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第4单元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第4单元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三年级上册数学第4单元——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
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教授学生如何处理不连续进位的情况,进一步巩固加法运算的技能。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培养学生运用不连续进位加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检查习惯。
教学难点1. 理解和掌握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则。
2. 在实际计算中,正确处理不连续进位的情况。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PPT,计算题卡片,计算器。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连续进位加法,引导学生发现不连续进位加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新课导入:通过PPT展示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则,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深入了解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运算过程,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4. 练习环节: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练习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6. 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总结反馈,解答学生的疑问。
板书设计1.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
2. 重点内容: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则,例题解析。
3.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例题讲解,练习环节,小组讨论,总结反馈。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解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则,并完成一道家庭作业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运算方法。
通过PPT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则。
例题讲解和练习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运算方法。
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总结反馈,解答学生的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笔算

一、课题: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二、学习目标:1、结合蜜蜂采花粉,算距离的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2、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指导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经历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笔算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并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对算法进行比较优化。
4、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三、学习重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学会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
难点:弄清有关进位的算理。
四、课前准备:课件五、导学过程:(先学后教)一、串联情境,导入新知承接第二信息窗,上节课我们看到了上千只小蜜蜂,在蜂王的一声令下迅速按各队的路线飞去,它们飞啊飞啊,飞了好远好远,终于找到了果园和花园,连休息一下都没有就开始了忙忙碌碌地采蜜了。
它们个个都很能干,你想不想参观一下它们采蜜的场景。
(想)(出示情境图)今天我们要用这幅图来学习数学知识,比一比哪一位同学在学习中能象小蜜蜂那样不怕累,肯努力思考,克服困难。
二、进入情境,观察思考,探索新知1、发现问题谈话: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画面,充分表达从画面上看到的信息。
2、提出问题小蜜蜂想知道什么?果园到花园有多远?(板书)你想知道什么?跟同位说一说,全班交流。
(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第一队和第二队一共有多少只?第一队比第二队多多少只?从家到果园比从家到花园远多少米?)3、解决问题(1)列式解决:这么多问题我们先来帮谁呀?(一般选择帮小蜜蜂,因为孩子的心里装的是可爱的蜜蜂)要解决的问题:果园到花园有多远?应该从图画中寻找哪些有关的信息?你能把你找到的两个信息与小蜜蜂的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同位互相说)会列式吗?学生列式:592+374(2)探究算法: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尝试(有的同学可能用学具摆一摆,也有的可能用计数器拨一拨,也有的可能用竖式计算)。
全班交流。
生可能估算:592接近600,374接近370,600+370=970,592+374≈970生可能用计数器拨一拨:(让生边拨边说)先在计数器上拨592,再加374,个位上2个一加4个一得6,十位上9个十加7个十得16个十,向百位进1,得6个十,百位上5个百加3个百是8个百,再加1个百是9个百,结果是966。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课件

271
+9 0 3 1 11 7 4
从个位加起
百位满十,应该向千位进一,百位写1。
新知讲解
小组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 ,就要向前一位进 1。
课堂练习
基础题: 1.列竖式计算。
561+235= 796
5 61 +2 35
7 96
387+192= 579 456+318= 774
三位数加三位数 (不连续进位)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创设具体的情境,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 2.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计算。 3.经过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渗透迁移、类 推的数学思想。
新知导入
1.放鞭炮。
35
25
56
12+23
14+Biblioteka 150+6271+31= (种)
新知讲解
271+31= 302 (种)
十位上7+3=10, 怎样写?
2 71 + 31
1
3 02
向百位进1,十位写0
百位上的2加上进 位的1等于3。
答: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一共有302种。
新知讲解
想一想: 271+903,怎样
计算呢?自己试试。
相同数 位对齐
百位上2+9=11,相 加满十,怎么办?
271+31=302(种)
271 +122
39 3
2 71 + 31
1
3 02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 1。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
主备人:杨建一主讲人:第四单元第5课时总第23课时教学内容:课本54页。
教学目标:
1、结合蜜蜂采花蜜计算距离的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
2、让学生经历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并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对算法进行比较优化。
3、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在学习中培养合作参与的意识,感受探索的乐趣。
重点:学会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
难点:弄清有关进位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导入新课
65-33= 88+11= 95-90= 32+23= 5+57=
62-60= 75-9= 69-50= 58+30= 36+51=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自由观察,询问学生你能发现图中的哪些数学信息,根据数学信息提出哪些问题?
三、自学探究,尝试反馈
1、教师出示红点问题:从果园到花园一共有多少米?怎么列算式?让学生汇报。
2、出示自学指导问题:
(1)先估计一下和大约是多少。
(2)尝试用竖式计算。
(3)十位上9加8得17,怎么写呢?为什么?
3、全班简单交流解决自学指导问题,教师小结。
4、出示尝试反馈题:课本55页自主练习第1题,找生板演。
四、讨论交流总结提升
1、更正
2、讨论:用竖式计算加法时需要注意什么?
3、总结: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注意满10进1。
五、巩固运用达标测试
当堂完成课后自主练习第3题。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资料: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资料:说课稿在情景创设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教学法,引入本课的新知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通过例2的解决,引出本课的重点内容,同时提示估算的重要性和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师生对话的形式,探究估算的方法和要求。
然后通过竖式计算376+284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
最后通过小精灵的话,揭示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和计算法则“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在例1时,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的法则,本课着重解决百位上的数怎么算和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新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同时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和意识。
)三)合作探究在探究新知的基础上,引入自主探索教学法和合作交流教学法,让学生自主观察思考,通过合作交流和自主归纳法,深入探究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
同时,通过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计算过程,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深入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同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四)巩固练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后,引入练五,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巩固和提高计算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练,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说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
同时,我也发现在情景创设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还有待改进和完善,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估算进行准确计算,可以让学生体验到估算对于实际计算的准确性有一定的检验作用,从而体现出估算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采用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叙述方式,比如边做边说、指名道姓、同桌互相纠正等方式,在班级内进行交流,让学生明确连续进位加法应该如何计算,以及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最后总结今后遇到这类计算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知识的迁移进行后续知识的研究。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法

2020/3/8
根据信息请提一 个用加法计算的
问题。
2
鸟类 爬行类
271 122
• 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
271+122=393
百位 十位 个位
271
+1 2 2
393
? 2、尝试笔算326+234=
326+234= 560
百位 十位 个位
326 + 2 31 4
56 0
271 +1 2 2
78 1 8
227 + 2 613
4 91 0
243
+ 317 5 56 1 8
谁
最
633+229 =862
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8+79 =287
竖式加法不算难, 数位对齐是关键。 相加要从个位起, 进位一定要加全。
98 9
+10 9
1
1
1 0 98
2020/3/8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393
326 + 2 31 4
560
2020/3/8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225 + 43
68
826 +1 5 3
79
643 +2 5 5
532 +2 9 7
29
657 +2 3 5
2
336 + 418 2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习题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习题一、基础过关1.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时,()数位要对齐,从()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
2.比578多134的数是()。
3.甲数是156,比乙数少226,乙数是()。
4.爷爷家今年收苹果385千克,收梨279千克,爷爷家今年共收水果()千克。
5.一个加数增加378,另一个加数减少378,和()。
二、综合训练1.加法竖式计算中,当个位相加满十,就应向()位进1。
A、个B、十C、百2.最大的三位数加1是()。
A、最小的三位数B、最小的四位数C、最大的四位数3.飞飞家的居住面积是135平方米,比圆圆家的居住面积少27平方米,圆圆家的居住面积是()平方米。
A、152B、172C、162三、拓展应用1.把表格补充完整。
2.学校商店上午卖出219根冰棒,下午卖出392根冰棒,一天一共卖出多少根冰棒?3.超市一共卖出615箱豆奶,还剩下345箱豆奶没有卖出,超市原来有多少箱豆奶?参考答案《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习题一、基础过关1.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2.比578多134的数是(712 )。
3.甲数是156,比乙数少226,乙数是(382)。
4.爷爷家今年收苹果385千克,收梨279千克,爷爷家今年共收水果(608 )千克。
5.一个加数增加378,另一个加数减少378,和(不变)。
二、综合训练1.加法竖式计算中,当个位相加满十,就应向( B )位进1。
A、个B、十C、百2.最大的三位数加1是( B )。
A、最小的三位数B、最小的四位数C、最大的四位数3.飞飞家的居住面积是135平方米,比圆圆家的居住面积少27平方米,圆圆家的居住面积是(C、)平方米。
A、152B、172C、162三、拓展应用1.把表格补充完整。
2.学校商店上午卖出219根冰棒,下午卖出392根冰棒,一天一共卖出多少根冰棒?219+392=611(根)3.超市一共卖出615箱豆奶,还剩下345箱豆奶没有卖出,超市原来有多少箱豆奶?615+345=960(箱)。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导学案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导学案学习目标1.(1)引导学生利用旧知,学会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的计算题。
2.(1)在具体探索过程中,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并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重点难点1.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的算理。
三、导学问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看看你认识这些湿地野生动物吗?把你了解的情况给大家说一说。
2.下面是关于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3.现在根据表格中的信息,算一算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该怎样计算呢?4.你能自己算一算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5. 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四、参考资料圆的故事勒斯(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来到埃及,人们想试探一下他的能力,就问他是否能测量金字塔高度.泰勒斯说可以,但有一个条件——法老必须在场.第二天,法老如约而至,金字塔周围也聚集了不少围观的老百姓.秦勒斯来到金字塔前,阳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地面上.每过一会儿,他就让人测量他影子的长度,当测量值与他身高完全吻合时,他立刻在大金字塔在地面上的投影处作一记号,然后再丈量金字塔底到投影尖顶的距离.这样,他就报出了金字塔确切的高度.在法老的请求下,他向大家讲解了如何从“影长等于身长”推到“塔影等于塔高”的原理.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相似三角形定理.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
大花岭小学熊惠芬
教学内容:第37页例2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3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重点、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具准备: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列竖式计算。
59+77 85+68 59+89
2.笔算。
758+207= 302+439= 286+423=
问: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二、学习新课
教学例2。
昨天我们了解了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的种类,今天我们来了解中国已知动物的种类。
(出示统计表)
你能算出爬行类和哺乳类一共有多少种吗?
1.学生列式计算。
2.学生汇报。
笔算:271+31=
271 从哪位算起?
+ 31 十位上得几?
————为什么要向百位进1?
3.小结:列竖式计算时。
计算时从个位加起,个位1+1=2,个位上写2,
十位7+3=10,满10向前一位进1,在百位右下方靠近横线处写一个小“1”,十位上写0,百位上2加上进上来的1等于3,百位写3.
想一想:271+903=,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
三、巩固新知
1.做一做的第二行学生笔算,集体订正。
2.练习八的第一题。
3.补充:看谁算得快。
259+670 789+250 533+364 187+453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
271 从哪位算起?
+ 31 十位上得几?
————为什么要向百位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