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 圆的认识及周长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认识》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认识》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简单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直径、弧等基本概念,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圆的特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平面几何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圆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加深对圆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圆的基本概念,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圆的认识。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圆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圆形物品,如圆桌、圆形的玩具等,方便学生观察和操作。
2.准备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练习题,以及相关的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圆形物品,如圆桌、圆形的玩具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它们都是圆形的。
教师趁机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圆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或者黑板,呈现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和解答问题。
小学六年级上册1单元数学知识点(圆的认识)

小学六年级上册1单元数学知识点(圆的认识)1、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高相当于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2、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 r表示圆的半径,那么圆的面积公式:S圆=pi;r2。
3、半圆的周长不是圆的周长的一半,而是圆的周长的一半再加上一条直径长,即pi;r+2r;pi;r 半圆的面积是圆的面积的一半,即。
24、当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长方形的面积最小。
当长方形、正方形、圆的面积相等时,长方形的周长最大,圆的周长最小。
5、一个圆的半径扩大(缩小)几倍,直径就扩大(缩小)几倍,周长也扩大(缩小)几倍,面积就扩大(缩小)几的平方倍,但圆周率永远不变。
26、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内圆的半径是r,它的面积是S=pi;中R=r+环的宽度。
环形的周长=外圆周长+内圆周长。
7、几个公式: R2-pi;r2或 S=pi;(R2- r2)。
其C圆=pi;d =2pi;d = 2r pi;S圆=pi;r 2Cdr = r = 2pi; 28、永远记住要带单位,周长是(cm),面积是平方(cm),体积是立方(cm)。
9、常用的3.14的倍数:3.14times;2=6.28 3.14times;3=9.423.14times;4=12.56 3.14times;5=15.7 3.14times;6=18.843.14times;7=21.98 3.14times;8=25.123.14times;9=28.26 3.14times;12=37.683.14times;14=43.963.14times;16=50.24 3.14times;18=56.523.14times;24=75.36 3.14times;25=78.53.14times;36=113.04 3.14times;49=153.863.14times;64=200.96 3.14times;81=254.34希望为大家提供的小学六年级上册1单元数学知识点,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我们!。
小学六年级数学小升初珍藏版复习资料第15讲 圆的认识、周长与面积(原卷)

2022-2023学年小升初数学精讲精练专题汇编讲义第15讲圆的认识、周长与面积知识精讲知识点一:圆的认识1.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2.圆是轴对称图形,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圆的对称轴就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知识点二:圆的周长和面积1.圆的周长(1)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作圆周率。
圆周率用希腊字母“π”表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经过精密计算:π=3.1415926…在小学数学中,我们常常取圆周率的近似值3.14(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或圆周率×半径×2 用字母表示为:C=πd或2πr 2.圆的面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剪开后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如果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等于圆的半径 ,由此圆的面积S=πr23.圆环的面积(1)同一个圆心的两个半径不相等的圆,它们之间的部分叫作圆环(2)面积公式: S=πR2-πr2知识点三:组合图形的面积1.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
(1)分割法:把阴影部分分割成几个基本图形,利用求几个基本图形面积的和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2)添补法:在阴影部分上添补一个基本图形,使其变成另一个基本图形,计算出这个基本图形的面积后减去补上的基本图形的面积,从而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提高达标百分练一、精挑细选(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2分)(2023六上·中宁期末)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面积最大。
A.正方形B.长方形C.圆D.无法判断2.(2分)(2023六上·大兴期末)下面各图中,由实线围成的图形是扇形的是()A. B. C.D.3.(2分)(2023六上·大兴期末)如果如图中圆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那么它们的周长相比较,()A.圆的周长等于长方形周长B.圆的周长大于长方形周长C.圆的周长小于长方形周长D.无法比较4.(2分)(2023六上·渝中期末)如下图所示,将半径为r的圆形纸片剪拼成近似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
六年级上册数学讲义--圆的周长-人教版(含答案)

第十讲圆的周长一、知识梳理1.圆的认识:2.圆是轴对称图形:3.圆的周长公式:4.半圆周长公式:5.圆的周长的实际应用:二、方法归纳1.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d=2r r=d÷22.圆的周长公式:c=2 ∏r c= ∏d3.半圆的周长C=2r+∏r4.r=c÷2∏d=c÷∏三、课堂精讲例题(一)圆的认识r d2①圆是一种曲线图形②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 O 表示③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 r 表示。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④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 d 表示。
在同一个圆里, 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⑤在同一个圆里,⑥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的长短决定圆的大小。
例 1 (1)从()到( )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2) 通过()并且()都在()的线段叫做直径.(3)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所有的直径()【规律方法】巩固半径、直径的定义,及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搭配课堂训练题】【难度分级】 A1. 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一般用字母()表示。
连接圆心和 圆上的线段叫做( ),一般用字母( )表示。
通过( )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 ),一般用字母()表示。
2. ()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
3.在同一个圆里,有()条半径,有()条直径,用字母表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是( )或()。
(二)轴对称图形1.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2.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或)都是它的对称轴。
例 2 1.画出下面各图形的对称轴,能画几条?d=2r2. 圆的旋转不变性:圆是旋转对称图形,绕圆心旋转任一角度都和原来图形()。
【规律方法】理解圆是轴对称图形和圆的旋转不变性。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5单元第二课时《圆的认识(2)》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5单元第二课时《圆的认识(2)》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2)》是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圆的认识,主要包括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圆的特征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圆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并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原理,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实践体验,加深对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圆的模型、圆规、直尺、剪刀等。
2.教学素材: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的相关例题和练习题。
3.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数学实验室,以便于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和交流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如车轮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引发学生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六年级数学关于圆的知识点总结

一、圆的认识1、日常生活中的圆2、画图、感知圆的基本特征(1)实物画图(2)系绳画图3、对比,感知圆的特征:我们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等,都是曲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一种平面图形.【归纳】: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二、圆的各部分名称1、圆心:用圆规画出圆以后,针尖固定的一点就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2、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3、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直径是一个圆内最长的线段三、圆的主要特征1、在同圆或等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2、在同圆或等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1/2.用字母表示为:d=2r或r=d/23、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圆是轴对称图形且有无数条对称轴一、圆的周长的认识1、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2、周长与圆的直径有关,圆的直径越长,圆的周长就越大二、圆周率的意义及圆的周长公式1、圆周率实验:在圆形纸片上做个记号,与直尺0刻度对齐,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求出圆的周长.发现一般规律,就是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数(π).3、圆周率: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pai) 表示.4、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一般取π≈ 3.14.5、在判断时,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π倍,而不是3.14倍.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6、圆的周长公式:C= πd —→d = C ÷π或C=2πr —→r = C ÷2π7、区分周长的一半和半圆的周长:(1)周长的一半:等于圆的周长÷2 计算方法:2πr ÷ 2 即πr(2)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 计算方法:πr+2r 即5.14 r8、正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边长=直径;圆的面积=78.5%正方形的面积画法:(1)画出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2)以对角线交点为圆心,以边长为直径画圆.9、长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宽=直径画法:(1)画出长方形的两条对角线;(2)以对角线交点为圆心,以宽为直径画圆.10、常用的3.14的倍数:3.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 3.14×6=18.84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 3.14×12=37.68 3.14×14=43.963.14×16=50.24 3.14×18=56.52 3.14×24=75.36 3.14×25=78.5 3.14×36=113.04 3.14×49=153.86 3.14×64=200.96 3.14×81=254.34四、圆的面积与以它的半径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的关系以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画的圆,正方形的面积实际就是这个圆半径的平方,因此得出“圆的面积是它半径平方的3倍多一些”圆的面积大约等于半径×半径×3五、圆的面积公式1、把圆拼成近似的长方形,知识形状改变了,图形的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圆的面积=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2、圆的面积推导:圆可以切拼成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相等(即S长方形=S圆);长方形的宽是圆的半径(即b=r);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即a=C÷2=πr).即:S长方形= a × b↓ ↓S圆=πr × r=πr2所以,S圆=π r2注意:切拼后的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了两条半径.C长方形=2πr+2r=C 圆+d一、圆环的意义及面积的计算1、圆环的意义:以同一点为圆心,半径不相等的两个圆组成的图形,两元之间的部分就是圆环.2、圆环中半径较大的圆叫做外圆,半径较小的圆叫做内圆.外圆半径与内圆半径的差叫做环宽,两圆中间的部分大大小叫做圆环的面积3、外圆的半径=内圆半径+1个环宽;外圆的直径=内圆直径+2个环宽4、求圆环的面积一般是用外圆的面积减去内圆的面积,还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S圆环=S外圆—S内圆=πR2-πr2=π(R2-r2)5、几个直径和为n的圆的周长=直径为n的圆的周长(如图)几个直径和为n的圆的面积<直径为n的圆的周长6、常用的平方数:112=121 122=144 132=169 142=196 152=225162=256 172=289 182=324 192=361 202=4007、周长相等的平面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面积相等的平面图形中,圆的周长最短.随堂练习1、一种钟表的分针长5厘米,3小时分针扫过的面积是多少?2、一个花坛,直径8米,在它的周围有一条宽1米的环形小路,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一个圆桶的底面周长是62.8厘米,它的底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4、杂技演员表演独轮车走钢丝,车轮的直径为40厘米,要骑过100米长的钢丝,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5、在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一个最大的半圆,这个半圆的面积是多少?周长是多少?6、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边长正好是6.28米.如果围成一个圆,这个圆的半径是多少?。
2023-2024年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考点复习 第五单元《圆》(人教版含详解)

期末知识大串讲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章节考点复习讲义第五单元圆知识点01:圆的认识1. 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2. 一个圆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3. 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4. 在同圆或等圆中,r=d 或d=2r 。
知识点02:圆的周长及圆周率的意义1.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绕绳法和滚动法。
2.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
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3.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C=πd ,C=2πr知识点03: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及应用1.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 :S =πr ²2.求圆的面积,要根据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来求。
3.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S =πR2-πr ²或S =π(R -r)²。
4.“外方内圆”图形中,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如果圆的半径为r ,那么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为0.86r ²。
5.“外圆内方”图形中,这个正方形的对角线等于圆的直径。
如果圆的半径为r ,那么圆和正方形之间部分的面积为1.14r ²。
知识点04:扇形的认识1.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2.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3.扇形的大小和半径的长短、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考点01:圆的认识1.(2018秋•朝阳区校级期中)圆的周长是直径的( )倍A .3.14B .3.1415926C .3D .π【思路引导】根据圆的周长公式,求出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12【完整解答】解:C=πd=π所以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
故选:D。
2.(2015秋•龙泉驿区校级期中)在一个长10cm,宽5cm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它的半径是()cm.A.10 B.5 C.2.5 D.1.5【思路引导】根据题意可知:在这个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根据同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完整解答】解:5×(厘米),答:它的半径是2.5厘米.故选:C。
六年级圆的周长和面积

圆及圆的周长一、圆的认识1、圆的定义: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
如图,用圆规画圆时,针尖所在的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半径的长度就是圆规两个角之间的距离。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直径与半径的关系:d=2r2、圆的对称性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如下图:练习:判断对错(1)半径的长短决定圆的大小。
()(2)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3)同一个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4)圆的半径都相等。
()3、圆的周长圆的周长测量方法:A、用一根线,绕圆一周,减去多余的部分,再拉直量出它的长度,即可得出圆的周长。
B、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直接量出圆的周长。
以下是通过上述方法测得的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大致关系:周长C(厘米)直径d(厘米))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dC3.1421 3.14 9.53 3.16 12.64 3.1515.85 3.1631.410 3.14其实,早就有人研究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发现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π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只取它的近似值,例如π。
⋅⋅⋅⋅⋅≈1415926535.314.3≈如果用C 表示圆的周长,就有:C=πd 或C=2πr例1 求下列圆的周长练习:1、求下列圆的周长2、在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 )厘米。
3、大圆直径是小圆直径的3倍,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倍。
4、看图填空(单位:cm )正方形的周长是()cm ,圆的周长是()cm 。
其中一个圆的周长是( )cm ,长方形的周长是( )c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的认识和周长
[创设情境]同学们,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关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请你们想想,在哪里还见到过外形是圆形的物体?
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自己所认为的圆,有可能会回答:①自行车汽车的轮子是圆的;②篮球乒乓球是圆的..........
[回顾导入]同学们想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2、教师出示学生回答的图形,问它与我们今天学习的圆有什么区别呢?
( 1 )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2)“我能画”环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圆(不限定用圆规)(学生用圆柱、三角板中的小圆、直尺中小圆、茶杯盖……)
(3)剪出自己画好的圆。
[认识圆的特征]
1、剪出自己画好的圆,并动手剪下。
2、动手折一折。
(1)折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两折痕的交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2)再折出另外两条折痕,看看圆心是否相同。
[认识直径和半径]
(1)将折痕用铅笔画出来,比一比是否相
等?
(2)观察这些线段的特征。
(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板书: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直径一般用字母
“d”来表示
(4)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5)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半径等于直径的
一半,即d=2r或r=1/2d
[圆的画法]
①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作为半径②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过上作为圆心。
③让装有铅笔的一只脚选装一周就换一个圆。
画圆时两个不动:①有针尖的一只脚不动(圆心不动)②圆规的两只脚之间的距离不动(半径不动)
[知识归纳]圆的位置由圆心决定。
圆的大小由半径和直径的长度决定。
圆的画法:先定圆心,再定半径画圆。
[圆的周长]
1、动物王国正在举行动物运动会可热闹了,想不想去看一看?
2、一只小山羊和一只梅花鹿分别在圆形和正方形跑道上赛跑,大家猜一猜最后谁跑的路程远?
复习正方形的周长,猜想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
1)、由比较两种跑道的长短,引出它们的周长你会算吗?(如果学生谈到角或线的形状,就顺势导:正方形是由4条这样的线段围成的,圆是由一条圆滑的曲线围成的。
)
2)、生答正方形的周长)追问:你是怎么算的?(生答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师板书c=4a)那你们说说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有什么关系?(4倍,1/4)(师,正方形的周长总是它边长的4倍,这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
)
3)、圆的周长能算吗?如果知道了计算的公式能不能算?看来很有必要研究研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圆的周长。
[提问]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测量它的周长呢?
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
师生合作演示量教具的周长。
用绳子在圆上绕一周,再测量出绳子的长短,得到这个圆的周长。
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呢?(圆的直径变,周长也变,而且直径越短,周长越短;直径越长,周长越长。
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系。
)
[提问]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秘直径之间是不是也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呢?猜猜看,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
直径周长商
1 3.14
3 9.42
6 18.84
提问:这些周长与直径存在几倍的关系,(3倍多一些),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概括出,圆的周[介绍圆周率]
1、师:任意一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这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它叫
做圆周率,用字母∏来表示,用手指写一写。
2、圆周率是怎样发现的,请同学们看课本小资料,讲述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小结:早在1500年前,祖冲之把圆周率算到了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比外国人早了整整一千年,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数学史的巨大贡献,今天,同学们自己动手也发现了这一规律,老师相信同学们当中将来也会有成为像祖冲之一样伟大的科学家,根据需要,我们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点。
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的?两个数相除又可说成是两数的比,所以这个结果就是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
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
“∏”表示。
这个比值是固定的,而我们现在得到的结果有差异主要是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有误差造成的。
那圆周率的数值到底是多少呢?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强调∏≈3.14,在说的时候要注意是近似值,写和算的时候要按准确值计算,用等号。
)
3、推导公式
1)、到现在,你会计算圆的周长吗?怎样算?
2)、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表示d直径,字母公式怎样写?(板书:c=∏d)就告诉你直径,你能求圆的周长吗?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
知道半径,能求圆的周长吗?周长是它半径的多少倍?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3倍多一些。
到底是三倍多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