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杨绛先生的一封信1500字_应用文
杨绛一百岁感言1000字左右优秀范文

杨绛一百岁感言1000字左右优秀范文杨绛一百岁感言1000字故人笑比中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
一张简朴的木桌,摆一卷微微泛黄的的书籍,伴一杯素盏在侧,上方回旋着的袅袅白雾,沉淀出岁月的厚重感。
我,已许久没有此番闲情雅致,在灿美的阳光下,捧一本书籍潸然泪下。
我吮吸着这淡淡的书香,从那微晕的墨色中,隐约扬起一场我与书的邂逅,我与杨绛先生的邂逅,我与《一百岁感言》的邂逅。
那便是一场场逾越灵魂深处的精彩。
她,是钱钟书眼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她,是人们眼中“最美的百岁老人”;她,是我眼中不愠不怒、不卑不亢的传奇女子。
丈夫早逝,她又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痛,但即使一个踽踽独行在冗长的时光中,她也只独自整理尘封的旧忆,于光阴的荒芜中淡然,于她的世纪优雅一生。
2011年,她一百岁,已独自在光阴中行走了许久,然后,她停了下来,嘴角挂着慈祥淡然的微笑,用微微颤抖的手执起笔,写下《一百岁感言》。
她一百岁了,似乎已走到人生的尽头,这一生,她将自己的唯一一场大戏——人生导演得淋漓尽致,用自己最喜欢的姿态走过漫长岁月,似水流年。
优雅着,走过一生。
她的文字衰而不伤,怨而不怒,安静得难以表达的优伤渗透入字里行间。
对我而言,这一行行字迹,有如沙漠中的甘泉,涌出宁谧与安慰,洗心涤虑,悦情悦性,让我能品味这世事的不易,那份处事时难得的豁达与安然。
这本书在曾经的我最坚难时给了我鼓励。
窗外的雨连绵不绝,滴滴答答的声音仿佛渗进我的心,怎么也停却不了。
同学们议论纷纷:“她还是班干部,就考了这么点分?还没我考得高......”我攥着试卷的手隐隐出汗。
不知过了多久,一双温暖的手拍了拍我的肩,将一篇《一百岁感言》置于我的桌上,于是——“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这是杨绛先生《一百岁感言》中的一句话,也是我生命中何其重要的一句话。
致杨老的一封信

致杨老的一封信
刻在石头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写在青史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但是杨老师,您的名字刻在我的心灵上,这才是真正永远的。
匆匆人生,芸芸万物,稚嫩的头脑早已告诉我,您是我一生中最伟大的老师。
一年前,怀着对您的崇敬和强烈的求知欲,我转进您的班级,从此,我就永远地成为了您的学生,这也是我一生的骄傲与自豪。
您用真诚之心去爱每一个学生,无时无刻都让我们感受到慈母般的爱抚,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49朵“幸福之花”在您的浇灌下茁壮成长。
人们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来表达劳动者的艰辛,可直到深夜,明亮的窗前还映着您挑灯工作的高大身影。
您不为别的,只希望能从这里走出中国的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您总把工作一抓到底,心多操点福少享点,辛苦多点休息少点,这就是您对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
老师,您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尽管没有日月经天的壮举,没有江河行地的博大,但您却是我们心中永不熄灭的红烛。
您的恩情不求报答,也无法报答,我只有在义无返顾地踏上求学之旅中,永远向前,继承您春蚕般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这里,对于昨天的事件我也诚恳地向您做出深刻的检讨。
您的学生:童泳淇
2013年5月30日
1。
关于杨绛的作文600字

关于杨绛的作文600字自她之后,世上再无人能担得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这一声誉。
——题记她是一代才女,出身于开明的书香门第,自小父亲对她的教诲不多,只仅有三条:不虚假做人,不做高官,从心而行。
这三条教诲伴她度过120xx年的乱世岁月,但她在乱世中仍那么宠辱不惊,淡然优雅,活出自己的风采。
她的灵魂散发着优雅的书香,她的骨肉流露着细腻的才情。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是钟书与世人给她的声誉。
她的贤惠静雅,满腹诗书是在畅游书海后内心深处的沉淀与思考,正是这样的阅读,成就了这个娴静的她。
一辈子她历尽沧桑,唯有书籍在她欣喜时、悲痛时、无奈时一直陪伴着她,支撑着她,坚强无畏地走在人生的路上,淡然世俗的不公与挫折,这是多么高尚的境界。
“与君相识,犹如故人”这是她与钟书的爱情,千万人之中,得以有一双梁祝,也许,这杨绛与钟书就是千万人之中少有的幸运,他们的爱情,经得起风花雪月与大风大浪,也耐得住平平淡淡,柴米油盐。
她为了钟书,甘做“灶下婢”;钟书为了她,情愿放弃学业,是怎样的爱情可以支撑起他们的幸福与担当,两个人的相伴,互相支持着,鼓励着。
他们一路走来,异地时书信往来,你侬我侬;同地时互相帮衬,相敬如宾。
钟书说:“她满足了我对爱人的一切要求,既是我的情人,又是我的同学、挚友。
”无数岁月里,他们的意志与性情将挫折苦难化为情意与惊喜,风尘中,他们的信任与尊重,理解与包容化为一缕缕暖阳射入心间,化为一阵阵春风吹拂心田,这是世人所向的爱情。
他们是爱情的标杆,矗立在这世间。
她笑对浮生,跋涉世间,淡然如菊,安之若素。
她曾在集中写道“我与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她保持自己内心的自由与平静,她跨越世纪的人生十分精彩,她对生活的态度一丝一毫的渗人她的文字中,令人不禁感慨,她是乱世中的温柔的慰藉!她在岁月中,失去的只是年龄、稚嫩与容颜,不老的是她的优雅与人格的魅力,她总是一如既往的柔和淡雅,独立在岁月的倒影之中,给予人们温暖与力量。
给杨绛先生的一封信600

给杨绛先生的一封信600杨绛老师:您好读完您的作品《老王》之后,我有很深的感触。
他的一只眼是瞎的,所以很少有人来坐他的三轮车,只有作者不嫌弃,每次坐他的三轮。
老王替别人送水时比别的人送的多一倍。
从这儿就仿佛看见老王,那淳朴、善良的身影。
后来三轮车已经太旧了,老王只好改运货物。
这样他的生意更差了。
虽然这样,可命运就是折磨人,他生病了。
有一天,他来到了作者家,给作者家提了许多鸡蛋和一瓶香油。
第二天老王已经永远地走了…读到这儿,我的心为之颤动。
想到老王一生命运坎坷,到临死,却还不忘别人的恩惠。
试问一下,世上又有多少人像老王这样呢很少受到社会眷顾的人却能够想到关心别和感谢他人。
在老王的眼前,我们似乎都很渺小。
当今社会,许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一切,幸运者更是对不幸者不屑一顾。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社会,每个人的待遇都不同,有的人享受着生活的美好和幸福,有的人则受尽命运的捉弄。
但社会不可能顾及到每个人,所以我们这些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让像老王这样的人越来越少。
有句歌词唱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明天…就让我们伸出关爱的双手,给像老王那样不幸的人送去温暖。
谢谢您让我懂得了这些XXX(落款)满意请给好评,谢谢,不满意还可以追问。
求杨绛《我们仨》的读后感= = 600字左右杨绛《我们仨》的读后感:《我们仨》讲的是一个尘世中三个奇妙的组合:爸爸是钱钟书,妈妈是杨绛,女儿是钱媛。
60年间的缘起缘灭,因为离合,就成就了一段段的故事。
92岁的老人,夫逝女亡,静思追忆往事,而全书却哀而不伤,让人读来心生温暖,总是类中带笑。
这篇文章令人感动。
平实、自然、以感情带动文字。
杨绛虽为文学大家,但散文却不带丝毫文人气,散文如行云流水般,随笔心动。
1.平凡日子的背后—《我们仨》读后感7月15日,学校新一报名招生。
临下班时赶到图书馆借书,那里正要关门,匆匆地抽了一本书,一看来是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曾在报上看过部分节选,心中曾有一丝莫名的情愫在流动。
我杨绛敬佩你作文不少于500字

我杨绛敬佩你作文不少于500字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我杨绛敬佩你作文不少于500字篇1我最敬佩的人,无疑就是环卫工人。
他们每天起早贪黑工作,一个月工资也就是一两千。
冬天,寒风吹得大家手都红了。
想必大家都在家里烤暖炉,看电视,或是吹空调吧。
而环卫工人,他们同样很是很早起床,天还没亮就拿着铲子去铲雪,可能到下午还没吃上一口饭。
他们没有半句怨言,依然尽心尽力地工作,从未停歇。
天上还在下雪,吹得环卫工人的手都红了。
脸上冻得又红又紫的,他们就跟没啥事儿一样,继续他们的工作。
夏天40多度,酷暑来临。
炎热的`太阳把大家都晒出汗了,在太阳下待了三四分钟就大汗淋漓了,你们肯定都是在家里不出来,吹空调,还吃冰棒,还打开了电视。
但是,环卫工人却穿着很厚的衣服在街上打扫卫生,他们并不惧怕夏天,还是默默无闻的继续他们的工作。
环卫工人,他让街道变得干净明亮,他每看到一点垃圾就会扫除掉,每一处地方都打扫得有条有理,一丝不苟。
不光是这样,他自己还特爱干净,就算是雨天,他们也会穿着雨衣出来扫地,我真希望那些乱丢垃圾,不爱卫生的人好好向环卫工人学习。
当时我走在大街上看见一个小朋友在喝王老吉,不想喝了,懒得去扔,他竟然直接撒在大街上,然后把瓶子扔在地上。
拿出一块饼干,没拿好,掉地上,还踩了几脚,唉,真是太不讲卫生。
从此,我要向环卫工人学习,再也不乱丢垃圾了。
我杨绛敬佩你作文不少于500字篇2我杨绛敬佩你杨绛老先生,你好啊!我是一个小学生,今年11岁。
我从小就特别喜欢读书,尤其是你写的那些书。
你写的东西真是太有意思了,让我爱不释手。
我最喜欢你写的《我们仨》这本书。
这本书讲述了你、你先生和你女儿之间的温馨故事。
书里形象地描写了你们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生活。
你和你先生对彼此是如此地恩爱有加,互相关爱备至。
你们教导女儿的方式也很有意思,充满了智慧和乐趣。
你们一家三口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无不透露着浓浓的亲情。
读着读着,我都有一种幻想,希望将来我也能过上你们一家那样幸福美满的生活。
杨绛先生一路走好初中生作文

杨绛先生一路走好初中生作文
杨绛先生一路走好初中生作文
杨绛先生今年去世了,她终于可以和钱老还有圆圆团聚了。
当我点开微信,几乎所有有关文学的都在深深的悼念这一位先生!我没有具体了解过杨绛本人,只是零零碎碎读过她的文章,不了解她的文字风格,不熟悉她是个什么样子的人。
突然间全国各地开始纷纷攘攘,一个文学巨星就这样从此陨落了。
我很惋惜,我还没有一睹杨绛先生的模样,就再也没有机会仰慕这样一个文学大家了。
我开始去认真的读她的作品,我读她的《我们仨》,才渐渐明白原来杨绛先生到天堂去和女儿丈夫团聚了。
内心也开始欣慰,我总担心她会找不到,担心是多余的,我想圆圆和钟书一定在天堂的末班车上等了很久,一直在等着她,“我们仨”团聚了。
她的文字很像白开水,纯净的就是读者最好的营养品。
《我们仨》里一开始就一点点写我们仨失散,直到相隔阴阳。
我也是从这本书里开始渐渐刻画杨绛先生的模样,我想杨绛先生一定是很有修养的女性,不愠不火非常有气质的一个美丽的女性。
她一定生活的很满足很幸福所以回忆里全是幸福的`味道。
我是从来就不信会有这样美好的爱情存在,上帝很眷顾杨绛先生,杨绛先生不仅拥有一个很爱自己的钟书,他们一起在牛津留学的回忆那么温馨,羡煞旁人。
生活过的越甜蜜,上帝又送来一支花——赐给她一个孝顺聪明的女儿。
我喜欢杨绛先生的生活态度,喜欢看书,喜欢散步,不愠不火,犹如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没有材米油盐酱醋茶的困扰,没有喧闹嘈杂。
如果有一天我们都将自己的生活过成自己满足的模样,这个世界会不会像杨绛先生一家一样美好下去。
终于“我们仨”永远不分开了,祝愿你们坐上天国的列车驶向幸福的天堂,然后永远不再分开!。
2019年初中应用文-致敬爱的杨绛先生的一封信

尊敬的杨绛先生:您好!
三十多年前,您和您的先生钱钟书先生随中国社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下放到息县“五七”干校,在东岳生活了两年时间。您的《干校六记》记录了下放生活的点点滴滴,引起我们情感上的共鸣,至今我们和您一样记忆犹新。
翻开“五七”干校的历史,您和钱钟书、俞平伯、何其芳、顾准、吴敬琏等等令人尊敬的学者们在东岳生活的日日夜夜,让我们回忆起来十分亲切。许多德才兼备的学界泰斗齐聚东岳堪称时代佳话,另后辈高山仰止,心向往之。前辈杰出的业绩和高尚的品格深深激励着我们,前辈丰富的学识、追求真理的精神与勤奋忘我的工作作风,深深教育和影响了息县人民。几十年过去,无论是亲历者还是他们的后代,东岳人民至今谈起往事仍然如数家珍铭记在心。老一辈知识分子言行无声地感染着我们,催我们奋进。
20xx年7月1日,也是经济学家顾准先生诞辰90周年,我们特向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建议,由研究所和息县县委宣传部、东岳镇党委、政府共同发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家东岳寻访暨纪念经济学家顾准诞辰90周年活动”,届时,将邀请曾在东岳干校生活过的经济所及原学部部分老学者重返息县。
我们非常希望您也能到东岳看看,陪您一起去寻找当年留下的思想印痕,与您面对面回忆曾经激荡的朴素情感。假如您因为身体的原因不能前往,我们把这个消息传达给您,以表示我们对您的尊重和景仰。
作为晚辈,也希望有机会与您相约时间,到北京去看望您、拜访您。
此致
敬祝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生活幸福!
歌颂杨绛的文章

歌颂杨绛的文章杨绛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她名声显赫,因而有很多的年轻读者都被她的文字以及人生境界所吸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歌颂杨绛关于杨绛的文章,希望你会喜欢!歌颂杨绛的文章篇【1】:杨绛追求者杨绛是一个十分优秀的人,在她很小的时候这种不同于其他人的优秀就已经显示出来了,她长大之后不仅十分博学,而且长得也非常美丽,在当时杨绛追求者是有很多的,但是在所有的追求者中有一位最为著名,那么这位杨绛追求者是谁呢?这位众所周知的杨绛追求者就是费孝通,在他们刚刚认识的时候,家庭富裕的费孝通就看中了这位美丽而有魅力的女子,于是他便上前搭讪,问杨绛是否可以和他成为朋友。
杨绛的回答非常简单明了,她说自然是可以做朋友的,但是成为朋友是最后的目的,而不是成为其他关系的过渡。
这句话让费孝通的热情一下子熄灭了,但是他依旧对杨绛有着深刻的印象。
曾经有人说过费孝通是杨绛的恋人,但是杨绛却对这种说法十分不屑,因为她觉得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不用在乎别人怎么说。
在此之后,杨绛遇到了自己的丈夫,并且开始了一段甜蜜而又幸福的婚姻生活,在这个过程中费孝通并没有打扰她。
1998年,丈夫的去世给杨绛带来了很大的打击,在她好不容易从这种悲痛中走出来之后,有一天费孝通拿着自己的作品前去请她帮忙修正,多年不见的好友自然热烈的交谈了起来,可是过了一会儿之后杨绛突然觉得自己有些过分了,于是便对费孝通冷淡起来,在他离开的时候还暗示他不要再知难而上。
费孝通作为杨绛追求者自然知道她暗示的意思,从此之后也就只和她进行学术方面的讨论,不再考虑感情了。
歌颂杨绛的文章篇【2】:杨绛给年轻人的回信杨绛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她名声显赫,因而有很多的年轻读者都被她的文字以及人生境界所吸引。
曾经有一位年轻人给杨绛先生写过一封很长很长的信,在信中着重描写了他个人对于杨绛先生的崇拜之情以及他自己对于人生命运的惶恐迷茫。
杨绛先生看到了他的信之后,于是给他写了一封回信。
杨绛给年轻人的回信内容十分的简单,这封信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宣扬自己的功成名遂,而是想要用自己充满智慧的话语,帮助年轻人解决人生中的迷茫和困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杨绛先生的一封信1500字致杨绛先生的一封信1500字
尊敬的杨绛先生:
您好!今日听闻您与您先生、、女儿三人终于相聚,您终于找到了您一直在寻找的归途。
虽然对于我们而言,您的离去,意味着是在这个大师离去的时代,又一颗星辰的陨落,我们依然想要祝福您,祝福从此三人之城,再无分离
您出生于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未来还是一个模糊的远方。
但那也是一个让我们仰望的时代,一个“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时代。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无数能人志士将思想的火花播种于年轻的心中
您爱书如痴,一辈子读书,译书。
在您看来,读书想必是一件极为轻松,自在的事吧。
但是在今天,信息技术高度发展,读书已经成为了一种奢侈,一种需要培养的习惯。
我们开始考虑纸质书存在的意义,实体书店也变成了一种情怀,甚至需要用无数的例子来证明“读书有用”。
于是我便想在您的生活中和书中寻找书的意义。
从您翻译《斐多》,写《“掺沙子”到流亡》,再到整理钱钟书笔记,集成《钱钟书手稿集》。
您说《斐多》是在女儿和丈夫相继离世后,为了支撑自己,全身心投入翻译的结晶、您提笔著书《我们仨》,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并着手整理丈夫几麻袋1/ 4
天书般的手稿与中外文笔记。
书是逃离现实痛苦的避难所,同样是
记忆的手册
其实,第一次走近您,是因为您先生的《围城》。
方鸿渐、赵辛楣、苏文纨和孙柔嘉他们的故事是那么地真实,直到如今,我们也好像能在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关于爱情,你们的故事,是我们在这个喧嚣躁动的时代一个温润的慰藉。
从一心想要报考清华大学起,清华园里,月老便系下了红线。
您说,当时钱钟书先生穿着青布大褂,脚穿一双毛布底鞋,戴一副老式眼镜,目光炯炯有神,谈吐机智幽默,满身浸润着儒雅气质。
他说:
颉眼容光忆见初,
蔷薇新瓣浸醍醐
不知腼洗儿时面,
曾取红花和雪无
如此这般,双方已然会意,您们坠入爱河,“如此良辰如此月,与谁指点与谁看”,您先生也说过,《围城》里很多的经典桥段,多数来自他和您的恋爱经历
直至晚年,你们仍然默契十足,约定出版的东西全都是互写题目。
“明朝即长路,惜取此时心”,您说过:“我是一位老人,净说些老话。
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
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
鼓励,两情相悦。
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我如醍醐灌顶,2/ 4
谨记于心
杨绛先生,漫漫一个多世纪,您将生活过成了一首抒情长诗,句句是您温柔的低吟,字字是您优雅的足迹。
先生,我们想活成您的样子,从容如您,淡然如您,人淡如菊,惊艳了百岁年华。
您曾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于是我们明白:不论身处何地,不论经历着怎样的寒风日晒,永远要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温柔,却有力量。
永远有源源不断的温暖从心底涌出,长夜中依旧绽放柔和的光芒。
我们往往希望自己能够永攀高峰,而拒绝身陷低谷,总认为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到更美丽的远方。
但是您曾说:“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您是我们的良师,总能提醒我们:在哪里驻足,就在哪里看清楚风的身影,景的更迭,更重要的是要看清楚自己的方向。
人生本就是高峰与低谷交替的旅途,只有接受了低谷里的数次徘徊,才有资格迎接山顶处的悠悠天波
先生,作为“民国最后一位才女”,您的离去彻底地带走了旗袍长衫里的民国烟云,它从此就完全地住进了我们的记忆中,隐居在日渐尘封的老照片里。
但是,我们不会忘记,一个生于那年的先生,
曾轻轻地敲响了光阴的钟声,温柔地向我们讲述着过往的日子,一讲,3/ 4
就是一百零五年
先生走好,长诗已终,现在轮到我们为您歌唱了……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