要向哪一位进1?(百位)进位的“1”写哪里?这个“1”表示多少?你说。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不连续进位加)(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不连续进位加)(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学习三位数的加法运算,特别是不连续进位加的情况。
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练习,让学生掌握笔算的方法和步骤。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
今天我们将学习第74页至第76页的内容,这部分主要介绍了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特别是如何处理不连续进位的情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特别是不连续进位加的运算技巧。
他们应该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并理解每一步的运算逻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今天的教学重点是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特别是如何处理不连续进位。
教学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进位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在笔算过程中进行进位的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三位数的加法运算,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包括大屏幕显示器,用于展示例题和解答过程;练习本,供学生们进行随堂练习;以及一些小卡片,上面写有不同数值的数字,可以用来进行实际的加法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情景来引入今天的课题。
例如,我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假设你有一个350克的苹果,然后你又买了一个270克的苹果,那么这两个苹果一共有多少克?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出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进行笔算。
我会鼓励他们大声说出每一步的运算逻辑,并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4. 小组讨论:我会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交换练习题,并进行讨论。
这样可以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六、板书设计在讲解例题和随堂练习的过程中,我会利用板书来展示每一步的运算过程。
我会用箭头和数字来说明每一步的运算逻辑,以及进位的情况。
七、作业设计1. 789 + 345 =答案:11342. 802 + 297 =答案:1109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不连续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第三单元《三位数笔算加法(不连续进位)》(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三单元《三位数笔算加法(不连续进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地进行不连续进位的加法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法则2. 不连续进位的加法运算3.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法则,不连续进位的加法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不连续进位的概念,熟练运用不连续进位进行加法运算。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15分钟)(1)教师讲解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引导学生观察、总结、掌握计算法则。
(2)教师讲解不连续进位的加法运算,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不连续进位的概念,并掌握计算方法。
3. 练习(15分钟)(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3)学生互相检查,共同提高。
4. 巩固与应用(10分钟)(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计算法则和注意事项。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题。
2. 预习下节课内容。
七、板书设计略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新课讲解”部分中的“不连续进位的加法运算”。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因此,教师需要详细讲解,并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不连续进位的概念,并掌握计算方法。
补充和说明:不连续进位的加法运算,指的是在三位数加法运算中,不是每个数位上的数相加都会产生进位的情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4~5单元知识点(附例题解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4~5单元知识点(附例题解析)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三位数加法重点:掌握加法的计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知识点一:三位数加法(不进位)的笔算三位数加法(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加到哪一位,就把结果写在哪一位的下面。
书写格式: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时,相同数位要上下对齐。
知识点二:三位数加法(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三位数加法(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无论计算哪一位,只要有进位就要加上进位的数。
例如:271+31的竖式计算方法。
注意:计算时,十位相加满十,一定要向百位进1。
同时,计算百位时注意不要忘记加上十位进上来的1。
知识点三:三位数加法(连续进位)的笔算例如:445+298的计算方法。
方法1:估算445接近450但不到450,298接近300但不到300,450+300=750,因此445与298的和小于750方法2:口算 298接近300,可以看作300来口算,即445+33-2=745-2=743方法3:竖式计算要点:利用估算的结果大致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易错点:把三位数看作整百或几百几十来口算,最后结果减去多加的数(或加上多减的数)。
知识点四:加法的验算加法的验算方法:方法1:验算加法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再计算一遍,看两次计算的结果是否相同。
方法2:根据“和-加数=另一个加数”,用减法来计算。
二、三位数减法重点: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减法的验算方法。
难点: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知识点一:三位数减法(不退位)的笔算三位数减法(不退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要点:计算万以内的减法要注意①书写格式②计算顺序,按照先算低位再算高位的顺序③退位规则: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
知识点二:三位数减法(连续退位)的笔算三位数减法(连续退位)的笔算方法:①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②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三位数加减法(不连续进位、退位)的笔算青岛版

一队和二队一共有多少只蜜蜂?
.
680 -456
2 24
藤萝花
三、自主练习,拓展应用
3.火眼金睛辨对错。(自主练习7)
(× )
.
894 -527
3 67
4.
(自主练习5)
(1)大班比中班少多少人? 229-148= 81(人) 答:大班比中班少81人。
草. 稿纸
229
-148
81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问题1:大班比小班多多少人? 148-129=19(人)
16
≈500
00
00
00
二、深化练习,巩固拓展
4.解决问题。(自主练习第8题)
给希望工程捐书。二年级捐了392本,三年级捐了527本。 (1)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先估一估,再计算)
①392+527≈900(本) ②392+527=919(本) 答: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捐了919本。 (2)三年级捐的比二年级多多少本? 527-392=135(本) 答: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捐了135本。
第四单元信息窗3
三位数加三位数 (不连续进位)的笔算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我们一队有518只。
果园
从家到果园 592米。
我们二队 有227只。
从家到花园384米。 花园
根从据图这中些,信你息知,道你了能哪提些出数什学么信问息题??
从家到花园384米。 从家到果园592米。
从果园到花园一共有 多少米?
一队和二队一共有多少只蜜蜂? 一队比二队少多少只蜜蜂?
一、创设情境,回顾梳理 一队和二队一共有多少只蜜蜂?
265+683=948(只)
一队有265只蜜蜂。 二队有683只蜜蜂。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三位数加法的笔算(不连续进位加)》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三位数加法的笔算(不连续进位加)》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三位数加法的笔算(不连续进位加)》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笔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这一节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掌握不连续进位加的运算技巧,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对于笔算加减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学生在进行三位数加法笔算时,可能会出现对进位处理不熟悉,运算速度慢,准确性不高的情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不连续进位加的运算。
2.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提高运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不连续进位加的运算。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连续进位加的运算技巧。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和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和理解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掌握不连续进位加的运算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三位数加法的笔算(不连续进位加)的教学课件。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课后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情境,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小明买了一些书,一共花了38元,小红买了一些玩具,一共花了47元,问小明和小红一共花了多少钱?让学生尝试用已知的知识进行解答,从而引出三位数加法的笔算。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三位数加法的笔算(不连续进位加)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解释进位的概念,和不连续进位加的运算技巧。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三位数加法的笔算(不连续进位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仔细观察比较这三道竖式,它们分别 是哪一位满10,向哪一位进1的?
我会笔算
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542+405
74+794
303+28
895+602
我会观察
2.比较每组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13+605= 918 87+252= 339 943+154= 1097 605+313= 918 252+87= 339 154+943= 1097
山地自行车多少元?
243 + 11 7 5
418
验 175 算:+ 2 1 4 3
418
答:山地自行车418元。
三位数的加法笔算要注意:
1.( 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哪一位满10要(向前一位进一)。
试一试
643+752= 1395
643 + 17 5 2
1395
752 验算 + 16 4 3
1395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如果结 果相等就说明计算正确。
34 + 51 7
91
142 +18 6
45+25=70
54+28= 82 34+57= 91
54+32=86 29+36=65
36+47= 83
48+28=76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验算 (不连续进位)
4 同学们制作了一批树叶粘贴画,选出142幅放进 橱窗展览,还剩86幅。
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一共制作了多少幅?
142+86= ( )
你能用竖式计算吗?先动手算一算, 再和同学交流。
142+86= 228 (幅)
百十个
142 + 18 6
和的百位上是 几?为什么?
228
86
要知道算得对不对,可以怎样做?
可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 1 14 2 228
答:一共制作了 228 幅。
小组讨论:笔算加法要注 意什么?互相说一说
用竖式计算。(女生做上面 三题,男生做下面三题)
小结:
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相加, 得数相同。
我会判断
243 + 27
513
243
+ 27 1 270
327 + 281
508
327
+ 281 1 608
我会解答
4.
243元
山地自行车比公路 自行车贵175元。
公路自行车
山地自行车 243+175 =41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