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 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乙醇的教案

初中化学乙醇的教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乙醇的化学性质和应用;
2. 能够描述乙醇的结构式和物理性质;
3. 能够说明乙醇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1. 乙醇的结构式和物理性质;
2. 乙醇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乙醇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特点。
教学准备:
1. 实验室器材:试管、实验室平板、酒精灯等;
2. 实验药品:乙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有关醇类化合物的知识,提出问题:乙醇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二、讲解乙醇的性质与结构(10分钟)
1. 介绍乙醇的结构式;
2. 讲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沸点、熔点等。
三、实验演示(15分钟)
1. 展示乙醇的燃烧实验,说明乙醇可以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2. 展示乙醇的挥发实验,观察乙醇的挥发速度。
四、学生讨论(10分钟)
1. 学生讨论乙醇与水的相容性;
2. 学生分享乙醇在生活中的应用场合。
五、小结与交流(5分钟)
总结乙醇的性质与应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交流思考。
六、作业布置
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完成有关乙醇的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乙醇的结构与性质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验演示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乙醇的应用领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乙醇的重要性。
乙醇高中化学教案书

乙醇高中化学教案书主题:乙醇的性质和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乙醇的化学结构和性质;2. 掌握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掌握乙醇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乙醇的化学结构及其性质、应用领域。
难点:乙醇的合成方法和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 展示乙醇的分子式,引导学生思考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乙醇的化学结构和性质(15分钟)1. 给学生讲解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分子式;2. 分析乙醇的物理性质,包括溶解性、沸点和密度等;3. 探讨乙醇的化学性质,如氧化反应和酯化反应等。
三、乙醇的生活和工业应用(15分钟)1. 分析乙醇在饮料、药品、香水等生活用品中的应用;2. 探讨乙醇在工业生产中的用途,如燃料、溶剂等。
四、习题训练(10分钟)1. 给学生出一些乙醇相关的练习题,检测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2.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互相校对答案。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学习重点;2.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思考,促进深层次学习。
师生互动与评价:1.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提高自主学习能力;3. 学生可以通过课后练习和作业来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乙醇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药、化工等;2. 可以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操作合成乙醇的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乙醇的性质和应用。
祝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中化学乙醇教案苏教版

高中化学乙醇教案苏教版
1. 了解乙醇的结构与性质。
2. 掌握乙醇的制备方法。
3. 了解乙醇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环境影响。
教学重点:
乙醇的结构与性质,乙醇的制备方法。
教学难点:
乙醇的生活应用和环境影响。
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酒精灯、试管、试剂瓶等。
教学过程:
一、乙醇的结构与性质
1. 展示乙醇分子结构,让学生了解乙醇的基本结构。
2. 讲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引导学生探讨乙醇的溶解性、燃烧性等性质。
二、乙醇的制备方法
1. 用示范实验展示乙醇的制备方法,如葡萄酒发酵制酒精等。
2. 讲解其他乙醇的制备方法,如乙烯水合制酒精等。
三、乙醇的生活应用和环境影响
1. 介绍乙醇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酒精消毒、酒精燃料等。
2. 引导学生讨论乙醇在环境中的影响,如酒精污染等问题。
四、实验操作
1. 进行乙醇的制备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2.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
五、课堂讨论与小结
1. 引导学生讨论乙醇的各方面知识,并进行总结。
2. 梳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确保学生掌握。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乙醇的结构与性质,乙醇的制备方法,乙醇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环境影响等知识。
通过实验操作和课堂讨论,学生对乙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避免乙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乙醇手写教案

乙醇手写教案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乙醇的基本性质和用途。
2. 掌握乙醇的结构式和物理性质。
3. 理解乙醇的制备方法和化学性质。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乙醇的结构式和物理性质。
2. 乙醇的制备方法。
3. 乙醇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三、教学内容。
1. 乙醇的基本性质和用途。
乙醇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特殊的香味。
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
此外,乙醇还是一种常见的饮用酒精,用于酿造啤酒、葡萄酒和烈酒。
2. 乙醇的结构式和物理性质。
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是一种醇类化合物。
它具有较高的沸点和熔点,易挥发,能与水混溶。
此外,乙醇还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能够溶解许多有机物质。
3. 乙醇的制备方法。
乙醇可以通过发酵和合成两种方法制备。
发酵是将含糖物质经过酵母菌发酵产生乙醇,合成则是利用乙烯和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加成反应得到乙醇。
4. 乙醇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乙醇具有许多重要的化学性质,如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与酸反应生成醋酸乙酯等。
此外,乙醇还可用作溶剂、燃料和消毒剂等。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讲解乙醇的基本性质、结构式和制备方法,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 实验法,通过进行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加深对乙醇的理解。
3. 讨论法,通过讨论乙醇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1. 乙醇的基本性质和用途。
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乙醇的基本性质和广泛应用。
2. 乙醇的结构式和物理性质。
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掌握乙醇的结构式和物理性质。
3. 乙醇的制备方法。
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了解乙醇的制备方法,并进行相关操作。
4. 乙醇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和应用,并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六、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学生是否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操作。
高中化学乙醇教案怎么写

高中化学乙醇教案怎么写
主题:乙醇及其性质
课时:1课时
目标:
1. 了解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2. 掌握乙醇的制备方法和性质;
3. 理解乙醇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1. 乙醇的结构和命名;
2. 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乙醇的制备方法;
4. 乙醇在酒精饮料、药物、消毒液等方面的应用。
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展示乙醇常见的应用场景,引起学生对乙醇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乙醇的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介绍乙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 实验演示:进行乙醇的制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乙醇的制备过程。
4. 讨论与总结:引导学生讨论乙醇的用途和意义,总结乙醇的性质和应用。
5. 作业布置:布置乙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知识。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乙醇的结构和应用;
2. 实验演示:进行乙醇的制备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增强学习体验;
3. 讨论研究:引导学生围绕乙醇展开讨论,促进思维碰撞。
教学评价:
1. 学生态度:观察学生对乙醇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
2. 学生成绩:通过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乙醇的掌握情况;
3. 教学效果:学生对乙醇的认识和理解情况。
扩展内容:
1. 对乙醇的氧化反应进行深入探讨;
2. 探究乙醇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机制;
3. 讨论乙醇在环境保护和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
附注:本教案仅作参考,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进度进行灵活调整。
高中化学乙醇教案板书

高中化学乙醇教案板书第一节:乙醇的物理性质
一、物理性质概述
1.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2. 气味:有特有的刺鼻气味
3. 沸点:78.3℃
4. 密度:0.789 g/cm³
5. 溶解性:能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6. 燃烧性质:可燃,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二、实验操作
1. 观察乙醇的外观和气味
2. 测定乙醇的沸点
3. 测定乙醇的密度
第二节:乙醇的化学性质
一、化学性质概述
1. 乙醇的氧化反应:乙醇+氧气→乙醛+水
2. 乙醇的酸碱性:乙醇能和碱反应生成乙醇钠
二、实验操作
1. 观察乙醇氧化反应生成乙醛
2. 利用乙醇和碱进行酸碱中和实验
第三节:乙醇的应用与环境影响
一、乙醇的应用
1. 工业上应用于有机合成和溶剂制备中
2. 医药行业中用作药物溶剂和消毒剂
3. 饮料行业中用作酒精饮料成分
二、乙醇的环境影响
1. 乙醇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增加大气温室气体含量
2. 乙醇生产中可能产生废水和废气,对环境造成污染
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了乙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应用和环境影响。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乙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乙醇教学设计教学评价

乙醇教学设计教学评价
乙醇教学设计是指在乙醇相关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则是对教学设计的评估和分析,以确定课程的有效性和教学效果如何。
在对乙醇教学设计进行评价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教学目标:乙醇教学设计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态度方面的目标。
评价时可以看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是否符合学生学习的需求。
2. 教学内容:乙醇教学设计的内容应该有选材的合理性,包括乙醇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内容。
评价时可以看内容是否全面、科学,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3. 教学方法:乙醇教学设计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要具有可操作性和适应性。
评价时可以看教师是否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述、演示、实验等,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4. 教学资源:教学设计中需要有相关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实验器材等。
评价时可以看教学资源是否充足,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5. 学生参与度:评价乙醇教学设计还需考虑学生的参与度。
评价时可以看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否能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6. 教学评估:乙醇教学设计中应该有适当的评估方式,用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评价时可以看教学评估是否具有科学性、客观性,是否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综上所述,乙醇教学设计的评价应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学生参与度和教学评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只有通过综合评价,才能确保乙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乙醇》 教学设计

《乙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说出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官能团。
(2)理解乙醇的化学性质,包括与钠的反应、氧化反应等。
(3)掌握乙醇的工业制法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乙醇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官能团。
(2)乙醇的化学性质,特别是与钠的反应和氧化反应。
2、教学难点(1)乙醇的氧化反应原理。
(2)从结构角度理解乙醇的性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含有酒精的饮品,如啤酒、白酒等,提问学生这些饮品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从而引出乙醇这一主题。
2、讲授乙醇的物理性质展示一瓶无水乙醇,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气味,并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乙醇的溶解性和挥发性。
3、探究乙醇的分子结构(1)引导学生根据乙醇的化学式 C₂H₆O,推测可能的结构。
(2)通过实验:乙醇与钠的反应,收集产生的气体并进行检验,从而确定乙醇的分子结构。
介绍乙醇分子中的羟基(—OH),强调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决定作用。
5、学习乙醇的化学性质(1)乙醇与钠的反应实验演示乙醇与钠的反应,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的本质。
(2)乙醇的氧化反应①燃烧讲解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和现象,强调其在能源方面的应用。
②催化氧化实验演示乙醇的催化氧化,让学生观察铜丝颜色的变化和产生的气味,写出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的条件和机理。
6、介绍乙醇的工业制法(1)发酵法讲解发酵法的原料、原理和工艺流程。
(2)乙烯水化法介绍乙烯水化法的原料、反应条件和化学方程式。
(1)作为燃料。
(2)在医疗、化工等领域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乙醇 执教者 于宝山
课时 1
所属教材目录
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及作用:在初中学生只是简单地了解乙醇的用途,没有系统的学习其
结构和性质。
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重要的烃的衍生物;对学生来说知识点较多,难度较大;因此,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节的重点。
力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结
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
关于乙醇的结构在初中学生没有接触,让学生在认识乙醇球棍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钠与乙醇反应的探究实验,明确羟
基的官能团地位,加深对乙醇结构的认识。
乙醇的催化氧化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学生没有知识基础;因此,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做好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是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
学情分
析 本节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提出问题:观察乙醇的物理性质→回忆乙醇的组成→观察乙醇的球棍模型→描述乙醇分子中原子的连接情况→实验验证:
乙醇与
金属钠的反应→进一步假设乙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断键方式→实验验证:乙
醇的氧化反应→总结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课后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对乙醇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使学生掌握乙醇的结构式、性质和用途。
通过实验规范操作,培养提高观察能力和对现象的解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提问、讨论、实验等手段,学习对比、推断等多种探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
教学重难
重点
乙醇的主要用途和性质
难点 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特别是乙醇的催化氧化、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点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1、乙醇的分子式,式量为____,结构式为,结构简式为或。
2.乙醇俗称,无水乙醇____色、透明而具有____味的液体。
其密度比水____,____挥发,溶解性____。
3.工业酒精含乙醇____,无水乙醇是指____。
4.如何制取无水乙醇?____。
5、如何检验乙醇是否含有水?
6、写出乙醇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实验现
象应用。
8、写出乙醇被催化氧化生成乙醛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
图
设的时间)
展示:取一瓶无水乙醇,引导学生观察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并得出酒精的一些物理性质 质疑:乙醇与前面学习的有机物(烃)的物理性质有何不同?为什么?让学生
进行总结 展示:乙醇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 分子式:C 2H 6O
结构简式:C 2H 5OH 或CH 3CH 2OH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乙醇的分子结构,
在乙醇分子中存在哪些我们熟悉的原子团 培养学生对有机物空间结构的认识
演示:教师由水与钠的反应引出乙醇与
钠的反应并作演示实验
2CH 3CH 2OH + 2Na →2CH 3CH 2ONa + H 2↑
观察:酒精灯的燃烧
观察现象,书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观察:无色,液态,易溶于水,特殊的香味 分析,总结 观察 动手拆插乙醇分子模型 讨论交流:学生分析得出:在乙醇分子中存在—C 2H 5和—OH
观察教师演示实验,书写学案中乙醇与钠的化学方程式 总结有机物燃烧的共性,感受化学与生活 倾听,思考。
观察现象,书写燃烧的化学方
程式
CH 3CH 2OH + 3O 2 → 2 CO 2 + 3 H 2O 观察现象
猜测生成物质
分析 通过引
导观
察,培养学生
的观察
能力、 分析和
总结及
表达能
力。
培养学生的空间立体思维能力
体现从生活中
走近化学、用化学指
导生活的理念,提
高学生
的科学
素养,
进一步
激发学习化学
的兴趣。
教师介绍:关注乙醇的能源价值
实验:取一段铜丝,观察颜色,弯成螺旋状,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现象,趁热插入酒精中,观察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并做出解释。
教师在学生猜测生成了不同的物质时,给出乙醇在铜丝催化氧化下生成乙
醛的化学方程式2 CH3CH2OH
+O2→ 2 CH3CHO + 2 H2O
如何制取无水乙醇?
先加生石灰,再蒸馏
如何检验乙醇是否含有水
加无水硫酸铜,若变蓝,可证明含水
课堂小结
2分钟1、乙醇的分子式C2H6O,式量为46,结构式为,结构简式为C2H5OH或
CH3CH2OH。
2.乙醇俗称酒精,无水乙醇无色、透明而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
其密度比水小,易挥发,溶解性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3.工业酒精含乙醇96%,
4.如何制取无水乙醇?先加生石灰,再蒸馏
5、如何检验乙醇是否含有水?加无水硫酸铜,若变蓝,可证明含水
6、写出乙醇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H3CH2OH + 2Na →2CH3CH2ONa + H2↑
实验现象产生气泡。
7、写出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 3CH 2OH + 3O 2 → 2 CO 2 + 3 H 2O 实验现象火焰呈淡蓝色。
应用作燃料。
8、写出乙醇被催化氧化生成乙醛的化学方程式:2 CH 3CH 2OH +O 2 → 2 CH 3CHO + 2 H 2O 布置作业 1分钟
导学案后课堂检测 板书设
计 乙醇 1·分子结构: h h
分子式:C 2H 6O 结构式:h-c-c-o-h h h
结构简式:C 2H 5OH 或CH 3CH 2OH
2·物理性质:无色、易溶于水、沸点比水低 3·化学性质:
(1)与钠反应:2CH 3CH 2OH + 2Na →2CH 3CH 2ONa + H 2↑
(2) 氧化反应
①燃烧 CH 3CH 2OH +3O 2→ 2CO 2 +3H 2O ②催化氧化——生成乙醛。
2 CH 3CH 2OH + o2 → 2 CH 3CHO + 2 H 2O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获得了乙醇的性质知识,而且充分体会了假说和
推理在学习中的应用,逐步了解通过实验现象剖析反应的本质,体会到有机化
学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也不同,并为学生进一步探究乙醇的性质留下充分的余地。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部分学生的探究能力不足,少数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较大,不能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应更注重对不能层次学生的关注。
设置“身边的化学”,把乙醇的学习和生活与社会联系起来,体现化学教育中的sts 思想。
学生提出了许多乙醇应用的例子,一时难解释,引导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拓展知识面。
从现象到本质:观察乙醇推断物理性质;观察实验现象推断性质,如乙醇与钠的反应,金属钠浮在水面上说明密度比水小;通过生成的气体具有能燃烧的特性,推断可能是氢气等。
学生能感觉到乐趣。
通过展示模型,让学生观察描述,写出结构式,结构简式,讨论结构特征。
让学生开展探究,推断乙醇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节课的教学中,看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很差,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能做的实验必须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