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二_乙醇教案_人教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乙醇》教案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学习目标1.知道烃的衍生物和官能团的概念.2.了解乙醇的结构和物理性质.3.理解乙醇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被活泼金属原子取代.乙醇的催化氧化断键特征教学过程【讲述】乙醇俗名酒精,是酒中的主要成分。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学会酿酒和蒸馏技术的国家,酿酒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
我国的酒文化丰富多彩,著名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葡萄美酒夜光杯”等早已脍炙人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了解了乙醇的结构和性质,发现乙醇有相当广泛的用途。
今天,我们学习乙醇的结构和性质。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从色、态、味,密度、沸点(与水比较)、溶解性和挥发性等方面总结出乙醇的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小于水沸点低于水,易挥发.乙醇可作溶剂,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无水乙醇很容易吸水,需要保存在密闭干燥的容器中。
把少量碘分别加入水和乙醇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提问】怎样验证乙醇中是否含水?怎样用工业乙醇制取无水乙醇?【讲述】把70%的酒精滴到无水硫酸铜粉末上,观察颜色的变化。
二、乙醇的结构分子式:C2H6O思考:可能的结构有哪些?CH3-CH2-OH CH3-O-CH3到底是哪种结构呢?我们先分析结构,再用实验来验证。
乙醇分子可看作是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OH取代后的产物,也可看作水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乙基取代后的产物。
烃的衍生物: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1.跟金属反应(钠、镁、铝等活泼金属)2CH3CH2OH+2Na→2CH3CH2ONa +H2↑比较钠跟无水乙醇的反应以及钠跟水的反应,哪一种反应快?从结构上分析钠跟乙醇的反应速率比钠跟水的反应速率小的原因。
乙醇和水的分子里都有羟基。
由于氧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较强,O—H键是极性键,容易断裂,因此乙醇和水都能跟钠反应,产生氢气。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2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乙醇教案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乙醇教案{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乙醇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学会由事物的表象解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从动手实验,规范学生操作,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解析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揭示问题、讨论释疑、动手实验,学习对比、推断等多种科学探究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教学重点}官能团的概念;乙醇的组成,乙醇的氧化反应•{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乙醇的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氧化这个重要反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填词游戏)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3.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4.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资料〕杜康酒的由来(多媒体)相传杜康酒就是偶然将饭菜倒入竹筒,用泥土封住后形成的.酒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酿酒技术提高的同时,也形成了我国博大精深的酒文化.二.推进新课〔师〕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古往今来传颂看许多与酒有关的诗歌和故事.那么你知道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具有怎样的结构和性质?学习某一物质的物理性质时,要观察其颜色,状态,闻其气味,测其熔沸点,溶解性,密度,硬度. 〈展示〉用一试管盛少量的乙醇让学生观察其状态,并闻其气味.(多媒体)一.乙醇的物理性质.(1)乙醇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 ⑵比水轻,沸点78.5 C,熔点-117.3 C,易挥发(3)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能与水的任意比互溶.〔演示实验3-2丨乙醇与钠的反应〔演示实验3-3丨乙醇的催化氧化(要求学生总结上述实验现象)(多媒体)实验3-2的现象:钠粒沉于无水酒精底部,钠块表面有气泡产生.钠粒不熔成闪亮的小球,也不发出响声,反应缓慢.实验3-3的现象:(1)铜丝有酒精灯上加热后由红色变成黑色(2)将红热的铜丝插入乙醇中,铜丝由黑色变为红色,并闻到刺激性气味.〔师〕由乙醇与钠的反应可以得到什么结论?金属钠保存在什么物质中?〔点拨〕煤油是多种含碳原子数较少的烃的混合物,也就是说金属钠不能置换出烃中的氢,说明C—H不活泼(多媒体)(视频)乙醇的分子结构(学生观察)(多媒体)二.乙醇的组成的结构分子式:C2F6OH H结构式:H — C — C — O —HI IH H结构简式:CH3CHOH或GHOH〔师〕乙醇分子中含的-OH基团,称为羟基.由于羟基的存在使乙醇的性质不同于乙烷。
高中化学必修二《乙醇》说课稿-word

高中化学必修二《乙醇》说课稿高中化学必修二《乙醇》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乙醇》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醇和乙酸》第一课时的内容。
根据新课标和新教材学习有机物,学生主要学习的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重要有机物的组成、结构、主要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知识。
在学生初中已对乙醇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中注意从结构的角度深化学生对乙醇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
在高中化学必修2 的有机部分中对官能团的学习有所体现但没有强化。
因此,我认为在本节的教学中我们并不需要去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也不需要过多的知识迁移,更系统性的有机物学习将在高二的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中完成。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乙醇是联系烃和烃的衍生物的性质的桥梁,它在有机物的相互转化中处于核心地位。
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对学习其他烃的衍生物的性质具有指导性作用。
可以让学生掌握在烃的衍生物的学习中,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这一中心,确认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性规律,既巩固了前面学习的烃的知识,又为后面其它烃的衍生物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本节在本章的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学情分析从知识结构看,学生已经学习了烃的基本知识,对有机化学常见的基本反应类型的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生活中较为熟悉的乙醇的一些性质和用途在初中化学学习中也已经有所了解,所以对于进一步学习它的组成和性质,有着较强的求知欲。
通过高一化学将近一年的学习,同学们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能力,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完成一些基本实验操作,但部分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在实验分组时注意将各种不同层次及不同特点学生组合搭配,互相帮扶,鼓励各小组学生主动与老师、同组同学以及组与组之问多交流,形成浓郁的学习研究氛围,完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从学生的认知心理来看,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思想从“被动接受型”慢慢向“自主学习型”转变。
高中化学乙醇教案人教版

高中化学乙醇教案人教版主题:乙醇及其应用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乙醇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应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乙醇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及应用。
教学难点:乙醇的化学性质及应用的深入理解。
教学准备:乙醇实验样品、化学试剂、实验器材、PPT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醇类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及结构特点。
2. 提出问题:乙醇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你知道乙醇的化学性质吗?二、乙醇的结构与性质(15分钟)1. 展示乙醇的结构式,讲解其分子结构。
2. 讲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例如溶解性、挥发性、发酵性等。
三、乙醇的制备方法(15分钟)1. 讲解乙醇的制备方法,包括酒精发酵法和双氧水氧化法。
2. 展示实验操作步骤,进行乙醇的制备实验。
四、乙醇的应用(15分钟)1. 介绍乙醇的广泛应用领域,如饮料、医药、溶剂等。
2. 分组讨论:你能想到乙醇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吗?为什么乙醇在这些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乙醇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及应用。
2. 提出问题:你认为乙醇在未来会有哪些新的应用?六、作业布置(5分钟)1. 阅读相关文献,了解乙醇的更多应用领域及研究进展。
2. 完成乙醇化学性质及应用的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乙醇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及应用展开教学,通过理论讲解、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全面了解乙醇及其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二化学乙醇教案

高二化学乙醇教案高二化学《乙醇》教案 1一、教材该部分内容出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乙醇”这一部分涉及的内容有: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醇的结构。
在教学时要注意从结构的角度适当深化学生对乙醇的认识,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学情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乙醇有一定的了解,愿意探索物质的奥秘。
所以这节课从科学探究和实践经验入手,充分利用实验研究物质的本质和反应,然后从结构的角度加深理解。
通过这种设置,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烃的衍生物;认识到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能说出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写出乙醇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通过乙醇的结构和性质的学习,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过渡: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难点】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
(过渡: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过渡:好的教学设计要应用好的教学方法。
接下来,我将重点谈谈我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包括了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升、小结作业。
我将会这样展开我的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在这一环节中我会以“乙醇汽油的利与弊”为话题,请学生谈一谈他们的想法,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警醒,培养学生的辩证意识。
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到乙醇是一种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的有机物,引入对乙醇的学习。
高中化学人教版乙醇教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乙醇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乙醇的结构、性质和用途;2. 能够描述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能够分辨乙醇与其他有机物的区别;4. 能够初步掌握乙醇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教学重点:1. 乙醇的结构和性质;2. 乙醇的化学性质;3. 乙醇的用途。
教学难点:1. 乙醇的与其他有机物的区别;2. 乙醇的应用领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乙醇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重要的化工和生物学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乙醇的用途。
二、乙醇的结构与性质(15分钟)1. 展示乙醇的结构式,让学生了解其分子结构;2. 介绍乙醇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沸点、溶解度等;3. 讨论乙醇的化学性质,包括酸碱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等。
三、乙醇的制备方法(10分钟)1. 简要介绍乙醇的制备方法,如发酵法、蒸馏法等;2. 分析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乙醇的制备工艺。
四、乙醇的用途(15分钟)1. 介绍乙醇在工业上的用途,如燃料、溶剂、药品和酒精等;2. 结合生活实例,讨论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消毒、酿酒、化妆品等。
五、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学生进行乙醇的相关实验,深化对乙醇性质的认识;2. 学生展示乙醇在不同应用领域的案例,拓展对乙醇的认识。
六、作业布置与反馈(5分钟)布置作业:探究乙醇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总结乙醇的优劣势;反馈:学生通过展示作业或讨论分享,加深对乙醇的认识。
教学资源:1. 乙醇结构式、性质表;2. 乙醇制备实验材料;3. 乙醇应用案例资料。
教学反思: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生活和工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此次教学,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还能够认识到乙醇在不同领域的用途,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希望通过此次教学,学生能够加深对乙醇的理解,拓展化学知识的应用范围。
高中化学乙醇的教案人教版

高中化学乙醇的教案人教版教材分析:本节课将讲解乙醇的性质和用途,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后,应能够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以及乙醇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了解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式。
2. 掌握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了解乙醇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难点:乙醇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教学方法:讲授相结合,实验演示,小组讨论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出问题:你知道乙醇是什么物质吗?在生活中我们有哪些可以接触到乙醇的产品?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乙醇的性质(15分钟)1. 介绍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式。
2. 讲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乙醇的用途(15分钟)1. 讲解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消毒酒精、酒精饮料等。
2. 讲解乙醇在工业中的应用,如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
四、实验演示(15分钟)进行乙醇的简单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乙醇的性质和反应过程。
五、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乙醇的性质和用途,让学生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并互相交流。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总结乙醇的性质和用途,在家里寻找包装上标明含有乙醇成分的产品。
七、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回顾,并强调乙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讲解和实验,学生对乙醇的性质和用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演示的方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后通过自主学习,进一步深入了解乙醇的相关知识。
(最新)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2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乙醇教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乙醇教案[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
掌握乙醇的结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的原理。
培养学生的自学、分析、探索、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习烃的衍生物由结构到性质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乙醇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用途以及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应用的重要意义,增强求知欲。
[教学重点]1、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乙醇的催化氧化和被酸性高锰酸钾或酸性重铬酸钾氧化的氧化反应。
[教学方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实验探究法相结合。
[学法指导]1、查阅乙醇的相关资料,归纳出乙醇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提高自己的自学和归纳能力。
2、能运用所学知识,从多角度去探究乙醇的组成、结构,并能从乙醇的结构去预测乙醇可能有的化学性质与分子结构中化学键的关系。
[教学设计]通过观察、阅读教材中相关内容、查阅与乙醇相关资料归纳出乙醇的一些重要的物理性质↓运用实验探究和科学计算确定乙醇的组成,求出乙醇的分子式↓对乙醇可能有的分子结构进行大胆猜测↓运用科学的实验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测定、推理、分析得出乙醇分子的正确结构↓根据乙醇的结构对乙醇可能有的化学性质做出预测↓通过实验手段验证乙醇的化学性质↓归纳总结出乙醇的化学性质,加深对乙醇的认识。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生活中的有机物种类十分丰富,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多方面应用极其广泛,其中乙醇和乙酸是两种较常见的有机物。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乙醇的有关问题。
[学生活动]观察乙醇样品,阅读教材P.66第二自然段,归纳出乙醇的一些重要的物理性质。
[归纳总结]一、乙醇的物理性质:1、乙醇是无色、有特殊香味、易挥发的液体。
学习参考资料学习参考资料2、乙醇的密度比水小,密度是0.789g/cm 3。
3、b.p.= 78.5℃,m.p.= —117.3℃4、乙醇能够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二、乙醇的组成和分子结构:[问题设置]乙醇是有那些元素组成的?如何测定乙醇的组成元素?[实验探究]1、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上一只干冷的小烧杯,观察实验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方案
设计科目: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
课题名称:乙醇
授课时间:10分钟
3.1乙醇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乙醇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中的第一课时的内容。
根据新课程标准必修中对官能团的学习有所体现但没有强化,学生主要学的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重要有机物的知识。
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从它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了解有机物的一般知识,使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规律,形成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为《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乙醇的组成、结构及主要性质。
加深认识乙醇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用途。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概括总结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逐步形成将所学的知识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在质疑、反思中提升内在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作风和求实进取的优良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乙醇的分子结构及主要性质。
教学难点:乙醇与钠反应的本质。
四、教学过程
3.1乙醇
一、物理性质
无色的液体,有特殊的香味,可以和水混溶,密度比水小。
二、化学性质
2Na+2C2H5OH = 2C2H5ONa + 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