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自动仓储系统
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前言现在,随着现代化、科技化的发展,人们对于仓储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些企业为了提高仓储效率、节约成本,就开始使用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
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在现代物流领域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使用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仓库管理的各个环节,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时间和投入。
本文将从系统的设计、实现和运行与维护三个方面来论述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
二、系统的设计1.需求分析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用户的需求。
对于不同的企业,其仓库管理的需求也不同。
我们必须理解用户的业务流程和仓库管理的各项操作流程,为此,我们需要和客户进行充分的沟通。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分析流程等方式来确保我们对用户需求的充分理解。
2.数据库设计设计数据库的目的是要使仓库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各个方面的数据处理和管理。
在数据库的设计阶段,我们应该考虑这些事情:(1)数据实体:例如,库存品、供应商、客户等。
(2)数据属性:例如,产品的编号、名称、规格、颜色等。
(3)实体之间的关系:例如,一个订单的发货可能包含多个库存品,这两个类之间应该有一个关系。
三、系统的实现1.软件开发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确定软件采用的技术框架。
常用的技术架构包括Java EE、.Net等,这些框架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缺点。
一旦技术框架确定,我们就需要进行系统架构方案设计和选型。
2.硬件环境配置为了保证软件的运行效果,我们也需要考虑硬件环境配置。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考虑硬盘容量、CPU处理器、内存容量等硬件设置。
四、系统的运行与维护1.系统上线在完成系统的开发和测试之后,我们可以将系统上线。
上线的过程需要我们进行多次测试,确保系统的表现符合用户要求。
2.日常维护系统的日常维护非常重要,此时我们需要监控系统是否正常运行,是否有问题,以及是否需要进行修复。
维护包括系统的更新、数据备份、系统监管和权利管理等。
在维护过程中,我们需要对系统有全面的了解,知道系统的流程、性能和弊病,并通过计划性工作来保持系统正常运转。
智能化仓库自动化管理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智能化仓库自动化管理系统设计毕业设计一、引言智能化仓库管理系统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而兴起的一项重要技术应用。
本篇毕业设计旨在设计和实现一套智能化仓库自动化管理系统,从而提高仓库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工成本,提高整体运营效果。
二、需求分析1. 仓库入库管理智能化仓库管理系统应具备对入库货物进行准确记录和分类的功能。
通过识别商品条形码或RFID等技术,系统能够自动完成货物的入库,并将相关信息实时同步到系统数据库中。
2. 仓库出库管理系统应支持对出库货物的快速识别和匹配,实现自动化的出库流程。
通过使用智能货架和传感器技术,系统能够准确判断货物的位置和数量,使出库操作更为高效和准确。
3. 库存管理智能化仓库管理系统需要实时监控和管理仓库内的货物库存。
系统可以根据入库和出库操作自动更新库存情况,并提供实时的库存查询功能。
同时,系统还应支持自动化的库存预警和补货提醒,保证库存的及时补充。
4. 数据分析与报表系统应能够对仓库的运营情况进行数据分析,提供各类报表和统计数据。
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管理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仓库的运营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管理策略。
三、系统设计1. 硬件设备选择智能化仓库管理系统需要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包括智能货架、RFID读写器、传感器等。
这些设备需要具备与系统软件的良好兼容性,能够准确地识别和传输数据。
2. 软件系统设计系统软件应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包括前端用户界面、业务逻辑处理和数据存储等功能模块。
前端用户界面应美观、简洁,并提供良好的用户交互体验。
业务逻辑处理模块负责接收和处理用户的操作请求,根据需求对仓库进行管理和控制。
数据存储模块负责存储和管理仓库相关的数据信息,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四、系统实施与测试1. 系统实施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系统的实施和开发。
对系统进行模块化的开发和集成,确保各个功能模块的正常运行和协同工作。
在实施过程中,要进行充分的测试和调试,修复和优化存在的问题。
自动仓储与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自动仓储与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应用随着物流领域的不断发展,自动仓储与物流系统已成为当今物流行业的一大趋势,其自动化程度、效率和安全性能都远胜于传统仓储与物流系统。
本文将介绍自动仓储与物流系统的设计和应用,以及其在提高物流效率和节约成本方面的优势。
一、自动仓库系统设计自动仓库系统是指采用特殊的设备和技术,使货物在仓库内自动化存储、拣选、分拣、包装和运输的一种现代化仓库系统。
其存在的目的是提高仓储的效率和精度,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1. 仓库结构设计自动储存仓库主要有四种结构:立体仓库、轮廓仓库、框架式仓库和钢管仓库。
其中,立体仓库和轮廓仓库是建筑空间利用率最高、储存容量最大的仓库类型。
框架式仓库适用于存放轻质、中等负载的物品。
而钢管仓库适用于存放较小的物品、零部件和工具等。
2. 仓库自动化设备自动储存仓库设备可分为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两种。
主要设备包括堆垛机、输送机、拣选机、码垛机和机器人等。
辅助设备包括计算机、传感器和监控系统等。
3. 仓库自动化系统自动储存仓库系统主要包括货物运输、储存、控制和管理四个环节。
在储存环节采用智能操作程序和物流信息系统,以便实现高效、准确的仓库储存操作。
在货物运输方面,可采用条形码、RFID等技术,从而实现货物的自动感知、存储和拣选。
二、自动仓储与物流系统的应用自动仓储与物流系统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制造业等领域,其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物流效率、节约成本。
以下是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介绍。
1. 电子商务行业目前,自动储存仓库已逐渐应用于大型电子商务企业的仓库中。
以京东为例,其在全国各地投资建设的智能仓库已经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可实现快速仓储、拣选和派送等业务。
自动储存仓库大大提高了仓储和物流效率,同时也降低了费用,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
2. 快递物流行业在快递行业,国内外很多公司已经采用了自动化仓库。
以顺丰为例,其进口自动分拣机在国内快递领域率先应用,同时其还引进了自动化仓库和自动化分拣系统,大大提高了仓储和物流效率及服务水平。
物联网智能仓储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题目:物联网智能仓储系统的设计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0803学号: ************学生姓名:***导师姓名:王京文完成日期:2012年6月05日诚信声明本人声明:1、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2、据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毕业设计(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公开发表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3、我承诺,本人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作者签名:日期:2009年6月10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物联网智能仓储系统的设计姓名李光烜学院计算机通信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0803 学号200803010338指导老师王京文职称副教授教研室主任陈华光一、基本任务及要求:结合RFID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视频监控技术、条码技术等实现仓储环境监控及商品出入库、智能仓位分配、辅助拣货等功能。
主要完成:货物贴标登记:给货物粘贴RFID标签并向货物中写入商品信息。
商品入库登记:通过货物通道读取RFID标签中的货物信息,执行全部货物的整体入库操作。
仓位自动分配:执行入库操作后根据同类商品、仓位空余情况、自动分配仓位,相应的仓位指示灯亮起、并通过LED数字板显示需要摆放的商品数量,货物正确摆放后指示灯熄灭,LED数字板归零。
上架商品查询:使用RFID手持机扫描仓位RFID后,在手持机上显示该仓位需要摆放的货物。
出库单(订单):当执行出库操作时,根据需要出库的商品生成出库单,出库单进行打印,上面对应出库单号打印条码。
智能拣货提示:拣货员执行拣货操作时,带着打印好的出库单,使用条码枪进行出库单条码扫描,这时相应仓位的指示灯亮起,LED数字板显示拣货数量,正确拣货后指示灯熄灭,LED数字板归零。
否则指示灯闪烁给予错误提示。
仓储环境监控:使用网络摄像头对仓储环境进行视频监控,同时可以进行温湿度、烟感、红外入侵监控。
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的出现使得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效率有了质的飞跃,它是现代物流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应用体系。
本文将围绕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展开讨论。
二、自动化仓库系统的设计与构成1. 仓库自动化设计自动化仓库是指利用机械、电子及计算机技术,实现货物的无人化储存、搬运、装卸和管理等一系列自动化操作。
其中自动化仓库的设计应该要考虑到以下几个环节:(1)货物流程在设计自动化仓库时,一定要考虑货物的流程以及工序流程。
利用自动化技术进行货物的储存、出库、分拣等操作,从而提高货物的转运效率,使仓库运行更加稳定高效。
(2)仓库布局自动化仓库的布局应考虑到数量、种类和尺寸的子件,在仓库布局上,应遵循简单明了、高度可操作性、灵活适应性的原则。
(3)硬件技术自动化仓库的硬件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计算机、控制器、执行机构、自动化设备等。
2. 仓库的构成仓库的构成主要包括货架、提升机、输送装置等。
三、自动化仓库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自动化仓库管理软件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仓库操作进行集中管理的软件系统,它可以有效的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全面掌控仓库各个环节的操作情况,以便及时做出调整和优化。
1. 系统分析在进行自动化仓库管理软件的设计之前,我们首要需要进行系统分析以及各类细节需求的分析。
2. 数据库设计自动化仓库管理软件的核心就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因此在设计数据库时应该保证数据的集中、规范和完整性。
3. 系统开发在进行仓库管理系统开发的过程中,需要调用各种编程技术,如Java、Python等编程语言进行编写以及Web框架的使用开发,最终通过对软件系统的不断优化达到更高的实用性和稳定性。
四、自动化仓库系统运营流程自动化仓库系统运营流程包括:物流入库以及码垛、拣选、包装、出库等工艺流程。
1. 入库流程当企业的物料或产品到达仓库时,需要通过码垛机器对货物进行货位码垛。
根据物料清单和货位信息,立体库完成入库。
全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全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自动化技术也越来越普及,在物流行业中,全自动化的仓储管理系统成为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
全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通过智能化设备和程序,实现了物流的自动化管理,具有运作快速、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
本文将从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两个方面,探讨全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的优势和实现方法。
一、系统的设计1、系统分析在设计全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之前,需要先对系统进行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优化系统的流程。
在项目立项阶段,需要确定系统的需求,包括自动化仓库的规模、自动化设备的种类和数量、控制系统的方案等。
同时,需要分析仓库的空间结构,制定最优化的储存计划,提高仓库的利用率。
2、系统架构系统架构是全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设计的核心,它决定了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架构设计时,需要选择适合企业需求的自动化设备,例如:自动化输送机、自动化储存架、自动化码垛机、自动化拣货机等。
同时,需要针对设备特性,设计出相应的控制系统,确保设备的精确运行和高效工作。
控制系统需要包括计算机控制单元、传感器、执行机构等模块,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3、系统算法系统算法是全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的灵魂,它直接决定了系统性能和效率。
在算法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设备的调度、储存区域的最优化利用、拣货时的路径规划等因素。
此外,系统算法需要考虑到各个模块之间的协作,确保设备之间的配合默契、操作精准。
二、系统的实现1、现场布置在系统实现之前,需要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现场布置和设备的安装。
在布置过程中,需要根据设备规格,确定各个自动化设备的放置位置、空间结构,确保仓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需要进行电气、机械等方面的调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2、系统调试在布置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的调试和测试。
通过人工模拟实际运行场景,进行运作测试和机械、电气等方面的调试。
在调试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逐渐优化系统的算法、参数等方面,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和精确操作。
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设计毕业设计在传统的仓储管理中,人工操作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可以提高仓储的效率和精度,节约人力和资源,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以及其应用前景。
一、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概述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仓库的商品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系统。
其核心目标是提高仓储作业效率,减少人为错误,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
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包括物流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数据信息的集成管理两个方面。
二、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1. 系统稳定可靠: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需要保证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在高负荷、长时间运行时不会出现故障。
2. 数据精确:系统要求对仓库的商品信息、库存和交易数据进行准确记录和更新,以便实时追踪和管理。
3. 灵活可扩展:系统设计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满足不同规模、不同需求的仓储场地,支持添加、删除和修改功能。
4. 人机友好:系统界面应简洁明了,操作简单,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操作人员的出错率。
三、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1. 自动化设备:包括自动化堆垛机、输送线、检测设备等,用于实现无人化操作、自动存取货物,并通过感应器和激光测距仪等技术实现高精度定位和避障功能。
2. 数据采集与集成:通过RFID、条形码扫描、无线传感器等技术,实现货物信息的自动采集和实时监控,并与仓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集成。
3. 人工智能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如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对仓储过程进行分析和优化,提高仓库的运作效率,减少错误率。
4.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采用加密算法、访问控制、数据备份等手段,保障仓储管理系统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四、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的应用前景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特别是在电商、物流、制造业等领域,随着在线购物的普及和对物流的快速响应需求,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毕业设计(论文)-自动化立体仓库毕业设计[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自动化立体仓库毕业设计[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9656be60b4e767f5bcfce1c.png)
1前言自动化立体库系统最早在美国诞生。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自动化立体仓库,井在60年代即采用计算机进行自动比立体仓库的控制与管理。
日本制造出第一座自动化立体仓库,并在此后的20年间使这一“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进入20世纪80年代,自动化立体仓库在世界各国发展迅速,使用范围涉及几乎所有行业。
我国于1973开始研制自动化立体库,北京起重与运输机械研究所与北京自动化研究所共同研制我国第一座自动化立体仓库,并在北京汽车制造厂应用*但我国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这主要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关系。
在自动化立体仓库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自动化、集约化、集成化和智能化几个发展过程。
自动化时期主要在20世纪初—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立体仓库得到了迅猛发展,日本建设厂很多套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
集成化的标志是随着信息系统的发展,立体仓库信息系统与信息系统共享信息,在网络的概念下集成。
智能化发展表现在物料的处理智能化和故障处理智能化。
在分布式系统中,物料调度的智能化为物流提供了最佳的解决方案。
自动化仓库是生产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产物流是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并最终将产品送达用户。
物料经过采购运输、入库、存放、生产出库/再人库,加工制造,最后进入成品库以及成品外运等一系列过程。
物流系统中的自动化立体仓为又称立库、高层货架仓库、自动仓储要SA/RS,是以高层立体货架(托盘系统)储存物资,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管理和自动控制堆垛运输车进行存取作业的仓库。
仓库的功能从单纯地进行物资的储存保管,发展到担负物资的接受、分类、计量、包装、分拣、配送、存档等多种功能,实现高效率物流和大容量存储,以满足现代化生产和商品流通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为了发展经济,各地都在大力发展交通,海、路、空并举,进行大规模的基本项目的投资建设,成为现代化经济发展建设的主旋律。
而交通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使物资能够迅速流通,促进经济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PROFIBUS和S7-300的立体自动仓库设计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自动化立体仓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与传统仓储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仓储容量大,出入库速度快等特点。
能帮助企业提高企业劳动生产效率和资金周转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是现代物流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要求自动化立体仓库能够实时接受任务信息,在高效率执行任务的同时实时反馈任务完成信息,这就要求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的管理层、监控层以及控制层能够协调高效地工作。
本文基于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要求,着重研究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计算机仓储管理系统的开发。
在管理系统中,系统要求实现入库管理,库存管理,出库管理,报表管理以及系统管理等功能[1]。
本文对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国内外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和分析,然后提出一套自动化立体仓库整体设计方案,采用西门子S7-300PLC为控制核心的分布式控制结构,通过profinet和profibus总线与管理层和监控层连接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监控。
软件设计分别采用STEP7编程软件实现堆垛机的出入库控制。
采用杰控组态软件设计监控系统,其包含设备及货位状态显示、故障报警、入库(库存)信息的报表等接口。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自动化立体仓库;发展状态;管理系统;软件开发;STEP7编程软件;profinet和profibus总线;杰控组态软件一绪论1.1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定义在刘安宇,张仰森,李媛丽的《单仓库多用户》自动化立体仓库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中对自动化立体仓库这样定义,自动化立体仓库是指采用高层货架储存货物,用起重、装卸、运输机械设备进行货物出入库作业,由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和控制,不需人工搬运作业而实现收发作业的仓库。
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就是在无需人工搬运的情况下,运输设备能自动地完成货物出入库任务的仓库存储系统。
自动化立体仓库以现代化物流技术、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主要由高层货架,堆垛机、出入库输送线、AGV等设备所构成,广泛应用于汽车、烟草、化工等制造业[3]。
1.2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背景及研究现状1.2.1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出现环境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是指在无需人工搬运的情况下,运输设备能自动地完成货物出入库任务的仓库存储系统。
自动化立体仓库以现代化物流技术,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主要由高层货架,堆垛机,出入库输送线,AGV等设备所构成,广泛应用于汽车,烟草,化工等制造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为了满足战争供应,将战争物资生产,采购,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布置,以求物资补给费用更低,速度更快,服务更好。
在这种“物流”的思想的影响下,伴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立体仓库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发展[1]。
1950年美国首先产生了手动控制的桥式堆垛起重机,这种起重机的大梁上悬挂一个门架(立柱),利用门架的上下和旋转运动来搬运货物,与此同时也提出了高层货架的新概念,被认为是自动化仓库的雏形;1960年左右在美国开始出现了没有大梁的由人工操作的巷道式堆垛机,随着立体仓库的发展,巷道式堆垛机逐渐代替了桥式堆垛机;1963年美国的一个食品厂在仓库工作中采用电子计算机,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全自动化仓库;从1963年开始,在欧洲各国,由于用地紧张,开始计划建造25一30米的高层自动化仓库;从1967年开始,相继完成了一些计算机管理和计算机控制的全自动化仓库;1970年安装了由货架支承式改变为地面支承式的高度达40米的堆垛机;70年代提出了采用50米高堆垛机的可能性;进入90年代后,堆垛机在使用范围和性能上有了很大的发展[2]。
在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开发应用方面我国晚于国外,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国内才陆续开始研究采用巷道式堆垛机的立体仓库。
在1950年,由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研制建成的我国第一座自动化立体仓库在北京汽车制造厂投产[2]。
从此以后,自动化立体仓库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95年建成的仪征化纤工业联合公司涤纶长丝自动化立体仓库是目前国内独立设计和制造的综合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立体仓库[3]自动化技术在仓储领域中的发展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人工仓储阶段,机械化仓储阶段自动化仓储阶段,集成化仓储阶段和智能自动化仓储阶段[4][5]。
从96年起,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引进和集成创新,在自动化物流系统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开发和研制工作。
建成了如青岛颐中集团、青岛海尔集团、玉溪及红河卷烟厂等大型自动化物流系统,这些都是我国高新技术含量最多自动化物流系统。
这些技术成果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填补了我国自动化技术某些领域的空白。
虽然通过对此项目的不断开发研制,己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现在我国不论从自动化物流系统的设备品种及技术水平上,还是在应用广度及深度上与国际水平的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1.2.2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发展过程自动化技术在仓储领域(包括主体仓库) 中的发展可分为5 个阶段:人工仓储阶段、机械仓储阶段、自动化仓储阶段、集成化仓储阶段和智能自动化仓储阶段。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若干年内,智能自动化仓储将是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l) 第一代物流是人工物流人类自有文明以来,物流一直是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初始的物流是从人们的举、拉、推和记数等人工操作开始的,虽然第一代物流是人工的,但即使在今天,人工物流仍存在于几乎所有的系统中。
(2) 第二代物流是机械物流由于机械结构和机构的引入,人类的能力和活动范围都扩大了。
现代化设备能让人们举起、移动和放下更重的物体,速度也更快,机器延伸了人们的活动范围。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一个世纪里,这种机械系统一直起主导作用,同时它在今天的许多物流系统中也仍然是主要组成部分。
(3) 第三代物流是自动化物流20 世纪50 年代末和60 年代,人们相继研制和采用了自动导引小车(A VG ) 、自动货架、自动存取机器人、自动识别和自动分拣等系统。
20 世纪70 年代和80年代,旋转体式货架、移动式货架、巷道式堆垛机和其他搬运设备都加入了自动控制的行列(但这时只是各个设备的部自动化并各自独立应用,被称为“自动化孤岛”) 。
自动存储系统(AS/RS)、自动导引车(AGV)、电子扫描器和条形码是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同时,自动化物流也普遍采用机器人堆垛物料和包装、监视物流过程及执行某些过程。
自动输送机系统提供物料和工具的搬运,加快了运输的速度,使物流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4) 第四代物流是集成物流它强调在中央控制下各个自动化物流设备的协同性,中央控制通常由主计算机实现。
这种物流系统是在自动化物流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物流系统的信息集成起来,使得从物流计划、物流调度直到将物料运输到达生产的各个过程的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相互沟通。
它不仅使物流系统各单元间达到协调,而且使生产与物流之间达到协调。
20 世纪70 年代初,我国开始研究采用巷道式堆垛机的立体仓库;1980 年,由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研制建成的我国第1 座自动化立体仓库在北京汽车制造厂投产;从此以后,自动化立体仓库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现在,我国的自动化仓库技术已实现了与其他信息决策系统的集成,正在做智能控制和模糊控制的研究工作。
(5) 第五代物流是智能型物流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推动自动化库房向智能自动化方向发展。
射频数据通信、条形码技术、扫描技术和数据采集技术将更多地应用于仓库堆垛机、自动导引车和传送带等运输设备上。
在生产计划作出后,自动生成物料和人力需求:查看存货单和购货单,规划并完成物流。
这种物流系统将人工智能集成到了物流系统中[8][9][10]。
1.2.3 国内的研究现状我国自动化立体仓库起步较晚,直到1974年才由郑州纺织机械厂建成了国内的第一个自动化立体仓库。
80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西方国家的自动化立体仓库开始进入我国,上海石化总厂涤纶厂从日本引进的自动化立体仓库投入使用,宝山钢铁公司从日本引进了散料搬运系统,熔炼系统及北仑港的散料码头控制系统和沈阳电缆厂从芬兰引进的高架立体仓库,这些系统的使用使我国的自动化生产走上了一个新台阶,展现出很好的前景[7][8]。
在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开发应用方面我国晚于国外,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国内才陆续开始研究采用巷道式堆垛机的立体仓库。
在1950年,由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研制建成的我国第一座自动化立体仓库在北京汽车制造厂投产[2]。
从此以后,自动化立体仓库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95年建成的仪征化纤工业联合公司涤纶长丝自动化立体仓库是目前国内独立设计和制造的综合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立体仓库[16]自动化技术在仓储领域中的发展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人工仓储阶段,机械化仓储阶段自动化仓储阶段,集成化仓储阶段和智能自动化仓储阶段[8][18]。
从96年起,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引进和集成创新,在自动化物流系统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开发和研制工作。
建成了如青岛颐中集团、青岛海尔集团、玉溪及红河卷烟厂等大型自动化物流系统,这些都是我国高新技术含量最多自动化物流系统。
这些技术成果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填补了我国自动化技术某些领域的空白。
虽然通过对此项目的不断开发研制,己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现在我国不论从自动化物流系统的设备品种及技术水平上,还是在应用广度及深度上与国际水平的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1.2.4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发展趋势我国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发展,只有十几年的历史。
由于时间短,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不高,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适宜我国国情的自动化立体仓库应用方式为:适当发展不同类型的立体仓库[21]。
随着我国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要求仓库的建设与管理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还需进一步快速发展:(1)加强仓储理论研究和宣传,提高有关人士对仓库建设在物流,在国民经济中重要性的认识。
(2)加快完善仓库功能多元化。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崛起和物流业的迅猛发展,仓储业也越来越受到厂商与社会的广泛关注。
我国的仓储业已经面临压力和竞争。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生产水平的大大提高,自动化立体仓库将得到更好的应用与发展。
因此,仓储自动化的普及是我国仓储业的未来趋势[22]。
二立体仓库设计方案2.1 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的组成2.1.1 仓库结构组成自动化立体仓库一般由三部分组成:输送缓冲区,出入库区,货架这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而连接这三部分的设备主要有传送机,巷道式堆垛机,穿梭车。
下面介绍这几个主要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