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乙醇》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乙醇高中化学教案书

乙醇高中化学教案书

乙醇高中化学教案书主题:乙醇的性质和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乙醇的化学结构和性质;2. 掌握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掌握乙醇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乙醇的化学结构及其性质、应用领域。

难点:乙醇的合成方法和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 展示乙醇的分子式,引导学生思考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乙醇的化学结构和性质(15分钟)1. 给学生讲解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分子式;2. 分析乙醇的物理性质,包括溶解性、沸点和密度等;3. 探讨乙醇的化学性质,如氧化反应和酯化反应等。

三、乙醇的生活和工业应用(15分钟)1. 分析乙醇在饮料、药品、香水等生活用品中的应用;2. 探讨乙醇在工业生产中的用途,如燃料、溶剂等。

四、习题训练(10分钟)1. 给学生出一些乙醇相关的练习题,检测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2.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互相校对答案。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学习重点;2.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思考,促进深层次学习。

师生互动与评价:1.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提高自主学习能力;3. 学生可以通过课后练习和作业来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乙醇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药、化工等;2. 可以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操作合成乙醇的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乙醇的性质和应用。

祝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中化学《乙醇》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乙醇》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乙醇》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应该能够:1. 了解乙醇的基本性质和化学结构;2. 理解乙醇的制备方法和工业应用;3. 掌握乙醇的理化性质及相关实验操作;4. 能够分析和解决与乙醇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 乙醇的结构和性质简介;2. 乙醇的制备方法;3. 乙醇的工业应用;4. 乙醇的理化性质实验。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通过引入一些与乙醇相关的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对乙醇的兴趣,引发思考。

步骤二:知识讲解1. 讲解乙醇的化学结构和基本性质,如分子式、分子量、密度等。

2. 探讨乙醇的制备方法,包括发酵法和水合乙烷法,并重点介绍其中一种方法的原理和步骤。

3. 分析乙醇的工业应用,如酒精饮料、溶剂、燃料等。

步骤三:实验演示1. 进行乙醇的理化性质实验,如密度测定、燃烧实验等,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引发对乙醇性质的思考和讨论。

步骤四:讨论和总结1. 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就乙醇的制备方法、工业应用和理化性质等方面展开讨论。

2. 结合实验结果和讨论,总结乙醇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实验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技能掌握情况。

3. 讨论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讨论环节中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4. 总结能力:评估学生对乙醇相关知识的总结能力和理解程度。

五、教学资源为了辅助教学,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 乙醇的化学结构和性质的PPT讲义;2. 乙醇制备方法和工业应用的示意图或实物样本;3. 乙醇理化性质实验所需实验器材和药品。

六、教学延伸为了拓展学生对乙醇的了解,可在课后推荐相关阅读资料、网站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探索乙醇的其他方面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以上即为《乙醇》的优秀教学设计。

通过合理的教学步骤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乙醇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培养其实验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高中化学《乙醇》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高中化学《乙醇》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教学设计龙川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科组黄淑芳教学目标设计:(1)基础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及用途2.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与钠的反应过程与方法:1.采用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2.在教学过程中训练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类比、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与乐趣,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实验,培养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2)发展性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究能力和水平。

教学重点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重点掌握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由此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乙醇的分子的组成、结构,官能团的概念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实验法教学仪器多媒体教学课件、视频,烧杯、试管、试管架、胶头滴管。

无水乙醇,钠,水,酚酞试液教材分析在初中化学中,只简单地介绍了乙醇的用途,没有从组成和结构角度认识其性质、存在和用途。

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因此本节课主要从乙醇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可以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

教学设计中,在学生初中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变化,强调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在学生头脑中逐步建立烃基与官能团位置关系等立体结构模型,帮助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方法论基础,同时鼓励学生用学习到的知识解释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既巩固了了烷烃、烯烃、芳香烃的性质,又为后面的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学生学会以点带面的学习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高中化学《乙醇》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乙醇》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 1 课时乙醇《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1 课时乙醇新授教学案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乙醇的色、味、态、密度、溶解性,认识乙醇的物理性质。

2、通过观察乙醇分子的球棍模型,能正确书写乙醇的结构式、结构简式,认识乙醇分子中重要的原子团—羟基;能正确书写乙醇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会推断乙醇分子中断键的部位。

3、回顾初中学习的乙醇的燃烧反应,通过改变反应条件使用Cu 做催化剂,认识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并能正确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通过对比两个反应,体会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4、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结合乙醇的性质,认识乙醇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德育目标]:1、学生能够常识性的了解乙醇与生命、营养、健康的密切关系。

2、学生能学会通过结构预测物质的性质,并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到证实,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能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方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化学科学与个人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进一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积极准备并进入化学选修模块的学习行动。

二、评价设计设置当堂检测,检验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

85%以上学生能正确完成1-4 题,达成目标一、三、四;第5 题做起来有一点难度,只有60%答对,目标二的达成率不是很高。

教师课后完成试题评价,根据具体情况,在下节课进行反馈检测。

三、学生课前准备查阅各种有关乙醇的饮料和调味品的说明或者图片,用于课堂上探究乙醇的物理性质。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点是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在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乙醇一、物理性质二、结构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2、乙醇的催化氧化附:自查反馈表姓名班级科目课题学习收获知识方面收获存在疑惑方法方面收获存在疑惑学习评价自我评价A B C 小组评价A B C。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乙醇》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乙醇》教案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3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认识教材所涉及乙醇、乙酸等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主要性质和主要应用。

2.引导学生常识性地了解人类生命、营养、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联想·质疑”引导关注学生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激发他们对相关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知识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2.通过“观察·思考”、“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设计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1.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2.帮助学生学习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㈠知识上重点、难点乙醇和乙酸的化学性质及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㈡方法上重点、难点使学生能从理性上探索事物变化的本质,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强化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㈠学生准备充分预习,熟悉课本。

㈡教师准备教学媒体、课件;准备“活动与探究”实验用品。

四、教学方法问题激疑、实验探究、交流讨论、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课:“汉高祖醉斩白蛇”“煮酒论英雄”“李白斗酒诗三百”“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史上记载了许多与酒有关的典故和诗词。

酒的庐山真面目是什么呢?(提示:酒是乙醇的溶液,乙醇俗称酒精)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乙醇【讨论、交流】向学生展示含有无水乙醇,引导学生从中得到酒精的一些物理性质,如呈液态、可溶于水、有香味。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乙醇的相关物理性质。

)【展示】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乙醇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

引导学生分析乙醇分子结构:在乙醇分子中存在哪些我们熟悉的原子团?【讨论、交流】学生分析得出:在乙醇分子中存在-C2H5和-OH。

高中化学乙醇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乙醇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乙醇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内容:乙醇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乙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能够正确区分饱和和不饱和化合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正确对待饮酒行为。

二、重点难点:
乙醇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通过“乙醇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物,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乙醇,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乙醇的性质。

2. 学习(30分钟):介绍乙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让学生通过实验来了解乙醇的性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3. 实验(20分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乙醇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分析乙醇的化学性质。

4. 活动(15分钟):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成果并交流思考,引导学生对乙醇用途的进一步了解。

5. 总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乙醇的重要性和使用注意事项。

四、课后作业:
1. 复习乙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2. 思考乙醇的环境影响和使用范围。

3. 准备下节课的讨论材料。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乙醇的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但是在实验环节需要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学生的安全意识。

人教版高中化学乙醇的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乙醇的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乙醇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乙醇的基本性质和化学结构;2. 理解乙醇在生活中的应用;3. 掌握乙醇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技术。

教学重点和难点:1. 乙醇的结构和性质;2. 乙醇的制备方法及实验操作技术。

教学准备:1. 实验室器材及试剂:酒精灯、醋酸乙酯、硫酸、碱液等;2. 教学课件:乙醇的结构和性质;3. 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操作步骤。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碳原子的四价成键及醇类的基本概念,引出乙醇的介绍。

二、乙醇的结构和性质:1. 展示乙醇的结构式,介绍其分子式、化学名称和分子结构;2. 讲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引导学生探讨乙醇的溶解性、密度、沸点等特性。

三、乙醇的制备方法:1. 介绍乙醇的工业制备方法和实验室制备方法;2. 展示乙醇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技术要点,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四、乙醇的应用:1. 给学生介绍乙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等;2. 引导学生探讨乙醇的环保意义和社会影响。

五、实验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乙醇的制备实验;2.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3. 学生总结实验经验和注意事项。

六、归纳总结: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对乙醇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和思考。

七、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展示乙醇的应用范围和环保意义,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强环保意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验操作和讨论互动的方式,使学生对乙醇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化学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乙醇教案第一课时

乙醇教案第一课时

乙醇(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与用途。

(2)理解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4)理解烃的衍生物与官能团。

(3)理解乙醇与活泼金属钠的反应。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乙醇分子结构的探究,感受科学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中国酒文化的了解,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对乙醇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探究,体验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乙醇的分子结构难点:乙醇的分子结构的确定【教学流程】乙醇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展示]一瓶无水乙醇[提问]结合生活中经验总结乙醇有什么物理性质?[ppt]一、乙醇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乙醇俗称酒精,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78.5℃,易挥发,能和水以任意比互溶,能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

[展示]乙醇用途的相关图片[介绍]列举一些常见酒精饮料中的酒精含量。

认真观察归纳、总结、回答倾听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样品、联系生活经验提取相关知识以与分析、归纳能力。

乙醇的组成和分子结构的推测[设问]乙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质,则它的分子组成和分子结构如何呢?[ppt]二、乙醇的组成和分子结构1.分子式[提问]乙醇能燃烧,经测定乙醇分子中只含C、H、O三种元素,蒸汽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氢气的23倍,取4.6g乙醇完全燃烧后,生成0.2molCO2和5.4g水,推算出乙醇的分子式。

[设疑] 请根据“碳四个键、氢一个[计算]分子式:C2H6O学生自己动手搭建C2H6O的球棍模型,并写出乙醇可能的结构式:[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键、氧两个键” 理论,搭建出分子式为C2H6O的乙醇可能的结构,并写出其结构式。

[设问]乙醇的分子结构到底是哪一种?[定性实验探究]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提问]如何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结论]乙醇可以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追问]请结合实验推测乙醇的结构式?[结论]乙醇的结构式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实验乙醇与水反应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回答][讨论、回答][聆听、观察][数据处理、分析]猜测、推理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醇》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书写乙醇和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以此推断乙醇分子的结构,能够书写乙醇的催化氧化方程式。

2.通过对比钠与水、乙醇的反应,锻炼对比、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探究乙醇的分子结构,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乙醇和钠的反应及其催化氧化。

【难点】乙醇的催化氧化。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白酒、红酒、啤酒、黄酒的图片。

【提出问题】各类酒瓶上写的度数代表的到底是什么的度数?
【学生回答】酒精的度数。

【引入新课】酒精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乙醇,那么乙醇都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环节二:讲授新课
1.乙醇与钠的反应
【提出问题】回忆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并书写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回答】浮、熔、游、响、红,2Na+2H2O=2NaOH+H2↑
【提出探究性问题】金属钠可以与乙醇反应吗?
【学生实验】实验1:观察钠的保存方法,并向无水乙醇中投入一小粒金属钠,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回答】钠与煤油不反应,在乙醇中缓慢放出气泡。

反应结束后,向溶液中滴加少量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教师讲解】煤油是多种烷烃的混合物,说明这些烷烃分子中与碳原子相连的氢不能被金属钠置换,但乙醇分子中羟基(-OH)上的氢原子能被金属钠置换。

【展示模型】水分子和乙醇分子的结构。

【提出问题】结合结构模型,对比钠和乙醇的反应,与钠和水的反应,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回答】水分子中-OH上的氢原子也能被金属钠置换,但是水与金属钠反应比乙醇与金属钠反应要剧烈得多。

所以水中羟基上的氢更活泼。

【提出问题】仿照水与钠的反应,尝试写出乙醇和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学生回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2.乙醇的催化氧化
【学生实验】实验2,认真观察铜丝的变化,并注意溶液气味的变化。

【学生回答】在酒精灯上加热铜丝,看到红亮的铜丝变为黑色,将发烫的铜丝浸入乙醇中,发现铜丝由黑色变化为亮红色,同时闻到特殊性气味的气体。

【教师讲解】乙醇在铜、银等催化剂存在下可以被氧气氧化,生成具有特殊气味的乙醛:2CH3CH2OH+2O2
2CH3CHO+2H2O
环节三:巩固提升
【提出问题】人们常说“酒喝多了伤肝”什么原因?
【学生回答】乙醇被催化氧化成乙醛,乙醛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它是有毒性的,所以会损伤肝。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乙醇与钠的反应以及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作业:请学生调研饮酒对人体的影响并写成科研小论文。

四、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