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2018届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10课时 古诗词鉴赏考点一 品味炼字教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2018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完整版)2018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关注特殊词
拟声词: 使声音描绘
叠词、 拟声词、 颜色词
更生动,使人有身临 其境之感。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关注特殊词
叠词、 拟声词、 颜色词
颜色词: 颜色一般表现心 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 画面感,渲染气氛
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用颜色来借代海棠的叶和 花, 是两种颜色的对比。“绿肥红瘦” 用拟人手法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春光消逝
如白居易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 半江红”(《暮江吟》),
用“瑟瑟”形容江水的颜色好像碧玉一般 。
2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富 有音乐美。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 首先, 在内容上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词人自己遭受不幸 后的精神状态。
• “寻寻觅觅”, 侧重写动作, 心神不定, 怅然若失; • “冷冷清清”, 侧重写感受, 孤单寂寞, 形影相吊; • “凄凄惨惨戚戚”侧重写心境, 悲惨凄凉, 终日愁苦。 • 此外, 在结构上为整首词定下基调, 创造出悲伤的氛围
中考专题五:
诗词赏析
复习目标
1、明确中考考点 2、熟悉常考题型 3.掌握答题技巧
中考常见题型: 1.寻找意象: 例:全诗描写了初夏的哪些景物? 2.描写画面: 例:请把该句所呈现的画面
描绘出来?
3.理解意境: 例:“烟笼寒水月笼沙” 所描
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例: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
4.赏析词句: 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
蒸”字写云梦泽水气蒸腾, 笼罩整个云梦泽的情 景;
而“撼”则写出了洞庭湖壮阔与活力。
它们合起来不仅写出了洞庭湖的广阔无限, 而且 写出了它充满生机和活力。

2018-年语文高中学业水平知识整合:专题十 诗歌鉴赏

2018-年语文高中学业水平知识整合:专题十 诗歌鉴赏

专题十 诗歌鉴赏
《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中对此知识点的要求是“分析、概括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次为D :鉴赏评价。

“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次为C :分析综合。

预测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对本考点的情况设置如下:
一、古代诗歌鉴赏考点
1.形象⎩⎪⎨⎪⎧抒情主人公
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事物形象
2.语言⎩⎪⎨⎪⎧特点:抒情性 精炼性 含蓄性 跳跃性
考查要点⎩⎪⎨⎪⎧炼字效果 词语理解及品味语言风格
3.表达技巧⎩⎪⎪⎪⎨⎪⎪⎪⎧行文结构:开门见山 层层深入 卒章显志
表达方式⎩⎪⎪⎨⎪⎪⎧记叙
议论
描写: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用典表现手法:起兴 衬托 渲染 抑扬 象征修辞手法:比喻 比拟 排比 对偶 反问
4.思想内容⎩⎪⎨⎪
⎧内容主旨思想情感观点态度
二、诗歌表达技巧一览表
(一)忧国忧民。

2018年七上语文复习(10)古诗词鉴赏ppt习题(人教部编版)全面版

2018年七上语文复习(10)古诗词鉴赏ppt习题(人教部编版)全面版
光不因你而停留,你却会随着光阴而老去。
有些事情注定会发生,有的结局早已就预见,那么就改变你可以改变的,适应你必须去适应的。面对幸与不幸,换一个角度,改变一种思维,也许心空就不再布满阴霾,头上就 是一片蔚蓝的天。一生能有多少属于我们的时光,很多事情,很多人已经渐渐模糊。而能随着岁月积淀下来,在心中无法忘却的,一定是触动心灵,甚至是刻骨铭心的,无论是 伤痛是欢愉。人生无论是得意还是失意,都不要错过了清早的晨曦,正午的骄阳,夕阳的绚烂,暮色中的朦胧。经历过很多世态炎凉之后,你终于能懂得:谁会在乎你?你又何 必要别人去在乎?生于斯世,赤条条的来,也将身无长物的离开,你在世上得到的,失去的,最终都会化作尘埃。原本就不曾带来什么,所以也谈不到失去什么,因此,对自己 经历的幸与不幸都应怀有一颗平常心有一颗平常心,面对人生小小的不如意或是飞来横祸就能坦然接受,知道人有旦夕祸福,这和命运没什么关系;有一颗平常心,面对台下的 鲜花掌声和头上的光环,身上的浮名都能清醒看待。花不常开,人不常在。再热闹华美的舞台也有谢幕的时候;再奢华的宴席,悠扬的乐曲,总有曲终人散的时刻。春去秋来, 我们无法让季节停留;同样如同季节一样无法挽留的还有我们匆匆的人生。谁会在乎你?生养我们的父母。纵使我们有千般不是,纵使我们变成了穷光蛋,唯有父母会依然在乎! 为你愁,为你笑,为你牵挂,为你满足。这风云变幻的世界,除了父母,不敢在断言还会有谁会永远的在乎你!看惯太多海誓山盟的感情最后星流云散;看过太多翻云覆雨的友 情灰飞烟灭。你春风得意时前呼后拥的都来锦上添花;你落寞孤寂时,曾见几人焦急赶来为你雪中送炭。其实,谁会在乎你?除了父母,只有你自己。父母待你再好,总要有离 开的时日;再恩爱夫妻,有时也会劳燕分飞,孩子之于你,就如同你和父母;管鲍贫交,俞伯牙和钟子期,这样的肝胆相照,从古至今有几人?不是把世界想的太悲观,世事白 云苍狗,要在纷纷扰扰的生活中,懂得爱惜自己。不羡慕如昙花一现的的流星,虽然灿烂,却是惊鸿一瞥;宁愿做一颗小小的暗淡的星子,即使不能同日月争辉,也有自己无可 取代的位置其实,也不该让每个人都来在乎自己,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单行道,世上绝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大家生活得都不容易,都有自己方向。相识就是缘分吧,在一起 的时候,要多想着能为身边的人做点什么,而不是想着去得到和索取。与人为善,以直报怨,我们就会内心多一份宁静,生活多一份和谐没有谁会在乎你的时候,要学会每时每 刻的在乎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分水岭,回望过去生活的点滴,路也茫茫,心也茫茫。少不更事的年龄,做出了一件件现在想来啼笑皆非的事情:斜阳芳草里, 故作深沉地独对晚风夕照;风萧萧兮,渴望成为一代侠客;一遍遍地唱着罗大佑的《童年》,期待着做那个高年级的师兄;一天天地幻想,生活能轰轰烈烈。没有刀光剑影,没 有死去活来,青春就在浑浑噩噩、懵懵懂懂中悄然滑过。等到发觉逝去的美好,年华的可贵,已经被无可奈何地推到了滚滚红尘。从此,青春就一去不回头。没有了幻想和冲动, 日子就像白开水一样平淡,寂寞地走过一天天,一年年。涉世之初,还有几分棱角,有几许豪情。在碰了壁,折了腰之后,终于明白,生活不是童话,世上本没有白雪公主和青 蛙王子,原本是一张白纸似的人生,开始被染上了光怪陆离的色彩。你情愿也罢,被情愿也罢,生存,就要适应身不由己,言不由衷的生活。人到中年,突然明白了许多:人生 路漫漫,那是说给还不知道什么叫人生的人说的,人生其实很短暂,百年一瞬间;世事难预料,是至理名言,这一辈子,你遇见了谁,擦肩而过了谁,谁会是你真心的良朋益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时古诗词鉴赏考点一品味炼字
【课时】第 10 课时
【授课时间】
【复习内容】古诗词鉴赏考点一:品味炼字
【考点突破】
1.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2.“炼字”炼什么?主要是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叠词等也不可忽视
【题目形式】
1.简析某字的妙处(艺术效果、表情达意的作用、意蕴)等
2.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词)?为什么?
3.本诗的诗眼歌是哪个字?为什么?
4.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5.诗中某个字(某句)换作(改作)某个字(某句)好不好?两者有什么区别?哪一个好,为什么?
【方法指津】
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所用的手法。

(第一步)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二步)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第三步)
【答题格式】该字有的意思。

运用的手法(修辞),生动形象地(特点),描绘了一幅的形象或画面(内容),表达了作者(诗人)的情感(情感)或烘托了的意境。

【答题关键词】解释+手法(用法)+内容+情感
【题型示例】
示例一:直接鉴赏关键词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

本诗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请说说你的理解。

技法点拨:
1.解释字义:“搔”本指用手指轻轻刮,此处指诗人要解愁的动作。

2.描述诗句: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凄之象”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

3.点出技巧,阐述效果(艺术效果、表意效果):搔”字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

示例二: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哪个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

点拨: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准确找出符合题意的独具特色的词,然后进行分析。

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关注诗歌中的动词和形容词。

1.明确回答哪个字用得好:破字用得好
2.解释字义:破即碎,不完整。

这指长安城沦陷,处处破败。

3.诗句描述:国都沦陷,城池破旧,满目断壁残垣,只有山河依旧在。

4.点出技巧,阐述效果(艺术效果、表意效果):破字使人触目惊心,营造了荒凉寂寞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感时忧国的深沉感慨。

示例三:比较鉴赏关键词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问题】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4分)
技巧点拨:
1.判断“能”或“不能”。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关注手法\用法(从修辞角度入手)
不能。

“见”是看见,是无意中的偶见。

“望”是有意向处看。

2.理清该字表现的对象,把该字放回到原句中,展开联想和想象,描述景象;
“见”写出了诗人采摘菊花时,南山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体现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自然及愉悦的心情,表达了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

“望”字体现不出这种心境。

参考答案:不能。

“见”是看见,是无意中的偶见。

写出了诗人采摘菊花时南山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

体现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自然及愉悦的心情,表达了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

“望”是有意向处看,体现不出这种心境。

【考点精练】
(一)品读下面的散曲,按要求回答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曲中“怒”一词用得好,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二)阅读《钱塘江春行》完成下面各题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对为尾联中“最爱”一词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之情
B.画龙点睛,突出了诗人喜爱钱塘湖的原因。

C.巧用白描,突出了钱塘湖畔绿色醉人的景象。

D.刻意渲染,表达了诗人对钱塘湖美景的依恋之情。

(三)品读王湾《次北固山下》,完成下列题目: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提问】唐朝王湾《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古诗词鉴赏考点一:品味炼字
考点精炼答案:
1.参考答案:“怒”有气势盛的意思。

(1分)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将河水人格化;(1分)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1分)表达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1
分)(意思答对即可)
2. 【解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观赏钱塘湖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而“最爱”一词直接吐露诗人对西湖的由衷喜爱。

【答案】A
3. 参考答案:“阔”更好。

“阔”有开阔、空旷的意思。

“失”是消失、看不见的意思。

形象地描绘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的景象。

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表现作者放眼山川宽阔博大的胸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因此“阔”比“失”好。

参考答案二:“失”字更好。

“阔”有开阔、空旷的意思。

“失”是消失、看不见的意思。

“失”字更好地表现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都看不见了踪影;生动地描绘出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平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