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酚氧化酶

合集下载

2种色型黄粉虫酚氧化酶同工酶的比较

2种色型黄粉虫酚氧化酶同工酶的比较

Eclgia g n eig i h oo c l En i ern nt eUpp rRe c e f Ya g z v rKe a o ao y o S c u n Pr v n e e a h so n teRi e y L b r tr f ih a o ic , S c u n Agrc lu a Un v riy Y a , S c u n 2 0 4, C ia 3. C le e f Ecn mis a d ih a iu tr l ie st , a n ih a 6 5 1 hn o lg o o o c n Ma a e n , S c u n n g me t ih a Ag iu t r l rc lu a Un v riy Ch n du 1 1 0 Ch n 4. C le e f i l iest , e g 6 j 3 , ia o lg o Anma
关 键 词 黄 粉 虫 ;黄 色型 ;黑 色 型 单 酚 氧 化 酶 ;二 酚 氧 化 酶 ; 谱 ;酶 活性 酶
中 图分 类 号
Q 6 .7 Q 6 999 ; 95
文 献标 志码

HUANG o g 一,HU i。 Qin Je ,ZHOU n - a g ,GOU n j Dig g n Li ( .
Un v r iy ( rc & L f c.) 0 2, 8 4 3 7 3 6 ie st Ag i. ie S i ,2 1 3 ( ): 7 — 8
Ab ta t I r r t o des m er f r n e ors ud n hebo — o o ve st sr c n o de O pr vi o ee e c s f t yig t dy c l rdi r iy,i m un f nc nd m e dee ea

科学出版社生物分社新书推介

科学出版社生物分社新书推介

毒理学 方面 的工作者 参考使 用 。
《 国烟 草 种 植 区划 》 中
王彦亭 谢剑 平 李 志宏 主编 9 870 .2 9 24 ¥8 . 2 0 年1 月 出版 7 ..30 5 4 . 00 O 09 2 本 书概述 了 中国烟草 种植布 局变迁 和新 一轮 中 国烟草种 植 区划开 展 的背 景, 介绍 了烤 烟 品质 评价指标 体 系、 烟生态适 宜性评 价指标 体系 的研究 和建立 过程, 烤 详细论述 了烤烟 生态适 宜性评价 与适 宜性 区划 、 草种植 区域划 分和 烟草种植 布 烟
Pa tP yilgc ic e c x e me t( 物 生 理 生 化 实 ln h s oia Bo hmia E p r n 植 o l l i
vr t s S i g i Sn( a e e. c A r i 中国农 业科学) 2 0 ,3 () 7 7 73 ii c , 0 2 57: 7 - 8
科 学 出版社生 物 分社新 书推介
《 虫酚 氧 化 酶 及 其 抑 制 剂 》 昆
罗万春 薛超 彬 编 著 9 870 . 2 13- ¥7 .0 7 ..3 0 6 1 7 5O
2 0 年 l 月 出版 09 2
本 书是一本 基础理 论知识 与研究论 文并存 的专 著 。 氧化酶 广泛存 在于动植 酚 物体 内,昆虫酚氧 化酶抑 制剂对 于开发无 公害 昆虫控 制剂具 有重要 作用 。 书介 本
d f r n waelg ig tlrn g n tp rp se ( r si i ee t f t o gn — ea t e o y e a e d B a s a r o e c
w t etA t go i 作物学报)2 0 , O4: 1— 2 n r i e wh a. caA rnSn( , 0 4 3()3 5 3 0

昆虫免疫防御机制研究进展

昆虫免疫防御机制研究进展


3.2昆虫抗菌肽的类型
抗菌肽可根据分子结构特点分为4类: (1)以天蚕素为代表的不含半胱氨酸残基的抗菌肽, 现在已经从鳞翅目的蛾类、蝴蝶及双翅目的蝇类 中分离纯化出20多种天蚕素类似物。
(2)以防御素、死亡素为代表的富含半胱氨酸残基的 碱性多肽。 (3)以膜翅目昆虫中发现的蜜蜂肽等为代表的富含脯 氨酸残基的抗菌肽。

8.展望
对昆虫免疫防御机制的研究不仅使我们对昆虫整个 免疫系统有所了解,同是也启发了人类对自身的免疫 机制的认识和探索,也对我们在其他领域的认知和发 展提供了新思维。如对害虫的防治和益虫的保护方面 提供新的途径;对研制新型药物、生物农药等提供新 材料;对研究转基因动植物提供新的功能基因;对研 究人类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总之,随着生物技术 的发展和研究领域的拓展,相信关于昆虫免疫防御方 面的价值将逐步体现出来。

防御代价:昆虫的免疫防御不仅要消耗能量和食物, 而且还会造成昆虫在进化过程中其体内某些与生存 适合度有关的功能下降。包括进化代价和维持防御 代价。 自体免疫:昆虫的免疫防御要依赖于对自身物质和 异己物质的正确识别,正因如此才容易引起识别失 败的问题,造成自我损害。


性别:通常在昆虫中雄性的免疫反应能力要低于雌 性,雄虫为获得交配机会,就以降低免疫能力为代 价。 其它因素:免疫反应时间、环境温度和昆虫老化等

结节形成:当大量微生物入侵时,先由颗粒血细胞释放 颗粒,将一些血细胞及大量细菌等卷入形成黑化团,进 一步由浆血细胞形成多层的鞘围绕黑化核即形成结节。
3.昆虫抗菌肽免疫防御
细胞免疫 昆虫免疫防御 体液免疫 抗菌肽 酚氧化酶 溶菌酶 凝集素等其 他活性分子
3.1昆虫抗菌肽简述

抗菌肽是昆虫体液免疫中重要的抗菌因子, 具有广谱抗菌性。不仅能杀死革兰氏阳性及阴性 菌,还有抗真菌、病毒、原虫及抑制癌细胞的活 性。 昆虫抗菌肽的产生, 是在外界因素诱导下发 生的生物效应。这些诱导因子既可以是致病性的 细菌,也可以是一些不造成感染的物理和化学的 因素,如超声波、 射线、 生理盐水、 聚肌胞核 苷酸等(表1)

酚氧化酶的作用机理

酚氧化酶的作用机理

酚氧化酶的作用机理
酚氧化酶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催化剂,其作用机理涉及到生物体内氧化还原反应的调节和催化。

酚氧化酶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体中,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其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底物与活性位点的结合:酚氧化酶能够通过其特定的三维结构使底
物分子与活性位点结合,形成一个稳定的酶-底物复合物。

这种结合可以有选择地促进底物的氧化反应,并提高反应速率。

2.催化氧化反应:酚氧化酶的活性位点通常含有金属离子或辅酶等辅
助因子,这些因子可以促进氧化反应的进行。

在催化过程中,酶分子参与底物的氧化,将氧分子与底物分子结合,并形成产物。

3.协同作用:在反应过程中,酚氧化酶通常与其他辅助酶或辅助因子
共同作用,形成一个催化体系,从而提高反应效率。

这种协同作用有助于维持酶的活性,并保持反应的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酚氧化酶的作用机理主要涉及底物与活性位点的结合、催化氧化反应以及与其他辅助因子的协同作用。

这些机理共同作用于生物体内,促进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体现了酚氧化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酚氧化酶的作用机理

酚氧化酶的作用机理

酚氧化酶的作用机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酚氧化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酶,负责参与多种生物代谢途径中的化学反应。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酚氧化成醛或酮,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转化底物分子。

本文将详细探讨酚氧化酶的作用机理及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酚氧化酶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氧化酶催化反应来完成。

其催化过程表现为,在存在氧气和NAD(P)H的情况下,酶催化底物酚被氧化成醛或酮,同时NAD(P)H还原成NAD(P)。

酚氧化酶主要通过与辅助因子一起参与这种反应,辅助因子通常由金属离子或其他辅助蛋白质组成。

在催化过程中,酶会在其活性位点上结合底物分子,并通过氧化底物的羟基来将其氧化成醛或酮,同时还原辅助因子。

酚氧化酶在生物代谢途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生物氧化过程中,酚氧化酶可以催化底物酚的氧化反应,将其转化为更容易代谢的醛或酮。

这有助于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促进细胞的正常代谢。

酚氧化酶还可以作为氧化底物的催化剂参与防御体内自由基的生成,减少氧化应激造成的细胞损伤。

酚氧化酶还在多种生物代谢途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植物中色素合成和动物体内神经传递等。

第二篇示例:酚氧化酶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催化剂,其作用机理涉及到许多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

在细胞内,酚氧化酶参与了许多生物代谢途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酚氧化酶的作用机理,包括其催化反应过程、产物生成及影响因素等方面。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酚氧化酶的基本结构。

酚氧化酶是一种酶类蛋白质,通常存在于细胞质中。

其分子结构通常呈现出四聚体或二聚体结构,每个亚基都包含一个辅酶(辅基)和一个蛋白质组成。

酚氧化酶的催化活性主要由其所含的辅酶决定,不同的辅酶决定了酶的催化作用和底物选择性。

酚氧化酶主要通过氧化底物将底物转化为相应的醛或酮。

其催化反应主要遵循以下催化机理:底物与酸基团在酚氧化酶催化下形成氧化过渡态,然后这个过渡态在水的作用下得到进一步氧化,最终生成产物。

多酚氧化酶

多酚氧化酶

多酚氧化酶的酶学性质及其应用摘要:本文论述了多酚氧化酶的酶学性质和它对果蔬类食品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它的酶学性质加以控制。

关键词:多酚氧化酶性质抑制0引言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是自然界中分布极广的一种金属蛋白酶,普遍存在于植物、真菌、昆虫的质体中,甚至在土壤中腐烂的植物残渣上都可以检测到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由于其检测方便,是被最早研究的几类酶之一。

自1883年Yoghid发现日本漆树液汁变硬可能和某种活性物质相关,1938年Keilin D.和Mann G.研究了蘑菇多酚氧化酶的提取和纯化,得到多酚氧化酶并将这类酶称为polyphenol oxidase。

多酚氧化酶又称儿茶酚氧化酶,酪氨酸酶,苯酚酶,甲酚酶,邻苯二酚氧化还原酶,是六大类酶中的第一大类氧化还原酶[1]。

1多酚氧化酶的结构特性多酚氧化酶是一种含有Cu2+离子的结构蛋白,可以催化酚类上的羟基,使之转化为醌或催化多酚类变为氧合醌。

因为醌类具有较强的电化学性质,会发生自动氧化、蛋白质的亲核聚合反应及一些二级反应,而这些反应都会导致酶促褐变反应的发生[2]。

多酚氧化酶的共同特征是能够通过分子氧氧化酚或多酚形成对应的醌。

在广义上,多酚氧化酶可分为三大类:单酚单氧化酶(酪氨酸酶tyrosinase,EC.1.14.18.1)、双酚氧化酶(儿茶酚氧化酶catechol oxidse,EC.1.10.3.2)和漆酶(laccase,EC.1.10.3.1)。

在这三大类多酚氧化酶中,儿茶酚酶主要分布在植物中,微生物中的多酚氧化酶主要包括漆酶和酪氨酸酶。

2 多酚氧化酶的来源和制备2.1多酚氧化酶的来源多酚氧化酶普遍存在于植物、真菌、昆虫的质体中。

2.2多酚氧化酶的制备制备马铃薯丙酮粉:取50g去皮切丁的马铃薯与60mL丙酮(-20℃)混合粉碎抽滤,滤渣用-20 ℃的丙酮冲洗至白色室温下晾干。

PPO粗提液的制备:5g马铃薯干粉与40mL粗酶提取液混合搅拌1min 静止1hr,4℃离心(4℃,15000rpm,15min)过滤取上清,即得PPO粗提液,粗酶提取液为4.2g+1000mL0.2M PB。

57个昆虫酚氧化酶抑制剂的QSAR研究

57个昆虫酚氧化酶抑制剂的QSAR研究
黑 化 ,这个 过 程 对 于 具 有 “ 骨 骼 ” 的 昆 虫 生 命 外
1பைடு நூலகம்材 料 和 方 法
过 程 至关 重 要 。 当今 ,农 药 的发 展 正 面 临 着 一 1 1 ME V一1 . D 3算 法
ME V一1 是基 于 l 原 子 类 型 的分 子 D 3n 3种 个关键时刻 ,发展 “ 环境友好害虫控制剂” 的观 念越 来 越 深 人 人 心 ,这 个 领 域 也 越 来 越 成 为世 界 电性距离矢量描述子的简称。其算法简述如下 。
学 的研 究 引起 了许 多专 业人 士 的关 注 。
的模 型质 量 和稳定 性 ,本研 究 可为 P O研 究 提供 更
在 昆虫 体 内 ,P O是 一 种 重 要 的 酶 ,它 对 昆 虫 便捷 的方 法 ,也 为 开 发 以该 酶 为 靶 标 的 新 型 害 虫 的变 态发育 和 免疫 系统 起 着 重要 作 用 。P O催 化 完 控 制剂 提供 理论 依据 。 成的 “ 醌鞣 化 ” 作 用 可 以促 进 昆 虫 表 皮 的 硬 化 与
收稿 日期 :2 1 — 5 0 0 1 0 —1 基金 项 目 :上 海市 教育 委员 会重 点学科 建设 项 目 (572 ;珍 稀濒 危 动 植 物生 态 与 环境 保 护 省 部共 建 教 育 部重 点 实 验 室基 J00 ) 金项 目 ( 桂科 能 l o K o ) 0 2 0 1
3 珍 稀濒 危动 植物 生态 与环 境保 护省 部共 建教 育部 重点 实验 室 ( 西师 范大 学 ) . 广 ,广西 桂 林 5 10 ) 40 4

要 :使用 分子 电性距 离 矢量 ( E V一 3 描述 子和顶 点度 一 离 指 数 ( D ) 述 子提 取 5 M D 1) 距 V I描 7个酚 氧

昆虫酚氧化酶[资料]

昆虫酚氧化酶[资料]

昆虫酚氧化酶[资料]昆虫酚氧化酶酚氧化酶(PO)又称为酪氨酸羟化酶或酪氨酸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位于黑素细胞中的黑素体内,绝大部分与黑素体膜相结合,只有极少部分以游离状态存在。

不同来源的PO,其生物化学特性具有一定的差异,并且在同种生物的不同器官中也具有不同的特征。

在高等植物中,酚氧化酶通过催化形成黑色素可进入表皮和毛发的角质细胞中,使体表着色。

哺乳动物合成的黑色素可以保护皮肤和,抵御紫外线的辐射,防止内部组织过热等。

酚氧化酶具有独特的双重催化功能,是生物体内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与昆虫的发育、伤口癒合和果蔬的褐变有密切关系。

因此多年来,酚氧化酶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其研究涉及生物、医学、农学、化学、药学等多个学科和领域。

目前已有上百种酚氧化酶的研究报道,来源于20多种生物的酚氧化酶已被测序,近几年来,对该酶的研究愈加深入,已有来自于链霉菌的酚氧化酶晶体结构的报道。

在昆虫体内,PO是一种重要的酶,它在昆虫的变态发育和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酚氧化酶催化完成的醌鞣化作用可以促进昆虫表皮的硬化与黑化,这个过程对于具有“外骨骼”的昆虫生命过程至关重要。

在昆虫变态的各个阶段,譬如,由新生卵发育为成熟卵、幼虫蜕皮、幼虫化蛹以及蛹羽化为成虫后的体壁及其附肢的黑化和硬化过程都与酚氧化酶的作用息息相关。

因此,酚氧化酶抑制剂的研究可以为发展新型害虫控制剂提供重要线索,特别是研究不同昆虫酚氧化酶特性及抑制剂抑制动力学将会为发现一类全新的、专化性的无公害害虫控制剂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酚氧化酶在昆虫的正常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1、参与表皮的硬化和黑化,昆虫的新表皮经过硬化和黑化过程才得以坚硬,从而可以起到支撑和保护整个虫体的作用,硬化过程中,PO产生的醌与角蛋白及甲壳质相互作用,最终形成角质,高度硬化的角质能阻断微生物和异物的入侵。

2、对卵壳的鞣化作用。

3、参与伤害防御,在节肢动物中,PO要参与防御反应和伤口癒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虫酚氧化酶酚氧化酶(PO)又称为酪氨酸羟化酶或酪氨酸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位于黑素细胞中的黑素体内,绝大部分与黑素体膜相结合,只有极少部分以游离状态存在。

不同来源的PO,其生物化学特性具有一定的差异,并且在同种生物的不同器官中也具有不同的特征。

在高等植物中,酚氧化酶通过催化形成黑色素可进入表皮和毛发的角质细胞中,使体表着色。

哺乳动物合成的黑色素可以保护皮肤和,抵御紫外线的辐射,防止内部组织过热等。

酚氧化酶具有独特的双重催化功能,是生物体内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与昆虫的发育、伤口癒合和果蔬的褐变有密切关系。

因此多年来,酚氧化酶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其研究涉及生物、医学、农学、化学、药学等多个学科和领域。

目前已有上百种酚氧化酶的研究报道,来源于20多种生物的酚氧化酶已被测序,近几年来,对该酶的研究愈加深入,已有来自于链霉菌的酚氧化酶晶体结构的报道。

在昆虫体内,PO是一种重要的酶,它在昆虫的变态发育和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酚氧化酶催化完成的醌鞣化作用可以促进昆虫表皮的硬化与黑化,这个过程对于具有“外骨骼”的昆虫生命过程至关重要。

在昆虫变态的各个阶段,譬如,由新生卵发育为成熟卵、幼虫蜕皮、幼虫化蛹以及蛹羽化为成虫后的体壁及其附肢的黑化和硬化过程都与酚氧化酶的作用息息相关。

因此,酚氧化酶抑制剂的研究可以为发展新型害虫控制剂提供重要线索,特别是研究不同昆虫酚氧化酶特性及抑制剂抑制动力学将会为发现一类全新的、专化性的无公害害虫控制剂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酚氧化酶在昆虫的正常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1、参与表皮的硬化和黑化,昆虫的新表皮经过硬化和黑化过程才得以坚硬,从而可以起到支撑和保护整个虫体的作用,硬化过程中,PO产生的醌与角蛋白及甲壳质相互作用,最终形成角质,高度硬化的角质能阻断微生物和异物的入侵。

2、对卵壳的鞣化作用。

3、参与伤害防御,在节肢动物中,PO要参与防御反应和伤口癒合。

对于小颗粒异物如细菌,宿主可通过吞噬作用来消灭它,当入侵的异物太大而无法被单个血细胞吞噬时,宿主便通过黑色素包囊反应来抵抗和消灭,而PO在这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当外来物入侵时,酚氧化酶原(proPO)从血细胞中释放出来并被激活成PO,在外来有机体上产生黑色素沉淀通包囊和黑化来限制入侵的外来物,因此,在包囊物的周围、血细胞结节中和感染真菌的角质部位会出现黑色素沉淀。

与此相似,当,操作部位会出现深色色素区,这是由于proPO被蛋白酶水解激活,而激活的PO将酚氧化成醌,最终形成黑色互。

酚氧化酶在伤口处催化产生黑色素沉淀以防止血淋巴丢失,并阻止入侵的微生物乘机进入,由此对有机体产生保护作用。

4、加速伤口的癒合。

5、产生具有细胞毒作用的氧自由基和具有潜在细胞毒作用的半醌及三羟酚,进一步增强寄主的防御能力。

活性氧如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和过氧化氢是脊椎动物和无脊椎细胞毒性成分,黑色素形成过程中伴随活性氧的产生,同时也产生具细胞毒性的半醌及三羟酚,半醌有结合亲核物质的特性,醌可结合到个来细胞物质的表面,通过形成黑色素包囊来隔离入侵的外来物,并通过醌和其他中间产物产生氧的还原形式来摧毁入侵的微生物或寄生虫。

昆虫表皮通过其中的蛋白与醌反应完成鞣化,使表皮变硬并且获得高度的柔韧性与稳定性。

昆虫中最常见的鞣化是醌鞣化,其中包括O-醌与表皮蛋白的自由氨基成键结合,另一种为β-鞣化,即蛋白与醌在支链β-碳原子上交联。

这两种鞣化剂的前体都是N-乙酰多巴胺(NADA)。

NADA是昆虫醌鞣化过程中(包括卵壳硬化和表皮硬化)普遍存在的鞣化剂,而酪氨酸经酚氧化酶、多巴脱羧酶和乙酰基转移酶作用形成NADA,这是NADA产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昆虫表皮鞣化过程中,酚氧化酶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

当醌的前体——N-乙酰多巴胺在酚氧化酶作用下被氧化成N-乙酰多巴醌是,其反应性增高,因而易与蛋白质N 端氨基结合,生成淡色的邻苯二酚态蛋白质。

这蛋白质又因N-乙酰多巴醌被还原为N-乙酰多巴胺。

这样蛋白质N端的氨基与醌环结合起来形成壳硬蛋白。

赖氨酸残基的ε-NH2和SH等还可以醌环结合,也就是说,肽链不仅其末端氨基可以与醌环结合,而且肽链中间也可以与醌环直接结合。

在昆虫角质化的色黑而坚硬的表皮形成过程中,还存在醌环的重合和缩合。

另外,酪氨酸的代谢产物NADA由皮细胞分泌进入表皮后,同时与能利用的酰胺基或羟基相互作用。

如上所述,PO是昆虫表皮硬化和黑化过程中的关键性酶,与它紧密相关的醌鞣化作用在昆虫的生命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上述过程同时也是害虫形成防御体系的重要反应,因此酚氧化酶可能作为害虫控制中的一个作用靶标,可通过抑制昆虫酚氧化酶的活力,使害虫丧失防御能力从而间接达到合理控制虫害的目的。

酚氧化酶抑制剂有可能成为继几丁质抑制剂之后一类新的对环境友好的害虫抑制剂。

由于酚氧化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发展前景,大量的研究工作集中在此领域,目的在于寻找对酚氧化酶具有活性的抑制剂,并对其抑制动力学和抑制机理进行研究。

因为蘑菇酚氧化酶已有成功的分离纯化产物且性质稳定,所以多以蘑菇酶为研究对象。

虽然该酶与来自昆虫的同类酶系有不同之处,但作为基础研究仍具有重要意义。

从当前的研究资料来看,对酚氧化酶有抑制作用的化合物有多种类型,其中以酮醇和取代苯酸类化合物较多。

抑制类型与酶源、底物和抑制剂种类有关。

例如,以L-多巴为底物,蛇葡萄素对酚氧化酶为竞争性抑制;以L-酪氨酸类似物与L –酪按酸为底物,对羟基苯甲酸对酚氧化酶为竞争性抑制;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硫脲对酚氧化酶为非竞争性抑制;以L-酪氨酸为底物,银杏叶提取对酚氧化酶为非竞争性抑制;以L-多巴为底物,苦参碱、芦荟素和肉桂酸则属于混合型抑制。

近些年来,从植物中分离对酚氧化酶具有抑制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已得到人们关注,当前,酚氧化酶抑制剂的大量研究工作集中于这些天化合物。

植物中存在的鼠鞠草素、对羟基苯甲酸、槲皮素、山奈素、芦丁、曲酸、枯醛、枯酸、杨梅黄素和蛇葡萄素等都可以作为酚氧化酶的抑制剂,另据报道,放多中药的提取成分对酚氧化酶有抑制作用,抑制作用较强的有茯苓、白鲜皮、芦荟、橘梗、当归和熟地黄等。

酚氧化酶抑制剂对该酶抑制的机理可能有以下几种:1作为酚氧化酶的竞争性底物,抑制酚氧化酶的活力。

酚氧化酶活性中心的环境是疏水的,与氧化态酶中双氧结合的质子来源于酪氨酸和多巴等底物分子中的羟基,因此氨酸和多巴等底物与氧化态酶必须以酸的形式结合。

含羟基的芳环化合物对格氨酸酶的作用机理与酪氨酸和多巴的作用相似,通过与酪氨酸和多巴竞争氧化态酶和铜离子态,把一部分酚氧化酶从催化反应循环中带走,降低酚氧化酶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从而抑制该酶的活力,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它的抑制作用随pH的增大而减弱。

曲酸、氢醌、黄芹素诱导体等都属于这种抑制剂,主要通过作为竞争性底物来抑制酶活性。

2结合酶活性中心周围的基团,在活性中心周围形成空间位阻,阻止底物与酶活性中心作用。

醛类化合物对异丙基苯甲醛和Melanoxazal通过羟基与酶活性中心周围的亲核基团如—SH、—NH2、—OH结合,生成的产物在酚氧化酶的疏水性环境中能稳定存在,并在活性中心周围形成空间位阻,阻止底物与酶活性中心作用。

3结合酶中的铜离子,使铜离子失去对氧的结合能力,从而抑制酚氧化酶的活力。

酚氧化酶是一种含铜酶,铜离子是构成酚氧化酶催化氧化反应活性中心的重要因子,是维持酚氧化酶活性的重要保证,因此铜的螯合剂能够特异性地抑制酚氧化酶的活性。

如苯硫脲、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和托酚酮等均可被用来作为PO的特异性抑制剂。

另外,黄酮醇、高良姜精、四羟基黄酮和槲皮素等也是与该类氧化酶中的铜离子进行螯合而产生抑制作用。

4阻止酚氧化酶中氧原子与芳环的取代反应,抑制酶活力。

在芳香酸中带有羧基的化合物,如苯甲酸对氧化态酶的作用机理与酪氨酸和多巴有所不同,因为羧基是强吸电子基,它抑制了氧化态酶中的氧原子与芳环的取代反应,于是氧化态酶与之形成的化合物成了终端化合物,从而降低了催化反应循环过程中的酚氧化酶浓度。

5作为氧化剂,拮抗氧对酚氧化酶的激活。

银杏叶提取物及时清除了过氧自由苦,从而终止了自由基链的引发,减弱了酚氧化酶的作用。

6去除自由基,终止自由基链的引,抑制酚氧化酶的活力。

过氧负离子、氢氧基和氧原子自由基等可以作为酚氧化酶活性中心的桥联配体,与酚氧化酶的活性有密切关系,有些植物提取物如银杏中含有效的天然自由基清除刘,同时可参与调节和提高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等搞氧化酶的活力,因此可以降低酚氧化酶的活性。

酚氧化酶抑制剂在害虫控制领域的前景由于传统农药固有的缺点,加之不合理的使用和研发工作的滞后,传统农药的负面影响逐渐暴露出来,已经引起了从们的高度关注,如“三R”,即残留、抗性、再猖獗等现象。

面对此情况,们们逐渐转变新农药研发思路,制订新的防治策略,探索新的防治途径,其中之一就是寻找新型的环境友好有害生物控制剂。

研究开发新杀虫剂的途径一般有四条,即:1、随机筛选;2、类推合成;3、天然产物模型;4、生物合理设计。

生物合理设计是一个诱人的领域。

对杀虫剂研发而言,其理论基础即昆虫生物化学,即以靶标生物体生命过程中某个关键的生理生化作用机制作为研究模型,人为地设计合成干扰此作用机制的化合物,从中筛选出先导化合物,然后进行结构优化开发。

大多数农药都是与某种特定的酶或者受体结合,发生化学反应而表现活性作用的。

酶在正常条件下有很强的催化活性,当特定的外源分子与酶结合发生作用时,酶很容易被抑制,使其活力下降甚至完全变性失活,所以我们可以针对特定的酶研究开发能影响酶活性的抑制剂作为害虫的控制剂。

鉴于酚氧化酶在害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故有可能作为害虫控制中的一个重要作用靶标,寻找有效的抑制剂,通过抑制害虫体内酚氧化酶的活力,使其丧失防御能力从而间接达到合理的控制害虫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